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任务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习任务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习任务书

实习任务书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73-02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理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贴近生活,使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适用于操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从教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用“任务”激发学习行为;从学的角度来看,它强调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目标预置于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涉及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索和协作配合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建构。

设计合理的任务,是教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任务的分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封闭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应设置封闭型任务:一是这些“任务”(即知识和技能)是完成后续学习任务的关键和前提,需要熟练、准确地掌握;二是这些“任务”在学习中容易产生问题,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这些“任务”是开放型任务的前导性学习任务。例如,教学“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设置“熟练掌握图片的版式设置”和“灵活运用文本框”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能掌握设计电子小报的基本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基于封闭型任务的教学中,从“教”的方面讲,教师的角色相当于设计师,负责规划蓝图,而学生是建筑工人,负责完成建筑,教师的“设计”要精确,学生的“建筑”要精准。

(二)开放型任务。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一个学习团队共同探讨完成,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或一组电子信息作品。这类任务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围绕确定的任务,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合作设计、自主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和巩固Word的操作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使用Word制作新年贺卡的教学任务。教师设计任务框架,即要求学生突出“新年”“祝贺”“喜庆”等节日元素,巧妙运用素材,合理搭配色彩,完成一张节日气氛浓郁、喜庆特色鲜明的贺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可以进行小组分工,通过网络搜集素材,动手制作贺卡,灵活运用Word中的文本框、艺术字和图片处理技巧,自主设计,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在基于开放型任务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相当于“导演+顾问”,可以适时点拨、答疑、鼓励、引导,但不宜给予学生直接的示范和方法指导,学生则是“演员+导演”,作品要体现设计思想和创作技巧。

二、任务的设计

“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围绕课标目标。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符合课程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教师要对照课标,合理设计任务,确保本章节教学目标能有序、有效地完成。例如,教学“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课标要求“学会利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用公式和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通过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的应用实例来掌握一般函数的使用方法。所以,教师设计任务时切不可贪多求全,不能牵强附会地将多种函数与复杂公式的运用列入一个任务中,以免偏离课标、拔高难度。

(二)源于现实生活。设计任务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难题”,而在于形成信息处理思想和技能。因此,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来源于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而不是对某一深奥问题的探究。例如,在教学“运用Excel进行数据信息分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用某次考试成绩或视力检测的数据,适时引导学生加强对薄弱学科的学习,或关注用眼健康,这样的任务才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三)富有探索趣味。一个好的任务应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例如,教学“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魅力家乡’演示文稿设计”“‘神奇的百慕大三角’电子小报制作”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网络搜集素材,学会用不同的文件夹整理素材,学会甄别和使用素材,能灵活运用PowerPoint和Word的基本技法完成作品。这些任务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获取、管理、加工、交流、信息的基本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竞技的勇气和信心。

(四)倡导求变创新。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为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创作个性提供发挥空间。“任务驱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是全方位、多层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过程。例如,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综合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活动主题自由发挥,综合考虑路线、行程、主要景点、经费、分工、装备和可能出现的困难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尽可能合理、详尽的旅行计划,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组设计的旅行计划进行宣讲、评议,让计划具有现实的规划和指导意义,而不是仅停留在书面上、电脑里。这样的任务能真正激励学生用心去完成设计,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五)前后连续完整。任务设计应体现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包含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各任务之间要既有联系,又有发展,难度要循序渐进,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收集、加工反映自己家乡特色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等多项任务分学时进行,在不同学时中有重点地完成部分素材的加工处理,再用1~2个课时完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持续的成功体验中完成对整个章节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六)注重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课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发生联系。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进行学科整合。例如,“鸡兔同笼”这一古代数学问题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数学思想。在程序设计的算法设计教学中,让学生“用程序解决”这一经典数学问题,可以使任务生动有趣,既训练了学生严密的算法设计思维,又帮助学生树立了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问题的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七)鼓励操作实践。技能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能起到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作用。例如,教学“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我的MTV”“我的课本剧”等主题任务,指导学生自己录制、剪辑歌曲、台词,演奏或下载配乐,动手拍摄视频,制作具有个性创意色彩的MTV和小话剧,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八)难易适度、切实可行。教师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难度、知识点的含量、相关技能的关联等诸多因素,所设计的任务应是在一定时限内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一般来说,封闭型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过难,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型任务则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既要巩固课标所要求的技能,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以保证任务难易适度、切实可行。

实习任务书范文2

湘西,神秘的湘西,幽美的湘西,有多少令外来客倾慕的神奇动人的风情?

