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哲理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情哲理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情哲理故事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1

一部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否,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因素是读者和观众。如果后者对你这部“高雅”的东西不予认可,那么,无论什么人,把作品评价得如何“深刻”、如何“感性”、如何“美好”,恐怕都是水中捞月、画饼充饥。简单地说,认可的前提,应当是理解。不理解,有疙瘩,没缕顺,谁能为之喝彩?原本,《周渔的火车》有个不错的底层男女爱情故事。沿此线索进行开掘、充实,当可演绎出一段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爱情进行曲。但是,影片让观众看不懂的地方共有七点:

其一,既然周渔爱那个“诗人”爱得刻骨铭心、神魂颠倒,何以稍遇挫折便“”起来,立马与自己原先不爱的“兽医”坠入爱河?观众不禁要问:周渔的爱情属于传统还是现代?属于东方还是西方?影片无力于提供明确的答案。

其二,即使是周渔与诗人之爱,笔者也不敢苟同。毕竟故事发生在中国,而且好像还不是在现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而是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或者乡村,故事主人公好像也很传统――就其身份、职业、文化水准等因素而言。何以男女之间,一经见面,便爱得地覆天翻、如胶似漆,连起码的铺垫,过渡也省却了?如此毫无遮拦地直奔“”之主题,岂非一笔抹煞了人与兽的界线?所以,影片中的所谓“激情戏”,除了男女双方当事人“无厘头”地进行一次次的“同义反复”之外,好像再无别的意思。

其三,周渔的“客车”坠河坠得毫无道理。从画面上看不出周渔为了再度找回与诗人的爱情而搭乘的长途公共汽车,为何会没来由地驶向悬崖,画上一根莫名其妙的抛物线,从此便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的起码根据。

其四,周渔“随风飘逝”后,并未在观众心目中造成悲剧式的痛楚。何故?说到底,就是编导演们在此之前,所做的“功课”不到家、不到位。以《魂断蓝桥》《生死恋》等影片为例,其中也有类似女主人公不幸死去的情节,由于影片事先的“功课”做的到位,得到观众的逐步理解和钟爱,其反响和审美效果是周渔之死不能比拟的。

其五,周渔死后,影片中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让巩俐扮演的一个名叫“秀”的短发女子出场,来填补周渔的空档。这个“秀”的出现,实在令观众如我者如堕五里云雾。在首映式上,不少观众提出疑问,请导演、演员回答这一问题。然而巩俐、孙周等却“王顾左右而言它”,只是以“看不懂没关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来抵挡。我以为,周渔死了也就死了,何必画蛇添足,再让“秀”来做秀,况且还是让巩俐变换发型后“重现江湖”,令人不仅诚惶诚恐:这个“秀”,究竟是人还是鬼?其情其境,恍若西方爱情片《人鬼情未了》的翻版或拷贝。这个“秀”,做的委实低劣。它不是一句“这个女人是谁并不重要,只要她是个女人就行”便能糊弄过去的。秀的出现是编导的“一厢情愿”,我认为,倒不如让周渔一个人“将爱情进行到底”。

其六,主创者们将《周渔的火车》冠以“哲理故事片,也很牵强:影片的哲理何在?“让我一次爱个够”?“伤心总是难免的”?“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战争”?似乎都很浅薄,全挨不上“哲理”的边儿。仔细研究一番,也难以从影片给定的内容中找到哲理的影子。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2

[关键词]女性情感教育 明清戏曲 文化内涵 审美功能 社会效果

[中图分类号]1207.309;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3-0131-07

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盛行于世,成为当时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媒介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有文本传播方式和非文本传播方式两种基本模式。戏曲艺术包括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案头剧本和以舞台形象表现出来的现场表演,因此它兼有文本传播方式和非文本传播方式两种教育模式,足以产生相当广泛和极其强烈的教化移情效果。尤其是对于普遍处于文盲状态的下层平民女性来说,在传统的女训教育和诗文教育都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时,呈现为舞台形象而不是文字形式的戏曲艺术能够有效地达到这种教育目的。戏曲艺术以广大的城镇和农村为衍生地和传播地,与有着较为深厚教育积淀的男性相比,它在面对严重缺乏教育积淀的女性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接受戏曲教育的程度会远远大于男性。戏曲艺术正是在重言情、擅传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情感教育功能。

