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安全法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1
1.1建筑工程项目违规现象严重。
在近年来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检查中,发现部分项目无视国家建筑法规规定,规避报建、图审、招投标等基本的法定建设程序,在资金不到位、条件不具备、不履行任何工程建设程序的情况下“未批先建、违法开工”,这些行为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已经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依法建设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仓促开工,盲目推进;另一方面,个别地方部门为了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往往“重项目、轻管理;重指标,轻监督;重开工率,轻质量安全”,片面追求政绩,忽视质量安全隐患,为开发企业开绿灯,督促开发企业推进建设项目。
1.2建筑市场混乱、企业法制观念淡薄。
当前,在施工中以包代管的情况非常普遍。实行总分包工程的总、分包单位,只负责包任务,不负责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仅仅依靠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严重脱节。一些企业没有把安全生产摆在应有的位置,一味追求经济利润,认识不到安全对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重生产、轻安全、重经营、轻管理、重效益、轻教育的现象严重,违章指挥,对事故查处不力,导致安全生产管理薄弱,事故隐患得不到解决,安全工作无法落实。
1.3建筑工地安全隐患多。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负责人监管不利,不能对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工人和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或者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没有及时有效的得到制止也是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有的工地为了抢工期,违规操作,不仅导致了施工质量的降低,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1.4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建筑工地负责人为了降低成本,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没有建设维护工人安全的设施。同时建筑商资金运作困难,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办法提供财力的支持,同样是安全隐患的存在诱因。
1.5工程建设责任落实不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5.1建设单位在不按规定支付安全费用,导致施工企业无安全经费或安全经费不足;或建设单位一味压缩工期,工人长期加班造成疲劳作业引发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1.5.2施工企业的部分项目经理、安全员存在挂靠现象,项目经理和安全员在多个项目兼职,无法做到同时在施工现场;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法规和标准意识差,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2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反思及监管对策
2.1完善建筑安全法规,加强监督。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法律做后盾。要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建筑安全生产,就必须提供法律保障;要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机构建设。加强监督机构建设与建立健全安全法规,是适应市场经济法制化管理的根本。2.1.1建立比较完备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为建筑安全法规的完备提供依据和方向。2.1.2明确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和责任。首先,作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督和国家监察一样都属于政府行为,是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必须健全执法机构和人员,保证必要的经费,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应赋予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统一执法的权力,维护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形象、公正性和权威性。其次,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依法行政的责任主体,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安全实施监督管理,是具体实施监督的执法机构,不应是直接的专业技术责任主体。
2.2加强对违规项目的查处力度。
认真履行建设工程法定的建设程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有关文件精神,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联系,重拳出击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大对相关单位的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依法建设意识。
2.3对工作人员的进行安全教育。
针对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农民工多、违章作业多的现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和实岗培训。特别是结合当前工程建设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的作业标准培训,着力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因不安全作业带来的建筑施工常见事故。
2.4安全监管部门落实责任。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法规条例仍需完善
据统计显示,在1997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与2004年所实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我国建筑市场通过以法律性建筑建设管理法规条例的约束,从当时的时间以及市场角度去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问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现今形势下,随着社会不断飞跃发展以及建筑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现有的法规制度、法规条例已然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建筑行业部门的规章制度与行业管理机制,从而暴露了不少弊端和不足之处,如建筑安全法规条例中的内容就只是从某一特定的人或某一特定施工工序来进行规范,并没有囊括建筑生产的全过程以及人员管理的相关具体法律法规;现行建筑施工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健全、完善,而部门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交叉甚至两相矛盾的情形,这从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以及发展,因此,现行建筑施工相关法规条例仍需完善。
(二)生产为先,安全为后的意识普遍存在
虽然说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的首席负责人,但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同时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就会必然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在这之际,有的企业领导为了“抓”自身政绩,片面性的追求生产效益,加大生产规模,只抓生产,只重效益,自身对安全生产意识不到位、本质上不够明确内涵,生产为先,安全在后,从而忽视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一味的下达生产指标,强调施工进度,而对安全生产防控、防范却忘在脑后,甚至挪动专项资金。有些重视生产,忽视安全,加强施工现场进度,一味的盲目指挥施工人员蛮干、乱干、抢工期,严重的影响了施工建设的客观规律,而在侥幸中求安全的完成施工作业任务;还有些现场施工人员紧急、野蛮施工,现场施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到位,保护意识、观念差,在模板工程、外架工程等的高危高空作业时野蛮施工,时常性发生安全事故,这种生产为先、安全在后、重视生产、忽视安全的思想意识为企业加大了施工安全隐患。
(三)检查力度与监督职能还需强化
做好建筑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做到严格自律并与政府监管实行相统一的监督管理执行原则,政府的监管原则基本上还挺还留在传统单一的突击性检查阶段,缺少日常性的监督、监理效用与有力举措,而现行的安全执法检查监督力度明显不足,只停留在形式,做好表面上的工作。作为政府检查监理执行部门,就应按照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行动下去,落实安全监管资金,不能运用落后的管理方式、手段,对于安全事故要客观、公正并尽快的解决处理,检查监管行动不能日常性的落实下去,就客观上使政府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出来,从而缺少了严肃性与权威性,在无形之中就助长了事故瞒报与不报行为的发生,致使了安全监督、监管人员不秉公执法,存在相互结党营私、的现象并故意虚报事故处罚标准,甚至是替建设施工单位逃避惩治责任。另外,政府在监督执行检查的时间方面,只注意到地区部门的安全局势,对辖区内的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作业开展进度相结合,从而促使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监理失能,违背了监督与检查职能的深层安全意义。
二、施工安全管理的改革思路
(一)设立健全管理机制
近些年,我国对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条例建设都已比效完善,内容也普遍囊括了安全生产的诸多环节,但是随着建筑建设行业市场的规模延伸、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建筑安全法规条例就更需要进一步对其细致化的结合现行实际生产施工特点进行改进完善,而《建筑法》的实施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具体的体系制度,并不是那么明确到位,这就需要设立以现行市场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制度,明确违法事故行为的具体惩治措施,并加强建筑法律法规、安全标准以及管理规范制度的制订、修订,明确具体实施内容,如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等。
(二)施行有效安全经济政策,实现制度管人
根据建筑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建筑安全生产施工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行促进建筑建设行业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费用提取、施工过程风险抵押金、意外事故伤害险、工商险、以及意外安全事故死伤等的经济赔偿标准幅度,并依具体实际可操作情况再作出部署,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对施工安全过程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总之要不断借鉴法律法规,结合现行管理体制设立新的生产安全管理机制,同时要纳入具体的奖惩制度,实现人与人管理走向为制度与人的管理机制。
