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讲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沙讲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沙讲坛范文1

[关键词] 迪庆香格里拉 金沙江 河谷地区 种植现状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054-01

金沙江流经四川省巴塘、得荣等县时,支流众多,高山峡谷之间形成众多缓坡和平地,气候高温、低湿,干燥晴朗。干热河谷气候是一种由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局部小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虽说金沙江干热河谷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带,但是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水源充沛,光热充足,地形环境复杂,多为处女地无农药残留污染、小气候突出,日温差大,无霉雨。这些条件正为生物的多样性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造了条件和依据,也让该地区成为迪庆香格里拉农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一块热作宝地。

1 金沙江河谷地区种植现状

1.1 经济作物种植现状

近年来,省迪庆香格里拉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青稞、烟叶、无公害蔬菜、高原油菜、蚕桑等产业,使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在金沙江沿江河谷地区上江乡、金江镇、虎跳峡镇、五境乡推广种植烤烟,2012年种植16001亩,签订合同1642份,涉及农户1729户。全县共交售烟叶2185442.3公斤43708.85担,兑现烟款46458242.17元,亩产值达2903.46元。共建设烤烟房744座。此外,地区大力扶持油菜深加工企业,通过采取扶持公司以及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等措施,在建塘、小中甸、格咱三个乡镇推广油菜种植10796亩,经县级专家测产平均产量达138.7公斤,按9796亩计算总产量达135万公斤,农户仅种植春油菜一项可收入945万元。

1.2 粮食作物种植现状

在金沙江河谷地区最适合种植马铃薯和青稞,地区在全面落实政策,促进青稞产业发展方面,各级财政加大了青稞产业的投入力度,发放中央财政良种补贴44.95万元(每亩10元),2011年开始执行青稞保险。同时,地区整合了必要的项目资金支持青稞产业发展,创建4个示范点,推广集成技术,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促进青稞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提高青稞生产能力。此外,经过历年不断示范推广,香格里拉在金沙江河谷地区积极发展冬季马铃薯种植产业,地区冬早马铃薯实现了产业化、良种化、规模化生产。近些年,全县种植冬早马铃薯常年维持3000亩左右,市场价格每市斤在1.5-2元之间,产量预计达5600吨,产值预计达560万元。冬早马铃薯已成为该地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1.3 林果业发展现状

首先,葡萄产业不断发展。截止到2015年,迪庆葡萄种植大县德钦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3400亩,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5亿元。葡萄产量从初次挂果的50.3吨增至2014年的4146吨;农户种植总收入从17.6万元增至2014年的2828.8万元;其次,积极发展核桃产业。在培植和壮大核桃产业中,成立了迪庆洲特色产业领导小组,设立了核桃产业办公室,组建了核桃生产技术推广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机构,制定了发展核桃产业的目标规划,其中,维西县的康普、中路、塔城等乡镇,德钦县的燕门、霞若乡,香格里拉县的东旺乡等都成为以核桃产业致富的典型乡镇。维西县是全省11个重点核桃生产县之一,核桃个大、壳薄、出仁率及出油率高,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

2 金沙江河谷地区种植发展对策

2.1 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培育以开发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种植业基地,重点培育青稞、马铃薯、高原油菜、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和荞麦、燕麦、白芸豆、豌豆等优质小杂粮。在江边河谷地区的金江、上江、五境、三坝、虎跳峡、洛吉等乡镇的部分村组发展葡萄、核桃、蚕桑、蔬菜、红豆杉;在高原坝区的建塘镇、小中甸镇和格咱乡、尼西乡部分村组,发展马铃薯、高原油菜、反季蔬菜、青稞和球根花卉等;在山区半山区的洛吉乡、五境乡、三坝乡和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部分村组,发展药材、白芸豆等。三大区域形成交叉互补的特色种植产业带。

2.2 强化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

金沙江河谷地区种植发展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当地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兼顾产业项目对地理位置、土壤水源等的特殊要求,来决定种、养殖品种,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发挥当地优势,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继续加强对龙头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建设等,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合力推进”的原则,对各级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政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建设。同时,不断创新扶持方式,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

