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管理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同管理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同管理标准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1

[关键词] 企业; 合同管理标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42

[中图分类号] F273; F71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077- 01

1 标准化理念的概述

由国际标准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标准”所下的定义可知,标准的目的是为在某一情况下获得秩序的最佳程度。这里所称的“最佳程度”是理解标准与技术之间关联性作用的一种言简意赅的陈述。这说明了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基础上,反映当下的技术水平。这是因为制定标准的过程,就是将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并对其进行总结。该标准化过程不是不加分析地纳入,而是要经过分析、比较、选择,再加以综合,是一个总结和提炼的优化过程[1]。此外,标准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制定标准又不断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足以表明它是积累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比其他形式更系统、更广泛,而且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个新标准的产生是科学技术积累的开始,标准的修订是深化和提高,是新经验取代旧经验。从另一角度来看,标准化过程如人类文明社会经济与科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规范化过程。

2 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应用意义

(1) 通过标准化降低合同管理沟通成本。对企业合同管理的沟通与协作而言,在企业内、外各部门之间,通过制定各种合同标准实现合同管理的统一性,以保证企业合同管理功能的发挥。尤其是通过发展合同管理业务标准化,可把合同管理的各项业务活动内容、相互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各自承担的责任、工作的程序等用标准的形式加以确定,这不仅是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使合同管理工作经验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为实现合同管理制度化与自动化奠定基础。对企业外部合同签订而言,标准化使企业合同管理与企业外部约束条件相协调,不仅有利于企业解决原物料、配套产品、外购、委外业务等管理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为企业实施效率与效益化生产方式、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创造条件。

(2) 以标准化作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手段。从人的观点切入,并结合标准化的概念,在实行合同管理标准化时,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是在规律与创新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也就是说,一方面提供固定程序让员工遵循,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让员工能创新与有创意地处理成本、质量等挑战性目标。在遵循工作规范上,将明确的工作标准,作为员工工作的指引。其次,在创新方面,企业在上述对员工明示的工作标准基础上,应鼓励员工改善现有的工作合同标准,当员工发现能够加入自己的创新并可行的改善构想时,可带给员工无比的活力与成就感,使员工工作的态度由被动接受指令,转变为主动产生附加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3 企业合同管理标准化应用措施

(1) 设计合同标准化管理的组织体系。为了实现合同管理的标准化操作,企业有必要首先对合同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标准化的重构。这种标准化的组织结构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是对于项目的申报部门进行重新定位,严格按照工程需要来设立项目,并且通过合同作为介质来协调工程项目申报所涉及的部门之间的合作问题。二是对于合同的归口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重构。对于企业内部所涉及的所有工程合同,设立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减少合同管理方面的冲突。设立统一的合同管理部门还需要配以明确系统的合同管理技术,如编制标准化的合同签订程序、合同验收标准、合同解除与变更的标准等,通过标准化来提升合同管理的质量。三是商务活动机构的设立。这一机构的设立目的在于对合同管理所涉及的所有部门进行协调,督促合同上游部门做好合同签订的准备工作,并监督其与合同下游部门所开展的谈判与签约活动。

(2) 完善合同标准化管理的运行程序。第一,合同签订流程清晰化、签订过程主管化、成本控制层次化。项目管理机构须形成较为合理的合同签订过程管理程序。由于项目管理机构签订的合同大多数具有较多的专业元素,这就决定了专业工程师在合同签订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合同签订前的合同洽商,由承办人与合同相对方进行联络、沟通、洽商,计财部等其他部门在概预算情况、类似合同文本提供等方面配合合同承办部门的工作。第二,合同档案管理部门化、过程化、常态化。合同承办人按项目管理机构合同管理部门要求跟踪合同履行结束前相关情况,并围绕合同收集、管理和保管合同签订前、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和合同结束各个环节形成的合同相关资料。原则上在合同履行结束后10日内将上述资料归档、装订成册并形成资料清单送交合同管理员。第三,合同管理相关岗位互控化。合同相关各个岗位的工作是相互衔接、联动的整体,各个岗位虽然分工各异,但本岗位对其他岗位也有控制、纠错的义务。比如此次填报合同管理签订、履行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内部合同文本、验工计价、财务付款各环节相互纠错的一个绝好机会。

