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工贸易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1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平衡;出口转内销;弹性调节机制
正确认识和处理进出口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民币升值及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与措施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加工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急剧萎缩,很多企业不敢接单或无单可接,为了缓解出口压力,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如何处理内销与外销的关系,本文提出笔者的思考。
一、加工贸易失衡的数据分析
一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必然会遭受他国的贸易报复。从一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来看,贸易平衡应该是长期发展的趋势,也是最好的选择。那么,我国目前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只有认清这个问题,才能尽量减少顺差,规避他国的报复行为,减少贸易摩擦,使我国进出口贸易趋于平衡、健康发展。
引起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很多,我们主要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2005--2009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见表-1)。
从表-1数据可知,2005—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延续长期贸易顺差的态势,且贸易顺差的额度都较大。其中,一般贸易成为进出口贸易顺差的来源之一(2009年除外),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加工贸易的贸易顺差呈递增态势。
按照通常的理解,既然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而非一般贸易,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应该大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从表-2数据可知,2005--2007年,加工贸易确实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但2008--2009年一般贸易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2009年,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9年,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在进出口贸易总值中占比为48.2%,加工贸易占比为41.2%。
从直接数据来看,这种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的转变和贸易顺差的来源是相悖的。因为,一方面,贸易顺差一直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且呈递增态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确呈递减态势。这种相反的变动趋势告诉我们,虽然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为了减少贸易摩擦,促使贸易趋于平衡,我们需要重点调整的是加工贸易而不是一般贸易。因此,处理好加工贸易的进口与出口,适当地将加工贸易外销的部分份额转向国内市场,减少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减少贸易顺差,实现长期贸易平衡的关键。否则,虽然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但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依旧,会招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二、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分析
既然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为什么一般贸易不是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原因?只有认清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促进贸易平衡。
(一)从加工贸易内涵的角度
对加工贸易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把加工贸易理解为国际生产分工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反映的是全球生产分工协作关系;另一种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贸易方式,即国家对进口料件加工采取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是政府部门操作层面上的保税监管加工贸易。本文所称加工贸易为第二种解释,加工贸易俗称“两头在外”贸易,即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全部或部分从境外进口,在境内加工装配后,成品销往境外的贸易。
从海关监管层面上看,加工贸易主要表现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又称为保税加工,加工贸易货物通常称为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又不完全等同于加工贸易货物,加工贸易货物只有经过海关批准备案才能保税进口,经海关批准准予保税进口的加工贸易货物才是保税加工货物。也就是说,加工贸易合同项下所进口的货物不全是保税的,只有海关批准才给予保税待遇。由于海关给予暂时免纳关税的待遇,减轻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加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导致大量外资涌入,加工贸易企业数量增多,加工贸易规模逐年增大,加工贸易呈现顺差。
(二)从加工贸易实质的角度
加工贸易顺差的直接表现: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从表-3数据可知,2005--2009年间,每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都大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且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速明显快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增速。
我们可以从加工贸易的实质角度加以解释。传统加工贸易是一种典型的“两头在外”的贸易,加工贸易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在境内保税加工后返销境外。由于在境内加工生产,加工生产过程必然凝聚了物化劳动,导致加工成品出口价格必然高于加工料件进口价格。另外,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递增,导致加工贸易进口总值增加,进口总值增加又必然造成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增加。于是,规模的扩大和成品价格高于料件价格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角度
近几年,我国政府出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思考,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目的在于“限制”和“发展”。“限制”主要体现在提高加工贸易的门槛,通过加工贸易商品和企业分类管理来实现,限制“两高一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生产:“发展”主要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1 产业结构升级因素。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壮大之根源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人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周边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渐丧失,以工资来衡量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那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出口成本优势降低,在整个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比如鞋业、玩具业等。从近几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来看,政策倾向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产业转向高附加、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强科技研发与创新,政府也出台了对于高新技术加工贸易的鼓励措施。在政策
调整的影响下,加工贸易进口的料件主要为资源性商品和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出口的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高于加工贸易进口产品附加值,于是造成加工贸易顺差。
