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1

“5颗子弹”究竟射向谁?

由华映人国际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投拍的影片《5颗子弹・・・・・》将于2008年春节前后公映。刘佩琦在剧中主演男一号老狱警老马。影片取材于中国北方一个监狱在被特大洪水淹没的情况下,成功转移了一万多名服刑人犯,无一逃跑无一死亡,在国际上产生轰动影响的真实故事。影片《5颗子弹・・・・・》只是截取了其中一个断面:一场特大洪水中,一名老狱警在押解几位犯人过程中发生的惊险、离奇、有趣的故事。退休狱警老马在特大洪水袭来之际临危受命,负责押解三名不服调命的人犯转移。而三名人犯一个是被判死刑的杀人犯,一个是在外面隐匿了巨额资产的贪污犯,还有一个是即将刑满释放的惯偷。途中,他们遭遇了特大洪水袭击,与大队失散后,陷入了死亡的绝境之中。一路上,围绕老狱警枪中的五颗子弹的击发悬念,时刻想逃跑的犯人和老狱警在绝境中用心智和意志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这是部主旋律影片,却融合了灾难、动作、悬疑、爱情等商业元素,发行方中影集团和上影集团对此非常看好,目前,他们正积极做着发行工作。

《5颗子弹・・・・・》由萧锋执导。影片开机后几上几下,主角也换了几个,最后导演萧锋找到了好友刘佩琦。刘佩琦听完了萧锋讲的故事梗概,连剧本都没有看到就决定接拍。

尽管影片已经改了二十多稿,片名也由《大水》改成了《仁枪》(拍摄制作完成后最终定下片名《5颗子弹・・・・・》)。但刘佩琦依然觉得剧本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于是就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和大家一起研讨剧本。在剧本阶段,刘佩琦贡献的最大的智慧是五颗子弹设置:

当罪犯要趁机逃跑的时候,刘佩琦自然可以警告后击毙对方,但是刘佩琦设计的第一枪是:打在对方的裤裆上。“他们知道我是神,但没见识过。这一枪是为了震慑他和其他几名罪犯。”

随之,这剩下的4颗子弹最终又射向谁?这构成了全片的悬念。

除了“5颗子弹”的精妙构思外,刘佩琦在剧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临场发挥,如,突然潜入深水中,只是为了给营救犯人而牺牲的战友敬礼。

实拍是在极度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部分的戏都是在水中拍摄的,刘佩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长期泡在水里。但是,一拍起戏来哪里顾得上。为了再现洪水泛滥的场面,使用水泵压水花,好多区域都通了电。“我们几个演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集中在演戏上,如果一不小心进入通电区域,大家都会一下子没命了。”

《我是太阳》和《百年往事》

最近许多号称“《亮剑》某某版”的电视剧,很大程度上出于一种宣传策略。而即将播出的电视剧《我是太阳》却实打实地可以和《亮剑》相媲美――他们都是都梁编剧的关于民间英雄的故事。

《我是太阳》讲述的是,抗战胜利之际,英勇善战的合江省军区独立旅旅长、36岁的关山林(刘佩琦扮演)在组织安排下和18岁的乌云成了亲。关山林起初不赞成这门婚事,但当他看到美丽的乌云时不禁满口答应了。面对组织的安排,乌云默默地承受了,并从此尽心尽意去爱她的丈夫,与之相濡以沫,至死不渝。他们成为“战火夫妻”的同时也成了“特别对手”。在中,关山林先后参加了剿匪、血战四平、、等重要战役。而作为护士的乌云也在前线救死扶伤。随着的进展,这对“战火夫妻”感情也在硝烟炮火中得到了磨合、升华。解放后他们又历经了苏联专家撤离,儿子痴呆,等种种艰辛,始终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正当他们安逸地享受晚年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乌云一夜间变成生命垂危的植物人。关山林指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对弥留之际的乌云说:“看见了吗?乌云,它也跌落过,可它不是升起来了吗,我们也是太阳,今天落下去,明天照样升起来!”此时乌云的眼角流下一滴晶莹的泪珠。

和战争占了大部分内容的《亮剑》相比,《我是太阳》中感情戏占了一半以上。刘佩琦把20多年的军人生涯的特殊感情都倾注到角色中去。

之前,刘佩琦成功地塑造了《大宅门》中的白三爷。但刘佩琦对这个角色不满意。他认为,当年是“够着演”的,生活中的刘佩琦是质朴的,平民化的,但是白三爷是富家子弟。于是刘佩琦把话剧演员的做派和京剧演员的感觉用到电视剧中去。“有点不自然,好在剧本很好,导演郭宝昌的手段高,因此观众也接受了我的表演。”