主要参考文献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2

关键词:设计流程;有效;难题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536-02

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是一家管理相对良好的德资公司,公司内部已经正在使用一套ERP系统。目前,该套ERP系统并不能把设计部门的项目设计过程进行统一管理,使得企业的设计效率低下,与之矛盾的是企业的现有产能非常充裕,使得企业的设备不能高效的运转,从而导致企业面临进一步发展“瓶颈”。笔者应邀开发了一套适用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的系统。本项目是属于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费用相对来说比较低。软件后期运行中,在维护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是比较小的,但是本系统却能够节省大量的项目设计工作时间,大大地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并充分利用了企业的产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个系统。

1 系统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目标,对本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系统功能结构图。

2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可以采用基于C/S(客户/服务器)的架构模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台应用程序端部分;第二部分是后台数据库服务器部分。本系统前台客户端应用程序主要只有设计部的项目管理部分,其他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仓储部和领导有系统的原有ERP管理,该文不做讨论。后台数据库配备系统管理员完成数据库维护和日常的处理工作。

3 开发平台

本系统前台的客户端程序采用下的Delphi 7.0作为程序开发工具;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为本系统提供数据管理服务。下面对这些系统开发中所用到技术进行相关介绍。

3.1 C/S架构介绍

C/S(Client/Server也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又称为C/S结构或C/S架构,是一种常用的经典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C/S架构把数据服务能分布在后台机(即后台服务器)上执行;把一些程序执行功能分布在前台机(即客户机)上运行。通过把功能分别放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上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瓶颈问题。通常采用性能较高的PC机、小型机或工作站作为系统的数据服务器,并采用大型DBMS,如SQL Server、SYBASE、ORACLE或Informix;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程序。C/S结构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比较而言,C/S结构不依靠企业外网环境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最大的优点,即无论公司是否能够连接Internet,都不影响使用,而且C/S的执行效率、查询速度和操作方便性都优于B/S结构。简单地来说C/S结构可以看作是基于公司内部局域网络的应用系统。

3.2 Delphi 7.0开发工具介绍

Delphi 7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方面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方便开发人员的使用方面也做了很多改进 ;从Delphi特性的历史看,Delphi的每推出一个新的版本都向用户提供了更新更强壮的功能,这一点Delphi 7.0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3 SQL Server 2005简介

SQL Server 2005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新特性:通过提供一个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增强企业组织中用户的管理能力,大幅提升IT管理效率并降低运维风险和成本;通过提供先进的商业智能平台满足众多客户对业务的实时统计分析、监控预测等多种复杂管理需求,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同时,SQL Server 2005将提供一个极具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开发平台,不断拓展应用空间,实现Internet数据业务互联。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对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前期的需求分析,可将用户提出的需求抽象为数据结构概念模型,要更好地、更准确地用DBMS来实现这些需求,必须把在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信息抽象为信息世界的结构。因此在设计概念结构时应遵循能真实地反映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易于理解、易于扩展、易于向关系数据模型转换。

4.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采用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接着对支持这种数据模型的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对比,选择最终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把概念模型转变为一般的关系模型。

2)把转变的关系模型向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3)将数据模型进行最后优化。

5 关键技术分析

本系统根据常州博世力士乐有限公司提出的项目设计管理和工时标准化系统的基本需求,要求按照企业当前项目设计流程,把设计部中所有设计工程师根据自己的权限共享数据库,使得所有的设计工程师的能够并行协同工作。另外因为本企业为德资全资企业,有很多外籍员工在此工作,要求本系统必须有双语语言设置功能;通过对机械制造业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中的问题及现状的分析,建立项目设计的“树型”模块化应用模型,设计和实现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系统,将“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能够项目投入生产之前根据已有的项目快速组合设计成新的项目,并继承原有项目的标准工时,快速统计出新项目的标准工时,从而为生产的排程和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提高企业的设计效率。

非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项目设计和工时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身份验证登录界面功能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基础参数管理模块、项目设计管理模块、查询统计管理模块和帮助模块;本系统界面友好、易操作,具有很好的运行稳定性、灵活性和系统安全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蒋顺达.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15-15.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3

【关键词】速度;时间频率;准确度,量值传递;溯源标准;统一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54-02

