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长育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长育儿

家长育儿范文1

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知道自己和孩子眼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家长育儿个人总结资料,仅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家长育儿个人总结一

0__年8月29日上午,开完家长会一直想坐下来记录下来作为一名新生家长的激动心情、以及所感受到的跟所学到的一些重要的知识,与其说是忙的不如说是懒的拖到今天。对孩子来说小学一年级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开始。我参加了孩子步入小学阶段的第一次家长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对全体一年级学生家长谈谈怎样教育好孩子以及学校情况介绍和对家长的要求。

作为家长,我认为此次家长会开的及时而且重要。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们知道了自己和孩子眼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怎样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从各个侧面耐心细致的讲解,沟通和回答了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家长会可以说是对学校的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老师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美好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播种习惯,收获成长”,成就着家长们期盼已久的愿望,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会就象是一扇窗子,开启了家庭与学校联系的重要通道。

要说感言,我的感想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是孩子成长教育极其重要的平台,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坚实后盾,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熔炉,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教育者和培育者,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者和引导者,都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溶为一体,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促其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今天我们捧出一缕阳光,明天我们收获一片灿烂,今天我们播种一种习惯,明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更有辉煌和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

我庆幸孩子选择了一所能让他快乐学习的学校,我也庆幸孩子遇到了几位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师。

最后祝锦绣小学全体同学天天快乐、健康成长!

家长育儿个人总结二

教育孩子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直以来就有一句话: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就把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与老师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看学习,只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才是应对将来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保障。因此,自从孩子懂事起,我们就刻意教育孩子要学会宽容、懂礼貌,对一些简单的事能判断出对错。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教育孩子要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规范。因此,孩子在学校里是非常遵守纪律,听老师话的学生。同时,我们还经常提醒他要做一个懂礼貌、爱劳动、有爱心的孩子,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记得有一次孩子的姥姥来家里,女儿拿出她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可能老人都特别疼孩子,当时确实巧克力也只够家里人分的,她姥姥就说:“姥姥不吃,留着给蒙蒙下次吃。”我当时就批评了妈的观点,小孩给你东西吃就一定要吃,要不养成习惯,她觉得反正给你也不吃,等她大了也不会懂得孝顺老人了。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

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从自己的家长身上去学习、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中学,可能接触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家长,他(她)们时时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还是孩子四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公交车去市区。我和老婆坐了两个位置,我抱着小孩,后来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因为我们坐后面,老人站在前面,再加上我抱着女儿就没有让座,可我女儿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深,她说:“爸爸,你怎么不给老爷爷让座啊?你不是说看到年纪大的要让座的吗?”我当时心里真的非常高兴——我女儿董事了。于是,我就告诉女儿:“你让妈妈抱着,爸爸刚才没看到,现在就给老爷爷让座!”

三、关注孩子的专注性,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绝对中心的位置。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但孩子到现在对她所有的玩具都是最爱,因为每个玩具上都是爸爸妈妈对女儿的爱。她经常要拿出来看一看,哪个是爸爸买的,哪个是妈妈买的。每次看完,都要自己整理好放回原处。有一次在她姥姥家,她姥姥摘了好多嫩嫩的豆子,要剥掉壳做稀饭。于是,我女儿和她妈妈一起剥豆了,可她妈妈才剥一点就去邻居家了,结果我女儿一个人全部剥完。我抱着女儿表扬了她,自己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完,这才是好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大学生生活不会自理等等,无不给我们提醒,孩子不能独立,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为了给孩子独立,我还得了个残忍的称号。那还是孩子刚刚学着走路,每次摔倒,我都要求女儿自己爬起来,然后还告诉她,自己摔倒的一定要自己爬起来,现在我可以拉你,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来拉你呢。后来看着女儿摔得膝盖上留着血,眼睛里噙着泪水告诉我:“爸爸,我下次走路会小心的!”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既有心疼又有欣慰。

