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史铁生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史铁生作品范文1
关键词:史铁生 散文 生命
多年之前,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合欢树》以及《秋天的怀念》进入尚在中学阶段的我们的视野中时,除去闲云野鹤般的语言文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眷与悔以及他坐在轮椅上残破的躯体。
时至今日,再翻看史铁生的作品集,却仍能在其中看到满纸的生命脉动,这些有韵律的符号,似有着非凡的魔力,牵引着笔者去探寻作品本身更加深层次的涵义。
一.命运的追问
细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坐在轮椅上的“惶”的“呆想者”,就是这个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的人,用尽了一生去探索一件事,便是命运。
史铁生对命运进行了太多的思索,多到让我们更愿意相信史铁生是一位哲学家胜于作家。在他看来, 既然“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 而“命运”又让自己只能是其中之一, 不可以调换, 那么就只好尽力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就如《好运设计》一文中,史铁生坐在轮椅上,想象着来生,他将此世未了的愿望全部付诸于来生,他希望自己能够活在自己畅想的生命历程中。但却忽地笔锋一转,将看似圆满无缺的命运填入了波折与插曲,最终得出了“上帝爱我”这种形而上的终极结论。
命运的两端是生死,史铁生对生死的的感悟已入至臻之境,很少有人能将整个生命历程看得如此的透彻。在诸多篇目中都提到的“荒芜的古园”中,史铁生通过对莺飞草长、四季变幻的观察体味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自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通过不断的问自己,史铁生了解到了生存是为了什么,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淡漠生死、空灵清秀的语言下面,隐隐的展现着史铁生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我的梦想》中,史铁生能够和医生拿生死开玩笑,其实表明了在认清死之后,在了解了为何而生的时候,史铁生反而对生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面对绝境,史铁生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但,……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
史铁生探寻生死的过程,是其作品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的过程。如果将史铁生的散文与小说作品对比着看,我们不难发现史铁生的小说是在追忆过往,而散文则是在总结人生。从《老屋小记》到《我遥远的清平湾》,从《我与地坛》到《扶轮问路》,史铁生一边回忆,一边总结,逐渐的将命运赋予的意义捋清,用文字撰写了历程,用记忆填充了人生。
二.信仰的阐释
二十一岁以后的史铁生,是背负着苦难命运的史铁生。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命,热爱运动,喜欢健壮身躯的男人,在突然丧失了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时,从濒临崩溃,到再获新生,支撑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仰。
信仰是史铁生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智慧选择,他认为信仰是在苦弱无助的时候的希望,或者说是在苦弱无助时候对“神”的求助。在《山顶上的传说》中,史铁生表达了对“神”的释义,即“什么是神?其实,就是人自己的精神。”
史铁生对信仰的感悟是通过长期患病的痛苦体验到的,在没有明确的信仰支撑前,史铁生感悟到的人生总是充满苦难,但是信仰的力量就在于,在面对同一境遇时,你可以把它当做苦难,也可以说它是幸运,问题是没有更大的苦难作比照,你就体会不到这种境遇是幸运还是苦难。关于这层意思,史铁生是这样表述的,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前面都有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想通了上述道理,史铁生发现,自己的苦难其实正是上帝赐给自己体会幸福的机会;自己的苦难换个角度看也可以看作是幸运;自己既有苦难的时候也有幸运的时候,其实人人都是这样。所以,史铁生说:“抱屈多年,一朝醒悟:上帝对史铁生和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在《昼信基督夜信佛》的序中,史铁生曾经说有人问他到底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他不好回答,说他是基督徒会得罪佛教徒,说他是佛教徒会得罪基督徒,那么就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祖吧。这真诚而又略带诙谐的话,笔者认为其实是向读者阐述一个观点,那就史铁生真正信仰的,不是简单的宗教,而是救赎自己认知与灵魂的过程,无论是那种精神引导,只要能从中得到解放自身困境,都是史铁生认为的信仰。正是这种认识,让史铁生从残破的身体和思想中走了出来,重新定位了人生目标,站在了比身体健全但灵魂残缺的人更高的位置。
