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1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美术;理想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从1894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幕之时,它的发展就已经远远的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了人类自我发展、追求超越的文化盛事。奥林匹克精神是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而诞生的,它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要求,让人们在参加运动、观赏运动之际,体会到人类和平、和谐、共同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人类渴望消除歧视,跨越地域、民族、以及意识形态的束缚,以一种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的面貌朝着美好的未来走去。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凝聚着人类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精华的宝库。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体育赛会,也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形象展示活动和最盛大的文化庆典。国际奥委会选定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艺术形式。但是很明显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与艺术的结合已不仅仅局限在这些艺术形式,两者的关系已发展到了相结合、相依托、相促进的程度。奥运精神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竞技的精神,它已成为了人类向前发展的一种精神。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运会之初就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的和艺术的”。自古以来,人在智力上追求不断完善,通过生产方式与生产力的进步来满足人在物质上追求,的在艺术上则追求不断发展超越,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满足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奥林匹克精神与美术的理想到底有什么样联系呢,其实就其本质而言,二者都表现了一种人类对自身境界的一种追求,是对人类身体与精神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显示了人类身体所能达到的速度与力量,艺术家通过艺术品的创作提升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美的境界,二者的和谐存在构成了人类自身的理想,它所体现出来的对是人类从心灵到现实最真实的需要。人只有通过不断的追求,才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更快、更高、更强”不仅仅体现了人们在赛场上提升自己在体育技能的潜能的愿望,更是体现了人们想要全面提升自己的各方面潜能的愿望。同样的,美术的理想也是全面促进人类的进步,通过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感染人,使人的身心得到美术的熏陶,从而帮助人们构建出一个更美丽、更和谐、更无私的心灵。
奥林匹克运动会从其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美术结下了不解的渊源。有着悠久历史的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那是一个哲学家、艺术家、辩论家、诗人辈出的年代。那里气候适宜,阳光充沛,自由民主的氛围感染着城邦的每一个公民,祭祀、艺术、辩论、体育竞技人们生活的主题,年青的希腊人乐意在阳光之下身体,进行体育锻炼,希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希腊公民。因为希腊人认为理想的人除了善于思索,感觉敏锐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体态灵活、发育良好的身体,所以他们对体育非常的重视并将体育理解成了实现人生和检验自我价值的重要尺度。公元776年是古希腊有确切纪念的开始,同时历史也也记下了那一年的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关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通常的认为是在希腊在达到了一个非常繁盛的时期之后,各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决定通过体育竞赛来缓和矛盾。并且在赛前一个月进行“神圣休战”。就这样,我们今天的人才得以感谢古希腊人留给了我们这样一种文明而进步的竞赛方式。在那时的赛场上,除了体育竞技之外,还包括其他一些艺术的竞赛,如音乐和诗歌的竞赛如此一来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少不了艺术家的参与。由于古希腊有对运动会胜利者制作雕像以示奖励的传统,因此在奥运会上取得胜利是所有年青希腊人的梦想,他们长时间的为比赛进行准备,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下的希腊人的身体变得雄健魁梧。这样一来,在这个展示力与美的竞技场上,艺术家从运动员优美健康、比例匀称的身体上获取了取之不尽的灵感,也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了不少伟大的艺术作品。在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能够确切的感受到古希腊人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古希腊是一个崇拜神和英雄的时代,除了大大小小的神殿及神像来祭祀奥林匹亚众神之外,在运动场上取得桂冠的英雄他们也是当作神一样来敬仰的,实际上希腊人并不是把神当成是人类无法跨越的存在,人类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的完美的肉体以更加接近神明的特性。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神明的存在是希腊人完美人生境界的一种体现,为了达到这种人生的境界,人们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通过艺术创作来完成对完美境界的追求。艺术家通过创作,把奥林匹克竞赛的优胜者做成了雕像,安放在神殿之中,供人们欣赏和瞻仰。这明显的可以看出希腊人对自身的肯定是不亚于对神明的崇拜的。温?卡尔曼在《希腊人的艺术》中曾说过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表彰雕像本身的荣誉,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们不断的去建立它。由此可见希腊人对于自身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他们并不是简简单单对竞技英雄的崇拜,而是对一种运动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他们的一种理想,一种通过人的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以期达到更接近于神明的一种理想。
古希腊人在建筑、雕塑、音乐、诗歌、绘画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些艺术毫无例外的向我们展示了希腊人对美的理解,对力的理解以及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自身发展的渴望。这些艺术作品题材多种多样,除了神的题材外,有一部分题材就是取自于竞技场上的运动员的形象。他们在塑造一些充满力量的男性神祗时,也是以人间的运动员的形象为依托的。这些形象无一列外的体现了希腊人对奥运精神的寄托。也可以这样说,后来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摹制品,才把握到了希腊人艺术精神的脉搏,了解到了他们对运动、对艺术、对生活的追求。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伟大的希腊艺术品之一,这件作品充分展示了艺术家对人物形象的瞬间的把握,将动与静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主题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形象真实生动。这座雕像所展示的运动的精神感染着见过它的每一个人,这种精神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礼赞,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坚决的肯定,也是美术理想的一次伟大宣扬,它通过对运动形象的刻画展示了人类的理想和目标。这种理想和目标激励着艺术家不断的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完成生为艺术家的使命。
1894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始,它延续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些基本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例如“更高、更快、更强”、“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等口号。同时今天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也与时俱进,增加了对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理解和包容等要素,为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竞争有序的世界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这也是现代美术理想所追求的。在赛场上,人们可以摆脱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通过自己的实力向世人展示人类所能达到的速度与力量的极限,由此证明人类只有不断的通过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自我超越,达到一个日趋完美的境地。美术理想也是与此相一致的,它要求人们打破各种先天或后天的藩篱,学会理解尊重包容各种文化的差异性,虚心的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充实自己,做到美术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用美术的理想去激励鼓舞人类的不断进步。
