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范文1

中医护理理论使用步入正轨《棍青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摊经》等,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踢《黄帝内经》对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服药护理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现代中医护理的诞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饮食护理方面,提出了如下著名论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

《素问·汤液醒醋论》载“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揭示了疾病、情志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面,对劳逸情志变化所致各种疾病,提出了针灸、导引、推拿、热熨、熏洗的护理方法《难经》在针灸和一些病情的分析极大丰富了中医护理体系《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对中药进行了详细分类。如四气(温凉寒热)、五味(酸苦甘辛咸)、用药七情(单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药物理论及相关用药原则,极大丰富了护理方面的用药,为中医护理药物的实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张仲景(东汉)在其编写的《寒论》一书中,对辨证施护进行了系统阐述,不仅介绍了相关理论,同时还记载了相关措施。

在护理操作技术领域,记载了包括熏洗法、点烙法以及外掺法在内的一系列护理技术,并第一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猪胆汁灌肠法;

在急救护理领域,重点介绍了两种情形下的抢救措施,一种是自绩者的抢救,另一种是溺水者的抢救;

在中医用药护理领域,专门探讨了患者用药之后的饮食禁忌问题,如患者服下桂枝汤方之后,接着应饮用1L左右的稀粥,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除此之外,当患者卧床时,应做好保暖措施,最好使其微微出汗;

中医护理范文2

1护理

产妇分娩后宜闭目养神静坐。《医学心悟》产后将护法入篇指出“产后将护之法有四”,其中首条讲“倚坐”。即护理。认为“妇人产毕。须闭目稍坐,上床以被褥靠之,暑月,以凳靠之,若自己把持不住,则用老练女人靠之,不可遽然倒睡”,防其败血攻心;产妇不宜屈体弯腰看视体内排出的污垢浊物,可常用手从心下擀至脐下,反复摩动,促使瘀露下行;躺卧时腰部宜垫薄棉枕有护肾行瘀作用;产妇坐物要松软低矮不宜板硬高在;月内调养切不可登高走险,以多仰卧、常 坐息、少站立为最好。不要做重体力劳动和蹲位姿 势的活动,防止子宫脱垂。有人主张,在产妇精力相对允许的情况下可动员产妇适当选做产后体操,能帮助产妇恢复松驰的腹壁和盆底工肌肉张力,促进子宫收缩,排出恶露,有利机体复原,保持健美体型。不失为护理之良法。

2饮食护理

为了补充分娩的消耗,产后必须增加营养。产后宜多食白粥加少量红糖扶养胃气,常少食多餐,知饥则食,亦可夜间加餐以解饥渴,但不可强食、暴食,更要忌食硬饭、糍粽伤胃难化,数日后方可食用烂饭;每日可用鲫鱼煮汤饮食之,不拘多少,亦可服用紫背甜菜或紫果叶汤有助养血增乳,促进乳法分泌;《医学心悟》指出“至半月后,可食鸡子,亦须打开煮之。方能养胃。满月之后,再食羊肉、猪蹄少许”。揭示产妇饮食提倡多样化,主副食合理调配,每天应食一定量新鲜蔬菜、水果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能避免产后大便难病。冬不宜烫食,夏不宜进冷饮、辛辣之物及其酒类饮料亦不宜食、香燥之物尤在所忌,恐其耗津碍乳。饮食若能如此护理则产中无病,产后健旺。

3起居护理

产妇卧室要清洁明亮空气新鲜,冬要保暖,夏要通风,但须避其风寒。冬寒天产妇不要急于梳头洗澡或室外散步,恐招风寒湿邪侵袭疾病叠起;宜常用温水擦洗,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夏季天热不可迎风贪凉,更不可用冷水沐浴,入睡时宜盖薄被;产妇衣着要适合节季,既不要厚絮裹体也不要单衣薄裳,夏天注意降低室温、防止中暑;产妇不宜单居独宿,恐受虚惊,惊则神气散乱,变证百出;初生之际,产妇不必问是男是女,恐因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寻常要闭目养神,切不可多言,恐中气馁弱,虚不耐受而致病,泄气、动气、不慎言都会有碍产妇健康。初产时宜早卧迟起,养精蓄锐,数日后即可下床走动,但以不累为度。要嘱其产妇注意节欲,不可过早,《备争千金要方》指出“产后满百日乃可合会”不无道理。