三.生命的羁绊
亲人、朋友、医生和邻居,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是身边周围的人给了他最大的帮助,是地坛包容了处于人生最低谷的史铁生。正是这些情感的羁绊,让史铁生能在残酷的命运打击面前缓过神来,继续向前。
母亲是史铁生着墨最重的人,无论是著名的《我与地坛》,或者是《秋天的怀念》以及《合欢树》,都能从中看到史铁生对母亲特殊的情感。在史铁生刚刚残疾的时候,脾气暴躁,很难从现实的悲痛中走出来。身为母亲,她是比儿子更难过的人。结果史铁生在暴怒时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多年之后,当史铁生有了成就的时候,却没有办法跟母亲一起分享喜悦,笔者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中描述的最大遗憾,莫过于苦命母亲的早早离去。毫无疑问,母亲离去的痛,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不可承受的痛。妻子陈希米是上帝在史铁生绝境中的一大馈赠,史铁生对此也是心怀感激。
朋友是史铁生创作的又一大支撑,上学时候的同学,一起插队的知青,同一时代的知青,都成了史铁生的慰藉。《我二十一岁那年》以及《扶轮问路(代跋)》中有过充分的描述。在最初生病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朋友们几乎整日围绕在他的身边,打消他对疾病的疑虑;到后来双腿瘫痪后,朋友们对史铁生的照顾又是无微不至,在青岛,为了一起坐硬座火车,刘树纲愿意将他背着进车站,史铁生看到背完后他苍白的脸,心存感激。双肾怠工后,孙立哲带着史铁生游遍美国,一边游玩一边闻史铁生的尿观察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各种各样的朋友的关怀,让史铁生的艰难的人生变的通畅了许多。
医生是史铁生一生中绕不开的一群人。史铁生曾经笑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许多医生与史铁生成为了朋友,这些人给了史铁生生命的延续,多年的交往,医生的留走,也让史铁生感受到了存在的无常。还有史铁生的邻居们,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史铁生的邻居们给过史铁生巨大的精神支撑,《合欢树》中,邻居们对重返故居的他的热情款待,让史铁生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群对他的持续关爱。
还有史铁生的地坛。如果史铁生是一个文化符号,那么地坛就是印有这个符号的地理坐标。沧桑的古园,包容了史铁生的颓废与无助,给予他灵魂淬炼与深邃。地坛与史铁生,一个荒芜,一个残破,但两者的结合却创造出了新生,史铁生在地坛获得思想的成长,地坛因史铁生再次显耀。正是地坛,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多出了一位纯粹的作家,让读者能够获得不同以往的、清澈的精神体验。
四.结语
史铁生先生已经去世四年了,未竟集《昼信基督夜信佛》也已出版。留给读者的精神宝藏就此打住。百余篇作品,是史铁生对其一生的凝练与结晶。在这些作品中,透露出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的思考,对人的本质的探索。这些充满智慧色彩的思考成为了往后人们在阅读史铁生作品时最在意的地方。
“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作品中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论述。在了解自己的目标与生命的意义后,史铁生在文中表现了对命运安排看似的妥协,他认为智力、相貌、体魄都是天生的,后天无力给予改变。但笔者觉得,这种看似的妥协更突出了史铁生不屈的人生品格。在信仰中,他信神,更信精神。他将自己内在的不屈隐藏在了看似虚渺的基督与佛陀中。他崇拜卡尔・刘易斯,也愿意赦免服用禁药的约翰逊;他坐着轮椅打球,希望和高手过招,不愿和不如自己的对手一起。他既爱名将们雄伟的体魄,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参与竞争。这种与史铁生文字淡然的不匹配体现了史铁生残躯下仍然燃烧着的希望竞争的心。
史铁生的散文,包含了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占卜,他通过散文的抒发,表现了一个身残志坚的中国文人在面对困苦时的抉择。其文章蕴含的书卷气息以及人生哲理,值得当前读者积极品味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好运设计[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2]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上)[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4]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
[5]廖健春.解读史铁生的散文[J].芒种,第449期
[6]张渝生.论史铁生散文的终极追问与世俗情怀[J].江西社会科学,2007.
