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1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达成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看自学指导视频,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联系语境及借助网络与工具书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看自学指导视频,品读感悟重点词句,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奇趣妙景。

②通过观看自学指导视频,学习诗歌回环反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领悟诗歌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精妙,感受现代诗歌对仗工整、音律节奏明快优美的语言特点。

③通过观看自学指导视频,完成配套《自主学习任务单》,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自学指导视频,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学习方法建议:

①搜集资料法。

②比较分析法。

③想象诵读法。

④概括归纳法。

⑤圈画批注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下面是老师预想的课堂学习主要内容和形式,你可以略作浏览,希望对你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帮助。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资源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

快乐探险家

请你到郊外走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把自己的感受带到课堂上与同伴交流。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任务二:

积累与运用

(1)字词储蓄员

看拼音写词语

耕耘(gēn gēng) 挺拔(tǐn tǐng) 苍劲(jìn jìng) 胸襟(jīn jīng)

认读生字词,借助网络、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词义

敞开 芬芳 无限 云锦 黄昏

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苍劲 沃野 洋溢 温馨 饱览 浩瀚 胸襟

(2) 词语小伯乐

( )的绿阴 翠竹的( )

( )的空气 松柏的( )

( )的大海 果园的( )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任务三:理解与感悟

(1)小小鉴赏家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抄写下来,用心读读,圈画出

描写的景物。

郁郁葱葱 高尚纯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写写你喜欢这一小节的理由吧。

(2)金牌解说员

多美的画面啊!

你看,___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__的草地;

你听,黄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溪;

你闻,空气中弥漫着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大自然就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智慧小诗人

例——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溪说:郁郁葱葱 高尚纯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说:郁郁葱葱 高尚纯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任务四:启迪与升华

(1) 超级智多星

例——( 翠竹 ):刚正不阿 坚韧不拔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松柏 ):郁郁葱葱 高尚纯洁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小能手

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完全一样的,这种写作手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把“大自然”说成“课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时我们学过《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老师,您好!》这两首诗歌,联系今天所学的诗歌,相信你对现代诗歌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将你的心得体会带到课堂上与同伴一起交流。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三、课外学习资源推荐

中华在线词典(http:///)

中国儿童文学网(http:///)

现代诗人孙友田作品:《月光启蒙》、《金色的星》、《花雨江南》儿童诗人金波诗集:《绿色的太阳》、《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

四、困惑与建议

我们的想法:遵循三“W”原则,建构立体“绿色”空间

《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作者孙友田以清新活泼而又充满激情的笔调,描绘了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美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样的一首现代诗歌、教师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在本次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中,我们团队主要遵循了三“W”原则,以此来帮助学生建构立体的学习空间。

第一个“W”是“What”,现代诗歌学生学什么

《课标》给出了答案:“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为此,我们以《课标》理念为学习的“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立体目标,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第二个“W”是“How”,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诗歌怎么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尝试。我们建议学生结合微课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并且明确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从而以翻转课堂为学习的“纬”,课程标准为学习的“经”,经纬分明,为学生交织出一张自主学习的网。

第三个“W”是“Why”,涉及学习任务的设计问题

这是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我们依据学生学情,围绕达成目标,设计了四大板块的任务。

任务一是“生活与体验”板块,《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此,我们建议学生在自学前先走进大自然,调用各种感官去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将学习的空间提前延伸至课外,从而为学习课文打下较好的情感和生活基础。

任务二是“积累与运用”板块,为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独立识字、写字、解词的能力,我们从本课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通过四个环节逐层递进的练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

任务三是“理解与感悟”板块,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诗意、情境和情感,为较好地突破这一重点,我们注重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想象画面、仿写诗句来进一步走进诗歌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同时领悟诗歌中拟人手法的精妙,感受诗歌对仗工整、音律节奏明快优美的语言特点。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2

关键词: 华兹华斯 湖畔诗人 自然观 取材 语言 《丁登寺》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英国诗坛的重要诗人,对英国乃至世界浪漫主义运动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一方面以山地湖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平民质朴的生活与城市的喧嚣和人欲横流的现实相对照,表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诗人又寄深情于江山之景,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合为一,在大自然中寻觅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慰藉。《丁登寺》是华兹华斯的名作之一,诗中描述的是诗人重游位于威尔士境内赛文河的支流怀河河谷之内的一座中世纪大教堂――丁登寺时的所思所感。他曾于1793年首次游览这座寺庙,5年之后,诗人故地重游,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有名的长诗。诗人曾这样评论自己的这首诗:“这首诗是我心情舒畅时创作的,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其它的诗是在如此愉悦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内容应该以普通的乡村生活为主,应当歌颂自然和平凡的美好;与乡村生活和自然美景相对应,诗歌的语言应当采用中下阶层普通劳动人民的语言。本文将从《丁登寺》的取材和语言两个方面的特点分析这首诗,以更好地理解华兹华斯的写作理论和写作风格。

一、取材

华兹华斯反对古典主义的矫揉造作,他针对古典主义基本上为宫廷服务,对民间文学采取轻视态度的创作倾向,提出了诗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事件和伟大人物,而且要以平凡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主张,要用自然的语言表现自然的思想。他认为:“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存在于一种更单纯的状态之下,因此能让我们更确切地对他们加以思考,更有力地把他们表达出来;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华兹华斯的诗中看到江河湖泊、田野森林、天空白云、飞禽走兽等对大自然风景、乡村生活的描写和赞美,但他不是一般地写自然之美,他诗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不是无关的外在存在,而是诗人自己的生命,喜怒哀乐,与人性紧密相关。

