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1
初中政治课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方法和技巧。从本人从教经验来总结,学好初中政治,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需要三个步骤: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对新课程有个粗略的了解,听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时听讲。
在老师授课时,学生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老师如何讲解新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的,并做好课堂笔记。教师所作的板书,是经过老师精心准备和提炼的,对研读教材大有裨益,对学生的帮助很大的。
(三)课后复习。
课后的复习,一定要及时。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因为,知识是连贯的,这一节不打好基础,就影响下一段落的学习,此外,复习一定要及时,才可以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四)学会做题。
做题,就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做题,不仅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增强驾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掌握规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初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如果掌握了该门学科的编写规律,也就能悟出其学习规律。初中政治课的编写的规律大致是主题的介绍,意义的讲解,然后提出要求这三大部分。当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教材的编排结构与规律后,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与规律,而不至于只知道一节课的内容,却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
三、抓住内涵
学习政治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政治重在学习观点,树立起正确学习政治的意识后,就会有意识地思考,当前这堂课学到的观点是什么?而对于每一个观点,不能光了解观点的表面,还要理解其内涵。挖掘内涵,往往要经过三个步骤:
(一)是什么
“是什么”,就是所讲的主题是什么,即先介绍主题,提出观点。
(二)为什么
“为什么”,就是阐述这个观点的意义。政治课程的编写者,往往通过“正反论证”、“对比论证”来表达观点。
(三)怎么样
“怎么样”,就是对学生提出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政治课所要阐述的观点,还要学习好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关联,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识内涵。
四、学会变通
初中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不会变通,有些学生认为,教材好学,题目难做,所以,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同时,一定要学会变通。
老师在出卷时,不可能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到考试卷中,所以,学生一定要学会变通。学生学会了变通,才说明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能力,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教师在课程讲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变通。首先要求学生做到思路清晰。在思路清晰的前提下,回忆老师在授课时是如何分析问题的,回忆一下老师是什么角度来思考的,予以借鉴,才能加深答案的深刻性,并保证答案的全面性。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即分析的思路和思考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五、观察思考
集思广益,是“借力使力不费力”的良好学习方法,老师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同学的做法,仔细倾听老师的说法,善于琢磨,善于观察思考,总结政治学习的方法,掌握审题答题的技巧,把握政治学习材料的分类,并明确各类材料的立意中心,做到有的放矢,思路明晰,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政治课程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较少,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被重视学生所重视,甚至在有的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副科,从思想上轻视,认为初中思想政治可学可不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作为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政治课程的学习是连贯性的,高中政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如果,在初中政治学习中不打好坚实基础,务必影响高中政治课程的继续深入学习,所以,教师在教授初中政治课程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端正了学习态度,促使初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投入精力和时间,促进政治学习的提高。
学好初中政治,必须做到:1.研读教材;2.掌握规律;3.抓住内涵;4.学会变通;5.观察思考。上述观点,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其实,学习初中政治,应该还有许多途径和办法,笔者以上所述,只是挂一漏万,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一定能找到适合于自己本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对于政治课来说,笔者认为,切忌花费太多的时间,要学会巧妙学习,一定要积极思考,抓住政治课程的特点,掌握政治课程特有的学习方法,做到上述几点,是学好政治课程的关键。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2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人类和社会在与种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人类真、善、美的力量,并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个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树立为人类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作为自己努力的理想,形成健全人格。在诸多学科中,思想政治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树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现行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学生日常品德状况逐步列为考核内容,这就明确地指明了思想政治课应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思想觉悟的提高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没有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让教学活动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常用的音乐、舞蹈和生活片段体现政治的生活化。例如,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新闻,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时政,更好地把握政治学习的内涵。教师可以采用和学生交流、让学生角色体验的方式,或者是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容易掌握知识。
二、思想上高度重视。
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关于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实践的经验与体会。
1.思想政治活动课是一门新型课程,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上,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很多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四、要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必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等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果我们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切入口,学生就能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学习主动权,体验政治学科的魅力。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政治学科知识和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政治学科产生亲切感。如青少年的消费观不正确,花钱大手大脚,可谓“父母赚钱,孩子花钱”,花父母的钱不心疼。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正确消费的情境,让学生去商超购物,要求他们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完成具体任务。在消费中遇到不合理的现象让他们独立解决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会明白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如何解决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的问题。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3
