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话文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话文翻译范文1
关键词: 英汉文化空白 词汇空缺 翻译
1.引言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cultural blanks),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的。例如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对牛弹琴、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a green eye,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Trojan horse,take French leave,a black sheep,a frog in the throat,a bee in one’s bonnet等。
文化上的空白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词语空缺,继而造成意义上的冲突,如英语“flower”也常用来指女人,但汉语“花”这个词,经过一定组合后却有别的意思,例如:拈花惹草,花街柳巷里的“花”是指不三不四的女人或妓。这样一来在进行英汉间的翻译时我们应当格外小心,字斟句酌,力求通过恰当的翻译来填补这种“空白”,避免“冲突”。
2.文化空白产生的原因
2.1文化背景上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故有不少是农谚。如:骨瘦如柴(be lean as a rake),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众人拾柴火焰高(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 means drawing nothing)。
英国人喜欢航海,故用语不少源于航海事业。例如: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好风快);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
再如英语借用fish的比喻很多,汉语中却为空缺。英语说“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how to swim.”和“Fish begins to stink with its head.”,而对应的汉语表达是“班门弄斧”和“上梁不正下梁歪”。英语说drink like a fish,汉语只能用“牛饮”对应。牛在以耕田为主的农业园中非常重要,因此造成汉语中有许多由牛引出的词语,如:牛脾气、牛角尖、孺子牛、牛劲、吹牛、牛鬼蛇神、对牛弹琴等。英国是个游牧民族,与奔马有关系,因此由马引出的词语较多:blackhorse(黑马),talk horse(吹牛),a willing horse(工作认真的人),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ride on the high horse(盛气凌人)等。
2.2风俗上的不同
任何语言的词语只能在和人们具体生活的环境相联系的情况下才会有意义。奈达(Eugene A.Nida)在其1981年出版的一本论述文化的书中,曾举了一系列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如中国人和英国人都说:“我们诚心相爱。”“I love you with my heart.”,但是在非洲许多语言里,人们得说“用肝来爱”(love with the liver);英语中把男人的喉结叫做“Adam’s apple”,而在苏丹的一种语言里,喉结就被称为“喜欢啤酒的那个玩意儿(the thing that loves beer),这听起来委实有些奇怪,但却是个事实。另如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如“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2.3制度、信仰和世界观不同
在多元化世界里,因各民族制度、信仰、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千差万别,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与词汇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如对人权(human right)有着不同看法,英美的人权主义和发展中国家所理解的人权主义也不同,民主(democracy)、自由(freedom)、正义(justice)、人道主义(humanism)等抽象概念,都因立场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理解。
另外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相关词语。中国古代盛行佛教和道教,于是在汉语里有阴阳、八卦、观音、风水、龙王等词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等谚语。西方世界信佛教和道教的人极少,因此英语中在这一块就产生了空白。同样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圣经》几乎每家都有,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西方人口头上总挂着God和Christ等,而中国没有上帝、耶稣,只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神话中的龙王。英语中有关基督教的谚语也特别多:The devil lurks behind the cross.(是魔鬼躲在十字架后);God tempers the wind to the shorn lamb.(上帝对剪过毛的羊会减弱风力)还有不少谚语直接产生于《圣经》,如:
a drop in the bucket(沧海一粟),出自《旧约・以赛亚书》:Behold,the nations are as a drop of a bucket.
clean hands(洁身自好,清白无辜),出自《旧约・诗篇》:He that hath clean hands,and a pure heart.
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但颜色一用于人类社会,在人们心目中就产生特定的意义,引起特殊的联想,如在英语世界里黑色表示悲哀与庄严,而在中国和朝鲜以白色表示哀悼,有时也用黑色;绿色对英美人有时意味着嫉妒,而对法国人有时却意味着不计前嫌;在欧洲,紫色一般是权利的象征,而在东方黄色是不可侵犯的尊贵颜色。
又如对数字,各民族也有各自偏爱。三、五、八、九在中国词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用来表示数量多。“13”这个数字在西方是大忌,但北京人却偏爱这个数字。清末小说家文康在《儿女英雄传》里塑造了侠女“十三妹”;无独有偶,明陵恰好是十三座,统称“十三陵”;一个北京百年老店同仁堂药铺,号称“十三太保”。
2.4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美国人打招呼时经常说:“Hi.”“Hello.”而中国人却常说:“你吃饭没有?”难怪有一个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听了很生气,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没有?我有钱!”