2 产业链条延伸因素。对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比喻现在已不那么合适,传统的“两头在外”要么出口创汇少、生产工艺简单,要么对外贸易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来料加工,在只赚取加工劳务费的同时,反而招致大量的贸易摩擦。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本土企业参与较少,但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正逐步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进”的方式,在国内采购料件的比重逐渐增大,延长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带动了上游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那种“大出”的方式,向深加工、精加工延伸,允许企业开展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在外发加工税收优惠上给予支持。通过这种“大进大出”的转变,带动了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条,使整个产业逐步形成积聚效应。这些举措,增加了国产料件的加工投人,减少了进口料件的数量,降低了加工贸易进口总值,提高了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增加了加工贸易出口总值。
(四)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角度
从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升值态势,这种趋势将持续。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初级产品成本降低,导致进口数量增加。而这些初级产品以料件的形式用于加工生产,转化为成品出口,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会过多影响成品出口,因为进口的料件作为贸易性投人品投入加工生产,人民币升值已经自动反映在成品的生产成本上。但是,投入生产的国产原料由于人民币升值,以美元表示的成品出口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因此,人民币升值使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人民币升值还有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贸易性产品的出口,也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
三、利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促进贸易平衡
通过对加工贸易顺差原因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
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适当增加加工贸易进口,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才能有助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实现贸易平衡发展。由于加工贸易进口总值长期大规模小于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因此,我们把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研究重点放在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上。
(一)适时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
通过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的调整,一方面,将以往部分允许类商品纳入限制类商品目录管理,将以往部分限制类商品纳入禁止类商品目录管理。通过该目录的调整,将那些大量出口,在加工贸易顺差中占有重要比重,但又属于国家禁止、限制发展的产业纳入该目录之中,从而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目录调整,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高科技含量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将附加值较高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这样,通过增加加工贸易进口总值的方式,减少加工贸易顺差。
(二)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制度是为鼓励出口创汇、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而产生的,在加工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对加工出口产品从国内采购的料件给予退税,会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因此,应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退税的商品范围和退税比例。
(三)调整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管理
通过台账的“实转”、“半实转”、“空转”、“不转”,结合区域差别待遇、企业类别差别待遇,对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调整,可以灵活地控制加工贸易企业交纳的税款保证金,增加或减轻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压力,从而调整加工贸易的进口和出口。
(四)调整部分加工贸易优惠政策
现行加工贸易政策是建立在“超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之上的,是改革开放增加外汇储备的产物,优惠政策导致加工贸易的迅速扩张,导致加工贸易顺差的规模逐渐增大。在加工贸易长期顺差的情况下,应适时调整部分加工贸易优惠措施,真正体现“国民”待遇,减少加工贸易顺差。
(五)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阶段保护论告诉我们,当一国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且具有发展潜力时,政府应当予以保护,当该产业发展壮大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产业竞争力或达到一定保护期限时,政府就应当减少或放弃对该产业的保护。借用阶段保护论的观点,我国应该将加工贸易作为一种阶段性的贸易形式,在当前加工贸易长期顺差的情况下,出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的目的,对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应该结束或减少对其让利幅度;对那些依然需要政策呵护发展的加工贸易产业继续实施保护,以提高加工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向贸易平衡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加工贸易的产业退出机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从而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加工贸易趋于平衡。
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的实质是基于一定时期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区别地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引导加丁贸易的转型升级,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的行为机制。
1 建立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实施机制。现行国家的政策虽然作了相应的规定,将加工贸易产业(商品)进行分类管理,结合商品的税目进行细分,适时动态调整相关目录,明确哪些是鼓励发展的产业,哪些是限制发展的产业,哪些是禁止发展的产业。但相关政策调整后,企业往往不能第一时间知道该政策,有时对相关政策理解也存在着偏差,这就要求政策调整应配套相应的调整实施机制,明确谁通知、谁解释、谁服务,让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政策发展方向,调整企业生产。
2 建立加工贸易产业评价体系。除了对加工贸易产业进行细分评价外,还要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加工贸易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价,对我国外贸政策和外贸环境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后,找出该加工贸易产业退出的“临界点”,当达到并超过该“临界点”时,表示该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转为一般贸易。
3 参照国际惯例,可以给予加工贸易产业一定的“过渡期”。当该产业达到“临界点”后,给相应企业预留一定的时间,让企业考虑如何将该产业与企业自身发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相结合,给企业技术创新或产业转型提供足够的时间,顺利实现产业退出。在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基础上,我们还 要考虑,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减少加工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建立相关模型,以期对相关加工贸易产业的退出提供实践经验。
(六)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政策的调整
为了缓解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压力,将部分出口转向国内市场。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将造成加工贸易顺差的原部分出口商品转为内销,并给予税收优惠,调低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率,鼓励企业逐步建立国内营销和物流体系,创立自己的品牌,从而达到减少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目的,在加工贸易进口总值不变或正常波动的情况下,减少贸易顺差。
具体而言,政府要将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作为政策大力宣传,改变企业长期固有的“外销”思维;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简化内销手续,商务主管部门、海关、税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积极探索,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建立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奖励机制,对创立内销品牌按规定给予奖励;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内销收款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加工贸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利用现有资源,研究国内消费市场的特点,打造企业内销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工贸易平衡的调节器:内外销弹性调节机制
