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1
一、人物形象
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诗人自己的形象。
诗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称为叙事类型的人物,是诗人在展开完整的情节的同时,塑造出来的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中就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都被表现得生动形象。
诗人自己的形象一般称为抒情类型的人物。有的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诗中出现作者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诗中那个“乘舟将欲行”的李白,就是诗人自己,他直接站出来表达自己对沿岸踏歌送别自己的汪伦的无限感激之情。
有的诗人以化身出现,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诗中的“渔翁”其实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对渔翁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隐隐地传达出他那既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情,寄托了他政治失意的孤愤。
还有的诗人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对景与物的措写来抒发感情,表达心意,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同学们通过诗人对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
二、景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景物形象称为“物象”。由于它们写入诗词时带有诗人的主观情感,所以又称为“意象”。
1.面对不同季节,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自然便会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多数人对某一季节会有相似的感受,像秋天,万物萧索,草木凋零,日渐寒凉,人们(特别是出门在外的人)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凉之感;那些经历坎坷的古代诗人也自然就会因“秋”而“悲”。于是诗人们往往把思念、别离等这些令人伤感的事件安排在秋天,这就是古代诗词中借秋天景物表现悲凉气氛的作品特别多的原因。如白居易写秋夜送客的名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悲秋”是大多数诗人的感受,但是也有例外。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得清新淡雅。
2.在季节之外,诗人们也经常借咏物抒发感情。鸟类是诗人们经常拿来入诗的事物,而其中“杜鹃鸟”的使用频率最高。如周邦彦的《浣溪沙 楼上晴天碧四垂》:“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笋已成竹,花已成泥,这是表示时序推移,蕴涵词人羁旅怀思的感情。加上杜鹃啼叫的声音,更表达出他思乡的悲情。
除此之外,“鸿雁”在诗中也经常出现。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十分困难,所以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后来人们就将“鸿雁”作为思念亲人的意象了。如明代元凯《客中夜坐》:“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诗人描写秋天落叶萧萧,江水悠悠的景象,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此时又听到南去的大雁鸣叫,更觉肝肠寸断。
古诗歌中常出现的鸟还有:成双成对的“燕子”,总使人想起团圆或离散。“鹧鸪”,在古人眼里,叫声凄切、清长,如说“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乌鸦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2
一、创设情境,品味意境
古诗词鉴赏一般都从诗词语句的情景描述入手,很多古诗词也都包含着情景描述的语句,但情景描述一般都较为生涩难懂,学生不懂具体情景描写,就难以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类似的情形,引导学生们品味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 》一课时,让学生们诵读全文并举手回答:苏轼想要通过这篇词表达怎样的情感时,学生们迟迟不能做出回答。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词中的语句去体会词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月亮”是浪漫的代名词,能够让人想到中秋节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也能够代表一个人光明磊落的人格。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人手里拿着酒杯,举头遥望明月,想要飞到宫阙,又恐惊天上人”的情景,再为同学们讲解了当时“苏轼外放到外地当官,但又想要为国出力”的实际背景,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出了苏轼当时“即使外放当官,但仍时时刻刻挂念朝廷、想念家人”的心境。
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们去想象诗人所处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们很快就能体会出诗人的心情以及诗词中描写的意境之美。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代入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自主感悟,尊重个性
在创设出情景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进而使学生们产生对学习古诗词浓厚的兴趣。在这样创设情境和自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欣赏诗词描写的意境之美,而且对于提升学生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将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十五夜望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诵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的情形。有的学生回答全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时节,但我们可以从“地白”、“冷露”、“湿桂花”等词语,看出诗人描写的时节偏冷,也用“地白”一词点明了题目中“十五夜”,十五的月亮映白了庭院中的地面;也有的学生回答说诗的后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与气候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月明”就表现出今天晚上的月光皎洁,是月圆之夜的象征,而“秋思”一词,又点明了此时的时节正是秋天无疑。综合以上的描述,我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此情此景下诗人的思想感情。虽然学生们对于情景的描述不同,但都较为贴切诗人此时的心境,正是“独自一人在外,月圆之夜思念家乡”这一感情。
虽然学生们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解释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诗词大意的理解没有偏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们自主感悟,尊重学生们个性的体现,对于实际学习不仅提升兴趣,而且对诗词大意理解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链接生活,学用结合
想要进一步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学生们还要有相同的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体会,与此同时,也要试着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去描述不同的心境。而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链接生活,并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这样才会将所学知识记牢,并能够融会贯通。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们鉴赏苏教版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一课后,学生们学会了用诗词表达对梅花的敬爱,如用“俏也不争春”表现梅花不爱争抢、淡然处世的高雅姿态。接着,我带领学生们去公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花,要求学生们用学过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花的不凡之处。有的学生喜欢的是桃花,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桃红富含细雨,柳绿更带春烟”来表达“桃花”与“细雨”结合的那种似说还羞的妩媚姿态;也有的学生说最能表现思念之情,若是思念自己的亲人好友,那么就要应景的说上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知识只有在熟练的运用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诗词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们只有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诗词的描述之美,才能熟悉诗词表达之法,也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诗词的意境之美。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3
