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操作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操作技能范文1
关键词:动手能力;双师型教师;设备材料投入。
操作技能是技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实习教学的全过程,是保证各类生产、实习、安全、顺利进行和制造出合格产品的基本条件。同时高水平的操作技能也是创造性生产的重要条件。例如:假设学生不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游标卡尺,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加工制作,甚至可能出现废品,浪费材料。因此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培养技校学生的关键。
一、建设一支理论实习一体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校毕业生,必需建立一支既能讲理论又能会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通过培养、引进、特聘等措施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到厂矿顶岗培训,加强技能训练;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由学校划拨专款作为教师培训费用,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三是从厂矿企业引进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四是聘请名校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五是与兄弟院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师兼课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唯有通过培养出操作技能过硬的学生才有出路。因此,在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论扎实、精通业务、操作熟练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和提高技校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
二、实现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任何一种课题的实习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如"常用量具"课题的实习中,游标卡尺的使用训练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测量出各种数据,为以后的设计和制作做好准备。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是复杂生产过程中成功的关键,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可以产生对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在动力和新的自觉性,从而加速对技能的掌握。在"常用量具"的操作技能实习时要把握实习的目的,要求交代明白,并引出问题,从理论上讲清量具的结构和刻线原理,启动实习教学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训练积极性。
三、以实习教学为主, 理论教学为实习教学服务
据心理学研究,技能是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培养技能,实际是要形成一定熟练程度的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技工学校必须以实习教学为主,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很难设想,若实习课时量不足限制了学生练习的机会而能培养出较高操作技能的学生。因此,技工学校要以实习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工具、仪器、设备、材料充足是保证学生基本训练、提高操作技能的基础。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对一种仪器或设备的使用要达到"初步学会"一般要练习三次;如要达到"学会"则须三至五次;如要达到"熟练掌握"则需保证练习六到七次。因此,根据学生对操作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特点,应对各种操作技能、技巧、技术进行反复训练,按照先长后短,先粗后细的原则进行周期性训练。不能寻求一次成功。当然,这种训练决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有目的、有思维、有步骤、有时间、有指导的活动
四、要制定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因此。因此,操作技能的训练也应遵守从简到繁的原则。在实习教学中要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进行,因为任何一个实习课题都和前、后课题紧密联系着。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练习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发展和巩固,并有利于教师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对一些难度大、较复杂的动作可以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动作进行练习,待初步掌握各个动作后再进行连续的练习。如在凿削时握锤,挥捶和锤击等动作就可先分解,然后再综合进行练习。另外练习的次数、时间、速度等都要得以使学生不致于感到疲劳,产生消极情绪和减低练习兴趣的尺度。
五、严格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操作姿势
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重在多实习多练习,贵在规范化。因此,除采取反复多练的措施以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外,实习教学更要充分利用各类实习课题的特点,发挥指导作用,开展实习考核,在严格训练学生操作规范上多下功夫,不但要知之其然还要知之其所以然。对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多余的动作、粗心的操作要给予坚决彻底的纠正。为此,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示范操作。
首先教师要一丝不苟地讲有关工具、设备、仪器的性能、用途、操作过程、结构及使用要领,并严格按操作规程示范。概括要领最好用简明扼要、生动而又不失科学的语言,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实践证明,实习教师借助于语言解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在做示范操作时,要先做分解动作,再连贯操作,反复几遍,让学生记得住。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还要组织技术能手进行操作表演。
2、指导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并仔细观察。
如发现学生操作不正确应予及时纠正,防止形成错误操作的习惯,因此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操作习惯就很难纠正了。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时,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学生错误操作的原因一般是由于不了解操作的步骤或由于操作比较复杂而顾此失彼,或由于思想上的忽视,原理和结构不明确等,教师在纠正这些错误时,应演示并进行正、误操作的对比,生动地给学生造成鲜明的印象,时时教育学生面对复杂的操作应妥善安排仪器、设备、材料,合理计划好操作程序,沉着地依次操作。
3、做好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这对于扭转学生轻视操作规范化的倾向,巩固技能和形成正确操作良好习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从技能具有动作特点出发,操作技能的考核应着重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再辅以笔试或口试阐述操作方法、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使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口的目的。
六、注意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范文2
关键词: 《钳工技能训练》 动作技能 操作技能
随着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而要掌握技能就必须在实习操作训练中严格训练,一丝不苟。
人们的专业技能是通过训练获得的,而技校的实习教学,就是有计划、有步骤、经常不断地对学生实施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之掌握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只有严格训练,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学生毕业以后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而动作技能的学习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同时包含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和认识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学生对动作技能学习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联系还很不够,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脱节,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放在操作的动作姿势的修正及训练时间的分配上。我们认为,在动作技能教学中,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发展,则是广大职业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需要,人们越来越不满意用以前的教学理论解释动作技能的学习。经过近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识到,动作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密不可分。下面介绍几种强调认知的动作技能学习的理论框架。