湘西,贫困的湘西,落后的湘西,有多少辛酸故事发生在这蛮荒之地?

古老的湘西大地,我的土家族苗族兄弟姐妹,我的其他各族兄弟姐妹,自古以来就居住在这里。纵横交错的溪河,古木参天的森林,成群结队的野兽,星星点点的耕地。在这样的环境中,我的祖先们,打猪(猎)、捕鱼、采集、耕种。结绳而治,无文字之烦恼;顺天之则,有季节之更替。会动手就会打拳,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喝水就会喝酒,会说话就会唱歌。边边场是爱情场和交际场;哭嫁歌是别离歌和团圆歌。敢爱敢恨,敢做敢说。山歌好比春江水,苗鼓可以赛春雷。锥(椎)牛祭是血性祭,摆手舞是丰收曲。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山美水美人更美。

然而,鲁迅说过,不要把乡间的百姓看得如同花鸟一般。同样,我们也不要将湘西看成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诚然,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别具一格的风情,有令人称羡的景色,有硕果仅存的原生态的生存方式和审美意境;可是,这些东西的背后,也有挥之不去的贪困,自惭形秽的落后,缺少文化的愚昧,不思进取的懒惰。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事倍功半,劳动强度大,收获却很少。生老病死,一律听天由命;鳏寡孤独,只好忍饥受寒。经不起天灾人祸,医不起大病小伤。这样的情况占有一定的比例,决不是危言耸听。最大的贫困,乃是知识的贫困;最大的落后,乃是教育的落后。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教育事业。

就在5年前,2001年8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湘西民族教育学院和吉首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全新的高等师院学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这是新世纪伊始,在西部大开发的春雷中,为振兴民族教育事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一项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作为吉首大学的公办二级学院,在校本部、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和关怀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就生源而言,从州内到州外,从省内到省外,从三湘四水到五湖四海,而今已面向6个省市招生,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和空间。课堂教学井井有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已经有10个专业通过省级评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初具规模,科研方面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已经拥有2个国家级课题,10余个省级课题,高明哲、刘建成、贾维剑教授等已成为学院学术研究的旗帜,熊晓辉副教授等大批青年学者迅速成长起来。学生社团雨后春笋,第二课堂多姿多彩。学院工会是全国优秀工会,书法协会是省优秀大学生社团,《文昌阁》、《不锈阳光》等杂志越办越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师范教育,蒸蒸日上;全院师生,干劲冲天。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今天的成就有昨天的铺垫和积累。

在26年前的1980年4月,师范学院前身之一的湘西民族教师进修学院(后改为湘西民族教育学院),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号角声中成立,从此,为湘西州内外培训了大量的教师和管理人才。1953年6月,从解放前沿续下来的湖南省第九师范学校改名为湘西第一师范学校(后改为吉首民族师范学校),这是师范学院的又一前身,为湘西地区培养了更多的教师和其他人才。这两所兄弟般的学校,校址只一墙之隔,校园有墙,人心无墙,互通有无,交往频繁,共商人才培养大计,为湘西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上溯到70年前,1936年春天,当时的湖南省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湘西特区教育实施办法之规定》;7月,正式决定成立“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时在长沙任教的湘西籍教育家陈庆梅,接受家乡人民的召唤,临危受命,担任所长(校长),亲自选定校址——潕溪书院,在古老的求知圣地,谱写现代师范教育新篇章。纪念开办师范教育70周年,就要缅怀先贤,砥砺节操,继承中发展,奋进中崛起。

