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王维的赠别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1
[关键词] 温情潇洒 离别 心态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等,早已蜚声四海,深入人心。渭水桥边,亲友话别,见面难期。西出塞外,衰草黄沙,促膝谈心,举杯共语之人,从此分离,满腹离情何以抒遣?此刻,大家反复咏叹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阳关三叠”能成为佳话,“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赵翼《瓯北诗话》)。诗句看似平常无奇,却颇能震撼人心。原因就在:它不但道出了人皆知而未能道出的共同心声,更赋予了前行之人乐观潇洒的心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模式。
此诗是王维送元二去西北边疆而作。前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色,渭城的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湿润了地面,客舍边的杨柳经过雨水的冲刷也变得更加葱茏。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呢?胡汉生认为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轻尘”可见雨下得不大,绝非暴风骤雨,而是牛毛细雨,既然打湿了轻尘,空气经过滤必然变得清新,经细雨冲刷过的杨柳不会枝残叶落,而是愈加翠人,生机盎然。这样的天气应是清爽新鲜的,用这样的开头来显示故乡故国的可爱可亲,令人留恋,这样才与其后的劝酒惜别和谐一致。
后两句“劝酒”一则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以酒饯行的习俗,更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来,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了。可以试想,刚下过雨的早晨应该有些许的凉意,喝酒暖暖身子吧,一个“再”字,突出了诗人用心良苦,可谓周到之至。设身处地,可以想象,值此良辰美景,好友相送,佳酿暖身,元二定然是心潮澎湃,暖意融融,心里更多的应是感动与不舍,而不是悲伤。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直抒胸臆,不是客气婉转之辞,可见与友人交情颇深。看似直白如话,却语淡情浓,脉脉温情里饱含了无限的留恋与关怀,耐人咀嚼。恰如陈铁民《王维诗选》所言,“这两句情语,妙在写惜别的绵绵情意却不道破,很有回味的馀地。语言也自然真率”,胡应麟评之,“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
“人生自古伤离别”,此诗却一反常规,突显故友情谊之深,强调挽留之情,而一扫悲戚之态,其潇洒旷达的形象如在眼前,诗人乐观的心态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抒情方式。此篇虽亦借柳色写离情,却突破了以“柳”反衬离别之悲的抒情模式,可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相媲美。
“杨柳依依”四句,自东晋以来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诗中的诗。《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谢玄叔侄俩的对话: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谢氏以后,文学史对其盛誉绵延不绝。何也?它妙在体物工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妙在“善于写物态,慰人情”。而王夫之则提出了另一个妙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在《诗广传》进一步强调:“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意指春色是美好的,而征人离别之情却是痛苦的。而春色愈美,愈能反衬出征人悲哀的别情。的确,“柳”与“留”谐音,暗指远行之人与亲友的留恋不舍之意,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可以说,从《采薇》起,古人在离别诗中以“杨柳”(古时“杨”与“柳”同义)蕴哀思,来突显离愁别恨,遂为经典,奠定了离别诗中“分别必忧愁,有柳愁更愁”的伤感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折杨柳歌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以上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都抒写离愁别绪,或惆怅失落,或悲悲啼啼,抒情基调都是伤感压抑的。在处理“柳”与“别”的问题上没有跳出《采薇》末章以杨柳衬离愁的藩篱。
我们再看下面这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这也是一组含“柳”的名句,我们非但看不出诗人任何伤感的思绪,相反,倒是令人品出了春意盎然的喜悦。可见,青青杨柳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本无情感色彩,而是诗人赋予了它心理色彩。源于西方的移情论认为:人在了解和体察外物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并被它所感染,与之产生交融合一的情感共鸣。江河不会“咆哮”,春花不会“溅泪”,猿猱不会“哀啼”,杨柳亦无悲欢之态,故“杨柳”未必因离别而倍添愁绪,关键是看诗人的心态如何,而诗人的心态亦会感染到征人。从诗中可知,元二前往的是边疆大漠,前途可谓渺茫暗淡,但王维作为故友却没有表现出俗套的悲戚和廉价的安慰,抑或牵强的鼓励,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悲戚和劝勉之词只能直接或变相的加重远行之人的心理负担,使之趋于颓丧。王维定然深谙此道,于是采取情感转移法,强调友情,淡化悲情,给友人一份温馨,一种动力,使之能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未来。感于此种深情厚谊,元二的万里征程也定然洒满阳光。
此诗语言素朴明净,如话家常一样将他人心曲娓娓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帖在读者的内心,在闲适的品尝中慢慢咀嚼其韵味,这样的诗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难怪后来被谱以琴曲,久唱不衰。胡应麟曰:“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此语不为过也。
