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1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学生乐读、读会、会读,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读“得”其乐,读“得”其法。我们尝试在不同阶段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使它发挥积极的作用。
(1)预习阶段
激励学生在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电脑网络查阅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2)阅读理解阶段
此阶段,学生对文本完成了由认读到理解再到感悟、欣赏、积累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参与加速了这一过程,并提高这一过程的质量。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文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难句时,我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漂亮画卷,再配以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曲子,让学生边欣赏,边展开想象,使学生仿佛亲临桂林,置身于漓江之上……从而达到了诱导学生入境悟情、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3)拓展阶段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它辉煌的过去,对于它毁灭的过程只用了一个短小的自然段、三个简短的句子来介绍。“圆明园到底是怎样毁灭的?它原来所收藏的奇珍异宝到底有多少?现在又流落在何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并诱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他们从散落在英、法、美等国各大博物馆中的收藏谈到了圆明园的建筑历程,谈到了两次对圆明园的野蛮洗劫以及丧权辱国的“”等等。借助网络资源,孩子们仿佛打开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百科全书。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自由安闲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思”
朱熹说:“读书要做到三点,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关键。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如何提高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提升思考的质量,降低思考的难度,我力图借助媒体的参与达成此目标,并有了一些收获。
(1)创设良好的情境,诱发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奇形怪状、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视频的播放,创设了情景,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突破知识难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仍以《海底世界》为例,本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
①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中句与句之间联系的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先问:“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学生马上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模拟出海底动物的各种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学生听后说:“老师为什么不把声音调大一点?我们听不清楚。”“那就对了,因为它们在‘窃窃私语’吗。”我笑着说。
②化静为动,强化对课文重点词、句的训练。第四自然段中描写的几种动物:海龟、梭子鱼、乌贼、章鱼……学生对它们的样子、特点都不熟悉,存在很多疑问:“海龟为什么爬得这么慢?梭子鱼是什么样子的?乌贼和章鱼怎样区分……”于是,我就让学生上网到“海洋资源”查找这几种动物的资料。最后,我扮演《海洋日报》的记者和学生分组扮演的几种动物进行对话,让学生通过说、演换词等方法,有机地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交流”
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思维碰撞中不断收获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参与会使此过程更加开放、活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写”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找到由读到写的训练点,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使学生爱写、会写。如教学《丑小鸭》一课,设计“拓展延伸”的环节,我说:“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开心地拍拍翅膀飞上蓝天,这时,地上的鸭子、公鸡、猎狗都仰望天空发出一声声赞叹。孩子们,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吧!(出示:我想对鸭妈妈说——我想对鸭哥哥、姐姐说——我想对鸭子、公鸡、猎狗说——我想对农夫说——我想对丑小鸭说——)请你自选一个内容,将想说的话写出来吧!”这一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再度与文本做深层对话,让心灵去感动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并将感动溢于笔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2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期末试题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通过本册书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有________的聂将军,有________的苏格拉底,有________的天游峰扫路人,有________的孔子。其中我最欣赏________,因为________。试卷收上来,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以________的扫路人为例,大概有5种答案:1、健壮精瘦;2、热爱生活;3、乐于奉献;4、自强不息;5、自信豁达开朗。而标准答案是5。有学生不服:“老师,您上课时不是也肯定了扫路人是勤劳健壮精瘦、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乐于奉献的吗?可为什么给判错了?”面对学生的质问,我们该如何回答?
