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角分练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1
【关键词】四川高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问题与对策
铁饼项目是田径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人力与美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铁饼技术教学训练的方法手段都在不断更新。然而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铁饼教学训练的新方法新手段并没有及时地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有力的推广和普及。本文将对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咨询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存在的以下问题:
(1)教师对学生专项能力知识的分析和了解不足。在对铁饼专项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铁饼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不管成绩好坏,技术对与错,各自的技术动作已经成型,而在入校后,老师没有认真了解学生以往是否学习过铁饼,或者掌握铁饼技术的水平程度。而是都根据自己掌握的动作和理论对队员进行重新教授。这种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与以前所学技术动作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了自身的动作四不像,既没了以前动作的优势部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教师技能水平影响教学效果。调查发现,一个田径班都是一个老师负责所有田径内容的教学。而大多数老师都是从事径赛项目教学为主,这种能力结构必然出现老师能力与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对称的现象。即,在教授投掷项目是老师将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样以来,由于老师本身的技能水平不足,他的技术就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师对队员力量训练的忽视。调查得知,在铁饼教学中进行比较多的是技术练习,而力量素质却被忽视,基本只是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而且强度较小,达不到铁饼技术需求,铁饼项目作为一个力量与技术结合的项目,力量不可忽视,技术好,身体素质优秀,而力量不行,那么成绩肯定受很大制约,男子2公斤饼,在比赛中,如果力量偏小,甚至可能影响到旋转和最后用力,2公斤铁饼比较大而且重,如果队员力量偏小,往往思维会定位在如何握持住铁饼,而把其他技术动作忽略了,从而影响整体成绩。
(4)教师对铁饼新型技术认识不足。
①对支撑腿积极后插下放认识不足。据观察,许多运动员的摆动腿在完成大半径旋转、腾空、落地后,支撑腿往往是被动地下落,然后再进入旋转,许多基层教练员在训练中也往往只强调摆动腿在旋转中的蹬摆作用,而忽视了支撑腿在旋转过程中的作用。
②对头部动作的认识不足。在掷饼的时候头部动作起着关键作用,低头眼望地面,易破坏旋转轴。旋转阶段:头与身体转动不同(超前超后),并眼望地面,易使重心偏离旋转轴。最后用力阶段:头与身体转动不同(快或慢),眼望投掷区,易破坏身体平衡,并造成出界或犯规。
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头部运动在整个技术环节中的重要性,在整个运动中头部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在目前的训练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运动员的头部运动不是简单的随着肢体运动,而是在动作方位变化的同时采用“摆头”的方式,即在肢体完成旋转后再迅速把头回摆至相应的方位,尤其是在铁饼将出手的瞬间摆头的动作更明显,通过人体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摆头”动作对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迅速地摆头可以迫使或激发运动员最后“振胸”“甩臂”良好动作的出现,从而更有利于加大铁饼出手时的初速度。
③对左肩动作技术理解不足。通过观察,学生在最后用力的时候左肩技术基本都是错误的,在技术动作完成的最后阶段左肩是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左肩在最后阶段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完成技术动作的标准,对于这一点,每个运动员都不可以否认。但是左肩在投掷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恐怕是许多人探究的问题了。众所周知,超越器械原理是投掷项目中的重要原理,超越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掷成绩的好坏,而超越器械的好坏与左肩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超越器械要求下肢运动的速度快于上体的运动速度,在投掷运动中许多运动员很难做到这点或做得不充分,原因在于他们上体运动的速度过快。如果我们在掷铁饼最后用力时,有意识地把左肩向右收紧,使非投掷臂向右后方贴近身体,直至在最后出手瞬间将左肩突然制动,就会比较容易形成掷铁饼所要求的超越器械。这样做还可以更好地使上体与下肢形成扭紧状态,从而有利于发挥人体旋转的速度,进而可以提高铁饼出手瞬间的初速度。
④投掷臂动作对最获得后用力的直接影响的认识及运用方法认识不足。在铁饼运动中,投掷臂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铁饼的运动轨迹,在投掷臂获得尽可能大的旋转力的时候,要保持铁饼与手臂之间的自然状态。所以在整个铁饼技术中投掷臂动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掌握得不够,那就是前功尽弃。这一点在投掷项目中非常普遍,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预摆、起转、腾空、落地、蹬转、挺胸、收腹动作做得都不错,但最后铁饼的运动轨迹却很糟糕。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投掷臂的动作,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投掷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放松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投掷臂自然留住(这种自然留住就是良好的投掷臂动作),进而影响到在最后用力中投掷臂的鞭打动作。所以在技术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强调投掷臂的放松,也就是说从肩关节开始放松,要求做到身体开始旋转后,能保持良好的投掷动作。对于投掷臂最后用力的鞭打动作主要强调的是保持合理的铁饼运行半径,从而使铁饼获得更大的速度。
三、提高铁饼教学训练效果的对策
1、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
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以前,认识分析教学对象对铁饼技术的熟悉和了解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动作技术特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提高铁饼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2、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根据田径教师的师资结构现状,在田径课程教学中合理搭配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优势,避免劣势,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铁饼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
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学习,掌握铁饼技术教学训练的最新方法和手段。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积极申请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铁饼教学中的力量训练
身体素质的技术学习的基础,在铁饼教学课时的安排上要做到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合理搭配,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有平.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竞技能力某些决定因素综合评价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6.66-68.
[2]郭丽钦. 国内外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6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02.61-63.
