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转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范文1

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以下简称MWCS)上,华为运营商BG ICT首席技术官王纪奎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要满足这种ROADS化的用户需求,数字化转型之路已经开启,大数据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使能的关键所在。

需求驱动数字化转型

行业的颠覆和重构早已开始,全方位客户体验、灵活高效的业务流程、智慧化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为其转型战略的核心,而这些方面的基础则都是大数据。

用户行为和需求的变化已成为电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所说:“要做可靠的数字化服务专家。”运营商向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势在必行。从语音、短信、宽带服务等简单的传统电信业务转变为提供音乐、物联网、视频、智能家居等多样的数字业务。

在产业环境正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契机下,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60%的企业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而在电信行业,预计到2024年,包括数字媒体、云服务市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将酝酿超过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机会。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各级公司已经将大数据作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战略性工作,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试点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创造新的利润点。

把握大数据引擎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电信运营商坐拥社会化的信息传输管道,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天然平台和中心,拥有无可比拟的海量数据。

对于大数据的整合和挖掘深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新的运营模式、应用和新的业态的出现,运营商目前对于大数据的的应用提升了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若要登上互联网时代的高地,在华为看来,要做国家ICT规划师、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数字使能运营商与智能管道运营商将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战略定位。

“从数据、到洞察、到形成商业模式,华为在实现大数据价值的各个阶段愿为运营商业务运营、业务调度提供大数据分析的综合平台解决方案。”王纪奎表示。华为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FusionInsight,正是基于华为对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深刻理解,深谙行业ICT转型的需求,通过联合创新、深度探索运营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而提出的。

为了帮助电信运营商要真正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优势,将数据分析运用到实际运营中,以进一步提升业务模式、利润及用户体验,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自设计之初就是以业务为中心,真正形成业务驱动的大数据架构,为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包括多个平台。其中大数据基础处理平台提供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批处理、内存计算和实时流计算的能力;大数据洞察平台提供百万维大数据特征的提取、管理、建模的能力,使客户更专注大数据业务开发本身。

王纪奎介绍,目前,华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融合的数据模型,可提供超过900种数据适配模式,为运营商的数据整合和处理效率获得30%的提升。

在平台层面,已经聚合了超过1000家合作伙伴,包括500种数据产品,具备超过300个开放的API接口,能够为运营商更方便地使用大数据提供快速部署能力。在智能控制中心层面,3000多个客户标签和300多个业务知识的形成和积累,能够为客户提供小时级的分析能力以及数百万/秒的处理能力。

在此基础上,拥有多种成熟、高效、灵活的方案实践和场景,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把握大数据这一业务发展的引擎,引领电信大数据应用的方向。

为运营商谋数字红利

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方面,华为认为,电信模式、平台模式、数据模式再到全连接模式,是电信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的四个主要阶段。全球运营商分别处在不同的阶段。虽然全球的运营商在转型架构方面目标统一,但是,不同运营商实施的步骤和发力点却各有异同。

与国外相比,国内运营商从大部分收入以传统语音、短信等基础服务为主的享受“人口红利”的阶段,已经迈向了以语音和数据业务为主的“流量红利”的阶段,但仍不如国外运营商所享受到的效益高。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催化下,运营商要享受互联网模式的“数据红利”还有很多路要走。从智能运营、企业数据运营到为数字转型使能,大数据价值的实现要求运营商逐渐开放分析结果、开发分析能力,最终引导数据运营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形成。

数字化转型范文2

【关键词】纸质媒体 数字化转型 今日头条 互联网思维 用户体验

近日,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宣布获得一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五亿美元。而正在谋求借壳上市的杭州报业集团,创立已有十多年,旗下拥有十家报刊和数十家新闻网站,其估值也就22亿元人民币。对比而言,一家小小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公司能获得资本市场如此厚爱,足以让纸媒们感叹:时代变了。

根据媒体报道,今日头条推出至今已拥有1.2亿下载量,日均活跃用户达到1300多万。放眼望去,全国不少纸质媒体都在做手机App,但有几家的用户规模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相关报道还提到,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每月已经超过1000万,这在全国报纸营收排名中也是首屈一指。

