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道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道思想范文1
关键词:佛教;儒家;道家;“斋姑娘”
一.引子
“斋姑娘”是生活在云南丽江永胜县北片农村的汉族女子,她们“终身不嫁,安于独身,吃斋信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民俗文化。从生活起居、吃食禁忌、穿着打扮、吃斋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
在生活方面,“斋姑娘”年轻时和父母一起生活,年纪大了,和哥哥、嫂嫂或弟弟、弟媳一起过日子,晚年生活主要依靠自己或者家族、侄儿、侄女赡养。关于吃斋则有两层意思:一是专门指饮食,只吃素。二是指对性的忌讳,终身不结婚。“斋姑娘”在穿着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颜色以黑蓝这样的素色为主。而最为关键的便是“收头”仪式,一旦女子要做“斋姑娘”,除了立誓,学习经书以外,还要举行“收头”仪式。“斋姑娘”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请佛家、道家、儒家和年纪稍长的“斋姑娘”到家里。佛家念经超度,道家吹拉弹唱,儒家释经,年长的“斋姑娘”帮忙梳发,整个过程庄重而严肃。可以说“收头”仪式是“斋姑娘”人生的一个里程碑!
佛教产生于印度,弘大于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中国化的进程,从思想上看,这一过程有两种趋向:一是心性化倾向,一种是重世间的倾向,分别以禅宗和近世“人间佛教”为其极致。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中国以儒家为主流的背景,佛教要想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必须与儒家重世俗、重人伦的传统进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的经典进行了选择性的翻译,还作了删改、比附、衍生、补益。
而道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它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家、佛教一起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
儒家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它的思想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而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这两点在“斋姑娘”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她们留在家里确实尽到了孝养父母,扶持兄弟的责任。
就儒释道三者关系而言,宋代就有“儒家治世,道教治身,佛教治心”之说,明代则有“不知儒无以人世,不知道无以忘世,不知佛无以出世”之论,宋明以来在大众教化上还出现了三者合流的重大转向。
到了明代,这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朝代。首先,从社会形态变迁上讲,它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果不是满清外力的进入,它极有可能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末代。其次,从思想史上看,自阳明心学产生后,传统儒学的各种形态已经充分展现,清代的儒学思想实已不能超出传统范围。同时,明代也是一个在政治、社会等方面充满了各种矛盾现象的朝代。但明代却是历史上佛教最为民间化的时代,明代儒佛交涉的特殊性无疑又是这一特定的时代产物。[1]永胜的汉族是明代以后迁移过来的,自然在文化方面要受到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影响。“斋姑娘”的“收头”仪式便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最佳体现。
“斋姑娘”在收头时佛家为其念经超度,道家吹拉弹唱,儒家释经,在“收头”的过程中最常讲的便是观音经。据当地“斋姑娘”介绍:观音原本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她长大后便不愿嫁人,立誓一辈子要吃斋修佛,期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但不管家人怎么反对,都无法动摇观音吃斋修佛的决心,观音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后被仙人接走。[2]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留“斋姑娘”这一习俗是受佛儒道思想影响的。首先,佛教成了“斋姑娘”信仰的一个根基。明代是历史上佛教最为民间化的时代。老百姓认为家里有个修佛的人,家业便能兴旺,而对于“斋姑娘”来说,信佛成了她内心的归宿。当看到其他女子有着自己的丈夫、女儿的时候,信仰变成了她内心唯一的精神支柱。她需要用佛教的思想来调和内心的矛盾,以求达到内心的平和。其次,儒家细想教育女性必须要孝悌。对于“斋姑娘”来说,当家庭需要你,父母需要你的时候,她们便不得不舍去女子本该有的婚姻、家庭、儿女,去完成自己的孝道,父母的心愿。虽然,留下来做“斋姑娘”是要征得她们的同意的,但在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下,这种选择变成了一种被动的选择。最后,道家的道和德是信仰的基本核心,一旦立誓成为“斋姑娘”,她们就必须得遵守“斋姑娘”应该遵守的一切准则。她们和尼姑、修女有很大的区别。尼姑首先要出家,到寺庙、道庵里去修行,她们有特定的场所和法门法规,一般不为异性所骚扰。而“斋姑娘”却是生活在自己家里,平时下地干活,在家里做家务,还要和常人打交道。她们在红尘中修行,必然会比出世之人的修行来得艰难得多,身上的精神负担也要重得多,这要是没有“道”和“德”作为信仰的根基,那一生的誓言要被打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佛成了“斋姑娘”寻求内心平和的精神支柱;儒为“斋姑娘”的一切行为给予了最为崇高合理的解释;道则是约束“斋姑娘”行为的准则。“斋姑娘”这一习俗在佛儒道思想的影响下,生根发芽,在三川这片土地上形成了一种永胜汉族独特的风俗!