2.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培育冬青稞、烤烟、蚕桑、药材、葡萄、畜牧等产业。不断探索现代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农民教育长效机制,以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等为平台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进行种植、设施农业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 璐,纪中华.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09(01)

金沙讲坛范文2

关键词:墓区整治;生命科学展示区;生命科学主题公园;生态墓园;地下宫殿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081-03

1.引言

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墓区位于长沙市滨江南湖片区。2007年长沙市南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在功能和形态上将金盆岭墓区及其周边用地整合为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场所,以认知与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缅怀生命和生命在于运动等文化命题,分别形成生命科学展示区、游乐设施区、生态景观墓园和户外运动区四个大的功能活动区。

2012年1月,经过调整后正在公示的南湖片区控规方案中继续保留了这一构想。控规方案中生命科学主题公园是南湖新城的亮点,规划拟借其提升周边的用地价值,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南湖新城的龙头与优先启动项目,带动整个南湖新城的开发与品位提升。

金盆岭墓区整治是当今国内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城市迅速扩张,原有郊区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现有土地用途不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典型案例。作为当时参与滨江南湖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竞标的单位之一,湖南阡陌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组织包括笔者在内的数名专业人员致力于研究与解决这一难题。在随后与包括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在内的四家设计单位做出的方案竞标中,墓区整治方案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在随后编制完成的南湖片区控规中得到实现,并在调整的片区控规方案中继续保留,足以见得其过人之处。笔者就这一方案的出炉做一详细介绍。

2.墓区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盆岭墓区位于湘江之滨的南湖片区,它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湖南革命陵园、另一个是金陵墓园,两者均为墓碑式骨灰安葬墓区。前者占地约16.5hm2,目前已经有1万余名老、省市党政军领导干部等骨灰安放在这里。如今这里还开辟了一定规模的普通公墓区。金陵墓园则是完整意义上的普通公墓区,占地30.3hm2。

从上个世纪50年开始代政府就在金盆岭墓区原有大量私坟的基础上修建了南郊公墓,后来这里一直是市民下葬的地方。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扩大,该区域逐渐划入长沙市区范围。且随着湖南省政府的南迁,带动了长沙市以南地区的发展。这样,原来作为南部郊区的金盆岭片区也被纳入城市中心区范畴。在城市发展对该区提出新的功能定位要求时,墓区不适应这一发展形势而出现各种阻碍建设的现象。

3.规划整治方案构思

3.1方案总体构思

总体构思是整合现有的碑式墓地,将丧葬活动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具体包括:

3.1.1控制墓区发展,现有墓葬由地上转入地下

控制现有墓区的发展,用地和殡葬规模上均不再继续扩大,将现有的墓葬区进行整治,对原有的部分墓葬由地上转入地下,建立“地下宫殿”,骨灰安放,祭奠等活动可在“地下宫殿”进行。这一措施主要针对普通公墓。这样既解决了墓区对周边的视线及噪音干扰等问题,同时也顺应了“入土为安”的中国传统墓葬观念。

3.1.2建设生态葬区,美化现有墓区

统一规划革命陵园中老、革命烈士及知名人士等的墓碑式骨灰安葬,将现有革命陵园改建为以树葬、草坪葬、鲜花葬和塔葬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葬区,使这一地区成为一个既维持了原有墓区功能,同时又看不到墓碑、环境优美、可供人们祭奠、休闲、旅游等各种活动的场所。

3.1.3建立生命科学展示区

除整治后的生态墓区,在现有金陵墓园约30公顷面积的土地上建设成生命科学展示区,通过室内展示及室外体验等趣味性的活动,向人们揭示生命的奥秘,了解生命的起源、生长及死亡的自然过程,使其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认识、了解生命,进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强烈的对比中,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生与死,更深刻地领悟生与死,直面生与死,给需要它的人送去一份慰藉、启示和轻松。

