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帝内经养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1
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生热”就这样掀起了!人们寻找幸福、寻找心灵的安宁、寻找身体的健康。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不生病,为了延年益寿,而且也是为了快乐、幸福,为了提高生命品质。
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那就要小心了。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的健康、快乐、长寿,是生命的最根本问题。
当代人怎样养生?有没有一部行之有效、又经过了时间检验的著作?有!那就是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
养生重在内求而不是外求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8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养生呢?同样也是要调和阴阳。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样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
养生重在内求,《内经》的“内”就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快乐的。
精气神调养获得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你从精、气、神三个方面来调养自己,就能健康、长寿。
当然我们还难以做到“上古之真人”那样“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但我们要努力像“中古之至人”“下古之圣人”那样“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五心”调养获得幸福人生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2
[关键词]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饮食结构;饮食节律;饮食禁忌
【中图分类号】 R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22-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他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问世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并且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也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内经》中涉及有关饮食方面理论阐述有下40余篇,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传统思想中就有“民以食为天”,它不仅仅体现了饮食文化,更体现了饮食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怎么能吃的又好又健康便成为了人们所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内经》中就对人们在饮食养生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做了相关的阐述。
一、饮食结构
(一)合理搭配,谨和五味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即代表多种饮食物。多样化饮食,可使人体的营养均衡,以满足生理的需求,同样也强调了多样化饮食对于人自身机体的重要性。这种饮食搭配原则与今天营养学所讲的营养学金字塔相得益彰。五味的偏嗜也会造成相应脏腑的损伤和机体的病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阐述了人体对饮食五味的依赖和太过的危害,反应了古人“过犹不及”的朴素辩证思想。饮食五味虽然可以养生,但是偏嗜五味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应谨和五味,才能健康长寿。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强调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二)反对过食肥甘厚味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指出“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消渴,卒中风,半身不遂,痿厥,气急而粗发为喘逆,肥胖则是由于贪食肉食厚味过多所致。据最近数据统计嗜甜饮食人群肥胖(33.7%)糖尿病(6.8%)和代谢综合征(12.8%)患病率高于非嗜甜人群。嗜油饮食人群肥胖(35.6%)血脂异常(33.9%)和代谢综合征(13%)患病率高于非嗜油人群。素食和体力活动充足人群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低于其对照人群,这也与《内经》经典中的思想不谋而合。《素问・刺法论》明确提出:“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古往今来的长寿者,关于饮食方面的长寿经验,几乎都提到了清淡饮食。
二、饮食节律
节有两个含义,一是节制,即不可过饱过饥,二是节律,即进食时间要有节律,不可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损伤脾胃。《素问・痹论》中有“饮食自信,胃肠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菸痔”。这些都说明了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到损伤,阻碍升降的气机,胃气阻滞、食积内停, 损伤脾胃。而《灵枢・五味篇》中又言:“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指出饮食过少对机体的伤害,饮食过少则造成脾胃化源不足、气血亏虚。“食入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说明肠胃在不断虚实更替地运动着。所以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这样才能保障和维持脾胃功能的正常活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对身体机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饮食的禁忌
有所宜就要有所忌,《内经》中不但教给我们什么应该吃、怎么吃还教给我们在不同脏腑有病患的时候什么应该少吃或者不吃。如《灵枢・五味》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 肺病禁苦”。又如《素问・宣明五气》中指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强调应根据不同部位的疾病对饮食五味要有所限制,不可多食,过多则能使人致病,病情加重。《灵枢・九针论》五裁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 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说明了随着病程和病位的不同,对五味饮食也要有所注意。
四、总结
《黄帝内经》中关于饮食观念、原则和方法的论述为后世饮食营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和状态的提出更高更健康的要求,中医关于养生的观念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按照《内经》中所建议的理论去做都会使人们延年益寿,并且也进将一步促进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润常.《黄帝内经》与饮食文化[J].药膳食疗研究,2000,(05):5-6.
