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行业范文1
关键词:融资租赁 光伏发电 能源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95-03
1 光伏行业现状
无论是从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很有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壮大发展,这些常规能源已渐渐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同时,常规能源如煤炭,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种种原因都导致了人们开始不断探索、发展新型能源技术,而太阳能就是典型的新型能源。
太阳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多特性:如清洁性、广泛性、充足性等,是人们探索、发展新型能源中的重要分支,而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发电技术又是其分支上的重要领域。与常规能源发电系统相比,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可再生;(2)无污染;(3)利用方式较灵活,可利用建筑屋面;(4)较大型发电站相比,占地较少,适用于小型场所等。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光伏发电上游为原材料硅片制造、中游主要是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生产,下游是太阳能发电站或分布式太阳能建筑物。其中中游电池板组件的主要原材料分为三种:单晶硅、多晶硅及薄膜,三种原料的太阳能转换率不同。
光伏发电的类型主要分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式光伏电站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站,太阳能组件将太阳光照射产生的光能转为直流电,然后直流电再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从而直接汇入公共电网;而分布式光伏发电,一般是利用建筑物,将太阳能组件与建筑物相结合,如屋顶太阳能装置(图1为屋顶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组件装置在屋顶上,当太阳光照射在屋顶安装的电池板上时,太阳能系统将光能转为直流电,然后逆变器再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汇入电网系统,由于薄膜材质的柔软性,特别适用于这种建筑物光伏发电设备。这种装置投资相对较小、建设周期较快、占地面积小、可利用建筑物自身资源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电网补贴)等优点,是目前光伏发电的新趋势。
目前,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 158万kW,同比增长67.3%,约占全球的1/5,成为世界光伏第一大国。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受理申请光伏并网户数23 360户,累计受理容量575万kW;累计并网户数20 312户,累计并网容量473万kW,其中华东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302万kW,占并网总容量的64%。2015年,全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00万kW的省区达到11个。西部省区重点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甘肃、新疆、青海装机容量超过500万kW;而中东部地区重点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分布式光伏规模超过100万kW。“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77%。
2 光伏行业相关政策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将会继续向好,这几年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有利于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详见表1光伏行业政策表。
3 光伏行业与融资租赁相结合
由于光伏发电行业多涉及大型发电设备,即使是分布式光伏系统,也会涉及光伏装置,所以特别适用于融资租赁进行融资。融资租赁是一种包含出租人、承租人、供货商三方的融资形式,它的模式主要分为直租和售后回租两种:(1)直租是指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出租人从承租人指定的供货商那里买入指定的设备,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享有设备的占有权,使用权及收益权,待租赁期限结束后,承租人可选择以约定价格买入设备或停止继续租入。在与光伏发电企业合作中,出租人从设备制造商处购买电站组件,制造商将电站组件交给承租人,由工程承包商进行施工建设,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按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2)售后回租是指承租人将自有设备转卖给出租人,同时再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该设备从出租人处租回的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可以优化承租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将承租人本身拥有的固定资产卖给租赁公司,卖出的金额转为承租人的银行存款,而负债增加的部分为每期应付给租赁公司的长期应付款,这部分负债以每期租金的形式支付给租赁公司,并且企业还可以跟租赁公司协商具体的租金支付计划,以减轻企业一次性还款的压力,从而使企业现金流增加,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在与光伏企业合作中,这种模式适用于项目公司已建成,电站设备已处于在建状态或建成状态,项目公司将电站出售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根据电站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投资总额确定融资额度,项目公司作为承租人再从租赁公司租回电站,项目公司每期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分为3类:(1)由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2)由商务部监管的融资租赁公司;(3)由商务部监管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截至2015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共有49家,非金融租赁公司共有4 459家,分布最多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江苏、浙江。