古希腊人在运动中所感受的欢乐和崇高,所感受到的艺术的精神,自由的精神,我们现在也一样能从中感受到。奥林匹克的各种运动项目都展示了人们在各种体育技能上的极限,在运动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力与美深深的吸引了每一个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中国人盼望已久的盛会,它的举办是中国各方面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一次最好的证明,是最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事情。北京奥运会在继承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奥运精神的理念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几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尤其是人文奥运口号的提出更是体现了奥运精神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文化艺术的作用,各界的奥运会才如此形象鲜明的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中国才能办出令人难以忘记的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会。实际上我们从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图标设计中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式样给我们带来的艺术冲击。图标的主体部分“京”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如同一个舞动的人,挥舞双手在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人们,而各种运动图标的设计也同样展示了中国隶书的艺术魅力,既形象又生动的展示了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奥运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与信念也是共同的。这届奥运会将会给许多的艺术家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他们可以从奥林匹克倡导的人类和平、和谐、共同进步的精神中获得创创作激情,从当代的各种生活文化艺术中得到启示,通过艺术语言的使用,展示运动健儿的力量之美,展现人类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哲学,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作出艺术家应有的贡献。
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美术的理想在于不断的通过美术作品的创造来引导净化人们的心灵来达到一个最为美丽最为和谐的境界,二者都指引人们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是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可以把有限的生命无限的扩大,这种扩大是通过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来实现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是每一个人的追求,奥运的精神和美术的理想是人类向前发展的精神武器,最终人类将会达到一个和平、和谐与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慧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奥林匹克精神[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
[2] 易剑东,吴昌宗.奥林匹克精神与2008北京人文奥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2
令我无比自豪的是:第29届奥运会将在养育了我十六年的家乡----北京举行。这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现代化与东方文明共存,她向世界开启了朱红色的大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正以崭新的、多姿多彩的形象跨入新世纪,她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盛会。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拥有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她翻开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一页。同时,进入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它显示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崇高目标,同时,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使有百年历史的奥运精神更加丰富、更加现代、更加充满活力。
“更高,更快,更强。”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认为更高,更快,更强不单单指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高度更高,速度更快,和力量、实力更强,它还指人们对奥运理解的境界更高,体育运动发展更快,拼搏向上的精神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她是人类体育运动永恒的主题。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奥林匹克,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奥运不仅是全世界体育活动的竞技场,更是拼搏精神的发源地。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着强烈的运动精神和爱国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能说明这些运动员的努力,他们是经过了多少艰苦而劳累的训练才有今天的辉煌啊,努力了好多年就是为了在奥运赛场上拼一次。
我想,能充分体现这种精神的,并且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届冬奥会双人滑冰比赛上,张丹和张昊的表现,因为他们让不只中国人震撼,也让全世界人们震撼,尤其是张丹,当她瘦弱的身躯被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腿部受伤以后,她还想继续比赛,但是剧痛让她的退步暂时失去了支撑能力,但是她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做出决定是继续比赛还是放弃?然而,只见她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比赛,她依然微笑的面对着全世界人民,忍着剧痛完成了比赛,但是当她走出赛场,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抱着教练哭起来,他们获得了银牌。虽然距金牌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银牌的重量远比金牌的重量中得多,因为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比金牌更宝贵的东西---坚持不懈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信条是:“奥运之所重不在获胜而在参加,人生之意义不在克服而在奋斗。”这不正好全都表现在她身上了么?我想,说奥林匹克精神谁都会,但是当你真正面临挑战与选择时,还能否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在人们兴奋地观看奥运会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在奥运会期间,人们一般都是足不出户的,天天在家里看比赛,看的时候,也总是在参赛健儿比赛时,忍不住去评论一番,当在比赛前夕,人们为他们的战略战术出谋划策;当他们打出漂亮一击时,人们为他们欢呼;当他们失误的时候,人们又忍不住为他们惋惜。可以说,参赛健儿在比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他们的教练、家人和他们自己的心,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3
关键词:古代奥运会;哲学思想;理性审视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4-0042-04
Abstract:Ancient times the Olympic Games rose and prosperously in the ancient Greece city-state time, at first mainly holds a memorial service for the activity, it was the ancient Greece world most influential citizen collective festival celebrates one of active. Ancient times the Olympic Games have provided the collective approval and the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public space for the ancient Greece various nations citizens. However, the people as if day by day were today light to the ancient times Olympic Games' understanding along with the historical passage, especially speaking of the foreign land humanities background's now Chinese, even more appeared unfamiliar.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pertinent data analytical study ancient times the Austria games's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carried on the rationality to the ancient times Olympic Games' philosophic thinking to carefully examine, the revelation ancient times at the Olympic Games host Olympia public memorial ceremony athletics meeting's citizen achievement, the analytical study ancient times Olympic Games' Olympics spirit, the discussion ancient times Olympic Games' etiquette, successfully held the influence which to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s well as the latter Olympic Games time produced to have the benefit.