参考文献:
[1]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29
儒道思想范文2
学思想的研究,提出自然设计观、藏礼于器和神秘主义风格三个汉代典型的设计观念,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研究设计观念,有利于深入理解设计观念的成因及艺术设计作品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汉代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设计观念
一、汉代思想文化
1.儒家思想
汉承秦制,文化上是对周代儒学的继承,武帝时,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成为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经学派以“天人感应”神学和天人宇宙论图式体系作为思想核心,这套图式竭力将天道运行之“天”与人事政治之“人”通过战国以来风行不衰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组合起来。人格的天(天志、天意)依赖自然的天(阴阳、四时、五行)来呈现,就是说,天是具有意志的神秘的主宰,通过自然天象的变幻来表现它的“天志”或“天意”。这样一个人与宇宙(天)关联的系统图式,包含阴阳、四时、五行、人体、人事、伦常政治的异质同构的五行图表就建立起来,组成一个和谐、稳定、平衡、统一、相生相克的天人结构系统。这套系统内容含有大量的鬼神迷信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说,加上此后经学最终演变发展为西汉末(哀、平时期)至东汉初(光武、明、章时期)的“谶纬”①的宗教迷信,使汉儒经学的神学化达到极致。汉代浓重的鬼神、迷信思想正源于此。
2.道家和道教思想
先秦道家思想至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造,道家思想发展主流一是汉初的黄老之学,一是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黄老之学有“内外”之分,对内“治身”,对外“治国”,将道家保全身体、性命的“养生”道理推广到治国上,就是治国先定出一套规章制度,这套章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都不可改变并要严格遵循,这样,国家从皇帝、官员到百姓都按照章程来行事,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道教也是对道家思想的另一种发展,“道教的来源有二,一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家。他们舍人道而从天道,因此弃官避世退居山林和野外,以参天地之法则,以观造化之无穷;二是,上古的‘羡门’和术士,就是古代的巫和方士”。②道教以道家神仙说为中心加之易、五行、谶纬、医学、占星等学说和对巫的信仰,它继承了道家的自然观和养生哲学,道家讲修炼,通过“生前”修炼长生久视,青春永驻,而“死后”得道成仙,道教中保留了大量的民间信仰与原始巫术。
二、汉代设计观念
1.自然设计观
自然设计观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关系的“合一”而非“对立”。“中国哲学之天人关系论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两个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天人相通的观念,发端于孟子,大成于宋代道家。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③汉代道家也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类作为万物之长,也应效仿天地自然,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
自然设计观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实现设计物、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宏观的设计理念上尊重和利用客观条件,扬长避短地进行设计,人不要破坏自然,而要巧妙地利用自然的优势转化为设计的优势,主动地构造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体系。人们在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形成向自然模仿的设计方法,这种模仿是在还不十分清楚科学原理的情况下模仿科学现象、模仿自然事物的结构和外形、模仿自然事物的装饰纹样等来进行设计。汉代的设计从内部的功能到外观的造型处处可以看到模仿自然事物的原型,这种由内而外的模仿又恰恰契合了汉代儒家和道家哲学,人的精神、设计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藏礼于器”
汉代“藏礼于器”的设计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论语·子路》篇中有言:“大凡事须要节之以礼,和之以乐。”“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将抽象的规范与信条落实到人们生活中去,这就需要一个“物”的载体,“藏礼于器”就是将儒家政治思想、礼乐观念在造物之事的过程中形象化,通过器物的使用组合、使用规格、装饰纹样、色彩的设计来实现。
“藏礼于器”的设计观念并非汉代始有,在先秦就已经普遍存在于各种官方礼器的设计之中。汉代“藏礼于器”的设计观念经董仲舒天人图式融入了礼乐制度的改造,儒家的基本理论——五常:仁、义、礼、智、信与水、火、木、金、土五行具体地配置起来,“藏礼于器”的设计观念在汉代变得更为儒学化、普及化和官方化。在汉代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官方礼器还是民用物品,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被置于广泛的设计意识活动之中。在行政管理上,汉代官方通过严格的行政规定将“礼”的设计观念进一步强化,至此儒家“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在设计活动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3.神秘主义风格
汉代艺术设计的神秘主义风格与儒道两家思想都有关联。汉代儒学主流思想的宗教化倾向,天人感应神学大谈“灾异”“祥瑞”等虚幻之说,充满了“神喻”色彩,加上儒家经学最终演变为谶纬之学,使这一时期神异、鬼怪、仙术之说普遍蔓延,谶纬怪想使人们热衷于表现纬书中的各种场景和画面,而且表现得愈是离奇、荒诞愈好。受道家黄老之学和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人们生前幻想玄妙的长生之术,死后追寻得道成仙的神仙世界。儒道两家的神秘主义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影响了整个汉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形态,在设计观念上追求奇异瑰丽、似梦似幻的神秘风格。
(注:本文为“211工程”三期中央专项,课题编号:209581051;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9274039)
注释:
①“谶纬”是封建神学与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它以神的启示的方式进行宣传;纬和谶的应用范围不同,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对封建时代的经典(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解释。经是基本原理,是天经地义,经书上的文字是不能随便改动的,纬书是假托神意,把经学神学化。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②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39.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73.
作者朱洁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讲师
儒道思想范文3
[关键词]儒道思想;生态伦理;企业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038-04
胡宇辰(1964―),男,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程月明(1970―),男,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都很重视天人关系,强调只有人类和自然界形成和谐与统一的天人关系,人类社会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这体现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而当今工业社会的发展却使人类和生态自然走上了相分离的道路,人类征服、支配、主宰自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也引发了全球性的生存危机。随着人类社会逐步告别传统经济时代,迈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新时代,生态伦理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学说,蕴涵丰富的生态伦理哲学思想,为生态文明及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一、儒道学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儒家学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又是一位自然主义哲学家。孔子吸取了《周易》的思想智慧,详尽地阐述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以及“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充分体现了敬畏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用之有节和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价值理念。
“天人合一”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在孔子的自然哲学观中是最为重要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天地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可以观察天地的四季运行和万物的生长,从中寻找自然规律,以使人类适应自然和融入自然,这就是天道,而知天道的目的就是做到“天人合一”。孔子从这种天道出发,进而对天人关系提出“三畏说”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化篇第十六》)孔子的畏“天命”,其实就是要敬畏自然,“天命”实际就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仁爱万物”是孔子自然哲学观中的核心生态伦理价值观,它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将仁爱之心由人类推广至自然,不仅仁者爱人,还要对天地万物友善仁爱。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第七》)“钓而不纲”和“弋不射宿”都会造成鱼和鸟等生态资源枯竭,不利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伦理思想,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和“王道”的思想影响深远。“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人“善”的本性使人拥有道德情怀,既施德于人类,又施德于万物,以善心对待万物,将善心和道德关怀扩大到无限的宇宙万物,从而做到“仁民而爱物”,这就是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中,孟子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和谐为原则,主张因人而宜,因地制异,因势利导,顺应自然,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一致[1]。人们可以根据客观规律能动地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认识论、“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实践论以及“天人相参”生态目标论。荀子在《天论》中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同时,人又能治理天地、造化万物。荀子既重视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又重视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了天、地、人协调统一的生态伦理系统,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道家学说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战争。英国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曾说过:“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2](P76)同样,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
“万物齐一、物无贵贱”是道家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道家的整体生态观,道家的其他许多思想和观念可以说都立足于此。作为道家最高核心内容的“道 ”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阐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要尊重自然万物,尊重一切生命。可见,老子并没有把人看做天地间最贵者,而是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同样,庄子在《齐物论》中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阐明天、地、人与万物是统一的,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消亡,都是“道”运动而促成的结果,人类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庄子在《庄子外篇・秋水》中进一步指出:“以道观之,何贵何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庄子要说的是,宇宙万物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都源于“道”这个价值本源,都按照“道”的运行规律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老子不仅将“道”视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总根源、总法则,还着重阐述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强调人要顺应天地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应‘道’,效法‘道’,实际上就是要求以自然规律为先,遵循自然规律。”[3]道家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主张不要把人类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而是从自然的生存发展规律中寻找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法则。道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态度,其实蕴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道家提醒人类要尊重和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消除“人类中心主义”,这样才能回归到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状态。而庄子在《庄子外篇・天地》中说:“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无为为之之为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庄子极力推崇自然,反对人为,进一步阐明了老子提出的“自然无为”思想。
