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传导机制
Abstract: Through more than ten years development of stock market of China, it has grow up day by day and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economy, which is called the economic "barometer". The monetary po1icy, a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means for macroeconomic readjustmen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found apparently restricted in its role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raditional channels fading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pediment.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which is linked more closely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evitably influences its trend. This text does the brief summary to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stock policy at firs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ock market and monetary policy from currency supply, interest rate and interbank offered rate.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ransmitting the monetary policy.
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stock market;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引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金融结构演变的一个突出趋势是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得以持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股票市场对国际经济、国内经济的影响也迅速加大。作为现代市场金融经济的主要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对于熨平经济波动、促进一国经济金融的良性持续平稳发展已举足重轻。当然,货币政策与经济金融的具体演进态势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反过来经济金融格局的演变也必定会作用于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乃至政策效果的变动,所以无论如何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以现实的经济金融结构为前提和条件,否则货币政策可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出现错误决策,从而对经济金融的发展造成巨大动荡。中国加入WTO之后,如何维持本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以及如何提高国内金融系统配置货币资源的经济效率等问题的理论阐述和政策含义已经是国内经济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基本理论解析
(一)货币政策相关理论解析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以此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方针和政策总称。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别称,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的要求。
第一,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包含的首要内容,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与要求,它的确立与经济社会所发生的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中介目标应具有可测性、可行性、相关性等条件,它是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货币当局必须先掌握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一定数值。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之一,通常有四大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它们的提出和确立是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政策转变的结果。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经济学派理论分歧颇大,远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实际操作机制中,西方货币当局主要以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第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货币当局用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和货币运行环境,并经由中介目标去逼近最终目标所借助的方法和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者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后者指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某种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 西方国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政策。