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固定资产分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银行资产分类 流动性需求 理论分析
2007年1月1日,我国实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对其经营及风险的管理上,在关于资产分类方面,新会计准则有了新的规定。传统会计制度按照其流动性质对企业资产和负责进行分类,但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是按照金融性质对企业的资产和负责分类的,之后有会对企业金融资产和负责进行有动机分类,可以分为四类——资产分交易类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应收款项和可同出售金融资产四类。
一、新会计准则中对四类资产的简单介绍
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别的资产都会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银行来说,决定市场价值变化对盈利水平和银行权益影响的关键在于分类的不同。新会计准则中,对可同出售金融资产的规定是在对其进行出售前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一类别,则需要在资产到期出售时才对银行的损益产生影响,且必须把原账面价值相较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差额来说较高的部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来计入在当期损益中。
二、在新准则下,银行资产会计处理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一)变化之定义
在新会计准则中,否定了旧准则中的“单位价值较高”这种说法,然后引入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相关理论,同时,在对固定资产范围进行确认的时候也做出了相应变化,也就是说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基础上,企业能够依照相关标准来自行完成变化的有效确定。针对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来说,企业需调整固定资产的具体预计净残值,及时反映实现该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对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在新准则下,银行的固定资产被定义在“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的相关范围中,也就是为银行的正常运营、在实际经营运行中所拥有的,且具体的使用寿命未超出一个会计年度。
(二)变化之初始计量
参照新会计准则针对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等的具体规定,通过对这些方式的有效借助来实现固定资产成本的合理获取,对此需进行确定;针对经过分期付款形式来购进的固定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中进行了规定,即把限值作为是固定资产的实际入账价值,目的在于实现固定价值准确性的合理提高;就银行的特殊性质来说,其的所特定的固定资产,均须将预计弃置费用因素纳入银行资产成本范围内。应该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充分符合相关持有待售条件的基础上,该项固定资产的原有账面价值需始终高于其的预计净残值。
三、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一)要点分析
银行的管理层应该经过一定筹划行为,将各款项的实际汇总时间适当推迟,充分实现针对货币时间价值所实施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将各款项的汇总时间合理进行延期与款项绝对额的减少是不可以等同的,相对而言,可以为银行带了巨大的利息赢利,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体现为,实现对对会计核算方式的恰当选择与使用,譬如说,依照现行的税法规定可以知道,针对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来选择加速折旧形式以及运用先出后进所实施的存货计价方法,其都是在进行前期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来实现前期少支出与少流动、后期收益的增多,最终达到货币时间价值的有效获取的相应目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在贷款个人诶纳税人的时候,当纳税人遭遇利息缴纳困难的时候,能够采取申请延期还款等等措施来实现问题解决。我国针对贷款所给出的规定旨在为纳税人提供帮助,使其能够更高地来进行困难企业的有效经营,其指出若是企业遭遇经营或者财务困难的时候,特别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存在所造成纳税人没有及时完成贷款以及贷款利息的缴纳的时候,相关企业能够像县级以上的相关部门提出贷款以及利息延期缴纳的申请,延期期限最长为三个月。可见,当企业在遭遇以上情形的时候,需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充分运营起来,适时地提交贷款与利息的延期缴纳申请,保障企业免受由于贷款延期而导致的经济惩罚。
(二)新会计准则下银行对银行的资产出售的相关科目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银行也属于一类企业,其作为具有一定特色行业特性的企业在进行自身固定资产的合理报废以及损毁、出售的时候,需及时实施转入清理行为,同时依照要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具体净价值,在借方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参照已经计提完成的折旧,在借方计入累计折旧这一科目,根据计提完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借方计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依据固定资产的原有减值,将固定资产这一科目计入到贷方中。
当存在有清理费用的时候,则需把清理固定资产进程中所产生的清理费用计入到相应的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中,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所产生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与需要缴纳的税金,将固定资产清理这一科目计入借方中,将银行存款以及应交税金这些科目计入贷方中。针对已经出售的收入以及残料等等实施有效处理的时候,要注意银行在针对报废固定资产材料价值以及出售固定资产价款、变价收入进行回收的时候,需就此针对清理支出展开冲减处理,参照实际中所会受到的残料变价收入跟出售价款等等信息,把原材料以及银行存款这两项科目计入到借方,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计入到贷方中。
四、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制度的合理对比
新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及银行的旧会计制度相比较,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填列方法和内容主上的两个变化:第一,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第二十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下面分别介绍两方面的变化:
(一)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
主要表现为部分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账面余额填列。例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项目”、“无阻资产”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都是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固定资产”项目,应分别“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等项目进行填列。而对于“长期应付款”找一个项目老说,“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是对其进行填列的根据。
(二)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
主要表现为适当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已归还投资”两个项目,分别反映企业预计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相应的指南中,给出了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的判定标准,并将该表的资产部分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部分;将负债部分划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包括会计报告期末的总账账户余额、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记录和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就是通过对账户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成报表项目数据的过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制方法,包括“年初余额””的填列和“期末余额”的填列。