Key words: ancient times Olympic Games; philosophic thinking; rationality carefully examines
奥运会的哲学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其基本精神是保证竞赛的公平和谐。奥林匹克运动正成为当今人类唯一共同的狂欢节,并通过自身的力量和自我更新的能力,逐步消除危机,充分体现其超越运动竞技的文化内涵。有人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一本史书,记录了从古到今,从地区到全球文明发展的过程;有人说,奥林匹克运动是知识宝库,记述了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技、从体育运动到社会生活的百科知识;有人说,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物画,描述的是从古希腊到当今世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奥运赛场英雄,一幅幅顽强拼搏的画面[1]。奥运会是“一”(相融相通)的世界体育盛会,人与人相通互系的圣地。奥运会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熊熊燃烧的圣火、气势宏伟的开幕式、龙腾虎跃的竞技赛场,奥运会作为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全球性社会文化活动之一,需要有深刻的“主义”与思想、理论与制度作为支撑和维系,更需要从哲学方面进行理性审视。自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3年结束
的1169年中,举行了293届古代奥运会,1896年至今的现代奥运会也有112年的历史了。厚重的奥林匹克文化根源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中,对全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道德甚至哲学等重要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人类提供了积累文化史迹的物质空间,奥林匹克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会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共享的“盛宴”[2]。
1 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上的公民作为
崛起并兴盛于古希腊城邦时期的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是古希腊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公民集体性节庆活动之一。奥林匹亚公祭竞技赛场为古希腊各邦公民提供了集体认同和个性展现的公共空间。奥林匹亚公祭竞技赛场是为希腊人寻求民族归属感而群集圣地,为母邦的荣誉而竞逐于赛场,内心中却又各怀与本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动机。公民个体在奥林匹亚公祭竞技场上的种种作为,生动折射出他们对于泛希腊世界、城邦组织和自我价值的一般态度,反映了城邦政治、文化、体育的“一体多元”特征。[3]
众所周知,古希腊世界尽管内争不断,但希腊人并未因此分崩离析。在整合希腊世界、维系和强化希腊公民民族认同的各种力量中,诸如古代奥运会上的公民集体活动,发挥着独到的历史作用。据希腊多德记载,公元前5世纪,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贵族欲参加奥林匹亚公祭的短跑比赛,但其他希腊各邦选手却拒绝与他同场较量,理由是“奥林匹亚竞技乃为希腊人专设,异族没有资格参与其中”。于是亚历山大设法证明自己是一个阿尔戈斯人,这样他才能被判定为一个希腊人而获准参加比赛。这表明,在古典时代,祭祀主神宙斯的奥林匹亚公祭是希腊世界共同研究的庆典,参加这一节日是希腊人在血统上澄清自己归属地以区别于外族的重要方式[4]。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地奥林匹亚不是一个城市, 而是一个神庙, 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地方。古代奥运会彰显对地点的一种真实感受和自我意识,试图创造能够反映人的清晰完整概念的场所以及对日常生活中地点的意义的敏感。
古希腊城邦分治时期体现了这样一种概念: 城市和居民是一个整体, 一个地方通过其功能、活动和物质形态而有机地发展。有人说这个概念是古希腊奥运会对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贡献。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上人文奥运空间对于希腊世界公民的开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上的人文奥运空间强调对于一部分人的开放将同时意味着它对另一部分人的着意排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古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上限制城邦妇女的参与。据古代作家鲍桑尼阿斯记载,伊利斯人的法令规定,凡被发现参与节庆的妇女,将统统被抛下山崖。虽然某些名门闺秀可以偶尔幸免此劫,节庆甚至还专门为处女设置了献祭赫拉的比赛项目,但就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来讲,广大城邦妇女远逊于作为泛希腊节庆活动之积极主体的希腊男性公民。节庆组织者为德墨忒尔•查米尼亚女祭司在奥林匹亚赛场上所世代保留的面对着裁判的尊贵座位,不能说明希腊妇女在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上人文奥运空间已经享有和男子同等的地位。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这样的大型泛希腊公共游憩空间,为具有个人主义表现欲望的一部分公民提供了施展才华、改变自身处境的良机。以追求个人卓越完美、重视自我表现、乐于参与竞争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传说,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上可谓源流久远。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竞技场上,希腊人不知何谓运动记录,也没有什么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概念,在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中,唯有冠军具有价值。为了赢取最后的胜利,参赛运动员有时不惜以残忍手段将对手置于死地。古代希腊贵族生活方式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竞争”或“竞赛”。一般来说,荷马时代与古风时代的社会竞争风尚大多表现为人际和邦际的武力较量。而随着古典时代城邦政治的成熟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逐渐由战事转到了政治、社会和个人素质的较量,宗教节日及体育赛会是这种富含文化与智慧因素的社会竞争的重要场合”。这种激烈竞争,在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场上有最为充分的展现。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古代奥运会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古代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古代奥运会主张“人定胜天”的不断超越的哲学的理念,强调通过征服实现人的主体性,并把“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物学规律简单运用于奥林匹克运动中。
2 古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
古希腊人将历法的开始追溯到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产生,即公元前 776 年。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奥林匹克运动会而不是再往前几个世纪的特洛伊之劫,或几乎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立同时代的、遍及地中海国家的殖民扩张?当然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答案。但南乐山认为,原因可能是从最早的时期到马其顿的腓力(Philip of Macedon) 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在公元前 4 世纪征服整个希腊期间,希腊半岛及周围的岛屿被分割成互相竞争的、且经常处于战争状态的诸城邦。诸城邦针对共同敌人的联盟是短暂的,而奥林匹克运动会把希腊人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感觉身处来自同一个民族、同一个文明的组织,尽管他们的首要身份还是与其各自的宗族联系在一起的[5]。我们可以用《论语•子路》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古代奥运会原初的多元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给这句话赋予国际特色,它意味着: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包容的、相互依赖的、随和的(不仅仅是妥协宽容的)多元主义,有效地协调在世界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丰富的多样性和在其组织和乐观化人类经验的方式方面的丰富的多样性[3]。
