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1

关键词:康菲漏油事件;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091-03

引言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渤海湾蓬莱19-3号油田B平台、C平台于2011年6月4日发生重大漏油事故(简称“康菲漏油事件”)。在超过半年的时间内,渤海被污染的海域从最初的16平方公里蔓延到超过6200平方公里。受此影响,渤海或许再也找不回昔日深邃的清澈。康菲作为作业方,将溢油事件造成的严重污染事故瞒报近一个月, 2011年9月1日,在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三停”(停注、停钻、停产)后仍然有油花溢出。康菲一而再再而三懈怠敷衍,在信息披露上遮遮掩掩,在事故处理上弄虚作假,无视环境破坏的傲慢态度让中国公众怒不可遏。事故发生以来,渤海湾沿岸上百家水产养殖户遭受的损失超过十亿元,当索赔事宜提上议程,渔民们却发现困难重重。不仅存在取证、定损、开销等各种困难,法律和行政方面的阻力也较为明显。康菲漏油事件暴露出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 康菲漏油事件暴露出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1.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长期存在“重陆轻海”的思想,公民海洋保护意识薄弱,环保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在此次康菲漏油事件中,除了直接损失惨重的个体养殖户外,几乎所有附近的渔业公司为了公司业绩而集体声称“没有受到影响”,完全将环保之事至于经济效益之下,对维权索赔闭口不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入大量实力雄厚的外资并给予其“超国民待遇”,但由于我们对这些跨国公司监管不到位,当出现问题时,面对强势的跨国公司,各级政府部门往往都推诿避让,疏于执法。从政府到公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维权态度淡漠,使得康菲漏油事件持续很长时间而没有得到及时控制。

2.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污染环境侵权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1]据此,康菲漏油事件发生后,康菲应就是否给渔民造成损失而自证清白,但是需由我国确定污染造成损失的程度。尽管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了《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2008年国家农业部制定了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但这些标准存在诸多模糊地带,所以,如何确定污染范围、如何具体量化和评估损失、索赔多少却并非易事。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82年颁布,其中第85条规定:违法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我国法律条例中所规定的最重的处罚。这样的法律规定明显太过陈旧,对污染损害责任者没什么威慑力,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以下简称BP)赔付的400亿美元相比,实在不值一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责任者的违规成本太低,这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政府监管机制缺失,执法效率低下。渤海湾漏油事件前后持续半年多时间,受害方维权进程缓慢,暴露出我国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监管不力及执法不力。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在这次事件中,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是直接管辖单位,应代表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事故责任方提出索赔诉讼。但是据了解,国家海洋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的事故报告后并没有及时披露漏油信息。官方说法是想先了解情况,是否堵漏,漏油现状如何,需等确认具体污染程度后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污染面积越来越大,许多水产养殖户并不清楚大量鱼苗参苗的死亡是与海底漏油有关,依然继续投放,最终致使养殖户总损失超过10亿元。[2]

此外,漏油事件所造成的我国海洋生态食物链污染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安全,这涉及卫生、质量监督和工商等部门的主要职责,由这些部门提讼当然更为合适,但是这些部门也是缄口不提。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海洋管理呈现出“九龙治水”的局面,管理者包括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农业部、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其间缺乏协调合作,监管效率低下,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发生污染事件很容易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局面。

二、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处理经验

2010年4月21日,美国墨西哥湾发生重大漏油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石油泄漏事故,引起世人高度关注。美国凭借其完善的法律制度对英国石油公司展开了刑事和民事司法调查,最终使其赔偿超过400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付出巨大代价。

1.美国在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所遵循的法律依据。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是一起发生在一国领域内的跨国环境侵权事件。不仅涉及到美国的环境,由于油污随着洋流移动还会影响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甚至南美洲一些国家的海域,而且作业方不只是英国石油公司,其参股的还有日本三井物业等多家跨国公司。在这种大规模的跨国环境污染案件中,对污染者的追索赔偿不只依据美国国内法体系,还参考了相关国际法。