“年初余额”栏内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不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内。“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有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计算填列法两种具体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在当前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主要是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计选择,通过比较,能清楚的看到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在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有不同的地方。在理论方,新会计准则主要是对银行的资产负责管理进行了修正和规定,我们主要是针对银行资产负责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简单的了解了新会计准则中的四个金融资金分类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间的联系。为了实现银行资金和各项资产能有有效盈利,并达到安全部行业流动相平衡的目标,进行了资金和各项资产的集中管理,而且资金的分配方法上也做到了三性平衡,也就是新会计准则在资金转换方面得到了渗透。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要有线性规划,上世界七十年代后,大部分的银行已经逐步开始实行线性规划来管理银行的资产与资金,这样就会有效的解决资产配置问题。首先就是建立目标函数,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将银行的利润实现最大化。其次是为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流动性约束与安全性约束与政策法规进行很好的有机结合。最后,要对各项资产与资金的确切数值找到解。这个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保障了银行确定具体盈利目标,其管理更加科学可行。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处于风险中性的银行要权衡的方面比较多,例如流动性需求、权益稳定和资产收益等几个方面。站在会计学的立场上来看,账面的投资者价值在最大化,除此之外,对会计报表上损益和权益的稳定性,银行也要纳入考虑范围内。对于总资产的配置,不仅要满足资产流动性需求,更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会计处理后的银行权益波动,与此同时,选择一定项目质量的借款企业群体,要通过气总资产在债券和贷款两者直接的配置如何,这样才有利于银行投资者达到其要求的回报目标。站在金融资产分类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末期价值只是与金融资产在贷款和债券直接分类多少有关。
参考文献
[1]张维、高雅琴、张晓涛,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的理论建模,会计研究[J],2008(01).
[2]展小军,现行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的分析,财会月刊:综合版[J],2009(05).
[3]毕记满,杨成文,新准则下存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探析,商业会计[J],2006(22).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1.1;F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94-03
1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增长迅猛,到2000年底,广东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约达1 529亿元,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政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于近年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产核资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需要有相应的会计体系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根据政府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完善,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
2 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时项目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因历史原因违规购建固定资产,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2.2 责任人管理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由于管理未得到彻底落实,保管固定资产的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会不重视,产生更多的违规事件。
2.3 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
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等。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内部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对部分政府部门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后资产的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因历史违规行为产生的闲置。最明显的例子,如无定编车辆、违规购建房产,因产权问题无法解决而闲置存在于账外。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占用了国家大量资金,有些资产已无法使用但只要不报废就可每年得到财政的拨款,所以,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
3 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预算单位曾在2001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在2001年和2005年开展了清产核资检查,相当于在全国进行了全面摸清预算单位“家底”的工作,规范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账实不符问题源于多年的历史原因,并未得到全面的解决。近年来,随着“责任政府”的建设及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逐步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有关负责人的任期业绩评价挂钩,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3.1 实施电算化管理,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分类
由于近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及金额增长迅猛,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必须实现电算化管理,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核算、处置、报废等各项业务予以反映,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固定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政府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透明度。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建议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提高工作效率。但目前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方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固定资产科目设定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在对房屋及建筑物、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的分类中一般不容易产生差异,但在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的分类中则产生了不少的差异。两个单位的固定资产分类,一个为行政机关单位,一个为事业单位(学校),从科目编码上就有不同,各个单位对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的分类也不尽相同,对某些单位是专用设备,对另一些单位又属一般设备,如幻灯机,在学校为专用教学设备,在大部分行政单位为一般办公设备。另外,单位自己分类明细,编码也多有重复,电脑与电脑微机就在专用设备与一般设备中重复出现。