当前,中国纸媒纷纷推行数字化转型,但也正处在十分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纸媒在衰退,流向手机、网站、平板电脑的广告分薄了纸媒的利润;另一方应对数字化转型,还缺乏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借鉴,转型中不断烧钱却难以形成良好的效益,成为纸媒生存之疼。正可谓陷入“不转型等死,主动转型找死”的悖论中。而此时,今日头条的火热,对纸媒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借鉴意义,有哪些方面的学习启示之道,便是本文希望着重探讨的内容。

一、数字化转型:纸媒的大势所趋

有分析称,纸媒向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最新的预期显示,英国国内投入到手机上的广告额今年有可能达到22.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近90%。到2018年,预计英国手机广告有可能占据各类媒体广告的1/3。因此,异军突起的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已成为近年来传媒业机构重组的主要参考。

由于广告量持续下降,英国第一大报《每日电讯报》宣布裁撤80个纸质版编辑岗位,同时集中精力将新闻业务放在数字化方面。《每日电讯报》报业集团总裁默多克・麦克伦南在写给员工的信中称,集团未来半年内将新增50个主攻数字化的岗位,同时将整合编辑团队为24小时实时更新新闻做准备。英国其他主流大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也都在近期宣布各自削减数十个纸质版编辑岗位,并将重心转向数字板块。

而在国内,推动报刊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也是中国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只是转型的背景、现状如何,则需要更多的调查分析。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中国纸媒至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第一次是往市场化转型,是纸媒之间、纸媒与广播电视之间因竞争引发的市场意识作用下的转型,实际上就是传统媒体内部竞争的必然结果。这场竞争推动了传统媒体的繁荣发展,纸媒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往市场化转型尚未结束,又迎来纸媒第二次转型,即与新媒体相关的转型。这不是传统媒体内部竞争引发的,而是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因传统媒体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引发的。

细究起来,国内纸媒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浪潮。第一次转型的背景是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发展迅速,不仅开辟了赢利的新领域,而且抢占了原为传统媒体经营的部分广告,其中主要是以腾讯、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为代表。在这种背景下,纸媒开始了第一次数字化转型,那就是建立自己的网站。时到如今,几乎所有纸媒都有了自己的官网,但其中真正成功的可谓寥寥无几。

而当传统纸媒还没从互联网的冲击中回过神来时,移动互联网的大浪又汹涌扑来。纸媒们开始了第二次数字化转型尝试――转向移动互联网。一时间,国内媒体纷纷推出手机App,随后又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这些几乎成为所有报刊的标准配置。当然,这两个转型当下正处于并发期,也成为纸媒转型的重点挑战与机遇期。

那么,具体而言,纸媒的“数字化转型”究竟指的是什么?以前,纸媒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特定的传播手段、特定的接收对象,而数字新科技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传播方式,从原来通过纸质呈现转为通过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载体呈现。接收对象从读者变为受众,发展到今天被称为用户,导致接收、消费和使用讯息的方式有了质的改变。

对于纸媒数字化转型,目前已进行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把报纸上的内容复制并放到新媒体上。有原原本本全复制,也有部分复制加上一些原创。这也是大多数纸媒的普遍做法。

第二种,把报纸停下来不出,变成数字化报纸。其中,美国先后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和《纽约时报》等停止印刷报纸,只出网络版的报纸。

第三种,报纸照出,再出一个不复制报纸内容的独立的数字化报纸,为以后彻底转型做准备。比如,新闻集团曾创办的iPad电子报The Daily。国内最新的动向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打造的“澎湃”、“界面”新媒体项目。

不过,这些探索都是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行创新与发展,而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不能只看技术应用。还要看社会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道理很简单,长期亏本,谁也无法承受,最终只能倒闭。而这却是不少纸媒面临的真正难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来、发展更好,确实不易。

二、数字化时代纸媒如何转型

很多观点认为,数字化的时代之下,渠道为王。今日头条受到资本的追捧就是一个例证。今日头条本身不做内容,它没有雇用一个记者或者编辑,只是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给读者推送新闻信息。究其实质,今日头条就是一个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

但笔者认为,纸媒转型的关键依然离不开两个核心内容:渠道和内容。渠道方面,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在多个场合称自己所做的是一个“信息分发渠道”。原先人们获取信息方式是主动浏览媒体,自己寻找信息,到了门户网站那里则多了一道步骤,他们会把最重要的新闻链接放到首页的显著位置,从而实现导流。而到了移动时代,今日头条真正做到了“分发”,那就是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账户的信息以及地理位置等要素,推送给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从被动提供信息,到主动推送信息,看似简单,其实带来的是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重大变革,这背后是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以及数千台服务器的支持。这也是今日头条相比传统新闻阅读App最大的价值,也是纸媒需要学习借鉴之处。

