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校企合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校企合作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1

关键词 高职校企合作 破解 瓶颈 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从我国政治变化与社会需求变化来看,我国对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在2002年还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和“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两项提案。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从企业、学校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只有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建设。要想成功的培养出适合社会、适合企业以及适合发展的高职人才,就必须进行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学生就业以及办学模式的问题探讨、创新以及研究,同时降低高职院校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与高职院校保持平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样才能保证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合理的、稳定的、良好的实践环境。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显示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从来不会主动的进行实践教学,而高职院校却只重视发展、生存以及适应等的一些经济效果,两方面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只是形式主义者。我国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一般是企业对高职院校进行一笔资金的资助,对于学生的工作培训、实习地点以及项目支持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2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瓶颈解决办法

2.1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问题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知道,我国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一般是企业对高职院校进行一笔资金的资助,对于学生的工作培训、实习地点以及项目支持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要想成功的培养出适合社会、适合企业以及适合发展的高职人才,就必须进行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学生就业以及办学模式的问题探讨、创新以及研究,同时降低高职院校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与高职院校保持平衡,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高校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思想与企业的用工需求有显著的差异,两者对人才的界定也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课程编排等方面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第二,企业对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阶段性、临时性,而学校的学生实习、实训具有常态性和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表现更多的是一届一届低水平的重复性;第三,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并非平等的主体,付出与收益显失公平,完全不符合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基本宗旨。

2.2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瓶颈解决办法

为了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就必须让企业感觉到合作能有经济方面的效益,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设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以及提供优质服务来加强合作意向。一般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都是进行在表面上,这种合作形式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企业的要求,企业与社会需要的是更专业性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只有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协议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加设专业建设首先要理解专业的含义,专业是一种社会需求,也是高职院校和社会之间重要的纽带,它主要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综合能力以及社会的总体素质,同时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生存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起专业的建设。

在设计专业建设时首先要注意建设的地点,地点必须要在专业能生存以及存在经济发展,这就说明了专业的设立与社会的导向是密不可分的,必须要满足专业在社会以及高职院校的出发点、归宿感。同时再结合国家所颁布的职业规划标准,可以知道专业建设可以通过就业岗位的类别以及就业岗位的性质来进行,主要目的是把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与高职院校所建立的专业结合起来;然后在建设专业时要保证有远见、前瞻性以及提前量,提前量的提出是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的,因为一个人才的培养必须经历过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同时高职院校在设立专业时眼光应该放广,采取专业优化形式,并且还需要加强专业与课程的相结合,这样建立的专业才能符合我国企业的需求以及社会的要求,还能保证人才的多面性以及数量性;最后在设立专业时不能设立的过于滥、过于多,要定期的进行专业的检测,把一些不适合社会发展、企业发展、没有保护性以及就业率比较低的专业做到勇于舍弃、及时调整,不要让非常有限的专业资源被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所占据,做到拥有专业性强的、适应水平高的以及具有专业特色专业建立,让学生具有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以及新的创新,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时需要做到学生的学习规划与职业的生涯计划相结合、学生的岗位实习与企业的普工岗位相结合,从而实现企业积极合作性的调动、社会专业项目的协调、社会专业项目的承办,让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呈现点、面、线一体化的现象以及企业文化学习的气氛。

3 结束语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当前,高职院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更偏重于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师资力量、设备引进、实训基地等“硬件”方面,忽视了对合作企业中先进文化元素等“软件”的吸收。导致高职学生缺少必要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职业素养,就业后不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频繁辞职或跳槽。使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和工作进程,会影响其生产和管理;进而怀疑高职学生的工作能力,不愿招聘高职学生,最终造成高职学生就业难,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培养出“形神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1.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通常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构成,精神文化层是其核心。

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其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层更突出职业特色,学校环境布置不仅要求美观、优雅、体现人文主义色彩,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某些具有职业化特征的环境因素。其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层更注重借鉴吸收企业制度和行业规范,以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管理方式和行业要求,试图做到“学校人”向“企业人”的直接转变。其三,高职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层是以经世济用、开放协作和职业情怀为主要内容的,在企业“以服务为宗旨”的基础上,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价值取向。

2.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企业领导者长期倡导,并被全体员工积极认同、付诸实践所形成的共同信仰追求、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管理风格、行为准则、经营特色以及企业传统习惯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层是企业物质文化。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企业物质文化具体地反映了企业及其员工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是企业展示给社会的外在形象。第二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它是企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必须适应企业精神文化的要求。具体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科学规范的企业制度文化,能够有效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第三层是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氛围。具体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思维方式、企业道德规范、企业行为准则及企业员工素质等。而企业价值观又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