一、概述

速度是衡量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列车运行控制和安全事故分析的核心依据。当各趟列车在同一铁路线路上运行或站场中编组时为确保其安全准时必须统一调度分时有序按规定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体系这个大联动机各部门必须协调动作,准确测量列车的速度是正确控制列车运行保证运输安全、快速、高效的关键,为此负责线路建设维护的工程(工务)部门、列车信号控制的电务部门、操作机车动车运行的机务和车辆部门以及编组调度的车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测速装置;但其测量装置的原理、方法却各不相同,准确度差异较大,特别是在提速和高铁线路上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即便同等准确度的测量装置其绝对测量误差值也较普速线路时大得多,由此引起的矛盾更加突出,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安全隐患。

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及技术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缺乏技术协调,忽视测速计量量值传递体系系统分析研究,仅简单硬性的规定评判标准,缺乏令人信服的定量的实验证据,也因此导致计量溯源标准不统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基于计量检定校准实验方式的量值传递体系以实现对铁路各种速度测量装置的准确度进行全面的评价比较,为判定准确性可靠性必须定期使用计量标准对各种测速装置进行(校准)检定,当然首先必须统一测速装置计量检定溯源标准。

二、量值传递准确度的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以工务采用的列车测速仪的检定为例,客观总结列车测速仪现行检定存在的困难,是保障科学地开展检定工作,研制操作便捷的综合检测设备的基础;由于从计量原理上列车测速仪属于间接测量的典型,从根本上正确分析理解其测量不确定度及速度量值溯源关系,对于解决类似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对启发思路解决铁路各种测速装置量值溯源标准统一问题也大有裨益。

(一)根据速度的物理定义速度V等于经过的距离L除以时间T(V=L/T),列车测速仪的测量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轮)经过安装在钢轨上且距离固定(已知)的两传感器的时间间隔测量,并计算得到速度值。目前,其作为安全防护的重要设备广泛地用于铁路线路大中修、抢险施工以及道岔、曲线养护的速度监测。由于列车测速仪通常都在露天野外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使用,因此定期对其技术状态进行维护调试、检定特别重要。

(二)列车测速仪检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现列车测速仪检定规程中规定两通道临界动作距离差的检定靠人工肉眼捕捉所谓临界动作点,既费时、判读困难而且误差大;其实所谓两通道不一致性对速度V的影响本质上是直接体现在对响应时间 T的影响上,两通道不一致性的检定可简化为两传感器随安装高度(2mm-6mm)变化的输出特性的一致性的检定,这样一来就可采用电学的方法如用双踪示波器等仪器更直观的看到其输出波形并判读频率、相位、幅值计算出时间差,从而使检定测量装置和方法大为简化,相比测量临界动作距离的方法可大幅提高测量准确度而且还可直接定量地细分出两通道不一致性导致的时间差及其对测速综合示值不确定度的影响,当然具体的这项允差可根据误差分配原理结合检定装置的情况作出合理规定。因此建议增加直接测量两传感器不一致性的时间差的方法作为第二种方法供选择。

对于两传感器的安装距离的检定,实际操作中由于传感器并非是理想的一个点且几何形状加工比较粗糙、生产厂家往往没有标出定位中心,导致与测时误差相比安装距离测量误差很大,为解决上述检定中存在的传感器距离检定的测量定位问题,建议生产厂家标出定位中心、提高加工精度。

三、列车测速仪测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1)不确定度分析中需要重点明确的概念

众所周知,速度是距离和时间的导出量,所以一切有关速度计量性能的检定及不确定度分析都必须最终能定量的归算、溯源到此二参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标准速度源”也只是间接测量的合成装置;特别应指出的是其测量不确定度在采用B类方法评定时使用一些包含了几个因素的影响结果的实验数据应尽量注意等效地分解或归结为对单一的影响量上(或是时间或是距离),以免重复或遗漏,笼统地提出影响速度的综合因素不利于定量分析。(例如以下临界动作距离值不确定度的分析)。

四、解决测速装置量值溯源和评判标准统一关键因素的分析及建议

表面上看速度V是关于距离L的二元函数,而且从以上不确定度分析表明对UC影响因素中距离u(L)比u(T)大得多,因为从测量技术上讲时频测量比较容易实现高精度测量;而几何量测量精度很难提高,而且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但进一步深入分析可看出,在速度的实际测量中由于两传感器的距离L为固定值,在速度函数V中L实际属于不变的常量,因此它对速度的引入的误差属于常值系统误差,通过“标准速度源”和多点检测是可线性修正或标定的,这样列车测速仪的速度V就成为只与时间T有关的单变量函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测速就等于测时”,而时间T本质上是与频率f同源的(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

