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思乡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白的思乡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1

关键词: 李白 及时行乐 物我交融 生命过程 启示

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这篇文章,言短韵深,只有119字,被选入《古文观止》,因而得以广泛流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秉烛夜游”,纵情欢乐,

“及时行乐”连夜也不肯放过,今人每提及此总会冠之以“消极”二字。细细品来,其实不然。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读者如同穿越了千年而与李白置身于同一天地时空下,听他讲述天地光阴的真谛。这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感慨何其相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悠悠时空,英雄也好,贫民也好,都只是沧海一粟。李白恰恰是懂得生命真谛所在,所以才发出如此感慨:“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既然如此,又何必执著沉迷,何不洒脱逍遥?这是古代士大夫们常有的一种情怀,一种无可奈何之际的自我解脱和心理慰藉。“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在他之前的人都可以执烛夜游,况且碰上这美好的阳春,还有俊秀群季,如何不去?于是,欣然前往。宴会上,诸弟都很聪明,作的诗对都很好,他自己却为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羞惭。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在酒杯的频频传递中,时间飞快流逝。也许是在酒的作用下,李白一改先前的郁结,很快变得豁达豪情了。想到只有作出好的诗篇才能抒发高雅的情怀,谁若作诗不成,就该罚酒三杯了。在桃花园的众人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在彼此间比个高下。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序》“古人秉烛夜游”之后也有个“良有以也”,只少一个“思”字。在《与吴质书》中曹丕讲到昔日之乐,乃是与好友们的“酒酣耳热,仰而赋诗”;而《序》中的“为欢”、“乐事”,也归结到“不有佳咏,何伸雅怀”。他们都少不了宴饮,但那欢乐,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是一种物我交融所达到的精神的至高境界。李白继曹丕对古人的“为乐当及时”注入了新的积极的内容。[1]

曾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终于悟出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取之所当取,舍之所当舍,在江上清风和山间明月中享受大自然的无尽宝藏,从而达到一种物我和谐的境界。苏轼这种思想,谁又能言之非“及时行乐”呢?无论是“真放”还是“旷达”[2],李白与苏轼在寻求精神解脱的道路上寻找到了同一出口,尽管充满了率性精神的李白从不曾把这一思想表述到苏轼般如此理性的高度。苏轼历来被文人学者评价为“旷达”、“超脱”,却冠之李白以“庸俗、消极”,待遇悬殊犹如天壤之别也。

至于说李白“沉迷酒杯,昏饮逃世,消极地感叹人生的诗篇诗句,为数更多”[3]也同样有失偏颇。李白虽“沉迷酒杯”,却未曾“昏饮逃世”,李白既追求饮酒取乐和神仙,又企慕登高位建立显赫功业。他化解这一矛盾的原则是功成身退,即先建立功业,垂名史册,然后功成不居,退隐山林江湖。[4]“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从驾温泉赠杨山人》)“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如若忽视诗作时的气氛,片面地断章取义,将《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句作为诗人“消极地感叹人生”的明证,更加有失公允。李白于不得意时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诗意是羡慕、向往、追寻“得意”。“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应看做是李白“沉迷酒杯,昏饮逃世”的人生写照,而应解读为李白具有多类人格气质或行径的反映。象征荣华富贵生活的“钟鼓馔玉”,世人皆珍贵,而李白却说“不”;世人皆不愿“长醉不愿醒”,而李白却说“是”。这恰恰反映了李白对世俗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这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自信、自傲是绝不能解读为消极的“昏饮逃世”的。[5]

李白一直都很懂“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他一直在他的生命里及时行乐。纵然是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却依然能痛饮狂歌,飞扬跋扈。不管它天地、光阴,都活得潇洒畅快,而挫折权当是游山玩水,才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才有《将进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许多及时行乐的时刻。