五、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平等,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难题,在她向你求救或者准备放弃的时候,尽量不要批评、抱怨孩子,在任何时候都要信任孩子,给她时间,勉励她、鼓励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我们从旁助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所在,从侧面启发她、引导她,激发她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她一起享受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我一直相信,现在我们欺骗孩子一次,孩子将来就会欺骗你一百次。对孩子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听完,不能随意打断,等她说完再告诉孩子你的想法,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一味的居高临下,去提要求、下命令,否则你以后真的再也没法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和现实情况了。

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点简单体会,希望能通过交流,大家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育儿个人总结三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任何经验,经过这几年的时间总结了一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屁股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从孩子升入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陪着孩子。孩子写完以后我们再一起检查,现在孩子已能独立完成作业了,但还是有点粗心。

其次,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

我觉得让孩子成才,必须让孩子先成人。我有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孩子有外公,外婆从小我就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先给老人吃,要懂得孝敬老人。坐公交车时要给老人让坐。

家长育儿范文2

一、专业解读,阐释理念

1 专家引领,帮助家长整体把握《指南》精神

《指南》一颁布,就有家长来向教师了解其具体内容,还有家长自己从网上下载了来学习。这说明有些家长很关注幼教方面的信息,也渴望获得一些专业资讯来指导他们科学育儿。当然,更多的家长不知道也不太关注《指南》,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在育儿方面不需要科学的引领。鉴于此,我们给全园每个孩子的家长发了一份《指南》文本,以便于家长学习、理解与运用。不仅如此,我们还请来了参与《指南》制定的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给全体家长做了一次讲座。专家逐章、逐条地分析《指南》的内容,还举了很多实例,家长们发现《指南》和自己的育儿实践结合紧密,因此都听得非常专注。

讲座之后,我们组织了交流会,有的家长写的学习体会比较深刻。比如,一位家长写道:“对孩子的教育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的生活细节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可塑性强,好模仿,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生活中要多给孩子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些直接经验是他们今后学习的基础……”

2 现场观摩,帮助家长发现问题。找准目标

在聆听专家解读后。我们发现家长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然而我们知道,道理往往容易懂,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有的家长又把握不好了。因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全园性的针对家长的教学观摩活动,以帮助家长真正认识和理解“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向小班、中班、大班家长分别展示了科学活动“报纸发声”、音乐活动“包饺子”、美术活动“自制拼图”等。我们设计了一份观察记录表,提示家长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观察,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家长思考,引导家长带着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

以中班音乐活动“包饺子”为例。首先,我们在“三八”节请妈妈们来园跟孩子一起包饺子。孩子参与了全过程,观察怎样和面,怎样擀饺子皮,怎样放馅包好。饺子下到锅里,孩子又观察到水煮开之后饺子在翻腾,还观察到一勺冷水浇下去后饺子一下子不动了,而后慢慢又翻腾起来的那种状态……这个活动之后,到四月初,我们组织了音乐活动“包饺子”,让幼儿通过分角色表演和律动来表现“包饺子”主题:每个幼儿先扮演包饺子的人,表演和面、擀饺子皮等动作,然后自己变成饺子跳进“锅”里翻腾。然而,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发现不同孩子的表现有很大差异。有的家长十分困惑: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大胆地用身体各个部分去表现在沸水中翻腾的饺子。而我的孩子却始终游离于活动之外呢?

活动结束后,我们组织家长和专家、教师们共同研讨,深入分析幼儿的学习特点,反思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家长明白了,有的孩子在包饺子活动那天没来,有的平时生活中从没看到过包饺子、煮饺子,也有的可能在那次包饺子活动中没有仔细观察。由于缺乏经验的铺垫,孩子就没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和创造了。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只有有了生活经验,知道饺子是什么样的,放进锅里会怎样,煮开时会怎样,等等,才能大胆地表现和创造。许多家长感慨道:“原以为看书、做算术、弹钢琴等才是学习,想不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都是孩子学习的内容。”