道家不仅把“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和行为态度,而且还明确提出“知足知止,可以长久”,以此来约束和规范人类的行为。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在老子看来,导致自然生态破坏、引起社会动荡的最大祸害莫过于人类私欲的膨胀。而私欲膨胀的表现莫过于不知道满足、不知道适可而止,以致贪得无厌、放望。道家的“知足知止,可以长久”的生态智慧,为人类适度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企业生态问题与儒道生态伦理思想的启示
经过200年左右的工业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都同企业活动有关,企业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其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最突出的问题,国际上的“公害事件”中有五件是由大气污染直接造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虽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但主要是人为的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特别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各种废弃物。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人类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其二,资源危机日趋凸显。资源危机是指矿物、土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企业不断发展而逐渐显现出相对紧缺的趋势。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自然资源日趋短缺,特别是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对资源过度开发和利用,给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浪费和破坏。自然资源正迅速减少并日益枯竭,如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淡水资源日趋紧张,矿产资源日显匮乏。资源紧张的矛盾正日益加剧,危机已经开始显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资源枯竭会严重制约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资源危机的“十面埋伏”。因此,人类亟待增强“资源危机”意识[4](P2-8)。
实际上,早在2000多年前,儒道学说就已对这些生态问题进行过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极力反对破坏生态自然的行为。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人类的“ 仁 ”是能动的意识, 能够从自己推及一切存在物, 成就“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因此,发扬“仁爱万物”精神,维护“万物之生意”,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在这里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维持自然界原有的面貌,从而保护好自然资源,使自然界万物繁育旺盛,促进生态环境系统良好的循环。荀子继承了儒家“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希望人与自然达到“万物皆得其宜”的最高和谐境界。“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生态伦理的基本关系,《天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又在“天人之分”的客观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
道家提出的“无为”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所作为,而是不去妄为和乱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人类应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是按人类的意志去强行改变自然万物的本性。人类如果不尊重自然本性而肆意妄为的话,必然会招致祸害。李约瑟也曾指出:“就中国早期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规律。”西方生态学者认为,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自然危机,和西方哲学推崇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类中心主义”。受“主客二分”思想的影响,在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滥用科技,对大自然进行无情的破坏性掠夺和过度的索取,最终导致生态的失衡,从而使人类自身也陷入了生存发展的危机。而“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正是西方工业社会“主客二分”的价值观所缺乏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帮助克服工业文明所推崇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和谐整体的生态伦理观,为创建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5]。人类在“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可以树立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实践观,真正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儒家和道家学说中均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生态哲学观。这种哲学观体现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价值取向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儒家和道家都肯定了自然界具有自身内在价值,肯定人与自然万物协调统一、互为依存。同时,儒家和道家都看到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并认为正确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方式。而这种生态伦理价值观则涵盖了两个方面: 一是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肯定它们与人类拥有平等的价值地位;二是必须限制人类不正当欲望的扩张,把人的行为和实际需要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儒、道生态伦理思想为企业生态伦理的构建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三、企业生态伦理构建的路径选择
如今,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日益激化,已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科技、法律、经济以及行政等手段,还必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关心生态问题,强调和形成整个社会保护生态的伦理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所以,企业生态伦理的构建意义不容忽视。企业生态伦理是指企业在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是企业伦理价值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态伦理观是企业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应持有的基本价值观,要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利于生态平衡。当代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进行的,如果说顾客、员工、竞争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人为环境,那么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则是企业生存的自然环境。美国学者Archie B.Carroll将自然环境也看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反映了这一思想。秉承儒、道生态伦理思想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企业用长远的系统的思维方式看待发展问题,从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开发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作出符合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判断。要求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而要立足长远发展;不能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要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企业要责无旁贷地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构建企业生态伦理,真正培养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并最终实现企业自身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发展。
(一)更新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意识,建立企业生态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重经济利益、轻生态利益,这种高投入和高污染的管理经营模式是不可取的。企业要实现持久发展,就应按照生态经济理论的要求,树立企业的生态伦理意识,建立企业的生态管理模式。生态管理要求用生态经济理论来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企业系统的运行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而且受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因此,生态管理的对象既包括传统的经济社会系统,也包括企业的自然生态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既要有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目标,又要有企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企业的管理任务不仅要协调企业内外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而且要兼顾企业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企业在新的生态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利益最大化的对象就不仅仅是股东、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还包括生态环境与子孙后代的利益。企业必须把生态伦理意识渗透到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中。
(二)开展技术创新,发展生态技术,建立企业生态生产模式
日趋严重的生态负效应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观念去创新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技术。传统技术由于缺乏生态伦理意识,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对人类生存也造成巨大威胁。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的绿色竞争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生态技术,建立企业生态生产模式。生态技术是指能避免和减少污染、降低消耗、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生态技术遵循生态经济理论,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6](P17-18)。生态技术不是只指某一单项技术,而是一整套技术,它体现在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全过程,涵盖原材料――设计――生产――检验――包装――使用――用后处置企业运营的整个流程中。具体包括资源替代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生态产品的环境设计、环保生产技术、生态产品检验技术、生态包装技术、生态使用技术、有害废物处理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等方面。因此,生态技术创新可概括为两类: 一类是生态产品创新, 包括生态设计、生态制造、生态包装;另一类是生态工艺创新, 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两方面的创新活动, 生态工艺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而且可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降低物耗。
[参考文献]
[1]霍功.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J].道德与文明,2009,(3).
[2](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乐爱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鄱阳湖学刊,2010,(1).