3.2生命科学展示区设计思路

生命科学展示区将以广大的非专业社会观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所展示的知识力求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寓教于乐,使这里成为广大市民轻松学习和休闲场所。另外考虑到它与墓区的特殊关系,规划设计极力避免在主题公园中展示一些过于专业和严肃,令人望而生畏的真人器官、真人骨骼等医学院实验室研究所用的器件。生命科学主题公园由两大部分组成:

3.2.1生命科学展示馆

内容上可围绕器物、主题适当地展开,介绍相关的背景故事、典等等,用生动的形象说明问题。图片、实物、模型、影象等视觉传播手段有机结合,不断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专门设置由观众操作、观众和展品互相交流的设施。同时配以现场解说、讲座等,让观众在坐下来休息的同时获取知识,克服观展疲劳。

形式上通过声、光、电等,向人们展示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如生命的源起、成长及死亡过程,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重要人物以及相关主题展览;还可设置亲身体验的机会,如:高原血氧测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活动项目。

金沙讲坛范文3

人们不解,小米CEO雷军的包里为什么常装着4部小米手机。“每款手机各有不同,我经常在生活中体验,就是想找出每款最好的部分和最差的部分,待研发新款时,取精华去糟粕,以把最好的产品交给客户。”正是这种为客户着想,不断创新产品的态度,让小米成为国产手机的翘楚。

前不久,在金沙讲坛和成都商报联合主办的“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会上,小米CEO雷军做了主题演讲。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中,一位听众好奇且不怀好意地问他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手机。雷军听罢,“扑哧”笑了,眼里流露出不置可否的神情,没做回答。提问者兴奋了,猜测他用的是其他大牌子手机,故意不答,以掩饰尴尬。于是喊了一嗓子:“请雷总拿出手机给大家看看吧!”一石激起千层浪,观众席里“拿出来”的喊声此起彼伏。

主持人急忙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无奈地摊摊手,对雷军说:“请吧,雷总。”雷军看了看主持人,又看了看情绪高涨的观众,慢慢打开自己的包。只见他拿出来,亮给观众看的,是小米最新款手机——红米Note。观众笑了,同时报以掌声。大家以为,这个问题过去了。谁知,待掌声停止后,雷军又陆续拿出3部手机,分别是红米、小米4、小米3。众人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雷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主持人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诧地、略带调侃地问:“您为什么带4部小米手机在身上?是严重自恋吗?”

“这些是如今在市场上还在卖的4款小米手机。从卖手机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携带在卖的手机,每天拿出来用用,看它们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可以说我自恋,如果我不喜欢自己的产品,连用都没有用过,卖给消费者的时候,能知道他们的感受吗?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吗?”雷军正色回答。

金沙讲坛范文4

就在两个星期前,他还曾指着湖南广播电视台金鹰卡通卫视少儿歌唱节目《中国新声代》自豪地说,自己的女儿也可以参加。殊不知现在竟然为了选学校而犯难。

不能输在起跑线,已经成了当下学生家长不言自明的共识。

孩子也睡不着了

在刘洋的记忆里,自己上学那会儿压根没有“输在起跑线”一说。老一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认真学习,最严厉的时候也就是完成不了作业会加以处罚。此外,再也没有什么关于学习的记忆了,更多地还是如何和伙伴们一起捉鱼、游泳。

但是现在,为人父的他,每天都会从妻子那里听到一些让他焦虑的信息。“隔壁张三家找了关系,进了外国语学校,孩子将来根本不用愁了”;“表叔家的儿子,钢琴都练到了十级”;“就是你那小学同学,很不起眼的那个,他女儿舞蹈拿了市里第一名”……经常听到妻子唠叨,刘洋有时有些不耐烦。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要给女儿一个自由的空间,坚决不人为加重女儿的学业负担。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就发现,受母亲期望的孩子在若干年后发展得比其他孩子好得多。但是,这句话被现代人误读了。这里的期望是对孩子的赞赏、鼓励、支持和对孩子成长的关注,而不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个道理,对于曾经留过学的刘洋而言,简单明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像刘洋这样理解教育。