从王维的乐观心态,亦可看出他作为“诗佛”的随缘而适的人生情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因此只有深得佛理的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见,王维虽素有“诗佛”之称,但他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者,亦非是跳出三界外、冷眼看生活的淡漠者,相反,他是一个颇具人性关怀与仁者之风的性情中人。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刘勰.文心雕龙[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4]宋祁.宋景文笔记[A](文津阁四库全书,册285[C]).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本,2005.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2
一、 天文方面
日月星辰的朝起暮落,从而引发的春夏秋冬的轮回,白天与黑夜更迭,清晨与傍晚的分野。
自然气候与天气变化会引发诗人的感情波动。于是,春的万物初发,春之生机盎然,春之春色满园,常常引发对亲人佳人的思念,尤其是边塞征战诗中的征妇思夫或征夫思妇,如:《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亦会蕴含某种哲理,如王安石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炎热的夏季由于其万物葱茏,热烈开放适宜于抒发对前程的憧憬;天气炎热,户外活动少,乘一方阴凉,常抒发闲适之情。这类诗歌较多。如:白居易的《池上早夏》、陈子昂的《夏日游晖上人房》。而描写炎炎烈日下农夫的劳作,则常抒发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悲悯,如《锄禾》。秋天呢,在农人眼中是丰收季节,但是在诗人笔下,萧瑟的秋风,清凉的秋雨,寒意侵人的秋霜,清冷的秋夜月色,这些总是引起诗人的离愁别绪。送别时,这些秋风秋雨秋霜秋月,在诗歌中就起到化情入景,景中含情的效果。浓烈的秋味给诗人的离愁增添悲凉,给赠别凭添苦涩(即使送别时不在此时,诗人也许会“硬性”安排在此时)。这类诗占的比例较大,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寒冷的冬季呢,边塞的苦寒正可以考验将士的勇气与忠诚。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清晨早起成为诗人悲愁的出发点,常表现前途未卜,四处漂泊。如《商山早行》中的“晨起动征铎”句。傍晚黄昏又是离别的最后时刻,悲悲切切,难舍难分总在夕阳西斜,暮色渐起时,如柳永《八声甘州》。而深夜难以成眠则成为失意文人落拓学者坎坷士子愁绪凝结之时刻,悲愁不能解而失眠,从自身的不幸想到家国的苦难,以致会涕泗交流,白发增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 地理方面
古代诗人由于其仕途坎坷,落魄流浪,常常是居无定所,浪迹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地域的不同中也能看出一些诗人流浪的轨迹,其诗歌情感抒发就有迹可循。例如,在古代,一般而言北方尤其是西北较富裕与繁华,是经济与政治中心,随着朝代的推移南方尤其是东南方渐成经济重地。因而那些遭贬的文士与官员就会不约而同的被贬到那些未经开发人迹罕至之地。例如,南方,过了五岭就是蛮荒之地,更不用说海南了,苏轼即遭此劫难。往西一点,柳宗元等四人被贬彰州封州柳州之地也是未经开化之处,刘禹锡情愿代替柳宗元前往,感动了皇帝,可见那里的条件之艰苦。西北方呢,直到清代乃至现代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中华民族的朝代更迭中变化最为频繁,更是战事频发地区,诗人被贬或是流放或是流浪到此,抒发的多为慷慨悲壮之情。征战诗感怀诗较多写在此处。东北呢,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有近百万人被发配至宁古塔,清代诗人顾贞观历经十余年才将好友从此处救回来(《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已属难得。虽未贬但是四方流浪者也不在少数,在流浪之地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就很相似了――失意失落悲苦思乡成为主题。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则最有代表性。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历经大半个中国,他的诗歌里成都,长安成为较多出现的两个城市,据此就可猜测他的诗作于流浪之中,抒感也就大致断定,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由西向东,飞速回转,写得是收复失地得以归乡的狂喜之情。李白呢,从祖国西北乘舟而下,出三峡,到长安,下山东,游江南,足迹遍及祖国大半个河山,所写诗作与所经之处息息相关。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山东诸老的赠别留恋,《朝发白帝城》写从被贬夜郎的途中回归的喜悦等等。
三、 知人论世
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对作品的产生和情感的抒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而知其人、论其世,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也就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高考诗歌题考纲要求以唐宋诗词部分为主,那么,唐宋的历史大事以及朝代兴衰变化学生就得了解。像唐代历史,前期的贞观、开元盛世,中期的守成藩镇割据,晚期的分裂,从而造成诗人的不同心态,早期“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中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埋怨,晚期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失落。宋朝从立国到灭国,经历前后两宋,北宋事实上并未统一中国,更不用说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了,而宋与唐的疆域比差多了,因而压在宋朝诗人心头的一直有国土沦散,故国难圆的痛心,从苏轼到辛弃疾到陆游再到文天祥莫不如此,刻骨铭心的家愁国恨充满字里行间。爱国题材成为母题,爱国诗歌比比皆是。