通常采用的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即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的活动。公开市场业务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几乎可以实现货币当局的任何中介目标,因此为许多经济学家所推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对经济作用的威力巨大但弹性效果低下,故不常采用。贴现率政策使货币当局只能被动等待,不能主动出击,同时还会产生难以测度的告示效应,干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道义上的劝告、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管制、房地产信用管制和利率最高限额等,它们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微弱且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因此许多也已逐步取消。
第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分成凯思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认为,从局部均衡观察,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是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然后改变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改变实际生产领域的均衡,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是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发生增减变动,然后引起货币供应量发生增减变动,这必然会引起市场利率的变动,进而引起投资发生增减变动,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将影响到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变化。
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其基本传递过程为: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在公开市场上购入证券,则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使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增强,于是利率降低,扩大投资和放款。利率降低,使金融资产价格上升,这就相对地降低了耐用消费品和房屋等真实资产的价格,从而增加了人们对这类真实资产的需求,使其价格上涨,并且会波及到其他的一些真实资产,这样循环下去,又增加了新的货币需求,使其社会的名义收入提高。
(二)股票市场相关理论解析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买卖的场所,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居于重要地位。股票市场分为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前者指发行人经证券承销商包销或代销,将未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以供交易的市场;后者指已发行的股票在投资者之间相互转移的市场。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2
看完它,是在一个黄昏。光线已经暗了,蓝色的天幕上,几只大鸟无声地掠过。我突然感到,书中的那匹马和那个孩子,似乎正向我走来。
马叫雪儿,是坡娃从狼群中舍命救回来的一匹小马驹。它通体的白毛,蓝黑色的四蹄,蓬松的长尾巴,看上去是那样漂亮英俊。雪儿长成一匹健壮的骏马时,爆发了,它被日军强行征走,身上烙下了一枚日本军营的火印。日本军官河野看中了雪儿,想把它训练成自己的坐骑,但雪儿不肯接受河野的奴役,因为它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坡娃。由于雪儿的不屈和对抗,它沦为拉炮的战马,遭受种种。历经战火和苦难之后,坡娃最终将雪儿带回了野狐峪。
这个故事来自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先生的新作――《火印》。故事在北方草原地区展开,日出、日落、微风、雨雪、草原、密林、大山、断谷……曹文轩用文字展现了一幅壮阔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一切原本如世外桃源般美好,却终止于70年前那场战火。
关于,有太多的文学作品记述过,但是关于儿童的却很少,而以动物作为主角的更是罕见。然而,战争没有让儿童走开,所有的生命都在遭受涂炭。曹文轩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空白,通过精妙的故事构架及叙事方式,铺展开生动鲜活的情节,成功塑造了多个形象。在《火印》中,所有的情节进展都突破了以往抗日题材小说的套路,让那遥远得恍若隔世的一段战火生活在我们面前立体化呈现。虚构的人物、事件、地点,触动了一个民族潜藏的集体记忆,带我们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在一个虚拟空间里感受扑面而来的那种紧张、困顿、焦灼与混乱。
小说中,作者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惨痛与血腥,也不去肆意展现敌我的仇恨与对立,但战争的残酷与悲怆却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袭来。转瞬间,无数的生命都在战火中凋零。幸存的人们在生离死别之际,要面对被战争打碎的一切:身体的残损、情感的缺失,连家园也变为满是疮痍的平地。当黑暗将美好淹没时,雪儿、坡娃、年轻士兵和村民们,藏起了悲伤,挺直了脊梁,把对侵略者的仇恨化作了雷霆般的行动,捍卫了家园与尊严。
雪儿是一匹马,曹文轩却把它当做有血性、有气节的人来写。他巧妙地借助雪儿的眼睛来看待这场战争,用它的经历串联起整部作品。大多数时间里,雪儿是沉默的,因此它在小说中的几处嘶鸣,格外振聋发聩。那是雪儿在受苦、困惑的时刻,抒发与传递自己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它不仅在为自己的厄运呼喊,也在为所有受难的人呼喊,这是对战争的控诉。
战争是残忍血腥的,但是战争却并不能摧毁人类,不能阻止社会的进步。这是缘于人性深处永远存在的爱,能引领全人类走过一重重的黑暗,走向理智的光明。《火印》就是以人性的爱作为小说明亮的底色,让读者在感受战争裂痛的同时,还能心存温暖。坡娃与雪儿的心灵相依,坡娃和小伙伴瓜灯、草灵的情同手足,甚至日军小兵稻叶对雪儿和其他小马驹的呵护,都是战火中极为珍贵的爱与悲悯。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3
指题材关于战争,主诣是反对战争的小说。