所以,家长们总是会不小心就犯了这样的错。他们往往会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揠苗助长,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有这样一件事情:一个5岁的小女孩,周五下午跟老师学美术。已经下课了,小女孩的画还差一点就画完了,她还在继续画着。老师轻轻地告诉女孩:“回家再画吧,妈妈在外面等你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睛,含着泪花恳求老师:“老师,你就再等我5分钟吧,我回家妈妈就不让我画画了!我必须要练钢琴。”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有媒体曾经在2011年的六一儿童节,采访浙江宁波的一些学生以及家长,搜集到令人触目惊心的信息。

“光是数学一天就有7到8页的试题,语文也有四五页。回家吃完饭就开始做,也要做到晚上八九点。”江东区某小学学生小玲无奈地说。

在学校有课业负担,放了假也不轻松。

“画画、声乐、二胡、古筝、英语,周末两天我得去参加这些培训班,可没时间玩。”说到周末的安排时,孩子更加痛苦。

2011年12月16日,上海社科院《上海儿童发展需求研究报告》,报告称上海儿童在成长发展中最需要的是“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学习负担能减轻一些”。该份研究的调研样本主要来自上海200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初中预备班至三年级学生、高中一至三年级学生。

该份报告显示,充足睡眠是上海儿童最迫切的健康需求,有31.8%的受访儿童自认睡不够,这与学习压力过重有关,因为有37.9%的受访儿童表示需要“学习负担能减轻一些”。其中,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三年级学生睡眠的需求最高,认为睡眠不足的比例均超四成。这表明学习负担与睡眠时间有一定相关性,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其睡眠时间被压缩的可能性更大。

有媒体记者曾经这样感慨:望着孩子可怜巴巴的神情,那神情之中隐藏着和年龄不符的沉重。

外国如何教育孩子

和刘洋一样有过留学背景的方萍,在女儿取得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之后,反而心情压抑。在她看来,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她非常生气。

“女儿付出的代价太大———中午在校午餐后做作业,晚上回家作业往往要做到10点,有时甚至11点半才能上床睡觉。由于在美国读过书,女儿的英语很好,老师免去了她的英语作业,可她还如此紧张,其他同学更可想而知了。”

方萍和几位家长私下交流,得到许多共鸣。大家都感觉孩子的作业太多,每天光数学作业就要花上两三个钟头。让他们有些搞不清楚的是,现在那些知识(比如微积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有多少用处?她笑言,美国中学生做计算题都离不开计算器,可人家的创造性却比咱们强多了。最让她看不懂的是,语文作业早在她接受教育的年代就开始探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结果很多年过去了,自己的女儿依然还在做着同样的题目。“有意义吗?语文课应该解决的是学生读书看报写作文的能力问题,而不是分析什么段落大意。”方萍抱怨道。

早些年,女儿在美国读书时,方萍曾经去学校旁听过。让她欣慰的是,美国的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生活,这与中国的教育大相径庭。她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教的都是学会考试,到了生活中几乎用不上,有时考试的强者反而成了生活的弱者。

这也是为什么女儿考试得了第一,反而让她忧心忡忡的原因。

“我担心学校的排名给她太多压力,担心她睡眠不足,担心她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成绩不好将来补还来得及,错过了身体发育期,想补都没有机会了。老师在家长会上说,体育课要求男生跑1000米女生800米,结果多数学生跑不下来,全班男生只有3个人合格。”方萍认为,学生体质变差,与学校不无关系。

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做客金沙讲坛,与成都市民分享《追求理想的教育》时特别强调: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比什么名校都重要,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在日本教育界从业多年的老教师孙以平,看到中国对儿童的教育方式也不无担忧。