作者认为,在实务中要按照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根据GB/T14885-94摘编整理)作为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的分类依据更为可行。因该目录将固定资产分为四大类:(1)房屋及构筑物类;(2)交通运输工具类;(3)通用设备类;(4)专用设备类。每大类的分类非常细致清楚,比人为分类更科学、合理。由其对容易造成差异的分类项进行了明细分类,对专用设备更是按行业类别分为医疗卫生类、广播电视类、科研类、文化体育类、新闻出版、公安政法及其他类。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固定资产软件的编码就是以此为依据的。另外,按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的另一大好处即是可自动导出清产核资数据,因日常就按此分类与代码做账,清查时就可事半功倍。如无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则根据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目录建立会计科目与之对应,也会为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3.2 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
会计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必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桌面走向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能及时、迅速地获取单位管理运行及实时变动的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行办公业务操作处理,做到有效地处理和利用信息。本文仅以会计固定资产管理模块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通常仅在财务部门进行核算,为核算型软件,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向财务业务集成阶段发展。在财务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主要功能为核算资产数据,包括财产登记、登记财产卡片、财产单据、生成资产凭证、资产账簿(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等。而财产采购、财产处置、安全控制及财产登记中的验收登记、领用登记等数据在财务软件中很难连贯地反映出来,而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中会涉及单位所有人员,为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不同部门人员和同一部门人员,经常会发生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的交互关系,并需要对某项事务进行合作处理。所以,必须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财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相结合,才能使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财政部门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运用效率。而整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模块主要功能应包括:财产采购、财产登记、财产处置、安全控制等功能。但如何实现两个系统的结合及数据的交换,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共享,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实际应用的方案来予以解决。
将所有资产的验收、登记、领用、查询数据工作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资产管理模块完成。在资产验收保存时直接生成领用单并登记财产附件、图片等资料,并进行验收单据、标签、卡片打印。在办公自动系统中可以按资产的名称、类别、登记时间、资产状况进行组合查询。资产分配给各使用部门、使用人员,以便相关的资产负责人可以随时查阅当前资产使用的状况。包括资产的借用、部门间资产的调拨、资产赠送等详细记录。同时,财产管理软件增加导入模块:由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导入财产管理软件前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六条关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及其他的规定标准条件,自动将资产数据分成固定资产数据及材料、低值易耗品数据两部分,并提供数据结构导入至财产管理软件中。财产管理软件中进行变动数据的审核、登记或更新财产卡片、自动编制分录、结账、财产明细表。财产汇总表、打印财产数据、查询财产数据、资产盘点等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财产管理软件的分功能管理,资产数据根据既定的软件程序和规则自动生成资产卡片、会计凭证、报表等,会计人员只需要维护相应的分类和汇总机制,就可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数据输出的全部工作,大大减少了会计人员基础工作量。资产数据通过导入时的划分,进行了资产的分类,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就可分重点、分层次的管理。
资产数据通过一次录入的数据同时被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财产管理软件所共享,完成了几个系统的数据收集和规范,在这种模式下,所有数据来源一致,划分口径统一,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也是一致的。数据采集能够实现与交易事件发生、发展同步,真正达到实时反映资产的实际状态。
3.3 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机制必须受到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下:各预算单位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财政部门也应设立监督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定期由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将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作为管理责任人审计的重要一项等。
3.4 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三章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应每年盘点一次。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由于年终人手少、工作繁杂而未进行。所以,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制度、时间、人手、领导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处理。应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单位盘点、处置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人。积极处理好闲置固定资产,引入资产评估程序,进行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回收资金,或依法按政策捐赠边远地区等方式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固定资产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处置制度的监督机制,对要处置的资产进行金额、数量上把关和审批,并定期对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4 结论
本文在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各部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与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连接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系统,规范固定资产分类及代码、加强盘点和处置的监控等措施,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刚性化,达到实时监控、硬性约束的目的。从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 李广英,张俊萍.实行财政集中支付与集中核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6):9-10.