3.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1)二者的联系

首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致。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并都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两者都是通过提炼有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完善内部的制度文化、构建基础的物质文化来保障高职校园活动和企业运营管理顺利进行的。其次,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一致。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原则都是“以人为本”。两者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文化,只有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高职师生和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凝聚起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再次,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点是就业。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就业共同完成了人的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高职学生带着校园文化的元素进入企业,赋予了企业文化新的内涵,企业文化又渗透到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两种文化通过就业不断相互影响带动,获得了共同提高。

(2)二者的区别

从构建主体来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成分较复杂、关系较微妙;而企业文化的构建主体是企业员工,成分较单一、关系较单纯。

从建设目标来看,高职校园文化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本质上是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利益冲突较少、竞争意味较淡的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种注重利益、强调竞争的经营文化。

从作用过程来看,高职校园文化弹性较大,提倡因材施教、保护并鼓励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奋斗。而企业文化要求严守规章制度、服从上级,注重团队协作、集思广益,强调组织利益至上。

二、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文化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奉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努力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合作,让高职学生在校时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元素熏陶,当高职学生真正处在企业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时,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唯有如此,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完成社会赋予其的任务,才能提高社会认可度,才能使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大战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真正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高职院校铺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目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但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行做法是仅在物质层面进行校企合作,片面地强化高职学生专业技术硬能力,却对爱岗敬业、合作创新等关键的职业素养软能力视而不见,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判断一个高职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是看他是否能顺利的融入企业。因此,只有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园文化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3.有利于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高职校园文化一贯重视对学生良好学风和素养的培养。一批批的高职学生不断地走进企业,给企业输送了新鲜血液,带去了新理念,必将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高职学生将校园文化中所强调的公正、公平、民主精神带入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中的偏颇不足进行修正完善,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调和必将造就一批又一批遵纪守法、平等待人、客观民主的企业新员工,这无疑会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品味。

三、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文化合作的思路

1.以物质文化作为校企文化合作的切入点

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时,应处处突出合作办学企业的特点,尽可能将校园教学环境设计成教学工厂,融教室、实验、实训场所为一体,营造出与合作办学企业相似的仿真职业氛围和环境,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时刻提醒学生要有企业质量意识,只有保证现在的学习质量,才能保证今后的就业质量。实现高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与企业文化环境的无缝连接。

2.以制度文化作为校企文化合作的落脚点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应当合理引进、利用合作企业的先进制度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的设计与编制不仅要符合高职院校教学需要,也要符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通过把学生变为企业的准员工,使其体验企业严格的管理、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更能使学生的组织精神、纪律观念、服从意识、精神风貌、时间观念等发生根本性改观,为就业后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奠定基础。

3.以精神文化作为校企文化合作的着力点

高职院校在坚持先进办学理念、保持自身文化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合作办学企业的衔接,吸纳、借鉴企业文化中核心的价值观念、战略理念等。并且以高职校园文化中正确的金钱利益观、端正的社会道德观,纠正企业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的高度,使企业在获利同时更多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大纶.论高职校园文化的企业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顾明远.职前就业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59.

[3]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3

【关键词】 高职校企合作 课程教学改革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为了提高高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这也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的,必须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的保障下,走校企合作之路。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培养出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专业性和实用性。在进行高职教学课程模式的改善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理念的体现。

1 高职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能否做到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符合外在的市场需求,即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能力和素质。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的模式就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企业在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解决了人力资源的问题。同时,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能够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学校所教和企业所需相脱节的问题,实现利用社会资源办职业教育的目的。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就可以把企业的项目资源作为高职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将企业的实际项目资源经过改造成为课程和教学的有效资源。

2 现行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发展很快,有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无特色,课程开发急需改革。由于我们是在一个穷国里办大教育,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办出特色:要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关键,而中国目前职业学校教师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高校毕业即成为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2.2 基础建设薄弱,资金和资源难以协调,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近几年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但相应的配套措施严重滞后。纵观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现状,一方面学校对与企业的合作是热情高涨、充满期待的,他们纷纷进行着与企业的多种形式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却对与学校的合作无动于衷,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没有把与学校的合作看作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不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以赢利为目的,看重的是效益,偏重的是技术,如果企业不能达到预想的盈利程度,他们和学校合作的动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利益的无法平衡造成了目标的无法达到。

