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核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成本核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1

一、物流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取得完整的物流成本资料

现行的财务会计把企业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只是生产成本的一种转化形式,企业的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3种,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或物流费用之分。在供应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库存过程中产生的挑拣整理费、资金占用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运输费、运输设备的折旧费、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在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在废弃物(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不合格品等)过程中产生的物流费用等等,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有的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有的进入企业的管理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财务费用,有的进入企业的营业费用,要想从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框架中重新分离出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应该成为物流管理会计重要的研究内容。

2、物流管理会计意识淡薄

对比管理会计的框架,物流管理会计的框架应该包括物流管理会计基础、物流管理的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以及业绩评价与责任会计4大部份。目前,我国企业大多数人员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弄不清楚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以及促销费用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效益背反,更无从谈起对物流管理会计的认识与理解。物流企业计算物流成本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没有达到怎样利用已知的物流成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就是说要利用物流管理会计这种内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为企业的决策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不只是企业物流管理部门的事情,应该贯穿于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中,涉及到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生产阶段、生产工序等角落,是企业整体的事情。

3、没有企业物流成本测算规则和方法的参考标准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物流成本计算标准,物流管理会计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每个企业都是分散进行的,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把握物流成本。企业之间无法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没有行业物流成本的标杆数据。

4、现行国民经济统计信息体系缺乏物流管理数据

在国家的宏观统计中,还没有关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完善数据。由于现行财务会计把企业的物流成本肢解得支离破碎,要想从现有的财务成本数据中计算出比较正确的物流成本数据,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

二、研究物流管理会计的意义

物流管理会计是物流企业的一种内部会计,它以内部会计报告的形式计算并分析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关的责任以及解决的办法等,以此辅助决策者。随着现代社会各种现代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成本也相应增长。搞好物流管理会计,加强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主要有:第一,提高对物流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的第三源泉;第二,预测物流管理活动,为企业物流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第三,计算分析物流成本,为制定物流价格提供参考;第四,制定物流标准成本,为进行物流业绩考核提供依据;第五,划分物流责任中心,为推行物流责任会计打下基础;第六;进行物流管理全面预算,为制定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计划创造条件。

三、物流管理会计之核心――物流成本的核算

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在经营物流业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它既是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降低成本、增加盈利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对物流成本核算中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单位、成本项目、成本核算程序等要素的探讨,提出规范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为物流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模式。

1、成本核算对象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物流企业设置物流业务成本明细账、归集和分配物流业务费用、计算物流业务成本的基本前提。明确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成本核算对象,也就是明确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的承担对象。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物流业务合同相当于制造企业的一份产品订单,可以将物流企业承接的每一项物流业务作为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考虑到物流企业所承接的物流业务合同业务运作的特点,还需要明确物流成本核算的明细对象。物流企业可以按照每一份物流业务合同和具体业务订单开设物流业务成本核算明细账。

2、成本项目

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其属性可以划分为物流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前者属于物流劳务成本,后者属于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的组织管理,可以把物流企业运作物流业务的费用归为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物流信息系统费用与履行物流业务合同费用四类。

(1)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

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所负责的物流业务的承揽工作实质上就是物流业务的前期开发工作,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场所相关费用、人员薪金相关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承揽过程的业务费等。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可以被理解为物流企业的物流市场营销部,其发生的费用与制造企业的营销费用属性相同,可以将物流业务上述前期开发费用作为营业费用处理。根据目前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现状,物流业务的作业职能部门无论是物流中心还是下属分支机构发生的机构费用、人员费用等都是因承做物流业务而发生的,所以应将其计入物流业务的成本。考虑到物流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的相关性,可以把这一类费用归属为营运间接费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不同的物流业务成本。

(2)物流方案设计费用

在物流企业自行设计物流方案的情况下,具体负责物流方案设计的职能部门一般是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物流方案设计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咨询费、各种耗材等费用一般包含在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相关费用中,很难分离出来,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发生时已作为物流管理职能部门费用计列为营业费用。如果通过专业物流咨询公司代为设计物流方案,物流企业所支付的物流方案设计费或咨询费,可以归属于所投标的物流业务,但这时能否中标尚未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归为营业费用较为合适。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费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自行开发投入与外购投入两种方式。由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能够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与现行软件业的软件自行开发具有类似性,为此,可以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发生的耗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在物流企业从外部购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根据目前企业把软件购置支出一般都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的实际操作。

(4)履行物流合同费用

物流服务包括基本服务与增值服务两部分。基本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装卸等;增值服务包括仓储等环节的贴标签、分包装或更换包装、生产性组装等。物流企业可以把履行物流合同的环节分为运输、仓储、装卸、增值服务等。

