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文1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文2

一、声音的高低起伏

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各种情态,反映到播音员主持人的时候,主持人就将凭借对声音的高低起伏、大小强弱的控制,表达出来声与情之间的一种自然的内在联系。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常常会高声叫好,合手称颂,表现出“爱”的情感;人们对于丑恶的事物,往往俯首低语或暗暗耻笑,表现出“憎”的情感。人们在心情激动,思绪活跃的时候,声音上下起伏变化,往往会大一些,多一些;人们在心情平静,思绪稳定的时候,声音上下起伏变化,往往会小一些。这就是声音与感情之间构成的一种高低起伏的基本规律。

以往我们讨论艺术语言创造中的高低起伏变化,都是从节目类型或传播语境的角度,以及吐字清楚、字正腔圆的角度去谈开来,在传媒行业有声语言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及其工作(配音、解说、话外音、同期声)音高变化中,应该是语音与语音之间和谐有机地联结,使传播语言上升为传播美学语言,使其从语言、表义、语句结构、声音韵律等进行美学的提高和升华。在艺术语言活动实践中,创作者常常遇到一些困惑。如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表达和文艺作品演播中当朗诵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多重并列的时候,单纯从情感变化的角度理解音高的变化,往往会使朗诵创作者出现无所适从的表现。例如,在表现舒婷的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在开始部分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呵/

如果按情感线索分析,那里该是高,那里该是低?这些并列的语句,只表达了一种情感――苦闷。这之间存在情感的高低吗?应该说情感的区别是不大的。如果用情感变化作为控制音高的依据,是否只用一种语调朗诵这部分内容?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只用一种语调呈现这部分内容,会使创作步入平庸。

那么,在对诗的这部分进行艺术处理时,应该如何把握呢?

首先,应该在充分理解诗的内涵,诗中所要表现的意境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联想,定出创作艺术语言的基调,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高低起伏的艺术设计。诗的这一段落写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痛苦以及对祖国的希望和憧憬。朗诵开始,应该以浑厚的低声进入第一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进入第二句,“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时,声音略高于第一句;第三、第四句“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声音在出口时,音高又略高于第二句,然后将下面两句的声音逐渐由低声区转入中高声区。进入到第五句“祖国呵”时,声音又回到第二句的音高上,然后再使后面的诗句的朗诵,再一句略高于一句地向上行至“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接下来的“祖国呵”又再回到第三句的声音高度,为下边的诗句出口做好声音铺垫。这样的设计和处理,在理性上就避免了平淡,在感性上也符合作者期望出现的情感起伏和层层递进的趋势。同时,也应合了朗诵艺术的“逢高必低,逢低必高”的创作规律。

二、语句的速度节奏

就音乐创作原理,单单设计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感,是构不成音乐的。我们还以舒婷的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开头为例,虽然,前面已经将这个开头做了音高上处理,但那也只是解决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感,并没有真正地解决朗诵的乐感。遵循音乐创作的法则,我们还需在节奏上加以处理,对朗诵的快慢断连进行调整。从文字分析来看,这首诗的开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沉重心情。在朗诵中,只有用沉稳的节奏、缓慢的语速和较强的力度,才能对应诗人创造的语境。接下来“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语速较第一句略快、力度也较第一句略强,朗诵到“……隧洞里”时,作一个小的停顿。之后,“蜗行摸索”的语速回到第一句的语速上,甚至更慢。但在力度上却有所加强。“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接着又是一个小的停顿,语速突然转为渐快,到“……驳船”突停。之后语速和力度又恢复到第一句的状态上,在“把纤绳”之后,稍作停顿,再将“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几个字,语速呈渐慢、力度呈渐强的趋势朗诵出来。而下面的“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语速呈渐快,力度呈渐弱的趋势,而且几乎没有停顿,一气呵成地朗诵完这几句。这样一来,从开头到这里,在速度节奏上,就形成了较强烈的反差,语言的乐感开始初见形态。这里面,慢与快,快与慢的关系有着比较鲜明的对比,而且对比形态没有重复,从而突破了平庸状态。

三、音量的强弱

广播电视语言有了音高的变化和速度节奏的变化,虽然已经形成了乐感,但并不完美,进一步强化美感,还需制造声音音量强弱的对比。我们仍以这首诗的前部分为例:声音由弱起到渐强开始诵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然后将音量减弱一些诵出“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接下来的几句,音量变化稍有复杂,“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几句呈渐强状态,然后突转减弱状态,来完成下边几句,“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呵/”。这样就形成了:“弱――渐强――渐强――渐弱――渐弱……”的音量变化形态。这样一种形态是对音高和速度节奏的补充和完善,使艺术语言真正具有音乐的素质。

