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信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纪录片信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纪录片信仰

纪录片信仰范文1

关键词:应用型;单片机;理论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66-01

单片机理论部分知识点零碎、内容抽象难懂、章节与章节之间没有因果联系。如果仅仅采用以“板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先讲单片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然后是指令系统等,最后才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技术。除了板书教学之外,目前也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中引入了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尽管这些方法在节省时间和课堂信息量方面比板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大改进,但是仍然是以抽象的理论为主,实物演示特别少,实物演示也只是在学生面前一晃而过,具体如何做学生仍然觉得遥望不可及。通过实际调研发现,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第一,选材不当。选用的教材都是以汇编语言讲解为主,而实际应用时大多数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第二,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授课模式单调、内容抽象难懂。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培养出大量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们从选用教材和课堂教学模式两个环节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一、应用驱动型地选用教材

高校教材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高校实行教与学的基本工具,同时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科学地、合理地选用高校教材直接关系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众所周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其教材的选用也应当以“应用”为前提条件。

学习单片机这门课关键是学会如何使用单片机,而单片机的使用主要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两方面。牵涉单片机的软件编程常采用的语言有两种:即汇编语言和C语言。目前,不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选用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材几乎都是采用汇编语言讲解和设计程序实例的。而汇编语言是一种采用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尽管采用该语言编写的程序概念清晰、对硬件资源操作很方便、编写的程序代码短,但是,汇编语言难理解,使用起来比较繁琐费时,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很差,而且汇编语言程序在编写时应用系统设计周期长,调试和排错也比较难。高级语言与自然语言更接近,而与硬件功能相分离,便于广大用户掌握和使用;C语言不仅具有高级语言使用方便的特点,也具有汇编语言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的特点,且对系统的功能描述与实现简单,程序的阅读、修改和移植都比较方便,特别适合于编写复杂一些的程序。

针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综合以上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优势和不足,选用兼顾汇编语言和C语言两种语言讲解的教材比较好,比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这样,在课堂上讲解单片机原理的同时介绍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通过用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对比,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使用C语言,同时理解汇编语言是如何操作硬件的。

二、应用驱动型的理论教学模式

如何彻底地面向应用型展开理论部分的教学,本文提出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拓展教学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另一方面根据授课内容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具体做法如下:

(一)拓展教学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仅仅参考选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也只是用来参考,教材上的内容也不一定全讲,教材以外的知识也不一定不讲。而且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也不一定全部适合授课。尤其是单片机这门课,在理论部分的授课过程中要想突出其实用性很强的特点,就必须拓展教学内容,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如介绍P0、P1、P2、P3四个并行口时,可以通过Proteus硬件仿真和keil软件编程实现并行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然后,讲单片机常用接口,如单片机与键盘、LED显示器、继电器等的接口;最后,要讲几个完整的单片机系统开发的实例,如电子时钟、数字显示温度计等的开发。这样,每讲一个实例,学生都会边学边做,在做的过程中还会提一些问题,有的还会来个小创新,为今后独立动手开发系统迈开了重要一步。

(二)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为了突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用性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proteus硬件仿真和keil软件编程以及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能结合图片、动画展示讲解的内容不用纯文字叙述,比如单片机的品种与应用、堆栈操作过程以及中断系统等;能用proteus硬件仿真和keil软件编程演示的内容尽量避免用图片和文字叙述讲解,比如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的应用与编程、串行口的应用与编程、LED数码管动态显示方式等;能用实物简单演示的,可以先通过proteus和keil仿真,然后再实物演示,比如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的应用(跑马灯)、外部中断、键盘功能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准确、生动地阐述清楚,还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做,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在面向应用型选用教材和面向应用型理论教学模式两个环节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应用”贯穿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不但让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做,还让学生彻底掌握了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同时锻炼了学生查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楼然苗,王世来.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3:80-81.

[2]乔吉新.浅谈单片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J].中国校外教育,2011,4:79-80.

纪录片信仰范文2

故乡: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宁化人鬼叔中从2008年开始,搜寻拍摄客家民俗农事和传统工艺,先后完成的《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等三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手工造纸、雕版木活字手工制谱和钉土砻这三项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诠释着他对于乡村的解读与记忆。2009年,《玉扣纸》入围第6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0年《老族谱》入选第7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而《砻谷纪》更是在2011年被知名的“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入选第8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

2007年,某个午后。鬼叔中坐在窗前喝茶,顺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这是一本由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关于宁化宗教、经济与民俗的书籍。书里系统地概括了宁化县的文化、民艺与风俗,让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鬼叔中第一次对这个县城有了陌生的感觉。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诗人,在福建省内小有名气,也曾独立创办过一本叫《放弃》的诗歌民刊。

这种陌生的感觉让他决定做点什么。并不需要提前完善的准备条件,确定了内心追属,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第一次,鬼叔中决定跟踪拍摄玉扣纸的手工生产过程。这是离他记忆里最接近宁化乡土的点。小时候乡里曾有过20多家的造纸厂,在被忽视的时间里逐渐消失殆尽。他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最后在影片里呈现出的土纸寮。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造纸工人住在一起,拍摄玉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每一道竹的加工过程,捞纸浆、焙纸,他保持敏锐的视觉,向这项传统工艺的内部张望,并以影像的姿态使之永久存活。

