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月十五日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1
元宵燃灯源与流
过去有一种说法,以为上元燃灯沿袭汉朝祠太一(北极神)自昏至昼的故事,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一《上元张灯缘起》已辨此说之不可靠。迄今能查到的上元张灯最早记载是南朝梁简文帝的《灯赋》,其中两句:“何解冻之嘉月,值荚之盛开。”“解冻之嘉月”,即孟春之月,出自《礼记・月令》所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荚,古代传说的瑞草。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上》:“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荚’,一曰‘历荚’。”故,“值荚之盛开”,指十五日。可知,南朝梁时(公元502―557)已有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而在北朝,周隋以来民间流行正月十五“作角抵之戏”的娱乐活动(类似今日北方农村尚存的“社火”)。开始统治阶级认为这种民间文艺活动是“以秽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以此为由,加以禁止。《隋书》卷六十二《柳传》载:“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服靓装,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又《隋书》卷四十六《长生平传》:“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今河北安阳市)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但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浸以成俗”最终便成了统治者不得不承认的节日。《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载大业六年正月“丁丑(十五日),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隋炀帝微服往观的角抵大戏,已不仅仅是北朝民间流行的“闹社火”活动,而是吸纳了南朝上元张灯的习俗,元宵节逐渐成型。这一点,在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隋纪五》有明确载:炀帝大业六年正月“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称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故元朝胡三省注曰:“丁丑,正月十五日。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到唐代,中国固有的上元张灯和元宵行乐的风俗又融合了胡僧正月望日燃灯敬佛的宗教习俗,于是张灯行乐遂成元宵节的定式。《旧唐书》卷九十九《严挺之传》:“睿宗好乐,听之忘倦,玄宗又善音律。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又追作先天元年大,睿宗御安福门楼观百司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四十九《燃灯》:“天宝三载十一月敕: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唐朝的灯节,以睿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两朝最为盛况空前。[唐]张撰《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太平广记》卷七十七《方士二・叶法善》引《广德神异录》:“唐玄宗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望殿门,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室,焚煌如画。时尚方都匠毛顺,心多巧思,结构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
宋朝元宵张灯时间,从唐朝的三夜增加到四夜,甚至五夜。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张乖崖()帅蜀,增十三日一夜灯,谓之挂搭。不敢明言四夜灯,三数年来,杭、益先为五更观灯。尔后诸郡,但公帑民力可办者,多至五夜。” [南宋]王撰《燕翼诒谋录》卷三载:“国朝故事,三元张灯。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曰:‘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可见开封府早自太祖赵匡胤起,便是元宵放灯五夜,即正月十四日张灯,至十八日夜收灯。
明朝永乐年间规定上元节为三天,一般是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残灯。乡村过灯节的情况,贫富悬殊,各家不同。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北方农村灯节,说:“(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迳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迳,即入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灯。”
清代,“自正月十三以至十七日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燕京岁时记・灯节》)
清光绪元年刻本《定远县志》载重庆府定远县:“元宵节前后,乡间扎龙与狮子,鸣锣击鼓,幼童执花灯十余盏,榜曰‘庆贺太平’,周游人家,其首事者执牌灯,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皇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处春’字样。主人着衣冠出迎龙狮,至家舞跃,多放爆竹,扫除瘟疫,主宾拜揖,共祝升平,齐呼万岁,喧哗狂喜。主人陈设酒馔布席,男子着彩衣,演唱时曲杂戏文,名曰‘风搅云’,又曰‘包袱班’。缙绅家亦喜为之。其亦‘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之遗意欤。”
火树银花不夜天
十五日过“大年”,晚上闹“元宵”,家家都要做汤圆在屋里敬神,亲戚邻里互相馈送汤圆。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引让廉《京都风俗志》描述清代北京元宵节的景象:“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神,以元宵为献,俗谓之‘灯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而豪家富室,演放花盒。先是市中搭芦棚于道侧,卖各色花盒爆竹,堆挂如山,形式名目,指不胜屈。其盒于晚间月下,火燃机发,则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移时始没,谓之一层;大盒有至数层者。其花则万朵零落,千灯四散,新奇妙制,殊难会意。近日亦有洋式制造者,尤变幻百出,穷极精巧,不可名状。又有好事者,于灯月之下,为藏头诗句,任人猜揣,谓之‘灯谜’,俗曰:‘灯虎’。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喧阗彻旦,人家铺肆,筵乐歌吹。市食则蜜食糖果,花生瓜子,诸品果。王孙贵宾,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茶楼则低唱高歌,酒市则飞觞醉月,笙簧鼓乐,喝采狂呼,斯时,声音鼎沸,月色灯光,而人不觉为夜也。”
清代苏州闹元宵,又是另一番景象。顾禄《清嘉录》云:“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好事者,巧作隐语,粘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麟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麋(墨)、陟厘(纸)、不律(笔)、端溪(砚)、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是夜,俗又呼为灯节,比户燃双巨蜡于中堂,或安排筵席,互相宴赏。神祠会馆,鼓乐以酬,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逐队往来,或杂于茶炉酒肆之间,达旦不绝。桥梁植木桅,置竹架如塔形,逐层张灯其上。沿河神庙,亦植竿引索悬灯,云造桥灯,皆以禳祓。”