当然,要做成一个优秀的新闻APP,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技术、运营、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竞争,这都不是纸媒所擅长的,亟需取长补短。但另一方面,纸媒却拥有内容的竞争优势,力争创作出高质量、具有稀缺性的内容仍然是纸媒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渠道与内容相结合方面,纸媒可谓大有用武之地。这就要求报纸在发展理念和经营思维上进行彻底转变,也即以“互联网思维”为原则,从单向“给予”到把读者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专门考虑读者究竟更想要什么样的内容和服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优先”理念

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的纸媒,应当按照媒体自身的反应灵敏速度来决定新闻的先后次序,让影响随时间的顺序逐渐扩大。新加坡报业集团的丹尼尔呼吁报业通过建立“一体化、多平台的新闻编辑平台”来实现新媒体采编流程的转型,以使纸媒的新闻模式符合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在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优先”理念。

以道琼斯旗下的新闻平台为例,第一个报道的是华尔街日报的移动APP和新闻网站,其次是CNBC电视台,然后才是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纸质版、《SmartMoney》等系列刊物,最后是Factiva商业资讯数据库。

2、增加“用户产生内容”模式

“用户产生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模式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话语权。传统媒体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内容的编辑,在传播方式上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更新周期也比较长。UGC模式下的内容是由用户自主参与,基于兴趣分享,更利于内容的传播。它有别于传统的权威中心向外辐射的形式,大家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下,创造了一个及时的内容分享与沟通环境。

UGC改了变单一的发行模式,让每一个用户都作为发行者,人人可以轻松拥有海量信息并掌握一定的传播平台,把媒体的传播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国外一个经典案例是韩国OhmyNews网站,该网站是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自称为“新闻游击组织”,以“每一位市民都是记者”的口号,呼吁普通市民加入进来成为市民记者。从创办初期的700名市民记者,到现在有超过七万名市民记者为这家网站写稿,每日在网站发出的报道之中,有八成稿件来自市民记者,其余20%由该网站的50多名专业的编辑及记者采访及撰写,每日吸引200万人次阅览。

3、坚持“用户体验”至上

当下互联网市场是用户为王、体验为王的时代。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自由性以及伴随自媒体的发展,由用户体验产生的口碑几乎决定了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生死存亡。

但是,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字号选择、横竖屏显示等功能及用户体验指标上,传统媒体的APP应用表现欠佳,更缺乏与智能产品的有机契合。而《纽约时报》于2013年的Google Glass 应用,则具有业内前瞻性。这款应用能给佩戴者实时提供最新的新闻标题,用户如果想要看到详细的新闻内容,只需要倾斜一下头部就可以阅读到详细的图片和文字。更有趣的是这个软件还能给用户“读”新闻,从标题到摘要到全文,都可以在耳机当中听到。对此,笔者认为,在纸媒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善于利用智能产品来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说,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来自于纸媒自身不断的探索。媒体新闻集团创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兼美联社主席威廉・ 迪安・ 辛格顿(William Dean Singleton)曾这样指出,平面媒体在业内获利能力仍首屈一指,也不会被日后激烈的竞争所压垮。他认为:“报纸不会消失,它们根本不可能‘死亡’,也不会走向‘死亡’,但报纸将会做出很大的改变。”这算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吧!

参考文献:

[1]白阳.英国纸媒转型之路不轻松.人民日报,2014,7.

[2]范以锦.冷静看待纸媒数字化转型.新闻与写作,2013(07).