怎么也无法绕开对民俗美感的追忆。民俗对他而言,与其说有什么值得玩味的美,倒不如说是某种对于记忆的挽留和生命的审视。他老家的祠堂里,陈列着一本《甯氏八修族谱》,当1992年的时候,鬼叔中在祠堂里看见师傅制作这份族谱的场景,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一整套的仪规产生好奇。

2009年,鬼叔中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偶遇同样钻研修谱工作的邱志强。他拍摄邱师傅工作的流程场景,了解越多,越觉得民艺的消失多么惋惜,“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砻谷纪》一片记录的,则是农业工具土砻。砻谷机原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后面就没有人再使用,也就没有人学钉砻了。这一纪录片,“记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制作”。

去年,鬼叔中、孔德林、杨韬,3个宁化人,一位纪录片导演,一位画家,一位先锋设计师,合作了《清明・忘》,也是关注乡村、传统、民艺。鬼叔中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工艺、传统的流程,孔德林更为随意地做一些绘画创作,杨韬则希望,把鬼叔中镜头下的那些好东西,最终通过设计,使之功能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比如将鬼叔中片中所述宁化玉扣纸,作为包装元素,用来包装普洱茶和一些食物。

几年来,鬼叔中几乎去遍了宁化镇的所有乡村。他在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地图,对每个村落的民间信仰进行挖掘。他相信,民间信仰是了解一个村落民俗最直接的通道。2012年,鬼叔中针对各种民间流行的“迷信”,拍出了《罗盘经》,生动地呈现出客家民间的底层信仰和生活习俗。口语中的客家方言,亦被字母还原成为古雅的汉语。

对他来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而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就是故乡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海峡旅游

×鬼叔中

海峡旅游:现在想起故乡宁化,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

鬼叔中: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的贫乏时代,也是一个单纯的幸福时代,就像看伊文思的电影《早春》,大家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从里到外洋溢出来的。

海峡旅游:闽西客家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您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鬼叔中:据我观察,宁化及周边客家地域的人很注重时令节俗和婚丧嫁娶之仪式,这里的风土风物,包括民俗民艺、民间信仰、乡村礼仪、饮食文化等等都还保留得比较古朴完整。

我感恩少年时代清贫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童年的乡村经验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诗人雷平阳说,故乡我们干嘛一直要回去呢?因为它是有法度,有尊严,值得爱的。也许就是这个情结让我要初心不改地做一个念旧的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拥护者和记录者。

海峡旅游:第一次萌生出把这些老传统、老手艺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

鬼叔中:2007年我接触到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主编的《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我发现书中所写,明明是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却奇怪地觉得有点陌生,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如此不了解。于是我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跑自己的家乡,跑劳格文教授书中提到的那些村子。2012年夏天,有幸与劳格文教授在复旦见面,我感谢了他对我的启发,让我开始了拍摄收集整理客家风土民俗的工作。

海峡旅游:在持续关注故乡,回顾传统之后,您自己的生活、态度有因此产生什么大的变化?

鬼叔中:对生命更加珍惜,对自然更加敬畏,警醒自己不骄不躁,安住内心。

海峡旅游:您觉得传统生活、习俗、手艺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鬼叔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几十年来传统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童年记忆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一样,传统就是中国人的童年生活。一个人在渐渐成熟和老去的时候,会慢慢地学习回头看自己的小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一切的个性、态度与情感,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芽。我相信,传统习俗和手艺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现代机器化无法代替的温暖,传统的回归和复兴会成为一种趋势。

海峡旅游: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纪录片信仰范文3

在多元化的今天,每年却上演数以万计的饕餮大片和红色经典,我们被善意的谎言和深度的自恋所包裹着,但却也有极少好事者相继走入敏感的地带和历史的鸿沟之中。他们对“帝国记忆”视而不见,为我们带来了非官方体制的来自民间立场的独立声音。他们或涉及经济高速发展极度不平衡下的人性裂变;或直指当下猖獗的盗墓现象;或将焦点锁定在教育产业化的大学城生态链;或关注当下农民工子女和流浪儿童的生活境遇;或深入陕北黄土高原封闭的古老村落,解读他们的精神世界和神秘的……

策展人:董钧(西安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家、独立策展人)

《千里寻母》

彩色纪录片 20min

2006

导演:李军虎

内容简介:女孩瑶瑶出生四个月后,父母便离开了她去了千里以外的广州打工,把她留给了农村的爷爷奶奶抚养。今年瑶瑶已经5岁了,可还没见过爸爸妈妈。她还能不能接受面孔陌生的父母呢?