一、 探究前求知,激活学生
探究式教学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全是学生的自发活动,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引导、支持、导向作用。在探究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储备和调用知识,激活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的潜能,以便于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1、精心设计问题探究的情景。
目前高中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因此,在高中政治探究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奇的情景,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激发学生在探究中质疑和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问题进行独立思索,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知识。
2、教授学生必要的探究技能。
在高中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政治探究活动注重“过程与方法”,完成探究任务与实现探究目标之前,教师可以适当教授给学生一些探究技能,如收集信息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操作的技能、传达的技能。如在经济生活中,开展中秋前后月饼价格变化的调查之前,要引导学生多想想:调查什么方面?谁做调查?向谁做调查?为什么要调查?怎样调查?调查表如何设计?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立足点、有着手处。
3、提醒学生探究的关注要素。
探究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的。有些探究教学或满堂灌,或满堂看,或满堂问,或满堂闹,都违背了探究的初衷。为了使探究取得实质性效果,就要在探究活动开展前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他们曾经忽略的方面,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无关的方面转移或聚焦到在政治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上来,引导学生对事物发展中那些关键的特定要素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索。如我国轮胎出口企业如何应对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的探究中,要求学生重点探索企业的应对策略,不必过多探究美国政府为什么实施对华轮胎“特保案”。
二、 探究中求真,引领学生
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真实目的是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及与人合作交流,达到“以知促知”、“以智启智”、“以能达能”互动共赢的过程,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只惟实、不惟书,只惟真、不惟师,想他人未敢想,言他人所末曾言的创新品质,在知识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互相促进地实现“三维”目标。
1、合理分组,把握时间。
在一个由40到50人组成的大班中开展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防止混乱、人人参与,教师要划分出探究小组、指定或推荐出组长。先在组内讨论,然后各组派出代表来交流和讨论。在探究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哪些内容让学生单独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后探究;哪些内容合作探究,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仔细斟酌。教师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来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具有普遍迁移价值的知识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学习。对一些学生自己探究起来非常困难,又不是关键或重要的教学内容,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对一些触及政治敏感问题的则不必去探究。
2、矫正不足,共享成果。
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宣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论证过程、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促使探究活动进一步深入,有助于学生将实践所获得材料,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践为基础的论证,加深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
3、循序渐进,逐步放手。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方向性,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体验,离开生活的探究活动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探究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不一定非要一次探究清楚,由于受到发展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及经验背景的限制,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无法一次探究完。如关于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探究,我们要求高中生懂得国家、企业、消费者、劳动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至于这些主体具体怎么来应对,不能要求学生掌握过深,以后到大学或工作中可以再去探索。
三、 探究后求用,发展学生
高中新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其最终归宿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探究式教学也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长期探究活动的开展,要使学生在态度、能力、知识、观念、理解、经验等多个方面均有所发展,促使学生形成以下素质,达到学以致用。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充实感和兴奋感。
2、使学生通过探究建构起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
3、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挑战,并获得科学推理、交流与合作等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4、使学生对探究的过程与本质、探究的特征等,获得一些基本的感受与理解。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4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44-01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潮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谈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关于预习环节能力的培养
明确目标,预习先行: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后(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重点、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 树立预习就是正课和自学就是正课的观念,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预习。因为新教学模式下基本上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大部分的问题都是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解决的。如果课前学生没有很好地去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对前后知识没有很深的了解,是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在预习阶段大家要做到:
(一)明确学习目标,以此为指导,明白这节课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阅读课本,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
(三)做预习笔记,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基本知识点);
(四)同时还要阅读课外学习材料,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或拓展知识面;
(五)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为展示课做准备。
二、关于学习环节能力的培养
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一)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这是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一)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三)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5
要真正让政治课教学精彩出众,就必须通过“课前预设注重教材学生实际、课内关注捕捉生成资源和加强思辨能力培养、课外强化并落实延伸要求”等这些有效的互动使政治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让政治课堂出彩!