第一,运输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合同中的运输服务全程外包的情况下,则该项物流业务的运输费均属于直接费用,支付给签约运输服务商的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项物流业务成本;如果外包运输服务涉及不同物流业务的运输,则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支付的运输费在不同物流业务之间进行分配。

第二,仓储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的部分或全部仓储业务外包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给签约仓储公司仓储费。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仓储费分配给不同物流业务的成本中。

在物流企业利用自有的仓储设施设备提供仓储服务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仓储费用由三部分构成:仓储机构和员工的相关费用,仓储设施设备相关费用和各类仓储操作费。如果仅涉及单一的物流业务,应将所发生的所有仓储费用均直接归属于该项物流业务成本;如果同时服务于多项物流业务,则需要对这三种仓储费用进行分别处理。仓储机构和员工的相关费用可视为仓储管理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应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于不同的物流业务;仓储设施设备的相关费用和各类操作费用可视为仓储作业费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考虑是否有必要将其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三,装卸费:装卸作业与运输和仓储作业密切联系,物流企业可以对装卸作业进行单独运作也可以把装卸作业并同运输或仓储作业来进行运作根据装卸作业外包或自营情况,其成本计算方式与仓储费相同。

第四,加工增值费:在物流企业将物流业务涉及的加工增值服务和仓储等服务一同外包的情况下,根据加工增值服务费的重要性程度,外包的加工增值服务费可以合并计列在物流业务成本的仓储费、装卸费或运输费中,也可以将加工增值费单列计入物流业务成本中。

第五,其他费用:物流企业在履行物流合同过程中还会发生其他各类费用,如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与违约赔偿费等。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等费用通常都表现为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某一项物流业务的成本,违约赔偿费则比较特殊,应计列为营运间接费用中的违约赔偿费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于相关物流业务成本中。

3、成本核算程序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2

(一)没有专门设置物流成本核算会计科目

目前,制造企业对商品在包装加工以及装卸或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没有单独设置会计科目进行物流成本核算,而是将物流成本单独计入到其他成本费用中,账目不清楚,很容易混乱也不利于提供最新的企业物流成本的高低信息,不利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实施。

(二)没有统一标准

目前对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或者是物流成本账务的处理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或者是账务处理的制度。因此,制造企业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公司的实际情况来核算物流成本,导致物流成本的对象与范围不同,成本归属不同以及账务处理不同。不利于企业之间或者是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对象之间的比较以及企业做到实时监管的作用。

(三)信息失真

制造企业账务处理没有统一核算标准,企业的物流成本信息核算的随意性比较大,例如仓储保管费用应该计入物流成本的费用,可是部分企业计入管理费用当中,还有针对物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没有计入相对应的物流成本费用中,反而计入采购成本或是管理费用等。这些账务处理的方式直接可以导致物流成本信息的失真,无法正确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以及企业的成本构成结构与比例,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水平,造成了信息不真实、账务不真实的后果,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降低。

(四)物流成本信息没有单独披露

物流成本信息没有单独披露是指物流费用并入在其他会计核算科目中,例如生产成本或是期间费用等。目前,制造企业对物流信息成本信息没有单独披露,导致物流成本信息不能直接获取,往往对物流成本的信息都需要从其他成本费用中重新分析调整以后才可以使用,数据复杂有时效性,不利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核算方式各有特点,但是无论分为哪种成本核算方式,其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是一致,没有明显区别。下面会详细介绍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以及物流成本的归集。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在明确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与构成内容以后,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制造企业的成本会计科目。因为物流成本所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较高,所以可以单独以物流成本设置成本核算体系,然后建立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以及三级科目,制定明细账科目以及总账。具体科目设置如下:一级科目分为物流成本以及委托物流成本。其中物流成本下面设置的二级科目分别是供应成本、职工薪酬、销售成本、加工成本以及管理成本。三级科目则按照具体的核算成本内容可以单独设置。委托物流成本的二级科目的设置主要是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成本,分别是装卸费、运输费以及手续费等。

(二)物流成本的归集

物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收支应该按规定记入相对应的科目,这就是物流成本的归集。在物流成本的归集中必须注意对物流费用的区分以及计入相对应的账户是否正确,下面举一个常规的案例。制造企业在加工过程中领用的包装物发生的成本归集可以计入到加工成本中:借:物流成本一加工成本一包装物 贷:周转材料

三、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

(一)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核算程序要求对物流成本进行逐步归集与分配,最后计入相对应的账务科目。物流成本核算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分别如下:1.企业必须根据实际经营情况来制定相关的物流成本管理要求,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成本以及相关费用必须独立计算在以物流成本为一级科目,企业必须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对象以及成本账务的核算期间。2.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审核必须严谨与全面,保留原始记录,对各项成本开支要确保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企业的成本的真实与合法。3.对部分开支不清楚的科目在临时挂账以后要及时处理,对跨期费用的摊销工作要及时弄清,避免人为调节不同期间的费用。4.执行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对统计范围内的核算对象进行正确的归集与分配。5.每个月的月底,在会计结算时必须正确的计算各项成本的数据。