一、视诵读为诗词教学的生命线
诵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的教学,学生的朗读是任何理论、手段都替代不了的。我认为,读诗如剥洋葱,要有步骤、有层次,首先要字正腔圆,读准字音;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节奏;三要字从句顺,读出诗歌所描写的情境;四要细语微吟,读出诗人的感情。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曾说“读诗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的严谨和重要。人教版所选的古诗词多魏晋唐宋绝句和律诗,也有汉乐府和《诗经》里面的诗歌。诗歌节奏的把握较为简单,重要的是读出诗句的情境、意蕴,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形式多样的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催化剂。应该说,今天人们已经没有可能超越唐宋诗词,那么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词诵读竞赛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诵读带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已经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普及给语文教学插上了启发学生想像的翅膀,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古诗词进一步演绎成一幅流动的画、一首动听的诗,使缺乏实际生活阅历的学生的较为单一的思维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比如我在讲《诗经》中的名篇《关雎》时,用悠扬的古琴音乐带学生走进远古那迷人的氤氲着雾气的河边。动画显示男子魂牵梦绕的姑娘,在雾气中恍若翩翩仙子。学生眼睛里看到的,耳朵里听到的,心理感悟到的全是激发审美体验的形象。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学习成了享受影音娱乐的美味大餐。
三、巧设情境,帮助学生利用现有的人生体验感知古代诗词的意境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关于“情境”的论述,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对处在一定情境中,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事物往往印象深刻。由于古代诗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生活比较久远,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又十分有限,我国古典诗词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它们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所以要想深切体会诗歌中的意蕴,教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帮助他们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思想内涵。例如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力求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画面感,调动自己曾经有过的关于秋天肃杀凄凉的人生体验,让自己穿越时空,仿佛自己就是骑着瘦马,迎着秋风,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的天涯游子,体会那种相思断肠的愁绪。这样不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诗意,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每一首古诗词的背后其实都有着诗人的人生阅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首诗词又都有一个故事,由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发生的有关推敲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在许多古典诗词当中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典故讲清楚也需要老师在授课时精心安排。例如在讲授杜牧的《赤壁》时,讲一讲“东风”的典故,说一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俗语,聊一聊《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学生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意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四、活学活用古诗词是学生继承古诗词文学传统的有效手段
言简意丰、含蓄典雅、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古诗词在今天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在作文中,如果学生活学活用古诗词名句,不但使自己的文章文采飞扬,而且给读者许多感悟和收获。
我们不可能像古代的诗人一样走遍千山万水,阅尽悲欢离合,把人生体验浓缩为流传千古的名句。但是我们可以把古诗词名句所饱含的人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到写作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很大提高。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4
本人觉得要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更活泼地学好、用好语文"、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需要处理好的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古诗鉴赏的教学。
对于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积极性和自觉性。那就是先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古诗的恐惧心理。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有利于将学生生活与古诗学习有机沟通起来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带领学生走近传统诗词。
在教学传统诗词的时候,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除了要做好对教材中所选编的内容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传统诗词,使他们对传统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教材的内容是选自《诗经》,我们就应增加讲述《诗经》的"六义"和它得以保存下来的历史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等。我们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诗词在体裁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有"风"、"骚"、"乐府"、"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律诗"、"绝句"等。也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历代有重大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具有"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田园诗人陶渊明、"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还有"唐宋家"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有关诗人的生活故事,如:屈原投汩罗江、曹植七步赋诗等。