在国内法层面上,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侵权诉讼中,美国《石油污染法》、《清洁水法》是主要裁判的依据。美国1990年的《石油污染法》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赔偿范围和标准:船舶(包括海上钻井平台)和相关设施负有责任的所有者、作业者和其他主体,应对漏油负责。该法广泛包含了各种受损害的客体,不仅要求英国石油公司对因环境破坏造成的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损失、政府收入减少进行赔偿,还要求对额外的消防、安全和健康等公共服务费用进行赔偿,而恢复受损自然资源的费用则以修复费用计量而不是当前市价计量,同时允许受害人和相关团体依据其他制定法,向责任者索赔以及政府对责任人的刑事处罚。[3]此外,对于《石油污染法》中关于责任限额设定在7500万美元的这一条文,在其中的1004条第3款第1项的规定也有所补充:负责方的以下行为具有排除责任限额的效果:(1)重大过失或故意不当行为;(2)违反适用的联邦安全、构造或操作规则。据此,对于这一损失远远超出7500万美元的石油泄漏事故的索赔就有法可依。美国《清洁水法》311(33U.S.C.1321)条款也规定:“……发生石油泄漏事故的设施的所有者和运行者应承担严格责任……。”[4] 依照严格责任原则,受侵害方只需要证明侵害方的行为与自身受到的侵害有因果联系即可认定责任。根据此法,美国及当地民众作为受侵害方只需提供由于英国石油公司的错误行为,造成了漏油事件这样一个结果,就可以向英国石油公司索赔。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弱势受害民众的利益和防治环境污染。英国石油公司除了承担美国《石油污染法》、《清洁水法》等法律规定的强制责任外,还要面对众多的私人索赔以及特定行业或群体的集团诉讼。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已有渔民、租船船长、承运人、饭店、度假村经营者及当地居民提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其业务或生计损失。除了《石油污染法》和《清洁水法》,美国依据1980年《广泛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中遵循“谁污染谁负担”的基本原则,实行“可追溯的、严格的和连带多方的”责任,由此所涉及的责任人不仅有污染制造者,还可能会牵扯到项目以往的所有者甚至母公司的经理及股东。[5]

在国际法层面上,美国依据《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的1984年和1992年议定书之规定:当某一事件在一个或若干个缔约国的领土包括领海中造成油污损害,或已在上述领土包括领海中采取了防止或减轻油污损害的预防措施时,索赔诉讼可在上述一个或若干个缔约国法院发起。还有199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1971年《建立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基金公约》,都为采用诉讼手段解决石油污染事件提供了可靠的程序保障。尽管追究英国石油公司的环境刑事责任并不可能恢复已受破坏的环境或者减轻当地居民的痛苦及损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处罚的力度与公正性,不仅给污染者一个沉痛的教训,也给世人一个警示。

2.美国政府的行政举措。历史上处理类似污染的实践表明,处理进程的缓慢使得受害者通过传统司法途径追索赔偿的努力不仅艰难,还往往陷入“迟来正义”的僵局,而行政力量与司法制度的结合将会使索赔行动更有效率。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10天,美国政府就确认英国石油公司为事故责任方,应承担一切清污工作和可能的花费。美国政府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行政举措包括:

第一,建立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美国迅速成立了由l6个联邦政府部门组成的漏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Restore The Gulf”,总体负责应对危机,并且每个州政府都建立了地区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简称ACP),这是对已有应急制度的进一步强化,该项预案在应对溢油事故中起了联系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在有效协调各方力量的同时及时按照当地情况迅速调配物资。[6]

第二,加强政府监管。在政府的督促下,不到两个月,英国石油公司设立了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事故发生当天,奥巴马政府就要求调查机构30天之内拿出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发生后,美国政府重建了联邦海底钻探监管体系,增加了监管预算与培训,并提高监管标准以跟得上近海钻探领域的技术进步。另外,政府组织技术专家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油污清理技术导则用以指导清污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工作,为以后研究提供数据基础。[7]

