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1
一、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地域性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由于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而不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再加上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而农业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灌云西部一条岭,多是大豆和红薯。”因为灌云西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所以在一些岭地上,人们往往种植大豆、玉米、红薯等较为耐旱的作物。
灌云中东部地区是主要的水稻产区;灌云县是全国著名的棉花生产基地,以棉花产量大、质量优而闻名全国,其棉花产地主要集中在偏东部的杨集镇、四队镇、图河乡、鲁河乡等乡镇。
结合灌云的作物种植体现的地域性特点,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作物分布呈现出的地区差异,是土壤条件、水源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之情,提高了他们观察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因素则随季节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灌云地处温带,虽理论上属于北方,但它是介于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过渡地带。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谚语,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高粱熟,收稻谷”、“麦扬花,排黄瓜”、“青蛙打鼓,豆子入土”等,非常浅显易懂,以指导人们不违农时,适时地完成“春耕夏种秋收”等各类农业活动。
这样,教师有意识地结合乡土地理材料,可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进而可让学生尝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建设中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发现,地理知识不是空洞的,而是生动有趣的,从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等。
1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气候因素(水源)时,可以引用谚语“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春雨只占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因此在灌云历来就有“十年九春旱”、“春雨贵如油”的说法。究其原因,春季紧随秋、冬两个少雨季节,土壤墒情本身就不好,较易形成冬春连旱,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有风日多,在阳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散失较快。同时,春季我国夏季风势力较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多在华南、江南一带与冷空气交锋,形成丰沛的降水;而西北、华北地区的雨季往往要到7月份才到来。总之,华北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旺而导致了春早,春雨的丰沛程度对农业收成有显著影响。
2 在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技术因素时,也可引用灌云当地的一些谚语。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不要问,深耕多上粪”、“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等。
三、工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2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数九不冷又无雪,暑伏之中雨水缺。
三伏不受旱,一亩打十石。
三伏热又热,三九多风雪。
伏里天气凉,秋雨淋倒墙。
数伏不热,五谷不结。
二十莫打灯,月出在一更。
初一初二月不见,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一大片。
太阳月亮穿外衣,不是刮风就是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没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天黄黄,大雨淹倒墙。
日落西山云里走,有雨下在半夜后。
日落射脚,三天雨落。
太阳发黄,午后风狂。
月亮打伞,雨不到晚。
月晕星火淡,明日大风天。
一个星,保夜晴。
一星管半夜,二星管一夜。
星星眨眼雨不远,青蛙出水要变天。
星星稀,雨点滴;星星稠,晒出油。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
三日西南风,秋雨落不穷。
月月南风月月下,只怕南风刮不大。
东风刮,西风顶,老天不下也不行。
冬天刮东风,雪花白蓬蓬。
雨前刮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久旱西风更不雨,久雨东风更不晴。
东风不雨西风晴,北风晴天南风阴。
热生风,凉下雨。
早上西山黄,午后尘土扬。
天上布灰点,细雨定连绵。
天上有了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天上有了钩钩云,不是下雨就是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来临。
天上花花云,地下晒死人。
天上瓦块云,一定是晴天。
云如宝塔,大雨要落。
白云赶黑云,天气要变晴。
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羊羔云,不到明。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
水缸出汗,雨点成串。
早雷晚雾,下的没路。
春雷来的早,雨水来的好。
雷震百里,闪照一千。
东闪西闪,没水洗脸。
东虹忽雷西虹雨,南虹出来发大水。
朝虹雨,夕虹晴。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早上雾满山,饭后晒死獾。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
清震雾浓,一日天晴;三日雾浓,必起狂风。
露水重,天气晴。
一朝霜,晴不长;三朝霜,晒太阳。
羊头碰,刮风定;羊打架,雨就下。
鸡不进窝老牛叫,当天定有雨来到。
猪闹圈,天要变。
燕子低飞蛇溜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挡道,大雨就到。
蚂蚁垒窝,雨流成河。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雨迷迷。
马榴开花,种谷安瓜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
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献祝福,祝福网
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样样有,立秋无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头秋旱,减一半,处暑雨,贵如金。
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霜降不刨葱,越长心越空。
霜降霜降,不行犁仗。
立冬无雪寸,春天多干旱。
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
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
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小寒大寒,滴水成团。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不刮春风,难得秋雨。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3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些知识内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专心致志地进行钻研、探索、实践,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交通运输、贸易、旅游、人口民族、工业布局、农业区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等。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本身就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有兴趣点出现,就能持续保持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教师要如何挖掘课堂教学的兴趣点呢?