还不能打住。将厚重的历史再往前翻,500年前,那时的湘西,会是怎么样呢?定然是溪河清幽,森林茂密,野兽成群,刀耕火种,一派天人合一、自在自为的风光。

北部的土家族聚居区,正处在老司城土司王的统治下;此时最辉煌的业绩,就是土司王彭翼南和保靖土司彭荩臣带兵抗倭——取得古代的伟大胜利,时间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如果再往前数500年,那就是溪州之战(公元939年),战后,楚溪双方媾和,立铜柱为界。此后,就有了相对和平的局面,同时也加速了学习汉文化的进程。

南边主要是苗族聚居区,大大小小的苗王统治着,重情尚武,顽强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显示出丰富多彩的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相对北部土家地区,汉化程度较低。这是一个悖论。在保留民族文化和接受先进文明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呢?即使现在,苗族如此,土家族如此,中华文化相对西洋强势文化,又何尝不如此呢?

晚明时期,整整500年前的1506年,苗族教育家吴鹤,那个两次受教于大哲学家王阳明的吴鹤,倾慕汉文化的吴鹤,具有远见卓识的吴鹤,开始在所里(吉首)兴办几所乡学。历史久远,文献缺乏,我们现在尚未考证出潕溪书院是否办于该年;但是吴鹤作为潕溪书院创始人,名垂青史,确凿无疑。因为书院内的鹤公祠可以作证,书院外的老石阶可以作证,书院内外十余株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可以作证。书院是先生不朽的遗产,桂香是先生永远的精魂。先生的门联还在那里警示和告诫:

读法书畏刑,读兵书畏战,读儒书刑战不畏;

耕舜田忧水,耕尧田忧旱,耕砚田水旱无忧。

公元2006年5月,潕溪书院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顾历史,瞻望未来,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从潕溪书院到吉大师院,500年间,沧海桑田,历代先贤,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了湘西的文明进步,为了蛮荒之地赶上时代步伐,为了在文化冲撞、交流、融合中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传统,做出了怎样卓越的贡献!

大约500年前,吴鹤先生创办了潕溪书院,鳌鱼峰头,卧牛山下,弦歌阵阵,书声朗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70年前,陈庆梅先生创办了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教育转型,确立现代师范教育,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5年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隆重成立,开拓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局面,周纯禄、彭勇忠、贾维剑诸同志和广大师院人,或多或少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丹桂飘香,韵味久远。

“师范”二字,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说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言为人师,行为世范”;“嘉言为师,懿行为范”;“言传为师,身教为范”……但归根到底,都是同样的要求: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实习任务书范文3

【摘 要】到练习阶段,学生大多已经感到学习疲惫,学习的热情和效果开始逐渐下降。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注重练习的任务设计,之后还可以让这样的练习依托于新媒体和新媒介,使之有一个讨人喜欢的新面孔,吸引学生爱上练习。

【关键词】数学练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 新媒体 新媒介 新气象

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媒体和新媒介给了学生学习的新技术和新途径,这些都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那一根喜新厌旧的神经。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习的驱动也离不开新媒体和新媒介的支持。到练习阶段,学生大多已经感到学习疲惫,学习的热情和效果开始下降,如果此时练习的形式还是那么“普通”,那么学生练习的驱动力只会越来越弱。

所以,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注重练习的任务设计,之后还可以让这样的练习依托于新媒体和新媒介,使之有一个讨人喜欢的新面孔,吸引学生爱上练习。

一、任务遇上新媒体,换一种方式做练习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视和电脑可以说是家家都有的电器。在家长的眼里,它们似乎都是娱乐的工具,所以家长都会限制自己的孩子去使用,以免影响学习。其实,电视和电脑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能让它们很好地为学习服务,并且还可能获得比常规学习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把看电视和玩电脑作为一种任务来有效地驱动学生进行数学练习。

(一)任务+电视

学生都喜欢看电视或看电影,我们与其围堵不如引导,对一些有知识含量和有助于数学学习的影视剧,我们不妨让学生带着数学思考去观看,去寻找和解决置身其中的数学问题。如此有知识的剧情,就成了可以让学生表现学识才能的一道情境练习题。

例如,学习了“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观看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剧情中出现了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题目,此时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个助人为乐的任务,让学生去帮助剧中人解决这道难题。