这个遗憾在正在拍摄的电视剧《百年往事》中得到了弥补。与《大宅门》中放荡不羁、一心玩乐的白三爷不同,刘佩琦此次扮演的松鹤斋(原型为荣宝斋)掌柜庄虎臣是一个精通生意之道的商人,“白三爷整天就想着怎么败家,玩了命地毁这个家,庄虎臣是玩命地想把生意经营好。他懂得和气生财,处理好各种关系,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普通百姓,都应付得游刃有余。”

不平则鸣的代价

在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前夕,刘佩琦针对一些人对奖项“欲拒还迎”的心态进行了一针见血的剖析:“说自己不在乎的,其实特别在乎。”同时表示,无论他有没有提名,获不获奖,只要组委会邀请他,他就会去参加。

老实人刘佩琦说真话,源于他自小一惯的“眼睛里不揉沙子”的质朴本性。

刘佩琦是在曲艺之乡天津浸泡出来的。童年时,父母经常带着他去南市、中国大戏院看戏。此外,他还从收音机里收听相声、评书、京剧等等。1971年,刘佩琦就读天津三十九中学。音乐老师李老师慧眼独具,选拔刘佩琦去学校宣传队学舞蹈。那段时间,刘佩琦学的如醉如痴。一次,学校宣传队决定由刘佩琦主演民族舞蹈《牧马之歌》。他自然非常兴奋,起早贪黑地排练,没想到公演的那天,却把一只表演靴子丢在路上了。为此刘佩琦写了上百张“寻靴启事”,贴满了从家到学校的那条路上。最后,还是李老师从其他参演学校那儿借了一双表演靴,解了燃眉之急。这是舞蹈演员刘佩琦最风光的一次:全校乃至那条路上的人都知道刘佩琦丢失表演靴啦。

1977年,凭借扎实舞蹈基本功,刘佩琦考入天津的部队文工团。军队是一个要求严格执行纪律和规定的地方,但当时的刘佩琦少年轻狂、血气方刚,不平则鸣,敢做敢当,经常挑战认为不合理的规则,自然撞得头破血流。一次,因抗议老兵和新兵休假制度的三六九等,刘佩琦被发配到了炊事班蒸馒头。(因此,现在许多人称赞刘佩琦馒头蒸得好,那当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啊。)蒸了三个月的馒头,专业过硬的刘佩琦就被调回去排演话剧《于无声处》。

1978年,刘佩琦考入了艺术学院表演系。在班里,他是班长,专业课成绩老得第一。按照正常情况,肯定会分配到北京的好单位。但是蒸馒头的教训并没有改变刘佩琦不平则鸣的个性,依然一次次去挑战他认为过时甚至好笑的规则。一次,因为不满一次专业课考试的不合理安排,刘佩琦组织同学罢考。考试那天,刘佩琦在试卷上写上名字就离开了教室,等着约好的其他同学出来。但没想到等了半天,就是不见同学出来。刘佩琦一下子成为“孤胆英雄”。

这时离毕业已经很近了。

这次“孤胆英雄”行为并没有演绎成“炊事班的故事”去蒸馒头,而是升了级――像林则徐那样“流放”新疆――1983年,专业课成绩非常优秀的刘佩琦分配到新疆军区话剧团。刘佩琦为他的年少轻狂、眼里不揉沙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多年以后,成为著名实力派演员的刘佩琦回首往事,开玩笑说:“当年自己太不成熟了。现在如果领导说煤球是白的,我就该说,是有白煤球,我还烧过。”

张艺谋为其加戏

刘佩琦告诉记者:“我和其他演员不同,有的演员大一大二已经成名,有的演员毕业后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戏,很快被观众认可,他们的命运太好了。”

两年后,刘佩琦来到北京,成为第一代“北漂”。在这段时间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跑龙套,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尽管跑龙套几乎没有任何报酬,但刘佩琦依然乐此不疲,“因为管饭,同时我不断地跟导演提建议、设想,告诉他我是有想法的演员,希望引起注意。”―― 多么像影片《喜剧之王》中周星驰演的尹天仇。

