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译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东施效颦译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1

从互联网交互技术角度讲,互联网营销本质反映的是消费者网上选择就是对网页接受程度的表征,即通过网页设计来解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行为特点。然而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行为(心理)角度来认识互联网下品牌营销。互联网品牌营销主要与商品或服务的品牌知晓度、品牌形象、感知或知觉质量与价值以及对品牌信任等因素有关。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使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彼此间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的在线平台,它是由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网络关系的社群所组成。在一定意义上讲互联时代的每一种产品或品牌的用户都存在于社交媒体上,即使某个用户是沉默的,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等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影响他。也就是说,品牌用户是成群结队的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更加注重品牌所展现出来的感知的印象以及产品的感知质量,这与社交媒体上信息的影响至关重要。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影响力也越大,品牌资产价值的收获越大。所以在互联网下传播效率ROI代表的就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也就是说粉丝对品牌营销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社交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观念就是:品牌消费的目标人群在那里,品牌营销就应出现在那里。

评价社交媒体对互联网营销影响主要有三个基本指标:一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强度;二是彼此之间价值观、生活方式的相似度;三是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可信度。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越深入,品牌的收获越大,品牌影响力也越大。新的ROI代表的是参与回报率(Return on Involvement),因此粉丝群至关重要。粉丝对品牌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占购买总数比例的数字,他们对塑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影响者、共同价值观、鼓舞人心的社区、口碑传播、共同创造以及共同分享的故事。在移动互联与社交媒体影响下互联网营销关键就是要了解消费者心里的真实想法,知道消费者在购物时是商品的那些特点影响其购买,这些对基于移动互联下社交媒体显得格外重要。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消费需要会不断出现,经营者要学会通过了解市场行情,前瞻性地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要与将来的需要以便及时发现品牌的制高点,据此抢占消费者的心智空间。

记住:品牌价值不是公司自有的,而是来自于消费者的心声,品牌价值意义只要靠近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体现出对消费者的详尽关心,才能拨动消费者心弦,让他们心灵受到感染、震慑,然后才会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偏向和忠实,从而产生更大的品牌资产价值。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市场营销又将面临哪些新问题呢?经营者又该如何思考与应对呢。

当今对品牌价值传播主要策略都是将知识、价值和情感三维一体进行。如节能环保、人文关爱等社会职责、价值观可以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满意,因而凭借互联网社交媒体显示公司社会职责,进行品牌价值传播将成为将来的公司品牌战略的首选。公司通过社交媒体承担社会职责来晋升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和公众对品牌的认同,将是公司或商家在互联网营销中需要仔细研讨的课题。在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工具的本质是个以价值观和喜好等区别社区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消费者期望所购买到品牌产品应具有的价值观和理念要与他们所赏识或推重的价值观及理念相符合,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知道公司品牌背面的价值观,公司所信仰的运营理念,这些对消费者来说会越来越重要了。

移动互联下影响消费者品牌体验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的信仰。由于消费者的信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二是消费者的爱好,特别是能为消费者带来额定的情感性利益的倾向。三是消费者希望为具有物所体现的行动。

互联网世界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族群,他们是具有创造力、具有同理心、能观察趋势走向能力以及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有关研究认为在移动互联下消费者心理主要来自两种感知:高感性(High Concept)与高体会(High Touch)。高感性是指的是观察趋势和机会,以创造优美或感动人心的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结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转化为新事物的能力。高体会是指体察他人情感,熟悉人与人微妙互动,懂得为自己与他人寻找喜乐,以及在繁琐俗务间发掘意义与目的的能力。

据此在移动互联下市场营销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能只有功能,还要重设计(形象知觉)。光是提供堪用的产品、服务、体验或生活型态,已经不够了。如今无论为赚钱或为成就感,都必须创作出好看、独特,或令人感动的东西或形象。

二、不能只有论点,还要会说故事。现代人面对过量信息,过于据理力争是不够的。总有人会找到相反例证来反驳你的说法。想要说服别人、灌输信息,甚至说服自己,都必须具备编织有情感经历的故事能力。

三、不能只谈专业,还须会整合。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需要专业和专才,但随着白领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软件取代,与专业相反的才能也开始受到重视,社会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综合即综观大趋势、跨越藩篱、结合独立元素成为新好产品的能力。

