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1
1、少量CO₂:2NaOH+CO₂=Na₂CO₃+H₂O。
2、过量CO₂:NaOH+CO₂=NaHCO₃。
3、关系:过量CO₂相当于又一分子的CO₂与第一个反应式中产物Na₂CO₃反应(Na₂CO₃+CO₂+H₂O=2NaHCO₃),生成NaHCO₃,就是第二个反应式的产物。
4、先进行NaOH和CO₂反应生成Na₂CO₃的反应;如果CO₂过量,再进行CO₂和Na₂CO₃的反应。除去CO₂,用到的NaOH要过量才能保证CO₂完全除去。当NaOH消耗完全时,CO₂才和Na₂CO₃反应生成NaHCO₃。也就是说,当NaOH还存在时,是不能生成NaHCO₃。
(来源:文章屋网 )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反应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实验。
以沪教版九年级下册“氢氧化钠”为例,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氢氧化钠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书上并没有给出相应的化学实验来验证反应的发生,所以很多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无从下手,几乎是通过与“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类比来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样会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模糊,学习起来也困难。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讲到这个知识点时就比较容易出错,而实验恰恰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所以,我在进行教学前就思考如何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反应。在课堂上可以展示实验药品和仪器,让学生来进行实验的设计。
实验原理:2NaOH+CO2=Na2CO3+H2O
提供的实验仪器:铁架台、烧瓶、玻璃导管、注射器或胶头滴管、气球、试管、烧杯、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止水夹、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提供的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水、盐酸、碳酸钠、碳酸钙等
一、从生成物出发,通过验证碳酸钠的生成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学生通过原理可以知道,要证明反应的发生,就是证明Na2CO3的生成,实际就是证明CO32-的生成。那他们很快就可以设计出可以用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进行实验。
方案1: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生成了Na2CO3。
方案2:取样,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生成了Na2CO3。
在方案1中,学生对于盐酸量的问题有一番争论,通过分析,发现稀盐酸既能和NaOH反应,也能和Na2CO3反应,而先发生反应的是NaOH,所以盐酸需要过量。
二、从反应物出发,通过验证二氧化碳的减少来证明反应的发生
换个角度思考,学生发现如果反应发生,二氧化碳就变少了,而利用所提供的仪器中,学生可以设计二氧化碳减少而引起压强改变的实验。最典型的就是喷泉实验。如右图所示,烧杯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事先在烧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红色喷泉。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减少,也就证明了反应的发生。
学生此时思路打开,设计出了多种通过压强改变而证明二氧化碳减少的实验。如将试管中收集满二氧化碳,倒放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最终试管中液面上升;还可以将气球套在导管上,将导管和单孔橡皮塞相连,塞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烧瓶,再向烧瓶中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发现气球胀大等。这些气压变化的实验均可以运用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来。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3
1 类型一
根据反应中物质的状态变化引起气压的变化,设计特殊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例1: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2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烧杯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2个小烧杯,如图1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思路点拨:此题属于化学与生物学科综合题,可以根据呼吸作用的产物以及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解答。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同时产生了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槽的水被外界大气压压入烧杯内,使大烧杯内水面上升,水槽内的水面下降。
点评:本题考查了种子的萌发过程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该实验设计原理适用于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设计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造成装置内压强的减小,使装置或装置的一部分(如:软塑料瓶、与装置连接的气球等)外形发生变化,从而证明反应的发生。
2 类型二
借助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或测定溶液pH值的变化进行判断。
例2: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按照如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够发生:HCl+NaOH=NaCl+H2O,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证明反应的发生。氢氧化钠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盐酸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防止局部酸液过量,酚酞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都显无色,当溶液红色消失时,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故答案为:(1)HCl+NaOH=NaCl+H2O;(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点评:该实验设计原理利用了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即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显无色。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顺序和要点:首先在碱性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使溶液显红色,然后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酸溶液,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证明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实验如果先加酸溶液,反应后再加酚酞,就不能说明酸和碱是否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酸溶液过量导致的)。
3 类型三
通过验证反应物的消耗或新物质的产生进行判断。
例3: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提出猜想: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____________正确(填序号)。
(2)取少量步骤(1)中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
(3)请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1)由于过氧化钠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含过氧化钠,故是全部变质,猜想③正确。(2)取少量(1)中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含有碳酸。(3)依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需要先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试液检验。故答案为:(1)③;(2)碳酸钠(Na2CO3);(3)取少量步骤(1)中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或取少量原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加入足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点评:该实验设计依据的原理是利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设计对应物质的性质实验,依据实验现象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实验探究题需要注意的是:证明某种物质存在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如本题中碳酸钠的存在就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两者的溶液都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在检验氢氧化钠时,要先除去碳酸钠。
例4:如图3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 )。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
思路点拨: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让潮湿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甲瓶浓硫酸后,通入乙瓶,干燥的紫色小花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进来的是潮湿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的碳酸使紫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故答案为A。
点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本身没有明显的现象,需要借助反应产物的验证进行判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的物质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而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
4 类型四
通过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判断。