通过出口转内销,将外销的一部分转到国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是一种最直接的减少加工贸易顺差的方法。因此,我们认为,应将加工贸易外销和内销都作为加工贸易政策的导向。为应对加工贸易失衡,可以建立一种弹性调节机制,在加工贸易顺差时,在政策上适当倾斜于内销,适当增大内销优惠,增加内销数量和比例;当加工贸易逆差时,在政策上适当倾向于外销,减少内销优惠政策和比例。通过这种内外销政策的弹性调整,使加工贸易内外销协调发展,加工贸易趋于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将加工贸易内销作为一种政策导向,需要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不同市场特点、不同消费群体,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内销与外销的产品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外销产品内销要考虑产品结构、国内营销渠道、自主品牌建设、售后服务和研发,这些对于长期关注国外市场的加工贸易企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何力,用海关监管的转型升级适应和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j]商务周刊,2006,(13):68
[2]金龙布,加工贸易本土化策略[j]大众科技,2009,(1):198-200
[3]金志刚,论加工贸易的“产业毕业制度”[j]对外经贸实务,2009,(6):23-25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2
自2004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2010年12月统计数据,中美全年累计进出口总值3853.4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833.0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18%;自美国进口1020.37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7.32%;对美贸易顺差1812.67亿美元。长期大规模贸易顺差一方面受到美国谴责,动用种种贸易保护措施抑制中国出口,另一方面造成我国大规模外资流入,形成巨额外汇储备。
中国的出口贸易的特色是加工贸易占有相当比重。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9093.2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48.85%;进口322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进口总值的32.05%。中国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同样是对美贸易顺差主要来源,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增长12.9%,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进口181.6亿美元,增长8.1%,加工贸易项下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的77.9%。一边是国外企业对加工能力需求大,一边是不断受到美国等指责和贸易壁垒,本来利润不高的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处境日益恶化。
2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分析
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有什么关系?我们说加工贸易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美间顺差的持续,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及在中国的美国制造业生产扩张。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各国相对要素禀赋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趋向于出口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因此,中美贸易中,中国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将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际上,中国对美国出口基本符合H-O模型,但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多不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贡献最大的竟是植物产品和纸制品。美国大量出口非自身比较优势产品,而进口大量自身有生产优势产品,造成贸易逆差巨大,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情形原因何在?
首先,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体系使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其他国家的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方式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同时需要土地建造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但对自主技术要求很低,正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详细看美国利用中国加工贸易进行生产的过程:首先从日本、韩国从事研发、设计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生产并出口关键零部件;再从东盟、台湾等生产并出口零部件系统或模块;最后在中国大陆从事劳动密集型组装并提供少量组件,在香港从事面向美国等海外市场的营销服务,而美国成为产品目标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价值。境外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改变了贸易地理流向,最终产品出口地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这部分产品造成的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转移到中国。按现有贸易统计方式,尽管大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都是由日、韩、台的跨国集团生产,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国家产品附加值,但以最终价值计算的出口额通常算在中国头上,造成对中国贸易顺差统计存在“虚高”。
其次,加工贸易带来的中美贸易顺差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自身保留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严格限制技术流入中国。国际市场上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价格上涨远小于高技术产品,中国加工贸易产业承接了美国相关产业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使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而美国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使美国向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相对价格下降使美国企业有利可图,扩大对加工贸易品的进口。同时,美国对中国高端产品——中国稀缺的、需要进口的产品——的贸易限制导致中国只能向其他国家寻求,使中国对美国出现持续贸易顺差。
最后,加工贸易领域规模经济效应也是维系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简单地增加劳动力投入就可扩大产出。此外,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分布相对集中,易产生外部规模效应,节约上下游联系成本,细化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域上的集中不仅降低了平均成本,也提高了获取订单的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使中国加工贸易行业能够维持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即使长期中国劳动力工资上升,美国企业也很难在生产成本上低于中国,中国能长期在加工贸易带动下形成对美顺差。
3中国对美加工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自身劳动力优势、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部分产品具有标准化生产能力,及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制约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加工贸易带来的顺差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逐渐增加。但这趋势最终还是会减弱。
第一,中国工资率将上升,加工贸易上的优势将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取代。中国工资率上升的原因在于干中学效应带来的生产率上升,及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开始出现稀缺带来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于是,加工成本也随之上升。东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将逐渐体现。由于劳动力国际流动远小于资本流动,发达国家会转向新兴国家寻求加工贸易服务。