一、在预设解读中互动,贴近教学实际
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有效互动的起始点应是教师有效的预设,而有效预设必须贴近教学实际,教学最大的实际便是教材和学生。所以教师应在课前着重研读课堂互动的联结点即教学文本,文本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被期待内化为学生内在素质的依据,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文本教学内容为依据发展学生的智力。文本内容又是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转变、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它给学生的既是知识、科学,又是思想、素质,更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文本教学的呈现一般要通过学习材料如情境体验来实现,当然情境体验只是文本内容呈现的一个道具,情境的设置一定要切合文本内容。所以教师务必要在充分研读和把握教材文本内在本质的基础上筛选并设置相关情境,紧扣文本设置有效问题,能让学生感悟到教学内容的内在意蕴。这样才能使课堂互动良性开展。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时,教师在认真读、研、析文本的前提下,“嚼烂、吃透”文本做到“腹中有本”后,在“了解中华文化是独树一帜、独领”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先以情境问题展开:“纵观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让你引以为豪的有哪些?为什么?”学生如数家珍般列出中华文化的众多灿烂实例。教师为突出各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也为了落实“通过比较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目标,教师可创设“我有我特色”情境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扮演来自吴越之地和滇黔之地的角色,并要求说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服装、节日、饮食等)。创设该情境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因素影响下,各民族呈现不同的文化”,并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创造力,也正因为他们的凝聚力才共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活动与标题“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紧扣得恰到好处。“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可设置“舞林大比武”环节,呈现各民族的舞蹈图片,让学生感受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却又有共同之处,并懂得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这样整个教学互动过程恰当地体现了文本所传递的编者意图、情感内涵,在师生愉悦轻松的互动中水到渠成地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在生成点拨中互动,彰显教学智慧
课堂有效互动挑战着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一言堂”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勇于超越自我,洞察并捕捉课堂上的各种各样生成性“闪光点”资源,形成新的教学智慧,增强新的教学本领。教师要有应对教学过程的突发性情况和学生提出的可能性问题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要有开放性、前瞻性的教学意识。如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党等内容的教学时,基于现实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学生往往会产生对政府和党认识的不同声音,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而且凭着高超的教学智慧和课堂驾驭能力,有针对性的列举实例让学生体会、理解,而不是强迫接受教材的正面教导,更不能对此不闻不问。教师还要有课堂旁逸的本领,比如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他们所了解一些逸闻趣事,如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时,可让学生谈谈父母在商业贸易过程中文化传播的见闻,既可调节课堂气氛,强化互动作用,又可让学生深刻领会理论来源于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特点。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那些产生于历史上而仍然保留在现实中的传统文化实例,并谈谈自身的感受。教师也可以收放自如地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库中与所讲内容有关的相关素材,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中,教师可列举平时关注积累的“因不让座位给老年人而遭人恶打”的电视镜头和与之关联的电影《搜索》片段,以进一步印证课本的理论,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三、在思辨纠错中互动,凸显德育价值
教师政治学习材料范文6
关键词:有效教学;情境;问题;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62-03
一节“好课”需要浓厚的课堂氛围、清晰的脉络结构、可预期的教学效果,它涉及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与目标达成等三大环节。笔者认为,这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教师践行“有效教学”特别需要系统思考的重要因素。
一、适合的情境让学习“生趣”
笔者在执教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八课《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切实感受到尚处高一学段的学生对于“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这类较为宏观的内容缺少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情感体验,对于诸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外交名言也缺乏足够的理解。
因此,笔者在开课的阶段便以时下沸沸扬扬的“中菲黄岩岛争端”热点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菲律宾军舰抓扣中国渔船,我方海警船巡航执法,双方针对黄岩岛归属问题激烈论战、对峙、僵持,所谓海牙国际法庭指鹿为马,某些国家和域外势力暗潮涌动、跃跃欲试……”在国人十分关注南海局势,甚至担忧我国海洋实际管辖权正遭受挑战的社会舆论环境下,以上这些鲜活的信息很快便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迅速提起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学气氛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就是兴趣,那些生动形象的事例、对比鲜明的数据、引人入胜的情境,往往最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营造气氛,掀起波澜,从而有效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消极与倦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内心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求欲望。
从客观上看,高中学生身处繁重课业负担的背景下,对那些与自己并不直接相关或没有亲身感受的知识和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关注与兴趣。例如《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生活与哲学》中“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以及《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等这些政治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对于社会阅历尚浅、综合能力不强的高中学生来说,要想达到充分的理解和领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思想层面,高中政治学科的许多内容事实上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实际存在着不小的落差和距离,如果不能正视和科学应对,很容易让我们的政治课堂陷入“假、大、空”的尴尬困境,使学生习之无味,探之无劲,学无激情。
但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理应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位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场”。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尽力促成课堂内外的知识有机融合,关注和搜集生活当中人们熟识的、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素材,通过巧妙搭配为我所用,创设切合课堂需要的教学情境,营造相应的教学活动氛围,站在“学生立场”,讲好“学科故事”,把书本知识拉近现实生活,将基本理论回到具体实践,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使原本相对枯燥的书本结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润色和丰满,进而引领我们的学生带着兴趣和激情在情境中明理,在情境中导行。