例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值逐渐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4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思路点拨: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加入稀盐酸后发生中和反应,pH值逐渐减小。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达到最高值,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处于图中B点时,中和反应恰好完全,溶液中只有反应后生成的盐,即NaCl。故答案为:减小;放热;NaCl。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4
关键词:“无明显现象”实验;间接直观实验法;对比实验;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74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初中化学学习中许多化学变化常伴随明显现象的产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实验有助于学生判断变化中新物|的产生,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
然而,在实际的变化中并不是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明显的化学现象,比如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合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的无色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在变化过程中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可观察的现象,我们经常称之为“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针对这些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学生无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来判断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特征,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因此产生认知上的困难。
怎样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基础上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的变化确实发生了呢?间接直观实验法通过利用一定的测量手段,放大或凸显原本不够明显的物质相互作用的变化特征,或是选择间接变量进行测量或表征,形成“有明显现象”可供观察的实验。本文利用间接直观实验法,将原本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设计成为可供观察的有明显现象的实验,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
1 利用指示剂的变色对比实验,感知化学反应新物质的产生
可溶性的无色酸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过程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溶液的酸碱性却发生了突变。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利用酸碱指示剂石蕊或者酚酞的变色,说明物质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明确指示出反应过程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也可以测定溶液酸碱度,从酸碱度的数值变化学生可以间接判断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感知新物质的产生。
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酸碱指示剂变色和pH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设计定性或者定量的测定溶液酸碱性对比实验(见表1)。
又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若在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CO2气体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能否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于是设计了一组石蕊试剂变色的对比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石蕊的变色判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碳酸,显酸性(见表2)。
利用指示剂显色对比,直接观察反应过程中物质酸碱性的变化,从而判断物质的成分发生变化,感知化学反应中新物质的产生,理解无色的可溶性酸和碱、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2 间接检测物质成分的对比实验,解释说明化学反应的微观构成
化学反应的发生实质就是反应物变成了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可以检测化学反应过程物质的成分发生的变化,用间接直观的实验检测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成分,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分析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构成。
无色碱溶液与酸性氧化物反应后生成无色可溶于水的盐溶液,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在不断地减少,生成物在不断地产生。依据间接直观的实验检测反应物成分的减少和生成物成分产生,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解释说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即无色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物减少,生成物(Na2CO3)产生。从检验反应物(CO2)减少和生成物(Na2CO3)的产生角度,设计对比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反应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化学反应后气体量减小,容器内气压减小。设计喷泉装置、反应容器连接U形管或盛水的容器,反应后会发生液体倒流现象,反应容器内连接橡皮球或用软塑料瓶做反应容器,反应后发生形变,这些装置凸显气体量减少,气压明显变小的现象,明确知道反应物气体的减少,化学反应中物质成分发生质的变化,微观构成也变化了(见表3)。
上述实验都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学生质疑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相同的现象。
由于对比实验的不严谨,控制变量的不一致,使分析解释化学反应出现了偏差,学生产生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疑惑,若改用相同材质的塑料瓶,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对比实验,可排除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疑问(见表4)。
从反应物的成分减少设计的对比实验,从宏观的气压减少,推测反应物二氧化碳气体的减少,用物理变化的现象,分析推断物质成分的变化,理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产物是碳酸钠和水。组成碳酸钠的碳酸根是检验的特征成分,选择不同类别物质(酸碱盐)进行检验实验(见表5)。
碳酸根用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检测可以产生明显的气泡或者沉淀现象。酸检验碳酸根产生弱酸碳酸,可以观察到气泡现象。用可溶性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可溶性的钙盐或钡盐检验碳酸根,有明显的白色沉淀产生,放大的实验现象检测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以确定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
从“无”现象到“有”现象的实验探究中间接地呈现明显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深入思考化学反应的特征,分析化W反应的微观变化,推测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逻辑关系,提升学习化学的思维品质,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3 利用温度计测定反应中温度变化对比实验,分析判断化学反应的特征
化学反应过程中还存在能量的变化,可以利用实验仪器来放大不明显的现象,凸显实验现象,进一步判断新物质的产生,体会化学反应的发生。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有时放出的热量少一般很难观察和体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中和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升降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利用明显的温度变化,凸显中和反应中的放热现象,明确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分析氢氧化钠和盐酸两种物质的反应特征(见表6)。
4 从“无”到“有”间接直观实验法的教学过程:质疑-假设-检验-分析
在《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没有明确的实验要求,学习水平层次要求比较模糊,但教科书的内容和考试手册上的要求以及这些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解释却是在理解、掌握甚至应用层面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直接设计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推测生成物质、分析化学反应原理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却都没有明显的现象,有些现象甚至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于是开始质疑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利用间接直观实验法,对这些学习难点的教学过程通常可以依照如下环节来展开:情境引入提出质疑-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检验分析现象-结论获得解释原理。具体而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无明显现象”实验转化成“有明显现象”的对比实验――间接直观实验法:利用指示剂显色、检验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成分、测定反应中温度的变化等手段去放大和凸显实验现象,使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特征和本质,分析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粒子构成。
5 结语
从“无”到“有”的对比实验,将化学学习中难以分析和理解的化学反应难点,转化成直观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说明化学反应的特征、物质成分和微观构成,从而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