对其他铁路速度测量装置的情况分析也与此类似(见表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类方式:第一类以安装在地面的工务的采用磁钢传感器的列车测速仪、电务的通过固定位置的轨道电路信号或地面信号(简称绝对信标)距离和时间的测速;第二类是车载的机务车辆的机车动车的采用光电脉冲转速传感器的运行监控记录(或速度表)以及车务部门编组场测速雷达等方式。第一类由于测距短可视为测量的是列车即时线速度,而第二类直接测量的是车轮的转速,需以轮径为乘数转化为线速度,因轮径测量准确度较低,故转速误差经其“放大”很多倍,同时受制于车轮磨耗、空转及滑行影响造成的累计误差也很大;第三类和卫星定位测速一样受电磁波信号影响较大。

可以看出,由于机车的显示速度实质上是通过轮径转速计算得来,而转速 就是频率f,因此机务和工务的速度量值溯源统一由于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可以实现的;而电务的利用轨道信号测速原理与列车测速仪原理是一样的,至于车务部门的编组场作业常用的雷达测速仪更是直接测量频率fd(变化)来计算速度。总之它们的数学模型都是速度V与频率f或时间T 呈定值比例系数(不妨称之为时间频率系数)的线性函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频率是铁路各种测速装置的关键指标,而测频技术发展很快,溯源和量传方便,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重要的是具有极高的准确度(目前是各计量专业最高),已成为多个计量专业的基础和先导技术,因此建立以时间频率为关键基础计量标准的铁路测速量值溯源和传递体系既很有必要也完全可行。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4

为保障城市危旧房改造和房屋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妥善处理标准租私房拆迁问题,保护被拆迁人和被拆迁标准租私房承租人的权益,经市政府同意,根据《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87号,以下简称《拆迁办法》)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拆迁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拆迁标准租私房,房屋承租人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搬出;房屋承租人搬出确有困难的,拆迁人可以给予资助或者提供房屋临时安置。拆迁人对标准租私房承租人的资助标准,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拆迁标准租私房,承租人在拆迁范围外别无正式住房的,拆迁人应当按照所承租标准租私房建筑面积的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扣除重置成新价对承租人给予资助;但资助标准低于《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助费有关规定》(京政函[2001]109号批复)第一条规定的补偿低限的,按照补偿低限给予资助。

(二)承租人在拆迁范围外另外承租公房或者已购住房,并已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不予资助;拆迁范围外住房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所承租标准租私房的建筑面积小于差额面积的,按照所承租标准租私房的建筑面积资助;所承租标准租私房的建筑面积大于差额面积的,按照差额面积资助。

二、拆迁房改危改区内的标准租私房,被拆迁人要求就地安置的,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房改危改区内的标准租私房视为已搬出房屋,被拆迁人按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参加房改危改。

(二)标准租私房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在本市他处另有承租或已购公有住房(含上述住房已获得拆迁补偿或参加危改以及将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的,在就地安置购房时以该标准租私房建筑面积确定安置房面积。但在确定享受房改成本价优惠政策的面积部分时,应将其在他处的住房居室建筑面积先予折抵。

(三)标准租私房所有权人购买就地安置房的,按照下列规定计算应安置人口:

1、所有权人没有本市常住户口的,不考虑人口因素;

2、所有权人在本房改危改区内另有正式住房的,在其就标准租私房购买就地安置房时不再考虑人口因素;

3、所有权人有本市常住户口,在本房改危改区内别无正式住房,而在本市其他地区居住的,应安置人口以2001年11月1日的所有权人同一户籍人口数为基数,并按其在危改区外的住房建筑面积,每满15平方米折减1口人,余数不满15平方米的不折减。但最多不超过原承租人应安置人口数。

三、本通知自之日起施行。请各区、县国土房管局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认真贯彻实施。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5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精神和我市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决定调整我市部分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和因公致残返城知青护理费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2000年1月1日起,对我市部分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城镇优抚对象的定期抚恤补助,每人每月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40元;农村优抚对象,每人每月增加20元。具体调标情况见《北京市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调整表》。

    二、从2000年7月1日起,调整我市因公致残返城知青的护理费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