[4](日)加藤尚武.资源危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儒道思想范文4
关键词:儒道释;忠恕;清净;慈悲;生态伦理;生态工程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3-0047-04
儒道释三家博大精深,乃文明之慧根也。当今工业化加剧,生态形势严峻,没有智慧,难有法则。儒道释三家虽境界不同,但皆反映人性与众生之态。因此,特以此联作为引子:忠恕心,清净心,慈悲心,心心相印,一心厚德去吾欲;天地生,阴阳生,雌雄生,生生不息,共生载道成自然。
一、儒家的忠恕思想及其生态伦理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
《说文解字》曰:“忠,敬也,尽心曰忠。忠,从中,从心”在《说文解字》中,忠的本义作“敬”解。古人认为: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涵义,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曰:“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解忠的内涵曰:“尽己之谓忠。”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中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所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道出了“忠”的本质与精神。从字面上来看,“忠”下边一个“心”字,表示“心怀诚敬,一心一意”,上边一个“中”字,表示“不偏不倚,符合法度,不逾中道”。“中”是一个“口”字在中间加一竖,表示多做不说或少说之意,即便不得不说,也要基于客观事实,符合中道才好。《孔子家语・观周》记载:“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①“忠”还体现了做人、做事,以及对待天地万物的价值取向与处世态度。对上而言,忠体现了忠君爱国,孝敬双亲,敬爱师长;就同辈而言,忠体现了夫义妇德,忠贞不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对下而言,忠体现了长辈对儿女子孙的慈爱,对晚辈及后生的关怀。忠以诚敬、正直、无私的态度待人,奉守踏实、认真、勤奋的原则,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已尽自己的心力。忠还体现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当今社会,人心不古。不少人心中只有己而无人,甚至混账到无父无母无天无地之地步;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做任何奉献,仅顾自己发财而不敬畏天地自然,甚至损人利己,杀生害命,糟蹋万物,亵渎天地,生态恶化那是自然而然的了!
为了追求幸福祥和的生活,实现天地自然的和谐与持续,除了以忠来做人行事外,更要以恕来为人待人。《说文解字》曰:“恕,仁也。形声。从心,如声。”《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墨子经上》曰:“恕,明也。”《礼记・中庸》对恕的注解为:“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贾子道术》曰:“以己量人谓之恕。”《声类》上曰:“以心度物曰恕。”从字面来看,“恕”是“如心”,即在“心”字之上加一“如”字,也就是“如自己的心”。用现代话来说,“恕”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态度与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兴趣与想法,在生活与工作中能推己及人,不强加于人,常常换位思考,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找自己的不足,则接近恕道了。在人与自然的价值观方面,人应常常反躬自问,我们善待动物了吗?我们是否尊重自然?我们担当社会责任了吗?恕也表现在人们对己对人对物的态度。东方圣哲的“天人合一”、“仁人爱物”、“恻隐之心”、“众生平等”,西方的“尊重生命”与“动物解放”等思想都包含了恕的思想与思维。《中庸》上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就把人与自然地发展变化看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运动。[2]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居士在《护生画集》中写道:“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诗人能把恕的思想由人推广到群生等动物方面,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忠恕之心,也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众生平等的慈悲胸怀。
忠恕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做人的根本。总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忠恕都是“仁道”,是同一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忠恕是不可割裂的。忠恕之道不仅是做人的根本大道,也是处理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复杂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若人人都有忠恕心,和气自生、和睦自来、和谐自成,世界和平以及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也就成为必然了。
二、道家的清净思想及其生态伦理
清净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家始于老子,成于庄子,其思想主张无知无欲、清净无为、绝圣智弃仁义,主张返璞归真,以道为世界的本源。“清,从水,青声。其本意为水清。引申为清澈、纯净、纯洁等。净,是清洁、干净、无垢也。”儒释道耶回诸家诸教诸位圣贤皆言人先天性之本善。人后天的私欲受外界影响容易养成习性。就像沾满油污的电灯泡,之所以光线暗淡,是因为污垢遮蔽了光明。惟有自心清净,才能去污除垢,恢复人性之本善。《道德经》上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内观经》上则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道德经》上还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焉。”[3]从浩瀚无际的宇宙,日月星辰,到芸芸众生的地球村,道是最伟大的,而人居其后,自然界有其客观规律,皆遵循共生的法则,不论是得道的圣贤,还是厚德的君子,皆能由己及人,人己共荣,爱人惜物,崇尚众生平等。惟有蒙蔽本善天性的小人②不知天高地厚,不明清净大道,私欲膨胀,习性成恶,唯我自尊,损人利己,巧取豪夺、杀生害命,污染世界,不仅自己由小人演变为恶人、坏人,最终惶恐悲惨而亡,而且把自然界也折腾得乌烟瘴气,灾害频发,自然界也越来越不成自然了。
古德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道生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伦理思想。“天道”是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和规律;“生生”指产生、出生,一切事物生生不已。《周易》的基本的思想是“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4]“生”(人在土上为生,死了则入土为安)不仅仅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权力,也是上天赋予众生万物、宇宙自然的权力。在浩瀚的宇宙虚空中,用光学望眼镜能看到的恒星就多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万颗之多;而在无污染地区,当夜晚降临,天空无云,星辰密布,人的肉眼所看到的恒星也能达到6 000多颗。太阳系中的太阳就是一颗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科学家推断,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年前,太阳形成于46.6亿年前,地球形成于45.4亿年前,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5]可以说“先有天,后生地”,有了浩瀚的宇宙虚空,日月星辰,地球上才产生了阴阳。③从而实现了“天地生”阶段到“阴阳生”阶段的过渡。大约经历了40多亿年,地球上才诞生了所谓的生物。我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杜汝霖教授在天津蓟县发现的具螺旋状宏观藻类化石就将生物起源的历史向前推移了2亿多年。自然界的生物经历了化生、湿生、卵生、胎生等低级生命到高级生命的历程。人类是“雌雄生”(多数属于胎生)中最高级、最具灵性的动物。早在1.6亿年至6 500万年前,地球曾是恐龙称霸的时期。近几百万年来,随着非洲和亚洲猩猩和类人猿的诞生,在400~600多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发展到了现代人阶段,并逐渐成为世界的灵长与主宰,尤其随着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人类所表现出的无比巨大的创造力与毁灭力是科学家们难以估量的。人类既可以造福世界,也能够毁灭直到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一个有生命的世界。当代人学家张倩给人以合理的解释: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人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的和谐幸福,即初级追求真、善、美所获得的和谐幸福;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
人类从野蛮到文明还不足一万年的历史,在经历了大约5 000~6 000多年的农业文明后,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文明,300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及其文明带给人类的不仅是财富的迅速增加,以及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且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人类也给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人口的急剧膨胀,老龄化的迅速到来与男女性别的严重失调,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的两极分化,以及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危机;同时,人类也给自然界带来了更加深重的灾难,物种的濒危与灭绝速度的加快,资源的迅速短缺与耗竭,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这真是警钟长鸣,声响震天啊!