融资租赁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已经发展为光伏行业一种较为成熟的融资方式。由于自2013年起,光伏行业被银行定为产能过剩行业,大部分光伏企业很难再从银行那边得到新增授信,因此更多的光伏企业转向了融资租赁公司寻求帮助。在各个租赁公司的博弈中,由于金融租赁公司拥有较低的成本、较多的资金,因此在大型电站融资租赁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目前国银金融租赁、华夏金融租赁已在光伏行业融资租赁这块大蛋糕上切出了一大部分,而2016年初,中信金融租赁也与江山控股签署协议,为其建设光伏电站提供100亿元的授信。小型电站由于自身信用状况较差,加上光伏发电建设周期较长,回款较慢等原因,较难得到融资。
4 新模式的探索
在融资租赁的模式上,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学习,如美国SolarCity公司的太阳能租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SolarCity出租其光伏发电系统的装置,为用户提供其设计、安装和维护全过程的服务,再通过收取客户的租赁费,以及政府补贴,在未来20年内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用户可选择首付款的金额,首付款的金额越高,今后的租金就越少,而租金包括了系统平时的维护费用,在租约期满后,用户可选择停租、续租或购买设备。对于用户来说,通过这种模式能以较低成本获得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从而减少日常电费开支,用户和SolarCity得到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中国融资租赁行业2015年度报告[S].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光伏行业范文2
5月北京,月季花开满城。本刊记者专访了远道而来的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渠道管理部总经理尹勇先生。这位可在保险业专家和光伏业专家之间自由转换角色的资深人士,开门见山地说:“目前国内光伏行业有一个热点,那就是更多投资开始切入电站建设。在此背后的原因是,电站是光伏行业下一个重要的爆发点。”而必须承认的是,有一些难点一直困扰着电站项目,其中包括如何保障光伏电站的资产安全和投资收益,以及如何顺利获得项目融资。
从保险经纪人、保险销售、核保人到管理者,尹勇一路积累了厚重的一线经验。这些经历也使他做事情特别能沉得下去。2015年年底,鼎和保险与德国莱茵T?V合作推出的创新商业模式,历经近两年的沉淀才横空出世,市场反响强烈。这符合尹勇沉稳的性格,也契合鼎和保险“打造专业‘电保险专家’” 的理念。这种专业机构的强强联合,不仅打通了项目各参与方的合作通道,而且为光伏电站投资提供了重要保障。
电力保险是核心竞争力
:鼎和保险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针对光伏行业,鼎和保险推出了哪些保险产品?这些产品能为光伏企业提供什么保障?
尹勇:鼎和保险是一家专业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30.18亿元。鼎和保险由中国南方电网100%控股,是南方电网下属的一级子公司。南方电网是中央直属企业,2014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15位;供电区域有5个省(自治区),分别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供电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供电人口约2.3亿人,供电客户7063万户。最开始,鼎和保险只做南方电网内部的支撑业务,现在已经开设了11家省级分公司,近几年还会筹建多家分公司,从而布局全国市场。
鼎和保险主营业务涵盖非寿险业务以外的各个领域,包括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工程险、责任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船舶险,以及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核心产品是电力保险。这与鼎和保险的股东背景有关。
在光伏电力保险产品方面,鼎和保险根据项目不同阶段推出了有针对性的产品,在项目前期提供建筑安装工程期保障;在项目运营期提供运营期资产安全保障、运营期发电量保障,主要是保资产和保收益。同时,鼎和保险也在研讨售电合同履约保证保障,未来将适时推出这一产品类型。这是因为传统供电模式基本不用担心履约风险,但现在光伏集中式、分布式供电等可能会遭遇这一风险。比如分布式电力直供给企业,企业可能会出现不付电费的情况。
总体来说,我们的保险产品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损失及责任风险保障,比如财产险、机损险、公共责任险及雇主责任险,通过这些产品保障资产安全及责任风险;第二个层次是物质损失触发的利润损失保障,比如营业中断险;第三个层次是解决“看天吃饭”的问题,平滑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营业波动,比如太阳能发电指数保险;第四个层次是为光伏行业投资者提供金融配套服务。
提供保障和金融杠杆是保险的两个重要作用,第四个层次主要体现为金融杠杆的作用。通过为投资人提供风险保障和增信,使它们获得银行贷款,并降低融资成本。这四个层次基本是从传统保险产品向新型保险产品递进的过程。
创新商业模式,解忧光伏电站
:是什么契机让鼎和保险与T?V莱茵携手在光伏领域展开了合作?