清乾嘉时候,罗江才子李调元曾写下三首成都观灯诗。其一,《正月十四日至成都是夜观灯》:“试灯节届渐闻声,次第鳌山压锦城。十字楼头星共灿,万家门口月初明。管弦奏处莺吭滑,帘箔钩时翠黛横。老病连年游兴浅,衔杯谁与话衷情。”其二,《元宵》:“灯遇元宵尽力张,暗尘滚滚逐人忙。烛天火树三千界,照地银花十二行。宝马长嘶成队醉,油车细碾遍街香。谁知月到团圆夜,早已微销一线光。”其三,《十六日夜再观灯》:“明日留君君漫猜,残灯尚可酌金。龙经烧尾犹蟠舞,马为抽心却倒回。玉漏频催门渐掩,金吾收禁户长开。倚栏听得游人说,明岁还邀旧伴来。”十五夜烧龙灯,闹年达到。那天晚上,城门不关锁,任随龙灯自由出入,市民和各政府机关预备大批爆竹火花烧龙,龙灯一烧,新年本该过完了。像李调元十六日夜所见“龙经烧尾犹蟠舞”,民间谓之“过涎皮(脸)年”。也就是说,大家太喜欢中国人民的传统春节了,节兴未尽,留恋不舍,还想耍,还要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相约“明岁还邀旧伴来”。
小女行卜迎紫姑
元宵之夜尚有一传统信仰习俗,即妇女迎接紫姑神,以之占卜蚕事的好坏,并占卜诸事的吉凶,名曰赛紫姑神(又曰卜紫姑神)。紫姑神的来历见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投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
怎么作紫姑神之形?又如何迎神?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说:“(正月)望(十五日)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三祝,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倒不起,乃咎也。”迎紫姑神纯为妇女之事,男子不得至,“男子冲而仆”。也有用扫帚,甚至烂扫帚穿衣扮紫姑者。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岁时》引《燕都杂咏》曰:“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注云:“正月闺中用帚插花穿花穿裙,迎紫姑神于厕,以占休咎。”清顾禄《清嘉录》称:“敝帚系裙以卜,名扫帚姑。”南宋范成大说:“多婢子辈为之。”
唐代流行赛紫姑习俗反映在诗歌中,便有李商隐的三首诗。例如《圣女祠》诗中的“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句,《昨日》诗中的“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句,以及《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全诗:“月色灯光满,香车宝辇隘(一作向)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羞逐乡人赛紫姑”句,可见此赛紫姑神的风俗盛行于乡村。
宋代迎紫姑神的习俗演变为神灵附体、画灰盘作字的扶乩迷信。沈括撰《梦溪笔谈》卷二十一《异事》,说:“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予少时见小儿辈等闲则召之,以为嬉笑。亲戚间曾有召之而不肯去者,两见有此,自后遂不敢召。景佑中,太常博士王纶家,因迎紫姑,有神降其闺女,自称上帝后宫诸女,能文章,颇清丽,今谓之女仙集行于世。其书有数体,甚有笔力,然皆非世间篆隶。其名有‘藻笺篆’、‘茁金篆’十余名。纶与先君有旧,予与其子弟游,亲见其笔迹。其家亦时见其形,但自腰以上见之,乃好女子,其下常为云气所拥,善鼓筝,音调凄婉,听者忘倦……后女子嫁,其神乃不至,其家了无祸福。为之记传者甚详。此予目见者,粗志于此。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然其灵异显著,无如王纶家者。”宋朱撰《萍洲可谈》卷三《紫姑神》,记赛紫姑下神扶乩情景:“古传紫姑神,近世尤甚。宣和初,禁之乃绝。尝观其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加笔于箸上,则能写纸。与人应答,自称蓬莱大仙,多女子也。”另一方面,妇女束草为人和以敝帚穿裙的赛紫姑神卜休咎的习俗,明清乃至近代,尚有赛紫姑神之遗意曰“请七姑娘”留存于民间。民国24年铅印本四川《云阳县志》载元宵之夜,“妇女相约请七姑娘,古紫姑卜也。有倦而假寐者,向之诵咒,须臾径起,观者唱俚歌小曲,(扮七姑娘的假寐者)即前却应节,蹁跹而舞,歌声一和,舞乃尽态,而目故未开也。歌止即顿仆,连呼令醒,问顷何作,都不知也。”
浮圆甘美簇春盘
元宵节吃什么?自宋朝开始,便有特定的食俗。南宋末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引《岁时杂记》曰:“上元节食焦(duī)最盛且久。又大者名头焦。凡卖必鸣鼓,谓之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缕金小灯球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玉篇・食部》:“蜀呼蒸饼为”,也叫子。焦,可能是烧饼一类的食品。《岁时广记》卷十又引《岁时杂记》曰:“京人以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皆上元节食也。”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这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当时的圆子没有馅的,而是蘸以糖(音huò,糖即糖浆)吃。
清代,元宵节吃汤圆,南北风俗皆然。《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清稗类钞》:“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粉入水,沉淀之使滑而制成者,为挂粉汤圆,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顾禄《清嘉录》记苏州元宵节吃圆子、油,“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顾禄说,这种节俗“盖始于永乐十年,元夕以糖圆、油饼为节食,岁以为常,见《皇明通纪》。”民国25年刊《浙江新志》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筛粉作圆,名‘灯圆’,或设宴飨客,谓‘元宵酒’。”民国11年刊《杭州府志》载:“俗于十五日夜,各以米团供神并祖先讫,大小分食之,谓之‘灯圆’,取团圆之意。亦有于十三夜作米圆,谓之‘上灯圆’;十七夜作米圆,谓之‘落灯圆’。”据说明朝万历年间就盛行这种节俗。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2
元宵节名称的来历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
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比……”《岁时杂记》曰:“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1920xx年,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
元宵节的习俗-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盛况可见一斑。
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
唐朝灯会中还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其中灯谜经过历展创造,妙意横生,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直到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灯谜是我国独创的语言艺术,春秋时代就有将接近辽回且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3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一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 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二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三
元宵佳节之际,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你瞧,什么猜灯谜、什么放烟火呀……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动都有,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烟火晚会吧!