[2] 李海波.行政事业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 陈虎.论会计信息化与网上报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宋新生.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Discussion about the administration Unit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DAI Hong-jian
(Graduate Student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China)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3
【关键词】广播电视 传输企业 固定资产 管理思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广电行业的产业化、集团化进程日益加速,为适应新形势下管理的需要,抓好广播电视行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财务管理是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是做好广播电视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固定资产管理是广播电视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物质基础。而我国的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基本上都是由事业单位转制后形成的新企业。因此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加强管理部门监管职责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保证资产真实完整已成为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主要要求。但目前广播电视传输企业的资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财务管理成效的发挥,本文就如何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进行探讨。
一、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造成企业固定资本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造成的资产管理混乱。二是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计价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对各专业部门已拆迁的设备未及时通知财务计价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账务调整处理,核减相关资产;三是在建工程项目竣工不够及时,造成与现有资产混淆。四是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不重视,不能经常性地进行盘点,导致家底不清,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准确性,同时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闲置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处置,账面资产没有真正体现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广播电视传输企业的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从广播电视传输行业自身业务发展从无线到有线、从模拟到数字以及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来看,资产闲置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状。主要是闲置线路网络、已淘汰电子设备等。如何积极盘活资产,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企业面临的资产管理瓶颈之一。
改扩建支出及减值准备计提无确定依据。为适应新技术发展需要,往往要对传输设备进行扩容、对传输线路进行改造,按《准则》规定如果这些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将该支出(即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否则,应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这需要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这个尺度的把握会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经验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二、对广电传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广播电视传输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切实盘活闲置资产,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职责范围。广播电视传输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资产特殊性,从固定资产分类看有房屋类、交通运输类、通用设备(包括办公用设备)、专用设备(传输线路用设备)、线路资产、管道资产等。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上述固定资产分类看后三类资产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技术部门的专业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实行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三重管理的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执行。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应由一个部门承担,它可以根据业务分工,安排相关部门按照固定资产分类属性,承担固定资产的实物归口管理职能。即资产管理部门为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它可以按资产分类安排行政部门、技术设计部门为二级资产管理部门完成资产管理相关工作。加强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之间联系。从固定资产新增开始把好固定资产管理关。固定资产管理应以财务为主导加强纵横向之间的联系,及时完善固定资产信息,确保固定资产账一致。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发挥出制度应有的效果。
(二)为了提高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盘活闲置固定资产。建议闲置固定资产应在系统内调拨使用,固定资产的调拨应由其使用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调拨单》,经过公司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后方可进行,同时应做好调拨记录,规范管理。对一些不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已淘汰企业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尽可能地出售,应引入资产评估程序,首选竞价出售、拍卖等公开、透明方式,最大限度回收资金。将收回的资金投入到核心业务去,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奠定基础。
(三)进行合理的职业判断,合理分析判断固定资产减值金额,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当企业发现资产存在《准则》所列情况时,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确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当发生减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需要一个由财务、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从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其可收回金额,从而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评估小组成员在此过程中要对与固定资产价值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才会得出高水平的职业判断结果。对改、扩建固定资产,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对其后续支出属于资本化支出。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4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高。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现象:一是“重购置轻使用”;基层只要是能想到的项目,都会做出预算,但对于如何管好资产,提高使用效率则重视不够;二是“重核算轻管理”。多年来基层行的会计部门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一直没有分开。会计核算职能作为“硬性”管理而“软性”的管理职能得不到加强,形成基层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软肋”。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清。基层行会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清查、报表、系统的管理,后勤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和日常管理。这种职责分工设计,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不便,比如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环节,后勤与会计部门往往是管采购的不管核算,核算的不知采购,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入账或漏账现象,直接导致账、实不符。
