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发展规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1
股份制经营,一条龙发展
扎一头马尾辫,皮肤有点黑且微红,穿一件黑色的外套,看上去非常朴实,却又像是从庄家地里走出来的“铁娘子”,这是合作社理事长靳喜梅给记者留下的形象。面对记者的采访,靳喜梅显得特别热情,总是露出灿烂的笑容。靳喜梅告诉记者,她特别希望通过报道,将这些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原生态产品伸向全国市场。
“森山珍品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2月6日,于2007年12月17日在陵川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并注册了‘豹犊沟’商标,印制了自己的包装。”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靳喜梅对合作社一步步成长的过程记忆深刻。她说,合作社最初成立时,只有5户社员,2009年增加至55户,之后社员逐渐增加,带动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村及周边8个自然村300余户农民逐渐走上致富路。
成立合作社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便是解决资金问题。对于资金不足的合作社,合作社可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或者采取股份制经营。靳喜梅告诉记者,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实行股份制经营,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收购—储藏—包装—批发—零售”一条龙渠道,发展天然绿色产品,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1年,合作社总收入达到380万元,盈余18万元,其中可分配盈余向社员按股份比例返还18万元,比去年户均收入高出一倍。靳喜梅告诉记者,现阶段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意愿逐渐增强,参加合作社的人也多了,随着参加社员的逐渐增多,合作社产品的销量也逐渐加大,收入也增加了。虽然目前合作社的收入水平与规模以上合作社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靳喜梅告诉记者,合作社会通过每一步、每一环节的认真和努力,慢慢扩大自己的规模,拓展自己的市场。
注册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合作社要想长远发展,需要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响当当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可使合作社产品得到市场上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扩大合作社产品的影响,增强合作社自身的影响力。2011年,合作社注册了“豹犊沟”品牌商标,该品牌塑造了森山珍品土特产专业合作社独特的品牌形象。
目前,合作社主要以经营木耳、核桃、山珍、麻籽油、杂粮等农产品为主,社员种植面积2800亩,带动农户种植面积16500亩。其中,2011年,合作社种植木耳大棚40栋。合作社的产品中,森山珍品系列产品是合作社的一大特色,包括核桃、金针、木耳、花椒、黄花菜等产品。靳喜梅说到,现在菌类产品很受市场的欢迎,比如吃涮锅经常用的金针菇。金针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有抗癌、降低血压、降胆固醇、预防和治疗肠变病及肝炎等功能,是一种保健食品,所以金针菇的市场范围很广泛。合作社生产的黄花菜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的功效。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生产加工类产品,如牛肉丸。选用精细牛肉科学配方、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牛肉丸,不仅风味独特、脆香可口,而且健脾养胃。为使牛肉丸口感纯正,其配料中的水均采用的是山泉水。
提到合作社的产品,不得不提的是黑木耳和土鸡蛋。野生采摘、天然纯正的黑木耳生长在太行山东部的马武寨山区。距陵川县城80公里,该区具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优质的杂木资源,以及天然矿泉水。所产纯天然黑木耳,具有润肺和清涤胃肠的功能,特别对胃癌、食道癌有防御功效。“豹犊沟”土鸡蛋,土鸡是山地自然放养环境中长大的,主要吃虫子和草叶为主,不含任何添加剂,土鸡蛋口感细腻,营养丰富,含有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维生素,具有补脑、状体、健身之功效,属于纯正无公害产品。
合作社生产的小麻籽油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备制造而成的绿色特级小麻油,香味浓郁、营养味美,富含85.42%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功能性活性成份钙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降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一些小规模合作社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产品类别上有着与其他合作社截然不同的优势。陵川县的自然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适宜天然黑木耳的生长,这是合作社的一大优势。
注重宣传,开拓全国市场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合作社具有生产某些特色产品如黑木耳、金针菇等的优势,但同时合作社也面临着一些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其中,合作社所处位置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的一个较偏僻的地带,相对比较封闭,所以给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合作社产品如何才能销售出去呢?