(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实现事后查处向事前控制的转变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项目是基层,现场是基础,应通过抓好项目,管住现场来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充分发挥出监督职能,对施工的建筑质量要实行全面性控制,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质量、规范、合理,最终完成质量标准建筑工程,全面预控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不延误正常施工进度、常规流程作业。另外,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尽职的监督和考核,以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职能、防控到位、施工安全、控制质量保障等。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3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现状;管理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广泛用新科技、复杂化的工艺结构设计的大 型 建 筑、高 层 建 筑 以 及 地 下 结 构 形 式 越 来 越多。同时,由于行业特点,使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 最危险的行业。[1]在建筑行业突飞猛进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生产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本文通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加强了我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认识,激发了我们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1、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事故成因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每年我国基本建设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5% 左右。工程建设的巨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规模使得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十分严重。安全事故与一切客观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必然有其特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事故进行全面而又具体的分析,辨明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安全环境因素
(1)通过对若干建筑安全事故的案例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安全事故是由于安全投入不足造成的。
(2)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受到地理环境、天气情况、气候状况、时间雷理、社会条件、政策等一系列环境的影响。事故的发生很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却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1.2 建筑工程顶目违规现象严重 。
在近年来对我国建筑工程顶目的检查中发现部分顶目无视国家建筑法规规定规避报建、图审、招投标 等基本的法定建设程序,这些行为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究其原因,建设单位依法建设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仓促开工,往往“重项目”。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是,在建筑企业中的部分职工不能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对建筑安全性认识不足。
1.3 建筑市场混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机制 不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高资质企业和低资质企 业之间、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之间、国有、股份、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 不规范,差距也很大。由于不同等级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安全制度 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转变等一系列深层次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和深度,也 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监管体制不完善
尽管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实践经验表明,建筑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安全管理整个系统的漏洞监管体制不完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这两者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 此说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4]
2、关于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构想
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信心,抓住面临的历 史机遇,以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和落实《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建筑业安全生 产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
2.1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体系和 技术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为建筑安全法规的完备提供依据和方向。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呼尽快出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操作性强的配套规定。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 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
2.2 明确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和责任
首先,作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督和国家监察一样都属于政府行为是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次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依法行政的责任主体,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使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在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从行业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总体去把握,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微观检查为宏观监督。
2.3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建筑生产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基本上都拥有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监控系统,它们采用高新信息技术手段对建筑生产活动进行监控预警。在建筑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方面,美国除一般的法律规定以外,主要依据1970 年颁发的适用于美国各州和地区的《职业安全与健 康法》。 应充分吸纳国 内外先进经验和成果,促进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问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对建筑安全雷理工作的反思,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 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项目也不断增多。在这种 形势下,建筑必须要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管控,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施工技术工程,结合工程项目具体需求。坚信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安生产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我国建筑行业会更加强有力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第2版[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7-8);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面对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严峻形势,如何更好的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了摆在安全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当中,由于参加单位的部分领导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工程当中,没有根据工程施工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在制度上的严重脱节。主要表现在:部分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安全患,现场当中的安全监督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导致严重的后果是同一性质的安全隐患从施工开始到竣工都没有得到整改。还有在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存在部分项目经理,并不重视整个施工建设的安全隐患问题,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强调安全,但是在实际具体操作过程当中,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样最终由于项目负责人管理不当,造成建筑安全问题产生。
1.2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与建筑安全生产相适应的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也相对滞后,存在着大量重复及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对违章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也不强,从而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不到位等。
1.3 建筑安全的培训教育存在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有不少建筑施工单位安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甚至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完全就没有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培训,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并不重视安全问题,这也是导致安全制度和施工工作不被建筑企业重视的原因之一。建筑企业在上岗前的施工安全教育,并没真正的落实到实际工作建设中使用,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的生产意识没有充分的提高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农民工占建筑施工当中的90%,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比较大,有些人通常同时在好几个地点干活,没有固定的劳动的场所,这也是导致管理上的相对困难。