(三)部分资产分类模糊,计价不准。首先表现为分类不准,在电器设备分类管理上尤为突出。基层行对于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电视、投影机等设备的分类比较混乱,有的归入电子设备,有的归入机械器具,造成固定资产分类不准;其次,固定资产计价不准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新购进、有偿无偿调入、接受损赠的固定资产,新《办法》规定可加上由基层行自行支付的运输、保险费等。但实际业务管理过程中,基层行会计部门只能根据销售方开据的发票据实入账,固定资产购置、运输等费用根本不能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进行账务处理,导致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符合“按取得时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二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的修缮、装修且超过固定资产账面原值10%的,基本上在当期修理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等科目中列支,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得不到相应调整,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价不准。
(四)历史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基层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监局机构分设以后,基层行的部分固定资产事实上已经划给银监部门,但财产分割协议签订以后,却没有具体落实,形成明显的账、实不符;二是房改后家属宿舍产权早已归属于个人,但并没有从人行账务上进行下账处理。
(五)预算指标与实际支出存在差距。这些年,电子设备价格变化很大,做固定资产预算十分困难。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固定资产预算为一个金额,实际支付的金额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准确性难以把握。
(六)《办法》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在矛盾,易引起混乱。《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各级机构统一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统计和信息反映。”这说明《办法》指导《系统》,《系统》为《办法》服务,它们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但在实践中,《办法》与《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一致,使得固定资管理产生了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统一。《办法》中营业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其它建筑物折旧年限均为5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却分别为35年、35年、15年;《办法》中运钞车、护卫车折旧年限均为10年,《系统》中相应项目折旧年限分别为6年、8年;由于《系统》中折旧年限设置与《办法》不同,使得许多固定资折旧加速或减缓,《办法》无法得到严肃执行。二是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一。《办法》中交通工具分为4大类和《系统》中4大类分类不一致,造成了部分交通工具管理模糊。《办法》中机械器具类固定资产分为5大类,《系统》中只分为4大类,无“炊事设备”项。这样买了炊事设备后,按《办法》应计入“炊事设备”类固定资产中,而在《系统》中却无相应选项,只能变相计入其它选项中。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规定学习不够,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等因素。基层行应在进一步加强对《办法》学习,从制定实施细则,严格管理措施,提高基管理素质,完善管理水平,切实做到账表、账实相符,核算准确真实。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完善制度。要认真学习新的《办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严格按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结合、用和管结合,账实相符”的固定资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固定资产账、实分管的责任要求。要以《系统》为平台,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领用、调拨、移交制度,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在制度中要明确财产使用人、管理人及综合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二)理顺机制,明确职责。要尽快依据《办法》有关规定,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通过制度使会计财务部门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综合管理部门,确保固定资产的购置、调拨、处置审批等环节全面纳入会计核算管理。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提高责任意识,协助会计、后勤部门搞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和核算工作。
(三)加强价格预测,做好预算管理。要认真搞好固定资产价格变动趋势预测,降低市场价格变动对预算准确性的影响程度。其次,要摸清家底,并结合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发展趋势,全面考虑,综合平衡,保障重点,使得预算指标真正成为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主线。
(四)落实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新《办法》,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制定资产综合管理、实物管理、部门管理等各环节的责任追究细则,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5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随着高校的招生的大量扩招,许多学校进行合并和拆分、重组兼并、调整、新校区建设等工作比较频繁使得高校固定资产构成越变得更加复杂,而且高校之间的财务、人事和后勤等变动频繁,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苛,如何高效、规范的管理好学校固定资产是大部分高校面对的一个大难题。因此,面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教育科研网,并参照目前先进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简捷、智能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在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范围中所包括的资产类型较多,在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等部门和单位使用的房屋、仪器、办公用品等都被划入高校固定资产的范畴之中。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首先要对固定资产的产权进行登记、评估、清查、界定;要对部分资产进行保养和维修,根据需要采购相应的仪器与设备,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最后确定无误的信息报送给上级负责部门。