明清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主要通过阅读方式或观赏方式接受情感教育,具体体现为阅读女教读物、阅读诗文作品、阅读通俗小说、听讲通俗故事(如说话、弹词、宝卷等)、阅读戏曲作品或观赏戏曲演出等五种方式。在这五种接受方式里,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在文化内涵、审美功能、社会效果等方面表现出极其鲜明的特色。

一、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传统的女子教育以培养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女子为其目的,主要偏重于妇德妇职教育。“四德与三从,殷殷勤教汝。婉顺习坤仪,其余皆不取。”清梁兰猗的《课女》诗道出了古代千千万万女性对传统女子教育中妇德妇职教育的认可与赞同。正统女教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涉及知识教育、艺术教育、劳作教育和母范教育等,而情感教育却很少涉及。也就是说,传统的女教读物一般只言“德、容、功、貌”,强调女性的道德修养,而不关注女性的生存地位、个性养成和情感陶冶,尤其排斥对女性的情爱教育。但是,传统文学原本有“言情”的传统,而明清戏曲更以强烈的言情抒怀特点受到时人的喜欢,明末陈洪绶倡扬的“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清初洪N强调的“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皆凸显了戏曲的抒情特点。与女教读物、诗文作品、通俗小说、通俗故事等相比,戏曲的女性情感教育具有独特的哲理启发、心理感染和伦理教化的文化内涵。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3

爱情哲学

《云水谣》致力于讴歌高洁的爱情,颇富浪漫色彩,意在为现实宇宙增添一份真善美。也许观影者不向往那个年代。却会羡慕那个年代里生长的爱情。台湾“二二八”运动之际动荡不安的台北、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恢宏壮美的雪域高原,都见证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而这正是故事的讲述者――八零年代出生的新新人类小芮满世界奔波所要追寻的东西。尽管她和她所代表的族群“生活得很好,不搞同性恋,也不得抑郁症,连感冒都得不上”,但却一直寻觅不到真正的爱情。当现代人在为心灵的孤单而苦闷,为人生意义的缺失而颓废时,《云水谣》的出现无疑是检验现代人情感的一个标尺,导演安排小芮带领人们去寻找心灵故乡中早已遗失的那床能使心灵得以安栖的童年旧花被。

而在这场伟大的爱情之战中,王碧云,王金娣等女性形象更能触动观影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确切地讲,《云水谣》是关于女性的故事,女性的勇敢、执著、真诚、奉献等诸多美好的品性都在影片中得以生动地演绎。陈秋水只是一条金线,贯穿着两位如珍珠般无瑕的女性,她们并非情感的依附者,在爱情上有着自己的主张。在许多作品中,女性往往在对爱情的追求中丧失了自我,泯灭了主体意识,而只是作为空洞的男性附属物存在。《云水谣》的进步之处就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并非女性一味迁就男性的奴化之爱。影片安排了碧云两度寻秋水的戏:第一幕是作为家庭教师的秋水与王家小姐碧云爱意萌生之后却被王家母亲阻挠,碧云跋山涉水寻找已经回老家西螺的心上人:当金娣改名为王碧云为爱远赴时。与前一次的碧云寻秋水遥相呼应,虽然时过境迁,可对爱情的执著却丝毫没有在寒冷的天气中冷却。反而更加挚热,这一当代的爱情童话映衬了两位女主人公高洁的情爱观。碧云在等待中衰老了红颜:金娣鲜活的生命定格在雪崩的瞬间。依常理,她们都很不幸。都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自己理想的爱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又是圆满的,无论生与死都执著坚守心中的爱情,支撑这种力量的精神是一种由爱情升华而来的信仰。