《丁登寺》的取材便是源自诗人的这种自然观。这首诗里,诗人开篇便以优美而富有节奏的语言描写了柔声低语的山泉(soft inland murmur)、峻峭巍峨的山崖(steep and loftly cliffs)、村舍密布的田野(cottage-ground)、簇生的果树园(orchard-tufts)、袅绕的炊烟(wreaths of smoke)……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他也写道,自然的美景以及对这美景的回忆给他的心灵带来巨大影响,当他身心疲惫之时,脑海里那些美好的自然形体给他带来了甜蜜的感觉,使他恢复了心灵的恬静(These beauteous forms/.../felt in the blood,and felt along the heart/And passing even into my pure mind/with tranquil restoration...);自然和心灵的结合成为一种和谐的力量,“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我们能够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While with an eye made quiet by the power/Of harmony,and the deep power of joy/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他深信自然背后蕴藏着伟大而永恒的灵性,因而他把自然视为人类最好的道德教师,视为自己毕生的朋友和导师(In nature and the language of the sense/The anchor of my purest thoughts,the nurse/the guide,the guardian of my heart,and soul/of all my moral being.)。

二、语言

在诗歌的语言方面,华兹华斯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也将这些理论完全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首先,以《丁登寺》为例,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的是自然而质朴的语言,这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所提倡使用的矫揉造作、故作高雅的宫廷贵族语言,他也不同于一些诗人使用华而不实的辞藻。华兹华斯曾在《序言》中提到诗歌的语言应是“真实的语言”、“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自然的语言”,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纯朴有力、自然而富有哲学意味,完全适于诗歌表现,也符合其田园风格的题材的需要,是非常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没有必要刻意创造另外一种与日常语言不同的所谓诗的语言。

其次,华兹华斯认为诗歌中既要使用描写自然的语言来强调感性认识的首要地位,又要有表达沉思的语言,以此肯定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在《丁登寺》中我们看到,第一种语言往往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其特点是清晰明了,句法简单,变化不多。第二种则具有独立于自然的特点,其语义具有多向性,受语境的制约较大,句法复杂,富于变化。

华兹华斯还探讨了诗歌创作过程中感性语言与表达沉思的语言二者之间的关系。感性语言是表达沉思语言的基础。沉思需要推理,而这些推理同感性语言中的具体事物的名称相联系。由于人们已经知道事物名称的意思,藉此可以获得对推理的初步认识;通过阅读分析,最终可以使抽象含义与具体概念相联系。这在其名作《丁登寺》中得到充分体现。诗人在大自然和感性语言中发现了自己“纯洁思维的锚地,/内心情感的滋养者、向导和保护人,/道德品质的灵魂”。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华兹华斯的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作品被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思考的力量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正如诗人在《丁登寺》中所说的那样:“一种动力,一种精神,推动着/思想的主体和思想的客体/穿过宇宙万物,不停地运行。(A motion and a spirit,that impels/All thinking things,all objects of all thought,/And rolls through all things.)”同时,他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用文字表现了出来。

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主要奠基者,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的诗论、诗作及其自然观亦对美国的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美国现代诗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和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他们继承着华兹华斯的传统,运用质朴自然的语言真实地再现生活,将诗歌创作推向大众化、口语化。

参考文献:

[1]李公昭.新编英国文学选读[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刘保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及其诗歌成就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3

在《圈套》一诗中,他借助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深刻思考,描写了一幅表面上看起来不动声色、一片安静而本质上却使人感觉人间处处有陷阱,人不得不时时刻刻如履薄冰,面对可怕的危机重重的情景。诗共有两节,第一节写到他看见一只“丑肥”的、浑身“雪白”的蜘蛛,在一株“白色”的万灵草上,从它那肥胖的充满“巫女一般的邪恶汁液的身体里吐出白色的汁液,织结成一张白色的网,已经网罗了一只如一片素缎子布料的‘白色’蛾子,在和死神拒捕的折磨中挣扎,白色蛾子死寂的双翅似摇摇欲坠的风筝。” 禁不住使人想起北岛只有一个字“网”的短诗《生活》,以及莎士比亚《麦克白》里巫女们调制她们那用来迷惑与毁灭麦克白的巫蛊汤液的可怕与肮脏不堪的场景,还有《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被死神拘捕时刻的悲伤与无奈。在第二节里,诗人感叹圈套的阴险、残忍与恐怖。他写到“哦,为什么那朵花是白色的,而路边的万灵草却绽放出幽淡的蓝色?究竟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那株草。再趁着黑漆漆的夜色把白飞蛾招来?难道这黎明前的圈套不让人恐怖?无处不在的圈套连一条小命都不放过。”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之深刻与高度艺术的意象描写达到了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正是这样,诗人用他犀利的目光对现实生活有很多如此深刻观察与体悟,再通过他诗歌特有的高度凝练、及其优雅、非常含蓄的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些危机、混乱以及令人感到挫败无力的本质特性。他用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创造的许多象征与意象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揭示方面不仅具有罕见的艺术深度又具有针对性很强的现实主义反思与批判,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安宁与健康的终极追求。

