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化学复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1
1 阅读教材,以本为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平衡哲学思想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
2 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钠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四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3 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4 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模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9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规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5 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讲好了,学生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2
【关键词】高三 化学 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0-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同于新授课,无论从知识技能上还是学法上,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如果复习时只是将原来的知识作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学生就无法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乏味, 丧失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去做题,从中寻求解题方法,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势必造成基础知识得不到网络化的整理,教材各部分知识问得不到很好的融合、渗透,使学生感到解决问题时无从入手,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三复习课效率方面,谈谈应重点抓好几个问题,愿和同行探讨。
二、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效率的措施
1.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那么,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设置一系列涉及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
例如,以“硫酸铜的制备”为话题,设置如下问题:
(1)工业上如何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几种制备方法?优劣如何评价?
(2)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溶液,为何能得到硫酸铜?涉及哪些化学反应?
(3)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硝酸,为何能得到Cu2+?涉及哪些离子反应?
(4)逸出溶液的氮氧化物如何回收利用?涉及哪些氧化还原反应?
(5)如果氮氧化物都得以回收利用,硝酸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理解,对离子反应的认识等等。既有对课本中介绍过的典型物质的回顾,也有对并不熟悉的新物质、新材料的推想,这样的话题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热情。
2.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复习,提高学生有效参与
这种复习的思路是教师并非一上来就总结化学知识,而是以一道题为线索,从具体问题出发,总结比较抽象的概念。这种先以练习为情境进行总结归纳的方法从实际问题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再现知识比较容易,提高了学生的有效参与,教师再帮助学生有序疏理,建立知识问联系,学生就会形成比较深刻的记忆,就会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如何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中,把已知的和未知的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只有先教会学生怎样去用,学生才会自己去应用,才能逐步地达到学而致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本题的知识结合点,即将学过的知识点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进而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图形变换等,寻找解决方法。如对化学中一个学生认为非常简单的反应,若能从全方位去思考和提示,也会使其内涵变得十分丰富,给学生深刻启示。
如Zn+2HCl=ZnCl2+H2中,a.从置换角度分析,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置换盐酸中的氢;b.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将这个氧化-还原反应另置在两电极上进行,就构成了高二课程中所学的原电池;d.从离子角度分析:Zn+2H+=Zn2++H2,盐酸在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是H+,可以推理在非氧化性酸溶液中,及某些盐如NaHSO4中也能发生这个反应;e.从化学反应速度角度考虑,改变C(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f.用所学电解知识来设计反应Cu+2HCl=CuCl2+H2。
多年的教学证明,不同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思维参与程度是有区别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也是不相同的。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4.引导学生进行试题分析,学会反思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并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可见,反思是十分必要的,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高三复习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考试的,因通过考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楚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来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学习计划。试题分析是考试后必须做的工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分析试卷也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教师还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原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变换,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3
想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平时的复习功课是少不了的,化学成绩想必是不少同学都头疼的学科,生怕复习不好,影响综合成绩分数,那么可以怎么复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关于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及复习策略
1、重视“双基”,活学活用。
“双基”就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通常情况下,高考题有近80%的分值都来自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对知识点进行了变化,所以只要把“双基”重视起来,化学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
2、重视错题,温习笔记。