第三,发动群众力量。美国民众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政府广泛调动了社会公众力量参与事故处理,如征集商业船只或雇佣当地居民驾驶自有渔船进行出海清污或者救灾货物运输工作等。

三、我国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

美国政府在应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所采取的策略、做法值得借鉴。我们必须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加大力度。

1.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政府作为海洋环保工作的领导者,需加强海洋管理的主动性,把海洋环境保护纳入重要的管理议程。各级政府要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大力进行保护海洋环境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海洋环境的氛围,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权益维护意识,使公众认识到 “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同时实施“海洋保护从娃娃抓起”工程,加强对青少年的海洋环保引导教育,确保海洋环境保护后继有人。要帮助企业转变固有的“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观念,明确海洋环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依托,只有保护海洋才能更好地利用海洋。[8]

2.完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我国的《海洋法》已经实施了近22年,在此期间,海洋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表明旧的法律已经不能适应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亟需完善。第一,扩大环境污染法律范围并放宽诉讼条件。要允许政府、公众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作为诉讼单位,并且允许受害区域居民提起集体诉讼,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第二,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下转第95页)(上接第92页)古语有云:“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可以借鉴美国《石油污染法》提高最高罚款金额,可以有条例补充特殊情形,罚款金额上不封顶。这样才能让潜在的海洋环境污染者有所忌惮。第三,要求海洋开发公司缴纳生态风险基金。政府需认识到海上作业活动的风险性,提前做好应对事故准备,如提出污染标准,要求海洋开发公司预先缴纳生态风险基金等。一旦事故发生,可以预先提取基金进行污染处理工作,以免酿成更大的损失。

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日常监管。海洋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必须做到事前控制,严加防范。由于海上作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特点,在海洋开发中政府相关部门的日常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对海上作业活动的约束及对企业行为的监督,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要调整我国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明确“九龙治水”中“九龙”各自的职责所在。要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实时控制海上作业情况。另外,可设立专门的海洋监管机构,加强国家对海洋管理的监控与指导。[9]

4.提高应对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建立海洋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包括解决此类事故的法律制度,抢救、协调机制,行政力量的运用,各种社会资源的调度等。同时加紧研发处理海洋环境污染的新技术和监管技术,以跟得上海洋作业活动的发展。[10]通过司法与行政力量的结合以提高污染事件的处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社坤,陈若英,王成.康菲漏油事件的法律追问[N].光明日报,2011-09-22.

[2]养殖户损失约13亿,康菲自称未收到索赔要求[EB/OL].新 华网,2011-08-25.

[3]李志刚.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各方赔偿责任划分分析及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10,(8).

[4]夏禹.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司法解决途径[J].法与实践,2011,(2).

[5]靳婷.从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看美国刑事责任的追究机制[J].中国检察官,2010,(12).

[6]刘亮,范会渠.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J].中国造船,2011,(7).

[7]吴晓青.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处理之鉴[J].证券市场周刊,2011,(11).

[8]李百齐.加强海洋管理,保护海洋环境[J].理论界,2007,(12).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2

漏油问题值得警惕

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生了十余次较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如下表),事故的发生主要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发生严重漏油事故的频率增加,1967-1989年的二十多年间,共发生4次严重漏油事故,而此后的二十年发生严重漏油事故7次;二是发生漏油事故的国家多为经济发达国家,作为基础能源,石油对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较为旺盛,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应提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作为一个能源相对匮乏的大国,增加石油开采、扩大海外石油资源与石油进口已经成为我国“十二五”石油战略。接连发生的漏油污染事故值得我们警惕,同时,通过与发达国家漏油事件赔偿情况对比,我国对污染环境企业的问责力度很低,将巨额的环境污染成本转嫁给了社会。