(二)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

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一共有两种,之前也提到过有单轨与双轨两种制度。这里详细介绍一下两种核算模式的特点。其中单轨制度的意思是指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成本核算结合起来一同进行会计核算,两者是独立的核算对象,只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加入一个独立的物流成本一级科目以及独立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将与物流成本相关的所有开支都直接计入在独立的一级科目与相关账户中,按照一定的企业核算原则与标准分摊到相对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单轨核算模式方的特点就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他成本是合一的,只是将产品运输或包装等产生的费用单独独立在物流成本中,即满足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需要也符合制造业的成本核算需求。双轨制核算模式是一种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将物流成本与其他成本独立分开,单独建立不同的会计科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账户。两者之间是相互独立并且没有关联的账户系统,这样的核算方式分别满足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以及生产成本管理的需求,提供的信息更具备时效性与准确性,信息量较大,比较全面,容易提取与分析。优点显而易见,可以准确与真实的反应企业在各个环节的成本,以及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同样的,企业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大的,由于信息任务量的庞大与繁琐,对企业的信息科技与员工素质都有很大的要求。因此两种成本核算方式都各有千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制造企业在发生了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物流成本,就必须对物流成本进行归集和处理。本文主要是介绍单轨制的核算模式,在单轨制的核算模式下,首先是对账务的会计科目设置以及会计归集,按照会计核算流程做账。

1.“供应物流成本”账户。制造企业在产品供应环节发生的一切费用都计入到物流成本中,例如员工薪酬以及福利待遇、员工的差旅费用以及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办公费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破损支出或是货物的合理损耗以及信息费用或招待费用等支出都计入到供应物流成本账户中,借方登记实际产生的费用,贷方登记实际转出的金额,月末,借贷平等没有出现余额。

2.“内部物流成本”账户。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类开支计入到内部物流成本账户中,与之前的供应物流成本科目大概一致,都包括各种员工绩效工资与福利待遇或是仓储费用等科目,借方登记发生时的实际金额,贷方登记实际转出的金额,月底结算时必须借贷平等,没有余额出现。

3.“销售物流成本”账户。商品在销售环节发生的费用支出计入到销售物流成本中,比如发生的订单洽谈的费用以及招待费用或者是销售办公费用以及销售员工的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支出,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金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出的金额,月底,借贷平衡没有出现余额。(本文来自于《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语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3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一、前言

物流成本在企业总成中占很大比重,科学地核算物流成本、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关于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关键问题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规定和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较准确地预算物流成本进而实施有效控制。

二、物流成本的定义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现代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存储、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有效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具体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及其有机结合,强调的是系统的整合优化。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占用和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具体表现为从

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如商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等各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三、物流总成本的构成

运输成本: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在产品以及产成品的所有运输活动所造成的费用,包括直接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为降低物流总成本需要严格控制在运输方面的开支。存货持有成本:实际上,存货持有成本包括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存货服务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调价损失等,但目前许多公司只是以当前的银行利率乘以存货价值再加上其他一些费用,作为存货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主要包括仓库租金、仓库折旧、设备折旧、装卸费用、货物包装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等。大多数仓储成本不随存货水平变动而变动,而是随存储地点的多少而变。批量成本:包括生产准备成本、物料搬运成本、计划安排和加速作业成本以及因转产导致生产能力丧失等。缺货损失:主要是指由于不能满足客户订单或需求所造成的销售利润损失。订单处理及信息成本:订单处理是指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客户收到货物为止,这一过程中所有单据处理活动,与订单处理相关活动的费用属于订单处理费用;信息成本指与物流管理运作有关的信息方面的成本,包括软件折旧、系统维护及管理费用等。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定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其他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与物流管理及运作相关的人员的管理费用。物流总成本是企业管理物流运作的重要指标,通过物流总成本的统计分析,使企业可以从全局的角度了解自身的物流运作现状,明确目前关键的瓶颈问题以及突破口,提出解决的方法,以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绩效。

四、物流成本的分配方法

(一)简单除法核算

这一方法不需将总成本分解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用某一时期的总成本除以物流业务量得出单位业务量的平均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物流系统。公式如下:

KS―每种作业的成本

KG―某一期间的总成本

X―某一期间的物流业务量

上述公式要求在某一时期内正在作业的存量不能发生变化,如果正在作业的存量发生变化,作为二级除法核算的近似解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KH―某一期间的成本总额