人生哲学

《云水谣》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还表现在它以“写实的眼睛”来观察和描写女性的人生命运与情感境遇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留给观影者许多可供思考的人生问题。综观整部影片,都在试图回答碧云侄女小芮的疑问:“隔开生者和死者的是什么?隔开相爱的人的是什么?”影片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爱情叙事,更多地关注女性的现实人生。隔开生者和死者、隔开相爱的人的固然是战争。但更是主人公阶级身份的差别及由此带来的信仰上的冲突。陈秋水和王碧云相逢于青涩年华,穷学生秋水家境败落,是位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信奉新民主主义的“左翼分子”,他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志在“让更多的人,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碧云则出身富裕之家,是位纯真善良,只想与爱人活在二人世界中的美丽女孩。而那次始于狭窄楼道里擦肩而过的一见钟情,却改变了碧云的人生轨迹。码头分别后,碧云伴着一幅肖像、一粒纽扣,半生寻找、一生等待。如果让碧云一见倾心的是整日守候在王家门前的薛子路,就不会有影片中所展示的碧云平淡而热烈的一生。她会像大多的女子一样,与薛子路恋爱、结婚、养育子女,拥有平凡的家庭生活。而影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碧云这一女性形象选择了别样的人生。这种选择无所谓对错,影片对主人公的命运安排也合平时代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逻辑。与其说造成秋水和碧云分离的是战争,不如说是不同阶级的不可融合性。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圈,秋水和碧云本属于不相交的两个圈,秋水闯入了碧云的圈,却破坏了碧云一生的幸福生活,殊不知两个圈只是偶尔的相交。最终还得回归自己的运行轨道。秋水要的是人类的自由、平等和解放:而碧云则向往安逸、平和与幸福,不论秋水和碧云如何地相爱,都无法改变他们阶级上的差别。所以,他们的故事是一则爱情童话,注定无法走进婚姻:也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引发观影者对“女性在爱情面前应该如何自处”的思考。

随后,在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下,秋水结识了战地护士王金娣。她率真而痴情,对秋水一见倾心并大胆追求。当故事发展到秋水要调到战俘管理所去工作时,暗含了他要拒绝金娣的意思。因为秋水此时所坚守的感情已变成一种信仰,不能改变的也许并不是爱情,而是革命者不得不执著的性格。同样金娣作为革命者也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她改名王碧云,远赴雪域高原追寻爱人,共同的信仰和成长经历使他们必然成为志气相投的革命爱人,最终他们也因救助一位高原产妇。共同牺牲在雪崩的瞬间。这是比较好的结局,正如片头的海浪呼应片尾的雪崩,影片描绘了童话般地爱情。远离世俗生活的琐屑,带领观影者进入纯美的情感地带。《云水谣》宣扬的人生哲学在理想中含蕴着一定的现实色彩,也是影片虽唯美但仍真实可信之处。

人性哲学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4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抒写方法;艺术构思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一生诗歌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今存近三千首,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还与好友元稹积极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至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一、《长恨歌》的内容与主题

《长恨歌》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下面依次进行简单的扫描分析。

1、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句开头,看似简单,事实上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统领和组织着全诗。接着,作者将视野转换到女主人公:先写杨贵妃的身世、入宫过程和入宫原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最后写到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对于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无不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2、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安史之乱

由在华清池乐舞逍遥的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写起,重在写二人的沉醉享乐最终酿成了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接着,诗人详细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等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尤其是在这一动乱造成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悲惨一幕。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到“不见玉颜空死处”,诗人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细致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和在返还都城长安路上对二人过去缠绵生活的追忆,特别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3、唐玄宗回宫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接着对于唐玄宗如何思念杨贵妃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细节描写:“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其中“魂魄不曾来入梦”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句,将两人的苦苦思念之情的表达形式转换到了仙境,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促成了仙境的出现好像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富有感情和思想的真实感。

