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背影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1
一、组织学生阅读与文本对话
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须要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认真的潜心阅读,通过搜集、处理、加工信息,获得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思想上的对话交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理解不透、感知不到的地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初步理解。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背影》一课时,对于这篇描写父爱真情的经典作品,老师在简单介绍了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背影”是谁的?课文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背影”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背影”所揭示的主题、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迅速地开始阅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体验作者的感受,寻找问题的答案,顺利地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背影”是父亲的背景,课文共4次写到了“背影”,在父子分别时看到了父亲的背景,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抒发了父亲关心儿子的真挚情感,很好地完成了与文本的对话,有利地推动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由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须要加强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理解文本的内容,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观念。
二、学生结合文本与老师对话
通过各种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与老师进行对话,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智慧,促进课堂生成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年级上册的这篇著名的描写至爱亲情的《我的母亲》一课时,老师改变了自己唱独角戏的方式,采取与学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听众”转变为“参与者”、“交流者”。老师首先设计了问题: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理解“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母亲”又是“严父”呢?课文主要围绕着“母亲”写了哪些事情?学生们通过阅读课文,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答案,“说明作者的母亲平常对于他的管教非常严格”。“母亲主要的品格体现在: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答案的要点,再进行强调。接下来,老师又让学生默读课文,“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在默读完成后,又进行了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讨论总结写作特点。老师问:“是怎样来刻画母亲形象的呢?”学生结合讨论的结果,有的说:“课文写了很多典型的事件,通过母亲处理这些事情的态度来体现母亲的性格特点。”老师又让学生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学生通过阅读理清了课文的顺序。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意义的生成。
三、激发实感与自我展开对话
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色。”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领悟文本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情况下,学生也自然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老师须要通过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释放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展示自己,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2
一、准确理解文章关键内容
开头结尾的提示。如《记一辆纺车》,首段点明作者常常想起、深切怀念在延安使用过的一辆纺车。这辆纺车普通、旧式,并无特别之处,何以引起作者深切怀念呢?结尾说“跟困难斗争,其乐无穷”,因此联系首尾两段思考,文章主旨显而易见:纺车是延安军民战胜敌人封锁、渡过暂时困难的战斗武器,写它是为了表现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乐观精神。
抒情议论部分的提示。抒情议论,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它可以透视出作品的内涵。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每记叙完一件事,便有议论抒情的语段,其中一段写道:“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么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此句揭示出文章的旨意:赞扬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抓住线索。线索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感情等。抓住了线索,就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以其父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第一次开篇点题,第二次具体描绘“背影”,第三次惜别时“背影”在人群里消失,第四次别后泪光中浮现“背影”。通过对“背影”的描述,说明“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的印记,表现出父亲深挚的爱,是父亲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由此可知:“背影”反映了父子相爱相思之情,是旧社会穷困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
二、抓好阅读训练过程
教学《一件珍贵的衬衫》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记者,只知道这件事发生在天安门附近,不知道当事人是谁,你认为应当首先找什么人了解情况?问题一出,学生人人都在动脑筋,边讨论,边阅读课文。当问题解决之后,课文熟悉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就具备了。接着再继续提问,这样引入课文分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又如:我在讲说明文《死海不死》时,准备了这样一个实验:一杯淡水,一杯盐水,一个生鸡蛋。我利用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启发学生:“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么大呢?”观察后,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了答案。教学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使学生深入了解事物的特征或原理。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那么,阅读教学便会取得好的成效。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3
