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1

一、实现两个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使教师从原来以自我为中心的“讲解者”角色自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

学生地位的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是发现者、实践者、体验者。

二、扎实教育技术操作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课题实验重在对校园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为强化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稳步推进课题实验进程,在实验初期阶段对教师进行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基本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并积极开展培训。

课题之初,我课题组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摸底调查,全面了解老师们对网络知识、EXCE、WORD、POWERPOINT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情况等,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课题组举办为期近一个月的“快餐式”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促使教师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课题实验期间,课题组还借助新浪博客平台,建立自己的课题网站,学校课题网站的建立与实验课题的开题会同步进行,通过课题博客这一平台,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多样化,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有效地推进了课题实验进程。

在网络环境下创设人机对话、人人互动的教研形式是课题实验有效开展的渠道之一,为此,课题组多次创设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如2010年5月5日下午,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网络环境下的课题实验强化培训。培训让教师对课题研究再一次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和“语文素养”两个概念,同时也是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初次实战演习。培训中,老师们进一步理解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语文素养”两个概念,并通过回复、留言的方式共同探讨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问题。在博客里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有感而发的教学心得。

通过研讨,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课题研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课题研究,并不深奥,只要做个有心人,我们人人都能研究,都有收获。

三、明确语感训练切入点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为了让老师们清楚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感,课题组在博客上开展学习研讨《谈小学一年级的语感训练》的网络教研活动。

通过研学《谈小学一年级的语感训练》一文后,老师们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四、灵活评课方式,拓宽思维空间

通常情况下的评课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博客进行评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自然流畅,无需见面,可以互相评课,互相提出不同见解,突破教师个人能力的限制,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没有了拘瑾,没有了紧张,思维的空间更宽阔。如老师们听了龚龙翠老师执教的《云雀心愿》后,课题组把《云雀的心愿》教案放入博客并组织老师们开展了网络评课,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转变。

五、教学的资源得到拓展

过去把教材作为课程的唯一资源,就教材教教材,而实施新课程后,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把自身、学生、文本、环境都看成是课程开发的资源,积极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又敢于超越教材,延伸教材的价值,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强调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文本的价值和学生的需要,课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开展实践活动,在课内广泛的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真正的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

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过去的教学,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师是怎么备课的,就怎么上课,追求答案的标准与统一,教学思想僵化。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把教案看成是预设的,把过程看成是动态的。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允许学生对答案有不同的理解,尽可能的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意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愿意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敢于向教材和教师挑战了,学生的这种自我的意识逐步形成。

七、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课题研究过程,培养了一支积极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队伍,提高老师们进行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2

一段忧郁的回忆:赤诚却不明媚,美丽而不美好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我,脸上的微笑轻轻浅浅,目光透着友善,充满期待地看着四(9)班的孩子。很可惜,有勇气迎向我的目光的孩子寥寥无几。对他们来说,我是个陌生的老师。他们有些局促不安,空气中缓缓地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这是我参加南通市开发区首届“行知杯”教学比赛的现场。按照比赛的规定,教师不能提前与学生接触,在封闭式备课两个半小时之后,进入上课比赛的环节。每个班三十个孩子,单人单座,比赛的地点是一间空旷的大教室,学生的后排是几个素未谋面的评委老师。坦白地讲,这样的场面并没有让我心生怯意。因为在我们校内进行比赛时,就是按照这样的流程进行评比的,我是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出线的。所以,那天区里的比赛,我站在孩子面前依然是落落大方,自信满满的。

可是,很快的,我就体会到了什么叫不知所措了。当时执教的是《云雀的心愿》一课,导入课文时,我问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能给大家谈谈你的心愿是什么吗?”

我想,这问题很简单,但与课文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生活中入手,唤醒学生对“心愿”的再认识,巧妙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备课的时候,设想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七嘴八舌地发言的情节,我的心里便乐了。可是,天不遂人愿,当这个问题抛出后,下面一片寂静。我热切地看着孩子,自己把手举得高高,笑容有些僵了,说:“谁来说说?”

依然是冷场!学生们面无表情,对我的问题无动于衷。我感到背上开始冒冷汗,心想: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没什么难度,应该连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回答呀!这群孩子怎会如此漠然呢?

不能就这样作罢,万事开头难嘛!只要有学生回答了问题,其他孩子自然会感兴趣的。“山不过来,我过去”。于是,我随意挑了一个清秀的女孩,真诚地说:“请你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愿吧!”

谁知,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略微思考了一下后,她高声回答:“我没有什么心愿!”