导演简历:李军虎。200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摄影专业。现工作于陕西电视台国际部青年纪录片工作室。纪录片《生于1977》获得29届东京录影节“优秀奖”,纪录片《城》获得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制作人奖”。纪录片《千里寻母》获得中国2006年度十佳纪录片。

《沸点》

彩色剧情片 56min

2006

导演:李斌

内容简介:春节过后,在印刷厂工作的陈康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而参加婚礼的礼金却成了他最大的烦恼……

导演简历:李斌,男,1982年生人,现居北京,从事影视制作。2002年创作DV实验短片《弥生》,2006年创作处女作电影《沸点》,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新青年竞赛单元”。

《汉罐》

彩色剧情片 75min

2006

导演:石磊

内容简介:兄弟大哥在村子火车道附近挖出一个文物――汉罐。大哥叫来村里的人来“鉴定”最后也没商量出结果,两兄弟抱着罐子去城里鉴定,在路上兄弟意见不合导致罐子遗留在车上⋯⋯

导演简历:石磊,现任西部电影集团导演。剧情短片《娜娜,我们回家》参加第26届纽约AsianAmerican电影节――短片单元;2003年实验短片《夏至》参加2004年法国里昂电影节;2006年完成数字电影《汉罐》,2007比利时国际电影节“数字竞赛单元”第28届纽约亚洲美洲电影节展。

《地上》

彩色纪录片 115min

2007

导演:王杨

内容简介:本片通过对城乡结合部里各个公共空间的持久观察。记录环境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时代局部剪影。土地的改变迅速,人的变化隐藏在其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之中,更凝结在公共场所里面人的动作表情之中。

导演简历:王杨,独立影像制作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2003年创立千壶文化网站。2006年参与完成高清电影《麻雀》。2007年筹建《青年电影手册》。著有电影剧本《崔家庄的沧海》、《向东向西》。

《尘土》

彩色纪录片 50min

2006

导演:刘佳

内容简介:宝鸡,地处陇海和宝成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通往西南省份和西北边陲重镇的交通枢纽。其独特的交通地理位置为许多流浪乞讨、找活谋生的流浪儿童在宝鸡的中转和逗留提供了便利。片子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如尘土般漂流者的孩子们的辛酸故事。

导演简历:刘佳,200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影视摄影专业。2006年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担任教学工作。参加“计划”、“平遥国际摄影节”、“同里全国高校影像大展”、“云之南纪录影像论坛・青年论坛单元”、“划痕――当代中国独立影像全国巡展”。

《佛陀砚》

纪录片 90min

2007

导演:田波

纪录片信仰范文4

再现转机:纪录片的网络突围之路

2008年以前:试水尝鲜阶段。2008年以前,纪录片与网络视频的联姻形式还仅仅限于单一的栏目播出,基本上处于零星、分散状态。2008年7月,专注于纪录片领域的垂直门户网站良友纪录网正式开通,该网站依托于良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专业的高清纪录片运营商。截至2011年12月,良友纪录片库共有片源3725部,包含社会、人物、历史、文化、自然探索、旅行和其他等类型。良友纪录网不仅为广大纪录片爱好者提供类型丰富、题材多样的纪录片播出服务,而且搭建起一个涵盖纪录片资讯、制作、运营、评论以及文化交流、讲学的平台。

2009-2010年:跑马圈地阶段。2009年6月,纪录片爱好者“轩”(网名)创办奥视纪录片网站。2009年8月,搜狐视频推出国内首个高清纪录片频道,通过与BBC Worldwide、凤凰网、北京台、上海纪实频道等国内外版权所有方以及独家版权公司进行合作,汇聚历史、军事、人物、社会、自然等专业内容。2009年12月底,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依托传统广电及各种媒体机构的纪录片资源,开辟了纪实频道。2010年9月1日,凤凰网纪录片频道开播,成为其大视频战略的先锋和前导。截至2010年12月,国内知名网站中开辟纪录片频道的共有8家,即搜狐视频、中国网络电视台、爱奇艺(原奇艺网)、凤凰视频、网易视频、腾讯视频、激动网和酷6网,各知名视频分享类网站对纪录片的上载分享也高达上万条。①

2011年以来:品牌竞争阶段。进入2011年,纪录片的跨媒体式生存与发展之路愈发显示出品牌的力量。搜狐视频、凤凰网视频、中国网络电视台、奇艺网等知名网站开始在纪录片这一领域精耕细作,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推原创、挖人才”。一方面是“推原创”,随着纪录片网络化生存前景日益被看好,各大视频网站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做纪录片传播的“二传手”,纷纷将视野投向原创自制纪录片。2011年8月,搜狐纪录片频道推出日播栏目《大视野》,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民生等各方面。另一方面是“挖人才”,2011年5月,原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加盟搜狐,主要负责搜狐视频的内容和媒体业务,为搜狐自制节目品质的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顺应变迁:纪录片的跨媒体传播优势

聚合小众力量,受众黏性增强。在传统的电视、影院时代,纪录片一直被视为是带着高雅艺术光环的精英化作品。尽管在栏目化、日常化播出需求的压力下,纪录片开始转向“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并且在大众化创作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但是纪录片“小众”收视的境况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局面显然得到改观。视频调查数据显示,网民最期待看到的视频内容中,“纪录片”以高达35%的投票率排名第一,远远超过了美剧(28%)和日韩剧(22%)。②网民不仅是在收视意愿中表达了对纪录片的强烈兴趣和期待,更是在行动中加以体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2009年网络视频用户观看纪录片的比例还仅仅为17.5%,远远落后于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节目等,而2010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至54.1%,与娱乐类视频节目的差距明显缩小。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分众化和碎片化,但是从辩证的角度看,这些碎片化的纪录片受众,本身就是具有高度相似特质的群体,具有较强的驱动性。因此,把这些小的纪录片分众群体、碎片整合起来,消耗的能量反而比传统媒体要小,运作也更有效,“碎片”不碎,“小众”易聚,正是纪录片跨媒体传播的主要优势和突破点。

