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数学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数学题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1

一、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有的教师上课过于严肃,死板地照搬教科书或参考书,学生只会觉得数学课枯燥,索然无味。这样的话,学生成绩怎么能提高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的一点。首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简单的flas,将题目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其次,还可以用这种形式展示思路,将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相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第三,还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倍数的章节时可以引入可供全班一起玩的倍数游戏——按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要拍手(轮到3的倍数拍手),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3的倍数的印象,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好动的天性不会被压制,还可以寓乐于学,增强数学课的趣味性,让学生喜爱数学课,想上数学课。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批改作业时,教师都要经常给学生以鼓励,一些简单的表扬如“你真棒”“你是未来的数学家”等,或奖品如小本子、铅笔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如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数学趣味游戏,播放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笔者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款“消灭害虫”的数学趣味游戏。游戏的上方会提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比如:9-3-1=?在害虫的背面有3个答案,点击选择正确的答案后,其所对应的害虫就会被消灭,并带有一定的音乐效果,笔者将其下载,然后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发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心算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很强调思维的学科,只有独立思考才能进步。教师在给学生讨论合作的同时要保证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合理设计教学安排,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而不是在学生没有思考充分前就给出答案。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常情况下到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出一些数学题,随堂批改。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算术水平,笔者会出10道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题。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笔者会随堂出3道相关分数的题,当然出的题分为有难有易,一般最后一道题作为压轴题都比较难。通过这种随堂练习的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在日常作业方面也要和家长沟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因为作业是学习中关键的一环,学生在作业中巩固所学的内容,联系新旧知识,拓展思维。很多家长会检查孩子的作业,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甚至帮助孩子完成不会的题目。这样,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几乎都是正确的,但这样并不利于教师的教学,造成学生将知识点全都掌握了的假象。教师就这样漏掉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留给了学生薄弱易错的地方。对于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作业。首先教师或家长帮学生复习所学内容。比如在做“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的作业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课本知识点,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搞懂知识点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习题。

三、善于用归纳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归纳解题方法

比如在做20以内自然数的加减法算术题时,学生往往不仅速度慢而且正确率低,所以可以将2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数的分解与合成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通过反复记忆和刺激来代替学生缓慢的思维运算过程。如1+4=5、4+1=5、5-1=4、5-4=1这样的拆分和合并,学生在多次练习和记忆下就形成了习惯。

通过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马上就能脱口而出,从而提高了速度和正确率。

再如应用题,教师在讲例题时就要示范,习惯画图,每读到一句有用的信息,就将其加入到图表或线段中,用简单易懂、一目了然的图来代替复杂冗长的文字表述。培养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的信息转换能力是使学生做好应用题的前提。还有许多其他的题型,找对解题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要布置学生预习,因为只有在预习后,学生听课才会有针对性地注意自己不懂的地方,对新内容也更胸有成竹。在讲完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一步骤也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可以是课堂上口头的表达,也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在本子上作书面的总结,总结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数与代数”这一章可以分为“数与式”“数量关系”“规律探索”三个大的知识点。其中“数与式”这个知识点又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的认识”“式的运算”四个知识点……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怕难的心理。数学肯定会不断出现学生不会的难题,学生只有在不断攻克这些难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进步。教师要经常告诫学生不要畏难,要越挫越勇才能进步,不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热情和兴趣很快就会被一些负面的情绪打消。认真审题和书写也是数学学习所必须的习惯。在平常作业时,很多学生字迹潦草,将“3”和“了”看混,将“4”和“9”相混,将加号和除号相混等。除此之外,还要强调书写格式、百分号、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解题的规范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在没必要的地方失分。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2

关键词:提升;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受到力捧的世纪,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合格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知识体系,也要求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教育质量优劣历来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而,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在学校开设的小学科目中,数学是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科,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美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然而,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老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够,这些都亟待改善,现详述之。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实及存在问题