又如“你辛苦了”在中国使用范围很广,而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若把它直译为:“You’ve had a hard time.”或“You’ve gone through a lot of hardships.”都是不贴切的,有时还会引起误解。对一个经过长途旅行后刚到达中国的外国人,可以说:“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或“You must be tired from a long trip?”表示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吗?”之类的客套话。而对刚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人,可以说“Well done! That was a hard job.”或“You’ve got a hard job.”。
2.5文化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清静无为”。而美国人好大喜功,勇于进取。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长期处于农耕的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吃饱饭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所以见面时最常用的招呼语便是“吃饭了没有?”,词汇里出现了许多饭的比喻,如:要饭的、饭桶、吃闲饭、吃大锅饭、抢饭碗、铁饭碗、丢饭碗等。而英语中没有“饭”的概念,西方人是以面包作为主食的,和汉语“抢饭碗”意思相当的表达只有“He ha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而不说“He has taken away my rice bowl.”,所以有out of bread(失业),breadline(领救济金队伍)等表达。但土豆作为西方国家的主食之一,却产生了不少关于土豆的比喻:big potato(大人物),small potato(小人物),hot potato(棘手问题),mouse potato(电脑迷),couch potato(电视迷)等。
3.文化空白该如何翻译
那么既然是空白,没有交叉点,翻译还可不可以进行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一个翻译工作者除了自己要有娴熟的驾驭母语的能力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框架,这包括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如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开发利用自然的方式、深海捕鱼等;物质文化、技术方面:如家中的物品、建筑、交通工具等;社会组织方面:阶级亲戚关系类别、性别角色、法律与政治体系等;神话模式:宇宙世界起源说、禁忌、超自然观念等;语言结构方面:语音系统、构词法、词意、句法关系等。译者应当掌握两种语言,熟悉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成功扮演两种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媒介者的角色。总体上来说,一个翻译工作者若见多识广,就可以帮助他克服许多文化上的障碍。
4.结语
文化上的空白是因国家间的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那么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这种文化上的空白就具体表现为词汇、用语等方面的空缺。作为翻译实践者,其作用就是要使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这就要求译者充分理解两种语言背后包含的不同概念、观念及信仰等,扮演好传词达意、尽己所能去弥补这种空白的角色。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也对现代的翻译实践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7.
[2]何刚强.英汉口笔译技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
[3]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白话文翻译范文2
关键词: 翻译困难 翻译失败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而忽略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翻译的失败。
1.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何谓文化?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英国学者泰勒(E.B.Tylor,1871),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事物的总和。文化并不是抽象的,它是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人类以自己的情感、技能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语言上不同,文化上各异,但人类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能力,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同一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这就是文化差异的渊源。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表面上存在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我们必须从文化背景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事物内涵上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源始于生活上的不同而形成。
2.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的:面对同一物体,用以概括的概念也有出入,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的概念。英语black tea在汉语中不叫“黑茶”,而叫“红茶”;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的表达不同的概念,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2.2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的消息”,而应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 the story”,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与视角相反的“ahead 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2.3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s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或clay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将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2.4生存环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在语言中的一种表现是习语的运用。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地理方面的差异,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道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例如,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be 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2.5地域政治及风土人情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本身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而所表达的思想则又必然归属于某种专门知识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教育、文学乃至风土人情等。英汉两个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政治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例如:Those were days when the sun never set on the British flag nor rose on many an East End home.不了解英国的地理知识,大多数人会误译为“那些日子里,太阳从未在英国国旗上落下,也未在东方家庭升起”。实际上,从地理上来看,英国伦敦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叫West End,是富人居住的繁华地区;而东区,即East End,则是穷人居住的地区。East End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因此其正确译文为:那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伦敦贫民区千家万户从不见天日的岁月。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无论译者的文字修养和工夫多么到家,缺少文化背景都是不行的。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词语传达意义的能力取决于对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所携带的文化信息的感知和敏感。倘若不考虑文化背景,翻译则无法真正实现交流的目的。而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败不仅出现在诸如双关语、成语和俚语中,而且在产品广告和促销等实用翻译中也屡见不鲜。
中国很著名的“白象”品牌电池曾试图在美国打开销路。译者把“白象”直接翻译成对应的英文“white elephant”,而词组“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可指某种无用的东西。很明显没有人心甘情愿购买自称为“无用的东西”的电池。当“白象”电池进入美国市场时,其命运可想而知。与此类似的是中国“帆船”牌地毯在打入美国市场时,也采用对应的英文“junk”,而“junk”在英文中也有“垃圾”的意思。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使得“junk”带来的不良联想必然影响“帆船”地毯的销路,其结局也不难想象。
本文只是粗略地讨论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说明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切不可低估。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3.结语
不同语言区域的人们进行交流一直是语言行为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共享的需要,翻译作为克服障碍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在二十一世纪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时,必须意识到翻译困难和翻译失败的原因,以及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否则将在文化、科技交流及国际贸易中引起误解,从而导致翻译失败。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戎林海.翻译与文化知识.外语教学,1990,(1).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中国翻译,1998,(1):25.