教师体验了一次学生阅读。检测数据说明,在脱离一切可参考资源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差异不大,而且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得分率低下的原因。
客观上:一是时间比较仓促,教师没有足够的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时间。在40分钟内阅读两篇文章并完成12个解读试题是有一定困难的。由此,教师应该切身体会到解读文本需要时间和过程,其起点应是“阅读”,而不是盲目的分析。二是试题难度过高,如选文《我们为什么活着》的解读题中“文章结尾段的排比句有哪些作用?具体说说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等问题不仅超越了学生认知水平,同时也超越了教师解读水平。三是“问题”和“参考答案”设计不够科学。如,选文《背影》的解读题中“四次背影出现,有虚写也有实写,虚与实关系(参考答案: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对实深化和升华)”。但这类偏难、偏怪的解读题自始自终伴随着阅读教学,学生经常接触却始终是盲点。由此,教师应深深体会到阅读理解思考题要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主观上:教师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教参。如《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文章的主题”等,教参中分析得很详细、很到位,但都没有很好地把握。由此,教师应该认真反省自己的备课行为。
总之,教师已有的阅读素养与现行的解读目标差异悬殊和教师急功近利的解读行为是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源。迅速提高教师阅读素养势在必行,因为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决定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1. 熟读文本。目前,教师浅读文本的行为十分严重,教师的备读仅仅停留在正确和流利上,以便给学生范读,而且面对刚刚接触课文的学生,还没来得及正确朗读就开始实施理解。浅则研究文章的“线索、主题”之类的问题;深则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结构特点”之类的问题。这种抛开文本讲文本的解读行为,违背了文本解读规律,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滋长了学生的厌读习性。
其实,文本解读是一种通过语言媒介来理解文本、接受信息、体验感悟和获得美感的过程,所以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熟读文本。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谈到自己的备课经验时说;“首先,备学生;其次,备课文,就是通读教材,熟读课文,把内容精美的课文背下来;最后,备语言,就是把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总结语等背下来。”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就是教师先自己解读教材、体验教材,然后于课堂上引领学生重走自己解读、体验的过程。”这就是说,熟读理解是解读文本的最基本思路。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路人”,所以教师要养成熟读文本的习惯,要读出理解,读出感受,读出收获,同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细心揣摩学生的认知、需要、障碍和困难,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阅读,去思考每一个文本解读题,进而把自己良好的解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导读过程”,让学生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
2. 深读文本。教师备课敷衍的行为很明显。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先看课后阅读理解题,再看其参考答案,然后就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的埋怨声:“这些理解题很简单,学生就是答错!”首先,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辩等综合素质即阅读素养均比学生高,更重要的是教师先看了答案,当然是再难的问题也觉得简单了。有位老师在解读《草船借箭》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假设那天没有雾,如果你是诸葛亮会怎么做?提出如此荒唐的问题,说明教师根本不懂文中的诸葛亮。还有位教师在教学《贝多芬》一课时,给学生配乐范读课文后问道:同学们听到了怎样的音乐旋律?教师简直把学生当成音乐家了。《阿里山纪行》一文,由于教材编者的失误,将文中“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一句中“禅的世界”写成了“蝉的世界”。经学期末检测得知,所有的教师都没发现错误。“蝉”与“禅”,在字形上只是小小的偏旁差异,但含义上却是两种文化的差异。这种“曲解、误解和错解”的解读现象频频出现在教学当中。“千重要万重要掌握好教材最重要,这法那法掌握不好教材就没法。”这句话足以说明钻研教材的意义。只有突破教材内容,才能保证正确解读文本,进而将文本中潜在的知识充分地挖掘并传授给学生。如:教学《春》(朱自清),挖掘优美的语言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动、准确、精美、朴实、鲜活”的语言美,同时学习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形容词的运用方法,学习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乡愁》(余光中),让学生领悟作者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同时习得“意象”的提炼方法;教学《请欣赏别人》(谭士桢),让学生感悟“欣赏”的神奇力量,同时习得论辩方法……这就是说,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点,只有突破教材内容,才能保证文本解读的质量,才能驾驭文本潜在的资源,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4
一、线性阅读
线性阅读是指通过对文章的阅读,通过时间、空间、线索、手法、修辞等单一方向,完成阅读任务。这是一种流程清晰、层次分明的阅读方式。具有单向性、连贯性、整体性的特征。在线性阅读过程中,师生紧扣文本,一点串线,以点带面,在清楚的流程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第一,创建教学情境。在线性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阅读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轨道、带领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的境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构建教学情境,将文章中的一个个场景串联起来,通过情境或者画面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具体物象等,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个场景、意境、画面或者情境。
例如,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体会词语所承载的丰富内涵。《白杨礼赞》中,作者开篇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一句中的“不平凡”一词始终贯穿全文,它既是文章的抒情线索,也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般地剖析文本,最终发现“平凡的白杨树”的“不平凡”之所在的象征意义。
再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父亲》,并下载“买橘送别”的影视资料。将学生带入到感动与感恩的情境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这部作品。
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强化了记忆,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领悟。