KW―期间的管理成本

XP―某一期间的业务量

XA―某一期间的营业收入

KH′―单位作业成本

KW′―单位作业管理成本

(二)等效系数核算

如果各种产品的流通加工技术相似,则各种产品的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计算等效系数。以某一产品作为标准,赋予其等效系数为1,其他产品的等效系数可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与简单除法核算出法核算类似,等效系数核算也分为一级、二级和多级核算。对一级等效系数核算来说,第j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KS,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aj―第j种产品的等效系数

kG―总成本

xn―第n种作业量

(三)联合作业核算

要精确计算每一种联合作业的成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根据平均原则得出近似解。如果各种联合作业可以区分为一种主作业和其他多种副作业则可以用残值法。采用残值法,根据平均原则,主要产品的物流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ks―主要产品的单位物流作业成本

EVNJ―第j种物流作业的单位物流的净收入

KWNJ―第j种物流作业的单位流通加工成本

XNJ―某一期间第j中物流的业务

XHP―某一期间主作业的业务

(四)倒扣测算法

这种方法是指根据通过市场调查确定的顾客或服务对象可接受的单位,扣除企业预期达到的单位产品利润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预计单位产品税金以及预计单位产品期间费用而倒算出单位产品目标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VC=P-Er-I-Vf

VC―单位产品目标成本

P―单位产品价格

I―单位产品税金

Er―单位产品目标利润

Vf―单位产品期间费用

(五)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成本因素理论,即企业间接制造成本的发生是企业产品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作业“驱动”的结果,其发生额的多少与产品产量无关,而只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有关,成本驱动因素是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作业消耗资源,成本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产生,作业导致成本产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踪到产品,最终形成产品成本。其原理见图1。

作业成本法特别适合于技术领先,间接成本的比重增大,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下降的企业。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为:首先,确认个作业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确认是否客观合理,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其次,对作业进行筛选整合,建立作业中心及作业成本库。再次,依据资源动因,将各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追踪到各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最后,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将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当成本归集到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库后,应按作业动因及作业成本额计算出作业成本的分配率,并按不同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的多少分配作业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应承担的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分配率的计算式:

某产品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分配额计算式:

某产品应承担的某项作业成本分配额=该产品消耗某作业量总额×该项作业成本分配率

在实际核算中,选取哪种方法核算物流成本,取决于所评价和考核的成本对象的选取,同时也受企业目标的影响。

五、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包括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计划与实际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指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各部分物流费分别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横向比较,以改进不足,降低物流成本;纵向比较法指将企业历年的各项物流费用与当年的对应物流费用加以比较,找出原因;实际与计划比较法是指把计划成本支出与实际支出的费用进行比较,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二)排除方法

排除方法是指在物流成本控制中剔除一些非附加价值活动的影响,重点考虑具有附加价值活动,从而节约费用,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一般来说,与物流作业直接相关的活动是有附加价值的活动,与物流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属于非附加价值的活动。

(三)责任划分法

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责任,以此分清各物流部门、各部门间的关系,由此也明确各物流成本之间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达到成本最优。同时制定奖惩制度,规定各部门的目标,树立企业全局观念,反对小团体主义,使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共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这些方法大多源自于作业成本法的“抓住影响物流成本主要因素”这一思想,物流管理者只有进一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管理,才能达到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优化的目的。

六、控制物流成本的途径

第一,通过效率化的配送,合理控制物流三大成本。企业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杜绝“空车”运输,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减少库存支出,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减低库存成本。同时提高信息处理水平,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第二,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现代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大量物流公司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企业通过把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缩短了产品的在途时间,减少了产品的周转的费用和损失。有条件的公司甚至可以直供上线,实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从另一方面看,企业也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第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采用现代信息系统可以使各种物流处理更准确,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以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降低物流成本。

第四,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增加渠道的竞争力,合作行为将减少风险,提高整个物流过程效率,排除浪费和重复努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第五,加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实施TCM战略。TCM战略强调企业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将员工个人目标融入企业整体目标之中:TCM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综合利用系统观点、现代管理技术和目标管理策略进行物流管理。企业应加大总目标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决策层的物流成本意识,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效益观,积极参与成本管理,为TCM的实施营造群众性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汪佑民.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7(2).

2、刘蕾.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辽宁经济,2007(4).

3、陈海玉,郭学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J].中国市场,2007(7).

4、王美丽.改进物流成本管理[J].商业时代,2003(5).