[3]田勇强,李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02.01.69-71.
[4]李宝宅,刘素兰,李瑞先.国内外优秀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87-89.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患者140例(151只眼),右眼70例,左眼59例,双眼11例;年龄27~79岁,平均58.1岁;男性45例(50只眼),女性95例(101只眼);单纯行内眦手术138例(149只眼),内外眦联合手术2例(2只眼);单纯性胬肉105例(116只眼),复发性胬肉35例(35只眼),合并轻度睑球粘连17例(17只眼);所有胬肉头端侵入角膜缘内大于2mm,眼部无活动性炎症。
1.2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均术前点洛美沙星眼水3天,泪道冲洗未见脓性分泌物,无明显睑内翻、倒睫,排除假性翼状胬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显微镜下剪开角膜缘胬肉体部上下两侧球结膜,潜行分离胬肉与角膜及巩膜间粘连,去除胬肉头、体部后,充分清除角膜缘部的巩膜表面Tenon囊和纤维血管组织,出血多者按压止血。于术眼颞上方做连带部分结膜上皮组织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略大于胬肉切除后的暴露巩膜面,注意尽量不带结膜下筋膜组织,并多保留角膜缘浅层基质组织。以10-0进口尼龙线将移植片缝合固定于巩膜区,保证上皮面向上,并角膜缘侧与植床角膜缘对齐,术后加压包扎2天,15 天拆线。
1.3 术后随访:要求患者分别于术后2 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随访6~12个月,观察裂隙灯下角结膜情况(缝线在位情况、植片存活情况、角结膜创面愈合情况、有否感染等);判断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分析复发原因。
1.4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术后3个月胬肉体部萎缩,手术区表面光滑洁净,结膜平复无充血,角膜创面上皮覆盖,无新生血管;有效:胬肉静止于角膜缘,体部无充血;复发:治疗后胬肉不萎缩,体部充血,角膜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术后早期眼部均有轻度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3~4 天后逐渐减轻。术后1周左右角膜创面基本修复,移植片与球结膜轻度水肿,色泽鲜红,移植片均存活。术后2周水肿与结膜下出血吸收,下方供区角膜与结膜创面均逐渐被上皮覆盖,恢复良好。术后2周1例(1只眼)并发病毒性角膜溃疡,3周1例(1只眼)并发真菌性角膜溃疡,均住院治疗后痊愈。术后1个月,127例(138只眼)角膜光滑,干细胞植片透明,新生血管消失,植片已与周围球结膜融合,其中11例(11只眼)角膜创面愈合欠佳、角膜缘创面见部分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术后3个月,13例(13只眼)(包括2例2只眼角膜溃疡愈合患者)出现胬肉体部充血,角膜缘创面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侵入,视为胬肉复发。术后最终随访,视力进步1~3行。
2.2 疗效观察:治愈87例93只眼,治愈率为61.59%(93/151);有效40例45只眼,有效率为29.80%(45/151);复发13例13只眼,复发率为8.61%(13/151)。复发性胬肉合并睑球粘连4例(4只眼),其中合并干眼患者2例(2只眼);活动性肥厚性胬肉1例(1只眼);不正确的点眼姿势、持续的眼部炎性反应1例(1只眼);年龄小于45岁8例(8只眼),其中2例(2只眼)见大的新生血管枝;5例(5只眼)内直肌止点靠前;1例(1只眼)术前合并角膜白斑(病毒性)并发病毒性角膜溃疡,1例(1只眼)术后持续激素点眼并发真菌性溃疡。
3 讨论
翼状胬肉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角膜表面及结膜下胬肉残留组织是形成胬肉术后复发的基础,而巩膜表面新生血管进人角膜创面是胬肉复发的根本原因。胬肉切除后,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可遮盖内直肌止端及部分暴露巩膜,能起到一种屏障作用防止努肉的复发[2]。通过收集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患者151只眼,复发13只眼,复发率为8.61%,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胬肉切除并羊膜移植术复发率为低[3]。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能降低胬肉复发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移植来的干细胞迅速分裂增殖,使创面较快的上皮化,其增殖压力抑制结膜上皮细胞的长入,从而防止了源于结膜的血管长入[4];②角膜上皮干细胞是由其下的基质成纤维细胞调控的[5],基底膜在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包括基底膜及部分基质的角膜缘植片与其所带的结膜构成了一个相对正常的微环境,彻底扭转了胬肉的病理过程;③结膜角膜缘联合植片比单纯的结膜植片有更强的机械屏障作用;④手术中最大程度避免胬肉组织的残留和增生,使角膜创面更光滑,利于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修复;使结膜移植片与周围结膜创缘对合良好,避免创缘内卷及外翻,促进创口愈合及移植片的成活;术中巩膜床的充分止血亦有利于移植片与巩膜床的贴附,充分保证了移植片的成活;取上方角膜缘组织是因此处干细胞分布最多,并且上方的结膜创面不易暴露,减少了感染机率,更利于创面修复[4]。
虽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翼状胬肉切除并羊膜移植术能降低胬肉手术复发率,但复发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笔者分析13例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患者,多见于术前合并干眼等眼部疾病、胬肉肥厚、内直肌止点靠前、复发性胬肉合并睑球粘连、年轻、感染、术后持续的眼部炎症患者。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结膜各部分均有杯状细胞分布,鼻侧结膜及半月皱襞部位分布最多,杯状细胞的功能是分泌黏液,黏液对保护非角化的黏膜表面非常重要,如果黏液不足,结膜就不能保持湿润。在翼状胬肉术中,如果较大范围的切除鼻侧球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将减少尤其在二次手术的患者,将影响到粘蛋白的分泌量[6]。此外,如果术中结膜植片太大、位置太靠穹窿及太深,将影响到副泪腺,使水样液分泌减少,二者均可导致术后泪液分泌试验长度减少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严重时发生干眼症[7];②翼状胬肉的结膜下组织是一种活动性病变,故术中一定要把胬肉范围内的结膜下组织尽量切除干净,以求彻底而杜绝复发;其上的结膜组织要尽量的少切除,尤其在半月皱襞处,这不仅是美观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减少杯状细胞的损失;移植片应小一些薄一些,位置不要太靠近弯窿,尽量减少副泪腺的损失。对肥大的胬肉,内直肌止点靠前的患者,术中更大的创面,内直肌更多的暴露,易于导致术后持续的炎性反应;③对于年轻、复发合并睑球粘连的患者,多具有肥厚的眼球筋膜和活跃的创伤愈合反应,术后激活局部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不正确的点眼姿势,持续刺激角结膜组织,角膜上皮得不到及时修复和角膜缘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因手术刺激引起的结膜及角膜缘成纤维细胞增生,分化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并发感染的患者,宿主的炎性反应导致角膜上皮细胞的正常愈合能力受到抑制,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再生及胶原组织的再构造, 促进角膜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愈合,溃疡周围致炎因子持续刺激,愈合后过度增殖,导致角膜创面的瘢痕形成和胬肉的复发[8]。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虽然可以较单纯翼状胬肉切除、翼状胬肉切除并羊膜移植术能降低胬肉手术复发率,但如果要进一步降低及至避免复发需要术前排除干眼等眼部疾病,并且术者具有高超的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彻底切除胬肉、严密止血,术后正确的点眼技术指导并且及时控制眼部炎症,可以达到较好的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靳雷,崔建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 (6):1218.