反战小说的作者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与人类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体现了战争对于世界的破坏,对于人性的摧残,使读者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和平的可贵。如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和《凯旋门》等。
主要内容:
《西线无战事》 故事通过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的第一人称叙述展开,讲述的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故事】
人与马关于爱的故事
《战马》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匹马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
乔伊原本是一匹在农场干活的小马,它与英国男孩艾伯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惜一战爆发,艾伯特的父母为了筹钱挽救农场,狠心将乔伊卖到军队,它与艾伯特不得不就此分别。
参军了的乔伊因为体格强健,温顺听话,很快就成为了上尉的座骑。然而战争惨烈,乔伊开始不由自主的更换主人。它遭遇了形形的人,见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悲欢离合,更看尽了人间冷暖与战争带来的苦痛创伤。
而对乔伊难以忘怀的艾伯特,也参军来寻找它。在冰冷凄凉的战壕,艾伯特的勇气与坚持感动了众人,乔伊也一直惦记着他。但在一战的阴影与硝烟笼罩下,一个人与一匹马那么渺小,在那每时每刻都生死攸关的残酷战场,他们真的能再次相逢吗?
【精彩速用】
爱与坚守
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战马》中,小马乔伊与男孩艾伯特因为战争,被迫分离。然而,艾伯特为了找到心爱的马,也毅然决然地参军来寻找它。因为勇气和坚守,他们最终重逢,上演了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一幕。
我想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充满爱与慈悲的心,用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朋友他人,那么我们同样会收获到无数的感动。
关键词【导演】
带着童心拍电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位成绩卓著的导演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带着童心在拍,因为在他的眼中和在这部电影中,“童心”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斯皮尔伯格说:“在《战马》这个故事里,我不仅看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阵痛,更重要的是,我还看到了美好和善良的人性。所以,我很被打动。而且,故事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整部电影的情感线索都是由这个小主人公对自己喂养的小马驹的想念穿缀起来的。”
所以,斯皮尔伯格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童趣、很天真、很善良的故事,能在其中安排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战争的。对他来说,拍摄这部电影,就好像重新回到了童年一样。
因此,小说《战马》的作者迈克?莫波格甚至形容斯皮尔伯格“就是一个小孩”。莫波格说:“斯皮尔伯格极有才华,又很有童趣,很多时候,他就好像是一个小孩一般天真而烂漫。所以,影片中的很多戏份都被他拍摄得既有童趣又有观赏性。
【精彩速用】
赤子之心
孟子曾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再用这颗赤子之心去做事,去对待他人。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电影时时刻都带着一颗童心在拍。
在看到小说《战马》之后,他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感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童趣、很天真、很善良的故事,能在其中安排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战争的。就是这样一颗纯真的童心,让他发现了不同于他人的主题,把这一主题贯穿到影片,由此获得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作者】
独特的视角
小说《战马》的作者迈克?莫波格住在英格兰伊兹利的德文区乡下,这里曾经一度是一战中著名的德文骑兵队的大本营。后来莫波格见到了几个一战的幸存者,其中的一个骑兵曾经告诉莫波格,在战场上,他们是多么信任自己的马。另外的一些老兵则讲述了在战争中的一些令人感喟的生离死别、阴阳两隔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的主角,那就是马。于是,莫波格就按照着马的线索追寻下去,他了解到在一战中死掉的马足足有1000万匹。于是,一个以马的战争经历为线索的想法便在莫波格的心中生根。
几年之后,做了无数次采访和调研的莫波格遇见了一位怪人,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和马说。见到了这位怪人之后,莫波格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小说情节:写一匹马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它经历了数个家庭和数个主人的喂养,看到了战争的全过程,战争留在人类心头的伤痕一样留在了它的身上。那些人类的喃喃自语已成为了它生命的一部分。在莫波格的小说中,这匹马的主人有一个德国的农场男孩、一个英军骑兵军官、一个德国士兵以及一个法国家庭。
因为视角独到、文字洗练,1982年,这本小说出版之后,还曾获得当年惠特布莱德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
【精彩速用】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属于那些有明确目标,并且为之不懈的努力的人。《战马》这部影片改编自迈克?莫波格的一部同名小说。
迈克?莫波格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曾经做了无数次的采访和调研,他了解到在一战中死掉的马足足有1000万匹。所有这些萌发了迈克?莫波格创作一部关于战马的小说的欲望。 通过战马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歌颂人性的美好。后来迈克?莫波格的小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关键词【教育】
好些孩子无法从教育中获益