又如我们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看看2016年3月28日罗马尼亚VS西班牙热身赛电视实况,引导学生发现罗马尼亚队球员球衣上的号码竟然是数学算式(如图1),算式的结果对应的是他们原来的号码,此时就可以让学生算一算印在球衣上的数学练习题。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其中的原因:罗马尼亚学生的辍学率高达18%,是整个欧盟最高的国家之一,考虑到很多孩子都喜欢踢足球,罗马尼亚足协突发奇想,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高国内儿童对数学的兴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影视剧中的拍摄错误。例如在电视中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有人扔出一个手提保险箱,然后打开说“一千万元,点点吧”。由此,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你觉得这样的剧情科学吗?”的研究任务。

学生大体会从以下途径解决:一是可以从体积上判断,如果都是百元纸钞,每张百元人民币长约15.5厘米、宽约7.7厘米,100张百元钞票(1万元)厚约1厘米,而一般手提保险箱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高约15厘米,由此算出一个手提保险箱只够放188万人民币;二是可以从质量上判断,1千万元人民币体积为0.12立方米,1立方米纸重约1000千克,所以1千万元人民币约120千克,也就是0.12吨,普通人是绝对无法扛着在路上走的。当学生算完,不禁感叹“看电视、拍电视也要懂数学”。

土豆网有句经典的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同样,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有生活的经历,有想象力,就可以成为数学“微电影”的导演。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你问一个幼儿园孩子“5-2=?”他可能会回答你不知道。但如果你问“你有5个苹果,吃了2个,还有几个苹果?”那他想一想一定会很愉快地告诉你:“还有3个。”这个孩子在说出答案前,正在自己的脑海中“吃苹果”,这就是一部数学“微电影”。

(二)任务+电脑

学生也都喜欢玩电脑,首先是电脑的便利吸引着学生去使用,其次是电脑的操作吸引着学生去尝试。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脑技术来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延伸学生的知识探究。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打开几何画板来练习一些图形的操作题。

又如在学习了“比的认识”后,教师布置一个操作任务,让学生在电脑上试验“怎样把照片放大而不变形?”学生发现通过斜拉可以做到这一点,然后通过“设置图片格式”看到图片“尺寸”中高度和宽度的变化以及“缩放”中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找到了决定照片不变形的奥秘,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学生喜欢玩电脑,还有一个原因是能够上网。上无聊的网站以及沉溺于网络,是每个教师和家长最担心的事情。不过,现在有了一些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网络资源,对此,教师要好好利用,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好好表现。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周长、面积和体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玩”微软公司为教师和学生推出的教育版Minecraft(《我的世界》)。教师通过游戏布置算数任务,让学生以三人一组的方式组队完成,这样通过游戏与数学教学混搭在一起练习计算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p松地通过建造物体,让数学以游戏的方式模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种游戏的方式能够将数学概念视觉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任务遇上新媒介,换一种形式做练习

孩子自出生以来,都喜欢听故事、画图画,可以说孩子是在故事和涂鸦中长大的。如果数学练习能够与好听的故事和好看的图画挂上钩,那么学生必定会感到耳目一新,做再多这样的练习也不会感到厌烦。如此,或许也能打破知识的边界,实现知识的融合,让学生看到数学别样的风景。

(一)任务+文学

数学与文学似乎不相往来,数学属于理科,文学属于文科。而一旦两者能够彼此来往,对这样能够“手拉手”别具一格的练习类型,学生必定与之“心连心”,喜欢这样的练习。

例如,我们把对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度,犹欠三十春秋”用作数学练习:上联为60+50=110;下联为70×2-30=110。通过这样的练习题,学生既增长了语文知识,又增加了数学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又如,我们把古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用作数学练习,“一百只鸟”在哪里呢?把诗中出现的数字写成一行,然后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就会发现:1+1+3×4+5×6+7×8=100。这样的练习题,是否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可以用文学材料中的数学让学生做数学练习,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学的方式做数学的事情。其中,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文学形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也都喜欢讲故事。如果把数学知识变成数学故事,把做数学练习变成听数学故事,对故事中的事情,学生感兴趣,对故事中的题目,学生也不会反感。

例如,现在网络上有一个APP,其中有“玲子读数学故事(一点通)”“有趣的数学故事”等一些播放时间只有几分钟的教学类节目,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打开听一听。除此之外,许多学生订阅的数学学习报刊和数学课外读物上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故事,我们不妨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打开看一看。

低年级学生大多听的都是数学童话故事,对中高年级学生,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听一些数学哲理故事,让他们去寻找其中蕴含的数学意味。例如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有一个人问老船长:“如果前方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在迎面袭击过来,请问你将如何处置?”老船长微微一笑,反问他:“如果是你,你将怎样处置?”