[2]Sarnicola V,Vannozzi L,Motolese PA.Recurrence rate using fibrin glue-assisted ipsilateral conjunctival autograft in pterygium surgery:2-year follow-up[J].Cornea,2010, 29(11):1211-1124.
[3]Alpay A, U?urba? SH,Erdo?an paring techniques for pterygium surgery[J].Clin Ophthalmol 2009,3:69-74.
[4]T seng SC.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mbal stem cells[J].Eye,1989, 3:141-157.
[5]T seng SC.Regul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orneal epithelial stem cells[J].Mol BiolRep, 1996,23:47-58.
[6]LiM,ZhangM,Lin Y,et al.Tear function and goblet cell density after pterygium excision[J].Eye,2007,21 (2):224-228.
[7]Wang S,Jiang B,Gu Y.Changes of tear film function after pterygium operation.Ophthalmic Res[J],2011,45(4):210-215.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3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问题。文章首先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空间的拓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性。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师资队伍的选拔问题和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教学项目的有机整合问题提出了自己一点见解,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拓展训练 体育课教学 高职院校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团体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设置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刺激的学习内容,对参与学习的个人和团体进行一系列的考验,并最终实现培养参与者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以“教”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对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 开展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体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自觉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支配,克服困难,并完成任务的过程。而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肯定会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和障碍需要参与者通过与同伴之间的配合,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克服。这个过程不但是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参与者的意志品质逐步得以培养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知,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拓展训练中的断桥项目,实质上要克服的并非是单纯的距离上障碍,更是心理恐惧所造成的障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要挑战自我,克服内心的恐惧,因此,通过参与此拓展项目,在学生的控制能力和决断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均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 开展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因为拓展训练所涉及的运动项目通常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的,而且在开展的过程中多数都是以团队来作为学习的单位,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每位学员的行为表现都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因此,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觉、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开展拓展训练能够有效的拓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空间
目前来说,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中仍然是将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主要的内容,然而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很难将学校现有的以及潜在的教学资源充分的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去。而拓展训练的出现,则有效的改善了这种情况。拓展训练所需的教学投资比较低,而且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的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等较其它的教学形式而言也比较低,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形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拓展了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和空间。
二、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两点建议
(一) 注意相关的师资队伍的选拔问题
