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1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追问;有效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使用一些教学方法或教学方式。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我个人认为,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课堂追问作为问题教学法和课堂提问的一种方式,更有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所谓课堂追问,通常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课堂追问可以建立在教师所提问题或预设问题的基础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它是在对话教学模式中产生的一种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再次提问的教学方法。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我认为,有效追问占有着独特的位置,效果也是最佳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追问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推向深处,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思维的乐趣,交锋的,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
课堂追问不同于一般性提问,因为它是对原有问题的再一次提问或更多次的提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未知性,不能靠预设,也很难预知,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知识底蕴,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课堂状况随机应变,灵活掌握。
关于有效追问,我认为,有效追问是相对无效追问来说的,无效追问总的来说,要么问题流于简单化,要么偏难化,要么模糊化,总之,无效追问效果不佳,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追问学生的真实状况
不同的学生,由于认知程度不同,知识的掌握和接受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追问过程中,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程度进行追问,不能盲目追问,这样,才能提高追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提问要难易适度
问题有难易之分,提问太容易,等于白问;太难,学生答不上来,则不如不问。追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相对应的追问,否则,学生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训练。
三、追问方法要得当
追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适当,要使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成功,就得讲究一定的方法,遵循思维规律,一般来说,问题的层次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问题。
四、追问内容要适量
贪多必失,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且不可像连珠炮似的问个不停,要让学生接受得了,消化得了。适量的追问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反之,如果追问内容太多,学生答不出来,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五、把握好追问时机
追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是由追问的灵活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非常重要。超前则没到火候,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应当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或在学生回答完上一个问题之后,学生在似有答案又无答案之时追问为宜。
下面,我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的追问为例,简要谈一下在提高追问有效性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记得我在讲授著名学者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中,有一个学生说道:“看到敦煌文物被强盗洗劫,我心中充满了恨。”我意识到追问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不失时机地问道:“恨谁?”学生答:“恨道士、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恨一切抢劫敦煌文物的强盗,更恨无能的统治者。”我又紧接着问道:“为什么恨?”学生答道:“因为这些强盗,抢了我们的国宝,践踏了我们的尊严。”学生答完之后,我又连问了两个问题,“恨能解决问题吗?”“除了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学生一一作了回答。通过上述追问,我感觉,学生的思维被我的追问不断推向深处,学生对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2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这实际上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联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设计理念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同时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课程目标中提到:“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阅读鉴赏部分强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目标的交叉融汇,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变得实际而可行。
此外,时代的进步使得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考验。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各种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不同的理念、价值观的碰撞使得九零后、零零后的思想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急功近利、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让许多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这也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为迫切。探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深挖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感恩自然、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内容很多。这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注重二次开发教材,制定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在《荷塘月色》中品味自然之美,在《归园田居》中感悟田园之乐,从而懂得感恩自然;可以带领学生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体会作者对乳母深沉的爱恋,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体会不同阶段的亲情,从而懂得感恩父母;《别了,“不列颠尼亚”》让学生同祖国一起骄傲,《包身工》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都是引导学生感恩祖国的好教材。