    三、此次调标所需经费,由区县财政负担。

    四、各区县要根据不同对象,对照标准,认真核实,准确、及时发放。

     北京市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调整表

                             单位:元/人.月

-------------------------

|优抚对象  |户口|        |调整后  |        |

|          |    |现行标准|        |增加金额|

|属    别  |性质|        |标  准  |        |

|-----|--|----|----|----|

|孤老烈属  |城  |650     |690     |  40    |

|          |--|----|----|----|

|(因公)  |农  |455     |475     |  20    |

|-----|--|----|----|----|

|孤老病故  |城  |625     |665     |  40    |

|          |--|----|----|----|

|军人家属  |农  |445     |465     |  20    |

|-----|--|----|----|----|

|孤老复员  |城  |615     |655     |  40    |

|          |--|----|----|----|

|军    人  |农  |430     |450     |  20    |

|-----|--|----|----|----|

|孤老伤残  |城  |585     |625     |  40    |

|          |--|----|----|----|

|军    人  |农  |430     |450     |  20    |

|-----|--|----|----|----|

|烈    属  |城  |520     |560     |  40    |

|          |--|----|----|----|

|(因公)  |农  |390     |410     |  20    |

|-----|--|----|----|----|

|病故军人  |城  |510     |550     |  40    |

|          |--|----|----|----|

|家    属  |农  |380     |400     |  20    |

|-----|--|----|----|----|

|          |城  |1040    |1080    |  40    |

|老战士|--|----|----|----|

|          |农  |910     |930     |  20    |

|-----|--|----|----|----|

|  |城  |445     |485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25     |345     |  20    |

|-----|--|----|----|----|

|  |城  |430     |470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20     |340     |  20    |

-------------------------

-------------------------

|建国后    |城  |425     |465     |  40    |

|          |--|----|----|----|

|复员军人  |农  |315     |335     |  20    |

|-----|--|----|----|----|

|抗日三等  |城  |420     |46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300     |320     |  20    |

|-----|--|----|----|----|

|解放三等  |城  |405     |445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95     |315     |  20    |

|-----|--|----|----|----|

|建国后三等|城  |400     |44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90     |310     |  20    |

|-----|--|----|----|----|

|抗日二等  |城  |390     |43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80     |300     |  20    |

|-----|--|----|----|----|

|解放二等  |城  |385     |425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5     |295     |  20    |

|-----|--|----|----|----|

|建国后二等|城  |380     |42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0     |290     |  20    |

|-----|--|----|----|----|

|特一等    |城  |390     |430     |  40    |

|          |--|----|----|----|

|伤残军人  |农  |275     |295     |  20    |

|-----|--|----|----|----|

|带精神病回|城  |520     |560     |  40    |

|          |--|----|----|----|

|乡复退军人|农  |455     |475     |  20    |

-------------------------

合同管理标准范文6

合同管理是企业法治化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管理的运作必须坚持法治化的方向。企业法治化运行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贯穿于企业成立、发展、壮大等各个纵向过程,合同管理遍布于企业采购、销售、运输、劳动用工、技术管理等各个横向层面。优秀的合同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合同管理合法性、预测性、规范性的特点,为企业提供业务性和法治性完美结合的合同,为企业提供市场现实性与前瞻性完美结合的合同,进而将合同管理与企业愿景完美结合,避免在合同决策、合同执行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避免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和风险。反之,一个企业做得再好、再强,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合同管理模式也不会走得更远,一个不经意间的合同风险可能会使企业多年的努力与积累瞬间崩塌。企业合同管理核心的工作就是做好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合同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实现合同目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依照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本单位的合同相关人员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纠纷解决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标准的总称。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在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企业要想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个科学的、好的制度,这是做好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做到“有法可依”。当然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制度不是写在纸上,发个文件就万事大吉。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有明确的企业合同管理目标、符合企业实际但又要对企业合同管理适度超前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的过程。如果合同管理制度没有超前性则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度超前则在执行中遇到阻力过大,同样不利于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因此,一个优秀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二、构建合同管理制度框架存在的几个误区

1.对合同管理的系统性认识不到位,将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人为地割裂开来。如将招标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合同管理割裂。

2.对合同管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认识不到位,简单地照搬法律条文,合同制度空洞无物。

3.重视合同签订管理而忽视对合同履行的管理,没有使合同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4.在合同管理制度的制订上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一个过度超前的合同管理制度,在执行中遇到困难。