1.闭环系统理论。
闭环理论系统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的初始阶段,主动利用理论学习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假设,形成目标,完成一个动作的学习,成为动作技能初始阶段。随着学习的连续进行,知觉追踪逐渐完善起来,学生可利用理性知识操作动作,这时就形成了动作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对一些错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哪些该保留,哪些该纠正,他们已能有选择地取舍,形成内部的强化,并加以动作技能学习的完善。
闭环系统理论在强调动作技能学习和作业中的认知的同时,也承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加工工艺是操作者熟练程度的产物,在学习的起始阶段仍需要及时地反馈调节。
2.信息加工理论。
把动作技能的学习实质看做是信息的加工、接受、贮存和输出,并导致有目的的动作行为的过程,而不是反应与线索的简单联系的信息加工理论,也是一种强调认知的动作技能学习理论。
人的大脑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执行部分由感受器、感觉记录器、记忆器,反应发生器等结构组成,每一结构都有其特定功能。信息流便在此结构中被接受、加工、贮存和传递,但这些都要受控制部分的影响和操作。前者主要对信息执行加工,后者则主要形成完成动作的目标期望,起学习定向作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执行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但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这正是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产生式系统理论。
产生式系统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关系密切,但有所不同。人的思维过程对于信息的处理,在人类学习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学习心理、知识工程、人工智能。在产生式系统理论中,信息被加工成说明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利用这些知识指导动作技能学习。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利用产生式系统理论解释学习机制时,重视启发过程和控制过程。说明知识的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编辑都受策略性知识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在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策略性知识,对提高操作技能有很大帮助。
二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使学生的动作技能更加熟练。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严格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是技能技巧的基础,学生如不能扎实地练好基本功就不能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切实搞好基本功训练,使学生通过认真的观察、模仿和刻苦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且每个动作姿势都要严格规范,符合标准。基本功训练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就要求老师对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对成绩及时提出表扬,进行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训练。在基本功训练中教师对学生既要从严要求,又要耐心指导,更要启发学生动脑思考,认真领会每一步动作,使学生一丝不苟地练好基本功。
2.严格综合训练。
在练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我们要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有步骤、有目的地设计实习工作,进行综合训练。综合作业一般有一定的技术上的难度,学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这时不能迁就学生,降低训练标准,不符合要求的要给予指正,指出问题所在,并要求其重新练习,直至达到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每项生产的动作过程和工艺过程,技术难点和关键,以便扎实地掌握生产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
3.严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而且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自觉遵守有关生产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规程,遵守安全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结合实例对其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批评,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行动和职业习惯。
4.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性格、智力和体力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扬长避短,不能一刀切,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调动差生的积极性,是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使之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动作技能会得到提高,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这样学生毕业后才会较快适应企业,才能让他们的才能在生产中得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操作技能范文3
关键词:焊接专业教学 提高 学生操作技能技巧
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技巧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能不能适应社会,到企业里能不能很好的从事本工种的工作,甚至对学生的收入、企业的效益、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招生工作和学校的发展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我们有必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影响学生操作技能技巧提高的各种因素。那么,在焊接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技巧?是我作为一名专职焊工教师常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根据我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焊接专业学生操作技能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略的分析。
1 影响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技巧的几个方面
1.1 学生的基础知识差。众所周知,职业学校生源质量相对不高,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很差,学习理论课存在很大困难,在学习操作技能方面无法得到理论知识的支持。因此,其操作技能难以提高并形成技巧。例如,由于机械识图掌握的不好,对一些产品的结构图看不懂;由于工艺知识掌握不好,对工件的制造流程就不熟悉,就无法独立完成制造整个产品。
1.2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职业学校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着无心学习、怕苦怕累,个别学生甚至说是父母迫他来读书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
1.3 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生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不好、记不牢等。
1.4 教师的教法不正确。在实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4.1 训练对口项目时间过少,影响教学效果。由于焊接专业在基本操作训练时,所需的设备较多,能源、材料等消耗极大,学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缩短训练时间,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4.2 训练缺乏连惯性,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正在训练某一项目时,由于某些原因,就要停下来去进行其他工作,使训练不连惯,也会影响训练的效果。
1.4.3 训练缺乏产品意识。由于焊接训练时,练习的工件在评分后便成为废品丢弃,使学生无法形成产品质量意识,也削弱了学生训练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性。
1.4.4 训练项目缺乏严格的时间要求。由于在训练时,学生未能形成工作效率观念,做多少算多少,不讲速度、效率,对掌握操作技巧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到新单位一时很难适应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以上的种种原因都会影响到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