教学观摩活动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是如何贯彻《指南》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日常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的。为他们在家庭中实施教育作了示范引领。

二、跟进指导,深化理解

家长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次讲座、一次现场观摩、一次讨论学习就完全领会《指南》精神,将其转化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家长通过初步学习有了运用《指南》的意识,并努力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实践,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深入解读,针对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来跟进指导,不断深化其对《指南》核心价值的理解。

1 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教师要主动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发展上的“短板”,并调整教育重点,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例如,大班幼儿优优在数学、语言等方面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家长依然担心他上小学后跟不上,还给他报名去上园外的各种幼小衔接班。教师认为,优优在很多知识的学习上已远远超越同龄孩子,但其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薄弱,对此,家长却没能意识到。

于是。教师主动约优优的家长来园谈话,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发展相对薄弱的方面。教师告诉家长:做好幼小衔接不仅仅要做好知识上的衔接,还要做好社会性发展方面的衔接。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能促进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根据教师的观察,优优相对薄弱的恰恰就是社会性方面,班上小朋友都不太愿意跟他一起玩,对此家长应引起重视。因为孩子上了小学更多是和同伴在一起玩,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孩子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同伴,孩子会感到很孤独,这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教师建议家长回去多观察孩子,尤其要把孩子放到同伴群体中去观察,可以根据《指南》中的各领域目标对孩子各方面发展情况作个诊断,发现自己孩子的“短板”在哪里。

没过多久,家长主动来和教师交流了:“老师,您说得很对。我回去后,一方面认真学习《指南》,另一方面观察孩子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我发现他常常说其他小朋友傻,不尊重他们。比方说,他会主动给小朋友讲他喜欢的‘三国’故事,可要是小朋友表示不知道他说的故事或人物时,他就说:‘你是傻子,我不和你玩了。’几次下来,他不愿意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小朋友们也都不喜欢和他玩了。这段时间,我天天和他讲‘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可是一点用都没有。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教师说:“《指南》的社会领域有一条教育建议:‘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发现‘别人知道的事儿我不知道’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可以当着他的面问问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有什么特长。请学弹琴的说说弹琴的事儿,请喜欢汽车的讲讲他知道的关于汽车的事儿……要让孩子意识到人各有所长,只有尊重他人,才能有朋友。”

一段时间后,家长开心地赶来告诉教师:“昨天优优自己说‘人各有所长’了。他开始认识到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样,会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话了……”

2 引导家长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有的家长没有正确认识《指南》的作用,将《指南》中列出的目标一条一条地对照着去考核孩子,一旦发现孩子达不到“标准”,就异常焦虑。

例如,中班幼儿小小的家长看到《指南》“健康”领域中4~5岁女孩的身高参考标准为99.9~118.9厘米,他想:糟了,小小才98厘米,岂不是不正常了吗?家长的焦虑也传递给了孩子,造成小小对“身高”的话题异常敏感,一听见教师对别的孩子说“呀,你长高了”,她就把头低下去。这个心病甚至影响到了她语言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教师了解情况后就对家长进行了心理疏导:“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小学期间个子一直不高,结果上了初中以后,他一下长到了一米八。这就说明每个人的生长期是不一样的。即便孩子的身高会受到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只要营养充足、多运动。孩子还是会长得比预期要好的。”教师还咨询了儿童保健方面的专家,获取了一些专业知识:“小小这一年中长高了6厘米。这个阶段只要孩子每年增长达到5厘米,就是正常的。”这么一说,家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又如,中班幼儿乐乐的家长学习了《指南》后,觉得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很重要,就对照《指南》的语言领域目标一条一条实践。她发现其他几条要求孩子都能做到,唯独“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经历的事情”这一条做不到。她着急地来和教师交流、探讨:“我每天都要他讲幼儿园里的事情。或者讲我们一起外出时经历的事情。原本他虽然讲不完整,也讲不连贯,但还是愿意讲的。现在我要求他讲完整,他反而一讲话就结巴了。还一直嚷着‘烦死了’,不愿意跟我说话了。”