“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美丽极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穿过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边,我们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人越来越多,最后挤挤挨挨,人群从西望不见头,从北望不见尾,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弯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着脚尖望着。有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眉清目绣的青年人,有四五岁的小孩。
过了许久,只听嘣的一声,天空中出现奇花异卉,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雅雀无声。接着,天空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先恐后、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花花绿绿,大大小小的烟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鱼儿们也在它们的家园里放烟花呢!天空中的奇花有的绿草如茵,有的桃红李白。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仿佛清香扑鼻,馨香阵阵。
“轰”的一声,空中炸开一朵朵“蝴蝶兰”,逼真极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兰花变成了一盏盏红灯笼,缓缓而下,直入水面。一条条白蛇直冲天,“S”走法引人看。湖边射出一条条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仿佛一艘艘战舰向我们开来,庄严肃穆。顿时天空出现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离我二公里远的房屋都显而易见,它密如蛛网,好象世界末日,群星们撞向地球。接着地上又冲出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线,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好似放鞭炮,霎时,大地都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
忽然,湖边出现了一条晶莹剔透的瀑布,那瀑布与众不同,它是又无数个小白点凝聚而成的,逼真无比,那瀑布滚滚而下,还冒出一缕缕清烟,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
最后,天空中又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繁花,响声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四
“正月十五闹花期花灯,灯儿多得数不清……”我背诵着自己写的诗,踏着皎洁的月光,连蹦带跳地跟爸爸妈妈来到海明路步行街观灯。
我站在门前向步行街里举目眺望,只见步行街时里人海如潮,人群像一条巨龙缓缓移动。上边无数花花绿绿的彩灯多得数不清,真像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真是灯中有人,人中有灯啊!
我们一家人随着拥挤的人流来到了步行街里边。呵!大大小小的灯还真不少,有《寿星灯》、《龙柱灯》、《戏龙伞技》、《八戒戏杆》和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宫灯,这里的灯个个诗情画意、玲珑别致,真是巧夺天工啊!
忽然我眼前出现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只见它架着祥云,扬起前蹄,长鸣一声,欲要向前习奔,灯的四边各有一条标语。左边是自力更生,右边是艰苦奋斗,上边是振兴白城,下边是安定团结。看着这匹“骏马”,我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马年一定会万马奔腾,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
使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在百信鞋业商场前的《米老鼠转灯》了。平时幽默滑稽的“米老鼠”,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像是专程来参加元宵节灯会似的。它右手拿着万紫千红的鲜花,左手高高举起,象是在向大家打招乎。忽然,我发现“米老鼠”的尾巴“叭”地炸开了个花,吓了我们一跳,原来这是设计者故意给大家的一个惊喜,“哈哈哈”观众中间爆发出一阵大笑……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最后,我们来到了今年灯会最吸引人的《立体交通桥》灯旁。在一座“高山”前面,“立交桥”、环城公路、火车道构成了一幅交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长长的火车载着各种货物奔向祖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汽车行驶在“环城公路”上……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看了这盏灯,我们仿佛看见了草原明珠白城的前景。这盏灯体现了我市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祖国改革的伟大成就。
圆月高挂在天空,夜已经很深了,步行街里还是那天么热闹,欢声笑语滔滔不绝。因为明天还要上学,我只好依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步行街,可那别出心裁的彩灯和那一张张笑脸却仍浮现在眼前……