反观千年后的我们,天地依然是万物的逆旅,光阴照旧是百代的过客,我们却退化了。在古代落后的生产力配上少许的娱乐活动,古人尚能及时行乐,感受生命过程的美,我们每日是步履匆匆,路边的花开了多少次,谢了多少次,我们从没注意过;几乎没有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风景,感受风的呼吸雨的叮咛,闻一下海的腥香。错过了明媚的天空;错过了变幻美丽的白云;错过了宁静闪烁的夜空;错过了生长的棕树;错过了繁花似锦的木棉,它的落英缤纷总让人惋惜与感慨,错过了许许多多,留下的尘土飞扬也很快再次沉寂,而脚步也瞬间被后来人所埋没消失。我们这样只是为了未来的某样物而拼命,我们一直天真地认为只要我们得到以后,就可以停下步伐欣赏这世间的美,可以和朋友聚聚谈谈叙叙。于是便“潇洒”地放弃了自己的当下,当下的一切。殊不知当我们真的历尽千山万水、艰难险阻得到的东西,那时的快乐是那么短暂,如太阳下闪闪发光的五彩泡泡瞬间破裂了,最后留下的只是水珠子却亦将消逝。突然发现,原来这并不是自己一直想追求的,也许有的人会幡然醒悟抑或执迷不悟,再追求所谓更远更好的如此循环,生命也终将回到圆的起点,而错过的风景也仿佛未曾在生命里停留。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如若在别人眼中我们这个时代不适合及时行乐,那么哪个时代更适合呢?哪个时候适合呢?抑或是谁适合呢?是那些过去还是那些未来呢?“玉环飞燕皆尘土”,而未来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该及时行乐的是当下,是我们。就如在电影《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带着同学们看老照片,告诉他们,曾经鲜明生动的照片中的人皆尘土,而我们在若干年以后也会像他们一样留下的只是影子。所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我们也亦不过是沧海一粟,铺展开的生命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纵然在为生命奋斗拼搏时也可以及时行乐而令之缤纷多彩,别有一番情趣。而不是在短暂的生命中未曾停留,徒留空白,老之将至之时,抱憾悔之。

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不若及时行乐。

参考文献:

[1]张自强.“秉烛夜游”与“为欢”、“对月”——重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四川外语学院院报,1992(4).

[2]何念龙.“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3]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2

我喜欢直截了当的风格

我喜欢简洁明了的风格

因为我是个打工者

有兴趣我就干

老板话大 我们掉头就走

并不需要迂回的修辞

无可奈何地对老板谄媚

//

如今的时代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让更多的人跌落在打工的队伍

想当初打工的队伍

刚从村里大山里出来刚下火车

如今的打工队伍

越来越多的文化较深的

修养较高的人士也加入进来

//

你们当然不愿加入

可是由不了你们 势所必然

你们的加入

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的渗入

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

全新的时代

写作不再是那些人的专利了

那些人脱离劳动

日日熬夜爬格子

天天守候着电脑

宅男宅女几乎与世隔绝的一族

//

全新的时代

新的打工一族在各自的岗位

有着五颜六色万花筒般的感受

极其鲜活的感受

工友们

打起你们的精神吧

//

喷涌出你们的激情

或奔放或细腻

或深沉或恣肆

或舒缓或激烈

总之你们写出的东西

//

新鲜程度体验之深度

领悟程度题材之广度

也许要远远超过

那些所谓的专业文字人

//

因为你们

左手拿锄右手执笔

白天操作晚上运笔

流汗之后自然是热情的回顾

研发之后当然是深沉的眷顾

面对你们自己的果实

还有谁比你们有更深的体会

回顾以往难言的经历

还有谁比你们有更复杂的心绪!