在一次龙套中,刘佩琦的努力引起了导演王好为的注意,她有意让他在下一部电影《村路带我回家》中演重要角色,后因其他原因未果。

1987年,刘佩琦有机会参演了陈佩斯执导的电影《二子开店》。剧组提供给刘佩琦的补贴是五元一天,这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因为之前一般演员的补贴是每天0.73元。

有一天,刘佩琦收到张艺谋的一封信云:打算拍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后来改编成电影《菊豆》),请他加盟。当时刘佩琦欣喜若狂,没想到自此石沉大海。最后,《菊豆》开机了,杀青了,公映了,刘佩琦和这部电影的关系是电影院中众多普通观众的一员。张艺谋认为,刘佩琦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都和《菊豆》中的男一号相符,但表演还没有李保田成熟。这是《菊豆》放弃刘佩琦启用李保田的原因。

但是,张艺谋一直看好刘佩琦。后来,当张艺谋拍《秋菊打官司》的时候,就特别请刘佩琦演“巩俐的丈夫”。刘佩琦想,既然如此,他的戏份肯定不轻。那天,刘佩琦和其他主创从北京建国门华侨村出发,坐着考斯特去西安。刘佩琦把剧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却找不到要演的角色。于是从头到尾地地毯式搜索了一遍,然后问张艺谋:“是不是让我演那个挨了村长一脚就没有我什么事的万庆来?”

答案是肯定的,只有一场戏。

刘佩琦想,既然只是一场戏,随便找个村民演一下不就可以了么。想归想,他依然非常认真地去研究角色,最后跟张艺谋谈角色的时候,刘佩琦说:“我觉得应该朝这个方向使劲:认识我的人觉得我演得还不错,不认识我的人以为是你在当地找的群众演员。”

张艺谋非常认可刘佩琦的理解,特别为其增加了好几场戏。最终,刘佩琦通过不多的戏,把忠厚、怕事、懦弱的秋菊丈夫勾勒得恰如其分。在《秋菊打官司》中,刘佩琦的表现属于不显山露水却不可或缺的绿叶,为《秋菊打官司》成为一部经典之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向圈内人展示了自己的实力,自此不断地有好角色找上门来。1994年,刘佩琦主演了由周晓文导演的电影《二嫫》,这部电影受到了国内各界的好评,并在洛加诺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四项大奖。

离不开雷锋精神的日子

1997年,在广东佛山第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现场,获得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刘佩琦琢磨,万一得奖该说些什么呢?《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编剧王兴东为其设计了好几个获奖感言,但刘佩琦都不采用――不就是个获奖感言吗,还劳别人捉刀?

刘佩琦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获奖感言:“当我走上这个台的时候,一直到现在,我的两条腿在哆嗦,尤其是看着台下坐着这么多的老前辈,我的腿就更哆嗦了,但是请你们相信,当我走下这个领奖台,我的腿就不哆嗦了。”这个感言遭到大家一致否决,他们认为,还不如“感谢”一番呢。还没有等拿出“定稿”,进场时间到了。

当开奖嘉宾宣布刘佩琦获得金鸡影帝后,刘佩琦穿着花了4000多元为本次颁奖典礼新买的西装,往领奖台走去。在这短短的几米路程里,刘佩琦的脑子飞快闪过:我的获奖感言该用“哆嗦版”还是“感谢版”或者干脆来个“即兴版”?

结果却出乎意料。“主持人没有让我们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我们那届,我不知道别人说没说,反正直接就把我请下台了。”

《离开雷锋的日子》由王兴东编剧,雷献禾、康雷执导。讲述的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坚持30余年默默无闻学雷锋的事迹。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刘佩琦一行去辽宁铁岭乔安山家体验生活,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乔安山依然保持着当年军队的那种严谨、自律、朴实的作风。爱睡懒觉的演员们起床时发现,乔安山每天都很早即起,把宾馆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凭着多年的积累和深刻的角色体验,刘佩琦把乔安山演绎到了极致。

在雷锋逝世40多年,《离开雷锋的日子》公映10年后的今天,刘佩琦回顾这部作品说:“《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依然能够唱响广大民众心声的一部电影。是影片的内容打动了观众,真实的东西是最有震撼力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大娘被车撞倒,司机逃逸,乔安山正好路过,把她送到了医院,但是老大娘的亲属却咬定是乔安山撞的,要他承担一切。“这种诬赖好人的事情在现实中也经常发生,让人不敢向前走一步了。但是,人们的内心依然渴望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在国内讲的是做人,做好事,在国外是讲社会公德,人文关怀。说法不一样,性质相同。”