第二,寻找线性阅读的切入点。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驾驭文章整体脉络或思想内涵的切入点。这个点可以是文章的文眼或文章主旨句,也可能是文章中某一关键词或句。一般来说,这个词或句在整个文章中起到线索、过渡、揭示中心或铺垫、设置悬念、画龙点睛等作用。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文章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引出文章的叙事线索,同时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再如,《变色龙》中,要紧扣奥楚蔑洛夫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这一主线,找出他6次不同的判定与对应的5次变化,通过对比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看得更加清楚。
线性阅读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切入点,架起线性阅读的桥梁,同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采取师生对话和设置情境等教学手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全心投入到文本阅读中。
二、网状阅读
第一,构建纵横立体阅读体系。网状阅读是指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将时间、空间、线索、修辞、情感等因素综合起来,由点到面、纵横交错、由表及里,垂直方向剖析文本,构建立体式的网状阅读方式。网状阅读具有多元化、发散性、综合性等特征,在阅读中,学生不仅了解了阅读方法,同时也达到了新课标的情感价值培养目标。
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比较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思想;比较不同的事物;比较不同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比较文句所包含的情感等。
例如,学习《窗》时,把靠窗的病人与不靠窗的病人进行比较,剖析他们的心灵世界,可以看出无私与自私、高尚与鄙俗、美好与丑陋的两个灵魂的对比。通过两个人物形象的比照,学生很快领悟了小说的主旨,自己的心灵得到了熏陶,让美的品质驻扎学生的心间。
再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文章第一部分叙述作者当年读书求学之难;第二部分分析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两者形成对比。学生从对比中懂得了“读书求学需要勤奋专一”的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文章中作者勤奋学习的精神与品质内化为自己今后学习中不断进取、奋发前进的动力。
第二,构建多向综合阅读体系。在以上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在剖析文本的时候,就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横向纵向剖析文本,就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剖析文章某一段、某一句。如对某一句段,可以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写作技巧、该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所蕴含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更深更广的阅读分析。
例如,我们在剖析某一文本时,不仅仅局限于该文本内,还可以是联系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或课内与课外类似文章的比较阅读等等。既可以从体裁、语言、风格、主题、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跨时代的作品比较、纵横知识点或者新旧知识的比较、同一文本的前后比较。比如,情感的前后变化、事情形势的变化、情态首尾的变化等。在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要潜入文本内,把文本外的“我”演变为文中的“我”,用心体悟和分析文字里蕴含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具体的物象有10个,加上1个景中之人。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物象构建的意境,把学生带进文本,融入情境中,进而把握诗词内涵,此词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物象构建出一个萧瑟、凄凉、孤寂的秋思意境,表达了天涯游子的思乡愁情。
这样,文本剖析更透彻,课堂向纵深发展,课堂容量得到拓展,更能穿越学生思维与心灵世界,搭建更广阔的阅读空间。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能够把知识触类旁通,教师可以选择和文章材料相近的文章,让学生们进行对比阅读,创设网状阅读系统。从而有效避免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表面化。
第三,构建多重对话体系。这种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三种对话表现为由显性对话到隐性对话过程,学生通过对话主动发现在阅读文本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达到激发兴趣、主动思考、自我设疑、寻求答案、培养能力的目的。
例如,预习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挖掘几个问题;教师也可以给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根据文本提出问题,在自我探究的同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寻求解答途径。这个过程中,教师一般不给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答案。
通过网状阅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发挥学习主动性,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和表达思想进行全面掌握,多层次多领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点和线性阅读不同。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5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也是育人的核心阵地,我们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打造一个“自主、高效的新型课堂”。那么如何营造自主、高效的课堂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点探究,以求提高其高效性。
一、从教学内容上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材不仅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而且承担着教学功能,但这并不是让老师照本宣科去教教材。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补充、创新。如在使用教材时觉得配备的音像材料比较少,觉得使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更有甚时学生节外生枝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要重新创设教学内容,灵活地去用好教材。
【教例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的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生1: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我觉得人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孤独。(接着便讲述了自己在一次风雪之夜独自回家、战胜孤独的情景。)
师:这位同学以自己的经历向我们阐述了“孤独”的含义,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试试?