奥林匹克精神可追根溯源到古希腊神话有关早期男女神祗的故事。这些神祗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各有专长。古代奥运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泛希腊的,乃至殖民城邦,甚至外邦人都可以参加。古希腊以奥运会为主要的竞技活动,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深层次的希腊文化精神底蕴。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主要是从古希腊传统体育活动中发展而来的。早期的古代奥运会是宙斯、阿波罗或波赛冬等神灵的庆典为中心,是泛希腊各城邦、各民族共同参与的一场关于人的体力、耐力、能力和意志的竞赛活动。如果一个人在奥林匹亚――宙斯的庙就在那里,靠近庇萨河边――参加赛跑或五竞赛得胜,或者在角力时得胜,或者在激烈的拳击中得胜,或者在全能竞赛中得胜,这个人便会在公民们眼中充满荣誉,会在竞技场上赢得显赫的地位,会被邀请参加城邦的盛筵,得到珍贵的奖品。[6]
古代奥运会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是永存的,这就是:体育以健身、调解身心关系、提升情操为目的,服务于高尚精神和智慧与理性两大原则;运动员靠平时训练,临阵发挥体力、耐力、智慧,还有神灵保佑,不出意外而取胜;运动员以城邦的荣誉为上,野生橄榄枝编织桂冠重于黄金编织的花环[7]。在普通公民大众中,宙斯、阿波罗或波赛冬诸神的体育竞技蔚然成风,势不可档,深入人心。
奥林匹克精神实际包含了如下6种意识:(1)理性与肉体激情的冲突与结合;(2)群体公开性与个体隐私性的冲突与结合;(3)权利竞争与公平主导性的运用的结合;(4)竞争之前的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培养、鼓舞与激励;(5)在遵守原则的条件下奖励成功者和创新者;(6)实现自由与律令的二合为一。[8]古希腊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实际是开展于奥林匹亚山上竞技的原初形式,但却向公开的、公平的在平原上举行的文明竞赛方式发展。古希腊奥林匹克比赛和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为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创造了文化价值观与哲学观念的丰富背景。古代奥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所包含的理想与实践结合的一致性与和而不同的重点是现代奥运会需要加强并扩大的指路明灯。和平是古代奥运会的实质精神,它起源于“奥林匹克停战”之概念。古奥运会的和平理念,反映神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朦胧的理想关系诉求。
3 古奥运会的礼仪
古代奥运礼仪是奥运会活动所采用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人们在参与古代奥运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重、教育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传播体育文化,世界文明的载体。古代奥运会的授奖仪式庄严而隆重,授奖台设在宙斯像前,橄榄冠放在一个特制的三脚台上。授奖时,先由报导官宣布运动员的姓名、比赛成绩、所属的城邦及运动员父母的名字。然后由司仪把优胜者领到主持人面前, 主持人起身, 将橄榄冠从三脚台上取下来, 给优胜者戴上。这时,观众唱歌、诵诗、奏乐、欢呼,并向运动员投掷鲜花。古代奥运会对获胜运动员的奖励, 虽曾多次改变,但原则都是着重于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也有, 但相当微薄。
以橄榄枝作为古代奥运会的精神,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象征,寓意深刻,影响久远。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带到人间的,是神赐予人类和平与幸福的象征,因此用橄榄枝编织的橄榄冠是最神圣的奖品, 能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用于编织桂冠的橄榄枝必须得由一个双亲健在的12岁儿童,用纯金刀子从神树上割下来, 然后精心编制在奥林匹亚举行的授奖仪式结束后,优胜者便可陆续还乡。这时,各城邦还要为他们的优胜者凯旋归来而组织盛大的庆典活动。后来希腊还规定免去优胜运动员对国家的义务,在剧场或节日盛会上为他们设置荣誉座位,个别城邦还发给有功绩的运动员终身津贴。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之时,古希腊土地上分布着战事频频的诸城邦、不同的伦理群体和众多社会阶层。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历经艰辛方出台的礼仪,为运动会营造了一种氛围,使得所有群体包括那些敌对的群体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运动会所需的社会和谐程度虽不高,但在一个充满冲突的社会中却是一项令人吃惊的创造。在希腊各派系间充满敌意的情况下,创立古代奥运会究竟是如何成为可能的,我们也不可能知道确切的历史实情。但所发生的事情是,在奥运会期间,参赛的诸城邦允许他们自己接受相关礼仪的管理,这些礼仪构成了奥运会的可能条件。这些礼仪有许多层次。在某个层次上,礼仪规定了每种运动的规则,例如,如何裁判赛跑和赛马,在拳击赛中什么是允许的,在一个投掷类比赛中将什么作为标枪等,因为各城邦的文化如此不同,要在规定比赛中依据谁的运动传统优势达成一致意见,可能需要多方斟酌与妥协。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更重要的礼仪由此发展出来,其目的是延缓敌意,如召集代表们制定关于规定的礼仪,合作给运动员规划营地以及在奥运会期间分配食物和饮料等。回家后,运动员很可能又加入各自城邦的军事组织,参与相互间的战争。但在奥运会比赛期间,他们在一种精心设计的社会氛围里一道翩翩起舞,这种氛围使所有的运动员成为兄弟(可能没有姐妹),在规定的条件下竞争并承认胜者。当然,这可能是理想化了的看法――也许存在相当常见的争吵,也许还有关于谁胜谁负的严重纠纷,也许在奥运会中产生的失望后来导致了敌意的增加。但奥运会的理念得以播种,并迅速成长为一个可以在极端困难的政治环境下生存的活动。
古代奥运会的圣火仪式、颁奖仪式是古希腊的行为体现,它就像是一个产生某种力量的程序,把人们聚集在一起,按照特定的规范行事。根据古希腊传说,大力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处偷取火种带给人间,而火种到了人间后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于是古代奥运会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3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联合城邦的告示,并宣布奥林匹克即将举行的日期。当火炬绕希腊半岛一周回到奥林匹亚村时,竞技赛会即在“圣火”中宣布开幕。火炬像一道严格的命令,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火炬到哪里,哪里的战火就熄灭了。因为古希腊人相信,在奥运会期间违背休战者,就是亵渎神灵、违背神祗的意志,必将受到惩罚,给城邦和个人带来莫大的灾难,为了确保祭祀盛会顺利举行,各城邦的统治者经过协商而约定;无论战争进行得多么激烈,在奥运会前夕,交战双方都自动停止战事,实行“神圣休战”。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会观看奥运会,为来自他们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加油,更重要的是为卓越礼仪的全面展现赞叹喝彩。古代奥运会卓越的礼仪品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的一个象征,象征着全球和谐形势发展的下一阶段,古代奥运会的礼仪品质提供无须事先商议,不论输赢,为每一个国家均可参与的模式。有些奥运礼仪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点燃火炬以及授予奖牌。但大部分礼仪并不明显,而是在幕后。如各国运动员同吃同训练的礼仪,不去管他们语言上的差异及他们国家间的政治差异;如各运动队庞大支持队伍的礼仪,这些队伍一起工作才使竞赛得以举行;如观众不仅支持他们最喜爱的运动,而且还支持运动会这一活动本身的礼仪;还有诸多好客的礼仪。
奥运礼仪的仪式本质是对奥运会合理的结构、国家、种族差别的制度化、秩序化的规范。奥运会是世界性的体育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的盛会,运动员和观众都来自众多国家、众多民族,有着明显的国家和民族差异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作为主办国应该深入地了解各民族对事物、数字和颜色认识的文化差异,对运动员住的奥运村进行富有民族特色的布置,对志愿者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学习,还有街道场景和服装等都要精心设计等这些都是现代奥运礼仪的表现形式。
4 北京奥运理念的历史承接
古今奥运会精神的宗旨和核心理念赋予了奥运会以鲜明的人文精神,使它在处理与奥运有关的一切事务中,努力恪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把人文关怀置于首位。