2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技巧的方法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学好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性,真正解决好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关系,因为这是学好专业操作技能的思想基础。教师上课时不但要给学生做示范,还要讲解,有针对性的讲解,操作时要注意哪些,细节要突出,给学生一定讲到位并且要让学生领悟,在做示范时学生才能根据要点,技巧方法去观察,使学生变成内行。再观察学习,学生不光技术提高快,而且学的扎实。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长知识,恢复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技巧。
2.1 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形象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理论,用较短的时间理解理论知识,并用以指导实际操作,让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这样教学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在理论课讲授焊接操作技术时,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焊接操作姿势及要领、焊接电流大小及焊条直径选择的方法,明确焊接时的焊条角度、焊接速度的控制方法,了解焊接时要注意的问题,如接头、偏吹、夹渣、产生气孔、焊不透等原因。采用一体化教学,对操作姿势、焊条角度、焊接速度等,由操作示范,就可让学生迅速感知和掌握学习内容,对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的选择等工艺参数,也能随即从演示中得到验证。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迅速掌握各种焊接工艺的操作技术与要领。采用一体化教学,能使学生用较短的时间,掌握焊工的基本操作,并了解有关产品的焊接加工工艺流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采用规范教学法。没有规范,就没有质量的保证。规范基本操作,是学习、掌握操作技能的先决条件,每个课题都有它的规范性,正如小学生入学时,老师先对学生进行握笔的训练,只有先握好笔,才能写得好字,才能提高写字的速度。又如焊工专业在学习基本功的操作――引弧平覆焊时,就必须对学生焊接时的蹲姿、焊钳的握法、焊条角度及电弧长度等都要掌握其规范。规范基本操作对任一工种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基本功不规范,你就未算学会这一操作技能,且对技能的提高并形成技巧成为了极大的障碍,规范基本操作是提高操作技能并形成技巧的基础。
在焊接专业基本功训练中,对每一项基本操作的训练,都从“规范”入手,如在进行平角焊的练习时,焊条直径的确定、焊接电流的选定,焊条角度和焊接速度等,都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练习。又如平对接焊的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它的工艺过程是准备焊件(清理、锉顿边)――焊件装配(矫平、预留间隙、装配定位)――预留反变形――焊接(打底、填充、盖面)――清理――检验。在训练过程中,对每一操作步骤都作出规范要求,且要求学生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练习,并了解其理论依据。例如间隙留得过小,就会产生未焊透,间隙留得过大,就会造成焊瘤等缺陷,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在焊接打底焊时没有注意观察熔池、熔孔的大小和形状,焊条与运动方向夹角,接头角度,运条到两边停留的时间,焊接速度,弧长等方面,在这几方面不注意操作规范都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学生明白了其中道理,就能自觉地进行规范化练习。因此“规范”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技巧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采用纠错提高教学法。学生焊接实习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训练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纠错提高教学法。纠错提高教学法就是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检验及时的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纠错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地得到提高的一个循环教学过程。
检验是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如焊条电弧焊打底焊练习,在焊完第一根焊条时,不及时检验焊接质量,而是将整个焊缝全部焊完后才检验,对存在的问题就无法及时发现;若在焊完第一条时及时检验就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在焊接下一根焊条时得到纠正。这样学生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和技巧再指导实践,实践又能促进理论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焊接技术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巧,这是提高技术的捷径。焊接教师更需要掌握其内涵,绝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不分主次,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焊接需要灵活,只有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才能做到灵活。
对于检验发现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说多数或全体同学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集中分析解决,而对于个性问题则个别解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问题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纠正错误。这样在焊接训练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采取纠正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也就能不断的得到提高。
2.4 采用“课题过关”教学法。“课题过关”就是每个课题进行训练并考核检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课题训练的质量要求,才能进入下一课题练习。
在各个课题学习中,由于个体不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进度不一样,有些掌握得快一些,有些掌握得慢一些,教学中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指导。针对后进生在焊接操作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同学互相帮助及教师个别指导法,使后进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达到课题训练要求,保证学生操作技能技巧的提高。
2.5 采用“效率意识”教学法。在学生实习时,教师要加强提高学生对工时的认识,要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提高操作技能等。我认为有条件的学校,最好把学生安排到校办工厂,结合产品进行实习教学。在校办工厂里,学生既能学到各种位置的焊接技术,又能学到下料、成形、装配等产品制造工艺知识。到校办厂实习,不仅减少了实习的消耗,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财富。此外,还可采取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见习和开展竞赛等办法。到工厂参观可增加学生对新产品、新工艺等的认识,体会工人师傅的工作时间安排得极其紧凑的情景。开展竞赛,除能有效地提高操作技能外,也是增强学生时间观念和工作效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3 结束语
多年来,在焊接实习教学中,采用了以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连续几年焊接技术等级考试中,学生考试合格率都达到百分之百。不仅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操作技能技巧,同时还让他们具有了强烈的时间观念,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的需要,普遍受到企业欢迎。
操作技能范文4
[关键词] 教学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105-0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其核心是鼓励和支持学习者积极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1],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其将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彻底的改变了学习者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及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2-3],培养了学习者的综合学习素质,非常适用于基础医学的教育。