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数亿年中,生物的产生与灭绝的速度很缓慢。近两千年来,才有了灭绝加快的现象。自16世纪以来,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尤其是近一百多年来工业化进程迅速加快,人对自然界的干扰与破坏与日俱增,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每年从地球上灭绝的高等动物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 000倍。专家们推算,400年来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前就已经灭绝了,而且工业化也使得地球上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大约有一半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以兽类为例,1771―1870年的100年间,全世界共灭绝了12种;1871―1970年的这100年间,则灭绝了43种。过度的工业化与过度的贸易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最大危险。例如,对虎皮和虎骨的加工、应用,加之栖息地的丧失,使老虎这个种群已经由100年前的10万头以上,下降到现今的不足5 000头。还有一种鹦鹉,野外仅存100多对,但每年都有几对在黑市上售卖。大象、犀牛因为象牙、牛角的加工与贸易,也在大量减少。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的专家说,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专家预计,从1990―2020年,仅由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按照专家推算,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1/4至1/2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据专家推算,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的速度要远快于新物种进化的速度,有专家估计物种灭绝是新物种形成速度的100万倍,真是触目惊心啊!一名世界著名的物种多样化学者警告说,自恐龙灭绝以后,人类快速发展的当代,不少生化学家和环保专家担心,“第六次大灭绝”正在悄悄地降临地球,全球正在经历物种的大濒危、大毁灭。早在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就说过,“地球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当今的大德大智之士皆已认识到,地球不仅诞生了人类与万物,而且人类与万物(众多的动物、植物、矿物等)是平等的,都属于地球,共同构成自然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地球上,只有共生,才能维护自然界的生物链,才能实现和谐与持续。
三、佛教的慈悲思想及其生态伦理
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也是有人类以来的大智慧。所谓慈悲就是“给诸有情快乐与快乐之因,并将彼等从苦难与苦难之因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慈,梵语maitrya,巴利语metti;悲,梵语karun!a,巴利语同。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佛经云:“慈与悲。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愿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涅盘经》卷十四云:“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观无量寿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又云:“慈悲为万善之基本、众德之伏藏。”[7]《大智度论》等佛经记载,慈悲有三种:一曰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二曰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三曰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诸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称其为大慈大悲,也称大乘慈悲(简称大慈悲)。人间男女多称颂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接近了佛教所倡导的大慈悲。净空法师倡导的“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就开示我们在人世间要以慈悲胸怀对待人与物,关爱尊重自然界的众生。佛教的慈悲思想表现为众生平等,并认为万物皆有佛性。我国佛教的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和禅宗认为万物,不论是有情,还是无情之物都有佛性,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教所倡导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要求人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仁慈之心对待众生万物、天地自然。
人与人,要有忠恕之心,才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德,有德则得也,无德则失也。人与万物自然,要有清净之心,有了清净才能返璞归真,师法自然,从而达到无欲则刚之境界。去除了污垢得到了清净,才能生出大德大智,从而敬畏天地,友善众生。人与三界众生,要有慈悲之心,有了慈悲之心,才能以慈悲胸怀对待三界有情与无情之万物,爱护自然与宇宙。慈生大德,悲生大智。怀慈悲之心,才能达到无我无相之境界,自然和谐则天然而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一次欧洲国际会议中提出警告,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教。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也指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共同宣言说:人类要走向二十一世纪,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以前,在孔子的思想里寻找智慧。[8]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纷呈的社会里,人类需要从古代圣贤中求索大道,领悟大德,汲取大智,才能促进自然界的和谐与持续,建设人类与众生真诚、平等、幸福、祥和、持续的地球家园。人类文明只有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才能减少人类给自身和自然界带来的种种灾难,工业企业生态工程正是工业文明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9][10]。结合自己对企业生态工程的理解以及对儒释道的认识,聊作打油诗一首,以呼唤芸芸众生中至善至灵之人心,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村”的和谐建设与持续发展而努力!
在此,特作诗一首愿与诸位同仁大德共勉:天道共生有善根,万物繁茂自然真;地德载物无私欲,生灵共荣情缘深。无奈人欲贪嗔痴,工业污染降凡尘;人口膨胀老龄化,贫富悬殊两极分;资源耗竭难永续,生物濒危咎由人。天地人和本为一,人性佛性无二心;循环往复乃天理,生态持续是根本;忠恕清净泛众爱,慈悲祥和幸福临!
注释:
①上海大学朱渊清先生将《金人铭》断句为“有金人焉三,缄其口。”他认为金人三者:指黄帝、尧、舜,或曰尧、舜、禹。
②笔者认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是四种不同境界不同智慧之人群。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圣人、贤人、君子的境界较高,往往是少数人,而夹杂过多私欲未开大智慧带有小人特质的凡人是大多数。小人大都是有小聪明而又耍小心眼之人,因为不学习、不领悟,不能“日日生知”和“反扫自心”,因此难有大智慧。其实,“智”就是“日日生知”,“慧”就是“经常用扫帚反扫自心”,能反扫自心,才能从心上去污除垢,从而获得家庭事业双丰收”。夫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最大区别,一个有大智慧,一个耍小聪明。因为小人心中有己而无人,大多爱挑别人的缺点或不是,爱占小便宜,不能反扫自心,在心智上像小孩一样老长不大,故称小人。
③阴阳是一种自然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通俗地说,面向太阳正面接受阳光的称为阳,背向太阳或反面则称为阴。阴阳学说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是大智慧。阴阳学说认为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渗透到宗教、政治、哲学、经济、中医、历法、书法、建筑、占卜等等意识形态领域及生活生产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2]苗泽华,孙增辉.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9,(12):123-124.
[3]老子.道德经[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4]张格,高维国.诸子箴言[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李津.权威科学家解开地球之谜[J].今日科苑,2006,(11):15-17.
[6]舒志刚.21世纪初中国生态年鉴――绿色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7]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M].佛教交流资料.