合作社积极申报了无公害黑木耳、麻籽油、核桃认证,确保了产品品质。除了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靳喜梅特别看重品牌的打造。他们通过电视、报刊、户外广告、发放资料等方式,对合作社及其产品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产品得到顾客的认可。产品销售到河南、河北、北京等多个省市。
靳喜梅特别注重展会宣传,积极参加每一次展会。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靳喜梅带着合作社生产的黑木耳、土鸡蛋、麻籽油等产品参加展会。其参展的特色农产品受到了农业部、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广大顾客好评,短短的2天内销售额达到5万余元,喜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团信得过创意营销奖”。
采访结束后,靳喜梅说,作为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合作社,她希望国家能够多关注合作社的发展,同时期望合作社能够享受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合作社发展一步步壮大起来。
天气转冷 南通市菜价小涨 橘类苹果热销
天气越来越冷,又到了每年蔬果价格涨跌最频繁的季节。近日,从南通农副产品物流批发中心获悉,近期蔬果品种丰富,货源充足,交易活跃,总体上市量平稳。
据了解,目前,棚室蔬菜已相继上市,由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提高,此类蔬菜市价依然坚挺。不过,大路菜货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大白菜、冬瓜等地产菜于上月中旬起大量上市,有效平稳了蔬菜价格。近两周的价格监测显示,黄芽菜、水芹、土豆、冬瓜、包菜等地产菜质优价廉,领跑整个蔬菜市场。同上月同期相比,蔬菜整体价格呈小幅上涨走势。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2
1.CEES调查介绍
该调查于2012年开始策划实施,历经3年的问卷设计研讨。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经过了共计5次实地仿真式调查。2015年8月底完成全部调查。
克服了进入企业、获得经营数据、员工现场填报和数据回访等一个又一个难关,平均每份问卷投入的时间达到28天。
2. 2016年CEES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在2015年广东省570家企业问卷的基础上,本次调查覆盖湖北、广东两省。共收集1168家有效样本,其中湖北542家、广东622家。
(2)样本信息
有效收集调查样本2013―2015年的财务绩效、企业家精神、生产情况、管理效率、销售与出口、研发创新、质量竞争力、人力资源等维度的3年面板数据。对广东企业问卷,形成了有效的追踪样本。
2016 CEES调查的样本分布
(3)行业分布
本次调查有效覆盖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二维行业代码所示的27个行业,涵盖除废品加工(代码42)、设备修理(代码43)以外的全部二维行业。
经一周时间的问卷阅读、数据清洗、描述性统计与问题提炼,在企业经营质量、经营状况、发展模式转型、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劳动力结构变化、企业家创新精神、质量创新主动性、企业管理效率、企业成本变化以及制造业行业的“泡沫化”危机等10个维度得出了新的总体发现。
二、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
1.样本数量
共计随机抽取湖北省13个城市、20个县级区域的164家纺织服装企业,成功调查企业103家、696名员工,收集了41万余条调查数据。企业受访率为62.8%,问卷完整填报率达78.42%,抽样误差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2. 样本企业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2015年我省被调查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停产企业有15家,占比14.56%。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0.29年。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抽样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占比为77.67%,外资企业占比为15.53%,国有企业占比为6.8%。
3.样本企业经营利润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盈利企业的占比为76.7%,亏损企业占比为23.3%。平均每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3505.43万元,销售额为9981.83万元,利润为671.33万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6.93%、-16.09%和15.71%。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66%;劳动生产率为13.18万元,较2014年增长了50.46%。
4.劳动力和工资状况
我省纺织服装产I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3年(初中水平)。2015年平均每家企业的就业规模为411人,较2014年下降4.63%,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占比6.69%,增长7.43%;普通管理人员占比6%,下降0.12%;技术设计人员占比3.96%,增长2.13%;一线员工占比77%,下降0.38%。劳动力月平均工资水平为3317.34元,其中:中高层管理者平均工资5277.53元,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工资3367.04元,普通管理人员平均工资3005.11元,一线工人平均工资3059.08元。
5.样本企业投资状况
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40.78%的企业有新增投资行为。固定资产净值为4020.67万元,增长1.88%。2015年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634.34万元,增长14.29%;单位土地投资为21.8万元/亩,单位土地产值为344.56万元/亩。
6.样本企业创新状况
我省23.3%的纺织服装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27.18%的企业有研发支出,三年年均支出为161.14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94%。
7.样本企业进出口状况
从出口来看,我省纺织服装企业有出口行为的占25.74 %,平均出口额为16693.36万元;企业平均出口目的地为10个,2015年有新增出口目的地的企业占比为16.67%;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占比为2.91%。
8.样本企业成本状况
从成本来看,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成本为6727.71万元,年均下降0.58%。其中:原材料支出年均4074.41万元,占比60.56%,年均上升2.99%;总工资成本支出年均1214.69万元,占比18.06%,年均上升12.16%;折旧年均426.8万元,占比6.34%,年均上升13.33%。社会保障支出432.07万元,占总工资成本的35.57%。
三、基于调查结果的产业现状及分析
1.产业发展质量正在发生向好的趋势性变化
(1)相对于工业总产值和销售的平稳增加,企业利润增幅明显。
产业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更高的效益,也就是以更少的要素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一般性的研究是以利润的相对增速来反映产业的发展质量状况。调查数据表明,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4%,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08个百分点;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2.83%,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大致持平。另一方面,所实现的利润总额平均增速为14.35%,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10.56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2.1倍和5.1倍。
(2)劳动生产率近三年稳中有升。
劳动生产率上升,是产业发生向好趋势性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2013年的人均8.4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人均13.1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6.94%。这一增长率高出湖北省制造业增长率24个百分点,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1.91倍。
(3)产品质量阶梯不断延长。
调查数据表明,驱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之一来自于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阶梯越高,代表产品质量越能满足市场需求,其质量水平也越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省纺织服装中等价位产品生产的比重最高(达50.13%),高价位产品的比重达到28.45%,两者之和接近78.58%,高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9个百分点。可以说,湖北纺织服装产业依靠开发新品种、开发高价位产品,已初步摆脱了低质低价的质量定位。
2.产业质量盈利型发展模式的优势开始凸显
(1)企业发展模式和效益的分化较为明显。
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创新、人力资本和质量的投入,利润增速较少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呈现出“质量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3年平均增速为13.54%,销售收入年均增速为7.04%,利润年均增速为33.25%。另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则仍然依赖资本、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驱动,利润增长受制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呈现出“速度盈利型”的模式,其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速为0.23%,销售收入和利润甚至为负增长。
(2)发展理念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两大原因。