2021元宵节初三作文800字五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虽然今年的元宵节下着雪,但家家户户仍然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吃元宵啦!”妈妈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嘴里高兴地叫着,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像元宵一样蜜甜,我嚼着绵绵的、甜甜的豆沙馅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过元宵,我们一家人便欢快的来到街上看烟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各个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们随着人流来到政府楼前,这里是看烟花的好地方,只听见“咚当”的一声,一个大花盘在空中骤然开放,从中绽放出无数个色彩斑斓的花点,顿时把美丽的夜空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声;紧接着两束五光十色的光束相互喷射打斗,只见两者实力相当,还好他们在最后时刻握手言和,才平息了这场玩逗;又听见“砰”的一声,一个小圆点爆裂了,迸出无数个小圆点,它们像一个个小伞兵从空中飘落下来,一会儿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们陶醉在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忽然底下等着上场的烟花着急了,迫不及待地喷射出来,像火山爆发一样;这时又有两束光花在下面倒着往上撒花点,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接着“降落伞”上场了,他们穿过像雨点一样的光点凯旋而归,这时又由下而上喷射出猛烈的火花,好像在祝贺他们______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龙腾虎跃灯、富贵花开灯……把整个平鲁区装扮得更加美丽。2010年是虎年,花灯的主角是十二生肖中的虎,一个个金虎显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劲真让人好笑,它们好像在说:我老虎今天也该扬眉吐气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县政府门前的龙灯,它们是那么的雄伟壮观,引来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抬头望去,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空中,还有无数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又叫许愿灯,它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快乐。
这真是: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4
中元节释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俗有烧衣包、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
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道教传说
“中元节”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说法。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又将“三元”与“三官”相配,说天官神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
道家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届时地官检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动物的表现,以便定罪免刑。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又《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会举行“中元普渡”,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顺带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佛教传说
中元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节”,首创者据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4“盂兰盆”一词来自佛教的说法,被称为“屋兰玛纳”(梵文ULLAMBANA),是“解救倒悬”的意义,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为旨意,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替孤魂野鬼诵经布食。
在民间亦有很多形式别样的“荐新祭祖”的节庆活动,其意义与“中元节”的主旨是相同的,如“麻谷节”(河北)、“田了节”(广东)、“鲜果节”(布依族)、“抢猪节”(畲族)、“丰年祭”(高山族)、花衣节(广东)、施孤节(广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道教、佛教,还是民间的这类节俗都是围绕着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庆丰收、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相同的目的展开的。自魏晋以来,佛道融合,将神佛混为一体,已是民间普遍信仰。又因为这些活动基本都定于七月十五这一日子,所以它们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而形成今日饶富慎终追远、博爱精神的“中元普渡”习俗。
中元节习俗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时,要选择断黑之后,一般是一家之长及家中男丁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衣物,称烧「包衣,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
现在,中元节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的禁忌
1:不要穿红色的内衣裤,因为该月有很多做法事的,内衣裤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红色与灵界相通,免鬼邪缠身,夜晚少穿红衣;
2:另外探病问丧可免则免,医院、坟场等阴气重的地方不要去;
3:最好避免到江河、海中游泳;避免一人独行僻静地,要多人结伴;及晚上尽量不要出去;
4:绿色植物属阴,恋人夜间不要到下面多停留,夜晚请不要带帽及墨镜遮眼;