3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3.1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市场导向有时就是企业导向,学校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要把培养实用型人才放在首位,所以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浓厚的市场经济色彩,有了这个市场导向,我们的工作就能有的放矢,不会困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环境和教育资源,把以课堂为主的教育与实际利益为主的校外工作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点。课程内容以工作和项目为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学校要想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作为,首先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弄清楚“学校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用什么优势吸引企业”等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校企合作才会有最起码的信任基础。

3.2 加强教师素质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优秀的教师是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和关键。因此,要求教师既能够重视理论知识又具备教书的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操作上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受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去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顶岗实习,及时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行业现状、生产第一线岗位需求相结合。要优化师资结构,坚持以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采用以任务驱动法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每次学习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把学习过程变为一个任务目标明确、有所收获的快乐旅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结合,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技能性和实用型人才是适合国家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断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出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 办出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法治与社 会,2007(8)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4

关键词:高职教育;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现代高职

作者简介:白东海(197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14-02

一、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一)总体发展概述

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就人才培养展开的合作在我国由来已久,可以说,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目标向导型的合作模式,是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

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实践的方式加强自身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对其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出现,一方面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人才的培养降低了成本、提升了专业对口程度。不得不说,这种教育模式的应用,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职业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二)模式种类

在我国,针对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种类划分,现阶段主要是根据合作深度的不同而有三个层面的划分。第一种合作模式属于浅层合作,也就是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设课程,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建立行内专家作为指导委员会成员,通过完善的合同规定来逐步实现产学结合;第二种属于中层合作,也就是学校通过对企业开放信息资源,为企业无偿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等,学校和企业采用现代企业的联合方式,成立董事会对日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管理。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第三是深层合作。在该模式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学校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所必须攻克的技术难点作为学校科研项目的重点内容,而企业则负责把学校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从而提升双方的整体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资源共享和对人力资源的合理调控。

我国目前的校企联合办学尚且处于较为初级的第一阶段,整体形式上来说,更深层次的办学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是未来十年内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目标之一。

二、合作办学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一种已经趋于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的同时,也体现出来了种种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下列问题的存在,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一)观念问题

从实际角度来说,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理解上,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乃至企业,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程度尚处于叶公好龙的阶段,对其实质性内容的了解程度还远远不足与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而实际工作情况更是堪忧。部分企业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实际上对于这种办学模式对企业发展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并没有给予特殊的关注,合作过程中的重点放在人才上而不是人才的培养上,无论是学校教职工还是行业本身,只要能够获取人才,企业就会去做,而实际上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则很难看到企业的身影。更有部分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将培训和教育学生视作洪水猛兽,避恐不及。学校行政人员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同样有待提升,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这一问题给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行政人员对校企联合办学对学校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认识不清,更是导致了校企联合办学阻碍重重。

(二)政策问题

虽然我国各地政府对校企联合办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是落实的阶段中,仍然没有能够与之适应的政策作为支持,尤其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仅仅是对以往的经验和成果进行简单的阐述,而对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则闭口不谈,正如上文中所说的,政府方面虽然对校企合作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说还远远不够,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一事的观念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项事业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的校企联合办学进行相应的指导,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样难以作出正面的帮助。同时,我国政府对校企联合办学的奖励机制问题还没有纳入日常工作日程中来,对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利益所遭受的损失的弥补程度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并对校企合作事业的开展制造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总体来说,政策层面上对校企联合办学这项事业的整体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学校管理者都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三)运行问题

通过对校企联合办学的诸多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有如几种问题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效果的发挥起到制约的作用。

首先,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没有一个能够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整体性知道方案,这就导致企业经营中难以和学校发展中的种种要素形成有机的结合,办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合作模式正如上文中所说的,普遍采取浅层合作的方式,实际上对于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对市场信息的掌握都难以起到相应的预先作用,尤其是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商,更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统筹体系,这就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浪费了大量资源,效果欠佳。第三,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当这种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势必会受到阻碍。最后,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在校企联合办学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得非常明显,不得不说,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企业顺利实现和校园资源形成整合是非常不利的。而具体的实习过程中,也没有表现出企业所提供的实习机会的重要性,很多高等职业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实践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实践方式陈旧、实践实践较短,基本上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对理论教学的相应内容提供验证作用。同时,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行来说更是隐患巨大,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四)本质问题