第二,中国自身也要谋求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是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政策上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扶持将减少。许多加工贸易企业都从事低端产品生产,让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企业更符合中国产业结构改良的思路。
第三,当前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一是人民币升值抬高了产品出口价格,加工成本升高;二是美国经济危机造成需求减少,外包产品也减少,使中国加工出口企业经历寒冬。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3
关键词:河南;加工贸易;现状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014-01
目前,在全球的范围里制造业都面临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要更好地应对国际上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不断转移,就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这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问题。自从上世纪以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的生产水平就一直保持着领先的优势,而且可以每年都保证有20%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河南省整体的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加工贸易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河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一)加工贸易增值率呈上升趋势,但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统计河南省2014年的贸易总额达到了近3800000万美元,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3.97%。总体来说,可以看出加工贸易的出口额相对于进口额有明显的增加,但是进口贸易也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稳的。根据调查,河南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率整体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总体的形势来看,加工贸易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河南省的主要进出贸易方式还主要依赖加工贸易,但是河南省的对外加工贸易的整体优势没有沿海城市明显。
(二)出口产业结构逐步改善,但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经济的发展,河南省的工业化不断的提高,出口也不断的完善,其工业的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慢慢的增加,而且有一些还超过了初级产品。根据调查,2013年河南省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就有所上升,达到了近90%,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接连几年都超过服装加工,也成为了河南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特加是一些技术含量较多、加工程度大、而且也较较大附加值的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比重从2013年的4.9%上升到27.3%。
(三)国际影响逐步扩大,但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郑州的服装加工生产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所占的比率不断的加大,而且其整体的影响力也不断的增加。在调查的过程里,郑州外贸服装厂负责人表示,要想更好的稳定员工的情绪,确保员工的工资待遇,是企业如何发展的第一件事。由于经济的原因,每年的成本都有所增加,而这对于制造业来说是一大难题。首先,企业员工的工资标准要有一定的上调,而工资的标准上调对劳动力价格上涨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新《劳动合同法》的全面实施,更加规范了企业的用工形式。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不断的上涨,许多的企业很难通过提升产品价格来应对,而且短期内也不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转型升级等方式来缓解。
二、河南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严峻
我国的服装市场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许多的国外的品牌不断的涌入,而国内还存在许多的仿品,而河南省整体的服装产业还不是十分的发达。而一些服装产业的竞争基本上还都是在价格款式方面的竞争,而且还有一些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基本是以批发为主。近年来服装企业品牌的意识增强,但河南省的服装加工行业的品牌还不是很多,没有真正的国际品牌,基本上都是在成本方面和国际品牌进行的竞争。
(二)加工贸易技术水平较低
郑州服装产业在发展的几十年里,从手工业过渡到了现代化工业,而服装制造业在这几十年里不断的发展,形成了非常好的规模。郑州服装加工贸易通过不断的努力慢慢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的大型服装企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一些形势,郑州服装厂也开始重视产品的形式,工艺水平等,但是从总体上来看,郑州服装厂的贸易加工水平的机械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大部分的环节还需要运用一些半机械化生产方式,其整体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也不高,严重制约了郑州服装厂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影响加工贸易发展
服装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原材料价格不断地上涨,劳动力成本也不断地提高,使用棉成本的增加,使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服装行业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国人工的工资涨幅也已经超过了整体生产率的增长,而且上涨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三、河南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整合资源,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
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目前,品牌有许多,市场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的。因此,这就对企业的经营者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目标市场,整合整体的市场资源,重新对市场进行定位。另外,还有一些外资企业把一些价值链低端的产业发展到我国,在我国进行简单的服装加工,以谋得较大的利润。郑州市的服装加工贸易主要是从来料加工开始,主要是低端产品的加工和组装,没有资源吸引投资,研发能力较差,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资源,重新对整个市场进行分析后进行定位。
(二)引进高新技术,优化加工贸易技术
我国的服装企业一定要建立一种行业地位占位的意识,企业的经营需要一定的改变,一定要从纯制造的角度进行设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并从自身的角度来设计的产品是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此外,企业经营者须对广告、传播、裁剪款式、生产管理比较在行,对市场上的销售环节多费心思,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业务发展战略。服装企业要想更好的得到发展,一定要加快技术开发,不断的提高认识,从而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要不断的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优化加工贸易技术。
(三)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企业一定要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而减少成本就需要减少企业的员工数量,但是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员工的整体的素质,增大知识型和技能型员工的比例,使员工的素质与其岗位相匹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另外,还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目前,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加快河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力军,尤其对外贸服装加工业,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只有当一个企业同时具备了自身优势明显,有扩展潜力并且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的技术才能具有真正的竞争力。研究加工贸易对纺织业的影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河南省外贸服装企业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卜 海.后配额时代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4(9).
[2] 黄兴年.中国服装出口企业贫困增长源于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过分依赖[J].国际贸易问题,2006(3).