各国对海洋污染赔偿情况比对

去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英国石油公司(BP)对美国海洋污染损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赔偿。他们已经宣布向墨西哥湾灾民赔偿1亿美元,另外预计BP公司将会受到美国政府200亿美元以上的处罚。同时,他们创建了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这笔赔偿基金用于清理当前的油污、损失赔偿,也为将来可能显现的影响预留赔偿金,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受油污影响区域的清理、修复、长期生态影响评估以及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持续补助。

在此前的漏油事件中,责任公司也因海洋污染负担了巨额赔款。1999年“埃里卡”号漏油,法院判决法国石油工业巨头道达尔集团对污染负有责任,罚款37.5万欧元,同时向约100名原告支付1.92亿欧元赔偿金;1989年美国“瓦尔德斯”号漏油,埃克森公司为此支付43亿美元,用作清理、赔偿和罚款等费用。

对于我国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的惩罚上限,国家海洋局将对作业者康菲石油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而去年的大连输油管道爆炸导致的漏油事件,中石油仅以“投资抵赔偿”,后续赔偿工作全部由大连市政府承担。

同为漏油事故、同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发展造成破坏,我国对海洋污染责任企业的惩罚力度与世界水平相去甚远。美国墨西哥湾漏油导致海洋污染面积达到23000平方公里,按照200亿美元的处罚金额计算,每平方公里处罚金额折合人民币556.5万元;按照美国的惩罚标准,中海油漏油事件造成840平方公里海域污染,应当受到46.7亿元的处罚。

赔偿标准也应“走出去”与世界水平看齐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扩大。我国是能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为了保证能源安全、尽可能摆脱受制于国际巨头定价的局面,我国石油企业将通过技术输出等手段扩大海外石油资源的占有,提高石油进口量。但与此同时,石油在开采、运输等环节面临的风险将大大提高,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漏油导致海水污染,这些跨国石油企业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赔偿,面临巨额的赔款压力。

虽然按照国内法律规定,针对此次中海油漏油事件,责任方仅需支付20万元赔款,不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但在国外海域发生严重漏油事故时,企业很难凭借自身力量承担全部风险。例如BP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获得了35亿美元左右的保险赔偿,即便如此,BP公司仍背负了巨大债务,甚至开始出售资产筹集资金。

由于石油开采是风险十分集中的行业,一旦发生风险,对环境影响极大。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有可能为了节约成本,不顾环保风险而挑战技术操作极限,进一步增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污染监管机制,在评估实际损失的基础上制定赔偿额度,提高责任处罚标准,适当与国际标准“看齐”,将大大降低污染的可能。

构筑法律屏障是关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频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在污染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时,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目前,污染事故发生后,责任者对于环境损害的赔偿远远不能足额到位。在很大程度上,这与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不健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规定不完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的缺失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污染损害进行定量化评估并加以法律规范、提高惩罚力度,将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衡量环境成本,增强环境风险意识,改善“低违法成本”的现状。近几年,国家环保部等部门逐渐认识到环保立法的重要作用,也多次发文并加快落实。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3

从2011年6月4日以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漏油(也称溢油)事故。截至9月6日,漏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蓬莱19-3油田的开发方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中国),作业方为康菲中国。此次漏油事件的肇事者正是康菲中国。

为何会发生漏油事故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地理单元。地球表面积约为5.l亿平方公里,其中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中的石油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全球水深在3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大约为2800万平方公里,其中57%的面积是可能蕴藏石油的沉积盆地。在4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位于大陆架之外的大陆坡和大陆隆起内,已发现有石油资源。由于勘探技术的限制,目前对海洋石油的储量还缺乏准确的判断。海洋石油专家们估计,世界石油可开采储量为3000亿吨,其中有1350亿吨在大陆架内。因此,近几十年来,随着陆地石油资源的日渐稀少,石油开采公司不断在海洋上开发了一个又一个油田。