首先,发展理念的差异是致使企业发展分化的主要因素。“速度盈利型”企业中33.33%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比例较质量盈利型企业高出近25%。
其次,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也是导致企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质量盈利型”企业的技术和设计人员占比为5.42%,而速度盈利型企业的占比仅为2.5%,前者是后者的2倍还多。
(3)出口的学习效应较为显著。
相关理论表明,出口行为的学习效应能显著拉动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从对比来看,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年均利润额为726.59万元,其利润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84%;而没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其年均利润额为264.73万元,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45%。
3.已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
根据调查数据,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分别为77.7%和15.5%,国有企业占比6.8%。较高的民营企业占比表明,该产业具有依靠市场化机制传导信息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的进入退出壁垒相对较低。
(2)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结构。
根据调查数据,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进行原材料种植的企业占比6.38%,进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制造的企业占比2.14%,进行面料加工的企业占比31.91%,进行服装成品生产的企业占比59.57%。加之我省属于我国著名的棉产区,因而构成覆盖棉花种植、纺织原料、织物织造、服装生产的湖北纺织服装产业链。
(3)区域化集群优势突出。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49.51%的企业位于开发区或工业园,14.85%的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在本地,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
沿江汉平原的棉花产地,我省形成了武汉女装、黄石商务男装、潜江户外运动装、仙桃无纺布、汉川制线业等纺织服装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较为突出。
4.支撑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和制度环境“双提高”
(1)企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
2013―2015年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增长趋势,年增速为14.13%,比湖北全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0.6个百分点。据y算,平均每家纺织服装企业用于购买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046.20万元,其中49.0%用于购买国外机器设备。
(2)质量要素投入有所增加。
本次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质量要素投入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突出表现为:27.18%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支出行为;32.04%的企业参与了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1.84%的企业购买了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平均企业质量检测人员数量约为14人,近三年有9.71%的企业引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质量检测设备。
(3)主动加强员工在职培训的力度。
与正规学校教育相比,在职技能培训是着眼于提升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72.8%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高于10天的专业技能培训,93.2%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平均每家企业对入职员工培训20天。从企业的经费支出看,2015年企业用于员工教育的支出约为11.51万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9%。
(4)“干中学”机制逐渐形成。
创新理论的研究表明,创新动能的发挥,除研发投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创新方法的创新,“干中学”机制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本次调查发现,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不同层级人员,每周交流质量改进的次数为3.21次;基层员工每周开展质量故障讨论与改进的次数为3.0次;40.86%的员工每月都会进行与工作业务相关的非正式讨论,频率为每月4次。可以说,企业内部研发交流频繁,有效推进了创新知识生产与企业内部的创新知识扩散。
5.技能型专业人力资本的创新优势明显
(1)劳动力总量减少。
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就是低成本劳动力红利的消失。调查数据表明,随着人口转型“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已呈现下行趋势,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也表现出了这一趋势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该产业雇佣的劳动力总量从2013年的40449人,下降到2015年的38888人,年均下降1.61%。
(2)本地化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资源较强。
技能型专用人才,对纺织服装这一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较为稳定,平均学历为初中,低于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接近中专),工人的平均年龄约为49岁,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4年。但是,他们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平均为11.2年,高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约3年。可见,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虽已呈现较为明显的老龄化特征,但由于在本行业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力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较强。调查还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企业的劳动力80%以上主要来自企业周边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和闲时做工的特征较为明显。
(3)高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和价值不断攀升。
根据调查数据,在劳动力供给总量趋于饱和的前提下,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一般性管理人员需求趋于下降,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正在显著上升。
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雇佣比例在不断增长。2013年具有职业资质的一线员工占比10.77%,2014年占比11.37%,2015年占比达到12.41%,年均复合增速约为7.38%。
技能水平越高,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具体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2014年为4561.53元/月, 2015年上升到5114.37元/月,年均增长率为12.12%;具有职业证书工人的工资是4119.86元,研发设计人员工资约为4788.48元,他们分别是没有职业证书工人工资(3140.24元)的1.3倍和1.5倍。
6.企业家整体能力亟待提高
(1)60后企业家占比相对较高。
企业家的年龄作为其个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变量,能反映企业家的阅历、经验积累和心智成熟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平均年龄为4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年(高中水平);企业家的工龄平均为26年,其中在纺织服装行业工作的年限为19.37年,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达11.53年。这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家,一方面在该行业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也较易出现“中年创新瓶颈”。
(2)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仍需提高。
企业的研发行为、进口中间品、机器设备采用等指标,可反映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资源配置能力。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33%,比湖北省制造业的平均研发强度(2.12%)低0.79个百分点;采用进口中间品、国外机器设备等创新要素的企业占8.74%,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尤其是国际化程度所代表的学习能力不足,具有外资企业工作经历的仅占9.82%。
(3)企业家的整体冒险精神不足。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从事着本地化的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更新周期相对较长,2013―2015年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29.13%,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