(一) 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讲,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讲授数学知识的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学生要么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概念和定理,要么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推导出结果,然后再将结果背诵,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 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尤其是很多女学生,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繁琐的课程,学习的知识内容包括算术、几何、应用题等等方面,刚开始接触时,由于小学生特有的对事物敏感的新鲜感原因,他们也许是热情高涨,老师上课也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某些学生会日渐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各种计算推理对于习惯运用形象思维的女学生来言,数学的学习是一件极其痛苦和枯燥乏味的事情,上课的时候她们难以提起兴趣来认真听讲,不能跟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下课后也不能顺利完成家庭作业,或者不会做或者是不愿意做,这些情况的发生都直接导致她们学习成绩的退步。

二.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承担着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任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自然也就提高了。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只注重传授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要紧扣时代变化,结合大纲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思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一)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启发思维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孔子提出的,虽历经千年却历久弥新,因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这一教学思想的使用。小学的数学老师要注重挖掘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一样的,而且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吃力、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要富有爱心,耐心解答他们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还要主动启发他们的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到“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组商都为5的计算题,让学生去计算,他们必然会感到很奇怪,产生要求老师答疑的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再写出另一组商都为10计算要求学生计算,然后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且要多鼓励少打击。

(二)加强教学的操作性,让学生自己动手

现代教育心理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认为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单凭学生去靠脑子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效果是很小的,学生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忘记;记住的,也容易忘记;但是自己动手干过的,却是不容易忘记的,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裁剪并组合各种图形,比如在讲述正方形的折叠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均分成18个小正方形,然后均等地剪成3份,每一份有6个小正方形,让学生讲每一份折叠成3个有盖的正方体盒子,通过这样的动手活动,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启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锻炼空间想象能力。

(三)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接触到的知识范围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尤其缺乏专业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现象,因而,小学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要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去表达数学叙述模式,比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等,另外,要加强语言的发散性,让学生知道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一样的数学意思,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公理定义变化说法,比如表达除法关系时候,可以说一个数除另一个数,也可以说另一个数除以一个数,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老师要擅长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和解答问题。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思维严密性的同时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往往一个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不囿于一种,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所学知识,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解答,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当众表扬那些解答方法多的学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快速计算,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小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储备范围有限和知识水平不高,思维具有不敏捷不严密的特点,在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错误。为此,数学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抢答、心算、限时计算、限量计算等来提高学生计算算术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灵敏度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数学老师的努力,可以通过以上方式培养之。

参考文献:

[1]朱宏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科建设,2011-09:168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3

因此,如何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趣味化?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以下针对我在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受,谈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素材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在备课时就可以将教学内容有效地转化为生活素材。比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找角、摸一摸角、说一说角的特征,并让学生通过教具演示思考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又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上课一开始就请同W们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并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两旁栽种树木,一共栽了300棵树,成活了294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自己解决,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获得活生生的知识。

学数学最终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越接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当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学生也能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离不开活动,单凭老师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孩子如此聪明,谁还会整整四十分钟听你喋喋不休讲述?就连我们成年人都做不到,何况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小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就应该努力创设情境,而且是创设那些小学生在生活中都有所经历的情境,才能真正地打动他们,吸引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开一个玩具小超市,把学生分组后,让他们拿着老师给他们准备的零钱自由购买。引导并要求学生计算出买两个或三个玩具的总价钱,也可以安排学生充当售货员计算找回的钱。然后经过老师的归纳,学生就会对元角分的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在某项事业上有所突破的标志。而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兴趣又分为先天和后天的,先天的兴趣是与生俱来对数学的敏感,例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虽然从没有上过学,但是,因为从小对数学就很敏感,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好学,使得他在数学行业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他在数学领域所取得成就让很多人都无法企及。

而后天的兴趣,需要在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不断地培养。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数学紧密相关,无论是生活中的买菜和做饭,还是饮食搭配等方面,都运用了各种数学公式和数字概念,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不只是要在教学理论中进行引导和启发,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小学生们感觉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一,引导式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0到12岁的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块海绵,你给它多少水,他都能滴水不漏地全部吸收。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必不可少,各种测试和训练更要多样化。并且,一个学生数学学得好与坏,也是他们智力高低的体现。而对于那些智力相对高的学生,我们除了简单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外,还要发展他们积极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例如,常举办一些智力竞赛方面的活动,这样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对他们智力方面也是一种提高。而对于那些对于数学不敏感的学生,我们在引导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手段。例如,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一些数学题或者让他们仿照书上的例子,多做一些简单的练习,这样不但能让他们觉得数学不是很难,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并且,正确的引导方式和方法,不但会让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