二、追溯:新课程理念和标准答案是否冲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中,学生带着“你认为扫路的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认真阅读后,进行了集体交流。黑板上出现了“精瘦、健壮、热爱自然、乐于奉献、自信、豁达、开朗、乐观”等词语。
《礼记 学记》云:“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学中的某些“杂施”往往来自试题的随意性太大,要求不严谨。现在的考题倾向于考查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观题”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阅卷期间,阅卷老师有时很难把握较为公正的尺度,“参考答案”自动升格为“标准答案”,而标准答案的确立主要是出卷者依据教学参考书中的相关资料所定。应试教育的束缚和误导,让部分教师担心追求个性化解读会让考试成绩落后,因为考试中的
阅读题是讲“标准答案”的。这就引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三、思考:多元解读和价值取向,谁主沉浮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和“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多元解读和价值取向,到底谁主沉浮?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读者可以对作品多元解读,从文本中读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但是,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顾。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的教学参考书明确写着“从具体的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很显然,这是文章的创作意图和价值取向。
四、结论:从形散到神聚,文本解读价值取向的必由之路
1.形散:展示多元解读的精彩
新课标的修改稿中,加入“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大有深意的,体现了个性化解读要以文本为本,以文本的言语形式为本。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化解读,都必须从文本出发,以文本内在的价值取向为依托。如《雪化后是什么》文中的小女孩回答“雪化后是春天”时,有教师提出“雪化后还可以是什么呢?”。经过思考,有学生说“雪化后是绿色。因为雪融化后,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了,树枝发出嫩芽,处处可以看见绿色。”也有说“雪化后是喜悦。我的爷爷因为冬天冷,不能出门看望自己的老朋友,雪化后他又可以和自己的老朋友出去看山观水,爷爷的脸上有了喜悦。”
2.神聚:回归价值取向的原点
教师面对精彩的多元解读,应该迅速地做出识别评价,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自身的价值取向。当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有了偏差时,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提出看到我们的万园之园“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打、砸、抢、烧之后,你想说点什么呢?有学生说感到深深的痛心;也有学生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这些解读也正是文本价值所在。但这时有一学生说八国联军毁灭了我们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要报复他们,也组织军队去侵略他们的国家,去毁灭他们的国家。这时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爱国激情,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我们深受侵略的灾难,难道还要给其他民族带来同样的灾难吗?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掘作者为何而写,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这一耻辱的历史,那是因为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我们对侵略者应是仇恨,对惨痛的历史应该记住,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教师肯定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真正体会到文本蕴涵的价值所在,把握文章的主旨所在。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3
一、导学型预习
预习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因此,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基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并常而用之,形成习惯,学生的预习就会有序可循,有路可走。在预习单的设计中,将预习方法与步骤贯穿其中,让学生循而蹈之,使预习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
同学们,按下面步骤进行预习,你明天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哦!
(一)读――认真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上拼音。
(二)写――写一写这篇课文中我认为比较难写,容易出错的生字词。
(三)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问――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懂问题。
(五)查――查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一读二写三想四问五查”预习法,学生易操作又实用。这种“预习单”一般适用在学生刚开始对预习还不知如何着手时用。学生在这种“导学型”预习单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进行课文预习,既能达到预习的效果,又能在举一反三中逐步掌握预习方法,养成预习习惯。
二、分层型预习
我在设计预习学案时,常常将作业设计成有难易之分的基础题型和选做题型,课文的朗读、生字词的认读及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些是基础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过关的。一些思维含量较高或探讨型题目设计为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但无论是“必做题”还是“选做题”,它都根据学生的学情,由易到难进行设计。
三、拓展型预习
在预习时根据课文内容将一定的“拓展型”作业融入其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在六上语文第四单元的课文预习单设计时,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拓展型预习要求:《鹿和狼的故事》,读过课文后,试着将鹿和狼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加上想象,要求家长评价。《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收集你身边一个破坏环境的事例,用上课文中的部分词进行描述。“拓展型”预习作业,为学生的课文学习作了铺垫,促使学生熟读课文。但是不可设置太难,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预习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拓展型的预习作业最好与其他的预习作业相融合,作为选做题,既给学困生留有余地,又满足了优等生的欲望。
四、命题型预习
当“小老师”是小学生最感兴趣与自豪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来帮老师设计预习作业,化“被动”为主动,反“生”为“师”,这种“角色”的转换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预习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命题型预习”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因为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判断能力,也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方式,可进行“命题型预习”的设计。但要注意的是,布置“命题型预习”作业时,对数量要进行限制,避免一些学生设计的预习单内容多、量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五、多元激励评价型命题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4
一、生活环境中的阅读
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活环境中蕴藏着众多的阅读契机,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控学生的阅读活动,使阅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1、紧扣社会生活环境
学生生活中的报纸、电视、电脑等信息媒体的大量普及,使得社会舆论宣传与学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就要利用这些新闻媒体创设的舆论环境,指导学生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胜利六十周年时,各大报纸、地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各大网站等都有庆祝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宣传,这些宣传内容包括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重大战役、战争的后勤保障、涌现的英雄人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及中国的抗战对二战格局的影响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抗战知识包”,在学生的生活周围渲染出了抗战知识宣传氛围。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搜集有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使看到的抗战影视作品与阅读文本、听到的抗战歌曲与阅读文本一一对应,既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又能利用视觉、听觉对阅读的帮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紧扣自然生活环境