生2:一次,爸爸去南方考察,妈妈去外地检查医疗工作,我一个人在家呆半个月。尤其是在夜深人静、刮风下雨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恐惧,什么叫孤单,想想父母在家的时候是多么幸福。不过,这些经历也标志着我长大了。
生3:我骨折后,在医院和家里躺了三个月,那痛疼、凄苦、寂寞的滋味至今不愿回味,但对我来说,这是我成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反思】以上几位同学都一味地畅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答非所问,然而这位老师却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成情况,灵活地取舍教学内容,及时调控训练重点,即由讨论“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到”转为“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孤独的认识”,以生动新颖的教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真正落实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不能再机械地把教材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把教材看成是学生益智培能、张扬个性的一座桥梁,反之,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教学内容只能引起学生的“反胃”,学生不“适口”,教学的高效性便无从谈起。
二、从教师的主导作用上看,变“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
传统的教学则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每一步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中出现与预设不符的情况也无心顾及,强行牵着学生鼻子跟着自己的设计走,去完成课前预定的教学内容,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而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师牵生从”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例二】(《背影》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四次“背影”,并体会其作用。
生1:老师,《背影》是名篇,可我觉得不好,写人有好多角度,为什么朱自清非要从背影入手呢?
看着学生求助的眼睛,这位老师顺水推舟,迅速接过话说:“同学们,写人有好多角度,从背影入手未必好,不妨找同学来读读吧。”
生2:他读完后眼睛湿润着说:“买橘子的背影真感人,我忽然想起了父亲送我上学的情景。那次风雪交加,父亲推着自行车送我去汽车站,然后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雪地上留下了一串艰难的足迹,看着父亲的背影,我当时差点留下了眼泪……
经他这样一说,全班同学纷纷举手发言,刚才发问的学生也激动地说:“通过他的朗读和讲述,我懂得了背影是这些感情的载体,我更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从背影入手去写了。”
【反思】这位老师在课堂上的处理是成功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弃之不顾,一味地引导学生去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那便陷入了传统的“师牵生从”的教学模式之中,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学生不再是教师手中的“木偶”,处处受牵制,没有自。相反教师应在课堂中寻找学生思想的火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成为由“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的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有节外生枝的行为不是封杀,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地点拨。“跟着学生走”,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这位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跟着学生走,给学生搭建展示智慧、个性与才能的平台,敢于面对学生“将”自己的“军”。
三、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上看,变“被动阅读”为“互动阅读”
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课堂阅读不能被漠视,更不能偏废。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课程改革的今天,不少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走形式,动不动就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互动阅读,才是合作探究。但是学生在读书时的主体性真正得到发挥了吗?是否有一种假热闹在蒙骗我们呢?其间答案不说自明,一些老师仍是卖“瓶装老酒”,学生仍是“被动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学生的激情也并没有随着这种合作讨论活跃起来,课堂上有的只是教师一场干巴巴的说教。
【教例三】(《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片断)
老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趁机问道:谁愿意把于勒领回家?
生1:不愿意。于勒的悲剧命运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生2:愿意。于勒的命运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造成的。我们应给予他帮助和教育,这也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生3:对于勒这样的人,不是某个家庭、某个人能解决的,要由政府来解决这类人的问题,就如我们现在的“中华慈善总会”、“李嘉诚基金会”等等。
【反思】课后,笔者与这位老师谈起了这几位同学,尤其是第一位同学平时学习成绩差,不善言说,可是在这节课上的表现真是让人感到意外。是的,由于性格特点、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理解方式的不同,学生在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课堂阅读就要克服“偏对话”的现状,要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互动起来。如这位老师的“谁愿意把于勒领回家”的巧妙提问,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想在相互交流中碰撞、萌发,产生了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从过去的“被动阅读”进入“互动阅读”,促进课堂自主高效。
综上所述,营造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在于我们的自身,在于教学内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处理上,只要我们立足实际,就会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从而促进自主高效课堂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共享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方智范,赵志伟.走进课堂――初中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1).