三、构建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合同管理制度框架

注重合同管理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合同管理制度建设的水平,促进合同管理的整体有序推进,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设计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合同管理制度框架应当符合合法性、前瞻性、统一性、预防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1.合同管理机构的设置。

企业合同管理机构的设置理论界通常分为合同业务部门、合同审核部门、合同批准机构、发文归档机构等。不少企业在实际中分为合同业务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合同批准机构等。笔者认为后一观点更准确。企业的每一个有对外职能的部门都可能是合同业务部门,是企业特定标的合同管理的基础部门。合同业务部门是专业性的部门,不是综合性的部门。合同批准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企业决策层的授权情况设置不同的审批环节,并且动态调整。合同管理部门(合同审核部门)在合同管理的流程中是最重要、最关键、工作压力最大的一个环节,企业对该部门的设置是合同管理机构设置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合同管理部门(合同审核部门)在合同运行环节中主要职能是对合同业务部门在合同运行中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并发挥管理职能,也就是对合同运行情况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因此,合同管理部门(合同审核部门)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应当能有效协调合同招标、文本起草、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争议处理等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实践中不能以“权力岗位分段设岗”等理由限制合同管理部门综合管理职能的发挥。

2.授权管理。

授权委托是合同签订履行的前提,加强授权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表见制度也对企业的授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大型的企业集团应当通过年度经营授权的形式加强对下属分公司对外经营的管理,将分公司的日常对外经营业务纳入规范管理和正常轨道,非日常经营业务纳入单项授权管理。其次,对合同人的授权坚持权责相适应的原则,让实践中真正负责合同运行的人员直接签订合同。实践中存在为控制人数量代签合同的情况,也存在为控制人数量部门领导直接签订合同的情况,这都有很大的弊病。单位及部门领导应当通过审核去控制合同而不应当直接参与到合同签订过程中。最后,企业应当加强对表见、口头合同的控制。表见、口头合同与市场经济的诚信、便捷交易相适应,同时也给企业合同管理带来风险。企业应当通过备忘录、提示书等形式让对方书面确认本企业对授权管理行为的控制,管控企业授权风险。

3.流程管理。

建立符合法治理念和企业制度的流程体系。流程管理是法治理念从意识理念转换到行动层面的产物。流程管理具有可控制性、可追溯性的特点,其实质就是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法治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可以控制领导层决策时“拍脑袋”的人治模式。一整套优秀的、科学的、体现法治理念的合同管理流程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合同管理流程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仅仅是合同审核流程。有的企业在流程管理中将合同管理员排除在合同前置流程、合同履行流程之外,容易导致合同在审核之前已经在法律上形成的尴尬或者合同管理头重脚轻。合同管理员最了解合同运行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合同运行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流程的设计要通过合同流程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营造对合同运行行为相对的“体外监督”,减少“体内监督”。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合同流程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并不是相互保密。否则只能是失去监督制约的意义。

4.标准文本管理。

标准化文本是指企业对出现频率较高的合同事前拟定合同条款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而多次使用的合同文本。标准合同文本的使用简化了合同的订立过程,也简化了合同的审核过程,提高了合同流转的节奏与效率。标准合同文本的推行通常是在企业合同管理发展的中级阶段,合同条款带有一定的“霸王”特征。首先,企业在推行标准化合同文本的过程中要统一规划,使标准文本体系尽可能完整,尽可能覆盖企业经常易,达到制定标准合同文本的目的。其次,标准合同文本要考虑到交易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以考虑对标准合同文本的合同条款制定多个选择项以适应不同的商务需要。最后,标准合同文本要有一个动态的修订过程,要向文本进一步细分,条款相对公平,制度、流程、文本相对配套的合同管理的高级阶段过渡。

5.合同管理信息化。

随着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企业总部、部门、分支机构之间空间分离现象日渐增多,与企业精细化管理要求的矛盾日渐突出。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耗时费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可以实现合同信息的快速提取和科学高效管理,节约管理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使合同管理的作用变得更加直接。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人员要发挥主导作用,系统性地提出合同管理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合同管理权限和功能模块。合同管理信息化是为合同管理服务的,合同管理员不能沦为合同信息化管理的工具。合同管理信息化要在合同履行中充分发挥提示预警的功能,充分利用合同信息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提升合同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