数字化转型范文3

有研究表明,2000年至今,从全球500强名单中消失的那些企业,很多是因为没能闯过数字化转型这一关。新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SDN等)、新的商业模式(包括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OTT、社交经济、智能制造等)正深刻地改变着整个ICT产业,同时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IDC的报告显示,未来三至五年,每个行业排名前20位的企业和组织中将有三分之一被数字化颠覆。未来十年将是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升级的十年,更是行业用户全方位数字化转型的十年,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

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表示,如今的通用电气已经成为一家数据和软件公司。身处智能制造时代,为了实现商业模式、制造模式和消费模式的颠覆,海尔在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了企业商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从客户的商业视角来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能敏捷创新。比如,天生的数字化企业滴滴,借助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仅2016年获得的订单就达十多亿笔。第二,提供极致的业务体验,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成本,优化了财务指标。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AT&T,它推出Network On Demand业务后,业务开通效率最高提升达95%。第三,无处不在的安全,保证了企业的业务永续运行。

从供应商的角度看,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敏捷创新、业务体验和无处不在的安全的需求,谁就能在数字化转型时代脱颖而出。而这与华为全面云化网络的价值主张不谋而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业务和应用需要转型,包含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管理等在内的ICT基础架构也迫切需要优化升级,而网络因其无处不在的连接特性,也成了基础架构转型的重中之重。

华为交换机与企业网关产品线总裁胡克文谈到,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所处的数字化转型阶段有所不同。比如,零售行业面临着电商带来的猛烈冲击,库存周转、管理效率等都急需提升。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零售行业首当其冲,千方百计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其运营效率。在金融、教育、制造、酒店等多个行业,这样的变化不胜枚举。

面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作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必须深入研究和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然后通过自主研发和联合创新,与合作伙伴、客户一起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使能数字化转型

“云和物联网是整个数字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核心,因为未来所有的业务都会基于服务的方式来提供,集中化、云化将成为新常态。”胡克文表示,“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影响十分广泛。数字化转型也将开辟全新的市场。”全面云化网络,使能数字化转型,这是华为作为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简单说,就是业务和IT全面云化。从网络云化的角度看,未来的网络不仅要充分利用云计算、SDN/NFV等技术进行优化,更关键的是转变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思维习惯,这也是华为提出全面云化网络的核心出发点。围绕具体的应用场景,将新技术的演进与商业需求的实现有机结合,从以前的技术驱动转变为商业驱动,提供全面的云化网络解决方案,进而帮助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取得商业成功。

从整个架构来看,全面云化的网络分成三个层次:无处不在的连接、开放的云平台和社交化的行业应用,而每个具体的云化网络解决方案都是这三层架构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落地。

华为交换机与企业网关产品线CTO周芜对云化网络架构的三个层次进行了具体阐述:无处不在的连接,是指在数据中心、园区、分支和物联网等不同场景中,将人、物、数据和应用全面连接起来;开放的云平台,是借助云端管理实现资源的集中调度,从而获得整体效率的提升,同时支持商业模式的创新,而开放的云本身则可以更便捷地实现行业化扩展;社交化的行业应用将彻底打破应用的孤岛,让企业和用户、企业与企业、用户和用户之间彼此能够分享网络、应用和数据带来的数字化收益。

“全面云化的网络将给企业、服务提供商带来不同的价值。”胡克文解释说,“对于企业来说,全面云化网络能够为客户带来从下单采购到使用的一站式、全数字化的体验;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全面云化网络能够提供包括规划、部署、优化和运维在内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云化服务支持。”

全面云化网络战略是华为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网络新主张,也是更好地与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展开产业和商业合作的新框架。为了“化云为雨”,华为推出了实现网络云化的六大网络解决方案,包括CloudFabric、CloudCampus、CloudEPN、EC-IoT、CloudDCI和安全解决方案。

给客户带来实在的价值

构建全面云化网络将是通向数字化企业的一条捷径。在全面云化网络架构下,网络基础设施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而园区、分支和物联网等场景围绕数据中心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并通过云化网络管理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云端的简易运维,同时还可借助云端大数据分析提供丰富的SaaS服务,进而实现网络资源和网络数据的全面开放和商业增值。

上文提及的华为六大云化网络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功能和极致的业务体验,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以CloudCampus解决方案为例,它可以实现100%的云管理,覆盖全生命周期,并可以实现全无线接入。具体来说,CloudCampus利用云技术实现了覆盖园区网络规划、部署、优化和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网络云管理,结合全面无线接入,将园区网络的部署周期从月缩短到天,同时降低了80%的OPEX。华为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和开放API可以更好地支持行业应用的创新。此外,CloudCampus还创新性地实现了网络设备本地管理和云管理的双模式切换,让网络能够实现平滑地演进。同时,CloudCampus还是业内首个可以让服务提供商自运营的云管理平台,所有云管理服务客户的收入都可以归服务提供商所有。全面云化网络让服务提供商真正得到了实惠。