4疾病护理

产后百脉空虚或因瘀血内阻。调摄失宜罹患产后疾病的主要原因。现列举五种常见病护理方法:

4.1儿枕痛

用温热水袋熨贴痛处,同时用手轻轻按摩,促使瘀散痛止,亦可内服红糖生姜茶温暖下元散寒定痛或服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祛瘀生新。

4.2血晕

令其躺卧,闭目安神,家人切忌多语惊慌,急用韭菜叶细切,盛于有嘴瓶中,以滚醋沃之,急封瓶口,以瓶嘴纳妇人鼻中,稍刻即苏;前人还提倡在产妇房里烧漆器、熏醋碳以开其窍。

4.3乳汁不通

实证用通草、藩茹、皂针煎汤当茶频服,用手或木质梳背自上而下反复摩按。虚证内服补中益气汤,《医学正传》用母猪蹄二枚洗净劈开加通草20g煨烂取浓汤内服下乳,用鲫鱼、紫背甜菜烧汤频服亦为良法或用大葱加水煎煮,以葱液洗3~4次/日有效。

4.4汗多

宜用温水擦澡,勤换内衣,常晒被服,不食辛辣刺激食品,可服桂园汤、黄芪红枣汤、猪肾汤等益气固表补肾之品,亦可内服玉屏风散固表止汗。

4.5大便难

中医护理范文3

开展培训

1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中医护理操作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护理工作,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是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的前提[2]。医院收到实习护生的名单之后,护理部根据实习护生所在院校开设的课程,评估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掌握的程度,制表分组。每组实习护生中,有的系统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和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有的只是简单学习过中医基本知识而没有接受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还有的在学校了解过一些中医基本知识,但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更没有参加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

2医院岗前培训

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和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是我院的核心工作。因此,在进行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时,护理部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我院日常中医护理工作流程,并就中医护理操作进行集中培训。让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直观的认识,以逐步实现护生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生到护士的转变[3]。并且,医院护理部会根据对实习护生中医护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结果,在实习护生对中医护理操作有简单的感官认识之后,分层次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为其进入临床科室实习打好基础。

3临床科室一对一的带教培训

对实习护生的带教培训,医院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首先,带教教师须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和护师资格的护士承担。其次,科室根据实习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程度,制订相应的带教计划。在我院,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选择一对一的带教培训方法。护士长根据实习护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一对一带教培训计划。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整个带教培训过程中,注重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调在中医护理操作中,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护理[4]。在培训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把护士素质中的耐心、关怀、体贴、敏捷、轻柔、沉着、冷静贯穿于整个护理实践,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以期进一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对护士的信任,不断实现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增强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敬业精神[5]。

(2)带教培训

每周二或周三下午为我院临床科室对实习护生集中培训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科室护士长与总带教教师在病区示教室或者办公室按实习培训计划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流程的演示和培训。带教教师把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制作成内容直观、步骤详细的多媒体课件,将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操作全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讲解、示范。护士长或带教教师组织实习护生一起讨论学习心得。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实习护生做学习笔记、带教教师做带教记录。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只有在经过科室集中培训后,实习护生方可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

4考核实习护生

实习护生在临床科室的实习周期一般为4周左右,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初,科室护士长或总带教教师即给他们做入科介绍,讲明在本科室的实习计划和出科考核要求。每结束一项集中培训实习,护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5人次以上的操作之后,可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申请考核或带教教师给予再次系统的培训。考核时,要求实习护生自己准备操作用物和相关患者。在做好准备之后,告知带教教师,带教教师和护士长一同前往病室,按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考核、打分。

思考

1对带教教师的影响

为确保对实习护生开展科学、有序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要求临床科室的带教教师熟练掌握扎实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对实习护生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不仅提高了带教教师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带教教师的实践培训技巧。我院骨科一名工作刚满5年、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在担任带教教师的第一年年底,就被实习护生一致评为优秀带教教师,被医院评为“星级”护士。