此外,从“无”到“有”的对比实验往往是讨论一个探究性问题。在解决探究性问题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学习难点,还会引发多个知识的综合应用,促进了学生化学知识的整理、综合、拓展,使化学知识结构和方法得到重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5
关键词:化学实验;激发兴趣;学习方法;主体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创新化学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巧妙地应用我创新的化学实验。
一、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来讲,对某一学科的重视,往往是感性的认识,而非理性的。教师在授课时,创设一些有趣的实验,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在上第一节化学绪言课时,我增补了几个有趣的实验:炉具清洁剂变鲜花、紫葡萄酒变红葡萄酒、清水变牛奶等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炉具清洁剂变鲜花
■
图1 用酚酞浸泡的滤纸花喷清洁剂前
■
图2 用酚酞浸泡的滤纸花喷清洁剂后变红
二、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微观的概念宏观化,掌握学习方法
例如,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很难说明确实发生了反应,让学生归纳总结其性质,是很困难的。我就此设计了如下的实验:通过U型管两端的液面升高的明显差异(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在一个连通器中进行,对比强烈、明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神奇,还能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现象说明NaOH溶液与CO2气体确实发生了反应,这样可信度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该实验中,学生还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图3和图4所示:在量锥形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别向两个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震荡,然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现象:与氢氧化钠溶液相连的U型管一端的液面升高。实验现象说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中气压变得更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排除了溶剂水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
图3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前
■
图4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
三、灵活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做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我提醒学生课本使用的是软质塑料瓶,瓶子变瘪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如果不是软质塑料瓶而是硬质的集气瓶现象会怎样?学生讨论非常热烈,从提出的方案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了化学知识,师生共同完成了在充满二氧化碳集气瓶加水,震荡后集气瓶倒置玻璃片被吸住的实验。
四、开展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课本上在探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时,往有色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需要40分钟左右才能变澄清,通过创新之后的实验,在注射器中将有色溶液通过蘸有活性炭粉末的脱脂棉,得到的就是无色溶液,而且复习了过滤的操作,操作时间也大大缩短,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最为形象,最具说服力的好方法。利用化学实验的创新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的了解。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范文6
关键词:预设;意外;生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共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就如一对孪生兄妹,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一、精心预设“意料生成”,埋设课堂生成之火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是为了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可能产生的问题等等。只有充分预设,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案例1: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片段)
教师:在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软塑料瓶变瘪了。
教师: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瓶内压强变小了。
追问:压强为什么会变小,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很好。请根据刚才的实验原理,再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事实。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设计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玻璃片是否掉下来;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张纸片盖住瓶口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纸片是否掉下来;将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扣于水中,观察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等等。
反思:沪教版教材中并未安排相关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只是说明在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我在演示了“软塑料瓶变瘪”的实验后,并没有停止教学的进程,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实验的原理,利用桌上提供的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并且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敏锐捕捉“意外生成”,捕捉课堂生成之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虽然教师在上课前的实验准备非常充分,尽可能避免意外,但有时往往会因为实验条件或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或与实验预期效果不同的现象。敏锐捕捉课堂“意外生成”, 等于是为化学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教师要善于“放大”教学中的意外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的智慧尽情展现,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2:探究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取一支试管加入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实验结束,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1:产生蓝色沉淀。
学生2 :产生绿色沉淀。
对于后一种现象,我也感到很意外。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药品有问题?我用学生的药品重新进行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现象一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呢?于是我让该小组学生汇报他们的操作过程:“在1~2 mL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很快我心中有了底,原来问题出在所加药品的顺序和用量上,这种滴加顺序的变化及药品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用同样的药品实验,老师跟同学们得到的现象不一样呢?”学生们提出了好几个猜想:可能与药品的滴加顺序有关;可能与滴加的溶液量有关……我趁势引导学生现场验证猜想:原正确操作的组按错误操作一次,原错误操作的组按正确操作一次。发现真的是滴加顺序惹的“祸”, 滴加的溶液量也影响了实验结果。
反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工作至今,从未出过意外。课堂上出现的这个小插曲虽然“浪费”了几分钟教学时间,但是,它让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加入”与“滴入”、“先滴”与“后滴”的重要;也让学生明白了实验中若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一定要认真分析问题所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课前应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案例3: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教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碱,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
学生:没有明显现象。
教师: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就说明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不一定。
教师: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设计出两个方案:
方案1:可以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方案2:往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矿泉水瓶是否变瘪。
方案1很快被排除,因为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不管有没有反应,溶液都会变红。
方案2可行,但有学生提出疑问,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变瘪。所以该学生提出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
反思: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并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通过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通过安排随堂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精心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让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