7.创新意识和投入不足成为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1)发展仍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针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分别有28.70%、15.85%的企业认为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妨碍企业经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两者占比超过44.5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仅有4.23%的企业认为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决定因素。这说明现阶段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仍较为关注外部市场需求状况,相当数量企业的发展模式仍较为依赖于外部的市场需求,而对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
(2)研发支出和研发强度仍在底部徘徊。
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调查表明,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有8.82%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3.2%;企I的平均研发设计人员约有4人,仅为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6.3%;有27.4%的企业有研发支出,近三年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支出为161.14万元,是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924.12万元)的17.4%;23.3%的企业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2.6个百分点。
(3)产品更新周期较为缓慢。
创新的结果,可从产品的更新升级速度加快、周期缩短来反映。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短,2015年企业新产品更新周期平均为9.1个月,低于湖北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两个月。虽然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有一部分企业进行的是面料加工,面料的产品升级周期相对较长,但是这一更新周期仍然偏低。此外,63.11%的企业检测设备的第一大产地在国内,国外检测设备的使用比例仍然偏小。
8.纺织服装产业仍受制于传统的发展模式
(1)企业规模偏小且偏重于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
其一,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规模平均为411人,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具体来看:中小规模企业占比97.08%,大企业占比仅为2.92%。
其二,偏重内向型的加工贸易商业模式,加工贸易型企业占比42.86%。有出口行为的企业占比为25.74%,超过50%的出口企业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同时,产品销售到外省的比例较高,本地市场(本市、本区或本省)为主要销售市场的企业占比为15.84%,外省为产品主要销售区域的企业占比则高达58.42%,后者为前者的3.6倍。
(2)品牌塑造意识和服务能力较弱。
从企业所拥有的品牌数量看,仅有32.04%的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且企业拥有品牌的数量平均约为1.53个,自主打造的品牌数量约为1.29个,在调查的103家企业中仅有一家企业收购国内外品牌。从企业的服务能力来看,仅有45.63%的企业有售后服务,每家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平均约为5人,近三年每年售后服务支出约为18.13万元。15.53%的企业建立了客户数据库,对顾客数据分析的频率为3.19次/周; 8.74%企业建立了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以上数据均明显低于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设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本地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工业园区等组建转化基地,支持开展成果转化、中试试制、产业化推广等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专项资金,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试验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活动。
(4)构建“湖北纺织服装人体设计大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
建议由湖北省纤检局牵头,建立全省人体体型基础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向我省纺织服装企业免费开放。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该产业的企业加大定制化服装的生产,对这一人体体型数据库公共平台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更新。
4.以政策改革激发产业创新的内生性投资
(1)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力度。
拓展企业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补贴、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组合拳”方式助推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步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产业的研发强度切实提高。
(2)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投资。
按照《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智能化技改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一方面,在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特别加大对面料和服装生产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顺应制造I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鼓励现代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相融合,通过服务化投资增强纺织服装产业的全要素增长能力。
(3)加大打造湖北服装的“国民品牌”,依托大数据助推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跃升。
第一,选择我省发展潜力较好的纺织服装重点企业,引导其重点打造“国民服装”,即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打造拥有强大市场竞争优势、高质量、高性价比,并能够为广大消费者居民所广泛购买的服装。
第二,围绕“国民服装”打造完整的品牌价值链。通过湖北服装文化节等一系列软文化的品牌工程建设,彰显湖北服装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魅力与文化魅力。
第三,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导向来进行产品生产。以产品生产的大数据来满足质量,以质量的大数据来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纺织服装产业生产、销售的一体化商业模式。
5.尽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
(1)全面推行企业质量战略。
组织企业进行质量创新战略的专题培训,使其具备系统的质量创新能力。使企业家加快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转变,逐步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同时,为企业家的质量创新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路径,如质量需求挖掘、质量政策识别、标准能力、质量信用、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形成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2)全面推进以团体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创新体系。
团体标准是企业或企业联盟自主制定、自主使用的高于国家规定最低安全标准的一类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团体标准。构建服务这些纺织服装行业及细分领域的团体标准,掌握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标准话语权,提升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实力,发挥团体标准对企业转向质量盈利型模式的引领作用。
(3)加快面向消费者的比较试验服务。
商品比较试验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该组织主要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第三方质量比较信息,同时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类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建议我省可参照德国的TEST(《检测》)、美国的消费者报告等成熟模式,率先引入比较试验组织。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检测优势,率先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服装比较试验”服务机构,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号传递机制。
6.健全“干中学”机制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能力
(1)发展服务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竞争性社会组织。
一方面,政府应从纺织服装产业的各类社会组织中退出,鼓励企业家成立商会、企业家协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企业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发地组织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企业家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同时要建立社会组织的退出机制,对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会组织,应通过一定程序让其退出。