如果刘佩琦不做一名演员,也许会成为一位新的孙敬修,给全国的孩子们讲故事。10多年来,刘佩琦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儿子,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即兴创作的一个个故事成为儿子10多年来的催眠曲。

本来,刘佩琦只是想用天马行空的故事开发一下儿子的想象力,没想到儿子听上了瘾。于是,每天晚上给睡前的儿子讲故事成了刘佩琦幸福的必修课。在北京,有时刘佩琦在和朋友聚会中途突然起身,“对不起,我要先回去给儿子讲个故事,讲完了再回来。”如果在外地拍戏,儿子则通过电话收听“刘佩琦故事台”。

他给儿子的故事都是即兴创作的。故事的主题根据儿子那个阶段的兴趣点,如儿子喜欢《奥特曼》的时候,刘佩琦就给儿子讲《奥特曼》系列,尽管自己根本没有看过《奥特曼》;《泰坦尼克号》热,儿子要求刘佩琦讲“泰坦尼克号”,于是刘佩琦把那些兔巴哥、比丘卡、美丽花等动画人、物都搬到这艘豪华游轮上。

本文图片由华映人国际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传奇时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刘佩琦艺术小档案

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主要电影作品

《和你在一起》

《西洋镜》

《离开雷锋的日子》

《朗朗星空》

《5颗子弹・・・・・》

主要电视剧作品

《我是太阳》

《百年往事》

《大宅门》

《大工匠》

《大法官》

《无悔追踪》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2

《离开雷锋的日子》讲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的故事。这部电影赚去了无数人的眼泪,太好看了。

一次出行,需要过一段窄窄的桥。于是雷锋下了车,为大家指挥倒车,楞因为车不小心撞到了桥边的木棍,木棍正巧倒在了雷锋头上,他栽在地上,因为出血过多,昏迷过度,敬爱的雷锋叔叔还是牺牲了。在送往太平间的路上,司机乔安山上前,抱住雷锋大哭起来……一次,乔安山在路上看见一次事故,他助人为乐,可惜却被诬陷为事故引发者,最后还是警察为他洗清了冤。还有他去送货物,开着开着,车在一片田里被卡住了,乔安山请了好几个老乡来帮助,可都不肯。一位小伙子真心地帮助了他,可货车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于是小伙子叫了许多们当地志愿都来帮忙。人多力量大,货车总算被拉了上来,他们助人为乐!

看完了它,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诬陷和帮助成了明显对比。雷锋同志,您的死是光荣的,您牺牲后没有一点儿遗憾。今年是雷锋叔叔去世50周年,在这隆重的节日中,我向您学习,以助人为乐,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以雷锋叔叔作为自己的榜样!

北海小学四年级:沈佳怡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3

几十年前,时代推出了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军人,他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起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躲开了人们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静静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终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改革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华厦广袤的大地上画出了浓重的一笔,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这个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长久以来蕴含在他们脑海深处的某种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悄地支离破碎,飘散消失殆尽。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负着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踽踽独行而毫无怨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他或许只是一片迎风而动的绿叶,或许只是一粒亮丽而纯清的海水,但他却昭示着一种生命的倔强,折射着一种生命的辉煌。

乔安山却是伟大的,他将雷锋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延续了下去,他将一个悠远的时代与现实连成缆索,让人们从心灵深处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让更多的人脱离种种龌龊腌?,紧紧地凝聚在一面辉煌的旗帜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无私与崇高。

我甚至于为他的默默无闻而潸然泪下,他只是沿着雷锋的足迹去完成雷锋未竟的事业,他没有叱咤风云的感召力,没有气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和一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执着。然而,正是这平凡的一举一动将各种掺杂着自私与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摇碎,又溶为一体,凝合成一座精神的丰碑,凛然屹立在新时代的开端。

我不由得有一种激动和亢奋。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哗然而现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那么地贴切而自然。或许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执着的赤诚,正是无数坚实的脚步,才能将新时代的这座丰碑巩筑得如此沉稳,踩踏得那样殷实、富丽,才能让更辽阔的华夏大地上长存文明的火种,生生不息,延绵不绝。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4