[2]王其庆.黄帝内经理论与实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山东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校校释.黄帝内经灵枢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4]张雷,崔红月,刘爱萍,王培玉.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与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的关系[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05:447-450.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3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4
1基本观点
《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内经》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2]。
1.1“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3],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4];“得神者昌,失神者亡”[5],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6]。心困恐惧和思虑太过而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死亡在冬季。《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否“死于冬”,笔者认为其科学性还需探讨。
1.2“天人相应”观《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7]。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当代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过渡,继承和发扬《内经》的整体观,不仅对医学,而且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医学心理思想
《内经》指出心理活动不是虚构的而是由人体产生的。它认为心理活动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8]。并主张脏腑还是情绪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内经》以脏腑作为心理器官是不科学的。但《内经》把心理活动植于脏腑形体之上,同灵魂学说相比较有历史进步意义。
2.1病因及诊断方面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发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感病因。《内经》对此作了广泛的论述,指出情感失调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内因。《内经》认为感情活动与五脏一一对应。五脏所属的情感活动一旦过激,就会引起相应脏腑的病变,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一些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是人们长期处于节奏快速,应激频繁的状态之中,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适应不良导致的,这正是与《内经》的关于情感与五脏关系的论述有相通之处。另外,情感刺激的强度不同,致病的结果也不同,指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可以致疾病急起,甚至死亡。类似病例比较突出的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喜乐异常,使他突然得了癫狂。而对渐进性的精神刺激对身体的伤害也有明确的论述,如“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9]。可见,渐进性的精神刺激所致疾病多、起病缓慢、病程长、治疗难。
《内经》对情感致病的机理有所认识,指出情感除直接损伤脏腑外,还通过气机引起其他身心病变。如“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10]。虽然《内经》对情感致病机理的认识与现代身心医学观点有些出入,但不能苛求。
2.2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明确指出“病为本,工为标”[11],认为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身心特点,去辨证施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会促进和提高疗效。说明《内经》关于医患关系的论述是富有科学性的。
2.3几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内经》也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如望诊、问诊、切诊等,通过询问病人(心理等),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等来帮助诊治疾病。《内经》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12]即诊治疾病时,应尽量做到对病因、病史及相关情况细致了解掌握,才能有助于准确诊断治疗疾病。
2.3.1语言疏导法《内经》重视语言疏导,“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呼?”[13],它从人“恶死而乐生”的本能出发,告诉患者不遵医嘱的危险,讲明遵从医嘱的好处,诱导患者创造治愈疾病所需要的条件。着重通过医生的说服教育转变患者对医治疾病的态度和认识,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提高疗效。这也是现代心理治疗应遵守的原则。
2.3.2情感相胜法《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14],说明用一种情感去纠正相应的情感,可以调节情感过激引起的病变。从《续名医类案・郁证》记载:韩世良在治疗一个“思母成疾”的女患者时,暗中让女巫告诉患者,她母亲在阴间准备报复克命之仇,患者大怒,“我因母病,母反害我,我何思之!”事例虽极端,但患者“病果愈”。这是“怒胜思”的成功病例。
2.3.3移精变气法《内经》记载:“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15],只要对病人移易精神和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治愈。祝由是对疾病求助于“神”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患者祝说疾病的由来,用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16]。疾病是可以用精神疗法控制的,事先了解疾病的病因,可适当选用“祝由”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2.3.4针灸刺疗法《内经》指出,“神有余者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元中其大经,神气乃平”[17],神有余就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不要深刺,以免伤大经,这样神气才能平和。可见,针灸具有平复患者心理
状态的作用,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常用方法。
3对养生学的贡献
《内经》从整体观及“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8]。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3.1少私寡欲《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19],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20],即要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现代身心医学证明,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达到平衡,则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3.2锻炼形体《内经》从“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出发,认为形与神有机相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21],指出养神与养形可相结合,通过动形可以怡神。
3.3须应调神其基本原理就是适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升降沉浮,保持自身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目的。“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22]。强调根据春夏秋冬之寒热温凉的变化适应“生气”、“长气”、“收气”、“藏气”,而进行调养。并且“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23],一日之内阳气亦有所变化,如同顺应四季变化养生一样,也应顺“一日四时”进行养生。这就与现代人体存在“生物钟”的认识不谋而合。顺时调神也是“天人相应”的观点延伸。《内经》的上述养生心理思想含有积极预防的意义,对今天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对养生学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内容简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2]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6.
[3]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
[4]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0.
[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6]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05.
[7]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8.
[8]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6.
[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10]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0.
[11]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1重印):26.
[12]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81.
[13]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第二十九[M].太原:山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9:241.
[14]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3.
[15]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16]黄帝内经・灵枢・贼风篇第五十八[M].太原:山西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9:273.
[17]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M].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98.
[18]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太原:山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9]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
[20]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5.
[21]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5.