2 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就如前面所述,在中秋佳节指导学生吟唱相关古诗一样,我进一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日常教学渗透中去。要求学生根据时令或节日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例如:快到中秋节了,我便先要求学生总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秋天到了,我便要求学生去寻找写秋天的诗句,师生一起讨论世人对秋天的感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一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古诗词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遥不可及的,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得到了巩固,有一些学生已经自己在课外背了许多的古诗了。
3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入手。
初中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课要上得有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想象力。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远古的画面进入学生的脑海。可以指导学生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也可以续写或改写古诗文,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抓住九种景物,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桃花源记》时,引领学生想象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以及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社会。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桃花源存在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加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
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生活品文,发人深省;描写战争跌宕壮阔;写景话人入木三分;可以说辞简意丰,言简意赅。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难在语言的嬗变导致的语义差异。学生缺少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难走到"品味语言,寻访思路,找准精髓,鉴赏意境"的路上去。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5
一、引入音乐,体悟情感
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诗经》中的诗歌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哼”出来的,后来有了配有音乐的乐府诗,诗就更紧密地与音乐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配合宴乐乐曲,在乐府诗的基础上,词应运而生,并形成了《沁园春》、《水调歌头》、《菩萨蛮》等专门的词调,因而诗词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学生喜爱音乐,我们正可以利用诗词与乐曲的特殊关系而“诗教于乐”。一次学校中秋节文艺表演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歌曲时全班学生都跟唱时的情形,使笔者更坚定了这一信念——将音乐引入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唱诗”中阅读鉴赏诗词作家丰富的情感。如教学《虞美人》时,笔者一开始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然后在凄怆的氛围中问学生:这首歌的感情为何如此凄凉?哪一句词最能反映出词人如此的心境?学生怀着急切的心情,打开课本,一下子就读完了《虞美人》一词及其相关资料,了解到词人李煜是一位五代时南唐的亡国之君。亡国之后,物是人非,他处于极度悲痛的囚禁生活之中,他眼望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于是发出人生的绝唱,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了词人的愁多、愁长、愁深,从而使学生在刚进入词的学习时,就了解了词人的身世,初步抓住了作者的情感,尤其是抓住词眼——“愁”字。在学生进一步阅读鉴赏词后,再次播放邓丽君的《虞美人》歌曲,让学生在凄怆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在悲凉的《虞美人》歌曲学唱中熟记词句,与词人李煜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二、引入图画,赏鉴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景抒情佳作,有的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有的直接就是“题画诗”。在阅读鉴赏中,我们可借助这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用“作画”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诗词深邃的意境。如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笔者在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共同赏析本词后,问学生:“想不想把本词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除了各组推选的几位同学到黑板前展示外,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作画。结果黑板上很快出现了系列图画:有题名为“江南清秋图”,图画为“辽远空阔的天底下,满是秋色;浩荡而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流向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图案旁还题写了词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有“遥岑图”,其好似是远处层层叠叠的群山,形状各异,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还有“落日孤雁图”,从中让人感到几份苍茫悲凉,其间透视出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经过有趣的作画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词作深邃意境的感受与理解。
三、引入创作,品味语言
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内涵是丰富的。如果引导学生将凝练的诗词句展开,再进行丰富的想象,就会变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断,定能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如学生阅读鉴赏了杜甫《登高》后,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诗中一联展开想象进行片断描写,结果大家多写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散文:有同学改写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小作者紧扣“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描写出了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等图景之下给人的悲凉之感。有的同学选择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笔下呈现出:秋天来了,秋风飒飒,满天的黄叶往下掉,而长江的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向东方卷去,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与滚滚的长江之中。学生从创作中既感受到诗词语言的凝练,又深刻领会了借景抒情的写作魅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引入论坛,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既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多在每个专题结束后巧妙地引入“专题论坛”活动,让学生探究与掌握各个专题的特点。如学完了“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后,学生例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 “‘笔落惊风雨’论坛”活动。学生活动前,根据各自选择的课题,自行组成各个专题探究小组,明确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共同讨论与撰写专题“论文”,而后准时在本专题结束一周后的对应时间的课上展开阅读鉴赏式的表达与交流,由于学生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题,自由组合探究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能,集思广益,统一组稿,所以各个专题的研讨水平都较高。