白话文翻译范文3
论文关键词:石川啄木,周作人,目的论
石川啄木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被称为“国民诗人[1]”。其短歌一改从古至今的一行书写形式,以独特的三行书写,自由地表现了口语定型诗的魅力,对日本近代新和歌的改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一生的重要创作都收录在歌集《一握沙》《悲伤的玩具》中。
“周作人是最早翻译日本近代和歌的翻译家[2]”,“也是最早译介石川啄木诗歌的翻译者[3]”。他以白话散文体的形式翻译日本的和歌被朱自清称为“实在是创作[4]”,尤其是20年代译出的作品,以崭新的散文体形式及白话文的语体对当时的诗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并且促进了一个新的诗体“小诗”的诞生,对此后的中国白话新诗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以石川啄木的歌集《一握砂》《悲伤的玩具》,周作人的译本为中心,从目的论角度,把周作人翻译歌集的“目的性”做为切入点,对目的论在近代和歌汉译过程中的接受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的论
目的论,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文本的研究模式,把翻译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目的性的选择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而人类一切行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的,因此,翻译行为的实施也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译者都会选择特定的文本和运用特定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目的论的提出者弗梅尔将翻译目的分为三类:一类是译者所要达到的一般性目的,比如说赚钱:二是译文在目的文化语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第三类是使用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
所有翻译行为所要遵循的第一法则就是目的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全过程,从翻译材料的选用到翻译策略的采用,都必须遵循翻译目的。
二.周作人的翻译策略
1.形式:
周作人认为日本诗歌的特征是“用了简练含蓄的字句暗示一种情景,为别国所不能及的……”“但因此却使翻译更觉为难了。”[5]
原文:病みてあれば心も弱るらむ!
さまざまの
泣きたきことが胸にあつまる。[6] 「一握の砂
译文:生了病心也会弱了吧!
各式各样的
要哭的事情都聚到心中来了。[7]
用简洁的语言,运用句子的长短度,以散文式的节奏变化来让读者感受到了和歌的魅力。初看译文看似平板,其实却充满了趣味。啄木的和歌不拘泥于韵律和定型,打破以往不分行的书写的惯例而分了三行,非常自由。周作人用散文体来翻译,不拘泥于韵律和语法,“实在是创作[8]”。
2.语体:
啄木的和歌用的是近口语体的语体,周作人用白话文来翻译,传达了白话潜在的表现力,同时也准确传达了和歌近口语体的趣味。
原文: 茶まで断ちて、 わが平復を祈りたまふ 母の今日また何か怒れる。
译文: 连茶都戒了
祈祷我的病愈的
母亲今天又为了什么发怒了。
周作人用近似于翻译腔的定语句型,表示词语的关系,用长定语来修饰“母亲”,用“了”表示动词的过去时态。并用了结构助词“的”,这是白话特有的。
原文:かなしきは我が父! 今日も新聞を読みあきて、 庭に小蟻と遊べり。
訳文:悲哀的是我的父亲!