二、开发课堂
德育教育切不可单一化,模式化,而应在课堂行进中自然流露。要合理开发课堂,使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例如,讲解成语、诗歌时,为学生补充些相关知识,通过背景介绍,带领学生了解成语、谚语、典故背后的故事,有意识地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如,“结草衔环”“渴者易饮”“一饭之恩”“士为知己者死”等,都可以引申开来,成为感恩教育的抓手。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辩论赛、讲故事、情景表演、朗诵比赛等课堂活动,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只有真正打动学生,才能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
三、课外拓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3
一、把握好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之间的度。传统教学中,教师很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写字等。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的用于课堂,这是教育随时代前进的必然,本无可厚非,可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却看到了另一面:一是多媒体代替了一切,包括课题的作者、提问、朗读、板书,甚至连答案也是多媒体呈现的,教师的范读没了,板书没了,提问表面看具有启发性,学生也答了个人不亦乐乎,但只要鼠标一点,仍然出现的是教师的提前设计,如此下去,教师由过去主讲成了“导演”,学生只有从听众转换成“演员”的份儿,骨子里,教师本位。二是不管课文内容,课课都用多媒体,甚至有些地方将有无多媒体作为衡量一节课的硬指标,众所周知,语文是基础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载体,作为人文性,其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要,需要读者透过字表去理解、体验、认同、领悟,直观的多媒体,不可能完全演示语言所包孕的人文内涵,课课用多媒体,就有吃力不讨好之嫌。三是准备的长短失度。笔者曾听过一节初一语文课《别了,不列颠尼亚》,执教者把前后剪辑了长达十几分钟的镜头,目的很好,但却失去了对文体这一媒介的挖掘和利用,行同热热闹闹、零零碎碎的看了一场政治资料片。有些课件很好,本可深入下去,成为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遗憾的是教师一点即过,利用不高。总之,语文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要把握好度,不应丢掉范读、板书等在教学中仍有优势的教学方式。
二、把握好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语文的工具性界定为第一属性,符合语文课程实际。在语文课堂上,使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失度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讲的多,讲的细,字词语段扎扎实实的学,文本解读无外乎是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主题思想。教学程式化,伴随着出现了题海战术,派生出了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下去,学生记住了很多“知识点”,但书读的少了,语言的感悟能力差了,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的提高,这是错误的。二是随新课程理念的深入,部分教师又从单纯工具性这一极端走向单纯人文性的另一极端。一走进语文课堂,不难发现字、词的书写,需要积累的语文知识或干脆不讲,或一言带过,提问代替了讲解,讨论代替文本解读,自主学习代替了释疑,很多教师的认识是:讲语文的工具性就是传统教学,张扬人文大旗才是新课程理念。这是典型的矫枉过正,丢掉了语言的品味,就很难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任务。三是“走中庸之道”,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简单的相加。走这条路的教师为数不少,在课堂上表现为,第一节课设计突出工具性,后节课理解文本,加人文性的“结尾”,貌似关注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实则没有正确理解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任何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教学,都是不完整、不全面的语文教学。就如同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把“三维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单列一样,没有理解到三维一体,彼此渗透,又相互支撑的关系。如果走不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不统一这样的误区,那发展下去,语文课堂将会走向一个更加危机的境地。
三、把握好文本与拓宽之间的度。
新课程理念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增大,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放弃教材这一媒介,而事实上,有的语文课无视教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盲目扩展、拓宽,甚至认为紧扣书本,就不是新课程了。笔者曾听过一节《守财奴》,执教者既放电影又将原著中大量的段落摘录,让学生品评分析,却对课文草草过了一遍,不能否认教师的一片苦心,但一节课后,学生只是透过支离破碎的语段了解了葛郎台的贪吝,却对学习重点“怎样刻画人物形象”和“品评本文语言特点”没落到实处。我们都知道,即便是现在提倡的“大语文”教学,它也是有顺序、有规律、有媒介的,单元有单元任务、一课有一课的任务,一册书有一册书的任务,如果抛开这些,则违背了语文学科的规律,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要么过分拔高学生,要么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整合,要么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被教师牵着走,徒有激情,却学不到实在内容,更不知一节课学了什么,下节课要学什么。另外,还有一种诱使的拓展,这种拓展集中在优质课赛事中,如一节课结束了,不管有没有必要,就约定俗成似的设计一条“拓展训练”,其意本在加深评委对本节课深度和广度的认同,但作为优质课的导向作用,使很多教师加以模仿,结果就出现语文课姓“政”还是姓“语”的争论。拘泥于教材是偏狭的,脱离文本也是盲目的;适度拓展是必要的,但为拓展而拓展,无疑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四、把握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度
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4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不乐之者。”
语文是一门优美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学生应该是十分喜欢的。然而可悲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部分学生并不喜欢语文课:(1)课堂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无动于衷;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也许心猿意马;(2)课堂外,学生除了被迫应考进行一些操练外,少读少写,甚至不读不写,无主动求知的欲望。这些现象不仅使语文教学收效甚微,而且挫伤了教师语文教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探索与思考认为语文教师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文修养,用个人的语文魅力征服学生。一位语文教师在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背诵全文,学生彻底被教师征服了,一节课学生都沉浸在教师所营造的悲伤的氛围中。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再次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读教材、念教案,这样的教师即使知识渊博,也不会受学生的欢迎。笔者在上高二选修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时,每讲到一个月令,便总结一段话来表达汪曾祺对大自然、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并且用动情的声音去感染学生。如:“葡萄是作者栽培的对象,更是他生活中亲密的伙伴,作者那颗火热的心随着葡萄流动的生命而跳动。他在用自己的语言向自然界的生命致敬”。整堂课学生都沉浸在汪曾祺那朴素、个性而又有生活气息的语言中。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充分灵活的准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