把握收视喜好,创作有的放矢。在小众膜拜的荧屏纪录片时代,艺术性往往是被置于创作的最高逻辑,却相对忽视了市场需求和受众口味。市场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促使纪录片在一种理性状态下多元发展,在一种良性健康的机制中走向繁荣,让更多的人享受自己喜欢的纪录片。”③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信息传播单一的“传——受”模式,由媒体“推”信息过渡为受众主动“拉”信息。换言之,以往纪录片苦苦寻觅的受众在新媒体的帮助下主动出现。他们不仅可以自主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而且可以进行评论、交流,使得纪录片能够直接面对受众、面向市场,从而更好地了解受众的收视需求和偏好。比如,为了适应网络视频用户对短视频的需求,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推出“微纪实”板块,将原纪录片进行精编,形成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凤凰视频则直接推出“微纪录片”这一新形式,单集仅有5-10分钟,体现出对新媒体受众收视习惯的尊重和满足。

拓宽投资渠道,促进生产繁荣。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产品,需要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健全的机制保障。近年来,随着纪录片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与新媒体联姻力度、广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纪录片市场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第一,纪录片市场购买力度加大。为了在纪录片的新媒体传播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各大视频网站可谓不惜血本网罗资源,以丰富纪录片的储存量。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上线伊始就储备了3000小时的节目资源,其CEO龚宇表示,“未来将会拿出预算的15%用来购入纪录片的版权”。凤凰网在上线时则有6000小时的内容储备,4个月的时间又购买了3000小时的节目资源。第二,网站自制纪录片投入加大。各大网站开始竞相推出“自制出品”战略,以谋求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纪录片内容上坚持采买与自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比如搜狐推出《大视野》、凤凰网推出《找信仰》等。第三,纪录片营销有了新的突破口。相较于影视、娱乐节目而言,纪录片的目标受众更为明确——受众主体呈现出“高学历、高职业、高收入”的“三高”特征,这也正是众多视频网站争相投资纪录片的价值所在。比如爱奇艺与荣威共同推出的定制纪录片——《梦回滇缅》,即是巧妙地将荣威品牌形象植入其中,为探索新媒体平台上的纪录片商业价值做出尝试和探索。

发掘长尾:纪录片的跨媒体发展建议

变换形态,符合传播特性。不论是电视还是电影,受众的收看方式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收视,对时空的限制成为纪录片传统播出平台的两大局限,而新媒体则打破这一线性收视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纪录片必须要结合这些新的传播特点进行调整,根据网络的特点改变编排方式,才能符合受众需求。

从内容上来讲,要避免同质化,实现自制、购买、网民上传多点开花,关注需求和特色。网络视频以年轻用户为主,如何捕捉年轻群体的收视喜好,在坚守纪录片人文与艺术品质的前提下,兼顾大众化与趣味性,是纪录片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比如在搜狐《大视野》推出的十期纪录片专题中,除了有常见的历史、人物题材,也有关注当下关注年轻人的《快女背后的故事》。这期节目在推出后的短短数日,就攀升至排行榜榜首,累计播放次数近2000万次。从编排上来讲,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的点击和收视习惯,主动推送纪录片节目。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节目的受众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清晰可辨。无论是采用何种监测方式,传播者都是可以精准测量到受众的浏览行为,这就为节目推送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发挥受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允许用户自行设置个性化收视列表,也是遵循传播规律,提高受众黏性的重要途径。

反哺电视,深化台网联动。加大在纪录片领域的投入力度,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线上纪录片播放平台,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几家大型视频网站新的战略布局和品牌增长点。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纪录片发展的新媒体与电视互动中,视频网站仍然处于单向的接受者地位,从电视台和节目制作机构采购节目资源,而反向的纪录片节目输出数量极少。这一方面是由于视频网站原创纪录片的数量和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纪录片市场发展不充分,各制播机构之间各自为政、自制自播,缺少交易和流通。

视频网站作为一种新媒体样态,是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二者在内容上的互补与相互输入,是两种媒体跨界融合的集中体现。随着视频网站自制出品内容的增多,视频网站理应发挥更重要的内容反哺作用。2011年6月,由搜狐视频打造的网络自制剧《钱多多嫁人记》落户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通过手机电视渠道与观众见面;10月,《钱多多嫁人记》通过旅游卫视实现传统电视渠道播出。网络自制剧的成功实践对于纪录片的跨媒体生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各视频网站不惜重金打造的自制纪录片不应该只是成为“孤芳自赏”的对象,而是要积极向其他媒体进军,在多轮播出中实现版权增值。此外,视频网站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同电视媒体的合作广度,比如纪录片合拍、优秀纪录片的同步播出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互动优势,最终共享多渠道、跨平台传播的协同效应。

微博营销,提供互动空间。在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微博可以说是最受瞩目的新媒体应用形式。它不仅成为网民获取资讯、发表观点的自媒体平台,而且正在成为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的兵家必争之地。以新浪微博为例,以“纪录片”为关键词的用户已经超过500名,这其中既有纪录片栏目、组织,也有知名纪录片工作者,更有数量众多的纪录片爱好者和普通受众。