第二,实践和教学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我们的生活和数学息息相关,并且现在又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数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作为老师,我们除了在理论方面的引导外,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时刻算计和思考的学科,并且有时还要精确到小数点。而要想让小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在引导的基础上,还要指导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给其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这样不但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语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素养;教学课堂

通过对于学校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热爱程度低于其他科目。据了解,学生表示在课上可以听懂老师讲的知识和题,但是自己课下做作业时就不会了,这就是学生自己缺乏数学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它包括数学思想和数学本质,它不仅能反映知识,还能联系实际。数学素养就是在遇到问题后自己能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数学素养不是意识形态的知识,而是一种感觉把自己所看到的事情看成一种数学问题,自己身处在一个数学的意识形态中。

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在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小学开始就学习数学,数学的学习伴随人的一生,从中可以看出数学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我们学习数字,逐渐学会背诵乘法表,学会加减乘除,可以说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习其他学科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字在生活中数不胜数,比如自己的身高、体重、尺码的大小等。数学在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能力

数学的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进行学习。在购物时,计算一下找零的钱;在家计算一下自己家房子的面积等,都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对于学习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学习更是如此,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有意识地记忆圆对应的半径下圆的面积,在以后的计算中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才能事半功倍。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在其中蕴含着很多有趣的知识。只有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爱好才能学好数学。数学中的数字有的时候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数字链接在一起,有着奇妙的规律。寻找数学的规律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数学殿堂中的真谛,那将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把数学当作一种游戏,仿佛自己是在和数学捉迷藏,你只有怀揣一种必胜的决心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3.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应该在班级中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互帮互助,共同解决数学学习中面对的困难。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在学习上互相鼓励,不断进步,要知道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组长在学习中起带头作用,督促自己的组员好好学习,共同进步,学习数学不能缺少的就是做题,习题可以更好地检验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4.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的学习伴随人的一生。数学可以锻炼自己的大脑思维,在遇事时可以临危不乱,更好地解决问题,数学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分析能力。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适当地在课下留适当的作业,及时检验作业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表彰和批评,在下次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5.利用一题多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中应该学会触类旁通,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止一个,应该做到一题多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题的印象,还能锻炼自己的解题技能,在解题中注意总结解题方法,每一种题都有着对应的解题技巧,只要找到解题技巧,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解题中运用多种方法解答,鼓励学生到讲台上给学生讲题,不仅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解题中不断学会创新。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慢慢培养,W生首先应积极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热爱数学,才能发现数学的奥秘。其实世界上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每一个细小的零件也离不开数学,所以学生应积极学习数学,开拓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5

一、优化关系

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趣味化导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四、用“活”教材

小学生数学题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能力

一、认真读题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提高数学审题能力的基础是能够认真读题。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读题较慢,常常表现出不爱读字的现象。小学生的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极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也不能认真地读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读题训练,在课堂上进行集体大声朗读,再经过默读后,进行学生抽查,让其表述题型中的大概含义,培养学生做题前读题的好习惯。图形解题时,要重点强调文字表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图形与文字综合解读的能力。

二、学会圈题

在小学生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理解题意或误解题意的现象,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掌握文字表述中的重点,造成数学审题能力的缺失。在具体的读题过程中,小学生往往被某一句话所吸引,对于整体的题意理解不清。有的小学生能够注重整体,却对重点的细节经常忽略,这都影响了做题的质量。教师在此种情况下应进行圈题训练,针对一类题型,对于文字论述中的重点词句、雷同词句进行圈画,多次讲解圈画内容的含义和重点,培养学生对重点内容多次研读的习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学生的常见解题毛病,并因材施教,进行个别题型的圈画训练。

三、仔细敲题

“敲”就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不断仔细地推敲题目的意思。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并在具体的做题中反复训练和使用,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题能力,这需要教师长期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学学科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做法不一。可以肯定的是,审题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