[22]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太原:山西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6-7.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5
(公历6月5-7日)
螳螂生 始鸣 反舌无声
[宜]午睡、勤消毒,注意卫生
[忌]物品发霉,疾病传染
芒种的“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种”,则指谷黍作物的播种。这一时节,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到了播种的时候。如果过了这个时节再播种,作物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农谚中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所以芒种又有“忙种”的意思。
芒种前后,由于此时雨量增加,空气中湿度加大,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因此这一时节又被称为“霉雨”季节。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之际,因此“霉雨”又被称为“梅雨”。同时,蚊蝇也开始大量孳生,各种疾病也更容易传染,因此五月又有“百毒之月”之称。由于端午节也在这个节气之内,端午前后,人们在门楣上悬挂菖蒲,为了就是避邪驱毒,以保平安。
在我国江西流传着一句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说出了这个时节人的特点――懒散。因此,芒种时期要注意多做运动,以利于气血的运行。另外中午最好休息一会儿,以利于体力的恢复。
饮食方面,应坚持减酸增苦的原则。
黄梅时节家家雨,不妨借用五枝汤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诗人赵诗秀的一首《约客》,把夏夜清悠寂寥的“闲散人”刻画地入木三分。每当读到这首小诗时,那恬淡的心境总让我忍不住默然微笑。
《约客》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梅子时节”,这一时节一般是从六月上旬到中旬“入霉”,七月上旬到中旬“出霉”。出霉后也就标志着盛夏的开始。有的说法认为“梅雨时节”是从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不管哪种说法,梅雨一般都在芒种节前后。
我国南方曾流行着一句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无日头”就是不见日光的意思。这一时期天气阴雨连绵,有时一下就是一星期。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年份就会出现“空梅”。所谓“空梅”,就是在这一时节本该下雨时却不下雨,结果造成旱灾。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梅雨时节,由于阴雨连绵,湿度很大,衣物、书籍等也都生出了霉菌。人体自然也会受到影响。南方多雨极易引起脾湿,脾主肌肉,四肢也会困倦无力,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湿。由于这个时候极易出汗,为了防止湿邪入侵,被汗水阴湿的衣物一定要及时更换,并经常冲澡。冲澡可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但中国有句老话叫“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因此出汗时不能立即洗澡。还有人在大汗淋漓时喜欢用冷水冲澡,这样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黄帝内经》认为,养生就要“顺四时,适寒暑”,我们的养生方法也应根据芒种所特有的气候特点而制定,首先就得做到凉血祛湿。
祛湿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做到凉血呢?因为此时气温高,地气热。大家可能有种感觉,就是夏天连大地都“蒸得慌”,这就是地气热的一种表现。人的脚是踩在大地上的,就像植物的根扎入泥土中一样,因此与大地是同气相求,这样就会出现血热。所以这一时节,我们得吃一些凉性的食物。中医认为瓜类大多属于冷凉性的食物,如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除了饮食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药浴。许多人可能对这种保健方法有些陌生,其实药浴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流行香汤浴了。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在诗中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来表明自己的品行节操。这里的浴兰汤指的就是今天的药浴了。到宋明年间,这种药浴方法传入民间,于是出现了专供人洗芳香浴的“香水行”。药浴不仅可以祛病,每次洗完之后还会令肌肤生香,精神振奋,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药浴与我们现在的桑拿、温泉浴不同,它是根据人体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因为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分泌、吸收、排泄的功能。药浴法就是通过温水的浸泡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被身体吸收,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药浴的形式比较多,全身洗浴称为“药水澡”,局部洗浴有“烫洗”、“熏洗”、“足浴”等。这里给大家介绍的“五枝汤”是全身浴,也就是“药水澡”。取槐枝、桃枝、柳枝、桑枝各一把,麻叶250克。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然后加10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使药物充分溶解。然后再将以上混合液倒入锅中煎,煎煮时间大概在20分钟。之后将煎煮的药液倒入浴池的清水中,就可以洗浴了。
《滇南本草》认为,槐枝可“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桃枝可以活血通络,并对风湿关节痛、腰痛有效。柳枝有祛风、利尿、消肿之功。桑枝则可以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本草备要》认为,桑枝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麻叶则有解痛、利尿作用。五种药材相互搭配,便可起到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的效果。每周洗上两次五枝浴,对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在称赞名医时往往会用到“药到病除”这个词。其实有时药不到,病亦除。中医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形财产,只有懂得挖掘之人,才能从中得到无穷的宝藏吧!
中午眯一会儿,不怕“夏打盹”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到夏天,人们总感觉头脑昏昏欲睡,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们前面说过,芒种时我国南方进入“梅雨”,北方的降水量也开始多起来。湿邪弥漫,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脾又主肌肉,脾被湿邪所困,四肢就会倦怠,人也会感到浑身乏力,头脑不清楚。所以夏天经常感到困倦也就不足为怪了。