在《进来》一诗的第一节中,弗罗斯特使用“丛林边缘”、“画眉鸟的歌声”、“外部的阴暗”,“里面完全的黑暗”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一种极具诱惑力但是又十分黑暗危险的气氛、象征着一种现实生活状态殊存在的图景。用一个简短有力的动词――听!说明诗人又一次面临着可恶的现实,同时对现实中的诱惑力具有清醒的认识与高度的警惕。第二、三节对丛林的黑暗和鸟儿的生存空间,也是人的生存空间的象征进一步描述。丛林太黑暗了,如果一只鸟儿,仅想凭借自己双翅的灵巧试图改变其中的生存法则,改善自己的栖息状态是不可能的。尽管在黑暗中,鸟儿依然还要歌唱。最后的一丝光亮已经死寂于西方,可是那画眉鸟胸中还有歌儿要唱。诗的第四节把丛林的黑暗与诱惑力描写到了极致。那是危机重重,布满了时刻可以使人头破血流的柱子的黑暗树林中间,不过里面的画眉鸟还在继续歌唱着。只不过那歌声里透出迷乱心神的可怕的心声以及悲凉的音调:“进来,到这黑暗里来,在黑暗里恸哭、惋惜和哀悼。”禁不住让人联想但丁《神曲》地狱的图景,充满绝望、悲哀与挣扎。到诗的第五节,也是最后一节,诗人表明了毅然决然拒绝丛林黑暗诱惑的态度,“但是我就是不进来,我出门来是为了看苍穹的星星的,即使我受到了诱惑我也不进来,况且至今为止还没有受到诱惑”。诗人面临了诱惑的险恶,但是他意识清醒地拒绝了,远离了丛林黑暗的诱惑,内心归于平静而变得强大。弗罗斯特的内心似乎比奥德赛还要强大。荷马史诗《奥德赛》第十二卷描述英雄奥德修斯如何抵抗航海途中海妖的诱惑,度过危机。奥德修斯遵循女神喀耳斯的忠告,为了对付塞壬姐妹,他采取了谨慎的防备措施。他们船只还没驶到能听到歌声的地方,奥德修斯就令人把他绑在桅杆上,并吩咐手下用蜡把他们的耳朵塞住。他还告诫他们通过死亡岛时不要理会他的命令和手势。不久石岛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奥德修斯听到了迷人的歌声。歌声如此令人神往,他绝望地挣扎着要解除束缚,并向随从叫喊着要他们驶向正在繁花茂盛的草地上唱歌的海妖姐妹,但没人理他。海员们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最后再也听不到歌声,他们才给奥德修斯松绑,取出他们耳朵中的蜡。这次塞壬海妖们的目的没有得逞,三姐妹中的老大帕耳塞洛珀深深地爱慕着奥德修斯。当他的船只走过后,她就绝望地投海自尽了。

在弗罗斯特诗歌的众多含义丰富的意象中,黑夜、黑夜的边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黑夜的知己》一首诗则又表现出对生活在黑夜的、尘世里芸芸众生的深切同情。“我以为我早就熟悉这黑夜。我冒雨出去,又冒雨回来。我已越出了街灯照亮的边界。我看到城中的小巷最悲惨。我经过敲更的守夜人身边,我不愿多讲,低下眼帘。我停住,脚步再也听不见,从另一条街升起越过屋顶,传来一声好似‘被折断’的哭喊,那不是叫我回去或说再见;在更远、远离尘世的高处,有一座钟悬着,一闪一闪,它宣称时间不错又不正确,我以为我早就熟悉这黑夜。”《黑暗中的门》进一步表现出黑夜的不确定性,未知的危险与残酷无情。“黑夜中从这房间到那房间,我盲目地举着手,护着脸,却忘记了交叉十指,伸出手,让我对双臂拢成一个弧度。突然!一道小门撞了过来,照着我的脑门狠狠一击,甚至,连这个比喻也撞碎。如此人和物不再那么匹配,虽然过去它们一直都成对。”