与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等点对点的传播相比,微博的信息传播结构属于点对面,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信息快速流动,尤其是其具有的转发功能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正是这样一种信息传播优势,使得微博在纪录片的推广和营销中大有可为。其一,通过微博为纪录片传播提供广而告之的窗口和推送入口,包括图文介绍、视频链接等所有相关信息;其二,借助微博实现拍摄过程、拍摄花絮的同步直播。对于许多纪录片而言,不仅最后呈现的作品是时代和生活的记录,其拍摄过程也是一种真实的铭刻与书写。通过微博实时跟进重点纪录片的拍摄并与广大博友分享,有助于营造持久的关注力,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形成动态的传播过程。

由于与生俱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新媒体在纪录片领域的角逐充分反映出当前的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纪录片制播在台网联动、跨媒体传播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有着优秀内容资源的纪录片平台必将突围,开创新的蓝海。(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

注释:①何苏六主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纪录片信仰范文5

一、纪录片《海祭》的视角选择

纪录片的内涵会随着社会文化的思潮和时代背景的变迁而变化,这就需要纪录片创作者不断变换视角、推陈出新。对纪录片而言,观众可以感受和体会的制作视角有两个:一个是旁观式的,一个是代入式的。两种视角的表达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并不偏离,也可以相互融合。在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民族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民俗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视角选择必须遵循时代要求,才能在更为广阔的时空维度下诠释其精神内核,并充分展示纪录片本身的美学价值。由于纪录片《海祭》所表现的民俗文化存在于远离城市的沿海渔村,其首先依赖的是大众化和平民化的视角,通过对存在于大连市沿海地区普通群众生活中民俗活动的真实记录,说明“放海灯”这一海祭活动的平民性和大众性。纪录片《海祭》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了具象化的人物。孙绍举作为大连市“放海灯”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不仅奠定了纪录片的主要视角,也基本确定了创作思路。纪录片以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一天的生活为时间线索,描绘了海祭的活动场景,并将其个人视角作为整部纪录片的时空转换点。选择这种视角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具象化的人物开拓纪录片的纵深,避免落入空洞的、说教式的宣传,有利于观众理解并接受纪录片所阐释的民俗文化精神。采访对象视角的运用是纪录片《海祭》的又一重要特征。整部纪录片中的采访对象有五个:除了孙绍举,还有研究辽南文化的张晓莹博士、致力于采访“海灯节”的记者邹乃武、当地的渔民代表王乐君、海灯制作人赵忠强。这些采访对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不同年龄阶段,这不仅赋予纪录片多样化的视角,构建起丰富的观赏维度,还增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

二、纪录片的画面与镜头语言特征

一部好的纪录片,永远离不开现场的忠实拍摄,利用声效和现场的同步画面进行叙事,客观真实地记录那些同步发生的故事。由于同步记录是不可再现的,而拍摄过程中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都在产生着故事性。从这一角度来看,叙事性的画面语言不仅不可缺少,往往还会产生比采访和解说词更为真实的现场感和吸引力。可以说,最动情的解说、最动听的音乐,也代替不了利用事实来展示和说明问题。文学叙事是描述性的,其图像隐藏于语言之中,电视的叙事语言是声画,画面和声效是纪录片中最可信赖的原始材料。《海祭》讲述了大连沿海地区农历正月十三这天的海祭活动,拍摄过程场面巨大,但时间跨度十分有限。面对这一创作难点,拍摄组的工作人员在前期采访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了拍摄的主要任务,并在拍摄过程中善于抓拍和抢拍,用一个个精彩绝伦的画面,将声音、情节、细节等一个个兴奋点连接成完整的叙事结构,利用镜头的真实向观众讲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民俗题材纪录片的画面语言不同于一般纪录片,需要有特定的、表现民俗事项的美感和张力。因此,纪录片创作中,无论是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剪辑,都需要结合作品本身的基调进行画面的选择。在纪录片《海祭》中,创作者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镜头语言,展示纪录片的民俗特征,增强了画面语言的张力。例如,在片中屡屡出现苍茫大海的空镜头,这显然是创作者有意而为之,这种空旷、空灵的画面,可以使观众感受到“从古至今”的时空跨度,联想到祭海习俗的历史沿革。“运动”是电视画面构图中的重要元素,是电视和其他造型艺术的重要区别②。在纪录片《海祭》画面拍摄过程中,通过镜头的运动可以产生多变的层次、空间、角度和景别,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使纪录片更加接近生活,达到真实反映生活的创作目的。在拍摄广场海灯评比这一民俗文化活动时,创作者为了保证时空连贯与场面的真实效果,充分运用了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手法。例如,为了表现众多围观群众的神态,拍摄者利用摇摄的手段,将画面主体由海灯转移到围观者,以展现海灯评比现场的热闹场景。这种真实的运动镜头记录,可以给观众强烈的动感感受和心理共鸣。