“夏打盹”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倦怠症”。现代医学认为,夏季气温升高后,皮肤的血管和毛孔扩张,这样皮肤的血流量就会大增,供应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大脑为了自保,就会降低兴奋性,人就易产生困倦。此外,由于新陈代谢的速度也会加快,对氧的消耗也大增。大脑在缺氧的环境下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从而使人体感到困乏疲倦。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累了要吃饭,困了自然就得休息。所以对于夏日经常感到困倦的人来说,中午小憩是个不错的办法。咱们中国人一般都有“午休”的习惯,中午“眯”上一会儿,就会感觉轻松许多,其实这与人体自身的规律是息息相关的。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中午11点到下午13点为午时,此时气血流注心经,为人体“合阳”之时。午时属马,大家应该知道,农人在拉磨时一般用驴不用马,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马的性子很烈,您若给它一鞭子,它会一直跑下去,一直跑到死为止。所以马是用来上战场的,因此才有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而驴就不一样了,您只要哄着它,它就干活,它上不了战场但是拉得了磨,于是驴就被用来做家庭苦力了。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马是用来养的。若是战马都养不好,这仗肯定打不赢。那么如何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了。
国际睡眠专家锹曼特曾将午睡比喻为身体的“剂”,生命的“加油站”。这是因为,夏天人体为了御暑,气血都跑到外面来了,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再加上一个上午的紧张工作,身心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复苏。而中午适当的小憩便可使大脑得到休息,气血得到回流,从而迅速消除疲劳症状。因此可以说,午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但午睡也是有些讲究的。一般认为,午睡时间以少为宜,最少20分钟,最多也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睡得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这样反而不好了。如果想使午睡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需有两个条件,一为静,二为凉。“静”就是安静,开着电视听着音乐睡是不行的。周围汽车笛声嘈杂也不行。但是虫鸣、鸟鸣却不用避,因为这些均为大自然的声音。“凉”是指清凉,但并不是要您在睡觉时开着空调。实际上,睡觉开空调是养生的大忌,这样会使寒邪趁机侵入人体。这里的凉是自然的清凉,但注意不要吹过堂风,那样对身体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就是,吃过饭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等吃下去的东西都消化了再休息。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上班族来说,中午可以先睡一会儿,然后再吃饭,这样既可以休息好,又不至于影响到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夏打盹”的状况。我们说过,夏打盹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粥、莲子粥、扁豆、荷叶茶等,都有清热化湿的效果。胃口调理好,就会精神百倍,也就不容易瞌睡了。
“夏打盹”是人们在夏季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所以不必太过担心。芒种的养生特点就是做到精神放松、适当午休、饮食清淡,这样对于应对夏打盹是极为有效的。
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
过了芒种,不仅雨水多起来,气温也升高了不少。那炎炎的太阳让人恨不得天天待在低温的冷气环境里。办公室有空调,坐车开空调,空调是“清凉的使者”,同时也是“健康的杀手”。待在空调环境里过久,就会产生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果衣着过于单薄,还会引起关节酸痛、颈肩麻木等症。这在医学上称为“空调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调病”。空调病的实质是我们的身体长期吹空调所导致的机能衰退。
人为什么会产生空调病呢?中医认为,大自然年复一年重复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阴阳四时,万物之始终,顺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与天地相合身体才能健康。夏天天气热,人的阳气都是浮越于外的,气血也是向外走的。空调虽然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人工的低温环境,但寒为阴邪,这样人体浮越于外的阳气就极易受到损耗,从而出现一系列脾、肾阳虚的症状,如关节酸痛、颈僵腰痛等。
空调病虽不是大病,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空调病呢?有些人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吹空调时盖条被子。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盖被子防的是冻而不是病,这种预防办法纯粹就是徒劳。
导致空调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寒邪入侵,所以治疗时需从此处着手。中医在治疗空调病时经常采用“疏散外寒,清化内湿”的方法。说到疏散外寒,许多人会想到生姜。平时我们感冒了,喝些生姜红糖水发发汗马上就能好起来,就是因为生姜有驱寒的功效。那么生姜治疗空调病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医认为,生姜具有三大功效,即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我国古人对生姜的祛病功效早就认识到了。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而且生姜的服用方法也没那么严格。李时珍就认为“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民间甚至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在空调房里待得太久,体内的寒气就会偏重,这时就可以吃些生姜。我们在吃完姜后总会感觉浑身火辣辣的,其实这就是生姜发汗解表效果的一种体现。发出的汗不但可以把体内的病毒赶出,也会连寒气一起带走,所以由寒邪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也就消失了。不过由于空调病导致的症状不同,在服用生姜时也应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说有些人晚上开着空调睡,早上起床后经常会感到胃部不适,腹部隐隐作痛。这时可以喝一碗姜枣茶。具体做法是:取生姜一块,切成细丝,然后与5枚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为什么要加入大枣呢?因为大枣性温,可以补益脾胃,再加上生姜可以驱寒,两者搭配,效果更加显著。
还有的患者吹空调久了会感觉四肢酸痛。这时可以煮一锅热热的姜汤,然后用毛巾浸水,趁热敷于患处。或者用姜汤洗手或泡脚,也可以起到活血、驱寒的效果。如果吹空调吹得感冒了,这时来一碗生姜红糖水,发发汗就好了。
除了生姜外,平时还可以多备些藿香正气水,对预防空调病也有较好的效果。藿香正气出自宋代医书《和剂局方》,是古代的经典秘方之一。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组成。藿香、紫苏、白芷等有解表的功能,可以直接攻击“风魔”;茯苓、半夏等有祛湿的效果;大腹皮、陈皮、厚朴等则可以理气。所以,此药对外风、气郁引起的疾病都有效,治疗空调病效果很好。
不过藿香正气水的口感差也是出了名的了,喝下去喉咙里会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良药苦口”真是一点不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服用时可以兑入适量的热水,这样口感就没有那么差了。之后不可再吹空调,要避风,等到身上微微出汗时就可以了。另外也可选用藿香正气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软胶囊等。“丸”在古代有“缓”的意思,所以相对于藿香正气水来说,藿香正气丸的药效比较缓和。“散”就是药面,特点就是挥发快,不宜保藏。而胶囊制剂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保存来看,效果都会更好,平时可以经常备些在身边。
虽然说藿香正气水治疗空调病的效果很好,但“是药三分毒”,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所以最关键的还在于少吹空调。有道是“心静自然凉”,只要学会给急躁的心情降降温,夏天也就没那么难捱了。总之,不要为了图一时凉快而损坏了健康,那样真是得不偿失了!