课堂教学艺术来自于教师精心、细致的备课。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投合他们的情绪爱好,只有能投其所好、精心部署,才能吸引学生,进入游刃有余的教学境界。在学习《拿来主义》时,学生们往往对鲁迅的作品有畏惧心理,于是笔者在备课时广泛阅读鲁迅的杂文,总结其杂文的主要特色。最终笔者发现,鲁迅的杂文语言有形象性、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特点。于是笔者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幻灯片,内容为鲁迅在其他杂文中所写的具有此类性质的语言。如,老师说:“有这么一家生了一个儿子,过百岁那天,丫鬟、仆人一群随着主人抱着孩子到街上去出行。过来一个人,就让人家看小孩,问‘你看小孩怎么样?’那人回答说‘小孩眉清目秀,长大能做大官’,于是得到了些偿钱。又过来一个人,又让人家看小孩,问‘你看小孩怎么样?’那人回答说‘小孩胖乎乎福态态,长大能发大财’,于是也得到了些偿钱。接着又过来一个人,又让人家看小孩,问‘你看小孩怎么样?’这人回答说‘早晚当不了死’,于是遭到一次毒打。”老师把故事说完了,摇了摇头,叹了口粗气:“咳!说真话的挨了打,说假话的却得到了偿钱。”鲁迅说:“老师,我既不想说假话,也不想挨打,那怎么办呢?”老师说:“那么,就得哈哈、呵呵、啊、哦、呃……”――《立论》。这些语言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兴趣,这种情绪便有助于《拿来主义》的讲解。
三、奏响语文课堂上的音符,占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
1.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陈旧的形式已经使学生腻烦了,还怎么谈得上对学习感兴趣呢?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这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蒲松龄的《促织》一文中有一段内容是写主人公成名和村中少年斗蟋蟀的过程,其中少年的神态变化很有形象性和戏剧性,如:“掩口胡卢而笑”“少年固强之”“少年又大笑”“少年又笑”“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课堂上笔者让两个男生进行哑剧表演,蒲松龄的简练而又生动的语言特色便清晰地显露在学生眼前。学生们在欢笑之余也能感受到生长在那个时代的人因一虫而喜或悲的无奈了。
2.语言灵活,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在学生还未养成学习积极性时,教师的“讲”显得尤其重要。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做到情真意切,幽默风趣,深刻睿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充满感彩的教学语言,不但能作用于感官而且能震撼心灵,从而获得学生的配合与协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刺激学生内心深处的快乐细胞,使学生的思维由散漫而集中;深刻睿智的语言使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在灵魂深处碰撞,让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就用自己的冷幽默语言、恰当的课堂素材去诠释抽象的文艺理论。他用《射雕英雄传》《小李飞刀》等学生感兴趣的武侠小说去诠释维纳斯断臂美的先入为主和不可替代性,学生在愉悦之中抽象的道理也就随即浅显化、生动化了。
3.借助视听,创设情境
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间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它既可以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也可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上的直观教学,主要是借助实际事物的各种模拟形象进行的。包括实物、图片、影视片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听觉和视觉的作用,借助视听媒体的强大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创设情境在理解一些有关人生哲理的文章时很有效果,它能让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与作者产生共鸣。笔者在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感到学生凭借自身的有限人生阅历根本无法理解王羲之对人生本无常、快乐不常在的感慨。为了让学生对此千古同悲的感慨有感觉,笔者准备了清幽怆然的琵琶音乐,名为“琵琶语”,再配上一系列滚动的图片,展示人从婴儿、儿童、少年、青年、谈恋爱、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过程,感受人的韶华易逝;展示灯红酒绿的城市和地震后令人发指的废墟,学生们唏嘘万分,百感交集。在此感染下,学生竟然不由自主地朗读起王羲之的话语,并且主动说出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触,谈起该如何对待这珍贵的人生的每一刻。
4.科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清代教育家颜元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我觉得,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影响不只停留在课堂那四十分钟,它甚至会影响到一位学生对语文一生的感觉。笔者在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们当一次小评委,为写这篇新闻的作者致颁奖词。一位男生站起来,读起他给予的颁奖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当他落音时,我说:“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好,无论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他的严谨的思路和他的有磁性的音质,我觉得,今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完全可以让他来主持嘛。”同学们笑了,他也笑了。后来笔者发现,他又多次主动发言,而且次次回答正确,有自己的看法。笔者相信,这句评价会让他在语文的学习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
别了不列颠尼亚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已超过十年时间,教育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们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这其中有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镇西老师的自主教学、蔡澄清老师的点拨教学法等模式,这些教育主张为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参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传统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课堂上师生角色转换不明显、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引导不够、师生关系需重新审视等诸多问题,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36新课改实施以来虽有成效,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还是注重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满堂灌”、“填鸭式”就成为了学校课堂的真实反映,我们的课堂依然问题重重。