[7]张帮俊.史铁生――轮椅上思索人生[J].中国职工教育,第207期
史铁生作品范文2
1、韩少功对作者的评价是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2、邓晓芒对作者的评价是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史铁生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史铁生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史铁生当然是优秀的。因为史铁生是个残疾人,所以史铁生的作品中有别的作家所没有的一股静气。
(来源:文章屋网 )
史铁生作品范文3
没有互联网,我就是个无声无息的人,有了互联网,也不敢有非分之想。2006年10月末,从“小众菜园”知村长要去北京参加作协代表会议,想了又想,却是终于按捺不住,大着胆子请村长代向史铁生讨本签名的书。作代会结束,村长返沪,发消息来要通讯地址。又过几天,村长说,看到史铁生太太陈希米的邮件,书已寄出,又过些天,书就收到了。
收到书,我请村长代谢史铁生夫妇。也许我可以借机直接发邮件,礼节上也应直接道声感谢。我没有史铁生的邮箱,或说不敢打扰史铁生,这些却不是真话。事情在于,我不知该跟史铁生说什么,说感谢,说钦敬,在我来说,好像都差了点什么。小时候我喜欢跟一些大哥哥在一起,看他们玩,听他们说。看他们玩出许多花样,听他们说出许多道理。我惊奇、兴奋、羡慕,小小的我因此常有收获,不再寂寞。在史铁生这里,我就有这种感觉。
希米女士寄来的,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扉页上是史铁生的签字,自右向左竖排4行字,写的是:“诚实善思。与孟庆德先生共勉。史铁生。二六年十二月。”不知村长代讨书时对史铁生是怎么说的,史铁生似对我优惠,扉页之后,书名页上又写:“孟庆德先生批评。史铁生。”
史铁生的字写得好,堪称一手好字,和他的文章一样,他的字写得也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单从字上看不出是身体状况很不好的人写的,看到的却是健康开朗。
来到世上,得以读史铁生的文章,是一件幸事,读史铁生可以得到智慧和安慰,可以使人心宁静放达。坏了腿,又坏了肾,史铁生对死亡有所思考,他对死亡看得很开,赞成安乐死,认为合于人道和尊严,这也是我赞成的。他还为“嘎巴儿死”翻案,不以为骂,却将其视为祝福,说得入情入理,让人不能不赞成――当死亡已定,与其拖拖拉拉活受罪,莫如戛然而止少受些罪的好。史铁生说:“死是一件必来的事,公平到每个人都无望逃脱,那么‘嘎巴儿死’是最少受折磨、最少损耗(包括最少麻烦别人)的一种,在诸多的死途里它是最多善意的,加之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它便是一份造化,因而理当是一种祝福。”
史铁生作品范文4
然后就是1991年的《我与地坛》。我觉得没有1989年的巨变,史铁生可能不会去写地坛。他对生命真正深入沉静的思考,其实是在对外部世界不再关注之后的自然选择,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是在对外部世界彻底失望之后返回内心的结果。因为,从他1979年坐上轮椅,到写地坛时,已经十多年了,此前不是说他不曾思考生死大事,但这些思考更多带给他的可能是痛苦和失望,因为他还对社会人生抱有很多希望和幻想。但1989年之后,这种希望几乎没有了,他发现自己生命最有价值的,竟然就是每天在地坛闲坐观望人生的所见所思。过去的文学、思想、功名利禄,似乎全部失去了意义。是时代造就了这篇传世经典。
这篇散文之所以有大意义,是因为1990年后,多数50后、60后知识分子选择了投降,向商业投降,向权势投降,向世俗价值投降。少数没有投降的有两类人,一类是站出来,对芸芸众生大声说,不,我不与你们同流合污,我就是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而这些人当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说一套做一套,说话、写作反抗投降,现实生活中完全认同潮流,所有物质利益所有荣誉名声都不放弃;这种九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人格分裂现象,相当普遍。另一种则言行一致,以实际行动和写作,勇猛决绝地激烈反抗这种投降,坚守个人、民间自由立场的思想者,写作者,比如张承志,以及其他一些坚定勇敢的写作者。
另一类是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走向对人类普遍问题的思考。有些人走向宗教乃至成为虔诚的信徒,有些人走向学术成为宁静平和的学者,有的人专注于个人生命体验,进而深化升华为对人类普遍问题的思考。史铁生正是这样一个作家。
史铁生没有激烈对抗这个世界,也没有犬儒主义地玩世嫉俗。他关切地坛公园的一草一木,众生诸事,超越了具体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他饱含深情,却以平和宁静的大悲悯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这个世界。这样的境界,在当代中国作家当中是唯一的。
史铁生的地坛,其实就是纯净的水和空气,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可是我们长期呼吸着重度污染的空气,饮用着有刺鼻异味的脏水,却并不觉得它们的危害,更忘了好空气和干净水是什么样的,所谓久居污秽而不觉其恶臭。只有当我们突然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时,才会发现好空气和干净水有多美、多重要。史铁生的逝世,刺激我重读《我与地坛》。只有重读,才能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多少垃圾,离高尚纯洁的心灵有多远。
感念史铁生。是他,给我们创造了如此美好的散文小说;是他,没有让文学丧失最后的尊严。
因为要参加这个追思会,我拟了一幅对联,表达对史铁生先生的尊敬和纪念――
天命扶轮四十载,参透死生归大化;
地坛作赋万余言,润滋华夏净人心。
史铁生作品范文5
一、教给学生面对厄运的心理准备
当残疾降临的时候,人人都会疯狂一阵子。问题就在于,这个疯狂的时间是多久。生活中,当厄运降临的时候,有太多太多的人长时间走不出心理的阴影,哀叹、认命、麻木于生活的安排。偏偏史铁生不认可、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天天去地坛思考人生,可见史铁生不是一般的人。他毕竟是有毅力、有天赋、有思想的人。史铁生的成功给我们提供的意义不只在于他作为作家的成就,更在于他面对疾病的态度。有记者问史铁生:“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史铁生答:“敬重!”面对困惑不解的记者,史铁生解释:“这绝不是说我多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自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智慧。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选择什么不是明摆着吗?”