“任何一个网络解决方案,都必须给客户带来价值。这是华为一直秉承的基本原则。”胡克文介绍说,“价值包含两方面,一是最终客户的价值,二是业务运营者的价值。华为的六大网络云化解决方案正是以为此核心原则进行开发和优化的。”

在近日举行的2017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了基于全面云化网络架构的行业化应用平台Huawei CloudAPP Platform。该平台可以承载不同行业的社交化应用,除了支持全新的应用开发以外,还可以通过开放API快速集成现有应用,让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数据的价值,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抓住新的商机。

在华为全面云化网络的三层架构中,社交化的行业应用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最贴近客户业务的一个层次。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这是华为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胡克文表示,HuaweiCloudAPP Platform的推出,并不是说华为要“插手”应用,自己做APP,而是提供支持APP开发的整个网络环境和API,为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可以施展的空间,同时又可以做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构建全面云化网络生态

云本身就是一个生态,没有哪个厂商可以完全凭借一己之力,为用户提供最完整的产品堆栈。在ICT领域,华为也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共建生态,实现共赢共生。

数字化转型范文4

关键词:装备制造;数据驱动;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

1引言

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全面加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时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1]。装备制造业属于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具有高度复杂化、个性化、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为生产组织、供应链以及售后服务的转型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使得数字化转型升级更为艰巨。本文依托《轨道交通装备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主要研究数字化背景下利用数据驱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给出了以数据为核心进行业务和管理优化的案例,为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轨道交通装备全生命大数据驱动的多阶段、多主体协同联动机制与动态优化问题,目标是提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定制生产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形成行业网络协同制造解决方案,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动车组总装、转向架、运维、配件供应链等进行示范。

2数字化转型现状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对业务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实现了对研发工艺、生产、采购、物流、财务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平台覆盖范围很广。一方面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另一方面多源异构数据、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获取难度大、数据质量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多是静态、分散且不完整的,依靠人工判断,缺乏联动机制,无法进行全局统筹管理。在业务流程执行过程中存在上下级业务流程不清晰、信息流转不顺畅的问题,存在信息孤岛[2]。企业整体价值无法最大化发挥,质量、效率和效益无法进一步有效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借助新技术迭代产品与业务,更核心的是实现经营、管理、运营、产品、服务等各维度由内到外的数字化,发挥数据的驱动作用[3],充分挖掘企业数据的核心价值。

3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基于产品制造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水平,当前阶段推进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从管理提升入手,推行标准化建设,优化产品设计、质量、成本、制造等管理流程,通过系统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培养数据驱动的企业文化,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升公司创新发展能力。

3.1业务流程变革,推行标准化建设

装备制造业属于离散制造,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把业务流程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将生产活动固化下来,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生产活动的结果,从而具备数据采集的能力。在标准化建设中,从技术、制造、经营三个维度开展工作。技术的标准化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数据;制造的标准化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制造过程数据;经营的标准化是在产品和制造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的企业绩效管理评估。

3.2系统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构建统一的数据基础平台,整合各信息系统多源异构数据,打破数据系统界限,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通过对数据统一采集、抽取、清洗、加工、建模、挖掘分析、输出等,实现数据集中化、标准化、共享化的一站式大数据服务平台。使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及数据质量监控,为数据分析、报表查询、管理决策、监管报送、业务应用等提供统一、标准、规范的数据支撑及服务。大数据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图1大数据平台架构2

3.3数据是核心,开展数据治理工作

数据是数字化企业的血液,企业必须通过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提升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可用性。按照数据治理的一般框架,从组织、制度、标准、工具上开展数据治理,构建数据质量的治理模式。图2物料预警数据模型第一,制订数据管理制度。为满足数字化管理需要,数据管理规定和制度,明确各业务单位数据管理的职责和管理范围,为公司数据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第二,搭建数据治理组织架构。设置数据治理专员,并在各业务单位设置数据治理接口人,专人负责数据治理的策划、执行,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第三,编制数据规范。梳理核心业务流程数据清单,编制数据规范,形成企业级数据资产目录,为指标数据化、数据质量评价、数据模型、数据分析提供标准和依据。第四,开展数据质量监控。建立数据质量规则,通过大数据平台数据模型实现数据质量自动监控。建立数据质量曝光平台,通过可视化报表实时暴露数据问题,快速定位到部门和个人。第五,开展数据治理评价。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标准,从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定期数据监控报告,推行数据质量指数机制,将数据质量和各业务单位组织绩效挂钩,引导各单位有效开展数据应用活动。