有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试论中学课本中杜诗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成就”:描述安史之乱的诗篇有《三吏》、《三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反映了其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咏怀抒情诗篇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反映了其强烈的主观抒彩;写景咏物的诗篇有《春夜喜雨》、《登高》等。此外还有思乡怀友诗篇等等。从上述作品中可见其“诗史”般的内容,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有的小组探讨的是“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谈李清照的‘愁’字”。李清照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愁字几乎伴随其一生。不过她前期作品中的“愁”,所写的只是李清照与丈夫的生离之愁、暂别之愁、思念之愁,是闲愁,是个人的离别相思之苦;而她的后期作品中的“愁”,却成了生死之愁、永别之愁、怀念之愁,并且是沉闷忧郁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伤愁,是国破家亡夫丧之痛。有的小组是“由李白的《蜀道难》拓展谈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还有的小组切口较小,探究的是“从《登高》作品看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这些“专题论坛”的开辟,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与探究能力,而且也定能唤起学生“笔落惊风雨”之决心。
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6
“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俱足,始为难得”(李东阳《怀麓堂诗画》)。文论中首次提到意象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过“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情态与形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
一、意象的继承性与创造性
意象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谓继承性就是指意象有着相对固定的内涵,例如古人临别总是“折柳”相送,表达内心的不舍;或是描写传书“鸿雁”表现对远方离人的牵挂与思念。“诗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是没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定的”,意象在诗歌中,也就具有了符号的性质。因此,读诗歌首先应该了解古诗歌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内涵,例如:
“酒”意象――一友情、借酒消愁、狂放
“渡口”意象――一羁旅之愁、漂泊之苦、依依惜别
“莲”意象――一出淤泥而不染
“竹”意象――一风骨
“兰”意象――一清雅
“梅”意象――一傲骨
“菊”意象――一高洁
意象内涵相对固定,而主体情感却充满着独特性。诗人总是在寻求着突破――对意象内涵的突破。这便使得意象有具有了创新性。例如李白的《牢牢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送别地点在“劳亭”。“五里短亭,十里长亭”,长亭短亭皆送别。“亭”这个意象表现送别时那份留恋与不舍,这是古诗词中固定的内涵。但这首诗高超的艺术效果在后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日送别,理当折柳相送,表现那份不舍之情,同时暗示来年柳绿之时,又会再度归来重逢。这是古人送别习俗,也是一份情思寄托。而诗人却道春风也似多情起来,知晓离别之苦,故意不让柳条发青,柳条不青,便不能折柳相送,可免去离别之苦,更不必经受此去经年的相思之苦。真是别翻新意,另辟诗境。《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在诗人假定性的想象中,情更是别具一格。因此,读诗不仅要读意象固定的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推敲的却是诗人对意象的创新,诗人独特的诗情。
意象的创造性使其内涵逐渐发展演变,使得意象具有了多义性。相同的意象能表现截然不同的情感。例如“落花”意象: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张先的《天仙子》)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葬花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张先的《天仙子》中的落花表现的是惜春与伤春之情。林黛玉《葬花吟》更是将花的命运与美人命运紧紧相连,她不单单是在伤春,更是感慨自身易碎的生命,花落之时,便是人亡之际,怎能不让人震撼。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独具一格,用落花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性格,虽英雄无用武之地,却依然豪情万丈。
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经过漫长的演变,其内涵逐渐丰富,从原来较为固定的本义到后来的多义,古典诗词意象的多义性与语言的模糊造就了古典诗词深邃的人文内涵与清新的审美体验。读诗不能读表层之意,更要读深层之情,即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然而,“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
二、字斟句酌,细读意象
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今人读诗,也必得字斟句酌,玩味推敲,方能体味个中滋味。
首先,可以关注意象中的形容词。形容词,描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眼中景物所呈现的特点正暗示着词人内心的情感。例如“秋思鼻祖”马致远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前三句连用九个意象,却构成了一幅层次鲜明的秋景图。一、三两句描写意象的形容词传神地表现诗人心境。首句中的“藤”是枯的,毫无生命力,“树”已是垂垂老矣,令人联想到的是绿叶落尽,只剩枯枝败叶,毫无生气的枯木、“鸦”都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而这里确实昏昏沉沉的,偶尔几声凄厉的叫声回荡于天地之间,似乎是晚秋里唯一的活物,让人感受到一个肃杀、衰败的秋天。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的马是瘦马,可见人马皆受旅途之苦多时,吹来风是萧瑟的西风,一人一马在猎猎西风中颓然行走在古旧的小道上,三个意象表现出诗人凄凉的现实生活,旅人孤寂、漂泊之感顿感强烈。读者通过对修饰词的解读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一个失意文人的悲苦、迷茫。
三、将心比心,还原心境
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提倡细读文本时应使用还原法。艺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放大变形,在读诗歌时,我们用现实世界里的正常逻辑去揣摩艺术世界的逻辑便会有矛盾之处。孙绍振老师认为这种矛盾之处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我们可以将艺术世界还原,便能发现意象背后诗人的独特心境。如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皇城下了一场小雨之后青草生长。诗人写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依据人们的经验远看不清楚,而近却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诗歌中会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朦胧之美。而这句诗句却不是,远能看见,走近了却看不见了,这就很值得斟酌。若是一般人便会觉得远远看去绿油油,近看没了也就罢了,不放在心上,而韩愈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小草是春日最美好的景色,胜过皇都一切繁盛烟柳。这就是诗人内心的诗意,见到早春生长的那份欣喜与心动。
四、感受意境,整体把握
“意境”和“意象”一样也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标志。《文心雕龙》一书描述道:“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意境”的本质意义就是“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美学境界”。
“意象的外延大于意境,不是一切审美意象都有意境,只有取之象外才能创造出意境。”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题诗后》)。孙绍振却认为苦吟派诗人专注于炼字功夫,不善于营造整体意境。不管是写诗还是读诗,我们不仅要关注意象,也应关注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
读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