体育任课教师是体育课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师资队伍的选拔问题是决定拓展训练能否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学校现有的体育任课教师中进行选拔和培训。这种方式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拓展训练时的一个常见的选择,也是最切实有效的一个选择。在采用这种方式来选拔相关的教学师资时,一定要注意遵循自觉自愿、认真负责的原则,而且要注意关注所选拔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知识结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并根据开展拓展训练的需要和所选拔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次,培养学生骨干以助教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由于拓展训练所采用的多为团队学习的方式,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操作的过程中,每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位相应的任课教师来带领,所需要的师资数量比较高,而从学生中挑选综合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同学,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之后,让其以助教的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失为解决师资需求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最后,与专业的拓展训练机构进行合作。这种方式能够保障授课的质量和水平,但是教学成本却相对较高,而且教学活动的连续性也会受到影响,目前采用这种方式的学校还比较少,但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时,可以根据本校的现有条件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取舍和选择。
(二) 重视拓展训练与高职院校传统的体育课之间的有机整合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项目的否定和摒弃,而是要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将拓展训练巧妙的糅合到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去,为传统的体育课堂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具体来说,要将拓展训练与高职院校传统体育课进行有机的整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注意将学生拓展训练的成绩与传统的体育课的测试达标成绩相结合。这样不但能让体育课教学的目标得到良好的实现,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体育课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要重视低风险、低要素的拓展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这类项目一般来说对场地、器材以及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低,因此,要将其引入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相对来说要容易很多,能够有效的促进拓展训练和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的有机整合;最后,可以将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一定的改造,巧妙的融入拓展训练的理念,从而实现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与拓展训练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 常会丽.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4
内容提要: 为提高诉讼效率、统一执法尺度,知识产权审判机构的专门化已逐步成为一个国际趋势。德国设立专门的联邦专利法院,由法律法官和技术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专利效力案件,在解决法官对技术问题的司法认知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考察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审判组织专门化的利弊,为将来的改革方案提供借鉴。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加强,经贸自由化和科技发展成为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两大力量。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法律制度,越来越为各方所重视。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诉讼纠纷不断发生,不仅造成诉讼成本的增加,甚至演化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工具之一。虽然国际条约的签订使各方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逐步趋同,但法律的执行仍依赖于司法机关的完善。各国为增强本国在知识经济市场的竞争力,纷纷通过制定修订法律、设立专门机构、培训执法人员等措施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设立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或法庭,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变革。
有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国内学界的讨论已久, 2005年该问题列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项目的一项子课题开展研究。本文试通过分析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制度的历史变迁,探究其立法取向及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提炼其制度设计本身的要旨与理念,以期对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运作机制进行评估,为将来的改进方案提供借鉴,亦为有关知识产权审判机构专门化的讨论提供一些参考的资料。
一、德国联邦专利法院设立的背景及依据
德国于1877年成立帝国专利局(Reichspaten-tamt),当时仅负责专利案件,直至1884年才扩及商标案件。在专利局内设有无效委员会(Nicht-gkeitssenat)和上诉委员会(Beschwerdesenate),分别负责审查有关专利商标的无效决定及撤销等其他行政决定的再审查。该委员会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机构,其成员皆为公务员。对于专利局无效委员会所作决定,在联邦专利法院成立之前,依据1881年专利法第10条的规定,可以向帝国高等商事法院(Reichsoberhandelsgericht)①上诉,即专利局无效委员会的审查作为帝国高等商事法院的前置审查阶段。但是,对于专利局上诉委员会的决定,法律未规定当事人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直至1950年代,一位专利申请人就其专利申请被专利局驳回且被上诉委员会维持之事件向巴伐利亚州行政法院提起上诉,认为缺乏对此类案件的司法救济违反了宪法(德国基本法②)。1957年巴州行政法院在判决中指出:当事人不服行政决定时,可向行政法院起诉。专利局不服该判决,遂向联邦最高行政法院③上诉。上诉理由主要是:专利法赋予专利权私权的性质,专利权的授予只是对私权的明确和固定,在实体上不能视为公法事件,不应被认为是行政法院裁判的对象。从程序上看,专利局上诉委员会的裁判保障了合议组的独立性,具有司法的作用。1959年6月13日,德国联邦最高行政法院作出判决指出,从专利局的组织结构看,无法将其内设的申诉委员会视为法院,其所作决定属于行政机构的行为,行政法院可将其撤销。④此项决定在确立行政、司法分立原则的同时,也产生了如下问题:专利无效诉讼属行政诉讼,其终审法院为联邦最高行政法院,而专利侵权诉讼的终审法院为联邦最高普通法院,两者分离⑤难免导致法律见解的不一致。而且,行政诉讼采三级三审制,导致专利申请案件审查延迟,不利于产业界。加之,专利案件具有技术专业性,由行政法院审查,明显加重其工作负担。因此,上述情况促使立法者重新审视有关专利局行政行为的司法救济程序。