因此,笔者基于此,设计了一份适用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的PBL操作模型,用于《基础护理学》操作技能教学实验研究,发现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主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校2008级高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180名,年龄18~21岁,平均18.4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名。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综合测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对照组仍为传统授课法。全部课时结束后,全部学生参加统一的基础护理操作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以检测学习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两组学生的考试及考核成绩采用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检验,P
2 结果
从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两方面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基础护理学》是医学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即对各专科及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4],因此,熟练掌握其中的基础护理操作是成为合格护士的必须技能。但由于学习此部分内容时,护理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工作,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患者的表现与需求几乎无概念,因此采用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学生较被动,学习效果不理想。
笔者采用PBL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型将实际护理问题、自主学习、导师辅导小组学习三个关键组成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两方面看,采用PBL教学法的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该教学模式中,首先,护理问题设计源自真实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需求,让护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提出了研究和解决患者护理问题的主动性、可行性。其次,以实际的护理操作问题为起点,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护理思维和技能,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周密的思考后,在临床实践中能真正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上[5-6]。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该方法可增强师生、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讨论与分析,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策略。
因此,笔者采用PBL,使参与实验研究的护理学生者获得了较有广度和深度的护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合作的技能,培养了高级的护理思维技能,使护理学生从学习中掌握了基础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期临床护理学习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新容,谢佩玲,顾玉琴,等.PBL教学方法在急诊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3):206-207.
[2]陈鲁,李长松.P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8):133-134.
[3]李娜,杨永丽,代静.PBL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培训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5):1894-1895.
[4]张华.PBL在英国护理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92-994.
[5]闫华.PBL教学法在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97-98.
操作技能范文5
关键词:课堂趣味实验 课后探究实验 实验竞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它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活动。在中招物理考试中,实验操作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所占地位有持续提升的趋势。实验能力直接影响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谈谈几种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方法。
一、课堂趣味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
物理课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就是有很多神奇有趣的实验。所以,如果设计好实验并利用这些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每节课上,除了演示教学大纲中必要的实验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实验。如讲到浮与沉这一节的时候,除了书上相关的潜艇模型、孔明灯等外,还可以设计一个“浮沉子”。这是魔术大师刘谦曾经表演过的一个魔术,现场效果非常好。当学生被“魔术”惊呆的时候,自然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猜想和设计,会让学生对物理越来越有兴趣,对实验操作越来越有探索精神。带着强烈的喜欢和兴趣,才能将学好物理进行到底。
二、课后探究实验加强学生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大多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真正参与是有限的。虽然有兴趣,但是兴趣得不到发挥和引导,能力自然不能顺利提高。因此,加强课后学生探究实验,是巩固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器材应是身边随处可得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一节中,常用到的实验是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如下图所示。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仅不掉落,反而会紧紧贴在漏斗口。
这个实验往往会让学生沸腾很久,因为在他们看来太不可思议。尽管老师讲解了知识点,但是和他们平时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偏差的。最好的理解方法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几人一组,设计并操作实验。学生常常会有很多奇思妙想,漏斗不好找,但吸管好找,在吸管下面安一个矿泉水瓶盖,再把乒乓球放在下面,就可以重现课堂的神奇实验。当然,有的学生想到,用嘴吹太累,就换用吹风机,最后竟然可以吹风机朝上,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仅不会被吹走,反而会停留在空中的一定高度。
学生通过课后探究实验,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竞赛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学生在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的设计及操作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定期举行实验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考验学生平时学习动手的情况,还可以锻炼学生实验能力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实验竞赛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实验制作两方面。
操作技能竞赛,可采取个人战和团队战。个人战可随机抽取,可根据报名情况按序上台演示操作。通过操作演示,不仅可以检验上台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让全班学生加强巩固,带着考验别人和挑剔的心情看实验,思想会更专注,记忆会更深刻。团队战可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一对一监考操作,并按照中考的要求进行打分。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求胜心和当小考官时的自豪感责任心,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与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求。
实验制作竞赛,学生拿到的竞赛题目并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需要自己设计器材,进行实验并完成。
经过实验竞赛,学生可以弥补平时上课的不足,从而真正学到东西,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实验竞赛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实际操作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胜心。总之,竞赛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科学、创新实践、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实验技能的兴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范家新.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实验教学改革.