弗罗斯特思想深邃、感情细腻,在他笔下天地万物皆可入诗。《没有鸟叫,关了窗吧》只有短短的两节,表现出诗人在风云变幻,命运多舛的人世间如何安然自处,悠然自得。“现在关了窗吧,让原野安静下来;如果必须,就让树木悄悄摇晃;现在没有鸟叫,如果有,那一定是我错过了。在泥泞重现之前,会有很长时间,在第一声鸟叫之前,会有很长时间:所以,关了窗吧,别去听风,看风搅动的一切。”这种怡然自得的心态境界不仅反应在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之间,同样反应在他对人与人性深理解、浅相知、淡相处、共命运的做人方法、处世之道上。在《花丛》中,诗人与大自然里的花丛对话,与蝴蝶对话,与鸟儿对话,不过这首诗里最重要的是他与根本没有谋面的割草人的空灵对话与神往。第一节里他去晨露中翻晒刚刚割下的草,割草的人已经离去,诗人只是“听见了微风中磨刀的沙沙声,可是他已经离开,草已经割完,而我和他一样――孤单。”不过当诗人与大自然里的一些事物接近,和他们对话,感受到割草人对他面临的一切都起过作用的时候,他觉得他们都不孤独,他们各自在大自然里面的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把他们的命运连接到了一起。于是诗人深情地写到“让我听到周围有醒来的鸟儿啼叫,和他的镰刀对大地的低语,更感觉到某种精神上的同一;我想我今后干活也不会孤单;和他在一起,仿佛他是我的帮手,中午困乏时就和他在树下休息;就像在梦中,兄弟般的交谈,而我原本并不想和他知根知底。” 最后两句在第一节里已经出现过,和第一次一样,诗人再次使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写出“反正是一起干,我心想,不管真在一起还是分开。”意味深长地表现出诗人通过诗歌形而上的艺术功能获得了一种极其难得的与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情。《柴垛》也有同工异曲之妙。在一个阴天,诗人置身于冰冻的沼泽中,被大雪困住了,大自然的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陌生与隔膜。诗人的精神世界难以确认自己到底怎么样的一个世界里,“说不准我是在这里还是在别处:反正离家很远就是了。”诗人的家园在哪里?人类的家园又在哪里?人类的家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一只似乎也是迷路了的小鸟在他面前漫无目的飞着,也和他之间有隔膜和陌生感,“当它飞落时总是小心地跟我隔着一棵树,什么也不说,不告诉我它是谁,而我却傻傻地想着它想什么。它以为,我走在它后头是为了根儿毛吧――它尾巴上白色的那根;好像一个把什么东西都说成是自己的人。其实,它只要飞到外面就全明白了。”生命是那么的孤单,充满了恐惧、不信任感。就在此时诗人看到了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给大自然赋予的意义,“然后是一垛柴,于是我就把它给忘了,就让它小小的恐惧随它走吧,走那条我要走的路,我都没有对它说一声晚安。为了获得最后的立足处,它绕到了后头。”诗人的目光离开冷漠冰冷的异己世界,落在了人类兄弟的家园,尽管那景象只是“一堆枫木,早已劈开剁好,很整齐地堆着,四乘四乘八。像这样的柴垛,我没看到第二个。”说明诗人发现人类生活通过创造而有秩序的惊喜。这种秩序感超越了时空,带有人类在天地之间进行的创造生活具有不朽意义的深刻寓意。“在它周围的雪地上,没有任何奔跑过的痕迹。这垛柴,想必不是今年砍的,更不用说去年、前年。柴已经变成灰色,皮也都剥落了,整个柴垛稍微有些下陷。铁丝一圈一圈牢牢扎着,像个打好的包裹。”大自然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与人类的创造活动。诗人继续写到:“柴垛的一头,是还在生长的小树支撑着,另一头是斜桩和竖桩几乎就要倒了。”诗人在最后点明了柴垛的作用与意义,“我只是想:一定是谁要干别的事情,才把自己忙活好些天的东西给忘记了。费那么大劲儿砍下,没丢进炉子里烧火却远远地留着这儿,让它慢慢地腐烂无烟的燃烧,温暖这冰冻的沼泽或许这样更好点儿。”诗人告诉我们人类创造的有些东西尽管它们的外相包皮、物理形态可以腐朽而归于尘土,可是它们对人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会长久存在,以至于不朽。

《无人重视》一诗则表现出诗人宠辱不惊,看淡人事,坚持信念,抱负赤子之心,苦心孤诣追求生命真谛的心态。“他们任我们往这边走,好像很肯定我们已走错路了,我们这才有机会坐在路边的角落里,一脸孩子样、漂泊样、天使样,看看是不是被抛弃。”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未选择的路》里更加深刻、更富于哲理,迂回曲折,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首诗有四节,第一节表现出当诗人极目远望时他感觉到人的一生只不过是人世间的匆匆过客而已。可就是这匆匆过客的道路其方向的选择也不是那么容易,“金黄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都去走。我这个过客,久久的站在那儿,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不知道它在丛林中伸向何处;”这种忧虑大概是困扰所有认真思考人生之路的人们差不多都有的顾虑。把弗罗斯特在此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哈姆雷特对生命的千古一问相比较尽管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却更现实,更加贴近普通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的疑虑。诗的第二节与第三节可谓一气呵成,诗人依然用他一以贯之的朴素叙事手法,写出诗人决定选择一条“长满青草,召唤我去踩踏”的道路,因为这是一条一般人不愿意选择的还没有被踏出来的孤独僻静的道路。诗人写到:“而我选择了另外一条,或许这样才公平,说不定还有更好的理由;因为它长满了青草,召唤我去踩踏;尽管就这一点来说,两条路好像没有什么不同。而且,那天清晨,两条路都铺满了落叶,未经脚印污染。哦,就把第一条留待来日吧!但一想到条条大路相连接,恐怕我难以再回来。第四节表明了诗人选择“人迹罕至”的一条道路的决绝态度与孤独地去探索生命真谛的决定与内心充满希望的担当与满足。“也许多年以后在某个地方我会亲身叹息着说起这件事:树林中分出两条路,而我――而我选择了人迹少的那一条,这,就造就了天大的不同。”什么“天大的不同”呢?我们能不能说正是他这种道路的选择让他超凡入圣?让他不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方面与普通现代人显得孑然独立,而且在诗歌这片神圣的领地上超越二十世纪以来一味追求流派与时尚而根本上忘却了真正的诗歌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具体形式的神秘生命力的特性,从而使得他的人与诗歌在现代诗歌史上都显得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以两希文化,即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也即基督教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西方文明实际上长时期主导了而且还在、还将继续主导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必须承认西方文化无论在科学、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还是在科学技术推动下对人类物质生活的状态和面貌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西方文明实际上获得了绝对的影响与控制世界历史进程的权威与话语权。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际上成为控制、操纵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活动决定性力量。