今天又看厌了报纸,
在院子里同蚂蚁玩耍去了。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单词很多,每个单词都很独立,周作人则充分发挥白话文的表现力尽量用双音节的单词,音节数增加的同时也缓和了句子的节奏。如“悲哀”“玩耍”的双音节单词使译文更加流畅。
原文:鏡屋の前に来て ふと驚きぬ 見すぼらしげに歩むものかも
訳文:来到镜子店的前面,
突然的吃惊了,
我走路的样子显得多么寒伧啊。
译文加上了原文中没有的人称代词“我”,这对几乎没有人称代词的中国古典诗歌简直是一种挑战,怪不对朱自清称赞其“简直是创作”。
周作人的白话可以说,是把中国古代的白话、民间口语和外语溶合在一起的新式的现代语。很重视句子成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主谓定状语交错在一起,甚至有几重修饰,注重营造和歌整体的意义,而且少了中国古典诗歌式的晦涩。
由此可以得出,周作人是采用了白话散文体这一翻译策略来翻译啄木的短歌的。
三.周作人的翻译目的
1917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我国文坛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已经完成,在诗歌方面也是白话体诗歌独占鳌头。但是,到了1921年,中国新诗坛却有了个暂时性的沉默,为了打破这个沉默,1921年5月,周作人写了《新诗》,刊于6月9日《晨报副刊》,他在文章写到“现在的新诗坛,真是可以说消沉极了。……新诗提倡已经五六年了,论理至少应该有一个会,或有一种杂志,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了。现在不但没有,反日见消沉下去……”[9]。
他其实是想用外国的思想和手法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关于新诗他这样说道“新诗本来也是从模仿(外国诗歌)来的,他的进化是在于模仿与独创之消长[10]”。1921年8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杂译日本诗三十首》,12月翻译《日本俗歌四十首》,又陆续发表《日本的诗歌》,《日本的小诗》等。啄木的短歌也是在1922年翻译的。
啄木在近代文学史上,“用恰当的表现方式体现了近代诗精神,树立了新诗歌[11]”受到瞩目。他用三行书写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和歌不分行的惯例,被视为是一种变革。啄木的这种叛逆、革新、独创的歌风,正好与当时周作人心涌现的突破旧框框的期望形成共鸣。
由此得出,周作人翻译啄木的短歌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取日本近代和歌中的新要素 ,进而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
四.翻译策略的有效性
1.散文体
汉语为独立语,每个单词都有丰富的含义,语法变化也很少,即使是和日语有相同的字数,相对应的内容也不同。“三十一个音大抵只能当得十个汉字,如俳句的十七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不过六七个汉字罢了[12]”。如果用10个或7个汉字来翻译和歌和俳句,音节过于紧迫,加快了节奏感,就会失去原作的情趣。语法变化少,就无法表现原文复杂的语法和“特有的助词[13]”。当翻译啄木的近口语体和歌时,这种语言的差异就成为很大的障碍。
周作人提出用散文体来表现和歌原有的趣味。他在《日本的诗歌》中关于日本诗歌的翻译说道“如将他译成两句五言或一句七言,固然如……嚼饭哺人一样;就只用散文说明大意,……但此外别无适当的方法”[14]。在《日本俗歌六十首》中他说“我的翻译,重在忠实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但一方面在形式也并不忽视,仍然期望保存本来的若干风格。这两面的顾忌是我不得不抛弃做成中国式歌谣的妄想,只能以这样的散文暂自满足。[15]”
周作人正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反复考量最后才采用了散文体。
2.白话文
周作人用白话文来翻译啄木的短歌,不得不提到其把翻译作为工具,改革新文学的这一思想。他在《谈翻译》中曾说道“自从严几道发表宣言以来,信达雅三则为译书不刊的典则,……但仔细加以分析,达雅重在本国文方面,信则是与外国文有密切关系的。……假如真是为书而翻译,则信达最为重要,自然最好用白话文,……文言文译书不很费力而容易讨好,所以于译者有利,称曰为自己而翻译,即为此故,不过若是因为译者喜欢这本原书,心想介绍给大家去看,那么这是为译书而翻译了,虽然用文言译最有利益,而于读者究不方便,只好用白话文译去[16]”。他把翻译目的分为为书而翻和为自己而翻,提出如果是为读者介绍的话最好用白话文翻译这一主张。
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对策和具体翻译方法。如上所述,周作人翻译的目的是吸取日本近代和歌的新要素促进中国新诗的发展。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周作人选了啄木的歌集,采用白话散文体的翻译策略。
3.小诗的诞生
从1921年到1924年,中国诗坛兴起了一股小诗的风潮,大量的小诗在报刊上刊登。朱自清对此这样总结:“现在短诗底流行,可算盛极!……这种短诗底来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据我所知,有以下两种:(1)周启明君翻译的日本诗歌,(2)泰戈尔《飞鸟集》里的短诗。前一种影响甚大。[17]”指出了周作人翻译的日本诗歌对小诗的巨大影响。而当时的小诗也确实和周翻译的短歌很相似。比如:
从堤边,水面
远近的杨柳掩映里,
我认识了西湖了!应修人《我认识了西湖了》[18]
这首小诗无论从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和周的译文极为相似。用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语句,表现了作者一时的感想。
五.结语
翻译和创作是不可分离的。翻译为周提供了一种创作新诗的尝试,而周又在次基础上创作了自己的新诗。1929年他发表了自己的新诗集《过去的生命》,收纳了36首新诗,其中的一首《小河》,被称为是“中国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19]”。
周作人萃取了日本诗歌的精华,使中国诗坛从创作的苦闷期中摆脱出来,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促进小诗的诞生,可以说是达到了其翻译目的。但是其有效性也是有限的。1924年以后革命的硝烟浓起,小诗的形式和格调却与时代不相适应,其内容短小,无法承载复杂而深刻的内涵,小诗的作者们也纷纷停止了小诗的创作,转而寻觅其他的形式来符合时代的要求。
但是,正是因为周作人的翻译,为中国新诗坛开辟了一条虽不开阔但与众不同的途径,这也可以说是中国诗坛的一大收获。
参考文献:
[1].李艳霞.从目的论看梁实秋与鲁迅翻译官的异同[J].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4
[2].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人大学出版社,2000
白话文翻译范文4
1、肥为多肉之意,与“瘦”相对。也形容土质含养分多或指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等。胖是指人体内含脂肪多,安泰舒适,古代也指祭祀用的半边牲肉等。
2、含义不同。肥为多肉之意,与“瘦”相对。也形容土质含养分多或指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等。胖是指人体内含脂肪多,安泰舒适,古代也指祭祀用的半边牲肉等。
3、来源不同。胖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白话文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肥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白话文翻译: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
4、侧重不同。“胖”是指一个人有很多肉,体型宽广,但是很结实。“肥”是指脂肪较多,通常形容动物,形容人的话,带有贬义或者蔑视的作用。比如形容“桃花流水鳜鱼肥”,从来没有人说“桃花流水鳜鱼胖”。
(来源:文章屋网 )
白话文翻译范文5
《文言实验课本》是首都师范大学刘占泉老师编写的实验教材。以“文言独立”、“层级推进”为指导思想。初一年级重诵读与积累,初二年级重美读与积淀,初三年级重自读与译注。
学生很喜欢文言诵读课,一旦逃离了为了繁琐考试而学的“死于章句,废于清议”的怪圈,文言学习的魅力就凸显出来。事实上,文言中不仅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还珍藏了中国语言之美的全部奥妙。在诵读中,在吟诵中,那种古典之美直击心灵,真有游目骋怀的快乐!
这节课的目标是诵背《文言实验课本》中的《论语四则》和《世说新语》之《道旁苦李》。五则短小文言,希望初一的孩子们能够当场背诵下来。
我自己在文言诵读方面就是门外汉,所以很忐忑。备课备得艰难。最后决定,豁出去了,管他三七二十一,读起来再说,临场应变。
上课,没有任何客套,只是告诉孩子们,今天的课型和学习目标。
然后开始读背。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
我说,孩子们,咱们现在回到古代,成为古人,成为孔子。首先咱们是快乐的孔子,你看,他在自我表扬呢!
我示范读,用很自得的自我表扬的腔调。读得慢,摇头晃脑,自我陶醉。
孩子们笑,跟着我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也摇头晃脑起来。
读了几遍后,让孩子们读了一次白话文的翻译。只读了一次。
我的第二轮范读在“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三个句子上做了强调和夸张。然后边问边引导学生读―――
“孔子为何不亦说乎?”学生读:“学而时习之。”
“孔子为何不亦乐乎?”学生读:“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称自己为君子呢,为什么?”学生读:“人不知而不愠。”
孩子们配合得很好,于是我连续来了好几个“王老师不亦说乎”“王老师不亦乐乎”“王老师不亦君子乎”。
教室里气氛很好。
然后反过来,我读“学而时习之”,学生读“不亦说乎”。又想着法子结合当下情景造句,让学生不断抢着说“不亦乐乎”。
比如,我说:今日无作业!今日放假半天!1班考试大捷!1班运动会夺冠!……几轮下来,似乎滚瓜烂熟了。
第二则是“三人行”。
我说,孔子自我表扬够了,现在他开始表扬别人了。读──
先读文言,再读白话文。
我让孩子们翘起大拇指,对着自己的同桌读背,对着我读背。孩子们都读笑了。我提醒孩子们脸上要有真心欣赏的表情,提醒他们读“必有我师焉”的“必”字要有对人性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我还让他们把“三人”换做自己真实的同学名字再读再背诵。