(2)建立“湖北纺织服装创新电子化集市平台”。
以公共财政为企业搭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知识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让企业家、科研人员、投资人、创业者等各类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零距离线上交流。让企业家与其他各类人才能够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以进一步拉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家“干中学”的实践。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3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人口约3474万。植被丰厚;矿产资源丰富,并以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成矿地质条件好而著称。此外,贵州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犹以水力和煤最为突出,亦是我国的能源大省。
二、贵州经济发展
从欠发达的状态走向发达的发展过程,是贵州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宏观方面:人均收入方面,在2007年按当年汇率计算,全国约2520美元,贵州约945美元,方才突破人均800美元――是全国最后一个突破这一指标的省份。三次产业比例上,2007年为11.3:48.6:40.1。按照钱纳里标准模型衡量,2007 年,我国已接近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并有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全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为50,北京和上海都是100,广东省也达到83,而贵州省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仅为13,在全国居末。因此,从以上数据显示贵州不仅位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而且水平和速度也在全国排名居后。
近年来,在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下,贵州发展速度有了较快地提升。最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季度按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累计值(%)来看,贵州增速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二,2014年排名第二,2013年全年排名第一。而从总量上,2011、2012、2013三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是26,并且截止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仍未突破万亿元大关。尽管贵州的经济发展增速可观,然而,因基数过小,贵州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
图1 1978年-2013年贵州三次产业构成
进一步地从三次产业的变化来观测贵州省工业发展――1992年,贵州省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7:35.9:28.4。2001年至2012年,第二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3.3。2009年-2013年五年间,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速达到了15.5%。显然,制造业已成为在贵州地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其中,因为在税收贡献上表现突出,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收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2009年,贵州省委十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研究部署大力推进贵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的生产深度
从古典学派的角度看,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化和分工发展的过程。而经济发展方式在从重数量到强调结构的变化中,一个集中地体现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因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化方面的表现,笔者认为值得关注。将生产深度(即“附加值/产值”)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一个观测点。下图是贵州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通道以来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深度图。
图2 2007年-2013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生产深度
图3 2007年-2013年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生产深度
图2中,平均每年生产深度达到32.6%。同时,七年间,2007年-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生产深度均30%以上,而2013年则为28.2%,这一变化令人关注,比较符合实际的原因是由于受经济发展调结构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影响。图3为同期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深度。可见,2009和2011年私营企业的生产深度高于国有控股,而其他年份国有控股的生产深度表现优于私营企业。
四、建议
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所面临的矛盾也很突出。如何根据我省这样一个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特点,发挥非公有经济私营企业的活力,我们的建议是:
(1)政策法规:首先是做好“开源”,资本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原因,因此利用金融服务业市场开放扩大的契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办好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时,适时有条件的发展其他融资平台,促进多种融资渠道的形成;其次,由于思想观念,历来有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看法,从而导致了一些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创造条件,逐步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难――调整并强化相关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区域银行为小微企业、乡镇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解决其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和融资难等问题。
(2)破除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还存在着缺乏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科技扶持、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再者社会上“仇富”、“怕富”和“劫富济贫”等不正常的心态,都阻碍和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要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创业发展环境和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
(3)加强规范引导: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针对我省资源丰富而制造业生产深度与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普遍存在着实力弱、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分布狭窄等问题,在鼓励其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大对非工业经济的教育、引导、规范、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和水平,为起步发展中的企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规模经济,促进生产深度的深化和产业链的延长,从而达到不仅强化现有核心优势产业、培育切合贵州资源禀赋的新生产业,同时将竞争劣势转变为优势,最终有利于贵州的经济发展。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4
培育一批主业优势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我市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年,我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46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总额的4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有11家,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总体上看,我市规模型企业总数偏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偏低。已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也不高,表现为:主业技术优势不强、品牌等级不高、核心技术在外,从而造成品牌优势不明显、规模优势不稳定、市场占有率不高的现状。因此,围绕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加快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的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我市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的总体目标是: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企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组建以企业研发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主体,加速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步伐,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企业内、外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商品化良性循环。