[3] 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1).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4
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升级;战略
所谓加工贸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加工产品为特征的贸易活动。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具有操作方便、形式多样、周期短、投资收益快等特点。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还有利于弥补外汇缺口、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国内就业率、增加国家外贸收入、提高国内技术存量。但是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说业务范围窄、规模效益不大或难以产生、加工方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保持均衡生产等。[1]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量”和“质”上都有了很大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后,除个别年份以外,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虽然1998年在国际经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仍达1730.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3.4%,其中出口1044.7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56.9%。目前,我国正由一般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进行深加工再以制成品形式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2003年,我国实现255.3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加工贸易顺差为789.14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例如2003年,我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东盟和韩国的加工贸易进口额为1088.7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73.7%。而美国、日本、欧盟则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2003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1387.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9%。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除个别年份外,加工贸易年出口额占我国年GDP的比重越来越高(如表1所示)。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贸易结构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我国国际贸易由产业间贸易加速向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我国可以更加广泛地融入国际生产一体化分工。[2]
由图1可知,从1996年到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不断增长,每年都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足以显示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显著地位。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贸易的产业链较短,对经济增长和国内技术和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数量上很大,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生产加工能力集中于下游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更是严重依赖进口,料件本地采购比例偏低。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既不使用国内原材料,对其他企业也不存在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而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一些行业和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加工贸易对我国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组装环节的加工附加值和增值率较低。产生这种现象有内外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商主要转让国际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和一些现有的成熟技术,以继续占领“夕阳产业”和成熟产业市场;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使高新技术难以转移。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依然滞后,影响了加工贸易先进技术的转移效果;一些加工企业满足于现有状况,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愿承担一些周期长、风险大、需要试制样品模具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3]
(二)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其中包括纺织、服装、鞋、家具、机电产品等。近年来电子产品、IT领域异军突起。虽然新兴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国内加工企业从事的也只是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国内价值链有待延伸。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在深度上有较大差距。2002~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分别为47123%、48.43%、47.92%、51.98%。虽然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但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中间投资产品均没有实现国内生产替代。我国加工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成熟技术工序上,加工制造多为低技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加工贸易经营主体为外资企业,他们控制着加工贸易的“两头”,控制着生产加工过程,人为降低增值率。我国加工贸易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加工贸易顺差没有给我国带来相应的贸易收益,反而增大了贸易摩擦的机会。
(三)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加工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从2007年开始,这类产品的增长明显乏力,尽管其进出口总额在外贸总额中仍占30%左右的较大比重,但增速已开始慢于外贸总体增速。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为695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增速同比分别下降5.2%和3.7%,低于当年外贸进、出口增速的3.5%和0.9%。根本来说,加工贸易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还是很有限。首先,相对于研发环节,我国参与的组装工序是这类产品的简单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环节,从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非高新技术工种,无法获取技术溢出其次,高新技术是跨国公司在激烈国际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支撑,他们必然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外溢。再者,高新技术产品“以加工贸易为主要方式、以外资为主体”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仅为代工产品。2007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这类产品的总额为5036亿美元,比重达到72.3%。2006年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87.3%,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比重不足10%,只是前者的1/9。而外资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也是这类产品进出口顺差的主体来源。这些都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缺乏承接国外某些高技术生产环节加工项目的能力,且对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模仿创新能力有限,加之技术的提升是厚积薄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短期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低也就成为必然。[4]
(四)加工贸易仰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加工装配产业是无根工业,我国凭借丰富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占据加工装配环节,这是加工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逐渐出现结构性紧缺,东部地区发生“民工荒”等问题,显示了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提高的趋势,劳动力供给渐渐逼近“刘易斯转折点”。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劳动力供给短缺意味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供求作用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加工贸易将逐渐失去从前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随着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东南亚、非洲等国的经济开放,加工贸易必然转移到成本更低的新区位,这将使原本就处于价值链低端、仅靠微薄利润生存的中国加工贸易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处在一个严峻的阶段:加工贸易的“安生立命之本”———劳动力比较优势已呈日趋衰弱之势,这对其可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
三、加工贸易升级战略
(一)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实现链升级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竞争力模型。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弱,主要的症结就在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如图2所示,按箭头A、B方向将微笑曲线向价值链区段延伸,即从中游生产组装向上游研发和下游营销品牌环节延伸和掌控,提高附加值,延长链条,从而提升整条产业链,实现链升级。[5]
(二)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才升级
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是加工贸易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统计,全国产业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少,只占1.5%。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应提高10%~20%,而我国许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的1/10。我国要实现相对完整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就必须实现劳动力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转变,在国际市场上更应该具备供给充分的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而在核心环节中人力资本状况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故而,提高人力资本也是加工贸易升级的重中之重,培养并聚集一批高层次研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占据专业化分工中的核心环节。在成功实现业务升级的格兰仕、巨大、明基等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得到突出体现。
(三)促进技术进步
1.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
首先,我们应对吸引外资的策略进行适当调整。我国有些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工贸易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对这些地区,我们应当适当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由从前重点弥补自己缺口转向重点吸引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
其次,我们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于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能否拥有并保持先进的技术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东道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就成为跨国企业是否输入新技术、设立研发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吸引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进驻,引进先进技术,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保护我国的专有技术不被别国侵犯。超级秘书网
第三,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吸引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一份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动机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动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开拓中国市场。可见中国广阔市场对跨国公司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市场优势,我们可以采取出让部分国内市场的方法,换取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或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进驻。这有助于我国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形成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
2.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是一条缩短研究开发周期、追踪国外高技术产品开发和更新动向的捷径。但是,单纯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很快会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缩小直至丧失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因为,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是以母公司的全球战略为依据的,同时,这种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水平还取决于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状况,如果没有相应地培育起自主的和充分的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保持当地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与母公司同步,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步伐就会放慢甚至停滞。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产业链条中,技术转移的放慢和停滞会削弱东道国的竞争能力,延缓其产业的升级换代步伐。
跨国公司在全球部署生产经营体系,为的是取得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向相关产业链条转移技术,目的是在保持技术垄断的前提下,延长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获得技术创新的利润最大化。以技术垄断为前提,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技术,因此,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获得最先进技术的转移,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越近,通过外部化购买就越困难,即使实施内部化转移,与核心技术依然保持差距。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国自身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借鉴东亚其它经济体外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需要切实避免跨国引进中的技术依赖。
为此,我国产业的科技发展应从长计议。首先,我们要尽快改革各级科研体制,鼓励科研体制创新,加强产学研的互助合作,促进科研机构的企业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次,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缺乏的核心技术,如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进行集中攻关。第三,加大对高科技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起一支高科技人才队伍是十分重要的。要保持并稳步提高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高等教育力量,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和储备,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使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不仅成为国内人才,而且成为国外人才发挥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李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2.