以体育为载体的现代奥运会的人文精神有其鲜明的特性,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都不约而同地发展了与自己的文化精神相匹配,或者说体现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精神的体育形式。不管体育运动的方式多么纷繁,它的共同基本特点,都是以人的身体、意志、精神的和谐发展,推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友谊,进而延伸至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友好交往,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奥林匹克运动把自己的理念称为奥林匹克主义,并指出,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建立一个尊重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追根溯源,顾拜旦男爵及其支持者于1894年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本意,是为了教育青年,激励社会。顾拜旦知道,单纯的体育运动达不到这个目的。体育运动只有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它的宗旨。顾拜旦之后,他的继承者,特别是国际奥委会第七任主席萨马兰奇以及现任主席罗格,也都强调这一思想。萨马兰奇说:“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精髓。”罗格说:“文化和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根本所在。”
古代奥运会的特点是多元主义。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古代奥运会的名称。继承了“奥林匹亚”每4年一个周期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某些仪式。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的传统思想。古今奥运会的人文奥运哲学思想经历从“神性”到“人性”、从“一元”到“多元”,从上帝的“一”到人的“一”的变化。体育无国界,“奥林匹克”是世界语言。
随着现代奥运会从西方走向亚洲,到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2008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展示新时代“人文奥运”发展的契机。这次契机将使新时代“人文奥运”哲学思想的“新一”概念更明确化,更明确地承认个体多元人类之间相联互系的“一”。在这个“一”的意义上,这确切地体现在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中[9]。“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和普遍价值观――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dream),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作为“人文奥运”理念的核心和灵魂的人文奥运所蕴含的和谐的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是我们的梦想和追求。“天地人和谐一”的民族世界观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与追求。“天地人和谐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之基本命题和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基本特征。中国哲学和“天地人和谐一”的民族价值观念认为天地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地人合一之境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理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文简意深,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口号表达了北京人民和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共创未来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正在大步走向现代化的伟大民族致力于和平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心声。英文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特色。两个“One”形成优美的排比,“World”和“Dream”前后呼应,整句口号简洁、响亮,寓意深远,既易记上口,又便于传播。中文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将“One”用“同一”表达,使“全人类同属一个世界,全人类共同追求美好梦想”的主题更加突出。
5 结 论
奥运会起源于古代希腊。战乱中的希腊城邦对和平休战的渴望,促使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延续,试作为古希腊文明的财富之一传承至今。当今世界,体育已经成为最直观现的展示真与美和体现公正的一项活动。维系这个事业的经久不衰的精神就是顾拜旦先生和萨马兰奇先生倡导的:“体育加文化”之精神也是我们今天用雕塑为之添彩的奥林匹克精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奥运之父”顾旦的倡导努力下得以复兴。从1896年到2008年,从雅典到北京,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把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带到北京,融入中国人民对和平的企望、对参与的渴求、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满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跨越五大洲,传遍全世界。奥运百年神韵,华夏千载文明,奥林匹克的理想和精神将北京与雅典、中国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奥运的圣火点燃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梦想!橄榄枝的绿意抚慰了人们对于和平的期盼!当我们回首奥运百年的沧桑与辉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呐喊声似乎已在耳边响起,尽管人类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各族不同,但我们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的魄力与欢乐,共同追求着人类和平的理想,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百年奥运,中国圆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北京奥运会,一届渗透着中国13亿人民的心血、具有浓郁中国风格、高水平的“人文奥运”会即将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团结、友谊、进步、和谐的奥林匹克精神从北京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程志理,薛雨平. 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
[2] 黄玲.奥运吉祥物纪念收藏价值与原则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3):68-70.
[3] 安乐哲[著].周炽成,黄亮,谢艳霜[译].家庭问题:儒家多元主义与奥林匹克精神[J].学术研究,2008,(2):14-19.
[4] 岳志强,王邵励.试析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场上的公民作为[J].社会科学战线, 2008,(4):121-124.
[5] 南乐山.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礼仪的力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8(2):14-19.
[6] 陈村富.古希腊奥林匹克赛会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38(2):6-13.
[7] DaCosta,L.Anever-Ending Story:The philosophical Controversy Over Olympism[J].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2006,33(2):157-173.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4
关键词: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文化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01-02
Abstract:In the 26 August 2010, The First Youth Olympic Games has closed successfully in Singapore, Mr. Jacques Rogge, the president of IOC, is very satisfied on these Games, and he thinks that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is not the reproduction of Olympic Games. It has to bring forth new ideas. So there are some new events appeared in these Gam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emphasize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Games and to develop the Olympic Spirit. The next 2014 Youth Olympic Games will hold in Nanjing, China,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of how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Games.