在开采原油的过程中为何会发生漏油现象?除了很少的事故属于自然原因外,大部分是操作不当引起的。9月2日,国家海洋局了对康菲中国漏油事故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康菲中国的工作人员在对油田B平台和C平台的操作过程出现失误。工作人员在B平台采油时没有执行总体开发方案规定的分层注水的开发要求,对油井长期超规模注水,导致油井地层超压而造成与之接触的断层失稳,油田中的石油沿着断层向上突涌,石油不断溢漏到海洋中。工作人员在C平台的操作过程中,未进行安全性论证,擅自将注入层上提至接近油层底部,造成C20井钻井过程中接近该层位时遇到高压而发生井喷。

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漏油事故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钻探到了最后阶段,钻头已在海底1400米以下的深度中碰到了石油,待浇注在井壁的混凝土凝固,再接一根“油龙头”到海面的油轮上,石油就能汩汩流出了。然而,工程师并没有考虑到油井附近的气田对钻探的影响。当晚9时许,与石油伴生的高压甲烷气体顶起了尚未凝固的泥浆,在钻头附近海面上喷出73米高的水柱。喷出的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迅速发生爆炸。钻井平台在熊熊燃烧36小时后沉没,原油从破裂的油井口不停地流出。

所谓漏油,是由于石油的生产、提炼、装卸、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等不当造成石油的流失,从而对水生生物及其他生物造成损害,并且影响视觉和美学效果的现象。可见,不只是海上油井在采油过程中会发生漏油现象,在陆地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以及石油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也会造成石油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考察发生在中国蓬莱海域、美国墨西哥海湾等地的漏油事故,我们可以发现,漏油主要还是对油田的气压、油压、水压等涉及高压的因素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而引起的,一旦高压失控就会形成裂口,石油自然会从裂口喷涌而出。

漏油事故导致环境灾难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4

五年前,“可持续性”只是一个学术气浓厚的单词,今天它却成了企业的流行语。可是,像“全球化”这个词一样,“可持续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CEO们定义“可持续性”时,通常答案含糊。英国石油公司做过很多善事,也是“低碳”理念的倡导者之一,但仅仅今年4月发生的漏油事件,就几乎将它逼上绝境。

出去办公

每次读商业报刊时,你或许会觉得,任何在新兴市场没有位置的企业都会完蛋。作为对志在成功的人的建议,这显然错了。

但是,领导者必须具备全球化视觉,多走出去发现问题。领导一个全球化组织,需要大量的旅行,很多CEO把40%~50%的时间花在了路上。通用电气CEO杰夫・伊梅尔特,操纵着一个“秋千系统”,他“荡”到一个国家,在那儿待一星期,向当地客户、顶级管理者和政客们演讲。

“秋千系统”带给他的是各个国家而非单家公司的视角,让他了解市场的挑战,检验他的愿景,让他知道如何管理是有效的。通用电气的企业理念是:CEO每年都需要周游世界,和人们进行面对面交流,然后才用电话力公。

你无法做到事必躬亲,但你得呼吸每个地方的新鲜空气。这意味着你飞到别的国家后,必须高效地考察,如果你学过默文・戴维思关于在飞机上睡觉的课程,就会容易明白得多。

到了那儿,办事敏捷还不够。你必须确保来自所有文化人都能够理解你,因此你和他们的沟通必须简洁、直接,必须清晰地表现出你的角色和责任。把如何激励员工、建立品牌、遵守当地法律等细节问题,留给当地的领导者吧!