高校固定资产在这里指所有的高校房产、车辆设备、电子硬件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也包括机房网络设备、机柜设备、小型机、台式机、笔记本、打印机与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另外,高效固定资产设备具有种类复杂多样,要求稳定和维护及时性。主要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通过大量的阅读参考文献以及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的分析,发现商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高效的管理,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同时保证资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账面与实际相符合。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进行提炼、整理的基础上可以大致确实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为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六个模块。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流程图见图所示。个人资产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对个人做查询,查询范围为登录人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部门资产管理模块的功能查询范围为登录人所在部门的全部资产,检索条件包括:原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品牌型号、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日期、姓名。高校在在对房产资产进行管理时就需要建立起内容详实的前期与后期出产档案,特别对房屋的分配、回收、折旧等情况要备注清楚,保证账务的合理性,做到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杜绝越权使用的情况出现,保障院有资产不会大量流失。该模块以全校自有和非自有房产信息为基础,以各个流程模块(楼宇信息、土地信息、房产信息、房产评估、房产使用信息、租赁借用合同信息等功能)为框架,构成房产管理的整体。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为资产入库领用、附属资产录入、图片补录、打印入库领用单。在对资产信息进行检索是输入的条件包括了资产的类别、名称、编号,发票的编号、保管人员、登记时间和设备的序列号等信息。添加一条资产的详细信息,输入内容包括:资产基本信息、购买信息、保修信息、存放信息、保管使用信息和备注信息,共六大类。在出现附属资产时需要填写附属资产的信息:资产类别,资产名称,购置类型,设备序列号,规格型号,发票编号,发票日期,合同名称,采购方式,采购范围,来源方式,来源渠道,数量,价格类型,价格,计量单位,供应商,保修(月),使用年限(月),备注等。资产日常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入账”、“资产信息修改”、“资产退库”、“资产转移”、“资产退出”、“资产处置”、“资产审核”等功能。本系统在个人资产和部门资产中还设有“更新报废”功能,通过此功能个人可以进行资产的更新报废申报流程,实现了资产报废更新流程简便化,科学化管理。检索条件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条形码、资产分类、使用类型、登记时间。这些子功能都是个人资产基本信息日常管理中最为基础的操作功能。根据需求的分析结果,设计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必须和需求进行一一对应,根据整个系统及具体的模块确定设计策略和技巧。由此可以确定,设计本系统需要遵守的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2、带宽保障3、可靠性4、安全性和稳定性5、操作易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架构技术为多层架构,通过将整个应用划分成多层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同时在开发时还采用到分布式技术,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对使用效率的提高有较高的益处,并且对数据的操作和管理上可以带来较大便利。多层架构技术通过多层划分,使得系统的业务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相分离,使用技术接口可以实现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交互,对数据的所有操作的交互使用带来保障。多层架构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能,同时业务与数据的分离还可以实现较高的可维护性,当出现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各层之间不会互相影响。高等学校资产是学院有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内容是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通过对系统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了解,确定了本论文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最终确定了设计和实现本系统的软件研发流程。
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需求明确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这些设计都是为了系统各自模块做准备,最终确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个人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管理、房产管理、资产入库管理、资产日常管理、系统管理。设计系统管理的主要包括对权限的分配和角色的确认,明确各自模块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特点,并且对不同分类的资产进行针对性监控;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资产的管理、实现和计划都进行明确设计;对相似模块的实现过程采用代码复用的技术,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对于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查询和检索功能,并且提供模块查询和精确查询两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检索方法,最终使得系统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吴培周;浅谈法务会计在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定位.价值工程
[2]贾鲁渝;探讨构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企业导报
[3]黄振江;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RFID技术应用分析.经济研究导刊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6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分类
2012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八章资产管理的第四十二条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将固定资产分为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类。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的资产管理,其主要特点是不产生经济效益,作用在于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如: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投影、音箱等在全部资产中占较大比重,是保障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也在持续增加,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发现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固定资产定义的标准偏低。根据2012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均需要入学校的固定资产。笔者认为这个标准订的偏低,会导致学校大量的价格不高但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存在,而相关部门对这些资产不重视,管理上反倒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更有甚者,有的单位为了在教育评估时取得较好的成绩,要求教师们零星自行购买的图书也入学校的固定资产,这类图书的特点就是价格便宜而数量较大,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比较混乱。