四、不能只有正经,还要会玩乐。太多证据显示多笑、保持愉悦心情、玩游戏和幽默感,对健康与工作都有极大好处。当然该严肃的时候要严肃,不过太过正经对事业不见得有益,对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时代,无论工作还是居家,都需要玩乐。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下品牌营销中,社会资本(社群力量)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话语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的相互影响取代消费行为,合作压倒了竞争,市场中的部分“交换价值”被协同共享中的“共享价值”取代。

如阿迪达斯为了应对耐克市场策略的改变所发动的全球换标的推行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活动制造宣扬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大肆宣扬,一是为了招引消费者参加其间,阿迪达斯凭借移动互联还采纳了三个全新的过程来加深消费者的体验。具体地说,首先,阿迪鉴于视频网站的巨大影响,阿迪达斯宣告与视频网站协作,对活动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将一场几百人参加的推行活动,分散到亿万视频受众中,这自身就是一个招引人的工作,引起了消费者的等待。其次,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上展开“明星徽章申领”的活动,进一步靠拢人气,培育爱好。再次,通过移动互联直播,全方位报导与即时互动并行,在网络上引爆二次传达。最后宣扬收尾之时,敏捷挑选并编排出精彩花絮,传达保温宣扬作用,连续宣扬热度,延伸传达周期,添加消费者信仰。这一方法无异于一场品牌粉丝的“全民狂欢节”,从开始到结尾闭幕,每一个过程都做足噱头、攒足悬念,各路媒体狂轰乱炸,消费者自动参加其间,构成强壮的互动和二次传达气势,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品牌体会,结尾在消费者头脑中构成不可替代的品牌形象。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2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且两者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其习语更是巧妙地承载了此语言的文化精髓。本文通过语言文化差异对习语产生的影响来探讨中文习语的基本翻译方法。

关键词: 语言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

中华五千年的渊源历史成就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更是孕育了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人民长期沿袭使用的定型词组和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反映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更能够生动形象地显示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正因如此,习语的翻译也比较复杂。但只要我们按照严复先生“信、达、雅”的翻译原则,注意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语言结构的整体性,避免死译硬译,在习语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以下是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汉语习语翻译译法的几点探索。

一、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译文中既保持原习语的内容,又保持原习语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其比喻形象、民族和地方色彩和语言风格等。各民族的人能够交流是因为在思维表达方式、联想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对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英汉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直译必须以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为前提。例如: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往往作者都会借用习语,使文章生动形象。例:出自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的习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用直译法译为:Like Chiang Tai Kung fishing,they have case the line for the fish who want to be caught.又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提道:“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在翻译时把中文的习语“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译成:The monk may ra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意思是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这一类俗语的翻译基本上都采用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

二、意异法

意译主要是指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习俗不同,不同的事物所引发的联想也不同。若照字面直译不仅不能达意,而且可能会使人费解或产生误解。中国的习语有不少源于史实或寓言故事,也有源于生活习俗。因此,对于这种习语的翻译,应着重传达原习语的意义,可更换形象译出其原意,或舍弃其字面意义、形象意义译出其隐含意义。例如:“一五一十”、“三长两短”这类习语。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一五一十”那就翻译成fifteen and ten,“三长两短”翻译成three long and two short,西方读者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舍弃按字面意思翻译,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一五一十”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这里的“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所以根据上下文含义可译成systematically and in full detail or to tell something exactly as it happened.同理“三长两短”的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可译成:If anything/unexpected misfortune should happen to me.这样翻译就清楚明白不会产生歧义了。

三、节译法

在汉语习语中,常有并列的对偶结构,用两个不同的喻体表达不同的喻义。例如“愁眉苦脸”、“不学无术”、“长吁短叹”等。对于此类汉语习语通常可采用节译法,即省去并列重复的部分,保留它的基本喻义。例如:“愁眉苦脸”可以译成gloomy face,无需既译“眉”又译“脸”;“不学无术”即uneducated之意,因而无需把“不学”和“无术”重复译出;“长吁短叹”这个习语“长吁”和“短叹”表示同一个概念,所以译文仅以sighing deeply概括两者之意。