重视错题、总结错题是化学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从错题中找知识漏洞,从错题中总结经验,从错题中发现问题,只有让错题不断减少,分数才会不断增加;此外,课堂笔记也是一轮复习的有效工具,结合课堂笔记能够帮助我们回顾所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复习效率。
3、重视课堂,加强记忆
有人说,既然是复习阶段,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都已经是学过的,就没必要全身心的去投入,这个观点明显是错误的,一轮复习,不是老师把知识重讲一遍,而是老师讲知识“编制”起来,让大家复习起来更加系统,更加轻松;此外,化学知识还需要记忆,无论是概念、化学式、实验过程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很多化学知识都需要重点记忆,所以,“背”也是一轮复习的关键词。
关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分策略
想要在一轮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除了平时的积累付出外,还要在考试中注意审题、答题两大环节,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审题
1)观察试卷整体情况。考生拿到试卷后,先看试卷是否有明显的印刷错误,如果没有,那就看一下试卷总计是多少页、多少题,避免漏答。
先看该试卷是不是本堂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处理,然后根据监考人员指令,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写上本人姓名和考号,第Ⅱ卷还要在卷面右上角的“座位号”栏里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在开考铃响之前如有时间,可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
2)看清题目要求。拿选择题来说,题干就有正确和不正确的选项这个一定要弄清楚,此外,计算题的单位、化学方程式一定要看清,不能马马虎虎,一定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3)会理解题意。想要明确题意,就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字、关键问题;此外还要注意各物质的单位、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等。
2、答题
1)保持平稳的心态。这需要通过一次次磨炼以及自己不断的调整来实现,只有答题的时候从容不迫才能让思路更加的清晰、有条理。
2)时间要分配合理。要学会“量体裁衣,看分花时”,分值小就少花时,分值大就多花时。千万不要在分值少的题目上花过多的时间,因为最后,你会来不及做分值高的题目。
3)答题要有原则。答题要按照从前至后、从易到难、不留空白的原则走,这样做,即不容易漏题,又能让分数最大化。这里重点要说说不留空白,很多学生说我不会,不留空白怎么办,那么大家可以把已知条件抄一遍也有可能得分。
4)答题要注意细节。答题过程中要把该标注的符号、条件都要标注好,如:可逆符号、“H“、沉淀、气体符号等;还要注意错别字,很多同学都是脂与酯、铵与氨戊与戌等分不清,导致丢分;此外,在描述化学实验时也要注意用标准的书面语和准确恰当的描述。
关于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计划2
在化学一轮复习中,通常要从三个方面来做整体规划,分别是:
1、整合教材、构建网络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高考出题的依据,所以,对教材的熟悉就是对高考题的熟悉,教材越熟高考题才越发觉得简单。
除了要弄懂课本,还要把课本的知识进行整合,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这样就能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有利于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2、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化学学科中,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操作、化学题计算都要求非常严格,一个符号、一个格式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所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很多学生每次考完试都是拍大腿——后悔,但是,为时已晚。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就要养成注重基础、落实细节的好习惯,从方程式配平到对实验的准确描述都要求步骤清晰,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3、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4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复习工作中要么简单重复,画线圈点,要么题海淹没一切,缺乏创造性的复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漫延。为了更好地搞好单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单元复习质量,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一、加强教师责任感,保证复习教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矗只有一个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崇高的责任感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教学风格、心理特征、觉悟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各个教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能变成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教研群体,“群体互补效应”又会产生新的力量,这是取得复习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找准基点,对准差生,普遍提高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中差生。对中差生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对中差生要摸清底子,找出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对中差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但同时,也要保证优生的复习,他们毕竟是老师希望的寄托。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布置习题时采取分层次指导。同时,也利用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来带动中差生的学习,但要防止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做现代科学知识的消费者,而是让学生做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能力则是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进一步成长的依托,是在不同道路上成材的充要条件。在复习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吃透书本和记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发挥家长—科任—班任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
作为科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和学生接触时间长、熟悉学生个性和对学生的殷切厚望,调动家长参与复习教学,弥补家庭教育这个盲区,加强和完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此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五、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厌倦学习,将使教师为教学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最好同时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也要求教师兼容并包。必要数量的习题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有人统计,复习中演练过的习题有60%是重复的,有300个左右题目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复习内容并能取得理想效果。我们除了建立自己的题库之外,还有选择地选用外省或外校的习题,但老师应严格把关,不要图省事,不要为高额回扣所诱惑,争取把学生负担减小到最低限度。