那人想了一下,说:“将船头掉转180度,返航!这样可以逃离暴风圈。”老船长摇了摇头:“不行。这样做只会延长船与风暴接触的时间,反而危险!”

另一个人说:“将船向左或右转90度,设法避开暴风圈的威胁。”老船长仍是摇摇头:“也不行。如果这样做,将会使船身增加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更加危险!”

众人不解,就问他究竟应该怎么办才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风圈,冲过去!”老船长坚定地说,“这样既可以使船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化为最小,同时,由于船的前进速度加上暴风袭来的速度组合在一起,还可以大大缩短船体与暴风圈接触的时间。”众人一起为之鼓掌喝彩。当我们遭遇困境时,最好的解决办法也许就是像老船长所说的那样:迎上前,冲过去!

故事中隐含着许多数学意味:“将船头掉转180度”这种情况可以与数学中的“追及问题”建立联系,“迎向暴风圈,冲过去”这种情况可以与数学中的“相遇问题”建立联系。另外,故事中还涉及了数学的面积知识。这些都可以借此故事进行复习。而这个故事除了教学意义,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迎上前,冲过去!”是上述故事蕴含的哲学思想,它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除了让学生听数学故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数学知识或数学题目编成故事。对这样的创编任务,学生也普遍感兴趣,都想展示自己的编故事才能。

例如教学“0”的概念及其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用第一人称写一写关于“0”的小故事。

(二)任务+文艺

较之文学,小学生更喜欢艺术。艺术也可用作设计数学练习的任务形式,以此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题为《吉利》的笑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问题――

大年三十,夫妻俩在家里吃年夜饭,吃到兴头上,妻子放宽了“禁酒令”,允许丈夫喝点小酒助兴。丈夫见机不可失,急忙举起酒杯,对妻子说道:“斟满!”妻子瞥了丈夫一眼,说:“只准倒三分之一杯。”丈夫讨好地说:“过年图个吉利,要个双数,二分之一,可好?”妻子大喝一声:“那就六分之二吧,分子分母都是双数!”

又如曾经在QQ中疯传的下列算式(如图2),在我们笑过之后,如果拿给学生去破解其中的漏洞(问题的破绽在其中“100分=10分×10”,而不是“10分×10分”,第二步推论错误),是否可以再次激发他们复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呢?

除了笑话,漫画也是能够让学生忍俊不禁的艺术形式,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有较强的娱乐性。数学练习,有时候也可以采用漫画形式呈现。

例如学习“圆柱的认识”之后,教师出示“给圆柱量衣服”的漫画(如图3),然后提出这样的思考任务:“为什么‘给你做衣服最方便了!量一个身高和腰围就够了’?”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说出用圆柱的侧面周长(也就是底面周长)乘高可以直接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其次还需要与之前学过的求长方体侧面积时需要测量长、宽、高三个数据进行比较。

另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的文字内容用图画形式表达出来,打通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达到以形助数和以形助记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求商的近似值”后,教师布置了这样的练习题:1÷7=( ),2÷7=( ),3÷7=( ),4÷7=( ),5÷7=( ),6÷7=( )。通^计算,学生发现这组题的商都由1,4,2,8,5,7这六个数字组成,只是排列顺序不同,但对具体的规律不太会用语言进行数学化的表述。此时,教师让学生用画图来表达自己意会到的规律。学生凭直觉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规律图,有的学生设计了“开心大转盘”(如图4),内圈表示被除数,外圈表示循环节的起点与次序,如当指针指向内圈“1”时,商的小数部分在外圈读出来是0.142857142857……有的学生画出了“顽皮蛇”(如图5)用咬住尾巴的方式来揭示商中各数字的排列顺序。这样的图画既形象地揭示了商的规律,又深化了学生的“图感”。