1961年3月16日,德国国会在第12次修订的德国基本法中增订了第96条第1项规定,德国联邦就有关工业财产领域法律保护事项设置联邦法院。在此基础上,德国专利法第65条增加规定,联邦专利法院必须设立在德国专利商标局⑥所在地慕尼黑,便于专利法院充分利用专利局的图书资源、技术审查人员与设备。同年7月1日,联邦专利法院正式成立。
由于德国联邦专利法院是国际上第一个专门处理知识产权诉讼⑦的法院,其设立基础及运作便成为各国设立专门法院的重要参考对象。
二、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的人员及架构
(一)法官
依据德国专利法第65条规定,联邦专利法院设院长一人、庭长和其他法官多人,且均须符合法官法规定的任用资格。法官分类比较特殊,包括法律法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法官。技术法官是德国法院系统中独有的设置。他们的法律地位与法律法官一样,有着与之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在法官法第120条和专利法第65条中都得到了明确。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被任用为技术法官的人必须是在德国或者欧盟境内的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毕业并通过了技术或自然科学相关方面的国家级或学院级考试,且至少在自然科学或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此外,技术法官还必须具备法定的法官资格,他们必须经历法律法官必须经历的法律专业学习及专业考核。由于对技术领域和法律领域都有较高的要求,技术法官一般从德国专利商标局的资深技术审查员中选任。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法官制度仅在联邦专利法院中设立,专利无效案件的终审法院——联邦最高普通法院——并无技术法官的设置,而全部由法律法官审理。专利法院之外的普通法院对于专利案件中的技术问题,通常委托鉴定人鉴定,鉴定费用一般为2—3万欧元,审理时间为3—6年。而专利法院审理专利无效案件的时间通常为1年或1年半。
据截至2007年10月的统计资料,联邦专利法院共有法官118名,其中法律法官61名、技术法官57名,包括1名法律法官的院长和1名技术法官的副院长。另有其他公职人员144名。
(二)法庭配置
依照德国专利法第66条规定,专利法院内设上诉庭( Beschwerdesenate )与无效庭(Nichtigkeitssenate)两类,具体庭数由联邦司法部部长核定。目前,共设有29个审判庭,⑧其中无效庭4个,上诉庭25个。25个上诉庭中有1个实用新型上诉庭、13个技术上诉庭、9个商标上诉庭、1个植物品种上诉庭和1个法律上诉庭。
1(专利)无效庭(第1—4庭)
受理不服专利商标局对于专利所作无效、强制许可的授予或撤销的上诉,一般采5人合议庭, 1名法律法官担任审判长, 1名法律法官和3名技术法官参审。简单案件则由1名法律法官和2名技术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
2技术上诉庭(第6—9、11、14、15、17、19—21、23、34庭)
受理不服专利局对于专利申请、维持、撤销及限制等行政决定的上诉。13个技术审判庭之间有明确的领域分工,例如:第6庭主要负责水利、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第7庭主要负责机械制造领域;第9庭主要负责交通工具行业,如汽车、火车、航空器制造业等。由1名法律法官和3名技术法官组成合议庭,技术法官担任审判长。
3实用新型上诉庭(第5庭)
受理不服专利商标局对于实用新型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所作决定的上诉。一般采3人合议庭,法律法官担任审判长,参审法官视案件类型不同而异:若系无效决定,参审法官为2名技术法官;若系撤销决定,参审法官为1名技术法官、1名法律法官;若系授权决定,参审法官则为2名法律法官。
4商标上诉庭(第24—30、32、33庭)
受理不服专利商标局对于商标的决定的上诉,因所涉争议主要是法律问题,由3名法律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
5法律上诉庭(第10庭)
受理不服专利商标局对工业设计及其他行政决定的上诉,因所涉争议主要是法律问题,由3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
6植物品种上诉庭(第35庭)
受理不服德国联邦植物品种保护局所作决定的上诉。合议庭由2名技术法官和2名法律法官组成,法律法官担任审判长,但若案件只涉及品种保护法第30条规定的品种名称变更时,则只需由3名法律法官组成。
(三)行政人员
专利法院的行政机构包括,院长、副院长、法官事务室、预算室、(非法官人员)人事室、秘书室、新闻公开室、图书室、专利律师培训室、保密室。各部门主管均由法官兼任,兼任行政事务的法官的案件量减少,薪水并不增加。其中,新闻公开室负责:出版年报、接待外国来访、外国知识产权资料收集、网络维护与内部资料保护等;法官事务室负责:法官人事资料、法官职务事务、法院事务分配、主席团事务,咨询会议事务等。
三、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的案件审理
(一)受案范围
1当事人针对德国专利与商标局决定提起的有关专利、商标、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上诉。
2当事人针对联邦植物品种局的决定提起的有关植物新品种的上诉。
3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期间针对专利授权提出的异议。
4当事人针对德国专利及德国境内的欧洲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5当事人针对专利或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之授予或撤销提起的诉讼,以及要求调整法院通过判决确定的强制许可使用费的案件。
(二)审理原则
1申请原则
专利法院基于法院审理案件的“不告不理”原则,诉讼程序由当事人书面申请启动,不能依职权。根据处分原则,原告可以撤回申请,终结诉讼。
2调查原则
专利法院审理依职权调查为主导,不受限于当事人诉请的事实,且不受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的限制,但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有完全及真实陈述的义务。
3言辞辩论原则
通常情况下,专利法院采“书面审”。在当事人申请、法院认为必要等情形下,可进行开庭审理(口审)。事实上,技术上诉庭审理的绝大多数案件采言辞辩论程序,因为大多数当事人提出口审的申请,且法院认为口审有利于澄清争点。对于专利无效案件,依据专利法第82条规定,被告如果未按法院规定的1个月内提出答辩,专利法院可以不经口审程序,认为原告主张事实成立,径直裁判。若被告如期答辩,则应当进行口审。
4非强制专业原则
当事人可亲自或委托人出庭,任何具有诉讼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人,不采取专业人强制的制度。但当事人是外国人的,则必须委托律师出庭。
(三)案件量分配及判决评议
据专利法院年报, 2005年收案3606件,结案3631件,未结7431件; 2006年收案2978件,结案3318件,未结7091件。2007年上半年收案1199件。收案、未结案数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德国法院组织法规定,法官选出主席团(Prae-sidium),法院人数在80人以上的,应选出10名法官组成主席团,院长为当然的主席团主席。主席团是法官的自治组织,负责讨论次年各审判庭的案件量分配,以及法官在各庭别之间的调任。为确保在各庭的工作量,各庭所有成员在年度开始前,必须讨论并书面确定谁负责法庭调查,谁负责草拟判决书。庭长不承办案件,不用写判决书,但必须主持庭务,督导法官,并担任案件审判长。
无论在上诉庭还是无效庭,只有被委任参与审判的法律法官与技术法官才能对审理结果进行建议和表决。表决必须依一定顺序进行。根据专利法第70条第3款,法官中工龄最短者最先表决,工龄相同时,年龄最小者最先表决。审判长最后表决。结论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票数相同时,审判长的意见为决定性意见。德国法院中仅联邦最高法院公开合议庭不同的意见,其他非终审法院均不公布不同意见。