二、恰当的问题引学生“激疑”
笔者在“中菲黄岩岛争端”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挖掘新的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多任菲律宾政府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未直接发生领土或领海争议。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属于第五代菲籍华裔……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祖籍是福建晋江,其祖父是中国人……”
据此设置相关问题:①“从中菲关系的变化来看,国与国之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经常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情况,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②“请你为当前相对冷淡和紧张的中菲关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此调动学生通过前后比较、讨论分析,揭示并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同时,引导学生为处理国际关系树立正确的观点并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好奇和疑问是人的天性”,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锤炼以及探究精神的逐步塑成无一不是孕育在对问题的主动质疑和倾力解决的过程之中。如果说课堂中的教学情境好比是戏曲表演中的“开场锣鼓”,旨在制造气氛、奠定基调,那么接下来需要的是实质性的“唱念做打”,即紧扣教学内容来设置问题与解答问题。简言之,课堂情境实际上是为提出和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而作的铺垫,一个个从情境素材当中衍生出来的问题构成了政治课的血肉和脉络,也体现出一节课的内在水平和质量。
相对于陈述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效果与作用已经毋庸置疑地被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和接受。但是,“什么时候提出问题?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等等这些还确实是个“大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并成樗嘉和行动的自觉,着实需要每一个课堂引领者去潜心思考和摸索。
笔者的实践体会是力争做到“三度”。一是问题要有“梯度”。每节课围绕2-3个主干问题有序展开,起点力求偏低,这样便于学生广泛参与,提振获得感与自信心,形成积极研讨的氛围;台阶不宜过少,这样便于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拾级而上,一步一步攀登新的能力平台。二是问题要有“厚度”。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种简单化、表态式的设问应尽量避免。教师要通过对学情的充分研究,预判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疑惑点、模糊点,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和拓展,以此让问题有“嚼头”,能调得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胃口”,产生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思考价值。三是问题要有“生成度”。每节课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准备、设计和安排,课前预设的问题能让教师运筹帷幄、胸有成竹、画龙点睛,但是,面对各具个性特点的课堂主体,教学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事先构想而依次运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并且还会碰撞出“火花”,进而派生出各自不同维度的“新问题”。这才是同样的课堂所展现出来不同的魅力和精彩,也体现了教师作为课堂活动主导者的灵活驾驭能力和智慧。
三、明确的目标使课堂“聚神”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①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②正确认识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做法;③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以上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关于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的基本知识,还要求树立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观点和做法,维护本国正义的国家利益,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因此,笔者再次搜集了关于的信息。如“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高调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宣布将战略重点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上主张维护航行与公海自由,不承认任何国家声称的……中国已明确表示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地位与台湾、同等重要……”。
根据以上教学情境进一步设问:①“你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国际关系有哪些?”②“我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国际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③“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做到理国?”引导学生从具体、个案的发散开来,启发已具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的高中生逐步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使教学活动从外部感性的层面发展到内在理性思考的层面,进而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
“目标是追求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对每一节课教学结果进行评判的最终标准是其有效性,即基于具体教学对象的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笔者在实践中曾以一种基层的视角对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做过通俗化的描述――“让学生学得有兴趣,使教师教得有意思”,具体考量三个直观性问题――“课堂有没有笑声”“过程有没有互动”“师生双方有没有所获”。所谓“有笑声”,绝不是喧闹戏笑,应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及欢悦;所谓“有互动”,即克服教师单向式的“讲”或学生单纯的“练”的倾向,开展双向多边式的合作探究;所谓的“有所获”,即师生双方通过课堂中的和谐、合作与支持,实现知识、实践和身心三个层面的体验、提升。
如果从情境、问题及目标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情境是“形”,问题是“线” ,目标是“神”。“情境”营造的是学习的背景,“问题”牵引的是教学的线索,而“目标”的达成是课堂的直接追求和宗旨,也是有效教学的质量标准。情境的创设与问题的探究过程绝不能一味追求“眼花缭乱”的“热闹”场面,必须自始至终围绕教学内容,并将“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和培养正确情感、态度、价值^”的教学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情境和相关问题中去,既要蕴含特定的“情”,又要注重不变的“理”,还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师生的发展与进步,真正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以上观点其实是回答了情境和问题设置的依据问题,即教师为什么要在此时创设如此的教学情境,提出这样的教学设问?对此,那些目标明确的课堂和思路清晰的教师一定能够自信而准确地回答出来,而一些“依葫芦画瓢”或“人云亦云”的课堂和老师必然稀里糊涂,没有了主张。因此,一名称职的课堂组织者也应当具有自己的“战略”与“战术”,不管是什么课,首先必须考虑“这节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要实现什么目的?”这就是战略思维,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大前提,然后才可能进一步思考“这节课应该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得更好?”这便是战术措施。可见,教学的“根本大法”是课程标准,教师的“第一意识”应是目标意识,有目标的课堂方向明确,教学才有“奔头”,有目标的课堂动力充沛,教学才有“劲头”,有目标的课堂活力彰显,教学才有“看头”。
Situation, Question and Objective: Three El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YIN Dun-xin
(Zhenjiang Experimental Senior Middle School, Zhenjiang 21200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