当然,所谓高低、快慢、强弱,都是相对而言,它们彼此之间是有机的统一体,互相补益,又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利用音高、节奏速度和音量的变化的特殊作用影响朗诵艺术处理,还可以帮助演员建立或找到正确的内心情感,鲜明地刻画人的精神生活。但是,也不可简单地依赖它们,它们毕竟不能代替表演者应有的全部心里活动。所以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时,千万不能忽视对诗作所反映的精神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本末倒置或片面强调一方都是有害的,只有把情感和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帮助表演者创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语言的乐感。

四、语流重音

艺术语言的重音运用,也能体现乐感。重音不单担负着语言文字达意的重任,它还同时通过重拍的控制,调节着乐感的走向。这也和音乐创造规则同理,音乐中重拍的分布形态,决定着乐曲的节奏型;艺术语言的重音分布形态,也决定着语言的节奏变化。例如,“我不会写诗”这样一个短句,我们依次变化一下重音的位置,看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上例所述,变化了的重音,首先带来的是整句话音高的变化,随着音高的变化,语言节奏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文字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乐感就蕴含在这变化之中。重音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于如何寻找重音,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但从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要想找到确切的重音,关键是在于分析说话时的心理动机和此时真正想要说的话的内涵(内在语)。只要找到话语中真正想要说的话,确定重音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在现代广播电视播音文艺作品的演播、纪录片的配音、专题片的解说等不仅需要表辞达意,更多的要使传者和授者在进行信息接受与对接的同时,更要赋予美感。张颂教授在《朗读学》中提到的语言表达的三个层次即: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那么乐感便是美感的表达方式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层面、领域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学习。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文3

我不仅爱祖国的一山一水,更爱她那悠久而绚烂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漫长的历程,中华民族积淀了多少灿烂的文化啊! 960万公里的宽阔怀抱,容纳我们13亿儿女。在我们13亿儿女智慧的光芒中,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我们的四川姐妹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性命。可就是在这场灾难中,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是坚强勇敢而英雄的一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清政府到中华民国的时候,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清朝末年,八方入侵,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一件件血泪斑斑的悲剧。敌人任意屠杀中国人,又得寸进尺,变本加厉,闯入北京,抢夺圆明园的财物,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放火烧毁圆明园。无能的清政府居然宣布割让土地,还赔了款!

祖国啊!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世界在变化,中国在腾飞,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不停的进展。中华民族有个神话—嫦娥奔月。中国人自古以来希望能飞往天空,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架载人卫星。它的成功,震惊了中外!一直到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直至神舟七号,这充分说明了中国的腾飞。我国办的奥运,是史上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这次奥运,我们建筑的的“鸟巢”和“水立方”,闻名世界。开幕式时,我们演示了我们特有的文房四宝,震撼了全世界。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华的腾飞,打动着我们每一根心弦,在这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临了啊!金色的秋风似乎回荡着1949年的今天那雄键有力的声音“了!”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 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范文4

【关键词】播音主持 语言 属性

感情是天生的吗?感情是基于特定的空间和文化的产物,感情不是凭空出现的,情感来源于实践。一个经常哭泣的孩子是很容易假装哭泣的,所以作者将心理属性比喻是生命,社会属性则是灵魂。只有将灵魂注入有生命的肉体之中,它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我们在进行有声语言二度创造的时候,仅仅注重表象是不能真正把握住情感的,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场景,给我们一个模拟实践的空间,由此才能产生最纯真最原生态的情感。而现实中很多主持人在实践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在播读时刻意的拿捏感情,这就好比在沙滩上建造没有地基的房子,终有倒塌的一天。如果播读稿件时候感情紊乱,哪怕偶尔一次读好了,也是没有长久基础的。

1生理属性是播音主持语言的根本

播音员、主持人一般都拥有不错的声音条件,拥有良好的声音条件是做一位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基础。而面对越来越残酷的传媒市场竞争,声音的独特性才符合长远的发展趋势。虽然现在播音语言早已告别了“大一统”的局面,不过播音主持语言的多样性必须以其庄重性为界限。在[1][2]《论播音主持语言的庄重性》一文中,指出了庄重性和个性化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个性化是庄重化的共性基础上的再创新。而克服语言过度自我的唯一渠道就是要提高传媒人自身的素质,端正对播音语言庄重性认识的态度。生理属性还需强调的就是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性。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传媒人更应该注意的并非是台上的一分钟而是台下的十年功。例如,对于初涉播音艺术殿堂的新人来说,面对话筒时要注意的点很多:口腔开合、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唇舌力度甚至坐姿等等。有些人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声音很好听,但是一到话筒前就不行了,也有人恰恰相反。这就要求我们学着和话筒做朋友。尝试着自己和话筒的配合,通过调整自己发音的着力点、气息抛物线的路线等等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如果在播音主持语言二度创作时,对话筒不熟悉就会导致存在“喷话筒”等很多牵绊,更何谈对稿子的把握及场景的设置等艺术创造。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并保持一种积极的语言习惯,这是我们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初衷和最终目标,也是播音主持语言艺术体现的前提。