四、借用英语中的同义习语

英语的一些习语和汉语的一些习语采用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及其相似的喻义。如“班门弄斧”和Teach one’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以牙还牙”和a tooth for tooth,“一帆风顺”和plain sailing,等等。遇到类似这种情况,不妨借用英语同义词来译。但是在借用英语习语时必须注意两种习语各自的特点,避免时代、地点、条件、名族、习惯、色彩等方面与原作上下文形成矛盾。例如:“我没想到他对同志们的批评竟充耳不闻。”译成英语:I didn’t expect him to turn a deaf ear to the comrade’s criticism.其中对习语“充耳不闻”的翻译就是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 turn a deaf ear to来表达,十分妥帖。

五、直译和兼译兼用

在采用直译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时,又兼用译意,有时略作适当补充,使译文能更加清晰地传达原文含义。例如在的作品《雷雨》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译成英文:But this girl MEi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其中习语“无亲无故”译为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同时补充上to help her,点出含义,使全句述意完整。

六、直译加注法

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汉语习语也常采用直译,但是需要加注,以免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这样读者容易理解中文习语所要表达的含义。例如:庄周《庄子·天运》中的习语“东施效颦”译成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固然保留了原文典故中人物的名字,但是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何许人?如不加注解,西方读者是无法理解的。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后人用“东施效颦”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差。所以在翻译这个习语的时候应加注: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r,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中国的习语如恒河沙数,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在翻译习语的时候我们往往要理解其含义,不能盲目按字面意思翻译。与此同时要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具备双语能力和双文化知识,在翻译中结合多种译法,力求促成“信、达、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3

翻看之前,我有點不明所以:《红楼梦》这么通俗的小说,还需要把它翻译成口语?翻看后,我受到了深深的暴击。作者虽然身处民间,但怀着和乾隆皇帝一样的爱好——“荼毒名作”。他不仅强行把自己的见解插入《红楼梦》原文,连标题也不放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他改成“甄士隐丢了女儿,贾雨村巧认知己”;“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他改成“黛玉妈病死扬州,冷子兴解说贾府”。我猜想作者可能有一定的“二人转”功底,所以特别善于抓住“10w+”风格的关键词,而且还拼凑得挺押韵:“二公子偷娶二奶,尤三姐想嫁二郎”“尤三姐为爱自杀,柳湘莲选择出家”,光标题我就能看一个下午!

这种译文的目标读者是谁呢?小学生吗?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不够,即便是“译文”,也不一定能看懂。而大一些的学生,只要有阅读意愿,我不信他们读不懂白话小说。我小学五年级就可以自己看《红楼梦》了,并且很快开始进入金庸古龙,甚至《三言二拍》的歧途,陷入和家长、老师打游击看“禁书”的青春期综合征不可自拔……

本来就是通俗文学,还要再嚼一遍,这简直是出版商跟作者联合起来,要和读者同归于尽。如果连《红楼梦》这种难度都要翻译,那唐诗岂不是要这样翻译:“日头当空去种地,汗水滴到土地里。”写诗的人也可以学习热衷写打油诗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的作品有两个极端:一个鄙俗,一个浮夸。鄙俗的,就好比“白话版”的《红楼梦》,“怡红院里妖花开,通灵宝玉玩失踪”。浮夸的,就看那网上流行的“美到极致的古风诗”吧,“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恨不能把最漂亮的词句堆出来,恨不能平常说话也骈四俪六。但问题是,因为缺乏格律训练,华美古好者憋出来的,往往是尴尬癌晚期产品。这玩意儿尤其有毒,一眼看过去仿佛很有文采,仔细一读,文理不通,毫无灵魂。这种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若真的被小朋友学了去,恐怕不能增进文化修养,只能落得“东施效颦”的结果。