教室里立刻传来了笑声。我也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听到自己干涩的声音响起:“心愿,那可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小时候,你的心愿,也许一块漂亮的糖果,一件心仪的衣服;长大后,也许是一次出色的成绩,一位善良的朋友。心愿,能让我们活在期待中,活在美好中。你可能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哪个同学愿意谈谈的?”

终于,一个孩子怯生生地站起来,说:“我希望生日那天能得到一辆战斗机玩具!”我立刻进行了肯定,说:“一个热爱战斗机的男孩,我想将来的人生一定很精彩!”这个孩子不好意思地看着我,目光中透着一种纯净而快乐的光芒。

然后,接着冷场!再冷场!继续冷场……

课堂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煎熬;学生不再是神采飞扬的主人,而是羞怯内向的客人。虽然我和学生近在咫尺,但我觉得彼此的心却很遥远,我没有办法在短短的时间内走进这些身边的孩子心灵深处,与他们产生思想的共鸣,擦出创造的火花。因为陌生,因为抗拒,因为焦虑,所以那些因思考而变得亮晶晶的眼睛,那个彼此间心领神会的默契一笑,那种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童言稚语,都变成了一种奢侈。整堂课,我的预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为没有多少孩子发言,我不得不声情并茂地讲着,试图通过自己动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的兴趣与表达的欲望,可是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始终处于“一种失衡与不和谐的状态”(盛新凤语)。

原来,上课的时候会如此的漫长。当我的心与孩子的心远隔千里的时候,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浑身有种虚脱的感觉。看着孩子们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欣喜,评委老师们的眼中掠过一丝疲惫,我的心中则升腾起一种叫无奈的感觉。迈着无力的脚步走向办公室,我发现短短的一段路自己居然走了很久。

一段深刻的反思:锥心的疼痛中,“沙粒”变成“珍珠”

垂头丧气地趴在办公桌上,明明已经心痛了,但脆弱的我却欲哭无泪。孩子们的眼神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紧张、漠然、担心……唯一缺少的便是我期待的那种活泼、灵动!我不知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比赛结果没有任何悬念。我被“Out”是预料之中的事。当趴在桌子上的那一刻,我没有想到校长的期待,没有想到朋友的鼓励,没有想到自己的付出……我只是想着肯定是我哪里出错了,应该好好地改正一下。

冷静下来,我不由感叹。这堂课上得跌跌撞撞,我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是有限,学生没有“在场”的感觉,我也自始至终不能入境,我们似乎是“熬”过来的。这样的课堂,不是师生之间的一场美丽遇见,不是生命中的一次甜蜜享受。这次失败的经历,恰似一滴水折射出我个人的一些不足:亲和力还不够,基本功也不扎实,教学底蕴也不够深厚,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再次想到了陶行知先生,想到了他的经典语录“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不正是新课标倡导的“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吗?这堂失败的赛课,告诉我什么?要好好研究学生!不禁想起雷夫说的一句话:“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虽然事实如此,但作为我们教师,还是应该不断地观察他们,了解他们,拉近与他们心灵之间的距离,甚至要尝试去做了不起的“心灵捕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从他们学习的兴趣入手,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陶行知语)。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要多读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甚至应该读一些儿童读物,深入了解神秘的童心世界,发现一些“童年的秘密”,当孩子心灵的知音。静下心来,我发现:这样的赛课本身也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既然是“行知杯”比赛,我想: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参赛的教师,都应该对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样的活动就是发扬先生的精神。可是,比赛却规定“课前不能与孩子有任何接触”,这多少有些不合理。刘国正说:语文教学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境地。可是,孩子与赛课的教师在课前没有见面的机会,没有相互认识、了解的时间,那么,打造“无恐惧课堂”已是个梦想了,又怎能再奢求创造出动人诗意的课堂呢?也许,只要五分钟,就能拉近师生之间无形的心理距离,让对方接纳彼此;也许,只要十分钟,就能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就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趣”定教,让学生乐学、爱学,让课堂真正成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次偶然的遇见:懂得“放下”意义,领悟“刹那花开”

在比赛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安慰自己:“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会是人生。”(宫崎骏:《岁月的童话》)但是,不去想并不代表着遗忘。有时,只要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那个“伤口”似乎又被轻轻撕裂,隐隐作痛。同一个办公室的主任无比同情、真诚地说:“小琴,他们问我比赛没有出线,你难不难过?我说,虽然你的脸上在笑,但心里总是难过的,堂堂实验小学的教科室主任,居然连一个区级赛课都没有获得好名次,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呢!”