教师听了家长的表述,首先指出了她方法上的不妥之处:“要让孩子自觉自愿地讲述才行。像你这样每天去问他,凡事都让他讲,而且要求他讲完整。还不把孩子讲述的欲望和激情都扼杀了?”接下来教师重点跟家长探讨如何看待《指南》中列出的各年龄段目标及其典型表现的问题:“虽然《指南》是经过内容效度和年龄效度检验的,但也只表明这些要求大部分幼儿是可以达到的。并不代表每个幼儿都必须达成。《指南》中所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同时,教师告诉家长:“《指南》中的目标是指到该年龄段末期幼儿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您孩子现在才刚满4岁,不要着急,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的。”家长仍有顾虑:“可是,我看到同班的孩子佳佳和他一样大,却已经能讲述得较完整了,我就着急了呀!”教师说:“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是一致匀速前进、全面开花的,有的孩子可能动作能力发展远远好于其他孩子,有的孩子可能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而乐乐对所有科学现象都很感兴趣,很愿意探究,这点在班上很突出呀!你看,乐乐其他方面的目标都超前达到了,唯独连贯表述的能力发展得缓慢些,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给他一点时间,耐心地等待他的成长,而不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呢?”

3 引导家长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有的家长看到文本怎样写就依样画葫芦,照搬照做,不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发展水平作灵活的调整。这样在做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

例如,《指南》社会领域的“人际交往”子领域中有一条教育建议:“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冬冬的家长看了之后想:“我家冬冬不喜欢和小朋友玩,这下我有办法了,我这就去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她请了一群小朋友到家里去玩,结果那天家里闹得鸡犬不宁。她就来跟老师抱怨:“《指南》上面写着,‘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可是家里来这么多小朋友我真没办法招架了。而且,冬冬好像更不愿意和小朋友玩了。那天因为小朋友抢他的东西,两个人还打起来了。老师,这怎么办?这个方法不灵嘛!《指南》是不是写错了?”

教师就帮她分析原因:“刚开始,不能一下子请太多小朋友,因为从冬冬的角度考虑,他本来就不善于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缺乏人际交往的兴趣和策略,你一下子请了那么多小朋友来,他招架不住,效果适得其反。同时,你邀请的那些小朋友的人际交往水平也有高低,他们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冲突,这样的阵势还不把冬冬给吓着了吗?较为合适的方法是:一开始先邀请一个小朋友,最好是比冬冬年龄稍大一点的,能够关心、谦让的小朋友。等冬冬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同伴交往经验丰富一些了,也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技巧以后,再逐步增加人数,增加交往难度。慢慢地还可以邀请一些跟冬冬性格反差较大的、比较强势的孩子,并和冬冬讨论:这孩子一来就抢东西,你要怎样做才能和他友好相处?怎么让他既跟你玩又听你的话……”家长感叹:“原来‘邀请同伴’还有这么多学问在里面啊!”

4 引导家长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教师要引导家长长远地来看待孩子的发展,重视孩子学习品质的培养。

例如,小班幼儿文文的家长看了《指南》艺术领域的一条教育建议“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后很受启发,就在家专门开辟了一面绘画墙,准备了很多材料,让孩子想画就画。但问题接踵而来。由于小班幼儿是动作思维,文文通常是拿到纸就画,对纸张不加选择,也不会考虑构图问题。家长拿到画一看,觉得画得很好,但当她发现文文画在了一张废纸上时,就要求文文在干净的纸上重画一幅。文文说“我不要画了”,家长却非要他画,还规定不画完不准吃饭,就这样,家长和孩子较上了劲。

家长来找教师交流,教师帮家长分析:小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趣持续时间也短,在他画完之后再让他去修改,他通常是不乐意的。如果实在很想把孩子的画展示出来。可以把画剪下来,再贴到一张好的纸上去,就像裱画一样。这样,既鼓励了孩子,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画画的兴趣。总之,家长应该持续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削弱甚至扼杀它。家长说:“哦,还是老师办法多,原来还可以这样把孩子的作品保留下来。”