这就是心态,人活着重要的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我们不能说史铁生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但至少可以说他是一个明智的人。他知道有些既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苦中作乐,以苦换甜。回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不见得就会遇到史铁生那样的厄运。但是学生一生遇到挫折是必然的,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让学生具备遇到困难时的心理准备与处理态度。
二、用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就能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成为作家的史铁生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情,用很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人才能突破一个普通的、甚至是弱势的自我。
在史铁生成为著名作家之前,他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他的毅力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两条很早就瘫痪的腿,史铁生走过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他不像其他能走的作家,能出去云游天下、体验生活,他只能呆在地坛公园里对着几棵树发呆。其他作家是以生活积累来写人生,而史铁生则是纯粹地思考人生。他思考的时间很长,并且是以“滴水穿石”的意志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点,即“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其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无人能及。人为什么要活着,对我们来说,也许是理所当然的,是不必花费时间去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对于一个双下肢瘫痪、精神支柱差一点崩塌的人来说,是一个难题,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的问题。史铁生要寻找轮椅以外的另一个支点,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生命的轨迹。所以他就拼了命地去思考。因而他的感悟也就比其他作家深了几层。
除了想的持久与深入,史铁生专注地观察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深入观察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地坛中,史铁生看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便展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他听到: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片刻不息。在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出史铁生经年累月到地坛去,并不是无聊地去打发时间。他的眼睛没有闲着,而是在长时间地、细心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聆听、感受、思索,地坛布满了一个残疾人轮椅的印辙,也充溢着一个感悟者与其他生命对象倾心相谈的喁喁私语。终于史铁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地坛中的这些自然生命的律动和天籁之声,于是就有了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与地坛》。
三、爱身边的亲人要趁早
在这个世界上,家为什么是人最常见的精神归宿?这是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爱的天堂。家里有一位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挚爱着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境遇非比史铁生,我们不会遭受他那样的大孤独,所以我们不必逼着自己一个人整天呆在角落里冥思苦想。我想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更务实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即爱你身边的人。而不至于像史铁生那样在他的母亲走后再捶胸顿足。活在当下最重要,但前提是从现在起你得认真学习,将来能把自己养活。史铁生享受残疾人的生活保障以及拥有不菲的稿费,所以他能静下心来思考创作。我们的精神归宿也不能像虚幻的肥皂泡,经不起现实的检验。所以务实的爱,就得靠行动来保障。
四、人,都应追寻一个精神的归宿
史铁生将写作当成了他的精神归宿,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写作是他的强项,也可免受身体残疾的影响。精神归宿不只对残疾人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目标――做一个高贵的人!精神这个玩意儿,说虚有点虚,说实在也是肉眼能见到的变化。如果史铁生是一个健康的人,他可能就会像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然而命运逼着他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大孤独”造就“大智慧”的道路。这就是意志,就是精神不屈的力量!巴金在他的著名散文《灯》中说:“人不是单靠吃米而活着。”所以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你最感兴趣的事,就是你的精神归宿,朝着它去努力吧,人总得有点追求的活着才算有尊严。