尹勇:我们与T?V莱茵合作的背景是很鲜明的。从大的层面来说,环境污染问题刻不容缓,水能、风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时不可待。其中,风电和水电对场地要求很高,并且单体投资巨大,因此民营投资介入比较少。而太阳能光伏规模可大可小,门槛转低,因此参与主体更多,市场空间更大。从行业层面来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已经位居世界第1位,同时光伏组件在欧洲的销量受到“双反”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拉动内部需求成为消化光伏组件产能的一个渠道。这正好也契合了国内能源结构改革的要求。因此,我认为电站是光伏行业下一个巨大的爆发点。
我们对光伏行业做了长期的调研,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从项目所有人来说,它们面临的困扰有所购组件的质量问题、施工方的建设质量、资产的安全性、融资和资金风险保障等。而投资方则需要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如何保证项目的自身安全,以及如何突破项目退出壁垒等。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能够提供专业的检测认证报告,但是不能提供风险保障。对投资人来说,这其实是存在风险缺口的,无法达成一个闭环。同时,光伏行业的技术性很强,保险公司很难独立去判断电站项目的真实风险,导致难以控制承保风险。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目前行业中的各方无法有效地串联在一起,项目真实风险情况信息不对称,导致保险人因无法全面、真实地掌握项目风险而难以为项目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我们与T?V莱茵合作推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鼎和保险与T?V莱茵推出了光伏电站辐照发电指数保险、发电量保险等。请介绍一下双方在这些合作项目方面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是否有进一步的合作计划。
光伏行业范文3
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8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过度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导致行业风险很大。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因西方国家消减对光伏产品的补贴,直接导致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倒闭。德国、美国和日本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拥有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新能源,是解决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实现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的确是遭遇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国内光伏企业快速发展,我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内扶持光伏产业相关政策的相继颁布,以及国际光伏市场的逐渐复苏,目前正是国内光伏产业转变运营模式、提升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推动市场重组,拯救光伏行业
据统计,2011年统计的光伏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一批技术水平低、转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或者收购。2013年3月20日,经无锡市中院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尚德破产是中国光伏产业最具风向标作用的信号,意味着政府不再无限制给光伏企业输血,而是决定让市场优胜劣汰,中国光伏产业进入重新洗牌期。中国光伏整合未必是坏事,它将促使资金和技术向更加有实力的企业聚集,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反而会使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新能源行业的大洗牌之后,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脱颖而出,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功运作成为光伏领域的翘楚。危机过后,我国光伏企业去弱留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更强。
(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避免恶性竞争