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3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大多选用课外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绝句,而考查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它一般采用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重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女弹奏一段,描写细微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奏技的妙绝入神。成功的音乐描绘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看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体味一下,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不尽别意在其中。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二、赏析诗歌语言
古诗鉴赏的首要环节是赏析诗歌语言。我们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如的《沁园春・雪》,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气势恢弘。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三、赏析作品形象与表达技巧
其次,是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再则,要注重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以及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以此来分析含义,探究作用。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就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高洁。
四、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4
一、美读感受――半学修心半读书
“所谓美读感受,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实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
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的劳动中喊出来的吗?表达他们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平时养成良好的美读习惯,加大文学底蕴的积蓄,带着激情品读诗歌,深入体味诗作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在美读感受中体味“芳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的山路寂寞之感;“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的游子不归、红颜将老的心中情;“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过晓烟低”的初秋晨景的凉意……在美读感受中,揣摩山水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的趣味。
二、意境品味――不畏浮云遮望眼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歌是对意象意境的分析,加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诗歌作出多义性的解读并揣摩诗人的情感。这就可以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朱光潜论诗时说,“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须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这里的“画境”或“戏景”就是构成诗歌全篇的整体形象画面,往往由几个画面组合而成。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如《竹里馆》选择竹林与明月描写周围景色,选择弹琴与长啸抒写自我情怀,以声响托出静境,表达出全诗清幽澄净的意境;而《送元二使安西》则从整体勾勒,细处刻画,描绘出一幅春雨湿尘洗柳,古城客栈外诗人与朋友饮酒话别的形象画面。
又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的意境,表现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如“折柳”,这是古人送别的习俗,因而“折柳”也就成了赠别的代称。“亲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就是写的送别的情况。又如“羌笛”本义是羌族人吹的一种歌曲,曲调哀怨,多含思念。后来就用“毛笛、竹笛、羌管”作为思乡的代名词。另外还有以“鸿雁、雁族、尺素”来代书信,更多地在这些词句中寄寓了思念的意思。
三、诗眼推敲――心有灵犀一点通
古代诗人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之说。“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诸如“孤灯燃旧梦,寒杵捣乡愁”的“燃”、“捣”,“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闹意”的“闹”,都是论家津津乐道的著名的“眼”。好的诗歌往往妙在一字一词传达出全诗的精神。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末句“应是绿肥红瘦”就是诗眼,经李清照这一组合,其色泽和韵味便油然而生,委婉地表达出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融合起承转合结构的脍炙人口的七绝。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如平地春雷破空而来,一个“飞”字,振人心魄;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句式和节奏转入从容和舒缓;“此夜曲中闻折柳”却是陡然一转,“闻”字不仅点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更是用“折柳”点染一种场景,一种情绪。具体地说,在诗歌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壮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所以,鉴赏诗歌时,我们应抓住重点字眼,作诗点眼,犹如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尽失。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5