在数学教学中,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为学生的数学练习助兴,这种艺术形式叫数学魔术。当今很多强大的魔术表演背后都少不了数学的支撑,可以说,数学在魔术效果中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与学生玩心灵感应,找出学生挑选的某张纸牌,口算出两个9位数相乘之积,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教师只需一副纸牌、一些日常用品和一点数学知识就可以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魔术视频,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我们也可以教会学生玩数学魔术,表演给其他班级的学生看或者回家表演给家人看。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和实施[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

实习任务书范文4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

误区二计算机是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我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了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习任务书范文5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U664文献标识码:A前言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这是其本质,主要应用生态系统中各个共生物种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再生作用,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及其组成、分类

(一)与传统污水处理系统比较

人工湿地系统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尽管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果受气候条件,污水水质和设计因素的影响很大,但在生物多样性,生态栖息地和环境美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处理效果受季节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北方,需要采取合适的保温供暖措施,否则会导致各种指标均达不到理想的预期结果,人工湿地系统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由于湿地系统能够使土地具有多重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提供废水处理场所的同时也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固定上,人工湿地系统如芦苇床系统比传统工艺具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在收割芦苇的过程中能带走大量的碳,能够有效地减少 CO2的散发,生长中的芦苇担当着碳源的角色,可以把气态的碳储存在其生物组织结构中,转化率大约在每年每平方米 3.3kg,误差为正负 15%。

(二)人工湿地系统的组成

人工湿地主要由基质、植物和微生物三部分组成。

基质是人工湿地池床中填充的土壤、砂子、砾石等,又称填料,它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和场所,通过基质的沉淀,过滤和吸附等作用还可以去除污染物,基质的种类应根据所处理污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湿地的构建方式进行选择,还要考虑取材,经济适用等因素,

常用的湿地植物有芦苇、水葱、宽叶香蒲、水葫芦等,它在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可以从污水中直接吸收C、N、P等主要污染物作为其生长的营养物质;同时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富集污水中的某些有毒重金属离子,植物还可以将氧气释放到根区,利于床体中好氧和厌氧微生物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提高对N的去除能力

湿地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中细菌的数量最多,占70%~90%,微生物在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

(三)人工湿地系统分类

1、自由水面系统。自由水面系统的污水从系统表面流过, 水深较浅(一般在0. 1~ 0. 6 m) , 氧通过自由扩散补给。进水中所含的溶解性和颗粒性污染物与系统介质和植物根系接触。常用的植物包括香蒲、芦苇、慈姑、莎草等。与 SFS 系统相比, 其优点是投资省, 缺点是负荷低。北方地区冬季表面会结冰, 夏季会滋生蚊蝇、散发臭味, 目前已较少采用。

2、 潜流系统。(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面在人工湿地填料表面以下,水流从池体进水端沿填料孔隙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介质通常选用水力传导性良好的材料, 从进口经由砂石等系统介质,污水在系统表面以下以近水平流方式流向出口。此过程中,污染物得到降解。由于植物根系主要释放氧,在欧洲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常采用芦苇作为植物介质,此外,香蒲也是常用的湿地植物。(如图1)

图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示意图

(2)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从人工湿地表面垂直流过填料层的人工湿地,分单向垂直流型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两种。单向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一般采用间歇进水运行方式,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一般采用连续进水运行方式。(如图2)

图2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示意图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与降解机理

(一)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1、人工湿地所选植物应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筛选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体后处理上的许多困难。一般应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

2、应选用强生命力和旺盛生长的植物,具有以下特点:①抗冻、抗热能力;②抗病虫害能力;③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3、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而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

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二)人工湿地降解机理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原理较为复杂其去除机理和去除途径和自然湿地相同, 多年的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1、SS去除。SS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但主要含有粪便有机质和有机颗粒物,如病菌、 颗粒的密度和大小变化很大,不同密度、大小的颗粒物具有不同的去除机理和路径,在人工湿地中SS的去除是相当迅速的物理过程,主要去除机理为沉淀、聚集和表面粘附。