//

写吧 写吧

打工者们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让我们自己来记录自己

不需要别人来替我们描绘

这是最真实的记录

他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艺术时期

//

用我们打工人最独特的个性

树立起这个时代最独特的风格

请吟起这新时代的伐檀诗经吧

我敢说

他最鲜明的风格就是

直截了当

简洁明了

//

一个全新的时代

打工者文字

自产自销的时代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3

关键词:东西方视角;理想国;差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61-01

柏拉图是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又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创始人。《理想国》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和散文体创作之一,是世界哲学宝库中的闪耀之作,它涉及到了柏拉图思想核心的诸多方面,这包括了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和艺术等重大问题。《理想国》一书阐述精彩、想象丰富、逻辑缜密、循循善诱、环环相扣,给我们后人描绘了一幅优越的美好城邦画面。本文便以中国传统思想的典范代表来对撞西方哲学的经典之作,借助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位置的儒、道和安逸闲适的隐逸诗人陶渊明对于理想世界的探索,从比较视野下来解读东西方“理想国”之别,思考中西“理想”之异。

一、老子与《理想国》

老子和柏拉图也都处在社会不安的环境中,他们都力图改造自己的社会,从而建立起太平盛世的理想世界,但他们的方法却相差很大。

“道”是老子哲学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老子推崇“无为”,也就是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让人完全的消极被动,让人不作为,而是要求我们要在客观之中显现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在无为中有为。老子认为“无为而治”,便可天下大治。

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主张正好与之相反。他认为通往理想国家必须把人们交给理性,要充分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抑制自己,遵从理性法则。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城邦是一切公有。这里的人们必须遵从理性的安排,不论何时,各种事情男的女的要同样干,而理想国的君王必须是文武双全的最为人尊敬崇拜的优秀人物来担当。在柏拉图《理想国》之中提出了“王者之术”,也就是让“哲学王”来建立管理正义之城邦。哲学王是整个城邦“正义”的化身,其理性也最高,而哲学王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理性来实现整个城邦民众的最大利益。

二、孔子与《理想国》

《论语》和《理想国》两部著作产生都是在的奴隶制没落封建制兴起的时期,《论语》和《理想国》两本著作都优国优民,都试图在乱世中寻求天下大治的伟大理想,但是由于各自的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在思想道德意识、伦理观念与政治理想上的主张各不相同。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他重宗族血亲,主张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总体看来,《论语》中最为注重的首先便是个人修养问题。要实现理想王国必须从我做起,也即先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柏拉图的理想王国构建以其哲学基础为根本,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整个国家的公民分为三个层次,他指出各个层次的人需要各司其职,这样国家才可能出现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为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正义之国”,他从国家的职能出发,主张实行贵族管理的政体,先要实现整个城邦的正义,进而再来实现个人的正义。他所倡导的正义具有残酷性,比如柏拉图为了减少存在的矛盾,甚至还提出了“共产”与“共妻”的想法。

三、陶渊明与《理想国》

《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秩序是一种闲适自然的质朴秩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在桃花源里,生活的是不是神仙,不是英雄,而一群很普通的人,这里没有压制的中心或者统治权威,每一种事物都不是对象而是存在,而且万物表现平等、不可或缺。

理想国的世界与桃花源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人的意志诉求有很大关系。在《理想国》中事物的存在不再具有天然质朴的本源性,而成了实现某种意志的工具。理想国也推崇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一种外在的自由。柏拉图认为个人只有作为整体存在时才能显现价值,个人只有将自身置于他所属的城邦的利益时,他才是自由的人,有价值的人。事物真实存在的不是个别个体,而是整个世界,作为理想国来说,那就是整个人类,而为了实现到人类的整体幸福和最大利益,达到理想国世界,这就每个人把自己归属到城邦之中,把自己和城邦有机结合起来。

总体看来,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对于理想国的追求不断,但中国传统文化更带有质朴的自然气息和闲适的人文气息,而理想国则更有理性和法度的约束。在通往理想国的途径上,中国传统思想更抽象些理想化些,而理想国在实现路径上更为理性具体。《理想国》体现了柏拉图以智治国、理性之国的倾向,对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通往理想国的道路很具有启发意义,但是这样的主张又相对地淡薄了亲情伦理。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4