以饱满的精神、机敏的状态进入别的国家,仅仅是个好的开始。到了那里,还远远算不上沟通,语言能力对你大有裨益。哈里特・格林有一次在芬兰讲演,用当地的官方口音讲了16分钟,她相信这让听众更容易领会她的意思。

另外,CEO应该充分地利用新技术和企业的各个部门沟通。让员工融入企业很重要,因为我们都在打一场人才大战。我们需要最棒的人为我们工作,而他们可以选择工作。我定期用电子邮件、DVD、播客、卫星广播、电视会议和我们在全世界的团队沟通,每两年出去巡视一次,与企业的每个员工联络,以确保重要的信息不会因语言障碍而丢失。

别以为这仅仅是大公司的课程。英国能源公司的前任CEO彼得・华瑞说:“董事会实行远程控制――那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董事会。要全球化,你不一定非得办一家大公司,将顶级团队分散,即使是小公司也可以做到高效地工作。”

企业比政府更有效

全球有超过1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英镑,很少有人知道,公司在这方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跨国公司所处的位置,比政府更方便采取全球化行动。它们没有所谓的民族情结,未被卷入选举狂潮。雇员从公司领薪水,就要听CEO的话――有些话是不能对公众和政客说的。

维康基金会的董事长比尔-卡斯特强调:“在解决世界上的某些问题时,公司可以比政客更高效。政客是国民投票选出来的,公司则对全球性的成功感兴趣。最好的CEO们,通常能够预见公司在未来20~30年中对世界的影响。”

社区商业协会,一个由英国查尔斯王子和CEO斯蒂芬・霍华德领导的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论坛,认为企业的革新能力,将是追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企业及其领导者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像政府。如今,企业及其领导者不得不跨越国界、行政区、任期、短期吸引眼球的新闻稿等来思考。

全球化企业不是问题,而是解决方案。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点不在管理,而是企业的革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是解决人才问题和其他困难问题的关键。许多资深人士同意这一观点。公司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因为它比政客更容易跨越国界。因此,它更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

公司并不对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负责,也没有资源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每家公司都可以确定一系列它特别擅长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从中可以获得最大的竞争利益。通过创造共同的价值观,来处理社会问题,将带来不依赖私人或政府津贴的自我维持的解决方案。当一家运转良好的企业将它的大量资源、专长和管理人才,用于它熟悉的和关系密切的问题时,它对社会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其他机构。

可持续发展与阻力

零售业、能源公司和航空业这三大战场证明,对很多公司来说,企业环境管理已经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Arup)的可持续管理顾问朱希・谢里夫看到,企业环境管理已引起主流公司的重视,他相信,企业降低碳排放量的努力,正在迅速提高社会整体标准。由于零售业、能源公司和航空业是目前受到环保人士频繁关注的行业,降低碳排放量将非常迅速地成为运输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问题。

“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阿美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CEO萨米尔・布里科认为:“你别无选择,要么喜欢它,要么不。可持续性发展是拯救世界之路――除非人类搬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必须走出公司,走向社会,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的前辈们曾经觉得他们有无限的资源可以攫取。然而,最近20年我们发现,环保不仅是出于人类的善意,而且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联合国1987年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提出:“可持续是指,既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又不妨碍将来若干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如今,关于气候变迁的科学证据,已被广泛接受,对它的恐惧已在消费者们心中滋生,基于这个基础,可持续性主要由气候变迁来决定。对有些企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运作的企业来说,如何保证长期的经营资格是真正值得担心的。

能源公司对可持续性发展是高度敏感的,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的灾难,导致1100万加仑石油泄漏到世界上自然风光保护得最好的地区之一――阿拉斯加。这次事故也让该石油公司臭名昭著。

在治理污染,投资太阳能、风力、氢和天然气方面,英国石油公司可谓是先驱。该公司开发生物燃料、更清洁的汽油和油,努力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石油公司将可持续性发展定为基本原则,创建了两种结构:一种用于传统的增长,另一种用于替代能源。“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较少依赖石油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星球,国家之间就可能达到持续的平衡。”该公司CEO这样说。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5

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惊动了全世界。BP初步赔偿200亿美元的巨额,用于一支付当地民众以及生态的损失。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BP宣称已经堵住了漏油,但世界上还有许多环境灾难依然在持续发生。