可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给予人们、或者一部分人们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享受和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以及相对自由的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本质上有它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使得现代社会产生出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各种各样社会弊端对人们精神世界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极度严重的异化与疏离。世界局势周期性战乱不止与动荡不安,西方文明经常表现出来的恐惧和末日情结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弊端的具体表现。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4

在哈佛读书时期,史蒂文斯就对东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与此同时,处于世纪之交的美国诗坛也对“东方主义”的简约艺术风格极其推崇,他们试图以东方艺术的视角,来不断寻求一种和谐与平衡。

一、史蒂文斯诗歌中的天人合一

二十世纪的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疏离,这种疏离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心中的隔膜之感。在现实中,史蒂文斯摒弃了基督教信仰,在生活中又跟家人与同事在心灵上不断疏远。这种孤独使得史蒂文斯不得不走进自然,到自然中去寻求一种平衡,在这一寻求过程中,他与东方古老中国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不期而遇,使他获得了关键性的影响。

东方艺术的视角首先体现在对天、地、人概念的运用上,以天、地、人为一个有机整体。道家哲学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的道。

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首先要淡化主题意识,忘记自身存在,使自我去顺从外物的自然本性。这样的一种努力,在史蒂文斯的诗歌中随处可见,如《雪人》中:

必须有冬天的心灵

才能领略松树的霜枝,

枝头白雪皑皑;

听风的人,在雪地里聆听,

人与物化,凝视

乌有的虚无,实在的虚无。

本诗中最后一句“乌有的虚无,实在的虚无”中后一个“虚无”(nothing)在原作中前有定冠词the修饰,似乎在向读者暗示并强调这种“虚无”是一种唯一而根本的存在,是与前一个“虚无”相对的东西,类似“最终真谛”的东西。笔者认为,后一个“实在的虚无”即指道家的“无”,前一个“乌有的虚无”实质上是一种“有”。

“有无”是道家关于宇宙本原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就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第四十章中,他进一步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是万物的根本,道的两面。所以这里的两个“虚无”是指“有无”,是指宇宙的最终真理,也就是指给予宇宙万物以秩序的道。

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庄子称为“物化”。他曾讲过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与蝴蝶本有区别,但在梦中,身随物化,不知何者我,何者为蝴蝶,身与物浑然为一。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我没入了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了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片,在一块发展,在一块震动。”(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最高境界,是二十世纪工业文明飞速发展而导致异化感不断增强西方社会最向往的人与自然关系。)

在《风琴集》的很多其它诗歌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主题非常多。如《卡罗莱纳》一诗中“松树使我温和,白色蝴蝶花美让我美丽”。松树一直是东方的典型意象,而“蝴蝶”也是道家中家喻户晓的意象,人类通过与自然界的接触从而净化了心灵。在《在星期天耕作》中,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互相交织,相映成趣。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在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最佳体现。

二、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禅意

说到禅宗,解脱的问题是它的理论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禅宗认为,人的头脑好像一个盛满了水的杯子,只有倒掉这些水才能装进新的思想,“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只有心无所著才能与宇宙实相冥然相合。在这一点上,史蒂文斯与禅宗的思想颇有相似之处。在《星期天的耕作》中,史蒂文斯试图说明,人们对太阳的理解只有摒弃了思想领域的抽象概念和艺术领域的陈腐隐喻所附加于太阳的各种含义才能达到。在《致最高虚构的诗句》中,他说:“你必须再次成为无知的人,用你无知的眼去看太阳。”人只有过滤了先前的思维定势,成为无知的人才能发现宇宙的新意。“必须有冬天的心灵,才能领略松树的霜枝,枝头白雪皑皑”。

史蒂文斯的《雪人》的题目“雪人”(snowman)听上去和“无人”(no man)相近。而且诗歌的每一个诗节都进一步地驱逐残存在人脑中的观念,来更真切地体会禅宗中所说的“人生实相本来无相,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以下是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无论在意境上和思想上都和《雪人》是很相似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势声。”

在这两首诗当中,都出现了许多自然的事物的意象:《题》中的古寺、高林、禅房、潭水和《雪人》中的霜、雪、松树、残叶。两首诗中的无形的观察者都面对一个自然景观,都用净化了人类观念和情感的眼睛来看待它们。只有拥有了空无之心和冬天的冷静如雪的心境,才能理解那种简约到极至的景色。在《雪人》中,世界已经归于乌有,包括观察者和雪人在内,唯留有风声在其中。在常建的这首诗里,万物已经沉寂,心无一物的他也不再映现在潭水当中。而这些声音都是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纯粹的自然的声音,它们压倒了头脑的喧嚣之声。有人把这种状态称为佛教中的“入定”。这是一个佛教中的术语,指头脑的平静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这也就是《坛经》中所说的“心如虚空”。虚空是不能被污染的,因而对于外物要“不粘不滞”,在观照万物之中不起心、不动念,进而领略清静自性本身。