[2]鹿燕.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27228.
[3]孙文杰,王岩.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和转型升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5):1262128.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5
自1998~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一直维持在53%以上,占据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然而从区域分布上看,我国加工贸易分布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是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地区推进的,再加上经济地理区位软、硬投资环境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加工贸易。2007年前4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加工贸易的97.4%。中西部地区2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83.14%,人口占全国的近60%,但加工贸易占全国比重仅为2.6%。加工贸易在东部海地区大量聚集,通过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无形中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年拉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许多学者认为促进加工贸易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可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条件不够完善,对加工贸易缺乏吸引力的条件下,如何实现转移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只要实行类似于东部地区或甚至比东部地区更为优惠的政策,就能够吸引加工贸易,改变加工贸易“东重西轻”的分布格局,进而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理论研究
通过加工贸易,能将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与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大的生产能力,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在各国之间的传递,促进投资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增长。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于1976年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并在1981年出版的《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论文集中对该理论作了系统阐述。他在借鉴垄断优势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区位优势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只有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owner-ship)、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和区位优势(Ioeation)时,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所谓的OIL模型。其中,区位优势是指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吸引和推动作用的一国生产区位的相对禀赋,即一国或地区的投资环境,这种优势决定国际生产布局的地点选择,即加工贸易的布局。邓宁(1988)总结了四大区位因素: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和潜力)、贸易壁垒、成本因素及投资气候。将加工贸易的区位优势分解为自然禀赋优势和投资环境优势,前者指自然赋予的区位资源,后者指人为创造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市场结构等区位资源。
三、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东部9个省(市)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政策因素对东部地区吸引加工贸易的影响,以期对促进加工贸易向我国中西部转移起一定借鉴作用。按照传统区域划分方法,我们选取的东部省(市)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
(一)检验模型的设定及数据来源
1 模型的设定
根据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主要可能性因素,同时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数据分别求自然对数,采用线性回归方程为:
式中,下标t表示1986~2005各年份,c为截距,β为随机扰动项。表示YI期内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GDP用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用各期的GDP表示;NIFRA指基础设施状况:WAGE指劳动力成本;POL为虚拟变量,代表政策优势。存在政策优势时,令POL=1;不存在政策优势时,令POL=0,由于模型考察的是东部地区,且研究的时间段为1986~2005年,所以我们假设1986。991年的POL=0,1992~2005年的POL=1,用来表示1992年以后国家对加工贸易的政策鼓励。
2 数据来源
模型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对外贸易年鉴》、部分省(市)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并经整理计算得出。Y为当年度东部9省(市)加工贸易总额,由于数据分离困难,1986~1994年用全国数据替代,1994年以后用各省数据累加,以上均使用当年汇率折算;市场规模(GDP)为当年度各省(市)的GDP数额的加总;基础设施状况(NIFRA)用各年度各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和表示,并滞后一期;劳动力成本(WAGE)采用当年各省(市)全部职工平均工资总额的算术平均数;以上4组数据皆用各年度CPI指数(1985年=100)折算。
(二)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1 样本实证结果
采用OLS法对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Ln(Y)=1.944*Ln(GDP)+0.243*Ln(NIFRA)-0.914*Ln(WAGEI+0.446*POL+0.521
(R2:0.959165;A-R2:0.948276;DW-统计量:0.642152) 考虑到方程的DW值较低,存在严重的自相关性,故采用广义差分法对原模型进行调整。
调整后模型的DW值为2.375838,由样本数n=20,解释变量数k=4,取显著水平为1%,查表得:DL=0.77,Du=1.41.显见,Du<DW<4-Du,说明模型已经不存在自相关性;R2值为0.993698,调整R2值为0.990261,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F-统计量值为289.0971,说明模型的线性相关性非常显著。模型在调整后输m的方程为:
Ln(Y)=1.706*Ln(GDP)+0.182*Ln(NIFRA)-1.733*Ln(WAGE)+0.174*POL+24.053+[AR-(1)-0.278,AR(2)=0.687]
2 回归分析
(1)回归模型显示,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劳动力成本(WAGE)、市场规模(GDP)、基础设施状况(NIFRA)和政策因素(POL)。它们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733,1.706,0.182,0.174。由此可以看出对东部地区来说,NIFRA和POL的影响是相对较弱的。
(2)WAGE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且这种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在4个解释变量中,WAGE的弹性系数绝对值最大,这种结果与加工贸易在我国行业选择上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密集度,外商之所以-~9e9在中国直接设厂投资、生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
中国拥有丰富且较为廉价的劳动力。
(3)GDP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非常显著,弹性系数也相当大。说明加工贸易进行区位选择时很看重当地的市场规模,这反映了当地的消费能力与投资吸收能力。因此东部良好的经济基础对该地区大规模开展加工贸易有直接影响。
(4)NIFRA的影响没有预期中显著,其弹性系数也较小。这似乎说明加工贸易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不太注重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同时,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决定加工贸易比较看重基础设施状况中的交通运输条件,东部地区距离港口较近,或者本身就是港口城市,使得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来发展加工贸易。
(5)POL因素是4个解释变量中弹性系数最小的。这说明政策优势对东部地区继续吸引加工贸易的影响已不太显著,至少在我们所研究的时间段内是如此。虽然全国性的加工贸易优惠政策是在1992年以后才施行,但对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来说,在1992年之前就实施了较优惠的政策,特别1980年4个经济特区的设立和1984年14个沿海城市的对外开放,以及之后上海浦东经济特区的设立,使得这些城市通过自身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加工贸易。时至今日,我们认为优惠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已不存在显著作用。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完善中西部地区人才使用和引进政策,切实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