初衷

“北京人艺”是戏剧大师创建的理想艺术殿堂,首都剧场柔和的灯光亦曾温暖无数观众的心。60年的磨砺、积淀,众多名作经典的留存于世,已经深入人心又特色鲜明的“北京人艺演剧风格”,足以令人敬畏尊崇,加之“人艺”拥有享有众多广泛赞誉的老中青表演艺术家。可以想见几年前张和平接任“北京人艺”院长时的复杂心绪。

“2007年的11月23号。”张和平清晰地报出了接任的日期。“是在筹备北京奥运会期间,2005年我已经在北京‘奥组委’工作,担任开闭幕式工作部的部长,第二年就要办奥运会了,是从创意到制作的最紧要阶段,若同时接任‘北京人艺’的院长,压力太大。北京市的领导征求意见时自己也是心里一动。”

“北京人艺”是名家云集之地,建院以来只有、刘锦云两位院长,张和平是第三任。一度社会上对“人艺”有些说法:剧院班子不太团结、没有什么新作品出现、人才流失严重,已经隔了好几年没有院长。那时张和平已经在电视、电影领域获得众多的奖项,他是第一届“北京市电视十佳艺术家”获得者,和第一届“全国百佳电视家”获得者,加之后来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有人劝他:“这是一步险棋,难道不怕‘晚节不保’?”

但是张和平还是接任了。“我说不出‘不’字来。”张和平院长话语间带出些北京人的实诚来:“为什么来?这里有一种情结。年轻时我学了7年的话剧表演,学生时代的最高理想是到‘北京人艺’做一个演员,当年再敢想,也没有想到我要做‘北京人艺’的院长。所以现在到‘北京人艺’应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吧,我是从话剧出发现在又回到了原点。‘人艺’是我心底的一个梦。”

张和平院长向笔者谈了他的颇具戏剧性的经历:1946年出生,1961年进入当时北京艺术学院话剧表演系学习;1968年毕业时恰好在中,当时所有剧院都没了,所以毕业后就去做了群众文化工作,一做就是17年;后在部队待了一段时间,又去了大兴县当时的思想宣传队工作,几乎去过大兴县的每一个村子;再后来在北京毛麻丝厂工会工作了四年。

“现在我能写点东西,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在工厂、乡村我要编‘好人好事’,虽然很基层、很基础,但是不低贱,所有做出些成绩的人都有磨砺的过程,那是在‘接地气’。现在搞形式的多,玩技巧的多,转型过程带来的社会浮躁之风,严重削弱了文学的品质。远离生活带来的思想的贫瘠,其危害日显。人们恐惧磨难,但磨难是一种财富,没受过苦的人不会知道这之中的道理。”

1985年到1995年张和平在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任总编辑,先后策划拍摄了《爱你没商量》、《过把瘾》、《宰相刘罗锅》等知名电视剧,“金牌策划”的名气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当年流传在大街小巷的《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的歌词即出于张和平之手。“那时的音像出版社已经自收自支,录音带、录像带得进入市场。作为总编,从选题到创作都要考虑商业规律,所以那十年对我来说挺重要,市场意识是逐渐渗透到作品的创作和制作当中去的,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1995年后张和平任北京文化局副局长,分管文化市场。当时的北京电影公司没有制作基础,整个北京市也没有自己的制片机构。电影院的票房更是差强人意。“因为做过多年的音像出版工作,知道发行对编辑出版的作用。所以就想:能不能在原来基础上扩大制作,带动发行,这样形成一个链条。我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北京宣传部长龙新民的支持,就组建了后来的紫禁城影业公司,我是第一任总经理。”那时候紫禁城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红色恋人》、《背起爸爸上学》,以及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

1996年前后可以说是中国电影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电影数量少,电影院亦不景气。当年笔者在一家幼儿园采访正在拍摄《甲方乙方》的冯小刚导演时,他坦言自己很狼狈,已经被边缘化了,他拍了好几部片子均未获准上映,拍一个“毙”一个,“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甲方乙方》第一次审片时片子放“倒”了,当时冯小刚绝望得差一点“撂”了。后来冯小刚曾多次表达对张和平的感激之情:因为是张和平提出了“贺岁片”概念,帮助《甲方乙方》找来投资,安排贺岁档期,风险共担等,这之后才有了“冯氏”每年一部的贺岁电影。“冯小刚的潜质好。”张和平院长说:“他有他的风格,他是从胡同里出来的,我也是从胡同里出来的,能够有一种心灵的感应:表面上看起来调侃、漫不经心,其实骨子里挺温暖的。”