学校和企业作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两大主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整体的功效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学校作为基本理论的讲解者,负责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培养和部分专业知识能力的提供,而企业的作用在于,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在合作中,主要通过对学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和实践场所的提供来起到相应的作用。根据我国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在这里根据合作办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单位的不同,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划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以企业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教学的校企联合办学。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来看, 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主要是, 校企合作的对象为企业或生产部门的学徒,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出具有高度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典型的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

2.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重点按照学校教学计划进行对人才的培养和课程计划的制定,这种模式常见于我国。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兴趣为学生寻找合适的雇主,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来完成整体的合作。

三、校企合作过程中相关原则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双向选择的要求,在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距离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中按照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原则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具体来说,就是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重点考虑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具有高度专业性课程设计。

(二)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相符合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化人才,这就要去在校企联合办学过程中按照企业对某一岗位人才的职业要求进行匹配。应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人才培养,必须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动力,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提倡产学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实行“双证制”(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体现了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相符合的原则。

(三)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相一致原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中,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针对狭义岗位意义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在提倡。可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整体产业细化,对于求职者所具有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比较宽泛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才能完成职业工作任务。基于上述情况狂,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那些具有高弹性的岗位群,在校企联合办学过程中,充分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获得的数据进行课程内容的设定。从而满足我国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我国的整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道明.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邵斌(1966-),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高职教育理论;江铃(1979-),女,九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江西九江332007)张清(1965-),男,江西萍乡人,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安装工程造价、工程设计。(江西南昌33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高职校企合作的企业参与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ZD067)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29-02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一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随着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在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高职院校的广泛实践。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滞后,校企合作仍然处于“行政驱动、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境况,企业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探索如何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的模式和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理论回顾

校企合作是教育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国外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如“CDIO”工程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学院制等。国外关于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Levine和White认为企业资源的短缺性导致了组织间的交易与合作,说明资源的稀缺性是合作的基础。Derek Watling认为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异质组织之间的合作,是为了实现各自的资源优势互补。施莫克乐等提出了“市场拉动(market-push)”的观点,罗森伯格等又提出了“技术推—市场拉”的综合作用观点,斋藤优则提出了5N-R模型,揭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于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

国内的校企合作实践起步较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滞后。徐秋儿指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能力与效益的提高,使得生产经营、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获得智力支持。国内学者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根源也有一定分析,如张静岩认为有必要对怎样激励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研究与探索。也有不少学者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困难和原因,陈水生认为目前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不利于合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与完善;蒋茂东认为现实中工学结合难在企业缺乏动力;安立华等认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学校同企业的目标冲突;陈建民认为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关注企业利益,才能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但是,关于我国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来源并未见研究,更没有从资源的优势互补角度探讨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如何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的。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合作主体的优势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困境

虽然国外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很多,但因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等特性,无法完全复制国外的模式,只能走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观念的引导以及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已取得了初步成就,涌现出不少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上来看,虽然学校方在思想上非常重视,但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实践中落实得并不到位,校企合作形势并不乐观。尽管学校主动出击,多方寻求企业的合作,可因为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大部分企业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缺乏战略的思考,认为校企合作只是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通常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重视挂牌不重视合作,合作多停留在表面,较少有真正建立在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形式。合作的校企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不少企业甚至存在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参与的动力,有的甚至只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

(二)校企合作困境的根源

1.合作主体的目标冲突。企业和学校的目标不一致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障碍,学校的公益性与企业的利润性导致企业与学校的利益产生冲突。高职院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希望获得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经济利益,并不愿意牺牲自身利益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因而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责任和紧迫感。

2.合作主体的观念落后。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正在逐步转变,但改革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在与企业合作时,也只是关注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条件,而很少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与此同时,企业特别是成熟度低的中小企业经营观念还比较落后,把对利润的追求放在首位,追求短期效益,缺乏人才战略、科技开发和社会责任。

3.合作主体间沟通渠道不健全。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平台,由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的主动和企业的被动,校企合作主要还是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合作主体对对方的利益诉求了解不全面,满足对方诉求的机制尚未建立,合作主体间的分歧没有解决和补救途径。

4.政府主导不到位。国家并未出台具体的规范校企合作的条例或规章,对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缺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也处于真空状态,尚未建立专门机构协调、监督、考核和推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更多地停留在倡导、研讨和自由实践阶段。