迈克?莫波格:教书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发现好些孩子就是无法从教育中获益。
我们启动了这样一个先锋项目: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农场中得到身体、精神、情感和智力上的开拓。孩子们要在农场干整整一周农活。不论刮风下雨,他们都要挤奶、放羊并为小羊接生,同时还要喂猪、喂鸡。他们还需要搬运干草、麦秸,修整小路,烧掉积存的枯叶。
这些都不是轻松的活儿,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这些工作对动物和农场都很重要,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
【精彩速用】
把孩子变成农夫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5
《战马》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作者以一战为题材,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一匹枣红色的小马,它本来有妈妈的呵护,而它却被主人卖给了一个酒鬼,酒鬼的儿子艾伯特,非常喜欢这匹漂亮的马,他给这匹小马取名乔伊,并跟这匹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乔伊和艾伯特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惜,艾伯特酒鬼的父亲,由于急用钱,卖掉了乔伊。残酷的一战爆发了,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近,被卖掉后的乔伊一直生活在部队里,出类拔萃的乔伊一次次完成上尉分配的艰巨任务,战争使它失去了最好的知己---尼科尔斯上尉和优秀的战友——托普桑,乔伊格外悲痛。
艾伯特为了找到心爱的乔伊,便去参军,乔伊在一次完成任务的途中,受伤了,得了严重的破伤风,善良的英国士兵带乔伊去兽医治疗,竟然遇到了老朋友艾伯特,惊喜万分,乔伊在艾伯特悉心照顾和精心治疗后,身体很快康复了。
几个月后,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战争结束了,艾伯特带着乔伊回到了家乡——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6
在地中海南岸、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与阿拉伯半岛隔红海相望的狭长地带,便是通常被称作“北非”的场域。这种地理位置使它对于欧洲/基督教、阿拉伯世界和非洲而言都同时带有着“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身份,并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着多重的、复杂的角色。在二战中,作为轴心国进一步扩张和同盟国反攻的重要地带,北非的战略重要性一度使其“可见”――北非战场成为讲述二战的电影、文学借重的素材,而其为各国间谍提供的活动空间也催生了一些以它为背景的间谍故事,如《开罗谍报战》、《擒凶记》、《北非谍影》、《OSS117之开罗谍影》等等。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些小说、电影当中,作为间谍表演舞台的北非,却始终是一个空洞的场域――无数来自欧美的间谍在此汇合、散去,演出着自己或喜或悲的故事,却很少为北非自身留下任何讲述空间。如《开罗谍报战》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开罗,但是其中只有一个立场不明的小丑般的人物可以说是埃及人,而《北非谍影》中间谍云集的“卡萨布兰卡”,除了在电影开始时被交代位于摩洛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与北非有关的关键性因素。
与电影中屡屡出现的“空洞的舞台”相对,现代北非却有着一段颇为喧嚣的历史。在经历了长时间殖民主义的剥夺、二战时期的战火后,20世纪50年代前后,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北非国家先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从殖民主义版图上挣脱开来,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为整个非洲的独立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作了先锋。而在冷战时期,这片土地尽管希望以不结盟的第三世界位置谋求独立发展,却因其战略重要性而最终被纳入了冷战格局当中,政治形势动荡不安。同时后殖民境遇也迫使其不断地进行反抗,在帝国主义国家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在此历史语境中,埃及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身份而变得尤为耐人寻味。一方面,在反抗殖民者的非洲独立运动中,它始终处在一种先锋位置上,将自身认同为被殖民的非洲民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信仰、语言以及地理上,它又更接近于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另外,欧洲的文化脉络中埃及的不断出现,又使它与欧洲有着漫长的历史连接,成为欧洲的“内部”。在这样互相叠合的历史地层中,埃及的身份似乎天然具有着某种模糊性,颇具症候意义地承载着北非的多重身份与复杂的历史境遇。同时,与欧洲紧密的连接使得作为现明之一的电影很早就进入了埃及,并触发了其本土电影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不断生产的埃及电影,使得其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得以以影像的方式被表征。正因此,本文试图以北非国家埃及的间谍电影《走向深渊》等为切口,来深入这个舞台幕后的“北非故事”,并进一步反思埃及身份认同的困境及其“国族”表述的多义性。
《走向深渊》内外:暧昧的历史境遇
1978年10月,在埃及举国欢庆十月战争五周年之际,一部由著名导演卡玛尔•谢赫执导的电影《走向深渊》在开罗公映了。这部以两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的真实反间谍事件为题材的间谍影片极大地激起了观众的热情,连续放映了8周,“创造了埃及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在1979年第四届开罗电影节上,《走向深渊》又赢得了国家颁发的最佳制片、导演、剪辑奖和男女主角最佳演员奖,而其女主角麦蒂哈•卡迈勒更是获得了萨达特总统颁发的共和国电影荣誉奖,从默默无名走向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的巅峰。[1]这部改编自埃及知名作家萨利赫•马尔西的同名小说的电影,如同大部分埃及电影一样,节奏十分缓慢,情节也并不复杂。女主人公阿卜莱是一个向往西方文明、向往物质生活,并对埃及落后、战争现状不满的女孩。在赴巴黎求学的过程中,她见识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物欲横飞的西方生活,并为之深深吸引。以色列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发现并利用了这一点,以丰裕的物质条件引诱她成为了一个为他们服务的间谍,让她在形形的阿拉伯上层人物之间周旋。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得知阿卜莱的男友萨布里是一位在埃及军事基地工作的工程师之后,摩萨德要求阿卜莱利用萨布里对她的爱而获得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懦弱而渴望得到阿卜莱的萨布里同意了,但是其诡秘的行为引起了埃及情报局的怀疑。经过埃及情报官员哈立德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置,阿卜莱与萨布里两人最终统统被逮捕归案。