四、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问题实质
从根本上说,我国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受公、私法分离审理的二元理念的影响,按案件性质分别由民事庭、行政庭按照各自的程序审理。在处理工业产权案件时,通常同时涉及权利有效性(行政诉讼⑨)与侵权赔偿争议(民事诉讼),而侵权赔偿责任是否成立,又以权利的有效存在为前提。因此,在行政诉讼对权利有效性确定之前,民事诉讼通常会面临诉讼中止的问题。如果涉嫌刑事责任的追究,诉讼程序将更为复杂。由于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审判职能的分轨并行,因此,在同一专利或商标既涉及民事侵权又涉及权利无效的情况下,往往造成司法救济的延迟,不仅造成当事人时间、资金等资源的耗费,裁判的一致性、安定性及司法效能等也受到质疑。当事人长期陷于诉讼,司法资源在不同诉讼程序间的重复耗损,既不利于及时定分止争,也对我国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产生负面影响。
实质上,平行程序10问题和技术问题是当前专利诉讼架构中的两大焦点问题,前者重在诉讼效率,后者重在实体正确。
平行程序的实质在于合议庭是否具备能力对专利无效涉及的复杂技术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如果可以,则考虑在单一程序中解决侵权和无效的问题,否则,只能交由专利复审机构做第一步的审查,然后由法院司法复审。
技术问题的解决不必依赖于德国式的技术法官。因为即使是技术法官,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主要技术领域。所以,通过特定的程序设计保障技术问题的解决可能是更好的途径。
五、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解决路径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上述问题,亦是围绕诉讼效率、裁判正确、判决的一致性而展开的。因此,解决问题的目标应明确为裁判的及时、正确、公信。为实现诸目标,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路径:
1审理层级的减少
导致目前诉讼延滞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平行程序的存在导致纠纷解决的程序复杂化;二是,因技术认知能力的欠缺而过多依赖技术鉴定。如前所述,如果合议庭无法具备与专利复审机构相当的技术审查能力,那么只能维持平行程序的现状。然而,鉴于专利复审程序本身具有“准司法”的性质,且法院对技术事实的认定并不必然因审级的增加而精进。为缓解诉讼程序的延滞,可以考虑减少无效程序的审理层级,即有两种选择:一是,参照德国模式,将专利复审机构纳入司法体系,设立专门的专利法院,其审查即为一审;二是,将目前无效诉讼的“二审终审”改为“一审终审”,从程序结构上化繁为简。日本、德国的无效诉讼程序皆属在普通民事诉讼之外单独设立的特殊程序。
2技术审查官的引入
事关裁判品质的最基础因素,是审判人员对诉争事实的正确认定和法律的妥当适用。因此,要提升诉讼品质,就要提高合议庭人员本身的素养。知识产权案件大多涉及专业技术问题,如何组成适当的合议庭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这不但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还关系到法院运作机制的变动。
法官的本职在于指挥诉讼的进行,尽管知识产权案件涉及专业技术的领域,但是专业技术领域的类别各有不同,欲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已属不易,要求知识产权法官皆能具备技术背景,更不现实。因此,可以考虑直接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程序中增加“技术审查官”的设置,或者将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加以适当改造,即将专利案件中陪审员的选任范围限定为技术专家,类似日本调查官和专门委员的“混合”,既可以强化调查官的庭审功能,又可以最大可能地涵盖技术领域。
3法官的进修
法官的工作重心在于主导诉讼进行,一个知识产权法官所应具备的能力是在了解技术要点之后作出正确的法律结论,而欲同时成为技术领域的专家并非易事。加上知识产权案件与普通民事案件在处理程序上基本相同,似乎并无必要一定要求审理法官具有专业技术的背景。但是,法官具有一定的技术知识,有助于增强对案件中的技术问题的理解,一个适当的知识产权法官应当是在精通法律的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对科技有热情了解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增加有关科技知识的培训内容,以助于法官对技术事实的司法认知,即使将来案件的审理有技术法官或审查官的参与。
4审判机构的专门化
为改善目前诉讼程序繁复、司法救济延迟的问题,将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由一个专门法院或专门法庭审理,即不必强调不同诉讼程序的专业类型,而将重点置于纠纷解决的一次性,以提高诉讼效率及司法资源的运用效益,这正是审判机构专门化、集中化的出发点。
(1)优点
A法官素养的提升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通常涉及技术事实的争议,如果设立专门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则可以通过审判经验的快速积累,增加法官对技术领域的正确判断,亦可提高诉讼和解的可能性。另外,专门法院的设立可以增强知识产权审判原则适用的一致性,进而增强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信赖度。事实上,知识产权法律并不难以学习,重要的是法官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判决对社会或产业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冲击,加上知识产权新议题往往具有国际性,并不局限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法官必须随时接触最新的知识产权法律资讯,进而审慎地作出适当的判断。
B诉讼效率的提高
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技术性,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法官对于较为复杂的技术事实,通常委托第三人进行技术鉴定,当事人亦有自行委托鉴定的权利,同一诉讼中可能出现多份结果不同、理由矛盾的鉴定报告,不仅造成诉讼程序的延滞,而且导致当事人对裁判结果信任度的降低。如果在专门法院的框架下引入技术法官或技术审查官的制度,则大大增强合议庭处理技术问题的能力,降低对外委托鉴定的机率,提高诉讼的效率,保障裁判结果的公正。
(2)缺点
A专门机构的法官因固定审理特定类型的案件,鲜有接触其他民事案件的机会,不利于法官综合能力的提升。
B专门机构的设立,可能会使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律相互割裂,各自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C在部分地区,知识产权案件量的不足,将影响专门机构的正常运转。在知识产权专门机构中,不同程度地吸收技术法官或技术调查官参与法庭审理,协助合议庭处理复杂的技术问题,以减少诉讼时间,提高审判的正确性和可预见性。应以不同案件类型的专业诉讼程序为基础,强调当事人的利益保护,而不应仅以法律性质作为划分审判权限的唯一标准。只有设立专门的法院或法庭等审判组织,才能有效突破二元制的限制,提高裁判品质、裁判效率以及司法威信。
六、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建议方案
1考量因素
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因素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过程中被纳入了考量。
(1)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是否有设立专门法院的需求?普通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是否有难以解决的困境?