因为没有了蒙蔽人的洞察力的尘垢,心中即无凡俗之忧虑。正如《雪人》中的观察者,因为拥有了冬之心境而不再去想风中的凄苦。在《字母C一样的喜剧演员》当中,在诗歌的开头,主人公克里斯宾以自我摒弃而开始了他的寻找自我的旅程。

那悬挂在他思想上的盐像雾一般

死去的盐水在他身体里融化像

冬天的一滴露珠,直到他身体的一切

都已不在,除了一点更的,更荒芜的

在这更的,更荒芜的世界,在这里太阳

不再是太阳因为他从没有放射过光芒。

克里斯宾通过自我净化,洗净了先前的观念,以一个纯洁而新生的拥有新的人性的自我重新进入世界,这里的克里斯宾像雪人一样与环境融为一体。

禅宗中的南宗有一著名的偕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宇宙万物皆为虚无和“乌有”,人只要保持这种空无的心性就不会被玷污。禅宗中的这种顿悟,从积极的角度去讲是“见性”,从消极的角度去讲是“无念”。所谓“无念”是无妄念。不仅观念上要摒弃,人间的七情六欲和物质享受都应被否定。然而,史蒂文斯却远不能做到绝对。他的摒弃可以是一种见性,但绝对不是一种无念,他永远是踌躇的。《雪人》中那种致冷的境界只是他用来逃避物质现实的无情压力的策略。他反对虚幻和臆造的思想观念,但是丰富的物质世界却是他不可以舍弃的。在现实与想象相抗衡时(Reality-Imagination Complex),他的最终依靠还是现实事物。

三、史蒂文斯诗歌中的美学借鉴

史蒂文斯自己也曾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东读西就,当时Max Muller是最著名的东方学者。”而且通过他在哈佛时的朋友班纳和亚瑟・费可(Bynner and Arthur Davin Ficke),他也接触了不少东方的哲学和文化。史蒂文斯早期就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东方美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到后来,尤其在他诗歌创作的成熟期,这一兴趣体现在他的信件、日记及诗歌甚至生活方式里。在《美国现代诗歌与中国艺术》中,钱兆明教授指出:史蒂文斯诗歌无疑受到活跃于南宋年间的山水画派“马霞派”的影响。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派别比欧洲早出现约一千年,到北宋年间,山水画走向成熟。史蒂文斯诗歌中许多意象很多来自于南宋时期的中国山水画中,如:松、流水、岩石、月亮等等。在1909年给未婚妻信中,史蒂文斯也提到看过中国画展览,使他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写道:很奇怪,我们对亚洲了解太少了,这让我产生了在一夜之间了解中国的疯狂想法。我阅读了中国人对自然与山水的感悟。正如我们很多艺术家乐于描述很多传统主题(如母与子)一样,描述自然与山水成为他们的一种传统。接下来史蒂文斯引用了王安石的一首诗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诗中的意象:静夜、月亮、花影都出现在《六个意境》中:摇曳的花朵成为第二段中的手镯,月亮意象也重复出现在第四段。而最能说明东方意境的却是这首诗的第一段:一位老人/坐在松树阴影里/在中国。/他看见蓝色和白色的/飞燕草/在树影旁边,/在风中移动/他的髯须在风中移动。/松树在风中舞动/水草上的水/流过。诗歌中描写的意境多像一幅泼墨的中国山水画!松树、水草、老者、髯须,这些不正是中国画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么?在这首史蒂文斯的诗歌中完美体现出中国画的宁静、飘逸的神韵与审美风格。

史评论家对史蒂文斯诗作中的中国人意象和中国背景也有所重视和研究。哥翰姆.孟森(Gorham B.Munson)曾说:“无可否认,他既受到法国诗的影响,也受到中国诗的影响。由于他这种训练有素而且行之有效的细腻作风,史蒂文斯一直被人称作是中国式的诗人。”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5

关键词:《草叶集》 认知语言学 语言隐喻 结构隐喻

引言

隐喻这种修辞手段暗含在人们思维和认知层面中,而且由于隐喻所表现出来的内涵的隐蔽性、映射性而被众多的诗人所青睐、接受和应用,所以常常作为情感的外显被用于原始诗歌中。诗歌特别是现代诗歌,喜欢突破言语间的惯常逻辑,把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这就是诗歌领域的隐喻。诗歌简短,但是内容却很丰富,其能打动读者的一面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这就给隐喻留下了演绎的空间。本文试图以《草叶集》为蓝本进行认知分析,来揭示诗歌中隐喻的本质。

诗歌隐喻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语言隐喻;一是结构隐喻。语言隐喻是表层的暗示,是显性的。结构隐喻是作者深层次上无意识的暗示,是隐性的。从这一层面上说《草叶集》从表层深入到内部结构,除了凝结作者毕生的心血之外,更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文化隐喻的诗集,表现在语言和结构两个层面之上。

一、《草叶集》的语言隐喻

《草叶集》诗歌通过极度浓缩的文学形式,使意义得到宽广地延伸,借助浓缩的语言去探寻历史文化的内核,借助语言隐喻这一艺术手法在意象上生成朦胧之感。语言隐喻并非一个特殊性的文学概念,而是指诗歌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思考以及表达抽象的事物和情绪感悟,也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认知过程。