“相比较中国和韩国的孩子,日本学生的作业压力是最轻的。因为日本的学校,不会以分数为基本评判标准,而是注重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孙以平说,日本学生平时作业很少,社会公益活动却比较多,还有各种发展兴趣爱好的俱乐部。这种俱乐部通常是由学生自愿选择,并自主管理,希望能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自己管理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日本的孩子很早就懂得要维护公共秩序,做事要遵守规则。他们最怕被孤立,因此,很少有人做出格的事情。不仅在为人处事上,就连穿衣服也总是怕被看成“异类”。如果说日本孩子的精神压力很大的话,那不是来自于学习,而是来自要时刻注意“管”好自己的压力。

孩子就应该会玩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对孩子来说,游戏和学习本来是不冲突的,正常条件下儿童有能力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那一定说明他的教育环境有某种不良的东西在影响着他。

杜威在观察中还发现,从儿童早期开始,就没有全部游戏活动时期和全部工作活动时期的区别,而只有着重点的不同。即使很幼小的儿童,他们也期望一定的结果,而且尝试要达到这个结果。儿童要“帮助”别人,他们渴望从事能产生外部变化的成人的各种事务,例如在桌上摆设餐具准备开饭,洗涤杯盘,帮助看护动物等等。在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喜欢制作自己的玩具和工具。我们只要观察真正在做游戏的儿童的面部表情,就可以注意到,他们的态度是认真的聚精会神的。显然,孩子自身就有对学习、对工作的本能要求,并不一定需要父母强行将学习、工作的要求加给他们。

那么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教孩子些什么呢?

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自信心。研究人员对864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倾向于把社交技能作为评价自己能力的指标。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受欢迎,自信心和自尊感就会很强。尽管他们认为学业也重要,但他们觉得社交技能在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中更重要。来自一般家庭的孩子则更看重自己的智商和学业。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学习成绩优秀,就会拥有较强的自信心。

方萍认同这一调查结果,她同时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在社交技能方面做些弥补,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送给没有生命力的作业。在她看来,女儿能够和同龄人一起参加活动,一起玩耍,是最让她开心的事。

对此,刘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并不反对孩子学习,但是他希望孩子能够把学来的东西用在生活中。于是,带孩子去超市购物时,他会把核算价格的任务交给女儿;而在餐桌上,他会经常跟女儿讲解自己工作中的事,让孩子自己领悟做人的道理;一有时间,他就带着女儿走进大自然,认识新鲜事物。

“即便如此,在整个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少有家长会坚持这么做。孩子幼小的心灵被扭曲,孩子梦无法实现,何来的中国梦?”从事教育媒体工作十多年的记者夏风不无悲观地说。

金沙讲坛范文5

素质教育是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的关键,虹口区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夯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校内校外“一盘棋”

提示:素质教育不是游离学校,加出来的一块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建设和校外建设同步发展的框架中,对此虹口区有一种自觉,提出从教育大区迈向教育强区,以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和布局调整。

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设施和办学活力,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虹口区委、区政府结合旧区改造,进一步辐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将华东师大一附中迁至虹镇老街,不仅扩大了占地面积,而且对素质教育的校内外推进与辐射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十一五”期间,区教育系统积极做好教育园区二期动迁工作,完成华师大一附中教育园区二期工程建设,并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园区的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以复兴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北郊高级中学、南湖职校为龙头的教育组团发展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整体推动虹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完成了虹口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北郊高级中学综合楼扩建工程,北郊学校综合楼、三门路小学、培华学校等的改建工程,有效满足了区域内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多年来,虹口区向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以支持上外附中办学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探索各高中与相关高校(如复兴高级中学与复旦大学、鲁迅高级中学与上海大学、继光高级中学与上海海事大学、北虹高级中学与上海戏剧学院等)的学科衔接、课程对接和理念连接。通过这种“无缝隙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创造虹口教育的优势竞争力。