1.课堂上的角色转换不明显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古人有云“‘读书在自用心,先生只是引路人;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教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终归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外因。”[2]108但依然清晰可见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讲,学生在底下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2.对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不够
教学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现实恰恰相反,老师上课注重了知识传播和要求学生记忆,忽略了学生阅读、思维、质疑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现在大部分孩子怕写作文,高中生的作文大都是流水账般的人云亦云,更有甚者直接网上搜索抄篇文章应付了事。出现这种状况的一大原因,就在平日的教学中缺乏相应训练,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培养缺失,这种不足不仅对写作表达,还有各科学习,甚至以后的人生成长都会有深远影响。
3.师生关系需要重新审视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学生怕老师,见到老师绕道走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如此?老师“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且年龄上要长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优势群体,而学生“知者少”“闻者寡”,且年龄上幼于教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弱势群体。[2]168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永远只有仰视的份儿,故学生怕老师。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对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自主学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思路。
什么是自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主”一词的语义学意义是:自己做主。[3]1810《辞海》的释义是:“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如:婚姻自主。”而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描述。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ene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Little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余文森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无人知监控的学习。”[1]183从以上诸多观点,不难看出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强调自己动手、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朱小蔓教授在研究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教育实践时提出了“三小主人”的观点,在论述这一自主创新的模式时,她对“自主性”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自主性实际上是学生在其学习生活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动源。因为有了自主性,一切学习生活便成自觉。”[4]163俗话说的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点明了自主的重要性,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
1.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上课前就已经进行了认真预习,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下课后及时查漏补缺,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地把“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逐渐摆脱了对老师的依赖,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管理者,这样会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陈学忠老师认为:“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效地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102的确,在当今社会,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功。据我国学者调查研究,在1992年“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中获奖的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律性,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华罗庚先生说:“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可见,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3.有助于生师交流相处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方式下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对于老师,也达到了真正的尊重,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趋于和谐,完全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宽松自在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真的至关重要。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的催化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孩子周围的环境入手。教师、父母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放任型”和“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现代教育理念主张父母做“民主型”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做孩子最亲密的“朋友”,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成为孩子自主能力培养提高的有力推手。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施者,学生的创造力、智力受环境的影响很大,那么作为为人师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又该如何为学生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呢?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阅历欠佳,对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思想,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去了解学生的一举一动。其次,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应该以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们,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并勇于自新。古语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本意是在强调学生应尊重老师,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学习,摆弄东西,模仿他人,对世界的强烈好奇汇聚成巨大的兴趣力量。可是,当学习成绩演变为升学的工具,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渐被家长、老师、社会给“无情”扼杀了,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首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乐趣、有成就感。对教师来说,要多看到学生身上的长处,鼓励学生。不要希望所有的学生考试都能考优秀,要看到他们每次的进步,进步的学生无论幅度大小,都应多多鼓励,好孩子永远是夸出来的。