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辅导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各方面都即将成熟,又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心理多变的时期。学校、老师、家长都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学生也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目标,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应试焦虑,老师应正确认识和估价学生的心理焦虑,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有条件还可以请心理专家讲一讲心理卫生,帮助学生稳度难关。此外,也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减少焦虑的诱因,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七、研究高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当前情况下,回避历年高考试题导向作用是错误的。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和重点,又展示了题型和特点,是复习教学的重要参考。每位教师都应认真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主线作用,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树立高考信心,稳定考生情绪,保证复习的完成。
八、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复习效率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5
一、近四年高考命题特点
2016年高考化学试卷中单项选择题7个(7~13题)、必做题3个(26~28题)、选做题3个(36~38题)。2017年《考试大纲》将选做题改为2个,删去了选修2(化学与技术)。
分析近四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范畴基本稳定。选择题中必考知识点有:STSE题(4年8题)、化学实验(4年9题)、有机化学知识(4年12题,其中7题为同分异构);高频考点有: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4年6题)、电化学原理(4年6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4年6题);常考知识点有: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阿伏加德罗常数、盖斯定律与反应热、离子方程式与离子共存。
必考题包含三道大题,三个必考题分别承担相应专题的主干知识的考查――化学实验、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仪器的选择或连接、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实验方案评价等。化学反应原理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元素及其化合物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重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计算等。三道大题内容之间呈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且分别考查不同形式信息的整合、提取和应用。
2016年全国卷Ⅰ选考题中《物质结构与性质》依然延续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创新点是出现了金属电负性的比较和晶胞原子坐标参数,其他较常规,空间利用率题目在全国卷Ⅲ中出现。《有机化学基础》重点考查官能团、有机反应方程式、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创新点是出现了多双键的顺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分异构体的考查难度较大。
二、考纲主要内容
1.必考部分:掌握电子式表示方法;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溶液配制的方法;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进行相关计算;了解常见金属(增加了Mg)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应用;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正确选用实验装置;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2.选修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号元素原子核外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能用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了解配位键的含义;了解氢键的含义;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了解晶体的类型;了解晶格能的概念,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3.选修5: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某些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三、复习重点
1.化学与STSE
常考考点:大气污染物及防治(SO2、CO、NOx、PM2.5等);白色污染;水污染及防治(重金属、水华或赤潮、消毒净水原理等);能量转化形式;食品安全问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传统硅酸盐材料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海水提盐、提溴、提镁;工业制Si、Cl2、Na、Mg、Al、NH3、纯碱、烧碱、肥皂等;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等。
2.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的地位在高考中显得更加突出。不但在必考题中有一道大型实验题,而且在选择题中每年都有一道基础化学实验题,考查实验基本素养和逻辑推理,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类题型。常考考点:常见仪器名称和用途(如球形冷凝管不用于蒸馏,否则会有液体残留);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物质分离、提纯(如除去Cl2中的HCl,分离KNO3和NaCl);常见物质(如H2O、CO2、NH3、H2、Fe3+、Fe2+、[NH+4]、[SO2-4]、[SO2-3])的检验;化学实验安全(如蒸馏加沸石防暴沸);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现象、结论进行对应分析(如NaBr与氯水反应,证明还原性Br->Cl-;I-溶液中通入Cl2,证明氧化性Cl2>I2);常见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尾气处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中和热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等。
3. 有机化学基础
2016年新课标Ⅰ卷、Ⅱ卷、Ⅲ卷中分别有4道、2道、2道题涉及有机物,有机物的知识应引起重视。常考考点:各类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熔沸点、密度)和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分子(甲烷、乙烯、乙炔、苯等及其衍生物)空间结构;键线式简化分析;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条件;官能团及其性质;有机物的检验、鉴别;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等。
4. 电化学原理
电化学内容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氯碱工业、粗铜的电解精炼、电镀及电冶金等。常考考点:电池充电与放电的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电极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正极、阴阳极的判断;电子迁移方向及溶液中离子迁移方向;电极产物的判断和溶液pH的变化;离子交换膜及其计算;应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分析新型电池等。解题时要注意读图、装置的环境及有机物中的电子转移。