1.4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投人的不到位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经济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可以顺利中标,在招标前通常都是对工程的造价成本压到最低,导致的后果是如果中标后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施工,可能连自己原有资金保本都是相当困难。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在建筑施工当中选择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当中安全生产成本,有效的控制成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建筑行业主要采取的办法是降低施工过程管理人员的支出,减少工程安全性保护的投人,例如,一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脚手架在搭建施工跟不上整个施工的进度,导致施工人员不能正常的进行高空作业,也并没有给施工人员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还存在一些模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正确的脚手架搭建,这样也会导致施工人员伤亡的事件发生。
1.5 监理工作不够到位
目前,我国的监理市场还不正规,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做的不够到位,没有真正落实自己的职责,起到安全监督的作用。有些监理人员一人跨区担任多个工程项目的总监,有些监理员同时担任多个工地的监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监理不能够详细了解自己的工程项目,又如何能做好自己的监理职责?当然也就不会对所监理的项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有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安全的隐患,或者发现后未及时进行整改,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另外也有些监理单位担心影响以后的任务承包,对业主只抓进度不顾安全的现象持迁就的态度。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应对策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找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使监督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真正能够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2.2 加大对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
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各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使各相关责任单位能够认真履行其法定职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处罚的力度。例如: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一些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施工企业,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可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停产整顿,经过整改后,如果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可以重新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这样能促使施工企业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保证施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2.3 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要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必须严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参与生产的各岗位、各工种安全责任。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参与,只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安全工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各类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机可乘,从而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进城的农民工,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不够,流动性比较大,很多施工单位不愿意在施工安全方面投人过多的教育培训,大多数安全教育的培训也只是形式性的。要对建筑施工工程进行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建筑施工单位首先是要对新人职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不断的加强施工职工的安全生产的意识。其次是对在岗前安全施工进行教育,例如:施工岗位的危险性因素,危害的程度和相关的防治措施要经常强调,职员工在日程工作当中要自觉地履行操作的正确秩序和规程,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 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工程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并及时支付安全生产费用。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就要不断增加对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
2.6 充分发挥监理机构的安全管理职能
对于工程监理机构,应加大调查、审核力度,尽可能地选用信誉良好、规模较大、技术较强的监理单位。对于施工中的监理活动,应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由施工企业协同完成安全监督、管理任务,对于已发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应及时告知施工班组、上报施工单位,责令进行整改,待验收合格后,才可继续进行施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应有作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7 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实体检查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的物质体现。要通过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等有效方式,规范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创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脚手架、提升机械、施工用电、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等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现场安全防护实体的检查,确保安全防护体系有效使用。
3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多个工种协同作业,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较大,为保证项目的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细化到每个操作岗位,加大对质量病害、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并及时进行整改,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规范一线人员的施工操作,从根本上提高项目施工的安全系数,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志坚.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四川建材,2009(06).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
Abstra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most are outdoor high-altitude operations, and the scene situation is changeable, is also the intersection operation of work,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or work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practitioners of uncertainty and flow,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 risk industry frequent accidents after min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 consequences is be obvious t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casualties and damage is irreversible, safety management requires tha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71
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促进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状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随着国家近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拉动内需的举措,基础大建设局面的全面开展,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就势在必行。一、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减少安全培训的时间和强度,导致很多的施工人员从进入现场开始就成为“危险源。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3、材料及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与施工安全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就难以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与安全有关的材料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采取全数检查难于实现的,但采用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加之有些承包商在工程中标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安全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控制不严或未按有关规定对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不进行复试,致使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例如,塔机吊构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削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萦落下,砸伤地下工作人员。
二、构建政府为主导的外部建筑安全管理环境
1、完善层级监督机制,引进其他外部监督体制
针对当前层级监督存在的问题,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的层级监督制度和有关安全机制的建设,严厉行政层级监督的工作,引进其他的外部监督机制,保障我国的《行政许可法》有效实施,实现我国建筑安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所发挥独特的作用。同时通过完善层级监督考核指标体系,促使建筑安全层级监督的完善,以加强对制度建筑安全管理结构的制约,确保不论是层级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有据可依和标准的统一,加强我国建筑安全行政管理的公信力。
2、建立健全法律机制,推动市场正常化发展