Key words: Youth Olympic Games;Olympic Spirit;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为期12天的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已于8月26日在新加坡胜利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于本届青运会十分赞赏,认为超出了他的最高期望值。我想这不是什么客套话,作为这项奥林匹克运动的创举和革新的首创者,他一定由衷地感到高兴。我感到不解的是我国媒体对这一奥林匹克盛举只作了轻描淡写的报道,最后也仅仅是习惯地报道我国的金牌和总分第一,这却违背了青奥会的宗旨和原则,使人们对举办青运会的意义一无所知,这样我们如何迎接2014年在我国南京举办第二届青运会呢?作为一个奥林匹克研究工作者,对于这一现象深为疑惑不解。
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就是青奥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不同于奥运会。正如罗格所说:“青运会不是传统奥运会的‘翻版’。”这不仅表现在竞赛项目上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它的理念和宗旨与奥运会有所不同。从项目来看,诸如三人篮球、男女混合接力赛、小轮车、山地自行车以及跨地域组队参赛等等都不同于奥运会。对此。罗格认为:“很多项目让青年人加强了交流。运动员感到他们是一个家庭的成员。”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Youth Olympic Games, YOG)是国际奥委会专门为14岁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是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倡导下,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决定举办的。青运会和奥运会一样,也是四年举办一次,有夏季和冬季,分别与奥运会相间举行。新加坡举办了首届青奥会,第二届有6个国家申办,它们是中国、印尼、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最后结果,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2010年2月11日在温哥华决定,第二届青奥会将在中国南京举行。头两届都在亚洲国家举行,这是亚洲体育界的光荣,也说明青奥会有别于奥运会,并不拘泥于各洲轮流举行,也说明亚洲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新的贡献。谈到青奥会的宗旨,百度网上介绍了《青运会目标》,我因没有原文,只能照抄如下:
1. 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 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 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 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 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 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 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 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概括起来,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他们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牢记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在大力提倡以“更快、更高、更强”的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同时,还要十分强调“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的格言。
从以上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青运会在高水平竞技和文化教育方面是奥运会的扩展和创新,它完全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并按照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所以我们在审视和参观青奥会时,绝对不能忽略它强调的文化和教育元素,否则我们就不会发现它和奥运会有什么区别。
关于青奥文化,就是更加注重在青奥会举办期间的教育与文化活动。这包括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观的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反对使用,使青年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这些活动将由著名冠军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界的国际专家进行互动,以他们的切身经验直接指导年轻运动员们如何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等等。这些活动还将通过网络和博客与外界互动。文化活动还将结合奥运仪式如火炬接力、开闭幕式、奏国歌、升国旗来出传播奥运精神和强调奥运价值观。此外,还将通过多文化的城市艺术、街道音乐和放映电影等等。国际奥委会还通过电子数码平台等最新的传播媒介,在青运会期间,开展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吸引他们注意青运会的召开。
我认为,以上资料说明文化教育是青运会的一大特色,这方面和奥运会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这是青运会宗旨的体现。所以我就联想到2014年在南京举办青奥会如何突出文化教育的问题。南京是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南风情,江苏名胜古迹数不胜数,这是西方任何国家和地区所不及的,也是外国青年朋友所向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文化教育的传播放在突出的位置。
江苏在全国来讲是体育发达地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高水平竞技体育都有相当基础,也曾经成功举办过全运会和其他重要赛事,所以举办青运会在竞赛的组织工作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一点不用担心。但在竞赛期间开展国际文化教育活动是个新课题,需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使第二届青奥会不仅有所前进,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我清楚地理解,青奥会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创新。可以想象,现代奥运已有一百多年的光辉历史,但时代在前进,这一百多年世界有多么大的变化,所以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要变革,也要发展、也要前进、也要创新才有勃勃生机。这就是青奥会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决不可把它仅仅当做一场赛事,这就违背了国际奥委会的意图和初衷。所以说青奥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需要大胆摸索,不怕标新立异,只有创新才能前进。这次就有一些国际运动联合会提出要把青运会的革新带进奥运会。我想这比青运会赛事本身更为重要。
现在据说江苏已经开始积极筹备,我建议不必在开闭幕式上下过多的功夫,新加坡做的也还得体,千万不要以北京奥运会为样板,那将会浪费大量资金,倒是要在开闭幕式上大量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新貌。以少而精为原则。一切着眼于教育和文化传播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发扬。同时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和旅游参观活动。14至18岁的青年都是中学生,他们来一趟中国很不容易,所以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要求。作为一个出生江苏的老体育工作者,在兴奋之余,参加工作已力不从心,只想提几点希望和建议,供江苏同仁参考(因退休已20载,情况不明,有些可能是“多余的话”。请见谅!):
1. 在组委会成立一个文化教育活动委员会,邀请青年团、文化局、教育局、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共同商讨在青奥会期间和前后组织文化教育活动事宜,包括开闭幕式的文化元素和特征,尽量做到多快好省,避免铺张浪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案。
2. 及早培训业余志愿者,这是奥运会成功的关键。青奥会志愿者和奥运会志愿者有不同的要求,除了帮助外国运动员解决竞赛和生活中的难题外,还必须熟悉奥林匹克知识和当地的文化历史,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导游。可考虑指定几所大学全班集体培训,这样把任务交给学校,既省钱也省时。
3. 竞赛场地南京有举办全运会的基础,不必大兴土木,可以因陋就简。尽量加以修缮,不要和北京攀比。但在安全、交通、城市卫生和市民教育方面可学习北京的做法。包括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未尝不可以借用,这是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口号。北京现在已经在宣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这说明三大理念有它的生命力。
4. 市民学外语大可不必,那只是走形式。主要服务行业学点应用的日常会话就可以了,不必勉为其难。
5. 所谓给外国青年运动员进行教育,绝不是采用灌输的生硬办法,而是要在他们轻松的参观中潜移默化,所以多组织参观是最好的办法,切忌采用说教的方式。所以多一些展览,包括江苏有名的工艺、刺绣、雕刻等艺人的现场制作表演,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 要大力宣传和教育我们的观众和市民,对待外国青年一定要掌握分寸,既不要卑躬屈膝,也不要趾高气昂,要做到不卑不亢,热情待客,乐于助人,来的都是客人,都是朋友,必须以礼相待,注意国际影响,充分发扬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江苏人的好客传统。
7. 要做好赛后组织旅游的准备。旅游部门可以制定以南京为中心的各种旅游行程方案,及早在网上和用书面发给各国代表团。除南京当地的旅游外,可组织周边城市的旅游。例如:扬州镇江游,无锡苏州游,上海杭州游,安徽黄山游等等。标明价码,以供选择。估计二届参赛人数会高于首届,如达到5千人。有十分之一参加旅游就是一个可观的商机。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中国这一发达地区的风景名胜有一感性了解。
8. 编印一批中、英、法文介绍中国文化的宣传品,免费赠送给与会运动员,这有利于他们留作纪念,同时回国后向他们的亲朋好友做宣传。