5.水溶液的离子平衡
该部分内容是高考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高考对该内容的考查相对稳定。常考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及其应用;pH计算;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离子浓度比较;酸碱中和滴定;滴定曲线的延伸应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Ksp计算;Ka或Kb、Kw、Kh、Ksp的换算等。
6.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该部分内容重点考查原子结构、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位-构-性”综合应用,常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或有机与无机综合考查,且有些试题中推断元素时某些元素不确定。常考考点: 原子结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化学键;离子半径比较;元素周期表及其结构;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电子式、结构式;一些特殊核素的应用等。
7.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的基础,高考化学试题中占70%以上。高中化学重点介绍了Na、Al、Fe、Si、Cl、S、N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时关注以下内容:Na、Mg、Al、Fe、Cu、H2、C、Si、Cl2、S、O2、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用途、转化等。高考题中命题落脚点常有:有关Na2O2的实验与计算;CO2与NaOH反应的计算;Al3+、A1(OH)3及[AlO-2]之间的相互转化;铁、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将其与基本理论(电离、水解、电化学)等密切联系;Cl2的化学性质及卤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含氯、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硫的化合物(如SO2、硫酸及硫酸盐)的性质及[SO2-4]的检验;NH3的性质、制法;浓、稀硝酸的性质及有关计算;C、CO的还原性;CO2的性质、制取、检验;典型碳酸盐的性质;Si单质的制备和SiO2、H2SiO3的性质等。
重视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1)SO2:酸性、氧化性和还原性;(2)[SO2-3]:碱性和还原性; (3)Cl2:溶于水呈酸性,强氧化性;(4)ClO-:碱性和氧化性;(5)NH3:碱性和还原性;(6)[NH+4]:水解呈酸性,还原性;(7)[NO-3]:有条件的氧化性(H+);(8)Fe3+:酸性和氧化性;(9)Fe2+:酸性和还原性。
关注新增镁的知识。有关镁的知识主要分散在:必修1第一章(粗盐提纯);必修2第一章(Mg与水反应);必修2第四章(冶炼Mg、海水提镁、铝热反应用Mg引发);选修4第三章[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此外镁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8.化学计算
考纲要求的计算有: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计算;利用盖斯定律(键能)进行焓变的简单计算;化学平衡常数(Kc、Kp)的计算;利用Kw、Ka、Kb、Kh进行相关计算;有关Ksp的计算;pH的简单计算。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我们务必要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常见方法:关系式法、电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方程组法、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
9.化学综合实验探究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确定实验装置(一般包括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反应装置、安全装置、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最后确定实验步骤(一般包括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添加药品、加热反应、记录现象、收集产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综合题常考考点:
(1)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连接;仪器(如滴定管、容量瓶)或装置气密性检查;试剂的取用和保存;常见试纸的使用方法;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沉淀的洗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离子是否沉淀完全;仪器的洗涤等。常见实验基本操作答题模板如下:
①测定溶液pH: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排水量气:恢复室温后,调节左右两管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③离子的检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若产生××现象,则溶液中含有××离子,否则不含。
④洗涤沉淀:用玻璃棒引流向沉淀中加水至浸没沉淀,等水流出后,重复数次。
⑤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试剂,若不能观察到××现象,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⑥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恰好变为××颜色,且30 s不恢复原色,说明达到终点。
(3)常见气体(O2、SO2、NH3、NO2、NO、Cl2等)、无机物及有机物的制备:试剂名称、用量;装置的选择、连接、用途;反应原理;产物除杂、干燥、收集方法;实验条件控制;尾气处理等。
(4)常见离子([NH+4]、Al3+、Fe2+、Fe3+、[SO2-4]、Cl-、[CO2-3]等)的检验;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结晶、洗气、升华等)。
(5)化学实验方案(性质、制备、检验)的设计与评价。
(6)定量实验(配制溶液、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物质组成及含量、转化率、产率测定等)。
(7)化学实验条件控制(对照实验)与实验数据的处理(计算)。如: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实验;卤素单质置换反应;设计Fe与H2O(g)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设计NO2尽可能多的被水吸收的验装置图;设计一套原电池并画出装置简图;Cu与浓H2SO4反应实验及产物SO2的检验;SO2溶于水及漂白品红溶液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0.无机综合题
无机综合题重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论在工业中的应用,常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
分析流程图时首先纵观全局,画出原料与产品(一般来说,主线主产品、支线副产品、回头为循环),认真对比分析原料与产品,确定核心反应;然后将流程分为原料预处理、核心反应和产品分离提纯三个阶段,依箭头指向,分析每一环节中物质流入和流出的意义,理解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措施及采用的除杂质的基本原理;最后从基本理论、绿色化学原理、经济、安全生产等多角度回答问题。流程题的问题一般各自相对独立,无连带效应,一个问题解决不了不会影响下一个问题的解决。每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对于超纲知识,题目中要么有信息提示, 要么与解答题目无关。 答题时要答到要点,化学用语要规范,方程式一定要配平。回答问题时要密切关注题给信息,所给信息一定有用,而且一定能用到,有时还需将信息分解、重组、迁移到题目中来。
常见的化工术语:
[化工术语 作用或含义 研磨、雾化 将固体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灼烧(锻烧) 使固体高温分解、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或使杂质氧化、分解等 浸取(浸出) 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物质溶解 浸出率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 酸浸 在酸性(稀硫酸、浓硫酸、盐酸等)溶液中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过程 碱洗 去油污,除铝表面的氧化膜等 水洗 除去水溶性杂质 ]