从回归结果看,劳动力成本(WAGE)对制造业中加工贸易的吸引有着很高的弹性系数。中西部地区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但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城乡收入的显著差距,使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流入东部沿海,导致东部地区工资上涨速度慢于其经济增长速度,中西部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无法发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完善中西部地区人才使用和引进政策。
(二)完善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和投融资政策,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其承接加工贸易的容量
由回归结果可知,市场规模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非常显著,适度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增加其承接加工贸易的容量。从中西部发展现状看,该地区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上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按照国民产出决定理论,我们应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几个方面来适度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首先,在消费方面,应设法增加中西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特别是为中西部的广大农民减负,可借鉴商务部以“万村千乡”市场T程为载体建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成功经验,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实、安全、便利的服务。其次,中央、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中西部的基础性投资。在投资方面,可由政策性银行开办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专项贷款,专门为加工贸易转移提供信贷支持;还可通过综合信托贷款、银行贷款等方式,加大针对加工贸易的贷款力度。在政府支出方面,国家可以考虑通过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强对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科技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为该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储备人才。
(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状况 虽然在模型中未得到验证,但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对加工贸易区位选择的影响还是显著的,没有良好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很难吸引东部地区将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适合向中西部转移的加工贸易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区域的选择上要受运输条件的很大制约。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运输成本势必大大增加,这无疑会大大抵消中西部地区具有的劳动成本低、自然资源丰裕的优势。因此,可考虑用财政补贴来克服运输距离长、运费高的区位劣势。如可建立由中西部加工贸易品运输往东部港口的“专用绿色通道”。对中西部加工贸易企业进口的原材料和生产的出口产品,如采用铁路运输的,可以与铁路部门协商降低其运费率;如采用公路运输的,给予免收普通路桥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以降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成本。
加工贸易研究范文6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
自1994年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更是高达8318.72亿元,占我国当年贸易进出口总额的52.6%。虽然加工贸易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但是其低级、粗放的增长方式显然不利于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重要课题之一。
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是分析有关税收问题并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也是保证相关税收政策与制度正确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容主要包括(1)改变我国加工贸易多处于以简单加工制造为主的产业链低端的现状,促使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即由单纯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产品研发、品牌创立环节延伸,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2)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的劳动密集型环节为主的现状,促使加工贸易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并促进服务加工贸易以及基础原材料工业与中间产品工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3)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现状,鼓励与扶持内资企业为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配套,从而逐步实现内资企业直接从事加工贸易与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充分运用加工贸易的“关联效应”、“示范效应”与“溢出效应”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资跨国公司,掌握加工贸易主导权,在国际分工与全球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4)改变我国加工贸易“东强西弱”的现状,充分运用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形成东中西部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二、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税收问题分析
通过研究我国现有的加工贸易税收政策与制度,可以发现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税收问题主要包括:
(一)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的双重税收标准
根据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免征关税、增值税等进口税费,利用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出口免征增值税。若来料加工企业使用国产料件,其进项税额应计入成本,不能享受免税和出口退税;进料加工企业若使用国产料件,虽可享受出口退税,但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额部分要转入成本。此外,加工贸易项下出口的应征关税的商品,如系全部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则不征收出口关税;如系部分使用进口料件的,则按海关核定的使用国产料件的价值比例征收出口关税。这些规定都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成本,降低了其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退税率的不断降低,进料加工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税收负担也随之提高,从而不利于国产料件的使用,也不利于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的提高。
(二)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税收处理不一致
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企业把用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目前,我国有关贸易部门与税务部门对这类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税收处理并非完全一致。根据有关规定,海关对深加工结转业务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即并不对该项业务征收任何进出口税费;但是,税务部门则自2001年1月1日起,老三资企业(199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不征不退”的免税期满之后,对所有企业的深加工结转业务都视同内销先征税,然后再在出口环节办理退税,并且深加工结转环节使用的国产料件不予办理出口退税。显然,这种不一致增加了此类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价值链条在国内的延伸。此外,各地区税务部门对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处理也不尽一致。有的地区仍只对“老三资”企业之间的深加工结转业务免税;有的地区则对所有企业之间的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不征不退;还有的地区对所有企业的深加工结转业务都实行先征税再在出口环节退税,这样不仅人为造成了企业之间的税收差别待遇,形成不公平竞争,而且还加剧了地区税收负担差异。