接着,教师又进行重点引导:其实裱不裱都没关系,因为孩子乐于创造、大胆表现才是我们最看重的。我们并不要求家里的作品墙像艺术馆那样美观、典雅,所以家长不要在孩子的作品漂亮与否、完美与否上过于较真。家长最应关注的是孩子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品质。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家长育儿范文3

诸位小婴儿同志们,如今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正是祖国的花朵。因此,不少人老喜欢称我们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还封以“小皇帝”的桂冠呢!可我们哩,都还没有满周岁。家长们、长辈们抱啦、摇啦、逗笑啦、捏鼻子啦、不让哭啦什么的,弄得我们好难受,以至于我们的发育和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今天特邀部分家长代表参加我们的座谈会,请小婴儿们谈谈自己的心声,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并请他们虚心学点优育小婴儿的科学知识,正确抚育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拥有健壮的体魄、聪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成为新世纪的一代英才!

朱胖胖我最喜欢锻炼身体啦!让我先发言吧,我要说的是:让婴儿多做“体操”

说起婴儿做“体操”,可别笑话呀!其实,你们不是亲眼看见过小婴儿哭闹时,四肢不停地挥舞蹬踢吗?那就是“体操”啊。这种体操,可让我们呼吸量加大,胸腔、肺叶不断扩张,既锻炼肺,又锻炼身体。喔,对了!这种体操每天让我们做几次就够了。所以,我最不高兴小婴儿刚一哭闹,家长马上把小婴儿抱在怀里,不是喂奶呀,就是“哦哦哦”,“哦哦哦”地哄得我们不哭,这对促进我们健康发育,可是在帮倒忙啊!

马鹏鹏我的头上长这么多毛发,我来接着说,我说的是:不要给婴儿剃满月头

日子悄悄而欢快地流淌着,我满月啦!这天,我爸爸、妈妈办了丰盛的“满月酒”,请来亲朋好友,举杯把盏,为我庆贺。婆婆也在此时请人用剃刀给我剃“满月头”,把胎发刮尽,说是可使日后头发增多、变粗。其实,剃刮只是除去已经角化了没有生命活力的毛干,根本不影响往后毛发的生长,也不能改变毛发的数量和质量。相反,由于婴儿头皮娇嫩,抵抗力差,剃刮容易损伤皮肤引起细菌感染,还可引起黄癣等皮肤病。同时也失去了“胎皮”保护婴儿头皮的作用,容易受细菌侵袭而生病。哎,让我祸害临头,这还了得?

牛静静我的发言可不客气啦,我最讨厌妈妈的是:

搂着婴儿睡觉

妈妈疼爱自已的小宝宝,可又不得法。比如我的妈妈,为了让我睡得香甜,老爱搂着我睡觉。日久天长,让我养成了不搂着就不睡觉的坏习惯。但是,医生说这对母子双方都有害无益。一是宝宝吸不到新鲜空气,还会把被窝里的龌龊气味吸人肺部,导致宝宝生病。二是会养成宝宝随时醒来随时吃奶的不良习惯,不能定时、定量吃奶,以至影响孩子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三是宝宝在睡觉时吃奶,容易咬伤妈妈的。四是限制孩子睡眠时的自由活动,使之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再有呢,就是妈妈哺乳时往往因疲劳而睡着,便因此而容易堵塞宝宝的口鼻,使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我的好妈妈,宝宝讨厌你搂着我睡觉,你懂其中的道理了吗?