5:绝不可玩牒仙、笔仙这类东西,在本月会非常危险;
6:有缘人也可以佩带开光了的法器、念念佛号、经文,一串佛珠在手可以挡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家中有玉佛或玉观音的也请随身佩戴;
7:晚上不要直呼姓名,也不要拍别人肩膀,也不要胡乱吹口哨之类;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5
宜昌市伍家岗小学601班陈晓菡 指导教师邹红霞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正月十五日夜范文6
[关键词]晚唐 宵禁制度 废弛 市民文化
〔中图分类号〕K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110-06
晚唐五代时期,一直严格执行的宵禁制度逐渐松懈,秦汉以来长期固定的以封闭分隔为特征的里坊布局,开始向市坊布局转变。宵禁的解除,夜市的繁荣,不仅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标志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市民文化的兴起。那些原先只在特定区域服务于上层官僚、士人的娱乐活动,开始向普通民众下行,以适应娱乐消遣的需要。宵禁制度的解除所促成的市民娱乐需求,是唐宋之际文化转变的深刻背景,特别是其中说话、俗讲、曲子词以及早期戏曲等到有娱乐性质的文学形态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一制度的变更。这一制度的变迁是揭示唐宋市民文化形成的关键,但历来学术界注意不够,仅有少数在风俗史、经济史和文学史研究中作为背景材料简单提及,并没有从制度层面加以系统探讨。① 本文试分析之。
一、唐宋之际宵禁制度的变革
宵禁制度,起源甚早。《周礼・秋官司寇》列“司寤氏”一职:“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专门负责夜禁事宜。汉代亦行宵禁,由执金吾负责,《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索隐引《汉旧仪》:“宿卫郎官分五夜谁呵,呵夜行者谁也。”《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载李广夜饮而归,至霸陵亭,霸陵尉醉,便呵斥李广。李广虽自报家门,霸陵尉仍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广只好宿于亭下。《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引《曹瞒传》:“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曹操能以违反宵禁棒杀皇帝宠臣,足见两汉时宵禁之严。《三国志・魏书》卷26《田豫传》辞官表中说:“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呜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以夜行来喻罪责,可知汉魏律令于夜禁之重视。《南齐书》卷22《豫章文献王传》载萧嶷与齐武帝“同辇夜归,至宫门,嶷下辇辞出,上曰:‘今夜行,无使为尉司所呵也。’嶷对曰:‘京辇之内,皆属臣州,愿陛下不垂过虑。’上大笑。”身为皇帝的萧赜仍担心夜行遭到官员的呵斥,说明在南朝宵禁并无松弛。《北齐书》卷16《段荣传附子孝言传》言段孝言“曾夜行,过其宾客宋孝王家宿,唤坊民防援,不时应赴,遂拷杀之。”骄奢放逸的段孝言召唤坊民增援,将不能按时抵达者拷打而死,既可说明段氏的凶残,也可看到当时聚坊民以备盗的组织模式以及宵禁的严厉。
依《唐律》,唐时夜禁甚严。《唐书・百官志》载:“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由专人负责宵禁。《唐律疏议》卷26《杂律》“越州镇戍城垣”条注疏引《监门式》:“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若公使赍文牒者,听。其有婚嫁,亦听。”对于宫殿、城垣、武库等,夜禁尤严。《唐律》“夜禁宫殿出入”条:“夜禁宫殿出入诸于宫殿门虽有籍,皆不得夜出入。若夜入者,以阑入论;无籍入者,加二等;即持仗入殿门者,绞。夜出者,杖八十。”若夜行者不能被发觉,值夜者要受处分:“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故立制严格,以禁夜行,仅奉敕方可开门,且验符严格。疏议又引《监门式》:“受敕人具录须开之门,并入出人帐,宣敕送中书,中书宣送门下。其宫内诸门,城门郎与见直诸卫及监门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折冲、果毅内各一人,俱诣合覆奏。御注听,即请合符门钥。监门官司先严门仗,所开之门内外并立队,燃炬火,对勘符合,然后开之。”违者处以严刑,“诸奉敕以合符夜开宫殿门,符虽合,不勘而开者,徒三年;若勘符不合而为开者,流二千里;其不承敕而擅开闭者,绞。”
唐长安、洛阳以里坊布局,每坊由坊正负责开关坊门,坊角设置侯铺。夜晚关闭坊门,严禁出入,且各宫城门、皇城门、坊里门、外郭门,夜间层层设卡,禁绝行人。《监门式》云:“驾在大内,宫城门及皇城门钥匙,每去夜八刻出闭门,二更二点进入。京城门钥,每去夜十三刻出闭门,二更二点进入。”若帝王不在皇宫,则“宫城门及皇城门,四更二点出钥开门。京城门,四更一点出钥开门。”其余州县,亦夜下管钥,禁止出入。
刘肃撰《大唐新语》卷10《厘革》言:“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马周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冬冬’,公私便焉。”《古今注》所载大致类同,言“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夜以鼓声警戒。韦述《西都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旧唐书》卷71《杨贵妃传》载杨贵妃因与唐玄宗有小隙,被遣归杨宅,玄宗烦乱,高力士夜间迎归,因正行宵禁,便只好夜间打开禁闭之坊门回宫:“是夜,开安兴里门入内,妃伏地谢罪,上欢然慰抚。”《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也载“是夕,请召妃还,下钥安兴坊门驰入第”。坊里布局是唐朝以前都城布局的基本结构,待至夜暮,商铺停业,坊门紧闭,百姓居于里间,全城禁行,禁军巡行以备非常。此一制度于中唐时依然严循。《新唐书》卷207《刘贞亮传》载其治理京都时,“郭F醉触夜禁”,便“杖杀之”。中唐元结《G乃曲五首》之一写:“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即使城外夜行,也要被执行宵禁的守吏严加盘问。《太平广记》卷254《嘲诮》载刘行敏为长安令时,有崔生酒后犯夜禁,被缚至五更,刘行敏上朝遇到时,才令解缚,并作《嘲崔生》:“崔生犯夜行,武候正严更。幞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杖迹胸前出,绳文腕后生。愁人不惜夜,随意晓参横。”言其犯夜遭处置之狼狈。