(三)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不平等税收待遇
根据目前的税收政策,外商投资企业不仅享有来料加工项下的进口料件在进口、生产、销售等环节免税,以及进料加工项下的进口料件不征不退、国产料件退(免)税的税收优惠待遇,而且只要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项目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产业条目,其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及随设备进口的配套技术、配件、备件,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该项税收优惠政策也适用于2002年4月1日以前批准的外商投资限制乙类项目,以及1996年4月1日以前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这些仅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加剧了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税收负担差异,从而构成了推动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主体的重要因素。
(四)缺乏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税收政策
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仍处于发展初期,更需要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扶持。目前,加工贸易税收政策的全国一致性非但没有使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获得外来助推力,反而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产生了更多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的境外采购成本相对较高,而现有的加工贸易退免税政策又倾向鼓励境外采购,对境内采购没有任何的激励与引导。其次,目前的出口退税制度调低了纺织、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甚至取消了部分资源(能源)消耗型产品的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条件,不利于东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最后,现行出口退税机制要求地方政府承担7.5%的退税款,这对于原本就财力紧张的中西部地区而言无疑压力过大,限制了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积极性。
三、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税收体系的合理选择
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税收体系,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标的早日实现。
(一)制订鼓励境内采购的税收制度,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
境内采购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而提高国产料件的使用率也有助于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改变“大进大出”式的加工贸易增长方式,促进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与中间品工业的发展。对于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的国产料件应获得与进口料件平等的税收待遇,即允许加工贸易企业境内采购的国产料件也获得足额出口退税;允许加工贸易企业从出口加工区外境内保税进口符合规定的国产料件,从而使其享受与进口料件相同的税收优惠制度,实现国产料件与进口料件平等竞争;对于加工贸易项下应征出口关税的商品,无论其使用国产料件或进口料件,一律同等征税。
(二)统一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促进加工贸易生产链条的国内延伸
若对所有的深加工结转业务统一征税,显然不利于加工贸易生产链条的国内延伸,因为这将加重上游加工贸易企业的税收负担,特别是增加了配套要求高、附加值高的加工产品的结转成本,从而不利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但是,如果对所有的深加工结转业务统一免税,也可能会造成相当一部分税款的流失。因此,这就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在对深加工结转业务严格监管、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可以先有选择地对部分企业或行业实行深加工结转免税政策。具体可以选择既符合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求,同时又在历年税收评估与海关分类管理中评级较高的企业,经主管部门认定后,实行深加工结转免税政策。最后,应对这些企业进行列名公示,寻求社会、税务、海关以及商务主管部门的共同监督。
(三)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扶持内资企业逐渐成为加工贸易主体
发展加工贸易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关联效应”与“溢出效应”,带动内资企业提高竞争力,从而发展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内资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特别是东部地区,2008年前两个月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同期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5.2%,对东部加工贸易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6%,而同期国有企业在东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则由去年同期的9.1%降至8.9%,这种主体的不平衡大大限制了加工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实现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这就要求加工贸易税收优惠制度不应根据企业的投资主体或所有制成份来区别对待,而应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或经济发展目标,公平对待所有企业。凡是使用符合我国产业政策要求的技术含量高的进口或国产机器设备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可以享受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或采购国产设备的出口退税,或允许企业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制度,从而鼓励所有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对于符合条件的经主管部门认可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的境内来料或进料加工贸易应比照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执行,提高这些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积极性,形成对外资的良性竞争;企业的境外带料加工贸易不仅允许其享有出口退税,而且对其境外所得给予一定的所得税减免。
(四)适当区别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是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各自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加工贸易,从而不仅优化和完善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和布局,而且有助于保障全国各地区都能从加工贸易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避免“贫困化增长”的陷阱。基于此,针对东部地区的税收优惠制度应倾向于引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附加值较高的两端延伸,尤其是鼓励服务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或为海外销售网络和营销渠道提供信息服务与中介服务等。具体包括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加工贸易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营业税、所得税减免,或对加工贸易企业为境内外公司提供的采购、销售、物流、信息、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等经营的盈利给予减免税优惠,或对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机构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准予全部进入成本,实行税前列支等。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税收制度就应放宽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境内采购的限制,给予境内、境外采购同等的税收待遇;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消耗型加工贸易产品暂缓降低或取消退税率,并由中央财政承担全部退税款;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含量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或资源性产品深加工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等。
(五)优化出口加工区等特殊区域的税收制度,提升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