9. 组织中国优秀运动员和他们见面,可通过举行大型联欢会的形式,使他们有机会互动交流。
10. 一定要遵守青奥会的规则,严格进行年龄监测和药物检验,绝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侥幸,比赛按年龄分组,要保持青奥会的纯洁性。这是关系到国家荣誉的大事,不能掉以轻心。各国青年选手极大部分都是业余训练的中学生,水平不是太高。过分计较和宣传成绩与奖牌,并不是青奥会的主要目的。
以上是我临时想到的。很不成熟,仅供参考。最后我想引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1927年4月17日在希腊雅典的著名讲话的一个片段,来结束我的漫谈。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所高尚的学校。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对青奥会也有现实意义。他说:“在当今世界,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日渐衰退的危险趋势并存。奥林匹克主义可以构成一个培养纯洁思想和耐力与体力的高尚的学校,但条件是你们要不断提升你们的体育荣誉感和体育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之堪与肌肉的发达相媲美。未来取决于你们!”
衷心祝愿南京青奥会取得巨大成功,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际奥委会. 奥林匹克[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 顾拜旦. 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
[3] 顾拜旦. 奥林匹克主义――顾拜旦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5
薪 薪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的城市是——中国北京!”当奥运会主席宣布这投
票结果的那一刹那,静静等侯的奥运会会场顿时沸腾了,中国立刻沸腾了;神州振奋,世界震动!那喜悦,那欢乐,那兴奋,似浪潮,排山倒海,地动天摇!因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明证,因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享誉世界强国的标志!
从宣布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的那一刻起,我们举国上下、全国各族人民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迎接奥运会的召开。
不错,在迎接奥运会的日子里,祖国大地处处传喜讯,中华儿女时时有捷报!
“要建造世界上第一流的完全属于我们中国龙精神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馆!”于是,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设计、建筑工程密锣紧鼓地开始了,时过6年的今天,主场馆等快要日臻完美了。
“要锻炼出一支具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完全能够在奥运会上创造奇迹的体育队伍!”于是,从上到下、各行各业给国家奥委会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的热潮蓬蓬勃地掀起了。
“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让来到我们中国的许许多多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瞩目中国;让我们中国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于是,从东海到西疆,从城市到乡村,一个广泛而深入地学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读书活动开始了。
……
我们以满怀豪情的卓有成效的行动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记得我们班也曾经召开了以“我为奥运作贡献,在迎接奥运会的日子里”的主题
班会。在这个主题班会上,我们全班同学是激动而兴奋、热烈而欢腾;开得非常成功。
有同学说:“我要抓紧学好英语,用英语直接与外国朋友讲话。”
有同学紧接着说:“我们还要学习好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胡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是我们做人的规范,是我们在奥运会上的行动准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集中表现!”
有同学还慷慨激昂地说:“我要练好足球;我觉得我们的足球在世界上的位置太后面了,我们有责任迎头赶上!”
在班会上,有的同学干脆唱起英语歌、跳起拉丁舞;他们说:“我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会运动员唱唱歌、跳跳舞,增进我们与外国朋友的友谊。”
在迎接奥运会的日子里,我们班同学提出:扬美德、炼身体、抓成绩,要切切实实地行动起来。
“迎接奥运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的行动。哪里有我们中国儿女,哪里就有为“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创造性劳动。
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范文6
论文摘要:奥林匹克视觉形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标志和艺术表达,在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建筑的视觉认知和视觉感受而言,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地标性建筑的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它特有的标志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建筑艺术特点。无疑成为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视觉形象,同时,“鸟巢”对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等都发挥了作用,为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落幕。与奥运相关的大型公共建筑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都在奥运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体量巨大的建筑实体,国家体育场“鸟巢”以其特有的标志性、时间性和空间性建筑艺术特点,成为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
在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视觉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届奥运会的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视觉形象会成为一届成功奥运会的重要标志。往往奥运会结束后,视觉形象依然会继续留在人们的心中,发挥久远的影响。通常所说的奥林匹克视觉形象是指运用平面设计或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对奥林匹克理念与行为的全面反映和艺术性表达,这只是狭义概念的界定。而广义概念的奥林匹克视觉形象是社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接触到奥林匹克的理念、行为及设计传达符号,是经过思维与情感的整理与分析而形成的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总体评价和整体印象。因此,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造型艺术,小到奥林匹克标志、徽章、徽记、奖牌、吉祥物、招贴画、火炬,大到奥运场馆、奥运公园等,奥林匹克的视觉形象范围广泛,形态丰富,影响巨大。
对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关注较多且研究较为全面、系统的是王军博士。她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一书中。书中着重对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成因、规律以及奥林匹克运动和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因其研究重点的划限把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仅仅界定为二维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范围,而对更具冲击力和影响力的三维乃至四维的建筑场馆视觉形象几乎没有涉及。本文基于“鸟巢”的视觉形象,以建筑的视觉认知和视觉感受为视角,分析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在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视觉形象是通过传播发挥其功能的。“鸟巢”的视觉形象具有直观的识别性和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的空间,它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传播。其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奥运前、奥运中和奥运后几个不同的阶段。
1“鸟巢”的标志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艺术表达
奥林匹克视觉形象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标志。历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除了满足奥运会竞赛的需要外,都力求以艺术美感及文化风格,成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时代标志和视觉形象。“鸟巢”以体量巨大、多维的视觉形象,恰似一座由建筑变成的世界上最大的“雕塑”作品.为北京奥运会树立了一座独特的标志,是奥林匹克文化的艺术表达。