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校内教育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虹口区已有特级教师胡蕴琪领衔的学生舞蹈艺术团,成为校外教育的品牌。改造完成后的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建立“上海市青少年传统文化与技艺传习中心”、“彩虹小伙伴电视台”、“彩虹小伙伴录音制作社”以及“彩虹网上儿童艺术画廊”等载体,通过特色教室文化、装置艺术进教室、高雅艺术进中心、实体展示与网络空间能互动、学生实践体验可记录等方式方法,为区域青少年打造一个德、科、艺体验宫殿。中心新建的分部占地面积3622平方米,建筑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957平方米。同时,虹口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进一步开发“彩虹视屏窗”、网络博客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健全和完善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学校、社区、家庭横向有效沟通”为主要特征的学生“大素质教育”新体系。

清晰推进素质教育的“主线”:三个课堂“满堂彩”

提示: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上拥有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的价值。

实践: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大阵地在课堂。虹口区以“彩虹,绘就梦想课堂”为核心理念,以课堂为载体,着力通过师生关系的重建营造“温馨课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减负增效”创造“情趣课堂”;通过加快课程改革、优化课堂管理打造“有效课堂”,积极探索提升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复兴高级中学十分注重内涵的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设置“分类”,教学要求“分层”,课程结构“分块”,组织形式“分组”。打破常规教学根据标准进度和基本水平组织教学的模式,依据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掌握程度分为A、B、C三种层次:增修(主要目的是加深、拓宽)、辅修(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补修(主要目的是补缺、矫正),分别编班,采取不同进度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幸福四平实验小学在提高小班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上寻求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前给每一位学生布置特定的学习任务,教学中少讲多练,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观点;课内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通过异质小组、同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益;分组学习,实行“小先生制”;对学过的基础性知识经常性地反复检测,各教学环节加强个别辅导;教师的授课计划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形成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学习的立体教学模式;一人一表的“困难学生学习跟踪表”详细记录了辅导活动及其成效,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此外,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以“热爱生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形成的“幸福课堂”、“阳光课间”、“温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曲阳四小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与小学优质教育”课题为指导,形成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方法等,都对温馨课堂的打造提供了新鲜经验。

情趣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如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推进“玩中求知,趣中长智”的课堂游戏教学,通过各种课堂游戏,在活跃课堂气氛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又如海南中学开发了影视教学模式,编辑了5600多集、10多万分钟历史影视资料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历史人文素养。

有效课堂,激发自主探究能力。从2008年开始,该区组织江湾镇街道区域内的学校开展“乡土文化资源探究活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学生们自主设计、调查、研究并最终确定了《江湾—中医之乡》、《关于江湾地区抗日事件所存遗址的研究》、《被遗忘的历史—立达学园》等课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虹口区已将“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减负增效”的内容写入了虹口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之中,显示了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心。

明确推进素质教育的“方略”:扩大视野“做中行”

提示:素质教育是一种体验性的感知和感悟,重要的是实践,由外向内渗透,由表及里融化,才能知行统一。

实践:小学生体验“造纸”,学当“茶艺师”。不久前,全国“指南针计划”在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试点展示。作为该项目的全市首个实验基地,二中心小学已开辟了五个传统文化体验室:篆刻室、造纸拓印室、书画室、茶艺室和古筝室。在茶艺室里,二(1)班的邓涵昱熟练地完成了烫壶、洗杯、注水、泡茶等一系列茶艺动作。在造纸拓印室里,孩子们围在纸浆箱边,慢慢晃动竹帘,轻轻抬起,让一层薄薄的纸浆凝结在竹帘上,体验中国传统造纸法的乐趣。小涵昱说,她学了一学期茶艺后,觉得人更有耐心,也更静得下来了。

“指南针计划”是一项全国性的文化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中普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知识。本市首批以“古代造纸和印刷发明创造”为主的中小学校古明创造体验教室已逐步在虹口区17所中小学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除青少年活动中心外,16个试点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立了相关培训主题,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指南针计划”的内容。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创设“廊文化”,拓展“班文化”,逐步形成博物馆进走廊、图书馆进教室的学校特色,还利用“彩虹视频”传递中国的悠久文化;四川北路第一小学创设中国传统蜡染纸艺试点课堂,内容包括蜡染与工艺、蜡染与画谱、蜡染与书韵、蜡染与印章等内容;红旗小学的环保纸艺;崇明路小学各类纸材的创意衍生等等都各具特色。虹口区教育局认为,各项传统文化体验项目的推出,不仅将学生从考试的压抑情绪中释放出来,而且有利于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获得真知,得到锻炼,增长才干。