我还真没有想过自己的身份,似乎不只是代表自己,还代表着整个学校。回想起校长找我的那一个瞬间:他一脸沉郁,在办公室里慢慢地吸着烟,眼神带着安慰,又似乎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忧伤。想着在比赛前,他找到我,送了我一本《行知思想与教育现代化》的书,这样沉甸甸的期盼让我觉得挺有压力。可是,我还是……我感到不安,他欲言又止地看看我,最后摆摆手,示意我离开。我有些愧疚,有些无奈。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回味这段话,我想:作为一个校长,最大的快乐就是培养出一个值得自己骄傲,甚至崇拜的教师吧?也许,寄托在我身上的希望越大,所以他看起来似乎比我更沮丧。

这次比赛的失利,让我开始相信:有些事,在遇到后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但是,当看到2012年第4期《小学语文教师》的当月话题《失败的公开课》后,我豁然开朗,不再耿耿于怀了。策划人语说出了我从未表达的心声——几乎每位教师都有上过公开课的经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的,被人津津乐道;失败的,多尘封心底。名师也是从失败一步步走过来的;你会发现,坦诚面对自己失败的人往往走得更远。

认真地聆听了薛法根老师的《解密“失败”》,细细地品味了周益民老师的《寻找自我》,将目光久久地停在了盛新凤老师的文章《永不忘记》上,我发现找到了心灵的知音。这些小语届的风云人物、天之骄子,也曾为公开课的失败而纠结、困扰,甚至无地自容!我的偶像们,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一下子变得平凡、生动,似乎触手可及,可知可感。盛新凤老师谈到因为没有提早与学生接触,所以对学情不甚了解,因而上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事后,她非常尊重的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生气地对她说:停下来,不要赶那么多的活动!说她课前20分钟匆匆到会场,课后又立即离开,眼中根本就没有学生,怎能上好课?并且还谈到香港、台湾的教师早在一个月前就发来信息表了解学生的情况,相比而言,盛老师只是为了落实自己的教案,将课走过场而已。

多么语重心长的话啊!王老师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目中有人”,才能和孩子心灵共舞;只有“手中有招”,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只有“心中有道”,才能让课堂情思飞扬!

前不久,有人问我:“你到小海小学上课,课前只有二十分钟了,你为什么不选择熟悉熟悉教案,而是要和孩子谈论无关紧要的话呢?”我微微一笑,我们谈话的内容怎么是“无关紧要”的呢?看似随意侃侃,其实就是将彼此的心拉近的绝佳机会。在短短的一瞬间,我就知道哪些孩子活泼,口头表达能力强;哪些孩子内向,却又渴望被关注;哪些孩子善于表演,大大方方;哪些孩子乐于倾听,善于思考……这是多么重要的时刻,看似“浪费”的时间,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浪漫”的回忆。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是一座巍峨的文明大厦,更是一座生命的后花园!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自然的灵性,生命的丰润,传承着人类文明,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新课标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着眼于人的真善美的教育,体现着人性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以人为本,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每一个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人文关怀。

一、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汉语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一)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一首歌。每一首歌都有它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语文课堂中,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它就像一首歌的旋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

(二)活化教学环节,在灵动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上,我注意活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点燃学生头脑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以文为本,赏析感悟人文精神。

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对文章字、词、句及有关内容进行赏析,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

(2)入境诵读,心领神会人文情怀。

“言为心声”,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3)超越文本,创新发展人文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的心理倾向。没有阅读创新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就失去了它的人文光彩。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重视作文训练,培养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言为心声,作文是心灵的窗口。写作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他们的所见所感所悟,都可以通过作文传达出来。同时写作也是学生思想的锤炼过程,可以帮助思考,深化思考,完善思考。

二、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人文内蕴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吸引力,泯灭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生命的张力;语文教学拘束于课堂内,很少让学生走出课堂,造成学生生活阅历不广,思想简单脆弱,人文素质令人堪忧。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广闻博见,充盈自我的心灵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各种媒体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引导学生欣赏《子午书简》、《百家讲坛》等优秀电视节目,使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人格、气质、素养,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悠久灿烂的祖国文化熏陶下逐步形成。

(二)观察生活,培养敏锐的感受力

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课文中有的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三)调查采编,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

调查活动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上完《云雀的心愿》,教师可结合当地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设计实地查看,了解我区环境污染的状况;采访小区居民,访问环保部门,写采访稿;设计环保广告语,进行评比,宣传等活动。这些作业,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此外,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办黑板报、墙报,还可以给语文课文配插图,或办主题鲜明的家庭小报,通过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选材、撰稿、剪裁、设计,排版等一系列活动,提高综合的人文素养。

三,多维度教学评价,突出人文意识。

评价不应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应立足于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课标”响亮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评价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发展性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提高的机会。可以想见,以人文关怀为基点的评价体系将塑造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