“鸟巢”是一座造型别致、独具匠心的奥运场馆。其视觉形象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鸟巢”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主体建筑以钢结构析架成“鸟巢”结构,空间呈巨型马鞍椭圆形。它地势略微隆起,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鸟巢”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和陶瓷的纹路,色彩灿烂而热烈,与现代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鸟巢”以其艺术性与功能性的高度结合,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馆所有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空间效果既新颖别致,又简洁典雅,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印象,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标志和艺术表达,从而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创造了独特的窗口和平台。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木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的举办,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对话。建造在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的“鸟巢”,以其富有东、西方智慧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建筑和独特的视觉形象,给世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由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奥林匹克文化以一句格言和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为人们所熟知,“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奥林匹克文化和精神强调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奥林匹克包含的这种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基石。
奥林匹克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以西方文化中占核心地位的竞争理念,哲学基础是强调个人的单主体性思想。而集中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华文化精神,其思想精髓是和谐理念,哲学基础是强调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互主体性思想,突出的是一个“和”字。在“鸟巢”的各种文化活动及其赛事,不仅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而且赋予了“更真、更善、更美”的新的内涵,追求和平、和睦、和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精神。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活动形式,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奥运会中的体育建筑设施特别是主体育场则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鸟巢”使奥运会这一盛大的的世界性节日,成为喜庆而欢乐、自由而和谐的场所,续写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新篇章。
2“鸟巢”的时间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过程
建筑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鸟巢”的时间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过程。“鸟巢”以其时间的“流动性”,对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线”的传播。传播是一种传达、交流、联络的方式,以各种符号的信息意义,通过传播的过程和渠道,产生传播的效果和作用,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鸟巢”作为建筑艺术所构成的综合媒介的存在具有传播功能。
以下两个事例可以说明“鸟巢”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及其过程。
其一:国家体育场方案的征集与设计。“鸟巢”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在设计方案征集阶段就已经开始。“鸟巢”是第一个进人建筑设计程序的北京奥运场馆设施。
2002年10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第二奥运会组委会授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经过资格预审和正式竞赛两个阶段,截至2002年11月20日,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木、加拿大、瑞士、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14家设计单位进人正式的方案竞赛。
2003年3月18日,在参与竞赛的全球13家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联合体的13个设计方案中,评审委员会选举出3个优秀方案。在此基础上,评审委员会推选“鸟巢”方案为重点实施方案。同时,为征求公众意见,竞赛组织单位又将全部13个设计方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公开展出。展出历时6天,征得观众投票6000余张。表现出观众与评委在相当程度上的认同。
最后,经决策部门认真研究,“鸟巢”最终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最终实施方案。这个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方案,从中外13个竞赛方案中胜出,被评委以压倒多数票选为重点推荐实施方案,并获得公众广泛好评。
以上国家体育场方案“鸟巢”征集过程和数据说明,由于国家体育场采用全球招标,经过征集方案、中外专家评审、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得到了国际国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影响。
“鸟巢”是中国改革开放理念的具体体现,充分展现出改革开放的中国融人国际大家庭的全球化姿态,体现了2008年奥运会提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口号。同时,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具体实践过程。
其二:奥林匹克“火炬”的传递。本届奥运会火炬传递的终极目标是“鸟巢”。火炬传递是奥运会的前奏,是仅次于奥运会木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在奥运会主体育场圣火燃烧之前,火炬传递也在践行着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使命。
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境外在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境内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并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时间为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生机勃勃的建设成就以及13亿人民的精神面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成为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在传递活动中,传递了友谊与和平的信息,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点燃了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
3“鸟巢”的空间性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场所
在“鸟巢”举力、的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是奥运会期间最隆重的仪式,也是全球最盛大的节日。奥运期间,作为木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全世界的眼光聚集在“鸟巢”。如果说“鸟巢”的设计和火炬的传递呈现着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过程和前奏,那么,奥运会期间在“鸟巢”的开、闭幕式及其多个赛事,就是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主要场所和舞台。在“鸟巢”建筑这座凝固音乐的空间里,它更加直接地发挥着作用,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以开幕式为例,在“鸟巢”的大型文艺表演为全世界奉献了精彩的视觉盛宴。宏大的场面之中,以古典的中国画卷为整个表演的背景,通过炫目的舞台设计,巧妙的段落衔接,演员精准的诊释和演绎,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体现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到书法、昆曲、京剧、国画,从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星空”,以史为经,以璀璨的文化遗产为纬,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明。焰火组成的巨型“足印”,沿着北京古老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天安门到“鸟巢”,象征了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历史足迹,寓意深长。从某种意义上说,“鸟巢”成为人们的精神向往之地,成为木届奥运会的象征,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展示舞台。
“鸟巢”是奥林匹克文化的延续载体。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和后奥运时代的到来,“鸟巢”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使命也已经结束。奥运会后这里将成为人们广泛参与文化体育、健身购物、餐饮娱乐、旅游展览等综合性活动的大型场所,并成为具有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其功能也许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它的建筑物体依然会在原址保留并继续发挥作用。据新华网的报道,进入2009年春节黄金周以来,“鸟巢”“水立方”等一批新北京标志性建筑成为奥运会后旅游观光的亮点。据统计,春节假期共有约8万名游客参观了这些奥运景点。
“鸟巢”是北京奥运会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本届奥运会渐渐远离我们而去,“鸟巢”却如同一座纪念碑,以它特有的存在方式矗立在人们的面前,其视觉形象依然会继续留在人们的心中,发挥久远的影响,它也将继续传播与延续着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