[8]苗泽华.新儒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儒道思想范文5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根就烂了,这里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儒家强调家庭这个脉络,“人”的概念是放在一个网络里面,是放在一个可以yīn@②yūn@③调节生长的脉络下来看待你自己。“自我”的概念不能与外在事物分离开来,不能先把自己孤立起来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人和家所形成的一种情感互动的关联,生命的互动关联。我从这样的一个场域来说明自我,可见华人的“自我”概念,与西方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的“自我”概念有很大不同。
这就牵涉到当我们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自我如何安顿的问题。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安顿自己,就儒学来讲,有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的脉络,亲情的脉络,跨出去在社会里头,仁跟义,人跟人,社会跟社会之间的互动感通。社会上人跟人之间的一种忠诚与信义的关系,这样形成一种新的朋友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儒家认为人跟天地造化亦有一种冥契的关系。所谓“默契道妙”,就是宇宙造化之源,跟我们内在的心性,两者有一种同一性,所以只要我们做深刻的内省活动,就可以企及那个宇宙造化之奥妙。
因此,儒学由几个层次来安顿自己:从家庭到社会,到宇宙造化之源。当然,儒学还有一个“生命资源”是来自于整个历史记载所形成的典型。所谓“古道照颜色,典型在夙昔”,而这些典型通过一大套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成为一整套文化教养,成为我们这个族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资产。儒家将之落实,而形成一套统系,把宇宙造化之源的那个价值本性跟整个人的传递连在一块,名其为“道统”。
“道统说”对于儒学来讲,是一个历史的根源性力量。至于溯及到宇宙造化之源,谈到天理,谈到天道,谈到天命,那是一个宇宙造化之源的奥秘,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另外回溯到自己内在的良知本心,以良知本心来说,这是内在心灵的力量,从而在心灵的力量,到历史道统的力量,到宇宙造化之源的力量。“天道论”、“道统论”、“良知学”,这三者是儒学所不能或缺的三个面向,它们构成一个非常重要的整体。认为人活着,是活在世间的实存脉络之中。当他们谈到自己时,一定放在这样三个脉络里面,要问是否对得起天理、良心、古圣先哲;并且把古圣先哲连着自己的列祖列宗说,还有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道统,这种思维向度会促使个体在思考问题时更为深思熟虑,人生在世,就要担当社会责任,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当然,如果没处理好,也可能会被层层罗网束缚。
2.道家:尊道贵德、兹俭虚静、自然无为(慈)
道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跟儒学显然不太一样。儒家将人放在血缘性的纵贯轴里,一谈就谈五伦,后来又在帝王专制时代谈三纲。道家认为儒家太繁文缛节,故认为要回溯到真正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大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回溯到这个源头。回溯到整个自然的场域里,把人在那里放开,人不必被太多语言文字符合系统所形成的文明所限制,因为文明造成另外新的遮蔽,造成文蔽,所以应该把文蔽解开,放在大自然里。大自然里反而有一个“自然之明”存在。所以人的问题常常是因为人文这个“文”太过而造成的麻烦,所以必须把这个文饰所造成的异化、疏离、遮蔽解开,让人回返到原先自然无为的状态,一个自发的、和谐的秩序。
道家认为,天地人我万物所形成的这个场域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发和谐的次序,人不应去破坏这个次序,而应该去参与促成这个自发和谐的次序。我们从《庄子·逍遥游》中许由与尧的对话可以看出,道家强调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世间建构什么伟大,而应该是放到这个自然里头去求,去跟自然浑而为一,很真实诚恳地活着。
老子强调“尊道而贵德”,这里所强调的“道德”其实就是“自然的生长”。“道生之,德畜之”,“道”就是总体的根源;“德”就是内在的本性。道是总体,而回溯到自然上谈,也就是自然大道、自然的总体。“道德”就是天真的本性回到自然的大道,而且人人都有天真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整体根源调理得良好,那么每个人内在的本性就自然获得良好生长。
儒家非常强调“自觉”的重要性,而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所隐含的一个调节性力量。举个例子,儒家可能一直强调你必须要反躬自省,你要做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自律人;而道家则言,你如果活在一个场域之中,这个场域是隐含着一个自发的和谐秩序,恰当地面对这个秩序,与之浑而为一,你的生命就在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里得以安顿。道家着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真实生长,是从整个场域去思考的,认为万物的存在都是人们经由一个话语系统去制定以后所形成的存在。任何存在都经由人们话语系统的介入,经由一种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之后,使得对象成为决定的一个定象。在这过程之前,对象都应该跟我们的生命浑而为一,都是无分别的,归本于无的状态。道家认为,人间的美丑善恶是非等一切价值判断,都是人们通过一套话语系统去论定,而在还没有论定以前,通通可以把他解开,还归到一种存在的真实。
道家强调把那个名取消掉,回溯到地个真实,而儒家是要审定那个名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经由正名的活动去求那个实,即“正名以求实”;而道家是“去名以就实”,去除名而回溯到实本身。道家认为最真实具体的东西来自于我们生命内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符号系统介入的论定,所以道家强调场域的思考。
所以道家思考问题用negative的思考,否定性思考、负面的思考,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道家不一定是vertical,而是horizontal,是平面的,水平性的思考,他很清楚你所给出的问题只是一个向度,而关联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向度,所以道可能不被你给出的问题所限制。这一智慧非常重要,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是很受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别人所给的问题限制住了,但道家就不这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被现实既有话语系统所形成的那个价值论断限制住,他跨出去了。道家认为,惟有正视最真实的存在状况,从这里作为整个生命起点,这叫做“认命”的哲学。在道家思考里面,认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认命才能够再造新命”。认命不是消极,认命是比抗命还来得积极。华人几千年来受了许多苦难,但有道家这样的一个思考,就能给人以精神慰藉,保存实力,从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出发来处世,才能更好地开启新生,获得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启示人们不要用一种单线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而必须放在一个场域之中,放在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的“圆环性的思考”(circularthinking)里面。这不同于任何一个话语系统最常有的单线性思考的价值论定,而是通过圆环式的思考方法,将这端的A(善)和那端的非A(恶)所形成的矛盾两端拉在一块,发现原来善和恶是同一个点。因此,对于恶,要用善心、慈心去对待,“善不善,是之谓德善”。对于不善,你以善对待之,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善”跟“不善”,只是一个圆环的同一点拉开做成两端。所以他常用这样的思考来把很多问题消解掉。他把人间事情很多的苦乐,把很多的是非、美丑、善恶、相生相待的状态一一讲明解开。