2007年,已经从事文化艺术工作40余年的张和平进入了他最重要的一站——“北京人艺”。

人气

先生曾在“北京人艺”建院30周年的序言中赞“人艺”的四巨头之一赵起扬先生时写道:“一个戏剧团体,如果只是一群艺术家们整日沉浸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那么这个剧团必将逐渐走向纷乱。因此,一个戏剧团体必须有一个精明强干的组织者,一个真正的戏剧内行,他能从千百个心引出一条艺术理想的轨道,把各种纷纭复杂的矛盾顺理成章,一一解决。人事的纠纷、经费的调派、人才的选求、剧院的规划、戏本的挑选……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组织者。他要有理想,有能力,有德行,有襟怀,有精力,有全心全力扑在话剧事业上的无私精神。没有这样一个组织者,一个好剧院是办不成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5

但在我的心里,我一直喜欢着四位女艺人。偶尔见到她们拍的电影和电视剧,我都会看。

她们是斯琴高娃、王玉梅、宋春丽和赵丽蓉。

斯琴高娃:热爱,让一个人更优秀

先说斯琴高娃。这位喝着内蒙古草原乳汁长大的女子,最初在电影《雁南飞》里的淳朴表演就征服了观众。电影里的人与现实中的人并不远的感觉,就是斯琴高娃带给我的。看了斯琴高娃的表演,就觉得电影演员可以与观众贴得很近的。这个道理并不是因为斯琴高娃的不漂亮。后来,再看她演的《香魂女》、《老人与狗》、《天国逆子》、《党员二楞妈》等影视剧,就觉得她这样的演员太少了。看着斯琴高娃演电影,你可以感觉到她是真正地走进角色了。每演一部电影或拍一部电视,她都是把她所演角色的生活和情感真正地体验过了。体验不同的情感和命运是很幸福的事。生活局限了我们,但,它在演员面前显示出它的特殊。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和平常心的斯琴高娃最好地把握了这种特殊。我想特别提及的是她在电影《香魂女》和《天国逆子》中的表演,那是两个命运极其类似的女人,她们都生活在底层。在粗糙和凡俗的生活中,她们还坚韧地坚守自己的情感和尊严,她们最终都背叛了命运摊派给自己的感情,甚至在《天国逆子》里,斯琴高娃扮演的母亲还投毒杀死了自己的亲夫。但,我们就是恨她不起来。斯琴高娃就有本事把一个女人的善从恶里析离开来,在人们心里掀起情大于理、甚至大于法的感情波澜。比如,有这么一个情节,母亲被自己的儿子告发而进监狱后,她成天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为儿子编织毛衣。大冬天里,她的手因此皲裂得不成样子,狱警阻止也未果,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的爱从不会被儿子任何一种行为所篡改。而当儿子来探监时,她也仍然是一语不发,只是当儿子临走时,将编好的毛衣交给儿子。她应该有很多的话要说的,但母亲不说了,女人内心的坚强和包容便在不语里得到凸显。那样的角色只有斯琴高娃才可演绎得好,我现在依然如此坚信。现在,远嫁瑞士、生活优裕的斯琴高娃仍然时常回到国内拍电影,我想这个人生命里或许就有着不可遏制的电影情结的,热爱让一个人更优秀,这一点谁也没法否定。

王玉梅:收藏美丽,绽放平凡

王玉梅是山东话剧院的演员,人们知道她获得“中国第一大娘”的称号,缘于她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饰演的梁三喜的母亲。角色魅力加上她精湛的表演,让一个原本是艺术化的母亲走进了人们的心灵之中,自此,她也定格在专门饰演母亲的位置上。王玉梅饰演的多是一些小角色,但无一不是让人过目不忘,懦弱、谦让、心态安详、与世无争、含辛茹苦……王玉梅饰演的角色命运里包含的大多是这些。但,于无声处听惊雷,一部影视剧,只要有王玉梅参演,常常是一剧终了时,人们记住的不是那些戏份很够的主角,而是王玉梅。王玉梅曾说,没有很小的角色,只有很小的演员,此话适应于我们体味人生。谈到王玉梅的表演,我以为最让人折服的应是她饰演的电视连续剧《儿女情长》中的母亲,她通过对一位弱小却坚强的母亲的塑造,完成了对女性性格、命运广义的诠释,以及对“母亲”一词所涵括的精神内蕴的建构。王玉梅塑造的一个个母亲,让观众自觉地忽略了对一个演员形象上的要求,作为一个观众,我一直接受了王玉梅从没有以光鲜照人的形象出现在我眼里的事实。有一次,我去山东济南,甚至动过去看一看她的念头,我想知道生活中的王玉梅是不是真的就是如同她饰演的角色,她的融入角色与自我的生活是否有关。当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某电视台采访王玉梅时,我看到了本色的她――那可是一个极有风韵、气质高雅的女性啊!收藏起美丽,绽放平凡,生活却最终回报你美丽,感谢王玉梅教会了我们这一点。