广袤的农村是农村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大自然也给这些孩子带来了无尽的精神食粮。在学生们眼睛里,春的生机,夏的火热,秋的丰硕,冬的纯净,都是一首诗,;嫩绿的麦苗,火红的高粱,金黄的向日葵,粉妆玉砌的万里江山,都是一幅画。利用大自然的丰厚赐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和煦的春风里美读朱自清的《春》,在夏日的荫凉里品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在秋叶的纷飞里低吟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在晶莹的冬雪里诵读的《沁园春·雪》。大自然的美与文学作品的美相得益彰,不但能使学生真正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了情操。
二、学习生活中的阅读
顾黄初老师在《多读多写辨析》一书中曾对“多读”做过这样的阐发:以课堂上熟读了的选文作例子去洞察其他文章的写作规律,这样读得虽“多”,却不会给学生以匆忙草率、稍纵即逝之感。课堂教学中的精读、略读、快速默读、浏览等读书方法,多读多思、主动探究并领悟其奥妙等阅读方法是课外阅读的“引子”和“例子”。从课文内容的拓展、延伸、发散、生发中展开阅读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之功。1、课文内容融入热点问题:如《人造飞船“返家”的本领》各大媒体都有大量的相关报道,学生来到学校后,对此也是津津乐道。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搜集、阅读有关“神舟六号”运载火箭的相关资料,寻找有关航天发展、太空探索等的资料进行阅读。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搜集材料、整理信息的阅读热情,更是他们积极参与阅读,丰富知识储备,主动参与学习的源动力。2、课文内容延至名家名篇: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后阅读《三国演义》,开展“《三国演义》故事会”活动;学习了《静夜思》后阅读唐诗宋词,开展“唐诗宋词吟诵会”活动;学习了《智取生辰纲》后阅读《水浒传》,介绍自己喜欢的梁山英雄,开展“梁山英雄展播”活动等。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阅读原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培养浓厚阅读兴趣
1、创设浓厚阅读氛围
在教室里张贴有关“阅读”的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暗示学生人人读书;在黑板上开辟“阅读琐言”专栏,由学生自由抒发阅读感想,提示学生处处读书;在学生中开展阅读竞赛,包括朗诵、表演、画图以及推荐自己的阅读内容等,提醒学生时时读书。同时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创设阅读氛围,采用“阅读直通车”、“阅读交流会”、“好书推荐会”、“我的阅读心得”等多种阅读交流形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圆明园的毁灭相关资料范文5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后,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及时提出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的要求,从“校校通”到“班班通”,把现代远程教育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使之变成常规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了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班班通”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加板书”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班班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又有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愿望,再通过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源泉,那么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前,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这一点,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我深有体会。一开始,当我出示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学生在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紧接着我打开“班班通”运用课件展示了一些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图片,学生们的兴致就马上高涨起来,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又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一课时,为了和盲童安静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让同学们听音乐,并欣赏春天花草组图,有浅黄的迎春花,鲜艳的木棉花,有翠流的小草……同学们兴趣高涨,通过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图片,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从而引出盲女孩安静,她眼睛看不见这些美丽的图片,那她又是怎样感受美丽的春天呢?从而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再如,讲《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时,单纯的讲,学生不一定有兴趣,若是适时的播放两个铁球落地的视频,学生可能会兴趣盎然。
二、“班班通”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能力和空间架构能力的的前提,想象力丰富的人,情感丰富,生活多彩。想象力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可质疑的。想象力既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讲,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在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阅读教学注重词句理解和文章赏析训练,而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赏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利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逼真入情的情境,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执教《慈母情深》时,设计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下载相关资料、图片,使用FLASH动画制成母亲爱儿女的图片,让学生醉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让学生看着,听着,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班班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班班通的巧妙运用,更是打破了“一个黑板+一只粉笔”的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班班通”是通过多媒体使学校每个班级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班通”设备的充分利用,更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如“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它的很多秘密,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是陌生而又神秘的,特别是对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学生,更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海底世界》通过为学生模拟展示海底世界的环境、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及他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更加丰富的想象,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上《想别人不能想》这篇选读课文时就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将相似的文章或者相似的画面以大屏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太远,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播放了圆明园被焚烧的片段以及被焚烧后的样子。整节课,学生是“安静”的,是在“愤怒”中学习的,甚至我还看到几个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泪光。
五、“班班通”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语文的学习,首先就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语言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凸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体会。同时,重难点的学习,更是少不了“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帮助。有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书本上出现了各个朝代汉字不同的演变,我刚开始准备自己在黑板上临摹下来。可是,试了一个字,觉得就是没有书本上那种味道。于是,我想到了班班通,不仅找到了书本上的那些字的演变,还另外给学生补充了很多字的演变。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且还保留了原汁原味。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一目了然。很快,就突破了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的难点。《田忌赛马》这一课,重点与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就能战胜齐威王。课文中虽然也用文字说明了,但是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费劲。笔者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在网上下载的一段Flash,将“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的出场顺序演示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再回到课文,很自然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语句了。
我们相信,只要将“班班通”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她独特的优势,就会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和提高育人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