三、解说词与采访的合理利用和艺术特色

解说词可以充分整合多样化的资源、有效弥补画面信息量的不足,对明确纪录片画面的指代关系、拓展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祭》作为民俗文化纪录片,要表达和传递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仅靠画面语言无疑是很难实现的,因而解说词的正确应用就成为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纪录片《海祭》的解说词呈现出朴实大气的基调,在庄重里透露着几分欢快和愉悦。庄重的基调有利于历史文化的呈现,体现出其独特的时空积淀和历史厚重感;而欢快愉悦的基调又是当地群众现实生活的有效铺陈。采访,也就是口头叙事的合理运用是《海祭》的重要特点,提供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此外,采访过程中受访者声情并茂的口头叙事,赋予纪录片本身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性力量,呈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十分重视联系实地实景进行采访过程表达,以突出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例如,对海灯制作人赵忠强的采访地点就选择在制作海灯的现场,通过这位年轻民间艺人的现身说法,对海灯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声画同步、声画并茂的展示。这不仅可以塑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性表达,还有助于增强观众对这种古老民间艺术的深刻认识。采访对象的选择,需要有严谨和科学的视角,并遵循纪录片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重要的见证者。此外,文化内核是民俗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而采访对象的选择也会对这种情感维系产生重要影响。导演常安在《海祭》的创作过程中,选择了与“海灯”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作为采访对象,并将其对这一民俗文化的依恋作为纪录片中的主要采访片段,以彰显民俗文化的人文根基,突出了纪录片本身的文化内核。

四、“虚构”手法的运用

纪录片的真实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经过导演和镜头过滤后的主观真实。而纪录片中的搬演、情景再现和动画等“虚构”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创作主体超越历史时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认知表达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完成主观的创造性重构③。《海祭》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就适当采用了情景再现和动画等“虚构手法”。例如在表达海神娘娘成神的故事情节中,就进行了情景再现;在叙事结构上则与解说词相互穿插,使观众并不沉浸于动画和人物扮演的故事中,从而将现实与虚构手段表达的历史区分开来。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对其进行展示和传承,必然会涉及到对相应的历史资料的艺术表达问题。《海祭》中“虚构”手法的应用在这方面可以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和借鉴。电脑特技是纪录片《海祭》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虚构”手法。作为在当代纪录片日益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电脑特技可以使历史时空的想象具象化,带给观众无以伦比的视觉体验。由于该片的视角宏大,而时间相对比较紧凑。创作者在后期制作中运用电脑技术将已经拍摄好的素材修正合成,做到了对“事实核心”最大程度的接近和还原,而带给观众的则是真实的艺术和艺术化的真实。

五、结语

纪录片信仰范文6

【关键词】礼文化;仪式传播;教化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创作宗旨,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用镜头记录乡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它以古村落的历史故事和日常生活为切入视角,以日常仪式为表征载体,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古朴人情的诗意存在,以及礼文化的深厚内涵。本文就以纪录片为分析文本,通过仪式传播的视角,探究乡土仪式下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传承和传播情况。

一、中国礼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礼文化依托于古代农耕文明,主要是祭拜鬼神,祈求庇佑。《说文解字》释“礼”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N,N亦声。”礼字的繁体是从N从示:N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用装满了祭品的祭器来供奉神就是礼。

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礼记》是他的代表作。春秋后期诸侯国间征战不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复兴周礼并将其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维护结合起来,得到统治者的推崇。礼乐文化“成为古代中国公共生活秩序与教养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1]。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是内化的“礼”,“礼”是外化的“仁”,两者相辅相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为仁。仁讲道、讲义,礼讲制度、秩序。孔子所倡导的礼文化是对周朝等级制度的追求,后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礼文化既有精华部分,但其等级秩序、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观念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属于糟粕。因此,对礼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记住乡愁》纪录片选取了礼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传播。

二、《记住乡愁》礼文化的内涵及特色

纪录片中的礼文化内涵丰富,礼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2]。邹昌林认为,“中国的礼与广义的文化是同一的概念”[3]。典礼仪式、家法家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天人关系都属于礼文化的范畴。

(一)价值信仰与行为规定

《记住乡愁》既有礼法的展示,又有礼义的传承。礼法是对礼文化的表面呈现,表现为礼节、典礼仪式。在礼法的背后,是礼义的规定,总结起来是“仁、义、礼、智、信”。以儒家为代表的礼文化规定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括中国传统的价值信仰体系,也涵盖了日常行为准则和判断标准。纪录片中有大量对传统信仰体系的解构与表现,如祖训家风、村规民约所展示的精神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义行天下”“以德报怨”“心怀感恩”的道德操守,“敬畏天地”“和亲睦邻”的处世态度,“崇勤倡俭”、自强不息的生存哲学。这些传统道德伦理、精神追求的呼唤受到人们的推崇,形成中华民族的信仰体系。此外,价值观的背后是对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的规定,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以爱人。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礼的规定和约束,礼是仪式庄严端正的保障,是人们明辨是非的道德依据,教化民众的伦理基础。违背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群体谴责,是礼文化体系得以维持的重要力量。

(二)尚“和”与大同社会

礼文化的终极目标是要达到“和”的目的,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纪录片中“世代尚和”“民族和睦”“天人和谐心性真”的内容都代表了中国人对“和”的共同追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每一种社会要想发展和生存,都“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群体意识,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4]《记住乡愁》所呈现的传统道德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爱国等都是吻合的。对“和”的不懈追求包含了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承载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智慧结晶,是维系民族国家想象、心理认同和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