2心理属性是播音主持语言的保障

心理属性不能片面概括为感情属性。它还包含着对象感,自信心,表现力,节奏感,亲和力,幽默感等。当然还涉及到声音冷暖的问题,甚至细致到每一个字词的语音问题。也就是说要给每一个字词都设置一个场景、一种情感。创作主体自身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播音主持语言构造及其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前文强调的,目前的播音界语言特色呈现着百花齐放的趋势,《不破不立-谈播音主持的自我锤炼》一文中提到,在播音业务逐步熟练的阶段,播音员主持人通常会进入一个“播音水平长时间徘徊不前、播音创作缺少激情、无法实现自我提升”的“平台期”,甚至陷入阶段性的困惑和茫然,不管播什么稿子都是一个味道,无法将稿子的情感态度准确、生动地传达给受众。这就指出了播音创作者在学习和工作期间,要避免出现播音道路上的盲从,避免缺少自己播音主持的精气神。播音创作者要敢于大胆的否定自己,敢于去挑战自己。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的徐俐在播报方式上的大胆突破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徐俐的播报方式最初在播音界曾引起过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她的语速过快,有人甚至感觉还没听清楚就结束了。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一线验证,她的播音清晰明快、简洁自信,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后来被人誉为“徐俐风格”。播音员主持人是不仅党政的喉舌,还具有时代引领作用。电视新闻节目能否有效地吸引观众,除了节目本身的可视性,还要看主持人的专业本领。主持人只有具备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吸引一批长期受众。长期的实践结果也表明播音员主持人必要要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时代和业界的考验,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3社会属性是播音主持语言的基石

白岩松说:我渴望年老,因为我希望拥有年老的阅历。现在很多学习或者从事传媒行业同辈或者前辈们,有时会发现自己的声音总是和名主播的声音有差距,并且不论如何模仿,如何努力都不能触及他们的境界。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声音缺少他们自己的灵魂。播音主持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著名美学家土朝闻先生说:“实践为新知的重要条件,我一直强调审美主体有二性:它可以是生产艺术的主体—创作者,也可以是观赏艺术的主体—欣赏者,如果一个人的欣赏能力低,那么,他的创作能力也就无从提高与深化。”艺术是相通的,土老先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出现上述情况的传媒人的“语病”———他们的声音里缺少社会的味道。这种味道并不单纯仅仅指的是为人处世如何圆滑,如何精明,而是一种对人情世故的阅历,一种对世界的事物包涵自己观点的感受,这就是播音主持语言的灵魂。播音创作中有情景再现这个重要环节,其实这个场景再现并不是让你去酝酿感情,而是让你通过自身的阅历去设置一个能使自己身临其境的场景。你可以在自己设立的场景里面感受到人间冷暖,能体会到最真切的酸甜苦辣。只有能想象到这样的场景,你才可以进一步通过虚构的具体场景去感受,产生最真切,最原生态的感情,并由此进行语言文字的二度创作,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出实践和阅历的重要性。就像稿件《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引领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这句,如果不能虚构出一个矿洞的场景,而是仅仅借着艰难的感觉来表达,是无法准确地表现出那种茫然的艰难的不易。[3]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实践而实践是我们实践的初衷和归宿,但不是全部,应该养成生活处处都实践的习惯,要培养留心生活,留心民声,留心生活背后的生活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主持人中心制制度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李玉复先生说:“一般地说,主持人既要参与主持人节目的选题策划、设计、采访、写作、编辑等各项工作,又要主持节目的播出,做到地位、贵任与权力的最佳结合。”鉴于这个综合性的地位,播音员主持人更加需要积累实践来塑造自己传媒事业精气神,做出一期期接地气、利民声的好节目。而面对各种具体的传媒学科(综艺、体育等),就更加需要具体的积累实践,我们要掌握媒体所在的城市的地域特点,确定所在传媒的类别,确定栏目的收视对象,确定具体节目或稿件的目标听众……丰富生活体验,贴近传播对象,强调的就是实践对播音主持语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龙著.浅谈播音主持语言的庄重性[J].经营管理者,2012(03).

[2]李萌,胡阳.论播音主持语言的庄重性[J].衡水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