其次,对学生的要求要根据学生自身能力来定。用前苏联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就是要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的目标不能过高,当然也不能过低,应该像摘桃子,“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满怀信心地逐步实现自己力所能及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义务和责任让自己的课堂活跃,充满乐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是个新闻,按理说新闻学起来很枯燥的,学生兴趣不会很高。一位老师以经典老歌《东方明珠》导入课文,课堂中间穿插一些相关常识,比如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有趣事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饶有趣味。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趣味,才易于达到心灵深处,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的责任。要行使这个“责任”,应该怎么做呢?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第一,要强调大胆实践的意识和开放性的探索意识。第二,要“强调实践出真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要树立积极参与意识,参与讨论,参与答辩,参与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会学’的学习能力,会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会分析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5]115在平日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多议、多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其智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逐步引导,尽可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长期一来,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要带着耳朵专心听讲、会抄笔记、背笔记就行,这造成学生很强的依赖和被动性,满足于学习上的一知半解。自主学习,强调注重培养阅读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那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思考方面,教师该怎样做?
第一,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不能总是把饭做好了端给他们吃,而是把材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而是应给学生留一定的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引导学生应积极参与。江苏省洋思中学创立的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抛弃了课堂上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练”压到课外的做法。普遍灵活地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活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的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拨、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7]45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时间,让学生们去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第二,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课标”也在“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8]156课堂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参与、协作、商议的双向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8]157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学生对老师不再依赖,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自主学习便得以实现。
第三,给学生以肯定的眼光,多鼓励、少批评。有学者认为:“教师在有争议的内容时,恪守中立的原则,并保护所有参与者的不同观点。”[9]18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和回答,不宜马上简单肯定或者否定,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究竟哪些观点是可以采纳的。教师给予学生的应是多一些肯定性的话语,少一些讽刺和否定,好的学生有时候真的是夸出来的。“相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而言,文本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普遍性而不是特定意义上讲,任何文本都可以被批评乃至否定。教师也不再是主宰者,教师的任何观点都可以被怀疑乃至批驳。”[8]158例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就有学生指出:“父亲跨栏杆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的确,从现代人的观点、社会层面来看《背影》中的父亲行为的确不妥,如果我们一味的崇尚名人,不敢于怀疑的话,那么又怎么前进呢?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此时对提出此疑问的学生予以简单粗暴的否定甚至批评的话,这个学生的积极性、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就被抹杀了。教学中遇到有争议的情况是好事,应正视它的存在,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口语的表达训练。语文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师生间的对话,是对学生独特理解的尊重。
参考文献
[1]肖自明,陈兰萍,范牡丹.基础教育课程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
[2]栗洪武.学校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学忠.优秀教育论文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6]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秦培元.洋思教育的密码[J].江苏教育研究,2011,(3):23―24.
[8]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施良方.课程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