《草叶集》中的第一首长诗《我自己之歌》,以《我自己之歌》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为主要篇章,主要探究、描述并歌颂了“自我”。惠特曼通过隐喻,运用华丽多彩的语言,结合朴实无华的意象,全面展示出丰富的诗意和深邃的内涵,其作品堪称世界文学中抒情诗的杰作。在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塑造形象的活动,展现出自我对人生的向往以及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如诗如画,立下了积极向上,崇尚自由的格调。

诗歌中如“我”“草叶”“灵魂”通过隐喻赋予事物多意象的含义,通过读者的无限想象,借诗人有力的笔锋,隐喻其内含丰富的意义。“草叶”是最普通而且最具永生生命力的事物,是平等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品质的象征,诗人的妙笔,赋予草叶以非凡的生命力,借此来象征19世纪蓬勃发展的美国,惠特曼通过隐喻将“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进行描写,抒发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热情洋溢的歌颂。

“最美的草叶只在余辉下开放/如同徒步旅行时,预言掠过/海滨的小村庄,而涛声溅在我的脸上/在内战的人群中进入安详/被丢弃的旧纸片写满了哀思/黎明前的露水把紫丁香保留在”。诗中的“草叶”是诗集意象的核心所在。将自己化身为邀请灵魂在夏日里一起俯身观察草叶的形象,借助“草叶”外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草叶”来隐藏, 鲜明地构成矛盾对立统一的隐喻客体。文字隐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诗歌艺术,除了将深情的目光集中于“草叶”的意象之外,还有“橡树”“大海”“鸟”“天体”等,这些在惠特曼笔下的意象皆赋予了特殊的灵性。

《我自己之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我如今三十七岁,身体完全健康,开始歌唱,希望不停地唱下去,直到死亡。”这很清晰地表明,这个“自我”就是诗人自己,然而,随着惠特曼诗歌的流转,我们又在诗的第24 节中“我里外都是神圣的”这里发现“自我”更像是19世纪的美国及美国文学的象征,第35 节里老水手讲述的残忍的内战的故事恰恰是美国经历内战时的情境。

诗歌的内涵寓意深广,表面上凸显自己,但实际上在借“自己”隐喻,以此表现一个大“我”,主要寓意是,改造大自然,开发建设新大陆的美国广大劳苦大众,借此隐喻手段来歌颂19世纪的美国当时的民主,赞扬自由开放的个性。通过隐喻赋予“自己”双重性,除了“具体的我”还有一层意思是“群体的我”的一个综合形象,惠特曼将自己置身于美国劳动者之中――“美国新人新形象”。

《我自己之歌》通过隐喻对生命中、世界中的“我”充分肯定,来对无比崇高的民主和自由进行大力宣扬与颂歌,诗人通过隐喻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对平等友爱、乐观生存的生活态度得到完美阐释。使读者读后,感觉在心灵上得到升华,随着诗的意境不知不觉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草叶集》的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用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来谈论另一概念,通常是域源中具体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

在现代诗歌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基本的叙述方式,蒋原伦和潘凯雄“在文学批评范畴内给结构隐喻下了一个定义: 结构隐喻是批评家在建立自己的批评体系时以隐喻的方式来命名某些统摄全局的批评范畴,这些范畴一经确认, 便对该批评家的其他相关批评理论起整饬的作用”事实上,在诗歌领域中,结构隐喻就是对诗歌语言表象的一种修正,成为一种渗入语符中的意识潜能,通过隐喻系统自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多解性以及它的“言此及彼”性,来创造诗歌内蕴中更丰富更强大的精神世界。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修辞风格和喜好。

惠特曼在结构上另辟蹊径,开拓出一片结构隐喻天地。从艺术形式上,惠特曼的《草叶集》做了重大革新,打破美国传统诗歌格式,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自由体”这种诗歌形式。惠特曼将自己的这种诗歌形式的创新形象地称为海滨上不规则的波浪。大部分诗无脚韵,每行诗中通过停顿和内韵显示旋律。段的划分,依据意义上的完整,而不依据韵律。有的两行,也有数行,还有数十行的,都自由地成为一段。这样结构上的隐喻使得诗句呈现出明显的跳跃性,增加了诗歌随意性的自然美。

从诗句结构上,惠特曼采用大量且多样的形式,或是选句,或是排句,或是长句、平行句。同时,象征、比喻等手法在诗中也得以广泛应用,并从中穿插一定的俗语,增强了表现力,显示出诗歌的雄辩风格。诗集表达出真挚炽热的感情,风格上凸显豪放清新,让读者读罢产生回肠荡气之感。

《我自己之歌》诗篇开头――“我歌唱自己,一个单一的、脱离的人,然也说出‘民主’这个词,‘全体’这个词。我从头到脚歌唱生理学,只得献给诗神的不只是相貌或头脑,我是说整个结构的价值要大得多,女性和男性我同样歌唱。歌唱饱含热情、脉搏和力量的广阔生活,心情愉快,支持那么神圣法则指导下形成的、最自由的行动,我歌唱‘现代人’。”这首诗,虽然表面缺乏紧凑性,但它有其内在的连续进展,这种结构隐喻将诗歌体系化,形成了繁复的诗歌内蕴。