2对实习护生的影响

医院和科室对实习护生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上,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和可行的措施,使实习护生在这种“节奏”下,一步一步跟进,积极应对培训及考核。实习护生都高度重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对于每周固定培训,不管是调休还是下夜班,都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在带教教师示范后同学间相互练习。这种学习态度更大地激励了带教教师的热情,增进了师生感情,提升了培训效果。实习护生在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的同时,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带教教师、患者、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如何适时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如何科学规范地掌握中医护理,从一名懵懂的护生逐步成长为一名护士[6]。我院每一个护理单元均开展两项以上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全院共有14个细化科室,均开展中药塌渍治疗,广泛应用于骨伤科的患者,具有通调腠理、疏通血脉、消散肿疡之功效,对颈椎病、腰腿痛、风湿骨病等疗效显著;蜡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在风湿骨病科广泛应用,对治疗、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中药足浴在内分泌科广泛开展,几乎人人足浴,对调理内分泌,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疗效;在针灸科拔罐疗法、推拿疗法等已深入广泛开展;在肛肠痔瘘科坐浴疗法、熏蒸疗法对围手术期患者缓解症状收到满意疗效;在小儿科,捏脊疗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临床疗效显著;在外科,运用艾灸箱在散寒穴和补阳穴进行艾灸,对手术前低体温进行干预,已取得一定疗效。为了提高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技巧,护士在中医护理操作中更加注重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专业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中医护理有进一步的认识,易于接受。这些操作简单、易行、直观、疗效确切,见效快,大大激发了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护理范文4

1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健康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1],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心理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与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一脉相承。中医护理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论与实践之中。社区护理的主要内涵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治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养生保健及简、便、易、廉的护理技术更容易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1]。社区人群对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国际社区护理蓬勃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中医护理快速进入社区护理提供了可能。

2应用现状

2.1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居家护理将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2]。社区护士将成为居家护理的主力军。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

2.1.1在居家护理评估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评估与社区居家病人评估的主要内容相似,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治疗情况等。中医护理评估技术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观的指导下,在现病史、个人生活史、家庭环境评估、症状与体征评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医护理评估内容的引入加强了居家护理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目前,进行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价时,常用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估量表。为了充分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可以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增加中医护理评估内容。

2.1.2在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社区的慢性病人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肺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畸形、慢性肾功能衰竭、骨和关节病变需要牵引和卧床者等。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在社区慢性病人居家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护士能够使用中医养生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辨证下的中医护理干预。干预项目的应用率依次为: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情志调护、健康膳食、康复指导,而用药指导、生活起居调养和情志调护的中医护理干预,在家庭病床列前三项[3]。可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尤其是情志护理、药膳护理更贴近生活,因其护理方法简便易学、直观安全、效果显著,更适合在社区普及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按摩、刮痧、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耳穴埋籽、脐疗、中药离子透入等在社区慢病居家护理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按摩法,因其简便易行,备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但在实际工作中,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技术主要由中医医生操作,中医护士很少应用。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静脉注射和穴位注射等由护士按照医嘱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及护理技术因其低廉性,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率,有利于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力度,尽快缩小城乡差距。

2.1.3在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在社区,需要康复护理的病人包括出院后病情已稳定但需继续治疗或康复的病人、残疾人等。常见的有术后病人、脑血管意外病人、高位截瘫病人、先天畸形或后天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残疾者。中医药膳护理、情志护理以及针灸、按摩等护理技术在防止压疮、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病人的营养、畸形和残障病人的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的指导等方面应用广泛,使向病人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成为了可能。

2.1.4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决定了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分居养老将成为今后家庭养老的主要方式。虽然,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为老年人,尤其是为分居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饮食养生、起居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指导以及传授灸法、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对于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中医护理在老年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较少。

2.2中医护理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中医护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正在逐渐完美融合。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中医护理范文5

多动症的孩子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其智力基本正常,但有学习困难、运动功能不协调及心理异常等情况。一般来说,患儿从小表现出兴奋多动,多跑动,爬高爬低,不得安宁。注意力短暂、易随环境转移,在玩和学习时往往心不在焉,做事有始无终,听课不专心,常把作业记错或漏掉。上课小动作不停,摇椅转身,离位走动等。还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缺乏克制力,伴有学习困难、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等。

多动症的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护理,对多动症患儿的护理应做到因人而异,辨证施护。

第一,心理护理。

《内经》中记载“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这告诉我们情志与疾病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多动症儿童多伴有冲动任性,情绪不稳等症状,所以心理护理更为重要,需家长、教师、医务人员密切配合进行。对患儿要有耐心,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如呵斥、歧视等,多和患儿沟通,要善于发现患儿的优点给予表扬,以提高患儿的自信心。鼓励患儿积极参加文娱、体育活动,使其过多的精力得以释放,并可培养其注意力。保持患儿心情舒畅,能同大人融洽相处相互合作。使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提高自觉自律和自信心。帮助家长及患儿认知技巧,让患儿通过言语的自我指导,角色扮演、自我表扬、自我欣赏、自我监督和自我强化等方法。矫正患儿的多动、冲动行为。