国外企业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价格上。虽然大企业表示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但有些企业为了抢得市场,确实存在低价销售的行为,这也反映了长期依赖出口的光伏行业各自为战、组织松散的现状。我国光伏行业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做大”,而是如何“做强”的问题。中国的光伏企业想要独霸江湖是不太现实的,而是需要和对手,甚至是欧美的企业合作,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我们需要的是在国内光伏行业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进而带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市场环境,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缔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三)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这次光伏产业危机中,受冲击最小的是上游掌握硅料提纯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受冲击最大的是中下游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商,作为世界第一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我国光伏企业损失最大。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九成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而且生产设备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源头受制于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光伏行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自主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只有国内光伏行业的技术提高了,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政府财政补贴更多的变成国内光伏企业和用户的实惠。
(四)转变经营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竞争淘汰,资金和技术将进一步向大型企业聚集,促进这些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光伏产业链,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保定英利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的企业,主要从事硅料、晶体硅硅锭、硅片、太阳电池、组件、控制一逆变器、光伏系统工程及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服务。通过建立完整产业链使光伏产品从各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增厚企业利润,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光伏全产业链可以改善无序竞争和盲目扩张的状况,符合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择优扶优”政策,有助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坚强智能电网,规范光伏应用系统平台
光伏行业范文4
关键词:机器人;抓取;定位精度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54
在以往的PECVD工序,采用人工向石墨舟插取硅片的操作模式,一直面临着产能过低、碎片率高、二次污染的种种难题。为此,我们采用了机器人,自主研发出全自动石墨舟硅片上下料机,并成功应用于生产。
整C主要功能部件有硅片传输定位组件、石墨舟传输定位组件、机器人抓取组件三大部分。用于将刻蚀工序后的硅片经上料传输机构传送至变节距花篮,由机器人抓取后放入石墨舟内,进行PECVD工艺;PECVD工艺完成后,机器人再将硅片抓取后,放入下料变节距花篮,经传输机构装入100片空花篮中。如图1所示。
1 硅片传输定位组件
1.1 动作流程
人工将刻蚀工序后的满花篮放置于上料花篮传输组件,硅片传送至变节距花篮,变节距花篮存满22片后,定位到抓取位置,通过气缸夹紧,等待机器人的抓取;人工将空花篮放置于下料花篮传输组件,机器人将PECVD工艺后的硅片抓取后放置于下料变节距花篮中,硅片传送至空花篮中。存满100片后,更换新的空花篮。
1.2 关键技术
机器人同时抓取22片硅片,硅片的一致性是决定机器人抓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一致性差,将导致插取后,硅片远离某一卡点,严重的可导致片子一角脱落在石墨舟外,造成PECVD工艺打火。
我们采取气缸推片、夹片双向定位,以确保机器人抓取的精度。当上料变节距花篮存满22片硅片,通过伺服定位到机器人抓取位,推硅片气缸将硅片推齐,夹硅片气缸再将硅片两侧夹紧,使22片硅片的三个面很好的贴合在机械结构上,保证了机器人抓取的精度。
2 石墨舟传输定位组件
2.1 动作流程
人工将石墨舟放置于小车上或输送线上,石墨舟提取机械手移动至小车位置或输送线位置,将石墨舟提取之后放置到传输组件上,同步带+双导轨的机械结构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稳步传输,将石墨舟传送至机器人插取位,到位后通过气缸夹紧定位。
2.2 关键技术