颇有意味的是,与《走向深渊》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相对,这一时期却是作为埃及第二大产业的电影从短暂的发展阶段“走向深渊”的时期。西方电影以每年300多部的速度涌入埃及国内市场,严重冲击了本土电影业的发展。当我们将这个“讲述故事”的年代,作为“故事讲述年代”的参照时,便会发现《走向深渊》的热映本身就带有着某种悖谬与暧昧了。在影片开始和结束的两次画外音中,故事的讲述获得了清晰的时间坐标,即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1969年前线工地”),与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之前。两次中东战争也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返回、不断讲述的历史空间,为许多小说与电影提供了无可替代的素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中东战争的讲述中,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鲜明对立构成了最为核心的我/他结构。而其最直接召唤起来的则是一种民族主义的叙事机制,即以1948年建立了以色列国的犹太民族为他者的,将阿拉伯民族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的民族想象。而埃及也在“阿拉伯民族”的叙述中,获得了自己的位置,以民族英雄的身份书写着中东战争的故事。
然而,在1978年萨达特向以色列主动求和之后,埃及遭遇到了巨大的身份危机,其在阿拉伯世界的位置从民族英雄变成了民族利益的出卖者。而那个因“民族”胜利而获得的主置,及其讲述的种种民族主义神话,也在这种情况下变得面目不清了。在这个充满冲突与变动的时刻,《走向深渊》无疑被叠合进了历史的复杂褶皱之中,并如同一面多棱镜,将埃及的多重色彩折射出来。
国/族裂隙与埃及身份困境
在70年代中期,如《走向深渊》等以两次中东战争为背景的这一批“间谍故事”的流行,深深地得益并内在于一种不断强化的国族身份叙述。而在其中起到粘合作用,并将叙述合法化的核心意识形态,则是随着阿以冲突而不断升级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如果做一点历史回溯就可以发现,地理相近、宗教相同并不必然导致“埃及”归属于“阿拉伯民族”。实际上,身处非洲、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同时又与欧洲有着漫长的历史联系的埃及,其身份从未真正明晰过。在20世纪30年代巴勒斯坦问题加剧之后,在反殖民的共同诉求下,埃及思想界曾有关于“埃及民族属性”的激烈论争。一方面,“泛阿拉伯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2]的拥护者,尽管各自秉持的理念不同,但都反对“埃及主义”,认为1919年革命的失败就是因为埃及太过自我孤立,而要摆脱殖民主义的困境就必须实现阿拉伯统一,或者伊斯兰世界的统一。论争的另一声音则是坚持埃及有其民族性的“法老主义”和崇尚西方的“地中海主义”。前者将埃及的民族性上溯到了法老时代,将近代埃及中的阿拉伯性视作次要的;而对于后者来说,长期接受西方教育使他们认为全盘西化、认同欧洲才是埃及发展的必需之路。
影片《走向深渊》起始与结尾处的两次飞行/越界似乎构成了某种结构上的对应:第一次是阿卜莱飞往巴黎求学,第二次则是她因卖国罪被押送回埃及。二者都以一组镜头呈现出阿卜莱的目光所凝视的对象:开始处,她与乘客聊天时带出了对西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紧随其后的,是呈现在兴奋的阿卜莱眼中巴黎的繁华与现代化的街景;相对应的,结尾处则是一组关于尼罗河、金字塔的航拍镜头与阿卜莱充满悔恨目光的交织。此时,那个埃及情报官员表情严峻、掷地有声地说出了影片的最后一句对白:“尼罗河,金字塔,这是埃及,阿卜莱!”
或许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尼罗河”、“金字塔”所唤起的,必然是“埃及”,而且是与“阿拉伯”相区别的“埃及”――它们作为文化符号,显然是与尼罗河文明、法老时代的古埃及相连,而与处在“阿-以”冲突前锋的现代阿拉伯埃及无涉。这样一种身份自指,似乎将民族主义的归属从阿拉伯民族滑向了埃及民族,而在建国初期出现的阿拉伯民族与埃及国家之间的强有力的“国族”连接,也在此处暗暗发生了错动。一个未曾明言的问题不经意间从文本的缝隙中流出:影片要讲述的究竟是阿拉伯故事,还是埃及故事?
在摩萨德官员振振有词的辩护中,那个用民族主义语调讲述着阿以冲突的故事在本来的叙述中又叠入了一个新的层面。令阿卜莱改变心意的,不再仅仅只有代表堕落的金钱与物质生活,而更有说服力的似乎变成了“埃以和平”与“埃及建设”这样的愿望。此处,那个在中东战争时期将环绕着以色列的国家统合起来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叙述悄然后退了,同时,一个正在谋求着“中东和平”,或者不如说是“埃以和平”的埃及民族的主置渐渐呈现出来。由此,埃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似乎出现了松动,形成了令人尴尬的错位,而一种新的以“金字塔”、“尼罗河”为地标的民族主体表述开始浮出地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埃及民族表述本身所借重的话语也并非是天然而成的,而是同样叠合着某种历史地层。实际上,尽管上文中认为北非是一个空洞的舞台,一个被多重力量穿过却“不可见”的场域,但是作为北非国家之一的埃及却带有着某种特殊性。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可见”的,即作为一种古文明,一处欧美人的“他乡”,它常常在文学、电影中被描绘、彰显,如《埃及艳后》、《木乃伊》、《夺宝奇兵》等等。但是,很容易可以看出,此处可见的仅仅是法老时代的埃及、或曰古埃及而已,那种充满异域情调的金字塔和木乃伊,是古文明的代表,也是易被指认的“他者”。同时,沾染上阿拉伯色彩的现代埃及,以及用独立运动摆脱了殖民统治的独立民族国家埃及,却在金字塔前消失了。因此,这种古埃及的“可见性”更多的是对现代埃及、甚至是现代北非的遮蔽,它在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埃及故事的同时,却将其置身的复杂多变的历史语境擦除了。
注释:
[1]参见张文建:《阿拉伯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