第二,饮食护理。

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饮食调理原则,根据多动症患儿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病证选择不同的食物进行补益。如肝肾阴虚者,饮食宜清淡为主,忌吃辛辣的食物。平常可用杭白菊代茶饮用,以清肝散火,或常食百合、银耳、山药等酸甘的味道,可起到补肝和敛肝的作用。对患有便秘的孩子可让他吃润肠通便的食品,如香蕉、蜂蜜、核桃仁等。肝旺容易上火的孩子,可以让他经常吃黑大豆、酸枣仁、茯苓、海带、金针菜、胡萝卜等食物,黑大豆味甘性平,有健脾补肾、养血滋阴和益精敛汗的作用。同时辅以酸枣仁、茯苓以养心安神,再食用胡萝卜、海带可起到清热利湿、健脾祛风和平肝泄热的功效。

中医护理范文6

关键词 便秘;中医护理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51例患者中,男20例,女31例,所有病例均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患者均大便干结、坚硬,排便困难,排便间隔>2天。

2中医护理

2.1情志调摄

情志失调是便秘的原因之一,患者患病后易产生焦虑忧愁的情绪。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用亲切的语言,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帮助病人正确对疾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经常向他们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从而消除焦虑忧愁情绪。

2.2生活护理

养或每日按时如厕的习惯,不可忽视便意,不留宿便,在不影响病情的原则下,多饮温开水,避免大便干结,要让病人知道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则大便就变得坚硬难解。教会患者正确的排便方法,排便时间不宜过长,大便干结难解时不可用力过猛,可徐徐下力,或指压长强穴,刺激肠蠕动,必要时可用热水熏洗,诱导排便。

2.3坚持有规律的运动

每日早晨及睡前各进行腹部按摩一次,方法是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每日做提肛、缩肛运动2次,每次20下,以提高肛周组织的稳固性。

2.4饮食调护

合理膳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水果,勿过食辛辣厚味及饮酒无度。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食物的寒、热、温、凉属性,采用中医食疗的方法,属热结者宜泻热通腑,气滞宜行气导滞,气虚宜益气健脾润肠,血虚宜养血润燥,阴虚则用滋阴润燥之法,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2.4.1燥热内结

症见大便干结、硬结如球,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腹胀口干口渴、舌红,苔黄、脉实。食疗法:(1)鲜菠菜250g沸水烫后与麻油15g拌食(2)香蕉250g饭前吃;(3)梨1-2个加冰糖30g,绿豆50g,同煮汤食。以上方可每日2次,连服数天。食疗方中菠菜、麻油、香蕉、梨性甘味凉,为质润多液之品,具生津润燥之攻效。

2.4.2气滞不行

症见腹胀欲便,粪便不畅,胸腹痞满, 嗳气、纳少,甚至腹中胀痛,苔黄脉弦,食疗法(1)鲜红薯叶500g加油盐炒熟食,每日2次,连服数天。(2)猪心1个,柏子仁15g,柏子仁放猪心内炖熟食用,每周2次。(3)莱菔子25g,高火炒黄,每日2次温水送服

方中红薯叶味甘性平,能补中活血,益气生津,健脾润燥,宽肠通便。柏子仁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有消食、除胀、利大便之功效。

2.4.3血虚肠结

症见便秘难下,面色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脉细。食疗方法:(1)黑芝麻90g,杏仁60g,大米90g,当归9g,前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状,煮熟后用当归白糖煎汤调服,每日一次,连服数天。(2)白术3-6g,冰糖25g,大枣10枚,将白木耳水泡发12小时,放碗内加大枣、冰糖、隔水炖1小时,早空腹服食,连服数天。方中黑芝麻,蜂蜜,有补肝肾,润五脏,补中润燥,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效,当归、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补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

2.5针刺疗法

骶尾部快速叩刺加体针法:主穴取天柜、上巨虚,气血不足,下元亏损加足三里、关元,百会,阴虚体弱加气海、关元、肾俞,以上穴位均取双侧,用捻转提插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仍同补法行针1次。每天1次,7天为1疗程。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腹胀,肠鸣,便秘。深刺天枢可通腑行气,通便导滞,治疗虚秘、实秘均有良效。

3护理效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正常,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有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在48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都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3.2结果

共51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