正因如此,他能真正正视存在的真实是什么,所谓存在的真实是天地人我万物通而为一,一种真实的,来自于内在的一种彼此感通,这是一种爱,道家称之为“慈”。只要每个人的心不被外在纷扰事物拉走,清虚而宁静,慈心就会长出来。他强调“尊道而贵德”,只是回溯到那个场域,场域源头有一种自发性的力量,自发性的力量会源源滚滚,沛然莫之能御地发挥出来,成为你内在的本性。
相对于儒家谈“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生”;道家强调的是“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儒家强调人跟人之间有一种真实的互动,来自生命最深沉的那种爱与关怀。道家仍然强调这点,但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生的一种慈。道家强调慈,儒家强调孝,强调仁,孝顺父母跟慈爱自己的子女最大不同就是,慈爱子女是自然的,而孝顺父母是自觉的。道家认为要好好护养内在的慈心。将慈心好好地施展开来,真实的爱之生长和养护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儒道有共通之处。只是儒家强调在人伦教化这边,而道家强调要归返自然。如果我们把儒道连在一块说,其实人伦教化就必须归返自然,不然人伦教化就会僵化了;而道家的归返自然也必须要通过人伦教化来实现,要不你的归返自然就变成一种无政府主义或虚无主义。
3.佛家: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缘起性空(悲)
如果我们说,儒家强调“挑起”,道家强调“看明”,而佛教则是强调“放下”。佛教强调放下,是通过非常丰富的哲理,阐明一切存在的事物是空无的。认为任何一个存在之为存在,其实都和我们心灵意识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们心灵意识的活动,能够及于物,所以才能够使得那个事物能够成为物。如果我们心灵活动回到自己,我们心灵意识和外在事物回到一个浑然为一的状态,这就是“空无”、“自在”的状态,也就是所谓“境识俱泯”的状态。
这个“境识俱泯”的意思是说:外界和心灵意识两者一起浑合而无分别,就是一个“归本于空”的状态。归本于“空”和“真空”连在一起,真空才有妙有。佛教一方面通过了心灵意识的分析,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通过缘起法,用缘起的方法论来说明一切存在是空无的。“缘起性空”这个词是说明通过缘起法,来说明一切存在事物本质上是空无的。事物成为存在的过程是经过一个从“境识俱泯”,到“境识俱起”到“以识执境”。当人们经由修行方法、体验的功夫,让意识活动回溯到自己本身,这时候意识对于外在事物不起贪念执著,不起一个对象化的执著,让事物回到事物本身,让心灵回到自己本身。如此心灵与事物是一体而不分的状态,一个寂静的状态,一个真实的存在,就是所谓真如的存在。这样的存在,生命就不会被原先的执著所连带而起的欲求、贪婪及种种染污烦恼所控制。
佛教讲求“般若智”。般若智的意思就是“能够观空的智慧”,具有一种把外在事物能够洞察其存在为空无的这样一种智慧。这样的智能你能够达致的话,那么任何一切人间种种烦恼,皆为空无。你与万物之间本无差等,既无差等,应为同体。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人跟人之间,人跟物之间,人跟宇宙万物之间,一切皆为空无,这叫“真空”。就此空无来说,就心灵意识来说,是处在一个透明没有执著的状态,也因此使得山河大地万有一切如其本然,自在自如,这叫“妙有”。在佛教来讲,在这种状态之下,人由于能够把心灵意识的各种执著杂染彻底放下,这时候反而会从内心里头升起一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意向出来,因为“心、佛、众生,本无差等”,最后是通同为一的。
佛教的悲心是回溯到源头,重新在那里体现,这点跟儒家有某些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儒家要去说宇宙造化之源为何,而佛教不说这个东西。简单地说,儒家要谈本体论、宇宙论,佛教不谈。佛教要的是治理人世的创伤,要治理人的病痛,人的烦恼,而不必老去问那烦恼是从何来的,不必老去问那创伤是如何来的。依佛教看来,人们要去了解那创伤、那烦恼,它的特质何在,该如何去解开这个烦恼、这个创伤,根本不必去做一个形而上的历史之源的追溯。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提法。佛教认为一切的烦恼与我们心灵意识的执著有密切关系,跟生命里头隐含着内在的无明,以及自古以来所累积的业力,与这个疑惑、业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通过一个修行的过程,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来克服。
最终的克服就是佛教所说的证得涅pán@①,你的外境跟你的心灵意识回到一个涅pán@①寂静的状态。佛教这套思想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也就是当我们面对任何一个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烦恼的特性是什么,这个特性很可能就是因为我的心灵意识的执著,由我这个执著带来了我的贪取、占有、利益等;因此把我团团缚住,故应该把我内在的那个心灵的执著解开。如果把心灵执著解开以后,那才有一个真正复原的可能。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惟有我们真正能够怀有同情跟慈悲之心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才能够好好地展发出来。
这里所说的“智慧”有两层,一个就是连着我们的慈悲而去想:我们怎么去帮助别人;而这重要的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我怎么样解开我自己内在所执著束缚的痛苦。佛教在这方面有独到的治疗效果。
我们简单地对儒、道、佛的异同作了一个简单区别。我们说佛教“悲智双运,涅pán@①寂静”,而基本的意义则从“缘起性空”说起,如果用一个字去谈佛教的根本义理的话,我们说是慈悲的“悲”字。
二、儒、道、佛与“意义治疗”
1.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并强调了主体的自觉性:“我,就在这里”。
儒、道、佛和意义治疗的关联可以从哪开始?我们刚说了儒家提出了人伦教化如何落实,而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儒家的资源强调通过家庭一直扩散出去,我觉得这即使到了21世纪的现在,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在教育上仍然是值得重视的,因为惟有在家庭才能够长养出我们真实的爱与同情。家庭最重要是亲情,亲情是最自然的,因此家庭是人伦可以培养出来的地方。除了家庭,没有其他地方更适合培养人伦。从人伦之爱的教养,我们才有办法真正长成主体自觉之爱的能力。
这主体自觉的爱的能力,在儒学来讲,重点在于“怵惕恻隐”,这是来自生命深层的不可抑制的真情。这并不是如同康德哲学意义下道德的无上命令。康德哲学意义下所说的道德自觉,主体的自觉,道德无上命令,他背后是放在一个“社会契约论”的传统之下说的,儒学却是放在一个亲情伦理下说的,这有很大的不同。儒学的重点在于真情实感的仁,在于“怵惕恻隐”之仁,追溯其源,这不是道德的法则,而是道德的真情,这道德的真情是从家庭中陶养出来的。儒家认为你陶养的这个道德真情,扩而大之,就能展开所谓仁义之教。这个主体的自觉落在我们的教养过程里面,我们可以提醒自身。我们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我,这个我是什么样的我呢?是一个具有可以上通于道,契及于造化之源,而且可以尚友古人,与那历史之源的典型相结契,并直契于自家内在心性之源。这个“我”,“就在这里”。