杨欢欢我可要告诫家长啦,就是:

不要捆绑婴儿

我们又没有违法犯罪,干嘛被捆绑呢?我最喜欢时不时地伸伸胳膊踢踢腿。可我的伙伴出生后,有的父母成天用布单将婴儿手脚和躯干紧紧包裹着,并在外面用带子捆住,以为这样孩子手脚才不致变弯曲,从而预防“罗圈腿”。殊不知,这可苦了我们。“罗圈腿”是由于孩子得佝偻病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致使骨质软化,造成下肢骨骼发育障碍变形所致。孩子出生后下肢弯曲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下肢畸形或佝偻病,就不必为此担忧。哼!捆绑婴儿,不仅限制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的活动,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还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若治疗不及时,长大后发生步态异常,可就回天无力了。那时,别人笑话我,我受得了吗?同时,还对孩子的喂养、护理等带来不便,严重者还可造成一些病症,如脐带感染、尿布疹、皮肤皱褶处感染、溃疡等。我要大声疾呼,我们需要解放手脚,锻炼强壮有力的四肢!

姬葛葛好多好多小宝宝就喜欢被抱着,可我嘛,想说的心里话是:不宜多抱婴儿

家长育儿范文4

各位家长,

晚上好!

我是xx的妈妈,很荣幸xx老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来交流育儿心得,其实在座的个个都是我的榜样,有机会让我们一起探讨学习。

这篇发言稿是我儿子催着我完成的早上儿子催我,妈妈你写好了吗?早晨到我不敢说,儿子又问我:妈妈,你有没有写好了,快点准备好,不写好,晚上要出丑的呢。在我儿子眼中,我是一个"不靠谱"的妈妈,在婆婆眼中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今天其实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不称职"与"不靠谱".

第一、婆婆眼中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从小我儿子就是我的服务员,有什么事情总是我差事他帮我做,我自己在偷懒,我婆婆说我把我的儿子当成了使唤丫头,其他的妈妈都是什么事都帮儿子做好的,而我反过来是要儿子帮我做的。其实并不是我真正懒,而是我看到了中国很多家庭教育总是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懂得感恩,所以自从他懂事开始,我就尽可能的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不会帮你的,所以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穿衣服,穿鞋,甚至于找衣服都是自己干的,每天到家我的任务是烧饭,他的任务是帮每个人盛好饭,我总是告诉他,他是家里的一份子,所以家务他也有责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通过家务我要让他明白:第一、妈妈做家务不是理所当然要做的,那是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事,第二、妈妈干家务是很累的,要懂得尊敬孝顺长辈。三、让他明白干活是很累的,赚钱是不易的,懂得父母的辛苦。通过一件件的小事,我让儿子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因为我知道一个人要成才,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我的不称职培养了儿子的称职。

第二、儿子眼中的"不靠谱"

有一天儿子告诉我,妈妈,在我们家里我是最靠谱的,你是最不靠谱的。他的理由之一是:别人的妈妈都在儿子身边督促完成作业的,你从来不来管我的。确实儿子说的很对,我们家最不靠谱的就是我,小学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我花一两个星期培养了他的学习习惯,要求他回家就首先做作业,其余都不准做,一切事情在作业后进行,并且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作业过程,慢慢的养成了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去检查一下他做的作业,后来一个培养告诉我,作业让他自己检查,从此之后,我告诉儿子我只负责帮你签名,对错你自己负责,检查也得你自己来,如果老师改下来错的,那妈妈要批评的。因为我看到了考试时没人帮他去检查的,如果我帮他检查惯了,他就会养成一种非常被动的依赖心情,什么都要我来做了,所以从小学到现在我没有检查过一次他的作业,只是在作业发下后,去看他的准确率,针对他做的好的,我就不吝惜表扬,错的,也不吝惜批评,但总是鼓励为主。每个星期天儿子自己学会了怎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玩的时间,到初中,我觉得可能会有所改变了,我想去催他一下,他告诉我:妈妈,不用你催的,我一定会安排我自己的学习的。所以在学习上,我真的非常的轻松,那是基于管之后的不管,养成习惯后,会管的非常轻松。

家长育儿范文5

作为一名反复担任一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资深小学老师,我在连续数轮录入一年级新生学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相当值得教育者深思的现象:全校25600名学生的父母中有近80%都是出生于“70后”、“80后”的独生子女,而他们的孩子就是家庭中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也就是说有近80%的学生家庭是双独家庭。

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我也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个性,自尊心很强,太注重自我感觉,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此也并不以为然。诚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个性有其积极的一面,可它毕竟和西方青少年的自立是有区别的,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走上社会,不太容易与人合作。双独子女不但对于教育者,同时对于家长,以至对社会都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课题,怎么引导双独子女少走弯路,少受创伤?