(三)合作主体资源的比较优势

高职院校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表现在人才培养资源方面,主要是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的师资、先进的教学和实验实训设备、广泛的社会资源等,其突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或培训上,有的院校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先进、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把握准确等方面,其突出的优势是工程技术人才、生产设施、工艺流程、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与行业协会联系紧密等。双方的资源禀赋各有优势且有很强的互补性,便于校企合作的展开。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打造校企资源共享的平台

1.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条例,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对合作双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2.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为校企合作的日常运转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对提供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性补贴或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优惠。

3.政府要为校企合作搭建沟通和协调的平台。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搭建校企沟通和协调的平台,为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校与对口企业进行交流,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使学校可以更好地与企业接触、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信息。企业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相关专业的实验设备、师资和毕业生数量等信息。

(二)校企双方更新观念,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为顺利推进校企合作,合作双方必须在满足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兼顾双方的利益诉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构思合作模式,主动为对方服务,使校企合作不但成为“人才培养模式”,而且成为“企业发展模式”,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真正使校企合作从“一头热”变为“两头热”。

高职院校应树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理念,顺应企业的经营目标,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事业。学校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考虑到企业内在的“营利”属性,在科技创新、员工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方面,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举措,紧紧抓住企业的心;企业在关注当前利益的同时也应拥有战略眼光,今天的高职学生就是明天的企业员工,帮助学校培养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从长远角度看,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保持企业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三)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目标一致、共同发展的稳定联盟

校企合作中的成功模式应该继续坚持和发展,如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企业紧缺人才、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为企业培训员工等。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举措,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范畴,更好地为校企双方服务。

学校利用教学科研设施的优越条件以及理论研究的先进性,把“寻求毕业生就业市场”转变为“主动培养就业市场”,送教师、送知识到企业中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企业。同时,学校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企业进行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在帮助企业发展、扩大市场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一方,应该主动把校企合作作为企业发展的模式,大胆地办厂入校、引校进厂。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提前培养未来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不仅能大大地提高企业的用工质量,也减少了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与此同时,企业可利用双方优势,与学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使企业科技水平处于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校企合作双方应是自愿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或联盟关系。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应各司其职,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企业的经营性资源转化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条件,将高职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增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科学学研究,1997(12).

[2]徐秋儿.基于校企互赢的高职“示范生”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7(7).

[3]张静岩.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激励方法探索[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4).

[4]陈水生.“订单教育”中校企结合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5]蒋茂东.工学结合:“双赢”背后的“双难”[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6]安立华,郝美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

[7]陈建民.关注企业利益推进校企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高职校企合作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89-0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所向。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我们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学校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始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的过程中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其存在的原因,并从中寻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门槛低,关系不稳定

目前看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最佳模式,但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为了扩大合作范围往往采用门槛较低的方式。对于合作企业的资质基本没有要求,缺乏深入、稳定、长期、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局面下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随时可能因为外部因素发生改变而中止。

(二)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定位不准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领导与部分教师对自身的办学定位没有明确的认识,社会上什么专业热门就开设什么专业,忽略了企业实际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理论环节的重要性,职业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源于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内在动力。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目前,在我省已开展的校企合作的项目中,大部分是学校积极主动联系用人企业,并且在合作中有的项目也只停留在纸上协议而没有具体实际行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学生缺乏主动性与适应能力

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缺少主动性与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对工学结合认识不足,主动寻找就业单位的意识不强;二是缺乏对新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三是选择实习岗位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地点相对较分散,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企业也同样缺少具体考核学生的标准,解决该问题首先应引导企业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来,其次是激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合二为一。

二、推进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

(一)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应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用人企业培养适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过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

(二)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

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负责制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细则;其次,校企双方应先各自建立工学结合的协调部门,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企合作教育有章可循。

(三)创建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合作机制

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则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高职院校要善于引导企业从长远利益入手,用发展的眼光正视校企合作,同时要以扩大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层次。

(四)对学生推行思想引导制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有效推行,帮助学生从学校的生活环境过渡到实习工作环境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和竞争的良好择业态度,深刻认识到工学结合的重大意义,二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岗前教育,便于学生尽快进入实习角色。

(五)转变实践教学评价方法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在采用笔试分数与平时分数相结合的量性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无疑会出现评价主观性,不够全面等弊端,而质的评价方法则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在工学结合过程中,为了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更多地采用质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邱远.对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8(15).

上一篇其实我还好

下一篇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