5、张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6、宋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4

关键词: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56―02

1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社会背景

当今时代,物流领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关注。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中没有明确的物流成本范围界定及核算方法,这使得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时缺乏统一的标准与依据。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传统成本核算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企业使用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传统成本法,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使用其他的方法。

现阶段,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息系统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多元化的市场环境的变迁,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产品结构均已发生变化。同时,由于物流成本自身的复杂性、隐蔽性、广泛性等特点,运用传统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存在成本内容核算的不完整性与间接费用分配的不合理性等方面的欠缺。其核算结果已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新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采用科学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方式。它通过对与产品相关联的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于1988年被引入中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鉴于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及其在国内外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成功应用案例,使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与控制管理已成为理论界与实业界对未来发展趋的一种共识。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法,是指以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具体流程单元作业为基础,将作业作为成本归集中心引入企业耗费资源与成本对象之间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在研究水力发电行业成本特点时,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动因”、“作业账户”等基本概念,但是当时这一理论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各行各业的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从而导致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信息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作业成本法因其优越于传统成本的特性而开始备受关注。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为基本依据的科学理论。它打破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从企业生产运营流程的角度分析成本问题,引入“作业”概念,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详细追踪企业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归集分配成本费用。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念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具体如图1所示。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成本追溯到各项作业环节中,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至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形成产品成本。相较于传统成本核算方式,资源耗费直接被分配到产品上形成产品成本,作业环节完全被忽略,大量的成本信息被扭曲甚至掩盖。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驱动因素将成本核算恢复客观理性。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维”的过程分析观和成本分配观的统一,如图2所示。垂直部分纵向成本分配观反映的是作业成本计算过程中从资源到作业的“资源流动”与从作业到成本对象的“成本流动”的综合统一,即成本分配观,能更准确的计算产品的成本。水平部分过程分析观立足企业整个生产运营过程,通过“动因分析”与“作业分析”来辨析非增值作业与增值作业,尽可能消除前者,优化后者,并将此信息应用于企业成本预算、产品研发、顾客满意度分析等多个方面,从而实现作业成本管理。过程分析观可以消除企业不必要的浪费与损失,提高企业决策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的二维关系是个有机整体。成本分配观为确立作业成本核算提供方法上的保障,过程分析观在成本分配观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分析,优化企业生产与经营效率。因此,作业成本法不仅仅是成本核算方法,也是实施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

3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步骤

在了解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明确资源、作业、成本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物流成本的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具体可分为以下四步:

3.1确认与计量物流系统的资源耗费

资源耗费是企业成本产生的根源,分析与确认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耗费即是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过程。各类相关资源耗费信息可以通过企业的会计总分类账目获得。作业成本计算法并没有改变企业物流系统中所耗费的资源总额,只是改变资源总额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额度。

3.2分析和确定物流作业

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或每个环节均可视为一个作业。作业是企业实现管理控制目标的基础单元。物流作业是企业为实现物流功能所进行的一系列具体操作活动。在分析确定物流作业时要把企业的物流活动分解为一个个易于理解与操作的基本作业,并将其归集到一定的作业中心。

3.3分配资源费用至作业中心

作业影响着资源的耗费情况,资源动因反映资源被作业消耗的方式与原因。依据资源动因,可将会计总分类账目上的资源成本分配至各个作业中心,并据此开列出相应的作业成本核算单。成本核算单揭示各项作业耗用资源的具体情况,任何作业操作上的变动都会通过所耗费的资源体现出现,据此可以分析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并确定相关作业环节是否合理操作,从而达到改善企业物流管理目的。

3.4分配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

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形成是通过作业动因将各个作业成本中心相关的作业成本一一分离出来,并归集而成的。作业动因是连接企业最终成本对象与作业成本的中介。关于作业动因的类型及数目的选择确定,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物流成本系统的具体运行机制及核算的准确度与复杂性等多项因素。如图3所示,各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在物流成本对象之间分配时,均需通过一定的分配率来实现。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总额/作业动因数量。最后将各物流成本对象应承担的间接费用与直接成本汇总,即可得到其最终的作业成本。

4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4.1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一般仅为企业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方式单一、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可以满足管理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作业成本法不仅重视产品成本结果,更关注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及原因。作业成本法拓宽成本核算对象的范围,不仅包括最终产品,还将资源、作业、作业中心、顾客服务等作为计算对象。作业成本法信息除了可以揭示企业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还可揭示这种盈利能力是如何形成的,资源怎样耗用,作业如何完成。

4.2成本归集标准不同

传统成本法下,企业的成本归集主要采用分摊法。它假定所有的间接费用都与直接人工或机器工作小时或产出物数量线性相关,并以此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但在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许多间接费用与以上三项分摊依据并不成比例,由此而导致企业成本扭曲失真较严重。作业成本法在直接费用的处理上与传统成本法一致,但在间接费用的分配上,是以成本动因为尺度进行归集的。作业成本法通过对资源耗费与成本对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多标准、多步骤分配成本动因,使企业成本计算更趋于合理性与准确性。