同时,虹口区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活动。在“迎新春、盼世博”童谣节开幕式上,“童声念童谣,文明迎世博”朗诵大赛获奖节目——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原创童谣《结勾勾》和曲阳第五幼儿园《世界同过中国年》进行了展示表演。童谣节系列活动围绕“百年虹口、历史渊源、世博薪火、文明相传”主题开展,通过“创童谣、画童谣、跳童谣、唱童谣、诵童谣”一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世博、奉献世博的热情,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文明迎世博”,带动区容区貌的改善及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引导少年儿童关注虹口历史,自主参与世博,分享文明传承。

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力量”:师资培育“重示范”

提示:素质教育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素质教育实现的程度。

实践:素质教育不能只针对学生,事实上,要想让学生素质提高,教师首先应该接受素质教育。虹口区教育局反复强调了这个观点。

虹口区多年来在教师中开展“书写彩虹”的教师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书法活动,倡导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写好汉字,并以一手好字影响青少年学生学写一手好字,为广大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发出了明确信号:即使技术再发达,教师的手上功夫是绝对不能丢的。教师的书写,是留在学生心中的“潜影”,许多学生是通过书写对老师产生深刻印象的。作为职业行为,教师把“三笔字”练好,是站好讲坛的基石。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观看了教师们的板书、钢笔和毛笔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说:“这次比赛的意义不仅在于倡导教师的书法要写得规范、优美,更在于赞颂教师对汉字文化的热爱,赞颂大家对写好汉字的执着追求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如果说“三笔字”邀请赛,是为保护弘扬中国书法艺术,那么“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则是虹口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从“教师风采”展示到“教师之歌”传唱,从“师恩、师爱、师情”演讲到“为人、为师、为学——讲述我们身边的师德小故事”,从“双语演讲”到“享受书香情怀·品位彩虹人生”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了虹口教师教育的“彩虹系列”。虹口区教育局以“两巡一唱”为抓手,开展征集师德格言、文明铭言师德建设系列活动,配以大型版面、台历、书签等形式,在全系统、全社会广为宣传动员。系列活动共收到师德格言2495条,文明铭言1211条,金点子311条。有4240人次参加《师恩师爱师情》征文、演讲活动,全系统8240名教工人手一套优秀征文集、“教师之歌”小书签,结合优秀教师风采大型版面展,形成了区域师德建设宣传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同时,虹口区通过各种办法,加快师资水平的提升。近8年来,每年派遣骨干教师赴加拿大参加外语、国际课程等的培训,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有效提升外语教学水平。与复旦大学网络学院等共同举办“虹口区高中化学高级研修班”。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教研组长研修班。近日,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的基础上,将计划与上外合作开班对虹口区骨干教师、英语骨干教师开展系统外语培训。

虹口还充分利用市级平台、建设区级平台、推进校级平台、搭建成长平台,上下联动,着力推进“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和区骨干教师三个板块的优秀人才培养工作,一批青年骨干校长、教师崭露头角。截至2009年底,虹口教育系统共有特级校(园)长5名、在职特级教师17名、高级教师730名、区学科带头人39名,区骨干教师161名,6个区名师基地和7个区名师工作室。

确立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文化传承“德为先”

提示:素质教育不是喊口号、做样子,也不是跳跳舞、唱唱歌,而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为内容,以思想道德铸灵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过程。

实践:虹口,上海文脉的源远流长、波澜,升腾起万千气象;在这里,海派文化的人文菁华、性灵佳境,积淀为百年风韵。其中不乏办学兴教的教育先驱、锲而不舍的办学精英、心育英才的师德楷模、潜心治学的教改先锋、睿智追求的教学明星。