吾乡有一种败家子,家里没有几文钱,却格外羡慕阔人,喜欢鲜衣华服。乡人嘲笑他们,说“三千块钱的家当,两千穿在身上”。这种人,别看人前穿得板正,脱下三接头的皮鞋,袜子前露脚趾头,后露脚后跟。在出版商和“翻译者”的联合培养下,会不会造出更多根基不牢的文采绚烂崇拜症患者?华衣穿起来很容易,因为套路就那么几个,“陌上”“月华”“落花”“流水”“君”“卿”……关键词抄几遍,谁都能腆着脸胡诌。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文化 价值观念 审美意识 归化 异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使用语言时必然反映出人所处社会的特定文化。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目标文本(target text)中再现源语文本(source text)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应该摆脱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放眼于广阔的跨文化视野之下。而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译者必须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掌握不同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语境,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一、中西文化差异中的诸因素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在价值观念方面会有所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因此,英语中就有很多表示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短语,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中国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2.方面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识、所组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的第一句“Four scores and seven years ago,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在这一庄严的时刻,林肯想到了《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即Abraham(基督教《圣经》中犹太人的始祖)生第一个孩子时,是“four scores and six years old”。利用这样一个互文(intertexuality)结构的短语,林肯可以有力地感召笃信基督教演讲课题的听众,激发了他们为南北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达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短语“Four scores and seven years ago”,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就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因为对于没有读过《圣经》的汉语读者而言,这一短语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当然也就达不到原文读者心目中可能产生的那种效果。加之汉语并无score这一词的对应词,我们只能译为“87年前”,不得不承认这种译法丢失了原文的韵味。英语中有很多词语表达特定的宗教意义。如: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中国人看到这几个字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刻。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它表示伸张正义的时刻,是指中国人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意。汉语中的“老天爷”、“神”,道教的“阎王”,神话中的“龙王”等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文学传统上的差异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承载和浓缩了许多本民族文化。因此,文学和文化是一种水融的关系。就英汉诗歌来说,英语诗歌中常用的形式有:商籁体、英雄偶句诗、无韵诗等,其中商籁体,亦称十四行诗,原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文艺复兴时期从意大利流入英国,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54首商籁体,成就最显著。沙氏的商籁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两行对句组成,每行均为五步抑扬格,尾韵的韵式是abab,cdcd,efef,gg;英雄偶句诗,亦称英雄双行体,是由抑扬格、五音步、押尾韵的双行组成,该诗体在英国18世纪诗人蒲伯手中达到极高的水平;无韵诗则更是普遍,它常用的形式是五音步,抑扬格,不押尾韵。

在汉语的诗歌中,最早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古体诗;然后出现了乐府五言诗,它迄自十九首至于陶潜,“它最大的特征是把《诗经》的变法多端的章法、句法和韵法变成整齐的一律”(朱光潜,1982:180)。中国诗歌的第二个大转变就是律诗的兴起,它迄至谢灵运和“永明诗人”,一直到明清止,“它最大的特征是丢弃汉魏诗的浑厚古拙而向精妍新巧”(朱光潜,1982:181)。这种“精妍新巧”主要表现在字句间“意义的对偶”与“声音的对仗”。在汉诗中,律诗最讲究形式,甚至因过于讲究而最终走上了僵硬的形式化歧途。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它有以下四个特点: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王力,1977:14)。面对英汉二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我们该如何变通?如果我们硬要用汉诗的形式套用到英诗上去,这貌似“忠实”的翻译,其实是适得其反,反之亦然。

4.审美意识中的差异

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中西方在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从美学思维对象的视角观察,我们发现中西有综合和分析的区别,从美学思维主体的视角观察,中西有感悟和思辩的区别。

在汉语所谓“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文字表达里,逻辑消失,意境却显豁;理形,文采却斐然。读者需从整体把握,用心灵感悟,通过主体直接经验和发挥想象力去发掘表达之内在、隐含的因素。如:“脸不改色心不跳”,此系妇孺皆知的汉语表达,既用于书面语,又用于口语。以汉语为母语者在初识“脸不改色,心不跳”时,不必查阅字典,也无须请教老师,即能自明其义,这七个字,写出“我自岿然不动”的镇静心理,有意境,有形象。恐怕无人会就此语的字面表达提出质疑:心如何可以“不跳”呢?汉语表达就是如此出“彩”,如此传神!意思到了,就行了。人们并不计较其字面逻辑,并不在乎表象含糊。汉语能在些许模糊中给人一种整体感应,能在几分拙朴中营造一种清朗意境。

英译“脸不改色心不跳”,问题随即而至。直译(Without one’s face changing color or one’s heart beating),native speakers断不能接受!经过逻辑梳理,“脸不改色心不跳”被译成:Behave without one’s face turning white or one’s heart beating any faster;not show the slightest fear.汉句与英译相比,后者添加了any faster和not show the slightest fear,两处添加,必不可缺。缺之,则成“问题表达”(problematic expression)。