一、认真审题,有助于发现命题者要求
“名家笔下无闲笔”,在试卷题目中也是如此,越是大型的考试,出题者会越重视通过题目给予学生在答题上以一定的暗示。因此我们通过审题往往可以找出题目的条件、要求与目的。
以诗歌鉴赏为例,在诗歌鉴赏的题目中往往包含了出题者的要求、解题的思路、答题的方向。
如: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游丝,蛛丝。
问:开头两句在整首词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审题时要注意出题者要求的问题是分析“诗句的作用”,题目中指出了答题的方向“结构上的作用”,而题中还暗示了答题的思路,是在开头的第一句。
作用:①自然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2分)
“引出下文”即为诗结构上的作用;“告别的地点和季节”即是开头第一句的内容。
二、细致审题,有助于快速找到答题方向
无论是诗歌还是现代文阅读,高考的选文都是无尽的,题目也是无穷的,但通过对题目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现代文阅读中复习实用类文本的“引用的作用”
1.文本中作者多次引用了刘谦自己的话,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5分)
(广东罗定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魔星高照》――传主为刘谦)
答案:17.引用传主的原话,更为直接地(真实地)展示传主的经历,(1分)同时增强了传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1分)有助于读者更好的了解传主的精神。(1分)例如刘谦讲自己上课时不停练习魔术,就直接体现了他对魔术的热爱,同进表述生动,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2分)(作用3分,结合文本2分,文本选取可以不同,但必须是刘谦的原话部分。)
2.文中多处引用钱钟书的话,有什么作用?( 4 分)(厦门市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实用类阅读《百年椒子映月泉清》――传主杨绛)
答:(4分)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式,更真实地表现了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突显了杨绛在钱锺书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侧面描写1分,增强传记的真实性1分,人格和地位各1分)
第1题,是引用“传主”的话在文本中有什么作用,而第2题则是引用“非传主”的话在文本中的作用。通过对答案的比对,我们能发现引用传主的话重在“直接”展现传主的品质,增强传记的生动性与感染力,有助于读者了解传主。而引用非传主的话,重在从侧面写出传主的品质,从而印证作者的观点,进而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因此,引用对象的不同,虽同为表现传主的品质(即主题)但答题指向有所区别,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审出题目之间差异,对学生形成明晰的答案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意审题,有助于文本的有效解读
审题还有一妙处是有助于对文本的解读。由于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而答题也有相应的时间限制,通过审题,考虑答题的步骤,答题格式可以使混乱的思路变得更有条理,从而节约时间,也更符合语文改卷的流水作业的特点。
例:王维《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影,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审题可得知:应写出“诗眼”是什么,“为什么”,暗含“怎么样”由此得出三个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步骤一)诗眼分别是“咽”“冷”。(步骤二)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三)“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再例:现代文的作用题。
05年全国卷c五题 读卞毓方《张家界》17题(1):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审题发现题目要求理解“描写篝火燃烧”,文中的作用则可分为“结构与主题”上的作用
由此得解题的步骤为
①篝火燃烧的特点
②篝火燃烧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③篝火燃烧在文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
因为分值为4分,可以断定为3点中取两点
答案为:①篝火燃烧的“火树银花”
③篝火燃烧时的“火树银花”反衬“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的美
王维的赠别诗范文6
关键词:文学创作 移情 物我交融 物我同一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关于“移情”的定义,19世纪德国美学家费肖尔认为,移情即“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人到自然界事物里去”,以造成“对象的人化”。另一位德国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作用不是指的一种身体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里面去”,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之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而朱光潜先生则认为:“所谓‘移情作用’(Einfhlung)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对“移情”的涵义可以有多种解释,但都显示出一个共同点,即都认为移情是审美者在情感的强烈作用下,通过主体意识活动,把自己的情趣、性格、生命、能力等主观拥有的东西外射、移注给观赏对象,使原本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事物变成有生命、有情感的物体,同时审美者自己也由于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界。