芒种时节,防止传染病
如果问起在疾病中什么病最可怕,相信不少人首推传染病。的确,传染病的厉害之处便在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便被传染上了疾病,您说冤不冤啊?
尤其是在芒种时节,天气变热,湿气也越来越重了,这个时候正是蚊虫猖獗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传染病,所以五月又称为“百毒之月”。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便是毒蛇、蝎子、蜈蚣、守宫(壁虎)以及蛤蟆。
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为了驱寒蚊虫以及辟邪驱毒,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悬挂艾草,所以古称五月为“蒲月”。在农村,更有一种“送蚊”的习俗,就是把一把燃烧的稻草在屋子和院落的每个角落都熏一熏,然后将烧过的稻草连同纸钱一起带到郊外,丢在路旁,人们相信这样就可以将蚊虫驱赶出家门了。
言归正传,传染病又叫做戾气、杂气,主要是由于气候环境因素、人体内在隐私和戾气、时行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常说的邪气。五六月份,天气炎热,各种病毒都会隐藏在空气、甚至蚊虫中,一不小心被人感染了,就很容易引起病症。
其实关于传染病,700多年前的周代就开设了“司(),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疫”(《周礼》)。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是这样描述传染病的:“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也就是说,传染病常常与节气不和等环境有很大关系。依据当时的医疗条件,是这样解决的:“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
曹植曾经在《说疫气》记载了“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先不去理会我们古人是如何对付传染病的。现在对于我们来说,预防传染病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认为只有内外整洁,没有污秽之气,才会远离传染病。像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勿食生肉,伤胃,一切肉唯煮烂。”又说:“常勿唾地”,即告诉人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其实这一切都是从根源上杜绝传染病。而现在流行吃野味,像老鼠、蛇,甚至一些我们不曾当过食物的动物都进了人们的嘴,其实这就为传染病的到来提供了渠道,如前几年的非典不就是因人们吃果子狸这些野味儿造成的吗?
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在这个时节,动物活跃,千万不要因为猎奇而丢了我们的健康。
其实在古代,尤其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对于蚊虫,人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像烟熏,也就是将艾、苍术、雄黄、木鳖子等药单独或者混合燃熏。在《琐碎录》中就有一首驱虫诗:“木鳖芳香分两停,雄黄少许也须称,每到黄昏烧一柱,安床高枕至天明。”而现在,人们常常会选用杀虫剂,其实这些都属于化学药物。虽然效果不错,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妨也选择艾熏。
除此之外,经常洗澡也是远离传染病的好方法。我们知道,如果不经常洗澡,不少细菌就会在人体占地为王,从而为病邪产生奠定基础。所以说,讲卫生也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简单的方法。
中医讲要治未病。意思就是,在疾病来临之前先好好巩固自己的正气,让所有的邪气都无法靠近。我们知道,在古时候守城池时,如果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那么无异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没生病之前就把那些威胁我们的隐患都除掉了,自然也就会“固若金汤”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只要正气充足,任何病邪都休想干扰我们的身体。
那么该如何治未病呢?其实就是养生。按照四时的规律来养生,春天该生的时候就生,夏天该长的时候就长,秋天就收,冬天就藏。而芒种时节正处在夏天,那么我们就该让自己身体的阳气好好地“长长”。因为这个时候湿气比较重,那么祛湿健脾就是这个时节最好的养生,多吃一些含山药、薏米、茯苓等食材的食物,如山药粥、薏米粥等,从而让我们的身体“干干净净”。再则,因为夏天有暑热,您也可以在快熬好的粥(如薏米粥)中加一点荷叶,这样不仅可以健脾祛湿,还增加了清热祛暑、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夏至气温高,“三高”老人警惕“热中风”来闹
我们都知道,现在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皇地神的地方。其实,古代之所以祭地,是因为人们为了改变阳盛阴衰的结构,达到阴阳调和、消灾解难的目的,而且,一般会借助阴性的物质进行祭祀。按照阴阳观念,北方属于阴位,于是皇帝会率领群臣到城外北郊祭地,祭地的贡品也多为猪牛羊三牲,祭祀完毕了会将贡品埋于地下。
之所以借助阴性物质,是因为夏至为一年中阳极阶段及气升之极的时期。这个时期,酷热多雨,空气湿度大,如果不能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体内阴阳失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热中风”就是其中一种。中风不仅会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这一节气我们,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三高”老人一定要警惕夏季的“热中风”。
老年人这个群体本身特殊,他们体内水分相对较少,如果夏季再加上出汗,更容易损耗阴津,这样心火炽盛,肾阴不足,“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失相,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猝然仆倒……”另外,《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而空调、电风扇以及生冷食物又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这些都会增加发生中风的机会。总之,中风病症无论病因如何,都是气血相搏,血气留滞于脑,经气淤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阴阳互不维系所致。