同时,围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占有和运用全过程,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中介体系,包括专利和商标、科技信息、技术中介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等综合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快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的重点放在“一区两基地”(国家丝绸星火密集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缆产业基地和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五大板块经济上,包括以丝绸集团公司、鹰翔集团、盛虹集团和化纤织造厂为主的丝绸纺织板块,以亨通、永鼎、双塔、新恒通和港龙集团为龙头的光电缆板块,以市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电子资讯板块,以临沪优势为特色的沿沪经济板块和以工业缝纫机、彩钢板、除尘和净化设备等制造业为基础的民营科技企业区域集群板块。力争通过几年努力,到期末,在光电缆、化纤原料、丝绸纺织、电子资讯和其它制造业中,培育出3—4家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根据目前这批规模企业近两年的发展速度,正常情况下,到年就可有5家企业的销售额达到50亿元)。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
(一)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必须经过科技创新来创造自主知识,并依法认定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创造发明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来源,必须建立起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要经常组织实施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其中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技术改造是比较重要的创新活动。通过研发、技改来调整产业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建立科技创新机构,提供较为完善的设施和设备用于科研活动,如研发中心、博士后活动工作站等,这些都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必备场所,也是实现科技人才自身价值的主战场。要建立起一支为企业研发创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队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培育好自己的核心人才队伍,拥有自已的创新高层人才。
(二)企业要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占有和运用机制。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自主知识,必须用相关法律加于保护,以免流失、被仿制和盗用,确保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占权利和后续产业化运作。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运行机制。首先要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励、考核和监督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将之渗透到各个运行环节和每个工作岗位中去,优胜劣汰。其次要建立各类科技投入机制,确保自主知识产权顺利诞生、占有和后续产业化运作。要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无论研发、试验或引进技术、人才都需要加大投入。要转变观念,敢冒高技术投入的风险,只有这样,才会赢得高回报。
(三)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加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要进一步贯彻执行有关知识产权的方针政策,加大对我市知识产权的扶持和引导力度,激励发明创造,扶持专利申请,奖励授权专利,加强科技创新。力争在一个较短时期内,使我市拥有一批具有独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企业,知识产权的专利申请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要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积极引导建立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通过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转换,建立知识产权机构、技术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也可依托规模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务,或组建社区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来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服务。要进一步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查处假冒专利商品、商标、版权等不法行为。要保护专利产品的市场独占权,建立和规范技术市场,公平、公正、合理进行技术交易,依法开展技术贸易。要加大对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公民知识产权的法制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科技创新和培育知识产权构筑良好社会条件。
(四)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力度和对知识产权培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培育和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包括企业经营高层管理人才、高新技术研发专业人才、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等,尽快适应和满足企业、中介服务和宏观管理等各方面人才的需要。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培育的投入力度,对高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风险投资给予支持,对知识创新起步阶段的弱小力量给予扶持和帮助,对劳动密集型、低层次企业给予政策引导和鼓励。市科技三项经费应达到当年市财政实际支出的2%,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逐年有所增长,至期末,达到《市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相关要求。
三、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的措施
根据上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全市知识产权的集中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由市科技局、经贸委、工商局、财政局、人事局、文广局、技术监督局等有关部门组建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专利、商标、版权、驰名商标服务等知识产权工作。这类知识产权目前分属几个部门职能范围,管理分散,有必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市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出台相关激励、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确保我市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发展。
(二)研究和制定激励知识创新有关奖励政策。要激励发明创造、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原始创新工作,调动科技人员创造发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同时制定《市加快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规模型企业实施办法》,对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给予大额科研经费支持,激励企业敢冒风险,敢创事业。
(三)利用正在建设的邮电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其它高校资源,培养知识产权创造、占有和运用的高层次人才,抓好知识产权队伍建设。同时合理引进急需人才,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当前,特别要建设好企业专利工作制度,集中时间组织企业专利工作者知识培训,培养企业专职或兼职的专利人员(也可兼管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快知识产权中介人培训。目前我市专利工作力量薄弱,市里将推荐一批具备条件的人员,深造专利人,获取专利资格,从事专利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大对职业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科技素质,在更高层次上施展才华。
(四)针对部分企业缺技术、缺人才的现状,定期组织产学研对口技术沟通和交流合作,帮助企业找技术、引人才、寻依托,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经营,开拓视野,开阔思路,提高企业引进、应用能力。同时,为企业牵科技线、搭创新桥,寻找合适项目、技术,以便联合开发。市行业协会每年组织1—2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口专业的专家教授和企业进行双向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行业技术领域高层论坛,或某项技术(项目)论证会、专题研讨会,从技术上、信息上、培养人才等方面开展高层次合作。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5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分析比较,研究这两个组群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与特性。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10位的服务贸易产业内指数的分析,可以得出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总体高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少数高技术和知识含量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具有解释力;区域一体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规模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情况。