认真对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些建筑法规需要完善,并将这些需要完善的法规分类,分析这些法规存在漏洞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整改法案,从而为完善我国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供依据和途径。于此同时,还应该加快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建筑安全规章制度,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对不适合本地区的进行修改完善。在完善这些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的法律法规,还要依靠强有力的执法力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三、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加强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具体要求:
2.1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2.2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2.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3.4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3、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4、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四、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逐级落实安全责任
要按照《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确定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要建立健全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可把防火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年终考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平时加强监督、检查,尽可能做到消防隐患早发现,措施早制订,消防设施早到位,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严格施工管理,加强防火措施
在施工现场,要时刻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尤其是在重点部位用火用电时。施工中必须严禁擅用明火;施工现场要严禁吸烟,严格禁止擅自使用各种形式的明火。因施工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事先向现场主管部门申请并办理必要的动火手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同时要加强临时用电管理,使用合格电缆,线路布设合理,电缆不要铺设在可燃物上面,严禁乱接乱拉现象,尽量不用老化电缆,避免引起火灾事故。
五、加大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和培养,以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培训安全管理人员,使之队伍不断壮大,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建筑市场的需要。就是这部分经过培训的人员,多数也是只有理论缺少现场实际管理经验,所以对这部分人的培养势在必行。建议采取传帮带或师傅带徒弟的做法,也可采取内部培训的做法,有理论指导也有现场实际经验介绍,这样只要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一般为2-3年时间)就会成长一批较合格的安全管理队伍。再就是采取层级管理机制,既由业主、监理、总包和施工单位共同管理,以弥补其薄弱的部分,这样也就大大缓解了单位安全管理队伍不足的状况,同时还能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
建筑安全法规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改革;思路及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original building safety management idea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he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market, many defects and exposed flaws, need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reform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hope to a certain extent effective to reduc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Reform;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是指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建筑安全事故发生频率高、伤亡大、损失惨重、影响恶劣,是和其自身的生产特点紧密相关的。首先尽管建筑产品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围绕产品进行流动作业,这些作业不仅在施工面上平面展开,而且还必须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增高,在垂直面上逐层完成,使得岗位固定的作业人员不得不随时流动、其工作面上的作业环境随之不断变化,加之大量的人员、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等立体交叉作业,导致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威胁,安全事故很难避免。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改革的推行分析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法治转变
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较易引发行政处罚纠纷。因此就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安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工作,修订、完善“五大责任主体”安全职责、责任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等。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加以落实还必须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同时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分析每一起建筑安全事故,都可以找出背后违法的痕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安全管理过程中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缺乏理性管理,凡事以领导者个人意志和人际关系为转移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必须要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法规,促使人治向法制转变,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严格追究监察失职责任,依法加强建筑安全生产投入的监管,保证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不折不扣的得以落实。
2.2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实现事前控制的转变
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几乎很少从源头上主动关心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使得全国建筑安全形势随着检查活动的开展而成周期变化。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项目部或施工企业愿意私了或千方百计采取隐瞒行为。
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建立日常的、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的重心必须前移,并使其形成制度化。安全监督部门应加强企业安全事故预测与评价工作,从被动的事后管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源头上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强化安全基础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要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尽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管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总包企业不得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分包企业或个人施工,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另外,应大力推进建筑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打牢安全管理基础,确保施工企业本质安全。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要依法认真履行有关安全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定责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的监督考核,督促落实各方相关安全责任。
2.4全面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建筑企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之一,作为施工企业,其主要风险存在于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其中安全生产是其它各类风险控制的基础与保证。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可有效地提高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预控能力,保障施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自《建筑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已普遍开展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从而对保障建筑施工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应加强对各类安全风险的科学管理,通过计划性风险自留,非保险风险转移和保险风险转移等方式合理化解企业生产风险,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氛围。同时要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形成由保险机制介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活动,根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的优劣,实行浮动保费的市场新机制。深入推进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强化并提高保险公司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辅助管理和咨询服务功能,切实维护建筑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3总结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观念,应当符合人的要素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科学论断。因此,应该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以及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客观因素,在理论上探索降低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预防措施和评估手段,从安全管理制度上和管理方法上提出预控措施,促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以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必将大大的降低我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