最近,紫金矿业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件。该事件给当地民众健康、水资源、生态等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危害,其程度之大不亚于一次小型BP墨西哥湾漏油。更为悲惨的是,污染发生后紫金矿业不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而是对事件瞒报,不让民众知晓,无良可耻。

中西面临不同的威胁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迎接国际和国内挑战的全新时期,社会面临着生态、精神和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

日前,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披露,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今年就有可能超过美国。此观点一出即遭到了中国能源官员的驳斥,两方各执一说。

西方国家常常借气候问题限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要求中国接受与发达国家一样的减排义务,提出“环境黄祸论”和“中国环境”,称中国的发展将消耗掉10个地球。西方国家炮制的“”,指出中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某些领域数量增加显著,如资源需求量或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国际上,尤其以美国为例,经过了三次环保浪潮,从自然环保到立法环保,再到现今的种族生态环保。西方世界将一方面站在环保道德制高点上抑制中国,另一方面,要求中国高价接受其环保技术和设备。新一轮环保的国际政治博弈开始了。但中国人需要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环保意识有待更新与提高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中,知识分子、NGO是重要的、积极的活动者。

目前,NGO已是现代社会体系、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大部分NGO也都是依靠分工、依靠发展项目来进行运动的。前一个项目完成,当事人或组织才能申请下一个项目,其背后的动力会影响到环保者社会目标的实现。大部分的国际NGO并不能真正地深入到地方的文化实践中去。

西方中心的问题,要比中国人想象的深刻得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拒绝西方返回古代的问题。可以说,整个现代世界处于西方的权力支配当中,它表面上倡导的价值跟它的强权利益之间有着深刻的裂痕,尽管它极好地掩盖了起来。因此,中国的环保者和知识分子必须很深刻地揭示这个东西,才能加以改变。

为什么把环保上升到“绿教”高度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范文6

作为化工生产安全方面的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上世纪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被写入世界“公害事件”之一,为此洛杉矶市对光化学污染事件付出了一个漫长惨重历史代价,这就是一个惨重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发展与保护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件是就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引发这个漏油事件,作为那个主要的负责人,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重要问题安全纳入自己的注意。不难可以看出墨西哥湾漏油的本质原因就是钻油专家多次不顾事情的情况,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多次选择高风险作业程序,给油井灾难埋下了祸根。

这些例子对于我国的化工生产行业来说,是活生生的教训与总结的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非常的薄弱,随着国内大型化工厂的发展,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现出许多的问题,一旦发生生产事故,行业都将面对沉痛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在化工生产方面要做到科学、有序生产。

在我们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公业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①能耗巨大②污染严重。化学工业的污染不仅表现为污染排放量大,还表现为排放物毒性强。这是对化工行业的严重影响。

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无论我们当今工业怎么样的发展迅速,都不能以污染环境为前提,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把环保工作提到战略发展地位上去。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

(1 )改革燃料。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煤气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和无铅汽油来代替有铅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在燃烧时不仅排出的污染物极少,没有气味,没有铅化物,而且噪声很小,从而减少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

(2 )改进汽车设备结构。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除提高汽油燃烧质量外,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美国福特公司制成一种“层化加油”发动机,它改变了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注人系统的设计,从而减少废气的排出。日本本田摩托车研制出三台层状燃烧的汽缸,它能使汽油与空气的比例降到1:20,使排气中氮氧化物减少2/3,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几乎减少一半以上。这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减少基质的浓度,一种是减少引发物质的浓度,其结果都是使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可能性降低。

(3)研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现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使用电动汽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这些都是保护环境,节约环保的一个可操作性方法。

另外,有些密集的工业区,烟囱耸立,废气缭绕,这些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方面我们要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先处理再排放,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大面积的种树。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氧气的天然加工厂,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氯化氢、光化学烟雾、放射线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上一篇公示报告

下一篇热爱祖国的诗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