关键词:服务贸易产业内指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比较研究
本文拟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比较和分析,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及其特性。本文的研究采用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行业分类标准采用与联合国相一致的扩大的国际收支服务分类方法(EBOPS),国家样本采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排名前10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按行业进出口排名前10的国家。发达国家选自23个传统意义上的发达国家。对两个组群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研究主要从静态角度观察,采用Grubel-Lloyd测量指标(简称GL指标),计算公式为:。
发达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规模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总额排名前10位国家GL的计算,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见表1)。2000年和2007年的数据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产业内规模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较高的规模,均超过60%,但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高于发展中国家,其GL指数超出发展中国家12个百分点,而且到2007年这一比例还在提高,只是增长幅度显然比较平缓。
从行业部门的GL指数看,发达国家在除了旅游和计算机服务两个部门与发展中国家基本持平外,在其余8个部门的产业内指数均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10个点以上,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部门的差距达到平均45个百分点以上。
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大部分服务贸易领域的产业内贸易规模都高于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与货物贸易类似,即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其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人均收入较高,并且人均收入差别较小,则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技术先进和工艺水平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比重高于技术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发达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禀赋、人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小,消费者偏好呈多样性,对产品差异要求高,因此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以及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则产业内贸易规模低于发达国家。表1所显示的结论也与Gert Jan Linders对G7和蔡宏波(2007)对中国和东盟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行业GL指数中比较接近的是旅游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其中旅游业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接近的原因,是由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旅游资源是否丰富,而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国家的幅员以及自然地理状况所决定;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是跟该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有关,并不是一个国家通过经济发展所能决定的。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发达国家,但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故而旅游业发展较好,在旅游出口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尽管旅游业是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贸易量都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接待游客的能力高;另一方面说明居民整体福利水平高,享受的闲暇和可支配收入高,因而外出旅游的机会多和支付能力强。
计算机与信息服务业正在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原因在于计算机与信息产业在一批新兴市场国家近10年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以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掌握计算机与信息产业领域的中低端技术,甚至一些核心技术,因此这些国家不仅需求旺盛,而且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开始向外输出技术服务。而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增长更为显著,从2000年的3.5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43.45亿美元,是2000年的12.2倍,世界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的0.91%上升为2007的3.9%。在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也增加迅速,从2000年的2.65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22.08亿美元,是2000年的8.3倍。我国活跃的进出口局面使其贸易规模增加,但是GL指数却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85%下降至2007年的67%,这是由于出口增长幅度大于进口增长幅度,是在总体贸易规模提高情况下的下降,这反而说明我国在该产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论证一国贸易竞争力时一定要同时考虑进出口总量和分量的变化情况。
比较优势是少数高技术和知识含量服务业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
要素禀赋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是否具有解释力,从行业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所揭示的结果看,要素禀赋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仍然是某些服务行业特别是高技术和知识含量产业间贸易发生的基础,最显著的例子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费贸易。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见表2),发展中国家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费贸易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出口与进口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其GL指数平均只有19.98%,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属于高度垂直贸易分工。2007年排名前10的发展中国家(除阿根廷外)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说明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贸易竞争力低下,而低下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相对短缺,科技与研发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而更多依赖从发达国家的进口满足国内对高技术的需求。
发达国家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费贸易总量大,进出口十分活跃,GL指数平均值为61.53%,其中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有5个,但是差距并不显著,表现出产业内贸易大于产业间贸易的特点,说明发达国家之间知识产权贸易活跃,相互需求较高的特点。在GL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美国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费贸易总量排名第一达到1077.43亿美元,然而其GL指数排名第七,为46.5%,低于发达国家当年62%的平均值,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的顺差达到576.05亿美元,因而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产业间贸易大于产业内贸易,充分说明美国在该领域的贸易竞争力。美国在该领域的强大比较优势是贸易顺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两个具有显著产业间贸易特征的领域是保险和金融服务领域。这两个领域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般低于50%)也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对这些行业的解释力。在保险服务领域,发达国家中GL指数最低的两个国家是冰岛(0.5%)和瑞士(19.5%),而这两个国家都是金融服务贸易强国,因而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成为出口大国,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19.14亿美元和43.29亿美元。形成对照的是在发展中国家中GL指数最低的两个国家,中国和越南则是由于保险业不具有竞争力,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分别达到97.6亿美元和34.04亿美元),造成GL指数低下,具有典型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在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GL指数也都由于出口具有竞争力而GL指数较低(见表3)。