教室里鲜花烂漫。
第三则“知之为知之”。
我说,现在,变换场景。开心的孔子离开了,严肃的孔子登场了。他在教训他的学生子路呢。
教训他啥?这次先让学生读了白话文翻译,然后才读文言。读这则孩子们的问题较多,主要是“诲女”老读错。
我让学生演读。自己先当老师,做出很多种表情动作教训子路,有气急败坏的,有循循善诱的,有慈眉善目的,也有凶神恶煞的。然后我做学生,规规矩矩地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让他们分别想象着场景指手画脚用文言教训我。我均答:“弟子谨记!”孩子们很过瘾。
接着又分别请出几对孔子和子路,请他们想象情景“原音重现”。
第四则“温故而知新”融合在上一则中一并解决了。我说,这可能也是孔子对子路的教导和期望呢。教训了学生哪里够,还需要教方法给技巧。你看,孔子怎么说呢?这则简单,很快学生就会背诵了。
《论语四则》诵背完后,作了一个小结。然后请了一组同学依次上讲台背诵。基本上都能背诵下来。
最后是《道旁苦李》,还有十二三分钟的样子。
先让学生读白话文翻译讲故事,然后读一遍原文。接着我选读白话文句子,让学生迅速用文言来回答。最开始是按照顺序来,然后打乱顺序,还是要求学生应对文言。先可以看书,后边就不准看书了。这个师生配合的过程很有些激烈,我感觉每一个孩子都精神高度集中。
几轮下来,很大部分孩子能背诵了。
白话文翻译范文6
一、译者以“信”为本
虽然“信”、“达”、“雅”三个字,早在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家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就已经全部出现了。但是,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却是严复的一大贡献。严复的“信、达、雅”三字经,有继承、有发展、涵义深、影响大。郁达夫说:“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皆知。”周作人也说过:“信、达、雅三者为译书不刊的典则,至今悬之国门无人能损益一字,其权威是已经确定的了。”
赵元任是完全赞同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的,但并未僵死地将其绝对化,而是注入自己辩证的思维。1968年10月23日,赵元任在台湾大学讲演《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文章一开头就说:“严又陵先生尝论凡从事翻译的必求信、达、雅三者具备才算尽翻译的能事。不过说起雅的要求来,虽然多数时候是个长处,可是如果原文不雅,译文也应该雅吗?……所以话又说回头,还是得拿信作为翻译的基本条件。”正是坚持译者以“信”为本,30岁的赵元任没有跟风像严复一样,为求所谓的“雅”而袭用秦汉文言译书。而是追随、刘大白等倡导的白话文运动,用语体成功地翻译了《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等名著。信达是魂,灵活为要,是赵元任一生译论的标尺。因此,在他77岁高龄发表的这篇讲演的结尾仍强调:“我们现在其实还没有很超过postgate五十多年前论翻译时候所注重的话。他说:‘大家都承认,虽然大家不都实行,一个翻译的基本优点就在乎一个信,谁翻译的跟原文最近就是谁翻译的最好’”。
二、信、达、雅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赵元任聪慧深思,博学多才;一生获得两个哲学博士和三个荣誉博士的尊衔,曾是与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并称的清华学院四大导师。1938年赴美后一直在夏威夷、耶鲁和哈佛等大学供职,53岁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他对信、达、雅三者的辩证认识,充分体现了远见卓识、实际灵活的翻译思想。
“信”是赵元任翻译观的根基,他坚持没有信就谈不上翻译,不信的东西可称为创作但不能称为翻译。虽然如此重视有加,但是他并没有把“信”绝对化;认为“信”也是相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文中,赵元任专业地从语言与非语言、语境、情况、借用语、范畴、音韵、节律和韵等多种角度论述影响译文“信”度的因素。
“达”是赵元任翻译观的灵魂,不达没完成语言桥梁任务,同样不能称之为翻译。他长袖善舞,充分发挥自己博学多才、精通多种语言的特长,千方百计、灵活多变地完成达的目的。在翻译《一个女人的自传》时,为了准确传神地把妻子杨步伟的回忆录翻成英文;他频繁使用改译、节译和增译手法,采取“偏离充分性而取可接受性”的达的翻译策略。
“雅”是赵元任孜孜以求的翻译最高境界,它是区分平庸和杰作译品的标尺。尤其可贵的是他反对拘泥于机械的、形式上(例如严复的文言译文)的假雅;而倡导应翻译内在要求,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真雅。这也就是赵元任翻译审美再现的追求,在《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等译著的审美再现并没有直译原文,而是创造性地“归化”译文,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著审美功能。
三、译作《阿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经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