对于老年人,家属一定要注意: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肢体无力、视力模糊、频繁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症状,俗称小中风。您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感冒或者疲劳引起的,而应该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很多人就是因为中风诊治不及时,导致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夏天补水是预防热中风的关键。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身体脱水时可能也是“后知后觉”,所以,“不渴也要常喝水”,采取少量频饮的原则,多喝白开水。除了多饮水之外,还可以喝汤。俗话说“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夏季煲解暑汤对身体再好不过。我们这里向您介绍一款做法简单又清热解暑的靓汤――冬瓜荷叶汤。准备冬瓜500克,新鲜荷叶一张。将荷叶清洗干净,切成丝,然后把冬瓜去皮、去瓤及籽,切成块状,再把荷叶和冬瓜一起放入汤锅中,加5碗水,先用大火煮沸,之后再改用小火熬煮一会儿,煮好之后,再放入食盐等调味品即可饮冬瓜汤,吃冬瓜肉。
冬瓜,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功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荷叶,性味苦涩,平,入心、肝、脾经,功能清暑利湿,二者搭配,可以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生津止渴。民间,人们经常用这道汤来治疗暑期口渴心烦、肺热咳嗽、口疮等症。
另外,也可以喝点绿豆汤,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鱼和豆类食物,醋、山楂也是能降血脂、软化血管,对老人夏季养生非常有帮助。
夏季防中风也可以找穴位,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中冲穴,就有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是为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内关穴、水沟穴,还能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人的五指对应五脏,《幼科推拿秘书》载:“大指属脾土,脾气同于口,联络于大指;食指属肝木,肝气通于目,联络于食指;中指属于心火,心气通于耳,联络于中指……”中冲穴就位于中指指尖上,如果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个人对疼痛感格外敏感。掐按它,可以治老年人便秘,另外还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
用左手手指甲掐按或者直接用左手指揉捏右手上的中冲穴,时间约1分钟即可,然后再换右手同样手法按摩左手上的中冲穴,时间也是1分钟,按摩完毕之后,对比一下哪只手痛感明显,哪边明显就再按哪边,直到痛感相同即可停止。
按摩中冲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它是心包经的井穴,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因此,按摩它能够调理气血,气血顺畅了,才能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冲,本身有冲射之意,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都由此冲出体表,这也正是它得名的原因。
对于中风、虚脱等突发性疾病导致人突然昏厥时,也不要惊慌,掐住患者手掌虎口位置的合谷穴,持续2-3分钟,昏厥就能很快消失。头顶部的百会穴及足底心前1/3处的涌泉穴,也可令患者尽快苏醒。
为了保险起见,老年人“保驾”药物也是不能少的。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压,化验血脂、血糖、血黏度,天气炎热时,需要靠降压药和降脂药来改变血液内环境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
痱子是炎热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急性炎症。在古代,痱子就是痱疮。《圣济总录》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盖热盛汗出,阳气发泄而腠理疏,反以寒水洗浴,则热气内郁于皮腠之间,轻则为痱,重则为痤也,世俗通谓之痱子疮,其状皮肉如毫针所刺,遍体细疮如麸片,愈而复发者是也。”也就是说,外界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出汗过多而不易蒸发,堵塞了毛孔,汗液滞留在体内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痱子。与此同时,热盛汗出,很多人再以冷水洗浴,毛孔突然紧闭,而使热气滞留在皮肤之间,也容易得此病症。痱子刚开始,可能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会出现成群红色的小丘疹或小水泡,而痊愈再次复发者的症状也如此。
痱子多发生于人的颈部、胸部、背部、腹部,甚至肘窝,女性下方以及小孩子头部、臀部。如果您的症状轻的话,可以擦拭一些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就能很快治愈,并且随着天气转凉,数天之内也会消退,之后可能会留有轻度脱屑的症状。长了痱子后,由于有瘙痒、刺痛灼热的感觉,因此常使人烦躁不安,甚至影响睡眠。并且,对于婴幼儿,或者是长期卧床、过度虚弱的患者必须得引起注意,因为无法正常清洁皮肤,加上本身抗病能力差,手抓破了身上的痱子,会发生感染而出现脓疱或热疖,这就是“痱毒”。痱毒发生之后,可能局部会发红、发肿,甚至化脓溃烂,还伴有发热以及周围皮肤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能导致脓皮病。痱毒如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继发肾炎,甚至引起败血症而威胁到生命。所以,一旦患病,千万不要用手抓,也不要用热水烫、肥皂水洗,以防发生痱毒。多喝绿豆汤,常吃西瓜、冬瓜等有清暑利湿作用的食物,均可有效地预防痱子、痱毒的发生。
广东一带的民都知道不少关于乞巧节的传说,也就是现在传统七月七情人节。相传,到了那天,织女会在银河洗头沐浴,然后才去与牛郎相会。而傍晚时分,银河的仙水会流到人间,与西江河水并流。因此,当地的、少女们会停止一切活计,到西江河里洗头沐浴一天,之后可以滋润皮肤,不生热痱疮疖,哪怕是身上已经有热痱疮疖的,经此一洗也会消失。当地人相信,洗了银河水可以身心健美,延年益寿,得到幸福。