2、BOD5、COD的去除。湿地中的不溶性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而被截留在湿地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生物降解过程主要是通过好氧和厌氧代谢得到降解,从而降低污水的BOD5、COD。

3、氮的去除。污水中的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各种形式存在,可以通过基质的吸附和过滤,氨氮的挥发,植物的脱氮作用以及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等被去除,基质对氮的去除作用只是体现在为微生物的同化,降解和植物的吸收提供中介,无机氮可以被湿地植物直接摄取合成植物蛋白质,通过植物的收割去除,但该方法去除的氮仅为总氮量的8%~16%不是主要的脱氮途径,而通过挥发损失氨氮的作用也相当微弱,因此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实现,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总氮的去除可80%左右。

4、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主要是利用基质的吸附,植物的吸收以及微生物对磷的同化吸收等作用共同协调完成,其中基质的吸附和沉淀作用去除的总氮可达总去除量的90%以上,无机磷被植物吸收合成为ATP、DNA、RNA等有机成分,通过植物的收割去除,微生物对磷的同化吸收以及聚磷菌对磷的积累,通过定期更换湿地床去除,根据研究资料显示,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可达60%~90%。

5、重金属的去除。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是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富集,基质的吸附沉淀以及金属离子和S形成硫化物沉淀等作用来完成。在实际设计中,往往将人工湿地附加必要的前处理和后处理设施共同构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如图3所示,前处理单元包括各种预处理工艺,例如格栅、沉砂池、化粪池及厌氧消化池等,湿地床根据出水水质的要求,可以设计为一级或多级,污水经过串联或并联的湿地床被多次净化,后处理单元可由贮水池、农灌、过滤、消毒及水回用设备等组成。

图3典型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四、人工湿地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加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发展。如容易受气候温度的影响,占地面积大,基质容易堵塞,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容易,受到基质、植物、运行方式和水力负荷等的影响,管理不当会影响人工湿地的正常运行,设计缺乏相关的数据及技术规范,对周围土壤有一定的渗透影响,生态服务功能单一等等。针对人工湿地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改进:进一步研究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改良人工湿地技术或将其与其它系统结合,提高污水净化效果;建立人工湿地数据库或编制一系列切实可行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技术规范,来指导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将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收氮和磷,可以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快速有效的去除,可以将环境再次污染的可能消除,将资源的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使污水资源化处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所以,用这种方式进行污水处大有裨益,虽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可以在运用过程中对其加以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当前水污染严重的生态环境,也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实习任务书范文6

[关键词] 学科特点 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学信息技术“任务式”教学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使直观生动的计算机知识反而变得抽象、呆板,更会使学生已疲惫的大脑僵化起来。学生听课时更会感到被动乏味,这样给教与学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近一时期以来,广大任课教师为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都在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提出了任务式教学的教改新思路,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也可以说这与自己的多年来的教学教改实践是不谋而合。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指导》中提到,任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关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以下是笔者教学的两个实例:

实例一:在讲解WINDOWS中的“回收站”时,给学生的任务是:

1、两个没有用、可以删除的文件(可以教师指定),删除它,然后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这两个文件被删除后哪儿去了?

2、对“回收站”中前面刚删除的两个文件,将其中的一个文件再在“回收站”中进行删除操作,而另一个进行还原操作,然后再观察文件原来所在位置和“回收站”,看看这两个文件又有什么变化?

3、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

4、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操作总结发言,题目是:“回收站”的作用。

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个个都带着十足的好奇和疑惑,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总结中同学们纷纷发言,抢着说出自己得出的结论和体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事实证明,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实例二:在WTNDOWS中的“画图”软件的教学中,我不是象以往那样先讲解“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画幅美丽的图画,而是在介绍一下“画图”的界面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

1、在WTNDOWS中打开“开始”――“附件”――“画图”按钮;

2、用鼠标指向工具栏中的各个工具,了解各个工具的名称;

3、打开菜单栏中的“帮助”菜单,自学几种基本图形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

4、用自学的画法及填充颜色的方法画出一幅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