4、以“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开端

既能看出唐代皇室对于道教的推崇与信仰,又是对下面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的铺垫与衬托。接着诗人又以动人的笔触,详细描写了杨贵妃得知作为天子使的道士到来消息后的各种又惊又喜的动作神态,特别是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诗歌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韵味无穷而又富有哲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长恨歌》具有歌颂爱情与讽谏刺弊的双重主题,二者之间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从本诗后面三部分对于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互相思念之情的细致描写与入微刻画中可以看出,诗人更重视对于二人真挚感情的歌颂与张扬。从本诗的第一部分唐玄宗的“不早朝”、杨贵妃姊妹的飞黄腾达和天下父母对于生男生女观念的改变可以看出其中又蕴含着对于唐玄宗误国误民的讽刺与鞭挞,很显然,二者之间,诗人是侧重歌颂爱情这一主题的。

二、《长恨歌》的艺术成就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

(1)《长恨歌》的抒写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特别重视和巧妙运用。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唐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诗人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和采取写实的手法,而是有实有虚,前三部分大多是 “实”,第四部分全是“虚”。诗人的高明之处即是第四部分的“虚”,诗人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虽然“仙境”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给读者的艺术感触与欣赏效果却是真实的。

(2)在故事叙述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结合使用,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及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等方法的运用使其具体体现。唐玄宗在逃往西南时,路途遥远而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秋景凄凉,此正是以悲凉环境来烘托人物的悲哀情思。面对蜀地青山绿水,唐玄宗不是欣赏享受,而是青山绿水在唐玄宗眼中也和自己的心态一样寂寞悲哀,美景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就是融情入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孤苦伶仃而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运用的是借典型神态动作举止抒情的方法。总之,不管是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还是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不管是从白日到黑夜,还是从春天到秋天,诗人都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起来,给读者以全视角的艺术享受。

2、《长恨歌》的艺术构思

通过第一部分对于全诗分段内容的扫描,我们可以将《长恨歌》全篇的关键词和行文线索摘要如下:重色貌美相遇相知君王晚朝兄妹列土歌舞飨妃死马嵬血泪相流孤灯未眠道士勤觅帐里惊魂容寂泪干寄钗寄词恨无绝期。这些表示行文线索的关键词正是诗人艺术构思的表征。诗人对于唐玄宗的“重色”和杨贵妃的“百媚”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唐玄宗的荒误国,政治上的悲剧——安史之乱,同时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之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诗人的高明之

处正是没有按照常理结束诗作,而是借助唐代道教盛行的社会文化氛围,想象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杨贵妃对于唐玄宗的思念与真爱完全不亚于后者对前者的珍重,他们的爱情经历与故事最终凝成了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欣赏诗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收获到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感体验的同时,似乎更有如何去真正地爱一个人、如何表达爱意的哲理思考。

【参考文献】

[1]蹇长春.主题平议——兼论悲剧意蕴的多层次性[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6).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5

“人生中也有不得不紧急刹车的时候”,这是一部有名的外国影片中的台词,它蕴涵的哲理在爱情中同样适用。

丘吉尔有句名言:“世上最难对付的有两件事,一是倒向这边的墙,一是倒向另一边的女孩子。”既然女孩子已经倒向另一边,痴情还有何用,不光讨人厌还空留笑柄。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因为毕业,我的那位朋友是不愿意踩下感情的刹车的。