4.3成本分配步骤不同

传统成本法先归集企业的制造费用,并将其分配到各生产部门,再将各生产部门总费用分配到最终产品上。传统成本法以生产部门为中介,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许多工序或环节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完成,成本耗费呈现混合性,这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理念是不一致的。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中介,将成本核算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相结合,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分两步将成本分配至最终产品,还原企业资源耗费的初始状态,客观真实的反映资源配置信息。

4.4对企业经营决策影响不同

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的成本分摊模式,其提供的综合信息不利于企业寻找成本改进机会。其次传统成本法下,企业生产中产量高、制作工艺简单的产品成本会被提高,反之,产量低、制作工艺复杂的产品成本会被低估。扭曲的成本信息往往误导企业成本控制或产品定价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使得企业中高层的管理决策偏离基层实际运营机制,处于一定的盲目状态,加大企业经营风险。作业成本法拓宽成本控制范围,采用多元化分配基准归集成本费用,通过作业过程观与成本分配观二维分析,优化作业流程,提升企业管理层次。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得出作业成本法有着传统成本法不可比及的优越性。它突破传统成本法的局限,以“作业”为中心,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作业环节及作业消耗的资源进行具体细致追踪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单一成本分摊方式而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作业成本法能为企业提供更精确更全面的成本信息,同时可帮助企业查寻发现不合理的作业环节,分析改进企业工作流程。企业管理者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全局战略性管理,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郭燕平.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1.

[2]张茜.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之比研究较[D].兰州:兰州商院,2010.

[3]胡爱武.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4647.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5

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 如何有效地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也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并建立有效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原有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无法直接准确计算出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又有实施难度。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其研究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相关基本理论

(1)成本会计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及缺陷。

在传统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下.物流成本的核算是按职能部门进行归集与核算.并对不同部门的物流成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一手数据均来源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原有会计体系中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将与成本核算对象相关的费用归集并分配至该成本核算对象的具体方法.它以产品或部门为核算对象.核算成本与费用。

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制造成本和诸项费用中: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已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 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真实全貌。表l为物流显性与隐性成本主要项目及会计处理。

列举了物流成本中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所含主要项目及会计处理。

与物流成本相关的各项支出.在实际发生时被归集入各相关会计科目,从性质上难以划分,金额上难以剥离。能否正确分离、核算.将是影响物流成本核算的关键。

(2)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即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

作业成本法模型及分配方式如图l所示 与传统成本会计不同的是.“作业” 作为联系资源— — 即各项费用与“成本对象”— — 产品、服务、作业、生产过程等的中介,通过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资源最终精确的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去”

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基准.对于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有重要影响。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通过成本动因可以建立成本分析的因果关系。因此,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实施的重要内容[21。

2 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

原有会计体系无法直接准确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作业成本法的复杂性使其应用于物流成本管理.又有实施难度:因此.本文将尝试就二者结合作理论性的探讨2.1结合作业成本法设置与物流成本相关的会计科目(1)物流成本分类与物流作业成本分析要素。

① 首先,参考一般物流成本的分类。并根据会计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进行选择.笔者将物流成本按照特流作业功能,主要分为: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信息处理成本五项;而将花费少、对管理决策不具有重要影响的功能.则放在其他物流费用中。

物流作业是企业使投入转变为产出的活动 上述这五项物流功能可认为是物流作业中心:再根据“作业层级”的概念逐层分解,作业中心则由各项具体的作业组成。

②物流资源表明物流作业所消耗的成本 按支付形态来划分物流成本,包括人员工资、福利费、包装材料费、水电费、折旧费、物流管理费、保险费、修理费等.可看作是耗费的各项资源【3J(2)科目级别设置。

关于将“物流成本”、“物流管理费用”、“物流财务费用”设置为一级科目还是二级,我们认为:“物流”是企业的支撑性活动.每一项功能都是与生产运作其他功能相联系的。如运输与原材料的购进、产成品的销售等有关。这也正是物流隐性成本难以剥离的原因。由于在原有会计核算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支出散落在多个会计账户中.在不打破原有的财务会计的框架下.应在各级含有物流成本的一级科目下设置为二级科目如此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制度.又将物流成本纳入了管理会计体系.有利于物流域本的管理与控制在二级科目下按物流范围设“销售物流成本、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三级科目进行归集在三级科目下按物流功能设置四级科目.再按支付形态下设子科目物流成本核算科目便可以将会计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从形式上结合起来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科目设置是灵活可变的 一方面.可能会因为科目设置级别过多过细带来核算不便.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与自身条件.选择级别设置的层级数目;例如,企业极少设计退货或废弃物流.不需要独立了解该方面的信息.则可不设置“退货物流”与“废弃物流”的三级科目.而将按功能划分的科目设置为三级科目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物流成本的分类依据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别.所以在进行明细科目设置时.一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视企业需要得到哪方面的信息而定。按支付形态类别进行科目设置.企业可以很清楚地掌握物流成本在整体费用中处于什么位置,物流费用中哪些偏高:按照物流功能设置科目,可以明确各物流环节的责任与成本总之.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设置因类别不同而有所差异。我们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应结合本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等实际情况.设置一套相适应的会计账户体系.这关系到物流成本核算是否有效.关系到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是否完整2_2间接费用分配率的选择“间接费用”.是指不可直接归集到最终成本对象上的费用。在第一步的设计中,仅仅将二者从形式上结合起来是不够的。作业成本法较传统成本会计科学之处即在于它分配率的选择— — 即成本动因的选择。如