银河水洗澡去痱子有点玄乎,但是用艾叶洗澡,民间确实有此法。早在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等地,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功效不一般。假若把杏说是“中医之花”,那么,艾叶绝对算是“中医之草”了。
您可以去中药铺买50克干艾叶,然后准备几片生姜,一起熬煮大半桶水,待水温适中时可倒入浴缸中泡澡,能够解毒止痒、振奋精神、治疗痱子。前几年非典流行的时候,很多人使用艾条燃烧的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这在南阳市国草科技开发公司举办的有关艾草(叶)的专题研讨会上,被多位中医药专家认可此法有一定科学道理。
另外,用艾叶水煮鸡蛋,不仅美味,也能治病。准备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然后艾叶洗净,干姜切片,连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把鸡蛋煮熟。待鸡蛋煮熟之后,剥壳,再放进艾叶水里煮1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艾叶增强人体抵抗力,加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同时,经常痛经的妇女吃了,能暖气血温经脉。
其实,食盐和苦瓜也能助您去痱子。洗澡之后,不要擦干水分,也不要立即在身上涂抹痱子粉,以免阻碍肌肤呼吸。您可以利用这个空挡再准备半桶水加点食盐,然后用纱布蘸取盐水,轻轻拍打在有痱子的地方,最后再用清水洗干净,每天一次,很快就能见到效果。由于小孩肌肤娇嫩,可以不采取食盐的方法,用苦瓜也一样。将新鲜苦瓜切成片,然后用带汁的苦瓜片在痱子处轻轻擦拭,早晚各一次即可。夏天来临之际,把苦瓜作为一道菜常吃,也能消暑利湿,增进食欲,对预防痱子的发生也起不小的功劳。
痱子不再让人恼,找对方法功劳大。
夏季清补:先清解,后补益
饮食调养在养生中一直占很重比例,夏至也同样如此。我国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南方有夏季“秤人”验胖瘦的习俗;另外,有些地区,人们为了防疰夏,须到外婆家吃腌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总之,人们认为夏季吃了这些食物,腿脚才会有力气,身体才会健康。可见,夏季进补很有讲究。
有人认为,夏季炎热,不宜进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根据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将进补分了4种: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以及峻补法。其中,夏季宜选用清补法养生,它既能生津液,又能消渴解暑,补充身体不足。所以说,不是只有大鱼大肉、人参、鹿茸等大补才是补。当然,补身体应因人而异,老年人身体机能减弱,的确不适合进大补,但是,对于有些人身体虚弱,其实是可以适当进补一些鱼肉、西洋参等。
结合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注意起居作息,就能减少暑热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夏天之所以强调“清补”,是因为这个时节,气候炎热,阳气蒸腾,人体新陈代谢正处在旺盛时期,身体经常会入难敷出,脾胃虚损,如果突然大补,只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腹胀、厌食等症状。清补,其实就是给肠胃一个渐渐调整、适应的过程,让身体真正做到吸收和消化。另外,所谓“清”,是要先把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油腻物质等清除,保证全身畅通的情况再“补”,这样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可见,清补是坚持“先清解,后补益”的原则。其实,不管吃什么东西清补,都应该以调理脾胃为先,如夏天可以多吃点绿豆、薏米、小米等,清除体内湿热,注意补气生津,从而达到阴阳平衡。
夏季消暑清补,鸭肉为上。它不温不热,能够去热清火、消暑滋阴、健脾化湿,常食能驱除暑热带来的不适。《日用本草》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而鸭汤又是做鸭的最佳烹饪方式。煲汤时,放适量海带,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对老年人身体有好处;想治老人痔疮流血,则可以在鸭汤中搭配竹笋,或者在鸭汤内放入芡实、薏苡仁,也可以加入冬瓜、莲藕,可补益虚损、滋阴健脾;老年人若出现脾虚水肿、大便燥结、糖尿病、慢性肾炎、浮肿等病症,则可以用肥鸭做汤,效果不错。
这里教您一道保健菜――冬瓜水鸭汤。需要1只水鸭,冬瓜、葱、料酒、姜等调味品适量。首先将鸭去毛去内脏,冬瓜连皮切成块状,然后将葱、姜、料连同主菜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烧开,改小火煲2个小时左右,加入食盐即可。常吃,能清润消暑,利水祛湿,健脾开胃,滋补养颜。
除了鸭肉,绿豆一直是夏季清淡饮食的主要滋阴食物。它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酷暑盛夏,喝点绿豆汤,可消暑解渴。如果误食有毒食物时,绿豆还可用来解毒。炎热季节可以吃点绿豆芽,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熬一锅绿豆粥,全家人老少皆宜。准备绿豆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绿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煮熬成粥。将冰糖加入粥内搅拌均匀即成。绿豆粥不仅可清暑生津、解毒消肿,还能滋补保健以及解暑解渴,预防中暑。
夏时心火当令,五行有“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因此,《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而味苦之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苦瓜是败火能手,同时,清苦入胃,养血益气、补肾健脾,还能滋肝明目。刚吃的时候,可能觉得很苦,但是吃后会有苦中带甘的回味。凉拌苦瓜丝做法简单,您不妨试试!先将新鲜苦瓜对半切开,去瓤,切成细丝,然后用开水将苦瓜丝焯透,放在碗里,如果怕苦,可以先用食盐腌渍一会儿,然后倒掉多余的水,再放入酱油、豆瓣酱、蒜泥、白糖、味精拌匀,淋上麻油再次拌匀即成。