史铁生作品范文6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劫难七印 深渊 拯救
深渊与拯救乃是个体和社会的生存意义的恒长主题,“神往往不过是叫许多人看到幸福的一个影子,然后便把他们推上了毁灭的道路,” (梭伦语)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史铁生不能走路了。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他的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种并非普遍性的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幸运的是他寻找到了叙事,叙事重新使他找回了生命感觉。刘小枫在《拯救和逍遥》中说,“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一条是审美之路,他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在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神性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审美的方式在感性个体的形式中承负生命的欠然,救赎的方式在神性的恩典形式中领承欠然的生命。”(p33)而史铁生却在这两条路中寻找到第三条路,在对自我“沉重肉身”的承担中,建构自我的生命诗学。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王德威评论说,“史铁生以肉身为道场,成就了文学与生命的奇观。”
九十年代散文随笔的写作“繁荣昌盛”,但迄今为止能够给人心灵震颤和生命感染的只有少数几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以后,当史铁生创作了那篇著名的散文《我与地坛》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意识到残疾对于他不幸的命运到底意味着什么。于是他“是以个体的生命为路标,孤军深入,默默探测全人类永恒的纯净和辉煌”(韩少功语,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陈思和主编2000年9月1301页),这篇作品几乎包含了史铁生创作中的全部精神因子,浸透了他一己生命的至深思考和至深情感。韩少功把它称为“灵魂的声音”,于是乎,对它的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我与地坛》整篇作品内容共分七节,而从一个更加高的层面上去审视这篇文章,显然,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视点上,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无间隔解析,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于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高昂的是人的生命意识。
解读《我与地坛》的一个重要点,是对于“地坛”的理解。在作者笔下,“地坛”显然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是被他视之为精神栖息的家园和抚慰心灵伤痛的思想归宿。曾有西方学者认为:“疾病主题的重心过去侧重于与自然的冲突,如今转到了与社会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是精神的,它直接渗入到残疾者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的紧张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残疾者所感受到的最深刻的痛苦是一种被弃感――一种被所属群体和文化无情抛弃的精神体验,作为残疾者,他本该理解并接受别人或社会给予他的同情和照顾,但史铁生却不愿这样,“平等”才是对话的无限性,“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的时间有些人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地坛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穿过园子的人和留在园中的“我”。于是荒芜和冷清的地坛能成为我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地坛中宁静的月光,地坛冥冥中的等待,让史铁生获得了一种解脱,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最后获得了对“生”的答案:“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对于这样的解读,仅仅是地坛作为物质意义上建筑,经过时间的浸润而对史铁生生命欠缺的召唤意义层面上进行的,虽然“我”在对地坛建筑的存在的意义的思考中获得了“生”的意义,但我总觉的还是仅仅停留在对物质意义上的建筑,对“我”的启示,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诗人何为,正是用语言文字建筑人类的精神家园,于是在我看来,对于“地坛”的存在,史铁生是种精神上的建筑,是种作为“动词”意义上的“建筑”,他用思考、幂想建筑的是一种超越肉体的“思想的地坛”,它是绝对的自我之所,是“我”的生命方向。这种思想的地坛的建筑(动词),才能使得史铁生把痛苦从肉体中抽离出来,获得一种生命的通达。
刘再复先生在答颜纯钩、舒非问时,曾精辟的谈到文学的四个维度,他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只有“国家・社会・历史”的维度,但缺乏另外三种维度,一个是叩问存在意义的的维度,第二个是缺乏对超验的维度,就是和神对话的维度,和“无限”对话的维度。第三个是自然的维度。一种是外向自然,一种是内向自然,即是生命自然。这四个维度都健全的作家,在当代除了贾平凹、莫言、格非、余华、于坚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史铁生也是为数不多人中的一个。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