第一步设想我们设置了相应的会计科目.但金额的准确性将直接关系到归结出的物流成本的准确性 我们认为.可按照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的选择、设定与计算引入间接费用的分配上.将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率” 关于成本动因的选择需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1)相关程度。

在分配过程中.我们假设分配源的成本与动因的数量是线性相关。在实际中,存在着多个成本动因,而成本动因数量与分配源总成本线性相关.最好的成本动因是最恰当的成本动因:这样才能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2)行为导向。

不同的成本动因有不同的分配结果:不同的成本分配结果以及基于分配结果的管理决策.会对组织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必须仔细分析成本动因的行为导向。

(3)成本收益。

一次分配需要针对每个分配目标采集成本动因数据.无法采集的数据则无法分配。确定成本动因时,必须考虑成本数据的采集成本.保证相关的数据易于获取.如果数据采集成本太大.则可能使得作业成本无法实施。

3 应用范例

笔者将设计一个简单的应用范例.比较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下与二者结合的模式下。归集到最终成本对象上的物流成本有何不同。

3.1范例设计假设某公司的生产需要A、B两种原材料.由公司自有运输部负责运输。现购进A、B各1吨,发生的资源和费用如表2所列表2 运输部资源和费用 (单位:元)现假设原材料A体积大而数量少.仅4名装卸人员即可 而原材料B体积小而数量多.故动用了6名装卸人员。传统的会计核算将采用单一分配率,按照原材料重量进行分配。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A—— 运输成本 5000— — B— — 运输成本 5000贷:银行存款等 10000实际的帐务处理将通过“物资采购”帐户进行归集.待原材料检验入库后再转入“原材料”帐户。此处为方便理解,直接计入“原材料”帐户。

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思想,A、B两种材料因特性不同,应分担的装卸费用也不同;如再单纯按重量在两种原材料间分配费用.就会出现问题。而按照下列过程进行归集.计算出的结果将更为科学。

3.2结果分析公司自运输部发生的费用为间接费用 在本例中.前后对比可发现:原材料A的运输成本由原来的5000元降低为4500元.而B的运输成本则相应由5000元上升至5500元。

可见.在原有核算体系下.不能反映原材料成本中真实的物流成本比重.进而造成下游环节即产成品真实生产成本的核算不清。而在作业成本法下算出来的成本更接近实际情况 增加“物流成本”等各级明细科目.可用于有效分析原材料成本构成中.明确物流成本所占的比重及金额以及物流成本的结构构成.从而挖掘成本降低空间。

4 结论

在不打破原有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上.将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通过设置“物流成本”等相关科目.各级科目分级汇总.可以有效地核算和归集出工业企业的物流成本及其构成: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成本控制。两者的结合,既易为会计人员接受.又使核算出来的物流成本也更为准确。

物流成本核算范文6

关键词: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改进

一、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界定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从其所处的领域看,可分为流通企业物流成本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领域不同,其物流成本的构成也不同。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是指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物流信息流通以及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物流作业而发生的成本以及进行物流管理和因物流管理而引起的成本。

工业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以此换取企业的利润。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同时进行有关生产要素的购进、仓储、搬运以及产成品销售等。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多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具有与产品成本不可分割的特性。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供应、仓储、搬运和销售环节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2) 生产材料的采购费用,如运杂费、保险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合理损耗成本等i(3)产品的推销费,如广告宣传费:(4)仓库保管费。如仓库维护费、搬运费等;(5)有关设备、仓库的折旧费等;(6)物流信息费;(7)贷款利息;(8)回收废弃物发生的物流费等。

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没有独立的科目

物流成本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科目,而是与其他成本混同在一起计算的,致使有关物流成本的数据需从相关会计科目中抽离归纳,过程复杂且数据的时效滞后,因此很难对企业发生的物流成本做出准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不利于物流成本管理。