当我进到这个世界,我就在这里,每个“我”都是具有“古往今来”,通“死生幽冥”能力的我,“我”就从这里开启。当你坐下来反省的时候,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想的情境,通古今,溯其本源,而且放在一个家庭脉络、历史架构之下,这个时候你从这里开始,作为我们主体自觉的一个起点,这就是以前宋明理学家常谈到的“一念警策,便觉与天地相似”。“当下一念”,警策之心一起,你就深深地从自身自觉到自己和天地合而为一的。这个时候内在里头会生出一个力量来,这在阳明的哲学里面是很清楚的。他就把它变成这样一个说法:“知行合一”。在阳明的说法里面,“知”是来自于内在的本心良知,这本心良知就是一个内在不可自己的实践动力,推而扩充之,在当下起念时,我那个主体自觉,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力量,好像来自一个神圣的讯息,在这意念指使下,你觉得该当如此!你应该护养它,马上去实践它。这在儒学里头强调“我,就在这里!”它所生起的力量是来自于宇宙造化之源,那么宇宙造化之源就是内在心性之源。那么内在心性之源其实可以跟你现在生活的场域形成的一个约定,譬如说你跟你的家人约定,你跟你自己约定,这是一个主体自觉下的承担。
2.道家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我,归返天地”。
道家开启一个自然天地的奥蕴,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所以用一句话说就是“我,归返天地”。道家谈问题时,不是一个主体自觉式的承担。它想到的是放在一个场域里头去思考。所以当它做完一件事之后,它能够彻底地退开。这就是“为而不有”。因为它只是这个场域里头的一渺小分子。所以他开启一个自然的天地奥蕴,它相信自然有一个常理常道,不应该被破坏。我们应该恰当地去顺而成之,顺承它,让它好好地成长。整个场有一个和谐共生的可能,从道家的思考,我还有另外一种提法,就是“归返天地”。
当你想到“我”的进修,这个“我”和其他众多总体形成的我,你要作为一个实践的起点可以,可是你必须把它放在这个场域下去理解它,才不会勉强。道家不强调勉强,儒家强调自觉,在自觉底下该勉强就要勉强。道家认为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或者进到儒家这一层之后,我们都必须回到一个“自然”的状态,方得苏息。进到儒家这一层以前,你还没有面临问题以前,你必须“致虚守静”,用谦虚而宁静的心境,去理解诠释这个世界,让你恰当安顿在那里。当你自觉承担去做了什么事之后,你要能够看透、放下,回到原来的你。譬如说,你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你的名衔越多,你要能够拿掉名衔,而去正视你自己,这是道家的方式。
儒家强调“承担”,道家则强调“看淡”,就道家来讲,这是可以和儒家放在一起来理解的,也就是当你恰当地理解场域之和谐有其恰当的自然力量,你那主体自觉将会更轻易地开启,而当你主体自觉轻易地开启落实之后,主体可能导致的执著性也会更轻易地放下,所以“儒”和“道”,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而言是两者兼而修之的。
3.佛教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我,当下空无”。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明最大的贡献是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佛学强调意识回到意识之本身,对纯粹意识本身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它涉及存在事物,它是没有执著、没有染污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当我们能够透过这样一个诠释解析的活动,这个“我”可以没有任何干扰,这时是一个融入无碍的我、空无的我。“我,当下空无”而到一个真空的境地,让其他的存在事物,烦恼如其烦恼,智能如其智能本身。当烦恼如其烦恼彰显时,佛教讲这里就有一个来去自如,佛教讲如来就是来去自如,来而不来,去而不去,这就是来去自如。由于彻底地放下,生命显得彻底从容,因为没有挂搭与痛苦,而这时候会生出一种非常强的实践勇气。因为任何世俗的荣誉、世俗的名利乃至生死,通通干扰不了你;因为你回溯到自身,“我,当下空无”。做了深层的意识的解析阐释,我们真正看到“意识的透明”、“存在的空无”,进而“实践的如是”,如果而实践之,因此有一种很强的生发力量。
再者,这种力量是可以和儒家、道家连在一起说的,当你经由佛教深化意识层次的阐析诠释而洞察了自己存在的空无,回到当下空无的境地,也因此能归回场域的和谐与自发的@④造化之中,在这过程中,主体因之而自然自发自觉。我们或者可以这么说,当你病得很深的时候,就得经由佛教的“药”来调理,调理之后,让你回到一个“自然的天地”,因之而“主体的自觉”方得诞生。你的身心倘若一向是不错的,其实儒家当下主体的自觉很容易出现。儒、道、佛三者连在一起谈,儒家强调“主体的自觉”,道家强调“场域的和谐”,而佛教强调“意识的透明”,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佛教如同“药”,道家如同“空气、水”,儒家如同“饭”一样,健康的人其实有空气、有水、有饭,也就够了,在一个苦闷湮郁的年代里面,病痛难已的年代,就非得需要佛教不可。
儒道思想范文6
一、影视资料导入
以影视资料引出新课,所选用的影视资料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这样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化,在情感上学生也易于接受,而且极富教育意义。例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了解祖国,爱我中华》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抒发对祖国的满腔挚爱。我精选了电影《邓嫁先》《袁隆平》《钱学森》的精彩片断,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感受科学家们的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所进行的不懈努力。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奉献,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祖国满怀激情,为国争光,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榜样。很多同学倍受鼓舞,立志刻苦学习,多学本领报效祖国,争当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二、故事导入
根据不同上课的内容精心设计相应的故事,同学们不但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渐渐学会了思考故事中蕴含的深意。例如,我在讲述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发泄情绪》时,我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英国著名芭蕾舞童星埃利,12岁时不幸患骨癌准备截肢。手术前,前来探望劝慰的亲朋好友及观众很多,埃利都一言不发,只默默地向所有的人微笑致谢。她很想见到王妃戴安娜,因为她那优美的舞姿曾得到戴安娜王妃的赞美。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抽时间赶来,她把埃利搂在怀里:“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的,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唉利一下子泪如泉涌。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戴安娜王妃。通过听故事,学生准确识别自我的情绪,能够有效调整,发泄自己的情绪,使之摆脱苦恼。
三、情景导入法
上新课前,根据要讲的内容,先用生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动作,营造浓厚的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设疑导入法
根据课堂要讲述的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已引起学生急于求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述《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运用谈话法设置问题。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过度消耗,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的国家应如何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顺畅地引出了新课。
五、漫画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