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规格不一。固定资产的分类既要符合财务制度又要适应资产管理系统的要求,还要兼顾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单位对同样的资产因为使用性质不同,划分的结果就会有很大差异。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分类,固定资产被分为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六类。每个种类下又做了很详细的具体分类。单位在做固定资产登记时由于对实物的了解不够,对各种类别的详细划分界限也不甚了解,就可能出现同一项资产财务入账时将其分类为通用设备,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入资产系统时分类为专用设备,甚至财务部门入家具、国资系统入设备等,给年底的资产盘查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的流失。目前,高校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观上不够重视。学校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维护”的问题,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只管使用,不能用就申请重新购置,没有维修维护,甚至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员,这种情况下,就造成大量闲置资产在办公室堆积如山,日积月累就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二是在客观上有历史原因。我国许多高校建校时间动辄上百年,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积累了大批的固定资产。而在早期,这些高校可能根本没有财务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即使有形式上的固定资产管理员也已经更换了很多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登记账目已经不完整,更有一些高校经历了多所学校的合并,更是不好追溯,而且一般高校的资产价值都达到10亿元,如笔者所在单位市一所普通市属高校,资产价值已经达到了8亿元,所以固定资产的实物账目不准确、不完整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
(四)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不及时,甚至常年不进行清查盘点。2012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四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年终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按照规定处理。”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既涉及财务部门又涉及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学校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资产清查,如果没有一个牵头部门,大家就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愿意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盘点,甚至数年不进行盘点。另外,年终是财务部门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报账、记账、对账、出报表等等,还有一系列年终决算的工作,再者盘不盘点固定资产不会影响年终决算,所以财务部门在年底也没有余力配合资产的盘点工作。而固定资产的长期不盘点也直接导致了资产流失,高校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掌握不清楚。
三、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固定资产入账标准,严格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由于现行的固定资产标准较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笔者建议将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提高至2,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2,500元以上),以加强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对于教师日常报销的图书,如果不是大批量采购,笔者建议严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不需要记入学校的固定资产。财务部门和国定资产管理部门应统一按照2010年1月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GB/T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及代码》进行入账登记。笔者建议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填写《新增固定资产入账单》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再由管理部门按照固定资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再提交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入账单上的分类进行账务处理。
(二)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首先,对于现在在库的固定资产应该在每件实物上粘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该项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购置年份、使用部门等基本信息,每一项资产对应一个标签,以便清查盘点;其次,每项固定资产都要在资产系统中做好电子卡片的登记,内容要简洁且信息完整,可参考表1设定。这样,每项固定资产在系统里都对应一张这样的电子卡片,能反映该项资产的所有信息,以方便进行盘点清查;最后,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维修,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维修部门,对于不达到报废年限又有损坏的资产,使用部门应首先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如果实在损坏严重维修后仍无法使用的资产可以上报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报废处理。
(三)每月底编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根据财政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要求,高校应对本校每月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各使用部门编制的增减变动表进行汇总整理。编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方便使用部门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及时了解资产变动情况。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年底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笔者建议各高校每月底进行一次盘点,由使用部门将本部门的资产进行盘点,再上报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汇总整理。每年年底由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查看物、账、卡三者是否相符,不相符的要查明原因并及时调整,并编制年度资产盘盈盘亏表,对盘盈盘亏的资产也应及时说明情况。对于需要处置报废的资产,应按照要求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经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做资产报废的上缴处理以及相关的财务账处理。总之,在当下各高校固定资产价值和数量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完成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高校的稳步发展做好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Z].财教[2012]488号,2012.
[2]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通知[Z].财会[2013]30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