[2]傅作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
[3]安忠,刘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操作技能范文6
关键词;护生; 操作技能 ; 方法
临床护理实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和形成护理专业态度的过程,更是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护理操作是护士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今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功,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为病人服务的能力。
一、提高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及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1、病患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病患在治病过程中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照顾,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护士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还是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如果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扎实,就很难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断提高的期望。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被赋予了更多人文关怀的内容。护生必须通过临床实习这一关键过程才能获得护理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
2、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传统的带教方法要求实习护生跟随带教老师实习,由于各科室带教老师的年龄、学历、责任心、操作规范不统一,导致教师带教质量不高。现在实行对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这样操作的标准得到统一,因而,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主动请教的频率和要求带教老师考核自己操作的情况增加,再加上定期集中考核给护生适当加压,护生的操作技能有明显的提高。
3、专业情感对护生的影响
护理教学中始终贯穿护理情感教育,能促使护生护理情感发生积极变化,形成浓厚的专业兴趣和良好职业态度,从而促进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据调查表明,通过情感教育,护生的专业情感增强,职业态度提高,护生学习护理操作技能的兴趣提高,因而各项护理操作成绩大大提高。
二、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结合
1、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体现者,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调节者和控制者,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过程中,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操作技能培养既需要动作技能的训练,又需要心智技能的评判性、决策性、创造性品质。
2、心智技能结合动作技能有利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结合动作技能有利操作技能,但护理技能中心智技能培养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领域。
三、教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针灸学临床操作技能是中医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的技术,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带教老师可以教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针灸科有穴位针灸、水针、梅花针、电针、艾灸、熏蒸等康复护理手段,进行逐一的学习和操作。教师通过临床带教,除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1、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必备条件。
在学生实习期内,带教老师应尽量为同学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她们胆大细心地实施操作,并及时更正不足,尤其是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有研究显示,护生专科护理技能往往不高。专科技能技术性较强,带教老师可以有计划地逐步放手。目前,新型的医患关系难免会影响护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带教老师可以教育护生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信任,增加实践机会。通过多学习、多在实验室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勤学习、勤向带教老师咨询。
据调查显示,“五勤”(勤提问、勤讲授、勤演练、勤让护生反馈、勤让护生记录护理经验和心得体会)临床教学法不仅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在应急急救、临床知识掌握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平时护士们要多抽时间学习、多向工作带教老师咨询。多进行试验操作,勤动手,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3、勤考核
在临床工作中,对基本的、简单的操作规范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从简单的事做起,把简单的事做好。进行每月一次考核,及时的发现自身需要学习的地方。对重点、难点进行分解和考核,引导护生找到操作的切入点,强化对操作的理解,提高对操作的主动性和兴趣,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培训,设计更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4、激发护生对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在实习期间难免被动接受老师安排的任务,对于临床常规性、经常性的技能掌握较好;而对难度较大且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生仍以学习基础护理知识、技能的态度和方法被动接受,不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导致对疾病的了解不深入,护理措施机理不清楚,操作过程印象不深刻,使得所学理论知识不能与临床护理进行有机联系。带教老师要激发他们对护理专业的兴趣,积极的引导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病人的耐心照顾。
5、技能考核与工作业绩相结合
平时的技能考核与工作业绩相结合,这样可以调动一些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更专业的知识,巩固了自己动手操作能力。时间久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使学生将理论用于临床,熟练护理技能操作,光靠在学校内的学习训练是不够的,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向教师请教。
综上所述,护理临床带教工作是我们医院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通过临床带教,除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护理技能以外,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培养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统一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对病患的治疗和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带着问题学习护理技能操作 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巩固技能 ,不但使护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还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被赋予了更多人文关怀的内容。护生必须通过临床实习这一关键过程才能获得护理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喜平.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集中培训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做法与体会 [J].护理研究 ,2007,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