三、《记住乡愁》礼文化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典礼仪式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中记录了大量的礼仪、礼节、仪式庆典,如多个村落都保留着祭祀的传统,祭祀的规格、流程、内容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礼法正是对这些方面的规定,从而保证了仪式的严肃性和庄严性。中国有着祭祀和庆祝的传统,纪录片中最常见的仪式有祭拜祖先、拜师、祝寿、敬老节等形式。

按照《礼记》中的记载,礼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古代人们相信天地、宗庙、神o关系到国运之昌盛,宗族之l展,是五礼之首,纪录片中的祭祀镜头几乎贯穿纪录片始终。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芙蓉村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与感激。仪式过程庄严神圣,请家谱、金印、玉笏,悬挂“十八金带”画像,家族按照辈分站立行礼的同时要奏礼乐、放鞭炮。这些仪式加强了人们对宗族的记忆,家谱所记录的家族根脉、关系亲疏,也成为中国人敬畏祖宗、安土重迁,希望落叶归根心理的重要文化根源。

典礼仪式具有固定性和重复性,并且需要人们的互动参与。申屠氏(上古舜帝的后代)每年举办敬老节,为老人闹寿宴,还有芙蓉村在祭祀后读家训、打八仙戏、张贴红榜,广东清远市佛冈县围镇村每年举办婆媳共同参与的舞被狮等活动也都是每年的固定流程。人们在重复参与互动中,耕读传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传统理念也渐渐深入到骨子里。人们对仪式的参与过程,也是接受传统文化洗礼与传承的过程。美国语言学家戴尔海姆斯说:“传播行为不能独立于背景框架或隐含命题。”也就是说,所有的传播行为都需要群体共同的文化背景支撑,所有的传播现象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传播。每个节日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盛大的传播仪式,这些固定的典礼和仪式构筑了集体共同的情感记忆,不管身在何方总有文化的根系让子孙后代有所归属。

(二)礼文化的生活仪式呈现

礼文化不仅表现为典礼仪式,更是以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中国乡村以村落为单位,以姓氏为族系,形成了中国重视关系情分的熟人社会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礼文化规定着生活的细节、禁忌与规范,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剂而存在着。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规定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明月湾村以“和”为行为规范,每当村民之间发生了冲突,都有请长者“喝讲茶”的行为仪式,调解之后还要把绿茶和红茶混放在一个杯子里,让引发纠纷的双方品尝,代表调和之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高定村侗族和苗族共同生活,村里建房都要全村青壮年协作完成,还有为了防止火灾,“喊寨”的习俗也都传承了下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门头村依山而建,葱茏的林木能避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门头村人对自然非常爱护和敬畏,还用“种树还山”的方式补偿大自然的恩赐。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是沉浸在集体的价值认同中的,每个村落流传的祖训村规,落实到生活中变成了常见的仪式化行为和伦理准则。

仪式与礼文化是群体内部的一种共同语言,一条交流沟通的纽带,一种无形的文化规范。它的“奥秘和力量在于它的普遍性,它的意义如此单纯和普遍,以至于我们觉得它与我们同生,它是我们的一部分。”[5]辽宁省阜新市佛寺镇查干哈达村因为有睦邻的风俗,他们所做的吉祥刺绣也有着团结、友爱的寓意;以酒来招待宾客,显示对他们的欢迎。这样的习俗已经成为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三)物化的仪式与符号

礼文化的传承需要有精神层面的维系,符号层面的表达,同样也少不了物质载体的呈现。传统村落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俗、族谱家训等都是乡愁情感和“礼文化”的有效载体。

在《记住乡愁》纪录片中,乡愁的物质载体有建筑、牌匾、家谱、对联、衣食等多种形式。礼文化所规定的人伦秩序,可以通过建筑显现出来,建筑是物质的,又带有文化属性和心理情感属性,能形成一种精神方面的支撑。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李宅村的李钟侯所建造的四合院呈双喜造型,各个房屋之间秩序井然,体现了屋主的持家思想,四合院代表了家庭和睦、长幼有序的家庭观念。此外,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荻浦村申屠家的佑承堂、孝子牌坊是荻浦村孝道传统的源头,申屠氏“百善孝为先”风俗的标志;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富田村建有文丞相祠,纪念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忠孝堂“孝德永彰”牌匾,是村落荣耀的见证和群体凝聚力的象征。

纪录片中多次出现的宗祠、家谱、玉笏、祖训、画像、牌位等镜头,在祭祀过程中被当作祖先的化身加以祭拜。这些物的存在,象征着一个家族的精神信仰,并且将历代子孙对祖宗的敬畏和崇拜具化为可知可感的载体,更能激发后代的文化认同。没有了物质,就缺失了崇拜的对象,仅凭心理想象和说教M行传承,精神信仰将会大打折扣。从自然景观到百年建筑,从历史故事到道德传承,从物质载体到精神符号,我们不仅能从纪录片中看到中国当代乡村的生活风貌,也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代传承与传播,感受到浓浓的人文信仰、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四、《记住乡愁》礼文化的传播特点