关键词: 李白 古诗 明月 意象

一、 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意象”一次首次出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后世对意象的说法不一,纷繁复杂,本文择取其中较为浅显易懂的说法: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是通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文学离不开意象,诗歌作为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更是离不开意象对情感的高度浓缩和提炼。中国诗歌的意象艺术从起步至成熟,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到唐代以后日臻完善,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在所谓的“盛唐气象”中,意象的艺术愈发生机勃发,走过了初唐的探索期,在盛唐大放异彩。

成熟的意象能在诗篇中连缀成完整的诗歌意境。早在《诗经》的诗篇中,已有意象的出现,但其中的物象多用来直接表达情感,因而在物象和诗人的情感之间,界限是分明的,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主体和客体。到汉魏古诗,诗中的物象开始同诗中的感情相结合而形成情境,但是还是多从属于情意的抒发,因而不能自立。后来的晋宋之交山水诗兴起,“景”成了诗篇的重要内容,山水诗人多采纳谢灵运“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景观,最终组织完成一幅全景图。但是六朝人写景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写景虽然灵动有余,但诗中的物象与诗人的情感难以达到“神合”,让人感觉堆砌过密不甚流畅,刻画得细致入微却没有源远流长的韵味,也很难感受到诗人倾注其中的感情――这是唐人力图改进的。

唐诗中的意象构成和谐的情境,这种构成无需用定式加以规范,而是灵动的,其根本的要义在于要相融而且相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整体的美感,构成情感统摄下的完整意境,让人能从有限的画面中走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得到审美的高峰体验,这是人们常说的“境生象外”,这是唐诗意象构成意境的艺术手法真正成熟的表现。唐诗意象艺术的成熟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意象组合,致力于从单独的意象打造情感充盈的审美意境。

二、李白与“明月”的渊源

意象艺术在唐朝日益成熟,不难想象,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典范,对意象的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月是文学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运用最多的意象之一。在李白选用的众多意象中,“明月”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杨义先生统计,在50836首《全唐诗》的作品中,月出现了11055次;在李白的1166首诗中,月出现了523次。明月虽然不是李白诗作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却是其作品众多意象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白独此钟爱“明月”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李白从小便钟爱明月,这在他回忆童年的诗作《古郎月行》中能够明显看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在李白的儿时记忆中,明亮的月是多么美好而令人遐思翩翩。洁白的月亮又圆又大,像极了白玉做的盘子,又像是悬挂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明镜。月亮里有什么呢?李白不禁遐想,有桂树,更有仙人,当月亮升起的时候,还能看见仙人的两只脚。不仅如此,还有捣药的白兔,它不停地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短短的八句话,我们便能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童真及诗人对月亮的憧憬和向往。

其次,李白喜爱明月,这也是他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所决定的。他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气魄,也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乐观,更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志豪情。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怀直至现今,也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这体现了李白对光明和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明月这个意象,恰恰能够表达世人对美好事物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中的诗人是孤独的,但并不落寞。自斟自酌无亲无友,他是孤独的;但他胸怀明月,愿与月为友,“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的内心是充实的,他享受这孤独的时光,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在他心中,只要夜有月光相伴,就足矣,月代表了他的情怀,也表达了他的态度。

最后,唐代盛世的时代精神影响。盛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的大熔炉,不仅对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对于中外文化也能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这个朝代诞生的李白是幸运的,他的气场与这种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磨合成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正是当时的人们在唐代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积极进取、自信自尊的精神。这种积极的态度需要用美好的意象来表达和反映,明月作为清雅高洁的代表,不仅符合了这种精神的需要,而且给了人一种诗意的美和朦胧感,这恰恰是盛唐诗人所追求的。李白笔下的明月,更是灵气逼人,他高歌圣唐之音,寄情明月,抒发或悲或喜的感情,使得明月诗真正走向了成熟,丰富了古典诗歌意象的表达。