[3]郭根富.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05).
背影阅读答案范文6
这一次对《背影》的教学要从一幅图说起。当教学进入重点研读阶段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父亲过月台为“我”买橘子一段,划出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从中概括出父亲背影的特点。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忽然有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觉得这个插图画得有点问题。”我问:“什么问题?”学生说;“这个月台是不是画矮了?”其实在课前我看到这幅图也有这种感受,因为图中月台的高度与文中父亲攀爬的动作所显示的月台高度不相符,但当时我也没有在意。此时听学生这样一说,我忽然找到了这一部分教学的突破口。于是我马上追问:“为什么?”这时,其他学生也有了热烈的反映,他们忍不住在下面大声说起了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说:“攀!攀!”有的说“慢慢探身下去”等等。我示意学生们安静,请发现问题的同学们继续阐述自己的认识。他说:“‘攀’有向上的意思,说明月台至少与父亲肩膀平齐。”我接着问:“那图中画的这种动作用什么动词表示合适?”他想了想回答:“扶。”我请他坐下,又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合适的词了,有同学说:“撑。”我高兴地肯定了学生的观点,表扬他们观察细、理解透。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能表现月台高而父亲动作困难的词语,学生迅速地找出其他有关动词。这时,这些动词在学生们的眼中已经形象起来,他们边说出这些动词,边分析出父亲动作的艰难与努力。
在此基础上,我又回到学生阅读之前提出的问题上来:由文中的这些描写,可以概括出父亲背影具有怎样的特点?大多数学生说“艰难”,还有的用“笨拙”“努力”“蹒跚”“肥胖”等词来概括。此时,我才抛出最重要的一问:“我们如果看到这样一个又胖又笨的成年人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月台上爬上爬下,我们可能会笑起来。朱自清先前还嫌自己的父亲说话不大漂亮,按说这时更会觉得父亲不顾体面丢了自己的人。可相反的是,作者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一时无人说话。我等了一会儿,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让学生与周围同学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学生开始发言,他们的认识可以总结为三点:(1)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如此艰难,终于感动了作者。行动越困难,越能体现父亲爱子之深,朱自清就越加感动,终于流下眼泪。(2)祖母刚刚去世,父亲也已失业,在家境如此惨淡、父子又即将离别之时,父亲的爱更显得珍贵,触动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所以流下眼泪。(3)看到父亲已经年迈,想到父亲以前曾为自己做过的一切,想到父亲将来还要为了支撑一个家去艰难谋生,作者不忍又无奈,终于流下眼泪。
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第1、2点,当有学生说出第3点时,我发现学生们由发言时的热闹变得安静了,他们似乎也在想象着父亲的过去和将来,父亲由青年到年迈,父亲他沉默而又执着……我借此开始总结:“父亲是一个成年人,并做过烟草专卖局的局长,他应该是很重视体面的,但在这一刻,他忘记了什么体面,只一心一意地为儿子买橘子,儿子就是他生命中的一切。在失去亲人又失去工作时,在人生困顿、前途迷茫时,儿子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安慰,最重的砝码,父亲的爱子之情表露无遗。此时的父亲虽已年迈,但为了支撑家庭,为了儿子上学,他还要去奔波谋生。想一想,这时的他,还能轻松找到工作吗?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要这样“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甚至比这还要努力。这就是父亲啊,这个艰难、努力、笨拙、难看的背影里有父亲的慈爱与迂执,有父亲的困顿与挣扎,有父亲的艰辛与努力。这就是父亲一生奉献、拳拳爱子之情的浓缩。这时,课堂已变得非常安静,大家都被父亲的形象所震动。我说:“让我们再一起来把这一段文章读一遍吧。”学生们读得非常用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声,已经完全沉浸到文章深沉的情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