在宁波,苦瓜素有“菜中君子”的美称,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苦菜在当地相当盛行,除了苦瓜之外,还有苦笋、苦丁茶等。夏天常食苦瓜菜肴,可以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胃肠道疾病以及中暑等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虽然说是清补,但并不是要您一味追求绝对的“清”、“素”,有些人只吃蔬菜水果也是不科学的。为了身体营养均衡,您还可以摄入适量瘦肉、鱼、蛋类、海鲜等食物。这样,解热消暑的同时,还兼顾到身体的补养,从而真正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会生活,先学会吃,不是山珍海味也一样可以养出健康的人。
睡觉一样有学问,夏日提倡“子午觉”
天渐渐热起来,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睡不着,或早醒,或梦多易醒。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夏天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导致秋、冬季节体质下降。因此,保证夏季睡眠,是相当要紧的。那么,在夏季,该如何来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呢?子午觉可说是补充睡眠不足的不二法则。
那什么是“子午觉”呢?“子午”按照旧时计时法,“子”是指夜半,夜间23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午”是指正午,它是白天11点到13点的时间段。《黄帝内经》中睡眠理论认为,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阳气尽则卧”,因此,这个时候最适合睡眠,且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如果感到疲倦或是睡眠不足,不妨在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但不能过长,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这样一觉醒来,工作效率也会跟着提高,从这里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红楼梦》第二十回中描写了一个场景,说是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可见,午饭后贪眠不可取。
古人把“三寒两倒七分饱”称为养生之道的三大法宝,其中的“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中医讲,子时是人体气血流注胆经,胆经最旺的时候,胆为肝之余,肝藏血、藏魂,又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这个觉睡不好,肝不藏血,血不归经,第二天人就会看上去无精打采,脸色暗淡无光,还容易长皱纹、痤疮等。在夏至,“长”便是“收”,它虽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但是,最高点也意味着将开始下降,古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此时,人体气血流注心经,心主血脉,藏神。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中午强行驱逐睡意,继续工作,这样难免耗损心血,心火上炎,导致心烦失眠,夜晚睡不着。
其实,对于人体阳气的收藏和蓄养这是大忌。午时不小憩、子时不大睡,不仅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而且很容易导致高血压、肝炎、皮肤病等症。也许有些年轻人会说,虽然我作息不正常,但是白天精力还是很旺盛,其实,这些精力都是“借来”的,“寅吃卯粮”只是在透支体内储藏的能量。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得晚,可以在白天把闹钟提前一个小时,这样不论是晚上睡觉,还是早上起床都能够提前一个小时。经过慢慢地适应,也会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想要达到“子午觉”的养生状态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黄帝内经养生范文6
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生热”就这样掀起了!人们寻找幸福、寻找心灵的安宁、寻找身体的健康。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不生病,为了延年益寿,而且也是为了快乐、幸福,为了提高生命品质。
养生其实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养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换钱,年老的时候用钱换身体。”那就要小心了。真能用钱换身体吗?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
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少,都应该好好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贵。我们的健康、快乐、长寿,是生命的最根本问题。
当代人怎样养生?有没有一部行之有效、又经过了时间检验的著作?有!那就是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
养生重在内求而不是外求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8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叫有病?有病就是阴阳不和。怎么治病?治病就是要调和阴阳。养生呢?同样也是要调和阴阳。
《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教我们怎样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们怎么不得病。对于事物的发展,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我们要“治未病”。
养生重在内求,《内经》的“内”就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快乐的。
精气神调养获得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有一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你从精、气、神三个方面来调养自己,就能健康、长寿。
当然我们还难以做到“上古之真人”那样“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但我们要努力像“中古之至人”“下古之圣人”那样“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五心”调养获得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