(2)是否有新的法律或社会形势已经或将来促使知识产权案件的大幅增加而有回应的必要?
(3)普通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是否有诉讼效率低下的现象?
(4)是否有足够的案件量足以支撑专门法院的运行?
(5)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在专门法院审理对诉讼事务有何影响?
(6)专门法院的设立对普通法院有何影响?
2模式选择
强化审判组织机能的方法众多,成立专门法庭或专门法院是两大选择方向,孰优孰劣?以下试从两个角度作一比较。
(1)专业素养的提升
法官的专业素养与法官职位的相对固定是相辅相成的。专门法院较专门法庭的优势在于,专门法院的法官会较为久任,而普通法庭的法官会面临职位轮调的问题。此外,专门法院的法官因为集中于同一法院,与分散于各法院的法庭法官相比,更容易形成共同的见解。
(2)立法的兼容性
将知识产权案件归属于专门法庭审理,必须考虑有关程序法或实体法的修改问题。而若能成立专门法院,制定专门法,将一并解决组织架构及诉讼程序等问题,成效自比个别修法明显且快速。
因此,从长远看,似应以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为战略目标。在中短期阶段,则宜着手推动知识产权审判职能的适当集中,突破传统的二元限制,实现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审判的合力,增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功效。
3步骤实施
以欧洲专利法院的设立为例,其实质在于当今专利大国(区域)试图通过司法救济强化保护其技术领先地位,从而刺激技术创新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虽然欧洲专利法院能否最终得以成功设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政治力量的角力,但是,无论是欧洲专利法院条约草案,还是有关语言翻译的伦敦协定,都不难看出,专利法院的设立进程是有清晰步骤的。就象EPO的设立一样,之前也曾有各种纷争,但是毕竟先把框架搭建起来,并逐步发展壮大。没有最初的动议和实施,也不可能有现在的EPO。因此,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一个集中化、专门化的欧洲专利法院出现在未来的某个时段。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局与美国、日本、欧洲专利局并称为“世界四大专利局”,专利格局反映出的经济发展态势更加需要相适应的诉讼架构。以欧洲为鉴,我们似应着眼在具体步骤的科学规划和步步落实上。
七、结 语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提供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创新,攸关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各主要法域在其司法改革中均高度重视此问题。我国正在致力于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设计有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已不仅仅是司法资源的分配问题,更是国家整体利益的提升和保障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法院设立的价值在于其宣示意义以及对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推动作用。
提高诉讼效率、确保裁判的正确及一致,是成立法院的主要目的,当诉讼程序有所不同,且案件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基于立法精神或司法政策的考量,即有必要在现行的司法制度之内,设立知识产权的专门法院或专门法庭,以回应社会变迁所带动的法律修正,并针对诉讼特性设计相应的诉讼程序。鉴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和专业化考量,我国有必要将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纳入战略规划,更有必要着眼于程序架构上的化繁为简以及合议庭组成上技术力量的配置,逐步整合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及刑事的诉讼程序。藉此有效改善日益凸显的诉讼效率降低、裁判不一等问题,最大发挥专门法庭或专门法院在整合司法资源方面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司法专业形象,促进国家的竞争实力。至于知识产权法院或法庭构建中的组织架构、人员编制、审判权限、程序事项等等,仍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加以吞噬星空考量。
注释:
[1]帝国高等商事法院后来改为帝国法院(Reichsgericht),二战后改为如今的联邦最高普通法院。
[2]1945年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4项第1款规定,任何人的权利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3]1961年修正前的德国基本法第95条第1项规定,德国联邦应设立联邦民事法院、联邦行政法院、联邦财政法院、联邦劳工法院及联邦社会法院。
[4]BverwGE, 8, 350
[5]德国专利侵权程序与专利无效程序的分离,可以追溯至1882年、1887年帝国法院(即后来的联邦最高普通法院)的两个判决,将侵权诉讼与无效诉讼分属不同法院管辖。德国学者Kohler曾认为,在1877年的专利法中,并不禁止审理侵权诉讼的法院对诉讼中提出的无效抗辩作出个别判断。后1892年专利法修正案规定,专利无效只能在授权日起5年内向专利局提出。据此,两程序的分离予以明确。然而,这种规定并不符合当时法国、瑞士、丹麦、奥地利、美国、英国等将两程序合一的国际主流。考察“分离论”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在德国引入专利制度的当时,德国政治体系采普鲁士官僚制度,行政传统力量比较强大,法院独立裁判体系不甚发达。将专利无效宣告权赋予专利局,可以理解为出于对强大行政权的一种信赖,以及对普通法院是否胜任的担忧。反观英美法系赋予法院判断侵权及效力的权限,未曾产生“分离论”的类似争论。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专利制度源于英国专卖条例,而该条例的制定初衷是为了限制王族的权力,将专利效力的判断权限交给法院,即为制衡王权的一种措施。
[6]1998年德国专利局改名为德国专利商标局。
[7]仅受理关于专利(相对于我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工业设计、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授权及效力方面的争议。侵权案件仍由普通民事法庭审理。
[8]在规模上类似于我国审判庭内的合议庭。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5
一、创设情境,领进门
信息技术可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情境,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根据这一课的内容特点,应用CAI创设了“购物”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并在这个虚拟的“商场”中,摆设了很多常见的不同种类的商品,这一生动而熟悉的生活情景一出现,立刻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的注意,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因势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商场,随之布置“购物”的任务。生动的画面配合亲切的话语,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经验,强烈地诱导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他们兴高采烈地对问题进行探讨,磨拳擦掌想要试一试。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完成了“师傅领进门”的任务,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自己去“修行”打下了基础。
二、人机交互,重实践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过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掌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多次强调“数学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交互性是信息技术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优势,它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音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的优点,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使难以觉察的事物能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失为学生参加“实践”的好方法。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兴趣盎然地购买着货物。购物的过程中,计算机对学生的购物情况予以评价和及时调整帮助,同时可以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形成人机、生生、师生之间的立体化交互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交互性的优势。
在购物过程中,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再加工和再创造,对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地了解,同时又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在购物时,有的学生考虑到了物品的实用性,还有的学生考虑到了携带物品时的方便性,更多的学生想到了怎样用较少的钱买到合适的物品。这种让学生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不仅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突破难点,解疑惑