二、文化语境差异下的语际翻译策略的选择

鉴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那么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德国语言学家斯莱尔马赫指出,翻译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其实他的观点换一种说法就是“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指在翻译时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在目的语文本的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语文化的“异质性”。“归化”是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形式。“归化”或“异化”的方法并非是决然对立的,译者在解读原文以及再造译文的过程中,两者语言文化结构是相互作用的。“一般情况下,译者的能力因素中本族语能力较强,在外语译成本族语时趋于选择‘归化’策略;反之,在把本族语译成外语时,由于在特定的语言结构中,本族语的文本内容找不到相对应的外语表达时,往往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裘姬新,2004,(3)48-51)。可见,无论是“归化”或是“异化”翻译法,他们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以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因此,译者应将异化和归化有机结合起来,即找出两者之间的切合点;否则,失之偏颇,将无法达到翻译的最高境界。

在这一点上,中国翻译界有一些很好的例证。《红楼梦》中“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加可厌。”(《红楼梦》第34回)杨宪益将其译为“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and comes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 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如果机械地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将“西施”译为“Xi Shi”,那译文读者有几个能够知道西施是何许人也?而如果使用归化的方法,在英文里Helen代表美人,古代的中国人谁又能起一个“海伦”这样的洋名呢?将“西施”略去不译,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如何谈起呢?因此,“译者先直译‘东施效颦’,然后将典故中的东施和西施作了注脚,让读者充分理解此成语蕴涵的文化内涵,达到了传递文化的目的”。(马菊玲,1998)

三、结语

翻译之所以不易,就是因为语言要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制约。在实际翻译中,译者要深谙附着在语言上的文化信息,加强文化意识就应用心观察,了解其成因、特点、规律,并与我们的母语作充分的比较、归纳、总结,继而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克服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给我们带来的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沟通障碍,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负迁移,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正如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总结的那样,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H].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H].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金明.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A].东南大学学报,2001,(5)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A].中国翻译,2001,(1).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5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风调雨顺”“山穷水尽”“挥金如土”等。

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历史上航海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习语。如asweakaswater(弱不禁风),drinklikeafish(豪饮),tomisstheboat(错失良机)、allatsea(不知所措)。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e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

(二)历史典故

从一定角度上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汉语中大量的习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赔了夫人又折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也有其特定内涵,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出自希腊神话),arrowofCupid(丘比特之箭,出自罗马神话)。

(三)习俗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西方人视龙为凶残肆虐之物,应该消灭。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四)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和宗教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语言表达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另外,中国人还敬奉天神,如“天经地义”“谢天谢地”“天无绝人之路”等。中国历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真龙天子”。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西方人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诅咒一个人时人们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ThankGod或Godblessyou。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一直被奉为西方文化的经典。英语中许多成语也正是出于此。如fingeronthewall(不祥之兆),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真心行善,不求回报)。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英汉习语并成功地进行英汉习语的互译,就必须首先对英汉两种文化有深刻的了解。

二、英汉习语互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鉴于此,译者不能只作字面上的直译,必须深入了解字面背后的文化信息,用原作语言及文化知识理解原作,以自己的理解为依据,用另一种对等语言即译语进行各种转换,为译文读者传递原文精确信息,按“功能对等”原则让“读者同等反映”。因此,习语翻译一方面要尽量将原文的意思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出来”,用奈达的话说,即是“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另一方面,还要尽力将原文的文化信息展现于译文读者面前,使其了解到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主要方法是: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广泛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to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纸老虎(papertiger);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waterinabamboobasket)。

直译的好处是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但是,如果直译太多或直译不当,则容易使读者感到滑稽可笑或莫名其妙,甚至引起误会或错误联想。如: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猪八戒倒打一耙(Toputblameonone''''svictim.)“黄河”和“猪八戒”等词汇都含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直译,外国读者一定会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以“功能对等”的方式翻译才能在东西方读者中引起与愿意相符的感受。

(二)直译加解释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和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合适的注解才能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例如aDonJuan(唐璜,意为风流浪子),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纽卡索——英国一产煤中心),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东施效颦(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estroy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

(三)等值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彩。有些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或感彩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习语翻译就可以采用等值互借法,或称同义习语套用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源语的形象、风格,又符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跨文化交流。如burntheboat(破釜沉舟);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turnadeafearto(充耳不闻);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