石墨舟的定位精度是影响机器人抓取效果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我们在机器人的插取位设计一根弹簧销钉,石墨舟托盘传送至插取位的过程中,以一定的快速移动,检测到传感器信号之后,转变为慢速向弹簧销钉靠近。伺服电机采用扭矩控制方式,托盘和弹簧销钉接触后,当扭矩达到设定值时,伺服电机停止,当前位置即为机器人插取位。再采用X、Y方向的夹紧气缸进行双向定位,以确保石墨舟定位精度。
3 机器人抓取组件
3.1 动作流程
从石墨舟取片―向花篮放片―从花篮取片―向石墨舟放片。
3.2 关键技术
机器人带动吸盘组件,进行高速的重复抓取动作,如何做到机器人速度与加减速的完美匹配,使抓取动作稳定的同时速度更快;如何做到机器人运动轨迹半径最小最节省时间;如何避免运动过程中的奇异点,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设备稳定性、产能、碎片率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们在设计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模拟出所有的抓取点和运动轨迹中的奇异点;再使用机器人示教器在设备上慢速实际运行,确认所有轨迹平滑准确无误;然后将机器人在自动模式下运行,通过反复修改速度、加减速、角速度、线速度等参数找出最佳的设置;最后记录机器人手臂执行轨迹=关节位置+电机扭矩,4毫秒的周期记录60秒左右,生成records文件,分析所有运行轨迹不会对机器人本体造成影响,提早检测机器人过早退化的风险。
3.3 良好的适应性
不同的制造商使用的PECVD炉子尺寸不尽相同,与之配套使用的石墨舟也大小各异。常见的石墨舟主要有以下几种:156-16片*6槽石墨舟,载片数量192片、156-16片*8槽石墨舟,载片数量252片、156-22片*7槽石墨舟,载片数量308片、156-26片*8槽石墨舟,载片数量416片。差异如此之大,机器人该如何做到更好的适应。
实际上,在机器人工作负载和最大动作半径范围内,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真空吸盘组件,例如16片、22片、26片,就能更好的满足制造商这方面的不同需求。目前,我们采用的机器人工作负载为13kg、最大动作半径1388mm。16片和22片吸盘组件,负载重量分别为4kg和6kg,只需要做到吸盘机械安装夹具统一即可。
4 总结
PECVD工序使用机器人,可以实现较高速度的重复性抓取操作,工作节拍远高于人工节拍,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实现一人同时看多台设备,减少了用工量,从而带来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可以实现精准的定位和重复精度,有效地降低了碎片率;可以减少人工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因为具有维修维护方便、24小时不间断工作等特性,都使得机器人在光伏太阳能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伴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升温,机器人的应用势必将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贺超,刘彩凤,李旭.机器人技术在光伏组件生产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机械,2013(11):222.
[2]岳军.石墨舟上下料机的研制[J].电子工艺技术,2015(06):361-363.
光伏行业范文5
[关键词]光伏 可行性 新兴能源 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88-01
1 “不稳定”的光伏发电
相对于常规能源发电而言,由于光伏发电受自然和外界的影响及干扰比较大,其电力波动的稳定性受到很多能源专家的质疑,其现实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也的确因此大打折扣,很多人甚至由此断定光伏电力的推广和常规化是不可行的。举个例子来看,一个100W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由于受到阳光这一个自然条件的影响,白天可供电,晚上或者阴天等阳光不充足的情况下则无法供电,那么这段时间内光伏发电站是无法提供电力的,对于这缺失的电力,只能从异地或者本地其他常规发电站瞬间调入等量的电力,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就算是依靠储存电力目前也没有如此大容量的储存电力的系统。从这点上看,光伏发电相对于现的常规发电的确是不稳定的,然而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在其中加入智能电网,那么在发生上述情况下,光伏发电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只要我们的蓄电池里有能够在短暂时间里维持电力并且与此同时把供电中断的信号发到处理中心及时从外部调入同等量的电力来填补空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其实电网对于电源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容纳能力,国内是十五个百分点,也就是百分之十五的波动,美国是二十二个百分点,而就当前国内的光伏发电占国内总发电量的比例来看,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从宏观上远不及常规发电。而且光伏发电站一般是分布在日照时间和强度都经过考究的特殊地点,其稳定性相对于单个电子来说要强的多,加上和智能电网的结合,其不稳定性的完全可以降低到符合应用的阶段。