然至僖宗以后,宵禁逐渐松弛。虽无直接的诏告,却能从载述中明其踪迹。《唐语林》卷2载武宗时,王式初为京兆尹,“长安坊中有夜拦街铺设祠乐者迟明未已,式过之驻马寓目,巫者喜,奉主人杯跪献于马前,……式取而饮之。”夜晚当街聚众铺设祠乐,王式身为京兆尹视而不见。《新唐书》卷187《王重荣传》载:
重荣以父任为列校,与兄重盈皆以毅武冠军擢河中牙将,主何察。时两军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士还,诉于中尉杨玄,玄怒,执重荣让曰:“天子爪士,而藩校辱之。”答曰:“夜半执者奸盗,孰知天子爪士?”具言其状。玄叹曰:“非尔明辨,孰由知之?”更诿于府,擢右署。重荣多权诡,众所严惮,虽主帅莫不下之。稍迁行军司马。
此事发生于僖宗年间,尽管王重荣与杨玄的见解不同,但他们对犯禁军士的处理,相对于中唐时期的“杖杀”等处罚,则宽容得多。而且犯禁士兵还能向上级告状,可知此时的宵禁并未严格执行。同时期任谏议大夫知制诰的萧廪,“请厉止夜行以备贼谍”。[1] (卷101,《萧廪传》) 若京城宵禁严格如初盛唐,萧廪不比专门上奏以求强化,且若仍未律令,只需重申而已。这说明熹宗时期京城已不禁夜行,故萧廪认为需加强以备盗。刘传载其为河南尹、宣武军节度使时,“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1] (卷182,《刘传》) 由此可见,在僖宗时期,宵禁无论在京城、地方,已经不再成为严格执行的禁令,而由各地官吏自行处置。天复三年(903年),皇城使奏请严肃夜禁:“伏以皇城之内,咫尺禁闱,晨夜巡警,固须清肃。伏乞准敕条,漏鼓声绝后,禁断人行。今据军人百姓,更点动后,尚恣夜行。特乞圣慈再下六军止绝。”京城宵禁也松弛已久。由于长期宵禁松弛,朱在长安时因与作战需要“禁居人夜行,三人以上不得聚饮食”,反倒使百姓不习惯,以致“上下惴恐”。 [1] (卷225,《朱传》) 可以认为,开宵禁是晚唐时期城市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而这正是推动市民文化得以勃兴的一个契机。
五代时期,宵禁制度再无恢复。《旧五代史・唐书》卷32《庄宗纪》载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唐庄宗根据有司的建议,因“荧惑犯星二度,星周分也,请依法禳之。于京城四门悬东流水一罂,兼令都市严备盗火,止绝夜行”。此事在秋天,需要另外提出画区域宵禁,说明后唐都城并无严格执行宵禁制度。《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刘隐世家附子玢世家》言刘龚尚在殡中,刘玢就“衣墨与倡女夜行,出入民家”。后汉也并无严格宵禁,女、民家与官宦之间来往自由。①
至北宋,经过改建的汴京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布局,允许市民在沿街开店设铺,尽管至道元年(995年)和咸平中(998-1003年)虽曾试图恢复坊市,却未能成功。仁宗时期,便推倒坊墙与市墙,实现坊市合一。由于临街摆摊,坊中开铺,易于打破交易时间,形成夜市。北宋前期,为了方便市民夜间贸易,汴京城门很晚才关,而城内却无时间限制,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3记载:马行街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在潘楼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此前都市严格的“宵禁”制度,在北宋初期一度被取消。《宋史》卷292《张观传》记载张观知开封府时,有人告发他人“犯夜禁”,张观反问道:“有人见否?”民众传为笑谈。这说明在北宋初年,虽然城门夜禁仍维持,但城内已不再靠宵禁维护治安了。
宵禁制度在晚唐五代的松弛、在北宋的废弛,是中国城防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商业形态,促成了夜市的发展,使商品贸易的时间延长,刺激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而且也标志着市民娱乐愿望得到重视,随着市民阶层繁荣起来的民间娱乐业得以长足发展,以满足普通市民娱乐的文艺形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契机。这一时期迅速生成并繁荣的市民文化,成为唐宋时期文学演进的驱动力。
二、宵禁制度废弛的社会及历史背景
晚唐五代宵禁制度的废弛,导源于上元灯节之刺激,促成于经济环境之变革。
隋唐时期,解除宵禁之举多在上元灯节。上元解除宵禁,自隋已始。《隋书》卷62《柳传》载柳见“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便上书请求禁绝。说明隋朝正月十五开宵禁已成定制,初唐循其例。武后时期苏味道作《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使皆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言上元开禁以供吏民游赏。中宗、睿宗时,上元夜热闹非凡。中宗于景龙四年(710年)上元夜,“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2] (卷7,《中宗纪》) 睿宗于先天二年(713年),“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2] (卷7,《睿宗纪》) 《册府元龟》卷205引《朝野佥载》载睿宗游赏事,可见当时上自天子,下自庶民,皆在是夜燃灯以作娱游,载歌载舞,喧闹三日。玄宗时期,“每载依旧取正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开坊市门燃灯,永以为例程。”[2] (卷9,《玄宗本纪》) 敦煌遗书有元和年间郑馀庆奉敕撰作的《大唐新定吉凶书仪》〔S.6537V14号〕录唐令之规定:“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右件上元准令格各休假三日,下元日休假一日,并宫观行道,设斋投金龙。”三元节休假,君臣吏民同欢。后成定例。韦述《两京新记》:“正月十五日夜,敕禁金吾驰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3]