除此之外,惠特曼还善于在语音和词语上做重复手法,使诗歌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感和音律感,《来自不停摆动着的摇篮那里》中,惠特曼重复着“照耀吧!照耀吧!照耀吧!”“吹吧!吹吧!吹吧!”“大声些!大声些!大声些!”这带有音韵感的押韵结构,给读者以强大的精神震撼和强烈的思想共鸣,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悟,并淋漓尽致地传达给了每一个读者。

从结构上,歌唱的对象从“我歌唱自己”发展为“我歌唱民主”,到“我歌唱现代人”,结构上逐步地延展,之后再步步紧缩,这是惠特曼对诗歌内部隐藏的结构转化。

结语

没有隐喻的诗歌是不纯粹的诗歌,“路易斯说,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 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巴克拉德说, 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费尼罗撒指出, 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隐喻是诗的语言,由此可见,隐喻是语言精华的再提炼,因此,只有透彻领悟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才能更接近诗歌的灵魂。

惠特曼的诗歌中蕴含了自己新的生命经验和认知感悟,是诗人精神荟萃的融合,惠特曼诗歌的文字形态是动态的,呈现发展的趋势。出生――生长――成熟――死亡,这是《草叶集》中融入诗人浓烈生命情怀的深层次结构,惠特曼这种结构的安排与生命的历程相契合。对《草叶集》中隐喻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惠特曼诗歌中那些暧昧朦胧、模棱两可的语言,也更容易理解惠特曼浪漫而又深邃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曹丽英,周冬华.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3]张长辉.隐喻的天空[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06).

[4]穆大江.惠特曼《草叶集》主题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

[5]何朝辉.浅论《草叶集》中的性意象[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01).

[6]李野光.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王健坤.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概念隐语的探究[J].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6.

[8]殷晓芳,任志鹏.结构隐喻的理论基源及系统性语用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9).

描写大自然的现代诗范文6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重要性

在我们的印象中,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奇思妙想、神采飞扬,应该是最浪漫的课堂。一个学生,如果爱好朗、朗读很好,就能断定他(她)的语文成绩一定不错。学生喜欢朗读,投入的朗读几乎成了一节语文课成功的标志,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常常听到教师们抱怨学生懒读书,不愿读书;读书的声音像蚂蚁一样,让人丧气。因而语文课堂气氛沉闷,一点也没有语文的浪漫气息。这是因为师生们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语文学习中,重视“写”而忽略“读”。对“读”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朗读教学没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学生也没有真正走进朗读境界造成的。

其实,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始终贯穿在认识、理解、感受、鉴赏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另外,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读熟、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可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在良好的朗读习惯中,学生的口语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重视朗读教学。

语文之所以要诵读,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汉语本是一种语言,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才能实现识字及理解语义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领悟词义的褒贬、文章的抑扬、语言的顿挫、句式的优美及作者笔尖流淌的涓涓真情,从而达到增知识、受教育的目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就忽略了语言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说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及读者头脑中再创造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再者,从阅读的本质来讲,阅读的过程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学生心智的开掘、人格的完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还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朗读教学,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在“读”中收益、在“读”中成长。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朗读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起以“读”为本的理念。坚持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读”,让语文课堂始终洋溢着琅琅书声。要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体味,融入内心。教师只须作恰到好处的指导,必要时范读,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学习情绪,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其次,教师在指导学生读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专心“读”,用心“读”。要求读中有思,思中有读,读思结合,不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师对“读”的教学也要提高要求,要循序渐进,有层次的进行训练: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心神领会。

再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这样,在阅读中既让学生积累了语言,又提高了人文素养、终身受益。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读少讲

一节课四十分钟,让学生多读多悟,用二十分钟以上,教师抓住重点讲解,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坚持把课堂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如在教授周密的《观潮》时,教师几乎都在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潮水的雄伟壮阔,感受大自然的伟力,感受人类的超人勇气,在脑海中形成钱塘潮的形象。如果只是一味的讲解,笔者认为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唯有朗读,大声地、投入地朗读才能做得到。

二、必要时给学生一定的点拨

如杜牧的《赤壁》一诗,用了典故,难以明白其真义。这类比较深奥难懂的诗,宜于先把背景、诗意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诵读诗歌,仔细把玩诗中的复杂感伤无奈之情。学生自然可以不用多言也能意会。

三、给学生“读”营造一定的氛围

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现代诗,表达的是炽热的爱国情感。在学生朗读时,如运用多媒体播放祖国六十大庆阅兵大典的视频,配上雄伟的军歌进行曲做背景音乐营造气氛,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使朗读提升到理想的境界。

四、强化“读”的目的性,注意“读”的层次性,追求“读”的理想效果

如教学诗经两首《关雎》、《蒹葭》时,就应听录音朗读,边读边讲,少讲多读,层层推进,最终诵读,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那奇妙的意蕴。这样的朗读教学还特别适用于描绘奇山异水的文言课文,如《答谢中书书》等等,都应该在朗读中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提升语文能力。

“读”的功能与成效,不只体现在文言文与诗歌的教学中,在现代文的教学中一样是不可替代。特别是文质兼美的课文,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朗读是深入了解文本的好途径。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感情细腻,学生不容易领悟。因而过多的讲解也是无益的。应该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特别是对关于父亲背影的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时你会发现,读着读着,学生的脸色庄重了,声音低沉了,文中的父子深情打动了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共鸣。此时,无需做更多的讲解,学生自然领会到那份父子深情。

上一篇漫天飞雪

下一篇情人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