(二)现有的会计技术使物流成本的信息失真

企业的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物流费用大多是跨部门发生的,但是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部门对成本进行归集的,这种方法掩盖了企业的基本活动,忽视了影响成本的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使成本管理只局限于部门这个层次,而不能深入到产生物流成本的物流作业层次上,不能体现不同产品线所耗物流成本的差异。不能对物流和供应链上的物流成本单独进行核算。此外,随着现代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复杂、产品品种结构更加多样、产品生产工艺更加多变,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增加,投入的资源也随着相应增加。而在企业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中,间接费用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直接工时、机器小时等,即所谓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这种分配方法只是把物流成本按数量基础平均分配给各产品,没有把各产品物流活动的差异考虑在内。由此导致传统方法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失真,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的下降。

(三)尚未建立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尚未建立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统~标准,物流成本的概念、构成和计算口径也极其不统一。企业根据自己对物流成本的理解来进行计算和控制。导致相同行业或类似的企业之间的物流成本水平无法比较,这对于评估企业的物流绩效、促进企业的物流合理化是很不利的。我国物流成本核算的随意性加上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局限性必将导致物流成本核算结果的失真,不利于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管理,物流成本核算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寻找一种适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

与物流企业相比较,由于工业企业内部的主要物流活动,如仓储和运输等,一直被作为销售和生产活动的附属业务。因而对物流成本的财务核算一直没有单独列出。而是散落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以及产品的制造成本中,从而对物流成本难以进行汇总计算,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也难以实现。

物流运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耗费了各种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物流作业,形成不同形态的物流成本。物流总成本是各种物流作业成本的控制界限的参照标准,而对各项物流作业成本进行控制又是控制总体物流成本的基础。因此,对物流成本的控制既要从整体上控制,使其在目标范围内,又要对各种形态的物流作业成本进行控制。

(一)物流成本的核算账户

物流成本的核算属于管理会计范畴,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另设一套企业物流成本的辅助账户。这些物流成本账户不纳入现行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对现行成本核算具有辅助账户记录的性质。

(二)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设计

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成本会计科目应根据物流成本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下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和物流成本归集与分配方式进行设置,并按企业核算要求和核算内容的详简分为总分类科目的设计和明细分类科目的设计。

依据以上原则,物流成本可以设计以下科目:

1 物流资源费用科目,用以核算企业中发生的与物流相关的各项资源费用。其总分类科目的名称为物流资源费用,明细分类科目按所耗的资源费用项目的名称来确定。例如,物流资源费用的明细分类科目为“人工费”。

2 物流作业成本科目,用以核算某项物流作业所消耗的物流资源费用。其总分类科目的名称为物流作业成本,明细分类科目依据企业所划分物流作业的具体名称进行设置。例如,物流作业成本的明细分类科目为“订单处理作业”。

3 产品物流作业成本科目,用以核算产品流经物流作业所消耗的物流资源费用。其总分类科目的名称为产品物流作业成本,明细分类科目根据流经作业的产品的具体名称进行设置。例如,产品物流作业成本的明细分类科目为“产品1”。

4 产品物流成本科目,用以核算企业一定期间流经全部物流作业的产品的物流成本,其总分类科目的名称为产品物流成本,明细分类科目为产品的具体名称。

(三)物流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进行设置的,因此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下账户的设置与分类应该与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保持一致。物流成本总分类账户包括:物流资源费用账户、物流作业成本账户、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产品物流成本账户。明细分类账户依据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的明细分类科目进行设置。

(四)物流成本核算流程的设计

具体来说,物流资源费用账户的借方记录企业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实际数额,贷方记录转入物流作业成本账户的实际数额。由于期末按照一定期间物流作业消耗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费用全额转入物流作业成本账户中,因此期末物流资源费用账户无余额。物流作业成本账户的借方记录实际转入物流作业成本的资源费用数额,贷方记录按照产品消耗物流作业的情况转入产品物流作业成本的资源费用数额,如果期末按照一定期间产品消耗物流作业的情况物流作业成本能够全额转入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则期末物流作业成本账户无余额。如果期末物流作业成本不能全部转入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则期末物流作业成本账户有余额。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的借方记录产品的物流作业成本,贷方记录实际转入产品物流成本账户的成本数额。其中,在产品流经全部物流作业的周期跨越多个物流成本核算期的情况下,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在该周期内的各月月末均有借方余额,反映产品的月物流作业成本,当该周期结束时,应将合计数全部转入产品物流成本账户。此时期末无余额。在产品流经全部物流作业的周期在一个物流成本核算期内的情况下,应将产品物流作业成本账户的合计数全部转入产品物流成本账户,期末无余额。产品物流成本账户的借方记录流经全部物流作业的产品的物流成本。

四、结语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单独集中核算,这种方法虽然在常规成本核算之外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但并不影响企业正常的财务核算,同时又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能使企业得到更为全面的成本信息。企业不仅能得到物流成本信息,而且所获得的物流成本信息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基本能满足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四部委联合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吴建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