三、李白诗中明月意象的含义

李白笔下的月,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变化多端。翻阅这些诗歌,结合李白的个人境遇,我们不难总结出李白咏月诗中明月意象的几种含义。

(一)李白笔下的明月寄托着思乡、怀友之情。说起李白的思乡诗,最广为传颂的当属《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一首抒发远客思乡之情的诗,短短的二十字,却勾画出了宁静醉人的秋夜之景,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流落他乡之人。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映在天幕上,柔和而纯白的月光温柔地洒在地面上,就好像是蒙上了薄薄的一层霜。诗人坐在床边,眺望窗外的明月,想起了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生涯,月是故乡明,却不知道何时能再回到故乡,再见到远方的亲人。

诗的开头“床前明月光”并无特别之处,可以说是朴素平实至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感受到四周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若非身处静谧无人之处,怎么会留意到窗外头顶的月光呢?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疑是地上霜”一句更加勾勒出月光的皎洁,这里的“疑”字用得很好。在月黑风高之夜,诗人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很容易产生错觉,再加上思乡之情的浓烈,因而误以为月光是地上的霜,由此想起遥远的故乡和亲人。“低头思故乡”这一句则是完全沉浸在自己思念之情中的诗人的落魄背影。

李白的咏月诗除了写思乡之情外,还寄托着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感情真挚,饱含着关心忧虑的感情。诗人不能亲自为王昌龄送行,只能从远道寄去这首诗表达对朋友的关切之情,短短的四句诗,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通过寄愁心与明月,让明月护送好友平平安安地抵达夜郎,这里的明月其实也是诗人的化身,寄托着诗人对友人沉重的感情。

(二)明月作为知音,是诗人倾诉内心的孤独和仕途不畅的苦闷的挚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千古传颂的《月下独酌》(其一)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旷达,同时诗中的“月”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一角。诗人在月夜下独酌,无人亲近,诗人是孤独的,但他同时并不寂寞,因为有明月作为举杯共饮的挚友,他向明月倾诉着自己的孤独和忧伤。他与明月好似天生一对的好友,彼此默契,心照不宣,这是李白聊以慰藉的一种方式,但无不透露出豁达之情。

当然,李白是狂放的,天生孤傲、蔑视权贵,但这注定了他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他的抱负与现实的差距是很大的,因此,他只能“借酒消愁愁更愁”,对着明月感慨人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诗人内心是明亮豁达的,可是不免透露出无奈之情,只有明月才能带给他些许安慰。在《九日龙山饮》中,登山之际,联想起龙山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李白以“逐臣”自比,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诗的最后一句就是以“月留人”来收尾的,在这里,明月好似诗人的挚友,在挽留仕途失意的诗人,想让他在这忘却尘俗之地将心中的悲伤治愈。

(三)通过咏月,李白展开了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想必是诸位耳熟能详的佳作,之中对于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发人深省;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人顿感胸中畅达。可见,月一向都是引人沉思的一种物象,常常能够触发诗人对于人生的哲理上的思考。作为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在《把酒问月》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首诗描写诗人举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以饮酒问月始,以邀月临酒作为尾声,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和不解之情。诗人以恣肆的笔触,从多个层次描摹了高洁孤傲的明月形象,通过描绘海天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慨叹。

李白诗中吟咏的明月,蕴含月亮对人生的启迪,既是歌颂月亮,又是通过明月展开关于人生的哲理思考,这就使得李白笔下的明月主题多了一重境界。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2012年7月第9次印刷.

[2]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5

此二句的解释为: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全诗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条理通畅,感情真挚,余韵无穷。

(来源:文章屋网 )

李白的思乡诗范文6

一、看标题,抓题眼

诗歌的标题往往对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诗歌所写事件或表达的情感,有些题目交代诗歌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诗歌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例如: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如果仅从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所给注释,诗歌主旨便较明显了:表达诗人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的“愁”“客”就是理解诗歌主旨的“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又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其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