宋春丽:纯净的女人

我喜欢的第三个女艺人是宋春丽。宋春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她饰演的多是一些硬朗的角色。一些战争片里,我们常常看得到她饰演的女军人形象,以致我一闭上眼睛,就有一个头戴八角帽、腰扎皮带、斜挎手枪的女军人闪现在我脑子里。如果仅仅从宋春丽扮演的角色来讲,我觉得宋春丽做演员是苦的,我们经常看见她穿越丛林、行走于荒野艰苦地与敌人周旋、智斗,也常常看见她饮弹负伤、在硝烟炮火中咬牙抗争的惨烈情景。比起其他演员来,她饰演的形象硬朗、健康而纯粹,少了柔弱、病态、虚华,这是我喜欢的。除扮演女军人外,宋春丽也扮演过女经理、公司女白领之类的人物,但她扮演的角色都是练达爽洁的,让人看着舒心,我就在想是她在吻合人物,还是人物在吻合她呢?纯净是一种美的境界,作为女艺人的宋春丽做到了这点,尤为难得。也许,许多人对宋春丽知之不多。那么,我告诉你,宋春丽就是那个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扮演乔安山妻子的演员,那样的一个女人,其实你不只应该惊叹她的出色的演技,她的那种端庄、沉着、不温不火,在离你很近的生活中的女人身上,已经很少了,这是我因此有了对宋春丽刮目相看的理由。

赵丽蓉:不一样的老太太

我喜欢的第四位女艺人是赵丽蓉。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操一口河北保定方言演小品的赵丽蓉。春节晚会上要少了赵丽蓉,人们心里就会有空落落的不踏实感。赵丽蓉自从与侯跃文合演《英雄母亲的一天》而一炮走红后,与操一口上海普通话的巩汉林结成绝配,演出了诸如《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老有所为》等让人大快朵颐的绝妙段子,赵丽蓉成了晚会导演的“香饽饽”。但作为老艺人的赵丽蓉很自持,我们很少看到老太太有敷衍我们的表演。赵丽蓉在舞台上默默无闻了几十年,命运垂青她时,已是花甲,换上别人,自是要好好地逮着机会风光一把了,但赵丽蓉就是那么一个活得低调的人,她的要求放在了对艺术的追求上。我们常常看到同是小品演员的一些演员,大大小小的晚会上我们都见得到他们的身影,但所收获的,除了插科打诨换来的几声廉价的笑声外,鲜有其他。而赵丽蓉不同,你看赵丽蓉的表演,那一招一式,一言一语都会引发你发自肺腑的笑,你不得不叹服赵丽蓉把生活中值得开心的东西给你挖掘出来了。我就觉得真是小品如她,或她如小品了。曾记得赵丽蓉第一次演电影《过年》,就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当时只以为是她歪打正着了,我现在知道她获奖的理由了:别人是把生活演成了艺术,而赵丽蓉却是把艺术演成了生活,不一样啊!7月17日,赵丽蓉老师因病离开了我们。天堂里从此有了笑声,而我们,只能微笑着回忆她曾带给我们的欢乐了。

喜欢一个人是有理由的,演员作为公众人物,我们对他们的喜欢就更得附加上条件。许多的演员穷尽一生的努力为的是走进观众心里,甚而征服观众,但他们往往只能颓然慨叹:观众至多是接受了他们的角色,却不曾留下他们。斯琴高娃、王玉梅、宋春丽、赵丽蓉却不一样,我们可以忘记他们的角色,却记住了她们。可以说,我喜欢的这四位艺人都不是姿色亮丽的女人,甚而不常常拥有好的戏运,但她们无一不是“金鸡”、“百花”的捧杯人,观众承认了她们。所以,我想说,一个人的才华、资质可以生动艺术,但最终的艺术的成功只能从属于做人的成功。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范文6

一、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 电影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宏观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