2 “不省钱”的光伏发电
在考虑到光伏发电技术可行性的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经济方面的可行性,经济上如果不可行那么离普及光伏发电依然是十分遥远,而经济上很大程度是有成本因素来决定包括蓄电池价格,光电上网的电价,设备使用周期以及投资者们最关心的投资回报周期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光伏发电的种种利好,各国政府对于光伏发电都是采取支持的姿态,并且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政府补贴来支持光伏发电的市场化,因为从试验品到成品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补贴就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德国政府在光伏发电产业的投入从2005年就开始了,德国的光伏发电的电力每度在05年的0.57欧元已经降到现在的每度0.00欧元。国内的光电上网电价则是从07年开始有补贴,价格也是从07年的8元到08年的4元、09年的1.09元、10年的0.72元。目前依然在持续降低成本,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成为整个光电行业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政府补贴的作用。政府补贴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形成大规模的应用,并且达到降低成本扭亏为盈的局面。
除了政府补贴这个宏观上的降低成本,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所有光伏电站的蓄电池、设备等性能和使用周期及成本。这一直都是困扰相关专家的难点重点,目前所知的蓄电池其价格都不低,同时使用寿命确实不够长。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容量大功率大的蓄电池,比如钒流体、钠流、锂铁蓄电池。然而当光伏电池的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百分之十五以上的时候,其对大容量蓄电池的需求才是急迫的,国内由于起步晚所占比例少要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时间(至少需要十年左右),因此相对而言我国的时间还是充足的,并且国内研究相关产业的研究人员欲来越多、越来越专业化。至于能耗方面,目前统计出的结果是能有回收期为2.49年,这是按西门子法多晶硅技术来计算,如果采用冶金法多晶硅生产技术,那么其回收周期仅为1.5年之短,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广东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在09年联合测算出来的,在国际上是已经被公认的。
3 “不聪明”的光伏发电
对政治和国际局势过分热心的人士中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电产业转移中隐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政治阴谋和野心,低碳环保的经济其实是发达国家玩的有一个政治手腕,其目的只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来放缓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征收税费,最终达到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碳排放量大的发展中大国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买单,从而达到阻碍中国发展和牵制的作用。对于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首先低碳经济和我们所说的光伏发电并非相同概念,我们不能混淆。世界范围内支持发展光伏电力的最主要原因是常规能源如化石、石油能源等缺乏和日益枯竭,这是世界范围内的课题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就拿我国来说,我国的石油开采量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年,也就是最坏的情况下半个世纪后,常规电能将无法使用,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届时造成的电力缺口从哪里补充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要求我们要加紧开发光伏发电。同时光伏发电的无污染性也是世界各国所亲睐的原因,越早的推广光伏发电越能避免能源枯竭问题,国家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事实上正如各位爱国人士的担心一样,美国从来对中国发展光伏电力有过任何支持,相反会经常性的指责中国政府对相关的光伏企业补贴过多,美国在启动大规模的国内光伏产业方面的补贴的同时,试图干扰国内的光伏产业发展。而看看欧洲等其他发达国家你会发现。澳大利亚宣布2020年前补贴光伏产业360亿,加拿大也宣布要加大补贴力度,而欧洲各国就像上面提到的德国,早就开始对光伏产业进行长期补贴。
4 “不够强壮”的光伏发电