3.4价值是目标,构建数据服务能力

统一数据应用开发路径,聚焦业务主线,打造有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面向具体的业务场景,依托大数据平台搭建标准化的数据模型,由企业服务总线模块化的数据服务接口,业务系统和用户端通过统一的通道调用和获取数据,实现了业务、管理和数据场景的集成应用。企业服务总线统一管理调配数据服务,实现了数据服务的实时监测、整合利用和安全管控,确保数据服务的实时性、可用性、时效性、安全性,构建了企业级数据服务能力。

4数据驱动的供应链协同实践

装备制造业产品种类多样,产品零部件种类数以万计,大量外购件的使用,使得供应计划、生产计划往往和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近年来,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订单成为新常态,产品项目交付周期持续压缩,客户产品定制化及差异化服务需求持续加强,供应链及项目成本管控压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研究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驱动的方法旨在寻找数据本身存在的规律,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以描述数据本身的规律为标准,分析和发现数据中变量之间存在的必然的联系。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多系统的数据贯通和互联,完成供应链数据的整合优化[4]。根据物料基本信息、库存数信息、需求信息、消耗信息以及物料的供应信息,搭建了物料预警综合数据模型,为库存管理动态存储策略和采购供应计划等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了基于物料的全链条数据追溯[5]。图2示意了物料预警数据模型的搭建过程,以及物料预警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

4.1模型的输入

物料预警数据模型的输入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集成优势,不同于传统的物资需求计划(MRP)运算,而是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制造执行(MES)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到大数据平台,分为物料基本信息、库存信息、需求信息、消耗信息、供应信息(图3)维度,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的统一性,为模型计算提供数据来源。

4.2模型的处理

模型按照物料的需求日期进行划分,分为当天(T)的需求预警、未来T+6天的需求预警、T+6天以后的预警,与生产计划紧密关联。当天(T)之前的只按照公司的非限制使用库存预警,T+6天的按照公司库存、供应商合格库存、最近一次的到货通知单数量进行预警。T+6之后的除公司库存外,还包括计划送货的通知单数量进行预警。具体计算规则上,项目中有配置管理需求时,优先将符合配置要求的库存进行递减,当项目中无配置管理要求,按项目需求订单中的需求日期及需求时间进行递减。

4.3模型的输出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计算,对每个物料的需求和供应进行精准识别,形成物料预警信息API,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将物料预警数据推送给供应商协同平台、物流调度平台、MES系统和ERP系统,嵌入到具体的业务环节中。

4.4模型的应用

4.4.1供应计划协同管理供应商协同平台与大数据平台集成,实现了线上的生产计划协同、供货计划协同、发货协同等业务。基于SRM系统,实现了物料预警传递到供应商,供应商按照预警结果安排物料供应。4.4.2工位直送模式应用基于物料预警模型,为工位物料需求提供了精准的数据,促进了工位直送模式的应用。针对价值高、体积大的A类部件,实施属地库直送管理模式,自动生成配送通知,精准协同至供应商,指导供应商节拍化送货。针对价值低、体积小的BC类件和通用物料,建立高低储模式供应计划,自动形成物流中心库进料需求并协同至供应商,供应商接收后按物料期量送料。4.4.3供应链运营决策数字化围绕公司级物料管理维度,搭建了供应链指挥中心。用直观的数据实时反应物料供应现状、异常预警位置、供应商配送情况以及收发货执行进度等业务执行状态,自动计算收发货及时率、工位齐套率等指标数值,服务于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实现了业务和管理决策数字化。