教师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 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拓展延伸,倡自主
巩固练习是一节课的拓展与延伸,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这一环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对学生这样说:“这么一点儿练习题都不做,你实在是太懒了!”其实学生不爱做作业是有原因的,那么枯燥乏味的习题,任谁都不会爱做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怎样能调动学生做练习时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对习题感兴趣呢?在教学中我设计包含有动画、图形、声音的练习题,发挥人机交互、立即反馈的显著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有“试一试”、“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块,难度从易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生既可以按顺序从易到难逐步练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跳过某一部分,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水平选择内容,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异步”作业的设计,为每一类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效的改变了课堂作业“一刀切”的现象。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元角分练习题范文6
关键词:数学学习;提高成绩;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66-02
从教育学的专业理论上讲,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所以说,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从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出发,找寻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方法介绍。
一、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与兴趣的结合并非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也不是兴趣背景下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研究,而是基于初中数学的学习特点而进行的考虑。
1.充分利用课本上的练习题。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数学课本上无论是概念性的理论问题还是例题以及课后的练习题,都是专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经过科学的考虑精心组织安排的,有一定的科学性。课本上的练习题也是课本内容的针对性练习,同样这些练习也是最基础的,其他的试卷上的试题都是根据它而延伸的,课本是一切试题的根源,切忌一些老师一味的追求题海战术,忽略了课本的重要性。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在教学中老师大多数也会注意到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在新知识的摄入初期,所授内容太过浅显,就会起到一个低起点的反作用,所以说,数学教学中引入是一个重要的课堂环节。引入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主要依托方式,下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引入案例:案例一:课前准备纸片和剪刀,以及量角器等工具,做一下活动。活动一:利用课前准备多边形纸片,以及已有的知识,依次测量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八边形的内角和。活动二:小组讨论问题答案,收集不同的测量方法,选出最为简单及正确的。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能力
1.促进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也要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笔者认为促进合作交流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小组合作。在素质教育中加重了提前预习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案,供学生预习使用,在预习中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让同学们积极的讨论、思考。案例二:每小组选派一人画一个任意的三角形,然后组织每个小组的学生开始讨论如何才能画出它的全等三角形?老师可以做以下提示:全等三角形是三个边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是否一定是六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画出一个全等三角形?然后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的条件最少。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一直是跟着老师走,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不清楚自己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过于依赖老师,老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以及自我反思。在授课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自我提问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中国的学生不善于提问,老师可以换一种方法,例如,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几个问题,然后任意抽取,最后老师需要做的是总结性陈述,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知识不完善的地方。
3.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根据学习水平的差别,分层次的进行辅导。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覆盖全班级的育。
三、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对策
1.培养学生沉稳的心性,防止急躁。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智不成熟是他们的特点,遇事容易急躁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习中出现急躁的情绪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的。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当心理与智力同时提高才是一个学生成长的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比较烦躁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下趣味题目的练习。
案例三:趣味问答。125×4×3=2000 显然这个式子是不成立的,但是亲爱的同学,你能不能在这个式子中巧妙地插入两个数字7,使得等式成立呢?
2.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数学是一个需要自己反复思考的学科,这样才能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初中刚开始的时候,中学生没有意识到反复思考的重要性,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逐步的引导。在教学中,老师要合理的分配课堂安排,留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讲新的知识。
3.根据学科特点,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不是一个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的学科,需要的是技巧性的学习,就像一道数学题的解答方法不止一种一样,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比较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比较倾向于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
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及兴趣,只有这两点具备了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成绩。所以老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且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层教育等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多向自己提问,形成发散型思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发现学生有急躁不安的情绪时要寻找合理的办法加以调节。同时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兴趣和方法都具备的条件下,才会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富强:初中数学教学五中指导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4).
[2]周旭亚: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群文天地,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