二、主要做法与基本成效――精心构思亲子教育、合作合享成长快乐

每年9月新生入学季,全体一年级的40位正副班主任老师都会克服了交通和家务等困难,放弃难得的休息时间,在2个月内走遍了全校430多名一年级新生的家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真实地了解孩子的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学校德育处在此基础上,立足家长的心理,精心构思打造一系列亲子教育新平台:

镜头一:合力为孩子的书包减负,助好习惯的养成

在“为孩子的书包减负”的活动中,学校做出以下措施――向家长告家长书,明确书包的限重标准,明白减轻书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家长正确选择书包文具,尽量购买轻便实用的;请家长协助学校培养孩子每天按课表收拾书包的良好习惯,督促孩子不把与学习无关的玩具等装进书包;请家长监督学校的减重行为。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学校开展这种既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活动,自己会全力配合与支持的――队员陈亦舒家长说:这样的活动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既可以增强孩子的健康体魄,又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有些孩子的厌学情绪,一举两得;队员马心怡的家长表示学校的这次活动很有创意,家长很赞同。

镜头二:爸爸妈妈和我做同桌,助家长理解孩子

学校坚持做好做实家长学校工作,从8月份的幼小衔接活动到之后每一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都以“共同学习、体验成长”为主题做出了内涵,做出了新意。

8月底,全体准新生在报告厅聆听幼小衔接的现场指导,又分批参观了校园新貌,体验了新课堂上课的感受,学校与幼儿园不同的方方面面都引起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本来有些家长还担心换了新环境孩子可能产生恐惧厌学的情绪,经过了这次幼小衔接的活动都消失得一干二净,孩子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早一点开始全新的小学生活。在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们也在学校里聆听资深专家的讲座和语、数、英骨干教师的学前辅导,学习着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校外辅导员”。

在家长开放活动中,家长被请进课堂与孩子同桌学习。学校所授的课程虽是课本上十分普通的教学内容,但经由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变成了学生与家长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共同学习的特殊教学案例:在张老师的音乐课上,家长和孩子一同手执铃鼓、响板、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认真地看着综合图谱,快乐地合奏着《土耳其进行曲》;在毛老师的品德与生活课上,前来参加活动的爸爸和孩子们一道在胸前挂起了近十斤重的大背包,表演着穿衣、走路和系鞋带,感受着母亲怀胎十月的艰辛与神圣。在金老师的英语课上,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对话交流、学唱英文歌……让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收到了来自家长的一份礼物――给孩子们的特别评价。家长们充满鼓励、赞赏的话语使他们兴奋不已。

在这样的颇具人文关怀的互动课程上,家长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一名参与者,父母的参与帮助孩子点亮思维的火花,增加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家长对孩子每一步的关注,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与他们一起体味失败,收获成功。同时,家长还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孩子要在一整天的课堂中总是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勤学乐学的心态,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对孩子多了一分理解和宽容。这种亲情加入的模式,使家长成为学生合作的好伙伴。

镜头三:班级博客及时互动,助家校合作教育

校园网是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交流的好工具,尤其是班级博客,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家校互动:“阳光宝贝”“校园生活”“信息互通”是各科教师全方位展示孩子在校生活的绿色通道;“家长天地”“教子有方”与家长一同分享育儿经验,有针对性地依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推荐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家有宝贝”是家长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孩子校外表现的大舞台……先进迅捷的方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赞成,大大缩短了家校距离,增进了师生的情感,形成了不容忽视的教育合力。