从客观事实来说,光伏发电有优势有发展,同时也有“不够强壮”的一面,他曾经的“软肋”很多。比如自然条件和污染对光伏发电的影响,由于我国的光伏发电刚刚起步,各方的数据统计都不完善,产生的一些数据方面的误差仍然有待纠正。而且技术方面也是并非成熟,光伏发电系统仍然“不够强壮”,但是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数据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被不断的解决和发展。例如,电池板的百分之十面积被阴影遮蔽的时候,系统的总发电量就会下跌百分之五十等诸如类似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已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被解决了,目前我国领先世界的光伏电站技术有多项。这样的技术持续创新,可以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就可能对光伏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变化。
光伏行业范文6
西行之路多艰
2010年的这个时候,也是立冬刚过,不过对于国内光伏业大佬“无锡尚德”来说还不像今天这么寒凉蚀骨。
当此之时,它在外海的同胞兼对手“天威英利”刚刚签了一个所谓的“大单子”,在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太阳能模组部分的招标中,悍然挤掉13家企业,最终和其他两家企业同时得标。英利报出的竞标价是每瓦1.6美元,与同期太阳能模组出口欧盟的2.6美元的报价相比,足足自降了四成身价。
尚德根本没有去凑热闹,业界已经炸开锅了:“英利的底线为什么总是那么低呢?”尚德老板施正荣对人称“价格屠夫”的英利老板苗连生极为不屑:“本事就是降价。”而英利有英利的说辞:我们要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
2011年11月23日,当湖北日新科技董事长徐进明对《鄂商》记者讲起这段公案时,他的看法是“尚德错过了机会。”而此刻尚、英二家高下已见:好年景里最最风光的尚德,现在每分每秒都在刀山火海里受难。10月,美国七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提起申请,要求当局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11月初,七家原告再次提请扩大调查范围,所有来源于中国的太阳能晶硅电池、组件和面板产品的制造企业被齐齐推向美国的贸易铡刀之下。
如果“双反”得以执行,长期以美国市场为主而国内布局薄弱的尚德将结结实实地中招。而在徐进明看来,英利因为更早一步转舵海内,福祸相抵,基本可以全身而退。不过,许多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在这一轮“双反”之前,因为光伏电池组件价格急剧下降,全球光伏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因素,像尚德这样倾向于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也已经普遍“夜半临深池”。
湖北日新科技董事长徐进明对此轮光伏产业洗牌的预测是:“大企业死那么两个,中小企业死一片。”
跟英利和尚德的情节差不多:武汉“日新科技”做国内项目忙得不亦乐乎,以出口为主的武汉“珈伟太阳能”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
今年年初,美国第三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长青太阳能公司(Evergreen Solar)裁员800人,千里迢迢将工厂搬到其位于武汉的合资企业“珈伟太阳能有限公司”,指望借宝地避一避风头。当时总裁Michael El-Hillow直言:“之所以关闭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德文斯工厂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这三年来,价格已经降了三分之二,仅去年第四季度就下降了10%。从制造商角度来看,在美国维持生产是不利的。而中国制造商有中国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帮助,而且制造成本低廉。”
如意算盘打得虽响,短短半年后,长青太阳能仍然没有摆脱破产宿命,给武汉珈伟剩下了2000万人民币的库存无处销售。
当珈伟正为过剩的产能心急火燎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又传来“双反”噩讯:包括长青太阳能在内的三家美国光伏公司的接连破产令美国业内将矛头直指中国,“中国制造商有政府银行帮助”“制造成本低廉”这些竞争力,被美国同行和政府捏在手里当做诉讼的根由,意欲对中国光伏企业增加100%的关税。在他们看来,中国光伏企业被本国的优惠政策所庇护,依靠低息贷款和廉价劳动力,大规模发展光伏市场,降低了光伏组件价格,严重冲击了欧美光伏制造商的利益。
此案一出,业界开始风声鹤唳,恐一旦美国“双反”得逞,我国光伏产品80%以上的出口市场欧盟会跟风双反。那时对中国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灾难程度势必如同灭顶。
像国内许许多多光伏企业一样,来自欧美的订单多达订单总量90%以上的武汉珈伟一时间出路全无。
两年前,武汉珈伟太阳能开发部经理王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GDP确实不少,但人均GDP还是很低的,短期内政府也不可能内投入过多资金来扶持光伏市场。”
在许多人看来,国内政策的利好看似遥遥无期,而海外现成的需求无时无刻不在召唤。或许是基于这种现实,中国光伏市场一直维持着高达50%的全球产量、低至2.2%的全球装机量与占总产量95%的出口比例。中国高产,欧美急需,这种看似繁荣的市场却暗藏祸端。业内早有断言,国际市场万一生变,国内光伏企业将呈现多米诺效应。