上元灯节暂时解除宵禁,对皇室乃至上层官吏来说,意味着他们夜间走出禁宫深宅,开始与民众同欢。而对于长期处于宵禁之下的官吏百姓来说,则是极大的民俗解放,使他们能够在繁华的城市欣赏夜月,参与万民同欢的喧嚣。佚名的《正月十五夜》诗序说:“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火之会,金吾驰禁;贵戚及下里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人皆赋诗以纪其事。”以解禁宵夜为一时盛况。唐人写上元佳节的诗作不胜枚举,都洋溢着新奇的感受。如杨炯《奉和上元T宴应诏》描绘道:“瑶台凉景荐,银阙秋阴遍。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郭利贞《上元》也说:“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崔液《上元夜六首》之一:“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直言上元开宵禁对百姓的吸引。上元月夜,皇室贵胄、达官显要、贩夫走卒全都出动,不分贵贱,无论贫富,共赏花灯,同享喧闹。
上元节的夜市和娱乐,使唐人意识到夜生活的多彩多姿。特别是居住在里坊间的下层民众,只有在夜间才能有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得到片刻的休憩。在上元灯节中,下层民众才能欣赏到平时难得一见的良辰美景。因此,上元节开宵禁的重要价值,不在于随时可以歌舞娱乐的帝王、达官显贵们的出游,而是下层民众获得了夜间出游聚会的权利。上元节开禁尽管有宗教的背景,但毕竟标志着统治者对下层民众娱乐渴求的认同。这在庶族阶层陆续壮大且不断提出政治与文化要求的唐朝,确实带有某些打破禁制的深层意味。因而当唐人在上月灯节品味到宵禁解除以后的快乐和新奇时,他们对于彻底解除宵禁的呼声便会越来越高。
与之关系密切的是,中唐前后,随着均田制破坏,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严重,部分农民开始脱离农业生产,而两税法则又鼓励了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城市人口的增加,开始冲击严格的里坊管理模式,促成了夜市的繁荣。[4]《唐律疏议》卷26《杂律》规定“闭门鼓后、开门鼓前禁行,明禁出坊外者”。但“若坊内行者,不拘此律”。这说明唐宵禁主要在于约束坊市之间,城中街道的行走,而对于坊内行走并无严格规定。这里所谓的“坊市”,“谓京城及诸州、县等坊市”。在严格的宵禁制度下,里坊间夜晚落锁,由于坊市间多居住为手工业者,各里坊间又禁绝,虽允许居民夜间行走和聚会,但不是出于商业需要。
虽然在律令上仍实行宵禁,但各里坊内部的夜间娱乐、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这种量的积累逐渐推动了宵禁制度的松弛。首先是长安城人口的增多和官员居住的分散,为了保证官员能按时赶到朝廷议事,开始允许官员可免除夜行之责,① 夜禁已经开始松动。其次是城市从业人口的增加,推动了里坊布局的变化,特别是部分里坊沿街开店,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唐会要》卷86《街巷》载大历、贞元、太和、大中年间诏令奏议,以禁绝“侵街造房”之风,并言“向街开门,各逐便宜,无所拘限,因循既久,约勒甚难。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既可以看出中晚唐市民沿街造店风气的普及,又能看出宵禁制度的松懈。沿街造店是为了商业活动的便利,而坊门不再严格开闭制度,除了商业利益诉求之外,还有满足居民夜间聚会娱乐的需要。
中唐以后,大量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居住设施,不得不聚居在本用来生产和买卖的坊市中,这便利了夜间生产。同样由于里坊居民增多,也促成了夜间消费的繁荣。《太平广记》卷452《任氏》云:“郑子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郑子憩其帘下坐以候鼓。”作者沈既济为德宗时期人,虽写天宝年间故事,然已可见唐时里中已有商业设施,而可见里坊间仍以宵禁管理,但坊间的商业活动已经开始形成。天宝年间,部分坊间夜市已非常兴盛,卢照邻《长安古意》言:“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节红尘暗天起。”崇仁坊也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与之比”,[6] 热闹非凡。而夜市的形成,则是晚唐五代市民文化形成的主要动力。
三、 娱乐市民化倾向的形成
在严格的宵禁制度下,娱乐生活,特别是夜间宴娱,多在皇室宗族和达官显贵的府邸举行。李世民《三层阁上置音声》:“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写皇宫夜宴的情形。祖咏《宴吴王宅》写吴王李恪召集文人雅士观舞:“吴王承国宠,列第禁城东。连夜征词客,当春试舞童。”李白《寄王汉阳》状在贵族宴饮中的见闻:“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锦帐郎官醉,罗衣娇。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李唐宗室与贵族的府中夜宴,为一时风气,李适之喜宴宾客,“饮酒至斗余不乱。夜宴娱,昼决事,案无留辞。”以为美谈。豪宅聚会,或彻夜歌舞,岑羲《夜宴安乐公主新宅》云:“金榜重楼开夜扉,琼筵爱客未言归。衔欢不觉银河曙,尽醉那知玉漏稀。”储光羲《留别安庆李太守》云:“明牧念行子,又言悲解携。初筵方落日,醉止到鸣鸡。”或留客住宿,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云:“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清琅\。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便是写驸马郑昌裔宴后留客休憩。
而民间主要集中在固定的里坊,如平康里之三曲和可以留宿的酒楼。施肩吾《金吾词》云:“行拥朱轮锦识,望仙门外叱金羁。染须偷嫩无人觉,唯有平康小妇知。”李廓《长安少年行》云:“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郑合《及第后宿平康里诗》云:“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裴思谦《及第后宿平康里》云:“银缸斜背解鸣,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染桂枝香。”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更是描绘少年时“寓居同永乐,幽会共平康”的过程,铺陈了两人歌舞、欢宴、留宿、辞别的过程。除了平康里,酒楼也是夜间饮酒作乐的去处,此类酒楼常以胡姬侍寝,贺朝《赠酒店胡姬》云:“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一到夜晚,酒肆歌舞悠扬;施肩吾《戏郑申府》云:“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成为少年们寻欢作乐的地方。李白《前有一尊酒行》云:“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中唐以前诗人所写夜间生活,大致不出豪宅、平康坊及酒楼等固定场所。集中在官邸和固定里坊的娱乐,虽然部分诗人可以参与,但其服务对象主要针对上层官僚和士人。下层市民是很少有机会来参与到夜间娱乐活动中的。