发达国家中一体化区域内国家的GL指数高于其他国家
从服务贸易进入前10位的发达国家的GL指数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即区域一体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GL指数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这一结论与货物贸易产业内指数表现一致。在2000年和2007年的排名中,属于欧盟的国家分别达到6个和7个,2000年为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而2007年又增加了比利时。由于服务产业是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产业,因而欧盟国家GL指数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原因可能在于区域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如欧盟基本上实现了区域内人员的自由流动,因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区域并未表现出同样的情况,可能与人员的流动性不强有关。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情况
从中国2000年和2007年的GL指数比较(表4)可以得出: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2007年比2000年总体上有所改善,提高了5.6个百分点;属于高度水平分工(75%以上)和水平分工的行业(50%~75%)2000年有6个行业,2007年提高到8个行业,其中以运输和通讯业提高最为显著,这说明中国总体上实现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属于高度垂直分工的行业有两个,即专有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费以及保险业,这是服务业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两个行业。中国在这两个行业中都表现出典型的产业间贸易特征。另外中国的金融行业虽然GL指数都超过50%,但是其进出口总额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没有进入发展中国家前10位。
结论
发达国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垂直分工特点明显;而在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技术逐渐标准化服务业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水平分工特点显著。中国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在知识和技术含量最高的行业内处于落后状态,这点与前文所述的发展中国家总体情况一致。
参考文献:
产业发展规模范文6
一、充分认识加快麻鸭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麻鸭产业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县资源和传统优势。我县湖常年水面25万亩,水质肥沃,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二级湖内有涝洼地改造形成的台面和池塘12万多亩,具有发展麻鸭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沿湖群众素有养殖麻鸭的传统习惯,在长期养鸭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大力发展麻鸭产业,对于加快推进我县现有资源和传统优势向产业优势、财源优势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麻鸭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蓄滞洪区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推进蓄滞洪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大力发展麻鸭产业,培育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规模集群优势,既能够推动蓄滞洪区产业结构调整,又能够增强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加快蓄滞洪区经济发展奠定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加快麻鸭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麻鸭产业是资本、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吸纳较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还可以带动为麻鸭产业服务的饲料、兽药等加工业以及贮藏、运输、销售等行业的共同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将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
二、明确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
1、发展思路。按照“发挥优势、扩大规模、龙头带动、规范发展、增加效益”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典型带动、企业联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鼓励引导规模养殖,实施污染治理,发展生态养殖场区和循环经济,逐步实现麻鸭生产由传统养殖向科学养殖、由粗放分散养殖向高效集约化养殖的转变,促进麻鸭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发展目标。2009年新建养鸭大棚500个,养鸭规模达到200万只以上。2010年养鸭大棚达到1500个,养鸭规模达到600万只以上。2011年养鸭大棚达到3000个,养鸭规模达到1200万只以上。
三、坚持科学布局,突出规模养殖
统筹考虑南水北调湖调水水质要求和旅游业开发建设,对麻鸭产业发展实行科学布局,重点是利用涝洼地改造区,集中规模发展渔鸭混养基地。各乡镇要根据县里的总体规划和省市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有关规定,按照观光型农业的要求,科学规划养鸭基地布局选点,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建设标准化生态养鸭小区,形成一批标准化、无公害、高科技、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养鸭基地。
四、强化措施,切实解决制约麻鸭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县财政筹措资金4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麻鸭产业发展。整合移民后期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农业项目资金,重点向麻鸭产业发展倾斜。同时,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投资或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外商、外资投入麻鸭产业发展。
2、建立健全筹资机制。成立养鸭担保机构,为养鸭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养鸭户联保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各金融部门要根据产业发展政策,加大信贷资金投放额度,为养鸭户解决资金难题提供有力支持。
3、妥善安排养鸭生产用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精神,保证麻鸭生产用地。同时,积极鼓励、引导农户通过协商流转,确保养鸭用地需求。
4、加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培育麻鸭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麻鸭产业增值增效,形成配套联动、互促并进的良性发展格局。积极发展麻鸭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县里成立麻鸭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市场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协调企业与养鸭户在鸭苗和饲料购置、鸭产品收购等方面的关系。各乡镇要成立麻鸭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为养鸭户提供市场销售等服务,使合作社成为联系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5、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充实调整县乡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稳定专业技术队伍,全方位搞好麻鸭生产技术服务。建立技术员入户指导制度,加强与养鸭户的联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定期对养鸭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畜牧部门要设立热线电话,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强疫病防控,认真落实兽医监管制度,为养鸭户做好防疫、检疫、诊疗服务,确保麻鸭产业健康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奖惩
1、强化组织领导。县里成立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麻鸭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畜牧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麻鸭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落实、督导调度、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各乡镇也要把麻鸭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协调解决麻鸭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