(四)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如askeletoninthecupboard(家丑)、逼上梁山(beforcedtodosomething)、打开天窗说亮话(franklyspeaking)、毛遂自荐(tovolunteerone''''sservice)。

张玲: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这种方法还适用于那些运用具体、浅显的比喻来说明比较抽象的事理,且语言生动诙谐的歇后语。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可译为waitandsee,“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可译为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

三、结束语

英汉各有其自身文化烙印与文化色彩,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英汉习语也不是不可译的。虽然习语翻译特别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信息的习语翻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到底该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绝不可只考虑语言的转换,还应增强文化意识,要从跨文化交际的立场出发,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障碍,达到准确介绍异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修辞与翻译[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

[2]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东施效颦译文范文6

【关键词】直译;意译;翻译

一、对直译的认识误区

一般人认为,直译就是死译,硬译,这样翻译的结果必定佶屈聱牙,不知所云。就好像中西文都不甚精通的译者,不能融汇中西文的语句组织,又不肯悉心推敲原文的某种说法应与译文何种说法一致,借着一本词典,逐字对译,这样的翻译方法生吞活剥,牵强附会,结果很难理想。

二、直译的积极意义

实际上,直译并非逐字对译,由于中西文不同的结构,所以不可能都进行逐字翻译。直译就是既准确全面的阐述原文含义,又无任何失真,随意添加或删除原文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作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感不能忽视。傅斯年,郑振铎都主张直译。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鲁迅和周作人的《域外小说集》就被看成直译的代表。因此,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产生了大量经典译文。中文英译的翻译活动中,中国的古典文化精华就因为直译而成为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The soldier who retreated fifth paces laughed at the one who had fallen back one hundred paces(五十步笑百步),no feast lasts forever(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直译对于保留原语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意义认识的误区

一般人认为意译就是不求精确,只粗枝大叶的摘取原文意思,有时原文不易了解和不易翻译处,便索性把它删去。有时原文需加注释才能豁醒处,变硬加一些话进去。在这种错误认识指导下,译文往往偏离原文,极不忠实。林琴南就是这意译派的代表。他不懂西文,只听旁人讲解愿意,就用唐人小说体的古文敷衍成一部译品。虽然努力可敬,但终不是一位忠实的译者。原文的风格当然无存。他译的《佛教遗经》和《四十二章经》之类,读起来好像中国著述,思想和文章风格又极像从印度来的。

四、何为意译

在翻译时,如果不能遵照原文的结构和表达形式,我们必须根据表达形式和特点来改变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来传达原作内涵。由于原语和译语在修辞,语法,语序,变化形式上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只能用适当的形式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再现原文的效果。翻译过程中,要使语言清晰,有说服力,并且符合语言习惯,译者必须尽量遵照所使用的语言习俗和正确用法,而不是坚持原文的表达形式。赵景深先生说过,“一个通顺流畅的版本本一个只注重原文的版本要好”,很显然,赵先生坚持意译,严复也喜欢意译。严复许多作品都采用了意译,《天演论》就是意译的典型代表。因此,意译指翻译时不保留原文形式只保留原文意义的翻译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无法直译,或直译加注释后过长,会破坏行文的流畅性和简洁性,就采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著。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

在直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再次是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而在意译中,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应放在第一位,翻译语言的流畅性和通俗性位居第二,但意译并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可见,直译与意译都注重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当原文结构与译语结构不一致时,仍字字对译,不能称为直译,是“硬译或死译”,即形式主义。凭主观臆想来理解原文,不分析原文结构,只看字面意义,编造句子也不能称为意译,是“胡译或乱译”,即自由主义。由此可见,直译和意译各有所长,可以直译就直译,不可以直译就采用意译,甚至双管齐下,两者兼施,才能兼顾到译文的表层结构和原文的深层意思。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直译与意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

五、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六、如何区分直译和意译

直译常常被用来翻译一些术语和成语,有时局限于一些简单句和科技术语翻译。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但直译必须具有可读性,也就是说,译品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并且也不违反表达方式。直译还适用于含有修辞的句子。在某种程度上,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遇到由于民族文化的缺失而难以直译的文字,适于用意译法,跳出原文,只取大意,同时行文流畅,不过也要做到尽量保留原语特色,又要保证译语读者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上一篇春节礼仪

下一篇毛竹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