花心的人越多,殉情的故事就越多。有一个故事前一半很美丽,后一半很凄凉。男孩很独特,不光相貌,还有性情,追女孩的方式更是不落俗套。放暑假回家,送女孩上火车,除了有一大兜水果外,还有一把削苹果的刀子,这是一个容易被所有男人忽略的细节。火车上,女孩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为吃水果而四处借刀。吃着水果,感激和甜蜜轻轻掠过芳心。假期结束,女孩回到学校,两人立即相爱。熟识后女孩袒露心迹:“给我送水果的人不少,可从来没有人送我小刀,你无法想像我当时的感受,我要好好珍藏这把小刀。”说这话时她眼里满含柔情、痴情,他们的故事一时之间在校园里传为“经典爱情”,被许多人艳羡。女孩陶醉在甜蜜中。可不久,女孩子发现男孩子另有恋情。这不奇怪,每一个女孩都喜欢特立独行的男孩子。痛心的女孩向男孩摊牌:“要么只和我好,要么分手,爱情中容不得第三者。”男孩获赦般逃走。这一走,不但伤害了一颗玻璃般的心,而且伤害了一分自尊,女孩子崩溃了。几天后校园里便盛传女孩割腕的消息,男孩赶到现场,看见地上扔着那把熟悉的水果刀。他抱住女孩的尸体痛哭不已。水果刀可以成为爱情的信物,也可以成为殉情的工具。这本可以成为一幕热热闹闹的喜剧,而最终成了凄凄惨惨的悲剧――该刹车时不刹车定会车毁人亡。

我也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孩子,很欣赏她的笑脸她的长发,常常暗地里关怀她,想让她知道,又怕她知道,夜夜为她失眠,听任一个与己无关的人将心牵痛,她的不经意的眼神也会让我犹如触电。美丽的东西常带刺,带刺的东西让人生畏。当我下了决心时,已有人捷足先登作了“护花使者”。她被别人拥在臂弯里,幸福得像个公主。那段时间,我情绪低落,忘掉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概感情于人就像壳于乌龟,注定要背负一生的。尽管我为她“哭过醉过”,但时间不但稀释了嫉妒,也稀释了痛苦。

惟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陷得太深,并及时踩下了感情的刹车。想想,爱情中的确经常需要紧急刹车,其实,只是“脚”稍微动一下,就会避免一场悲剧。

爱情哲理故事范文6

生如夏花

[印度]泰戈尔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轻狂不知疲倦。

――题记

1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2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缥缈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3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4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5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选自《泰戈尔诗集》)

【赏析】

这首哲理小诗,讲述了泰戈尔对生死的看法: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面临死亡,面对生命向着自然回归,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完成,而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总而言之,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

为什么说“生如夏花”呢?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灿烂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当然,“生如夏花”的另一层意思是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匆忙。夏花犹如火焰,似惊鸿一瞥,不一样的美丽,却是一样的短暂,而生命亦如此。

于是,泰戈尔的另一句诗“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将可怖的死亡比做沉静的秋叶,新颖奇特,没有“重于泰山”那样的悲壮豪迈,也不像“轻于鸿毛”那样的卑微琐屑,却有对自然法则、人生法则之玄机的参悟,有智者对茫茫宇宙中之渺小自身的精确定位。能将秋叶之美阐释得淋漓尽致,可见诗人泰戈尔的宽厚胸怀。

以夏花喻生命,以秋叶喻死亡,其实也是跨越时空的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是用诗来阐释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诗和生命的人,无疑是有大智慧和大勇气的。

【总结】

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也是享誉世界的20世纪文学泰斗。他一生为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丰富而瑰丽的遗产。泰戈尔的诗歌艺术特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泰戈尔从12岁开始写诗,诗歌创作长达60多年,而他生长在一个独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受到了印度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是与社会变革、个人经历、家族影响、宗教思想分不开的。

泰戈尔诗歌分为三类:早期故事诗、中期抒情诗和晚期政治诗。他的诗作中,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对神的信仰、对现实的苦闷失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起伏跌宕的诗歌乐章。可以这样概括:他的主要风格在于将抽象的思想观念、深邃的哲理意识和无形的精神活动变成生动可感的、具体有形的艺术形象。泰戈尔的诗歌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抒情诗,这些饱含激情的抒情诗中往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但同时又漫溢着浓厚的情感。

由于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他的诗歌突破了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和现实主义的客观白描的惯用手法,而往往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抽象的意念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借具体物象来暗示或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