(一)通俗性:通俗易懂,全民参与

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与生活场景相融合。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所呈现的礼文化也是融入了生活场景的,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自然风俗、文化传统。礼文化的传播不是通过板正的说教,而是从一家一户的生活故事入手将人们带入到礼文化的内涵中。人们对礼文化的接触门槛很低,随时随地都能从日常的生活习惯中参与到礼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中来。礼文化所规定的勤俭、向善、明理、尚和等品质已经成为做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应该以礼的规定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每集纪录片中都有村民身体力行践行祖先家训的记录,如江西白鹭村村民建立基金会发扬向善的精神,重庆四合村的冯三姐做“烫手货”不收烫手钱,将历史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操作性。

(二)多样性:根据不同区域和习俗而变化

纪录片中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样貌共同构筑了礼文化。《记住乡愁》的主题是发掘以礼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精髓,具体呈现为“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诚、勇、睦、和、善”这20个道德主题。通过100个村落故事来呈现和演绎,由于不同的村落有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历史故事和人物构成,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同一主题在不同区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如“崇文重教”,有浙江芙蓉村的“耕读传家久”,广西秀水村的“书声震家声”,浙江独山村的“崇文向善”,河南张店村的“重教启智”,也有甘肃凤山村的“诗书传家”。芙蓉村由于历史上有科举出身的“十八金带”,村里有“七星八斗”的古老阵法,寓意后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样,人才辈出,因此他们非常重教,每年建立奖学金鼓励成绩优异的学子;秀水村则用“读书荣身”的观念来教育子孙,强调通过尚学家风来延续家族荣耀;独山人讲求“读书明理”,认为读书使人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更侧重自身修养;张店村纪念先人张良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每年举行破蒙启智仪式,重视文化教育;甘肃凤山村由于相对闭塞的山村环境,他们追求诗书文化的熏陶,养成了淳朴坚强、宽厚仁慈的品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使得各地区对“崇文重教”产生了不同的内容阐释和外在传承方法,礼文化的传播因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样貌。此外,“诚信”有重庆四合村的“诚信赢天下”,也有山西静升村的“无信不立”;“修身”有浙江李宅村的“修身齐家济天下”,也有杨家堂的“修人心,行义事”。这些都体现了礼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教化性:教人明理知义,树仁扬善

纪录片体现了礼文化仪式对人的教化意蕴。从孔子开始,先贤就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的道理有了清醒的共识。[6]礼文化内涵本身具有严肃性,《记住乡愁》对礼文化的传播却并不是强制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历史故事、典礼仪式、村规家风等形式来呈现。受众沉浸到礼文化所营造的和谐环境中,产生心灵净化、信仰认同的效果。“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信条,唤起了人们对善和真的感知和向往,最终都变成了集体性、公开性的行为仪式和伦理规范,被广泛遵从和传递下去。在今天网络诈骗频繁出现、社会公益事件导致信任缺失的情况下,诚信、明理、向善、感恩、孝道、养德等传统优良品质的传播和教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是对个人品行的塑造和完美人格的追求,让人们在社会中扮演更规范、文雅的角色。

礼文化的教化还有社会性,公众对礼文化的认同在国家层面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骄傲感与归属感,这是维系社会稳定的软实力。詹姆斯・W・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7]礼文化的发扬和传播不仅可以修身,也可以维系共同的价值信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外来文化冲击、娱乐至上和个性化的社会潮流下,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儒家礼文化又被发掘出来,担负起教化民众、黏合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可见,礼文化既是精神上的给养,也有伦理道德的规范和合乎礼的行为准则,但本质上是对人的教化工具。

(四)寓教于乐

礼文化还有寓教于礼、寓教于乐的特点。通过人生过程中重要的仪式来传承礼文化,如入学礼、成人礼、婚礼。人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仪式,这些人生仪式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感受,同时也宣告着人的成长和担负的新使命。

中国讲求“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河南省张店村每年四月初十都会举行破蒙启智仪式,孩童们在张良像前诵读祖训,学习先人谦卑处世的精神和追求智慧的志向;3月广西门头村瑶寨为年满15岁的年轻人举办成人礼,他们穿上最华美的衣服参加仪式,在庄重又新奇的仪式中体味到成长的心理变化,担负起新的使命;重庆阳平坝村村民共同帮忙筹办婚礼,新人在欢乐婚礼中收获全村的祝福,祖先希望婚姻和睦、幸福美满的愿望也被感知和传承。关于人生的仪式由Y乐、祝福、希望等元素组成,表现形式具有热闹和娱乐的表演成分。而人本质上是仪式化的动物,对仪式的参与体验调动起“世俗神话”的力量。[8]人们参与到“仪式空间”中,从而产生对礼文化的认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结语

记住乡愁,更深层次的是唤醒内心深处对礼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礼文化的价值指向与当代社会的精神追求是和谐共生的。通过纪录片形式对礼文化精髓本质进行挖掘和呈现,是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突出其现代性的一种新尝试。

[本文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礼文化传播与认同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BXW044]

参考文献:

[1]王冠.论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建构及对当下的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6(5):145.

[2]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3]邹林昌.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8.

[4]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2.

[5]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6]彭林.儒家礼治思想的缘起、学理与文化功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45.

[7]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8]张兵娟.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