而随着宵禁的松弛,市民文化得以迅速繁荣。首先,虽然早期也存在一些民间文艺形式如说话、变文、戏曲以及曲子词等,尽管这些艺术形态也在民间流传,但其演出对象主要为贵族,我们从有限的记载来看,倡优、歌伎以及著名艺人常常集中在皇宫和官府;但在晚唐五代,随着宵禁制度的解除,城市中开始出现面向下层民众演出的歌舞、说唱和戏曲。其次,由于城市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市民白天集中在作坊和商铺中进行生产,并没有大量的时间和场合去欣赏演出,只有在佛教节日,才有可能到寺庙里去听演说。当以上元夜解禁为突破口,直接服务于下层市民娱乐需要的产业如表演、歌舞、说话等开始面向下层市民,并将演出场地向市民开放。这极大地促成了艺术形态向世俗化、市民化转移,使服务于下层民众娱乐口味的俗文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第三,与市民娱乐需求一起形成的商业文化,支持并鼓励了晚唐五代市民文学的俗化,使说话、曲子词、变文成为新的文学形式,为宋词、话本和杂戏的形成作了必要的铺垫。
夜市的兴起,不仅意味着市民的娱乐需求得以承认,也成为市民文化迅速形成的原动力。宵禁废弛以后,各地夜游之风立即兴起,普通百姓可随意聚会。张籍《送郑尚书出镇南海》说:“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写广州夜市的喧杂。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也说:“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写行程中所见夜市连绵。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云:“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秋日梁王池阁好,新歌散入管弦声。”《夜看扬州市》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升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可见市民可以欢宵达旦地娱乐。黄滔《江州夜宴献陈员外》便是写民间乡绅“浔阳江上夜开筵”的情形,白居易《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并腊娘制衣,因寄行简》也是写江南夜间“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的娱乐情形。杜荀鹤《送人游吴》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韦庄的《过扬州》便感慨晚唐时期,“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可见,晚唐宵禁开放后所形成的夜市,极大刺激了民间娱乐业的发展,歌舞、曲艺等艺术形式,在丰富百姓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在迅速得到创新和发展。
随着市民娱乐的兴起,贵族的夜间娱乐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向市民化、俗化的方向发展。《旧唐书》卷16载:
穆宗长庆元年二月,丙子,上观杂伎乐于麟德殿,欢甚,顾谓给事中丁公著曰:“比闻外间公卿士庶时为欢宴,盖时和民安,甚慰予心。”对曰:“前代名士,良辰宴聚,或清谈赋诗,投壶雅歌,以杯酌献酬,不至于乱。国家自天宝以后,风俗奢靡,宴席以喧哗沉湎为乐。而居重位、秉大权者,优杂倨肆于公吏之间,曾无愧耻。公私相效,渐以成俗。”
穆宗时期,贵族娱乐已不再保持前期的文雅状态,而是向喧闹吵杂发展,与民间娱乐形态大体类似。在这种逐渐俗化的文化形态中,说话、俗讲等逐渐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并逐渐发展起来,为宋代文学的俗化作了必要的铺垫。
曲子词的繁荣最能说明问题。中唐以后,由于教坊制度的变革,掌握了大量教坊曲目的歌伎陆续流散到民间,这些原先仅在皇室和上层贵族中流传的歌唱和演出形态,立刻成为许多酒肆妓院彻夜演奏的曲目。温庭筠《弹筝人》言:“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世人称之为新声,以表达他们对这种曲目的喜爱。孟郊《晚雪吟》云:“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张祜《观杨瑗柘枝》云:“微动翠蛾抛旧态,缓遮檀口唱新词。”司空图《南北史感遇十首》之一云:“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这些下行的教坊曲目,以其细腻、新奇的旋律和参差错落的节奏吸引了下层百姓的喜欢,成为夜间娱乐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听众的需要,许多词人、艺人纷纷加入到曲子的创作中,吴融《李周弹筝歌》言:“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极大刺激了晚唐文人创作欲望。传统的教坊曲目多由专业乐工创制,而流散在民间的歌伎很难有才情去创作新声,只能依托那些稍通音律的文人来依曲填词,以“新词”招徕顾客。李益、温庭筠正是这种背景下为填词,温庭筠还成为了第一个大量填词的文人。可以说,曲子词的繁荣,宵禁制度的松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动因。
[参考文献]
[1]欧阳修. 宋祁. 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d.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李P,李穆,徐铉. 太平御览・卷30引[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4]翁俊雄. 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J]. 历史研究,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