虹口区秉承素质育人的传统,在推进素质教育中,鲜明地提出“没有成功的德育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的理念,将德育作为学生树立理想、提升素质的重要基础。同时,这种德育又和谐地融入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因子。以虹口为校名的虹口高级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经典,已经在每届高一年段进行教学实验,有了将近六年的实践经验,不断地走向成熟,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陆舜桦说:“在众多实践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研究自己的姓氏,并撰写自己的家史。原本看似平常的姓氏,要认真研究起来还真有不少发现。首先,姓氏的起源各不相同,我们通过查资料,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自己的家史。突然发现,在自己的家族中还有不少名人,有的是伟大的革命家,有的是英勇的将军。看到自己的家族在几百年前是如此兴盛,心中不免有些许自豪感,也有信心为家族再添光彩。”学生岳锐暑假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英国旅行,了解了英国的饮食后,不禁怀念起中国菜来,又想到了传统文化课上的饮食文化,和同学们交谈起来。“传统文化课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它使我们重视身边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霍山学校通过借助“梅兰芳业余艺校”,已有2000多名学生接受过或正在接受京剧艺术教育。爱国、敬业、宽厚待人,梅兰芳艺德正在成为学生的行动。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成立学生京剧艺术团,每个年级均有一个京剧特色班,汇编《京剧校园行》,作为校本教材走进课堂。学校教师还把李白烈士的事迹作为内容,在京调中填词,这首京歌已作为校歌在全校学生中教唱。在“两纲”教育中,校本教材介绍的京剧艺术家励志故事、爱国精神,产生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中州路第一小学、祥德路小学、鲁迅初级中学的学写一手好字,共读美德故事也很有特点。

同样,虹口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成为以德育人的重要载体。该区先后在全区中小学推进“弘扬民族精神,寻找三个一百活动”,即:寻找为中国自豪的100个理由,寻找中华民族的100个声音,寻找100个国旗升起的时刻,开展了“穿越文化的时光隧道,探访瑰丽唐诗宋词”的系列活动和“民间游戏我创造”系列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虹口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区内有75%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必修课中,25%的学校纳入选修课中;共有165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这在上海市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居于领先。现在虹口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已经改变谈学习成绩为主的老模式。如复兴高级中学每年都请心理学专家、教授为家长做精彩而又通俗易懂的亲子教育报告,教研员也不定期地深入基层学校为学生家长作心理辅导报告,如复兴高中学习心理辅导、实验中学的新生家长辅导、北郊高中家长的青春期教育辅导等。2009年应东方讲坛邀请,区教育局副局长屠传信以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为家长作考前辅导公益报告,深受家长的欢迎,整个会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金沙中学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以身示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塑造学生。该校地处旧城区,外来务工子女占近60%,相当比例的学生使用帮困助学券。由于该校注意全员育人,学生在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校也成为居民向往的学校。

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引领”:教育课题“攻难关”

提示: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要以科学研究作为引领,这是保证产生成效的基础。

实践:近年来,虹口区教育系统以《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统领,开展系列课题研究,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制度体系,在“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实现“一校一特色”。

2008年区教育系统相关成果获上海市第九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9年底,教育部规划课题《创设“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的区域研究》、市科研课题《区域性推进小学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和《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效益——虹口区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新三大课题”开题报告举行,标志着虹口区新一批重大教育科研课题正式启动;2010年,虹口区两大特色科研项目“跨学科研究”、“分层递进教学法”又申报为教育部“改革开放三十年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虹口区教育科研整体发展层次和水平。最近,作为教育部与上海市“部市合作”项目的市教委委托课题“电子书包”又正式在虹口区试点,虹口教育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为全市探索电子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居住在凉城地区的李先生和他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这几天心情特别舒畅,“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要开分部啦,原来学习美术在路上要花不少时间,现在几乎就在家门口”,父子俩看着分部日益成形,喜上眉梢。

上一篇窃玩记

下一篇专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