“移情”现象作为审美过程中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焕发出诱人的魅力。当作家们登高望远,凝神观赏时,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或睹物感怀,托物言志,或情溢于中,意与象通,均能产生移情现象。此时,在作家的眼中,山欢水笑,草木含情,万事万物都变得可亲可爱。作家们沉进一种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物我一体的幻景中,从而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熠熠生辉的文学作品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诗词中的移情可说是比比皆是。《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等。在作家们的笔下,杨柳可依依惜别,花鸟也感时溅泪,山水与人亲近,红豆也能相思。移情在诗词创作中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散文中的移情主要表现在情与景的统一上。王夫之言:“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王国维亦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能收到言不及情而情益增的效果。如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幻想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人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在作家的笔下,梅雨潭的绿水犹如美丽的小姑娘,包含着无限的情意。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物我交融,形成醉人的境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亦有同工异曲之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忽尔远逝,往来盒乎,似与游者相乐。”水中游鱼亦感染了游人之乐而与游人同乐,不愧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劳伯特・费肖尔认为“移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魅力,这是因为首先从审美的角度看,当作家们全神贯注地观察欣赏某一事物时,深深受到对象的感染和打动,“把自己完全沉没到事物里去,并且也把事物沉没到自我里去:我们同高榆一起昂然挺立,同大风一起狂吼,和波浪一起拍打岸石。在这种同喜同乐同哀的境界中,作者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陶醉,作品也因此显示出委婉含蓄、隽永深远、清意绵绵的艺术效果。其次从阅读者来说,它顺应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愉悦感心理,更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情趣,人们更乐于接受。当人们看到作品中红豆相思,花鸟溅泪,一切无情的东西都变得通人性,懂人情时,本身也会受到感染,从而得到极大的满足,得到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然而移情的产生,并非无缘无故的,它必须有如下几个因素:
其一,作家心中必须饱含激情。里普斯认为:“一方面,在我们心灵里,在我们内心的自我活动中,有一种如象骄傲、忧郁或者期望之类的感情;另一方面,把这种感情外射到一种表现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对象中去。在这对象中,精神生活正确无误地找到了它安顿的地方。这说明,作家必须热爱生活,胸怀激情,方能沉醉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一个对生活冷漠无情,对外物熟视无睹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其二,作家与移情对象之间必须隐含着某种情感的触发点。陆机《文赋》言;“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当移情对象在内容或形式上与作家的某种情感吻合时,往往能产生移情现象。因此它不是一般的联想,而是暗含着某种情感的必然,是这种情感因遇于相似的外物的触发而产生移情这一现象。
其三,作家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移情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与其它心理现象不同,非常需要创造的思维。它要求作家们首先要有求异精神。敢于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感受出独特的体验来。其次要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在情感作用的推动下,创造出全新的形象来。因此它排除公式化,概念化,惯性思维,因因相袭,必须在风雨、花鸟、山水、草木等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赋予新的含义。
因此,作家的情感在移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了饱满的激情,才能登山临水,忘乎其所,绘物描景,情溢于中;没有激情,没有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物我的相互交流,则一切均无从谈起。因此,作家的情感是发生移情的内因。它首先必须真实自然,发自内心,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逢场作戏,自作多情,才能达到感人的效果。正如《庄子・渔父》中所言:“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其次,作家之情还必须具有含蓄性,“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于丰富的艺术想象之中。这样,才能使移情功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才能使作品百读不厌,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唐诗宋词艺术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