5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范文5

新媒体环境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信息时代与数字化潮流的兴起,新媒体依托全新的技术创设了更经济快捷的传播手段,其中以网络、手机的发展最具代表性。新媒体是高科技技术、媒体内容和通讯传输的结合,其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播速度快、信息高度聚合、有效覆盖率高、时效性和互动参与性强等。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日益改变:从读刊转变为读“库”,由原来的纸质刊转向为数据库下载。数据库信息容量大,为读者量身定制智能化检索,方便快捷,数据库及时更新可以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需求。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期刊的冲击是巨大的。学术期刊的地位随之发生改变。传统期刊以纸质印刷为基础,提供信息显然是十分有限,且受制于经济因素,期刊的印刷数量和传播范围都在有限范围之内,这些都难以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率相比。数字化的发展对于学术期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1)传播迅速、无障碍,人们可以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捷;(2)大量学术信息高度聚合,读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准确、快捷收索到相关信息;(3)加快编辑出版流程,使得作者的研究内容被及时发表,对于作者和期刊是一个双赢的局面;(4)新旧时代的交替,形成更为开放的公共学术平台,下游传播反逼上游学术期刊。在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清晰的学科和问题边界,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组合形式[1]。在压力之下,一些学术期刊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模式全方位革新,开始踏上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然而,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也不是水到渠成的,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就学术期刊而言,在传统出版中,学术期刊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求严谨,注重栏目策划和学术前沿报道,具有权威性高、可信度高、有深度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深度信息和真实准确信息的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期刊的数据库建设与使用过程慢慢显现出一些局限和缺陷。首先,期刊出版单位由于受到技术手段、人才资源、发展思路、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2],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意识还比较滞后。一些学术期刊以纸质内容为依托,借助数字化的传播平台,但是整个过程还有待进一步协调。“库”的内容仍然依赖于聚集在传统的学术期刊领域编辑和专业人士,仅仅停留在把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千刊一面”变成了数字出版的“千网一面”,缺乏对网上信息的管理与更新,终究只是在纸质版的基础上发行的网络版,并无实质性进展。其次,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技术支撑不力,传统管理体制面临发展瓶颈,另外行业标准滞后,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再次,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系列流程和模式变化,期刊评价标准变化,许多编辑不能及时适应角色和功能的转变。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数字化转型范文6

来自IDC的《2016年全球IT行业预测报告》显示,67%的CEO表示,到2017年底时,全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公司的战略核心。到2019年,75%的制造价值链将采用互联的流程、资产、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到2018年,全球将有220亿部物联网设备。

企业希望能够迅速采取行动,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机遇,但数字化转型对网络的依赖,使安全风险也同步加速。

羁绊

71% 的高管认为对网络安全的担忧正在阻碍其组织内的创新,近 40% 的高管表示,他们曾因网络安全问题停止过任务关键型计划。

以上数据来自思科对1014名财务和业务部门的企业高管所进行的一份调查,这些企业遍布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10个国家。

如果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战略,公司的创新和增长也将会受到影响, 因为这会阻碍数字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安全威胁的攻击面越来越广、威胁源越来越多,攻击的复杂度也日益提高。应对安全风险的产品越来越多,安全的解决方案越来越碎片化。市场调研公司ZK Research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平均采用32个安全厂商的设备。然而,防御的效果真的是越多产品的叠加就越好吗?

“企业级用户为了解决一种新型威胁,通常的做法是会采用一款新的安全产品来加强防御。随着威胁数量日益增多,所部署的安全产品数量也不断增多。企业级用户面临的整体复杂性不断攀升,可管理性却在不断下降,调用某款安全产品的效率也随之降低。”思科大中华区安全业务总经理庄敬贤解释道,“随着企业级用户部署的安全产品数量的增加,能够提供给用户的防御力和其构成的复杂性之间存在一个安全有效性的缺口。”

突围

“65%的CEO提到他们的风险管理方法是落后的。” 来自Gartner全球主管研究部门的高级副总裁Peter Sondergaard表示。在控制因安全产品数量增加而造成的复杂性的同时,如何让每一款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网络安全的防御力与设备复杂性之间的安全有效性缺口得以弥合?

对此,Peter也给出了解决建议,“为了应对每天都会出现的新的安全漏洞,企业应该对检测和响应进行更多的投入,从之前的90%防御+10%检测/响应过渡到60%防御+40%检测/响应。”

这与思科的安全理念不谋而合。“思科有一个全局架构的理念,在攻击之前、攻击中和攻击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把我们对安全的理念通过技术来实现。”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曹图强说。

过去3年,思科投入了几十亿美元进行收购,整合与研发了与有效安全相关的产品。思科CEO罗卓克(Chuck Robbins)在接管思科的第一年完成了15次收购,其中4次的收购对象是安全公司。目前,思科专门负责网络安全的人员有5000人。

思科未来的目标是希望做到防御力跟复杂性成正比,弥补安全有效性缺口的解决方案包括集成化、整合化和自动化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