1、电影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宏观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7虚拟环境也是客观世界,它是通过中介被人意识到的,反应了客观环境。电影艺术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虚拟环境之一,教师通过电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电影媒介使受教者间接体验,并不需要受教者亲身经历。例如,一个没有出过国的人,通过电影媒介也可以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电影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虚拟环境对人们认识世界产生了很大帮助,使受教者通过间接环境感受和体验到自己无法经历的外部世界,为受教者提供一个可感知的虚拟环境。电影艺术呈现出来的虚拟环境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宏观环境之一,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人的影响。

2、电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括地说,是指承载思想政教教育信息,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来运用,并且主体和客体借助它可以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教育者通过其向受教育者传播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且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第二,必须能把主体和客体联系在起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借助这种形式进行互动。电影一方面以其直观性、娱乐性、丰富性的特点承载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将观看主体和电影客体联系起来,施教者利用电影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它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3、承载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由一定的观念和符号组合而成的综合体。电影艺术包含了科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电影文化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并且电影跨越了语言、民族、国家、区域的鸿沟,各国统治阶级都通过电影文化为自己国家意识形态服务,高校教育者更是采用电影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电影作品是一种社会性的大范围的宣传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电影以革命历史题材传播国家意识形态,弘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从《离开雷锋的日子》到《红河谷》、《》《南京南京》,再到《建国大业》充分的体现我国的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念。

二、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电影是多门艺术的综合,它给观众带来审美娱乐的同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运用优秀影片加强对孩子和青年进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效办法"[3]28一部优秀的电影,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电影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定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1、电影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主体之一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活动自然就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外围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艺术融多门艺术于一身,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使大学生成为电影作品的广大受众。电影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教育电影在1933开始拍摄,1936年"电影与广播部"在高校成立,可见在我国高校校园中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广播影视报》上记载,1936年影片《校园生活》和《校园之声》在金陵大学的校园内进行拍摄,影片对金陵大学大学生篮球比赛、师生校园草坪课程和盛大的开学典礼等情景做了记载。金陵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校中最早进行了电影教育,拍摄的影片透漏着大学生振奋的气势。

2、电影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范围

大学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的主要社会生活体验的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和家庭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社会生活需求,他们处于青年时期,思想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新知识。电影艺术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特点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体验的范围,为大学生营造了新的体验社会生活的环境。电影艺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新颖性的特点,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电影艺术包含的新知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电影《集结号》,真实地展现了处于战争年代的人们为了革命的胜利,顽强拼搏、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电影包含非常广泛的内容,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现实生活。《可可西里》讲述了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和偷猎者之间进行的斗争,偷猎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其进行残忍的破坏,让观众强烈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意识。

3、电影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首先,电影文化跨越时空、跨越区域的反映了现实生活,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作用,对观众的道德观念、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情感和言行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大银幕上鲜活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大学生被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感染并陶醉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在审美体验中认识真、善、美。电影文化对大学生进行长期熏陶,融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生活之中,其蕴含的精神文化知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时间观、价值观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其次,优秀的电影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精神。优秀电影作品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宣扬对大学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首席执行官》描述了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走向成功的艰苦路程;《一毛不拔》的题材也是现代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种种问题,描述人们怎样解决问题以及对待生活的正确的态度。这些电影作品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关心社会、热爱集体、乐于参加志愿活动帮助灾区群众和贫困学生。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电影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

电影以其直观性、教育性的特点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传播途径,人们通过电影进行思想交流、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把电影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利用电影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1、把电影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电影是一种综合了音乐、绘画、哲学等做种艺术的综合性艺术,具有娱乐性、导向性、直观性的特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电影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到,教育者采取单一的灌输法,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电影和思想政治课堂相结合,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其次,调动了大学生的情趣,电影运用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使枯燥的政治理论课程变得生动、直观,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使沉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跃起来,冲破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2、观看电影后组织影评活动

高校教育者应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做好影评活动。围绕高校"两课"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当的电影作品,并要求学生观看电影后思考影片的主题,以达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的的效果。影评与教育者空洞的说教相比既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寓教于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教育者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对电影视频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总结,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发挥电影在"两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在观看电影后,积极地组织大学生进行影评活动,才能使电影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想融合,使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才能挖掘出电影作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许多高校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单纯的播放一些电影视频,并不组织大学生进行影评活动,只是要学生自己观看和思考,没有认识到大部分学生把课堂上观看电影当做是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3、选取与社会主旋律内容相悖的影片进行反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