武汉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兰岚在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曾说到,光伏的国外市场,大体上来看也是我们自己人和自己人的竞争。
如今,同胞之间的厮杀胜负未分,联手应敌的急势已在眼前。
中国光伏的西方“乐土”正在改变面目。
另一些可能
这场可以预见的灾难,对武汉“日新科技”的老板徐进明来说确实事不关己。
作为中国第一代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日新科技”在当时的三岔口前选了一条如今被证明是走运的道路――减少海外布局,回马中原。
徐进明坐在《鄂商》记者对面,闲闲拍打着沙发扶手:“07年我刚调整了产业方向,08年就金融危机,算是逃过一劫,没跳楼。我调整产业方向的时候,哪里就算准了08年会爆发危机呢?”徐进明眼中带笑,“上半场人家在海外发财,我们拼不过。现在算是,弯道超越吧。”
2007年,大量光伏同行还在捞世界的时候,“日新”开始猛力缩减出口比例,将重心转向国内参与各种太阳能项目建设。因为当时国内太阳能市场还未启动,比起外销的高利润,日新赚钱的速度可谓保守,不过徐进明忍住了眼红。
今天,对于自己当时的考虑,他解释说,不管科学家还是政客,都已经同意太阳能是人类可使用的最佳能源,太阳能发电利用在欧洲国家气候已成。一直以来,由于国内太阳能发电代价大大高于传统能源,而政府补贴力度未能真正降低成本,造成国内市场对太阳能的需求远不及其发展的速度,绝大多数产能只能由国际市场消化。“但是长远来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光伏产品的制造大国来说,将95%以上的产能输出是不正常的,这种不正常总有一天会倒逼行业洗牌,国内市场非启动不可。像‘日新’这类光伏企业,在海外拼不过德企,拼不过尚德、英利等豪门同胞,若不及时找准定位、悬崖勒马,只怕后悔莫及,调整战略是大势所趋。”
在此期间,“日新”先后承建了武汉火车站光电建筑、住建部光电建筑、黄石工业新区等并网发电项目。除此之外,“日新”通过政府招标工程将各种太阳能照明产品推出应用甚至打进北京奥运场馆。“我们国家的光伏做的一直都还是上游,安装也不做、工程也不做。就像卖萝卜,洗洗就(卖)出去了,也不切也不加工,值几个钱?到了国外人家是炒成菜卖,这GDP不都贡献出去了吗?”徐进明说。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今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并于今年年底前投产,但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此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仍为每千瓦时1.15元)。同时,发改委还表示,今后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这意味着,业界巴望已久却又失望已久的国内光伏市场自此全面启动,太阳能大规模并网发电成为了可以期待的未来。
然而,这个利好对于一些往“西”走太远,而在国内尚未占据寸土的光伏企业来说,似乎有些赶不上了。
按照徐进明的话说:“一些没有抓紧时间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企业,会扛不住‘一块钱’这个标准,这些企业会倒掉。对有技术的大企业来说,‘一块钱’就有得赚。不过,等他们回来布局国内市场的时候,我们这些最早做国内市场的企业应该都已经做大了,这一轮他们就慢了一拍。”
眼下,日新科技太阳能产品的出口份额已由初始的80%,缩减到了不足20%,且主要方向是欧盟国家,并以太阳能使用大国德国居多,谈起奥巴马政府的双反,徐说:“(美国)搞不到我们,我们在美国倒也有很少一点份额,算下来连写个状子的钱都不够。不跟他们玩。”
而对于舆论盛传的“产业危机”,徐进明这样理解:“家电企业这些年倒掉多少?这个产业死了吗?”
位于湖北襄阳的追日能源以生产太阳能逆变器为主。接受《鄂商》记者采访的追日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华说:“追日的强项是大功率逆变器,国外主要的需求是小功率的,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出口份额只占20%到30%,主要是给国内一些大型电站项目提供设备支持。当初来看是技术制约,往国外走难度较大,但是现在来看,因为这一点,我们反而规避了一些风险。”
但何华并不否认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国外市场当然是重要的,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探索。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国外需求来消化产能,当危机来时很容易受到冲击。比如尚德这些企业,在国内的布局就还是比较薄弱的。”
何华认为国内光伏建筑将会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公司也在利用这个“契机”,重新定位和布局市场。
武汉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兰岚对《鄂商》记者说:“现在行业的影响对湖北来说还不像浙江那边那么严重,事态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些都s还在观望。个别企业是有了危机。当然,那些及时调整方向的企业,日子确实好过一些。”
现在,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等14家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对美国“双方”调查进行了联合抗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