三、研究进行后的社会效应

家长育儿范文6

一、提高家长文化水平,更新教育观念。

因为是让农村家长具备一定的家教知识,完成由"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转变是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基础,所以我园教师经常给家长们印发一些宣传资料,如《幼儿不宜早写字》、《孩子提前上学好不好》……。或是用广播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反对重智轻德,单纯重视知识和训练,忽视孩子的兴趣、意志情感和性格的培养。

二、与孩子沟通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关键。

能够与孩子沟通,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幼儿降生后的几年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想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朋友,首先和孩子进行沟通,可以让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家庭教育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沟通起到实事监控的作用,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异常,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再次,让孩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最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一种锻炼孩子的好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建立联谊农家,共享资源。

农村地大物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大自然就似一本读不完的书,就像一幅赏不完的画卷。"在这个天然课堂里,孩子们不仅获得体力的锻炼和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善良的情感和美好的心灵。带幼儿走出有限的空间,走进空间无限的课堂,让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将更加深刻。泥土、沙、石子、树枝、树皮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捶手可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许多的天然的教育优势,而农村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只是一味的埋怨自己不能像城市父母那样给孩子买较多的玩具,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我们幼儿园便与附近的特色农家建立起了联谊农家,每次活动请全体家长参加,实地指导家长如何开展幼儿教育。

四、建立家园资源共享登记册,优势互补

农村父母一般都继承了祖辈的手工艺制作,为了调动农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幼儿园经常向家长收集有特色的皮编、草编、腾编等手工艺品,每收到一件作品我们都会在《家完资源共享登记册》上登记并让家长签名,简单的作品就请家长利用农闲到幼儿园教小朋友做,既丰富了幼儿园的手工课堂,也让家长有一种参与教育的自豪感。家长也可以从幼儿园借书籍、报刊、杂志、玩具等,专门为幼儿在家设立一个房间或一个角落,在这个家底教育角里,充实进自己的手工艺品、幼儿作品及与幼儿有关的作品如:泥人、纸编、草编等,也可以捕捉蝴蝶、螳螂、蝉等昆虫让幼儿观察,还可以引导幼儿做感兴趣的科学实验,这些锁碎的事其实在家长干活的间隙就能完成,还能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探索材料,刺激和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培养幼儿的独创和洞察力创造条件,实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五、因地制宜搞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举办亲子游戏班,让家长与孩子同玩、同乐、同探索。

农村的树林、土丘、草坪、小溪等为游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场所,而家长即使农闲了也不知道怎样领着孩子去玩。于是我园的老师勤动脑筋,设计了很多适合农村的亲子游戏,让家长学会关心孩子,学会与孩子交流,如到树林里爬树、摘野花;捉小虫;到河边钓鱼、捉虾等。孩子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开发了智力,各种技能得到了提高,家长也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在家可用玉米皮制作民族娃娃,用高粱叶制作爬爬蛇,用野草穗制作贴画,用萝卜制作吊篮、用豆子制作挂帘来装饰、布置室内环境。通过对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促进其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同时培养家长与孩子的协作能力。

2、农忙时,教师带领小朋友认识农村自然环境,发展能力,提高技能。

教师还带着孩子们参加野外活动,即是课堂的延伸,也是帮助家长解决了无暇顾及孩子的后顾之忧。如在春耕、秋收的季节带孩子观察家长的劳动,让孩子懂得尊重父母的辛勤劳动;带孩子们到树林里拾树叶、捡树枝、拔小草等进行手工制作,表达幼儿心中的故事;到池塘边、田边捏泥人、等制作玩具;缝制沙包做游戏等;教师让幼儿在自主创造中提高表现技能。他们的自然性在自然中得以张扬,看到水面上的群鸭、青青的麦苗、累累硕果、还有狗吠、鸡鸣,让幼儿产生种种遐想。不仅丰富了词汇,而且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以民间游戏为主导充分发挥农村家长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