常见的操作及目的:
[常见操作 目的 pH的控制 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抑制某些离子水解或使某些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氧化剂 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 加氧化物 调节pH,促进某些离子水解(沉淀) 加过量试剂 使反应进行完全(或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产率等) 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 考虑是否引入新的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等 控制温度 ①防止副反应发生;②使化学平衡移动;③控制反应速率;④使催化剂达到最大活性等 加热 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平衡向某方向移动 趁热过滤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要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的方法 煮沸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促进某物质水解 冰水洗涤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 有机溶剂洗涤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晶体的溶解损失,使晶体快速干燥 ]
1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综合应用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重点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计算以及能量、速率、平衡图像及其表格分析;用浓度商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的自发等。此类题目情景往往比较新颖,常以图像或表格的形式综合呈现。答题时要注意各种“奇怪”的横坐标、纵坐标和表达式,分析题中的图像和数据信息,处理信息,培养“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各地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轨迹
高考化学命题组组长南京大学段康宁教授说:“研究高考题,才能预测高考题,高考题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不难找出其命题轨迹,从而把握试题难度。”研究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许多高考试题是由以前的高考试题改编而来的,如,2016年新课标Ⅰ卷26题: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跫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水][a][b][c][d][e][f][h][i][g] [水][A B C D E F]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015年广东卷33题:(1)用NH4Cl和 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 [A B C D][E F G H]
两题都考查了氨气的发生、吸收和尾气处理装置。
2015年新课标Ⅰ卷28题出现了速率方程,2016年海南卷16题也出现了速率方程;2014新课标Ⅰ卷28题考查了Kp,2015年浙江卷和四川卷再次考查Kp。因此我们可以用历年高考试题进行演练,注意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注重做后的总结与提炼。
2.回归教材,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考试说明》是纲,教材是本,复习资料是补充,命题依据前两者。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复习时注意教材中的插图、课后习题、科学探究、实验、科学视野、科学史话等栏目,研究发现,很多高考试题均能在教材中找到影子。如:
(1)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7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四个选项分别源自课本:必修2、选修5、选修5、选修5。
(2)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27题、2016年北京卷第10题均涉及反应[Cr2O2-7]+H2O [2CrO2-4]+2H+,该反应来自选修4。
(3)2016年新课标Ⅱ卷第28题(4)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 。此考点来自选修4。
(4)2015年课标Ⅱ卷第13题、广东卷第10题、浙江卷第27题均出现了草酸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此反应来自选修4。
教材中还有好多内容亟需我们去挖掘、整合。如苏教版教材中“将CoCl2溶于浓盐酸中能形成[CoCl2-4],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H2O)[2+6](粉红色)+4Cl- [CoCl2-4](蓝色)+6H2O ΔH>0”;“盐的水解与泡沫灭火器”“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复习中不能只抓住复习资料,要在复习到适当内容的时候认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产生联想和记忆。
3.训练思维,强化能力
《考试说明》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如2016年新课标Ⅰ卷第27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和新课标Ⅱ卷第26题“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已知:N2H4+H+ [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两题中均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016年新课标Ⅰ卷必考题中出现了7张图和1张表,可见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居高不下。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挖掘、整合图表中信息,这是成功的前提。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和魅力;注意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统摄化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化学计算提升学科能力。
4.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烂苄
从历年高考评卷来看,一些考生因元素符号或结构简式等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学生在答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有些考生作答时使用的不是化学术语或专用名词,一些化学方程式未配平、遗漏反应条件或符号格式不规范,实验现象描述或反应原理解释的表述不全面或答不到要点,计算公式或结果错误,会做却不能得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平时考试时要训练有素,字迹工整、整洁,避免潦草,做到只要会的,写上去就是对的。
高一化学复习范文6
一、研究“纲”“题”,把准
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以一当十。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脂;(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境,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要突出化学复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四大能力。
要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整合教材,科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