一、课前“吊胃口”
课前学生一般处于游离放松状态,一上课马上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不是易事,所以课前“吊胃口”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新闻、一首歌,甚至一场雨、一阵风,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一个问题”,好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如讲解“地球存在生命原因”时可问“有没有外星人,外星人会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星球才会有外星人?”讲解“地球公转的意义”时提问“我们班谁喜欢夏天,谁喜欢冬天,大自然为什么会有四季更换?”经常会听到有趣的回答:“冬天的时候想夏天,夏天的时候想冬天。”当讲解“日界线两侧时间差”时,可提问“一个妈妈生了双胞胎姐妹,为什么先出生的姐姐生日反而比后出生的妹妹生日晚呢?”或者提问“你如果一年要过两个生日该怎么办?”还有如关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的问题有“为什么落日是红色的”“深秋晴天的夜里为什么很冷”“为什么十雾九晴”等。关于热力环流的问题有“为什么午后的风比早晨和傍晚大?”关于大气气温和气压等物理性质的垂直差异的问题有“海拔高的地区煮猪蹄为什么要用高压锅”“赤道附近的山脉山顶有积雪吗?”“为什么雨后半山腰以上会出现云雾缭绕而山脚不会?”等。又如水循环“井水不犯河水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吗”等等。只要教师课前认真准备,精心设计,不管哪一章、哪一节,都能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如果课堂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生的兴趣不会高,注意力就无法持续。如果安排学生直接参与活动,那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学生的兴趣都会比较高涨。学生都有好奇、好动、好争、好胜的心理,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安排学生参与活动,就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说,如设计课堂活动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应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回答问题等。也可以让学生讲,如让学生上讲台当老师。可以用五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对上一节内容进行复习并提问其他的同学,并对新课进行导入或讲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话题等。也可以让学生做,如做课堂练习,或在黑板上、练习册上填图绘图等。如在讲“城市功能分区”时,可让学生课前画出漳浦县城主要功能分区的分布,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三、直观教学
运用直观教学,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学生亲眼所获,亲手所得,极易留下深刻印象。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地球仪、地图册及自制教具的运用,特别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利用本身声、光、影、音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把知识直观化,变看不到为看得到,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使生动形象,逼真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大气三圈环流的形成”可以用动画展示出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又如可把地质地貌、自然带、农业生产、城市、交通等景观图进行展示。甚至可以播放歌曲或视频辅助教学,如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后天》《2012》等电影片段,或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视频。直观教学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四、旁征博引,生动形象
语言包括口述语言和肢体语言。语言是传播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如能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再伴以生动形象,甚至夸张的表情和手势,定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如把诗词歌赋融入教学中。讲解山地和平原物候期的差异时,可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梅雨的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冷锋天气的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用于说明长江三峡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玉门为非季风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对流雨(雷阵雨)范围小、时间短的特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了锋面雨的时间和降水长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师也可运用谚语进行教学,如“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新疆日温差较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说明暖锋天气和冷锋天气的不同特点。闽南话中的谚语“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说明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还可引入歌曲,如讲“长江流域”,有《长江之歌》;讲解青藏铁路,有《天路》。歌曲《黄土高原》说明黄土高原为季风区,影响的季风为西北风和东南风,进一步以此引入“季风的形成”。《青藏高原》中“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描述了青藏高原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地形。《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可以引到台北下冬雨的原因,是受风、水汽、地形抬升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的。
五、联系新闻时事
当今世界,大体稳定,但局部争端不断,再加上大的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内容都与地理息息相关,也是高考题目的素材,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努力渗透于地理教学。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就会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如把中东的战乱与世界能源需求及我国能源安全战略联系起来;把索马里海盗与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联系。在讲自然灾害、环境问题时,更要结合新闻时事,通过案例讲述,如北京涝灾,绿色奥运等。
六、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看到的、了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来讲述、论证有关的理论知识,可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如结合漳浦县城讲述城市功能分区:麦市街处于城市中心,为商业区;绥安开发区和黄仓开发区位于城市边缘,为工业区。讲解城市规划可联系324国道改建,说明过境干道不宜经过市区。联系汽车站、殡仪馆外迁,说明合理的规划可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讲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结构调整,可联系漳浦的蔬菜、花卉与对台农业的发展,说明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传统农业应向现代农业、高优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同时加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结合港口的区位条件让学生分析古雷港的条件,其优势有水深港阔、避风、不冻不淤、陆上地形平坦等,不利方面为城市依托和陆路交通等。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用水习俗
中图分类号:K892.4.7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053-10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生活于西双版纳热带环境中的傣族,其与水的联系之紧密程度,更非其他民族所能相比。因此,著名傣学专家高立士先生指出:“只要一提起傣族的历史与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地首先联想到水及与水有关的事物:傣族‘傍水而居’,没有住在高山上的傣寨;傣族楼居,以避频繁的水患,不住土墙楼房;傣族从事水稻农业,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从事刀耕火种农业,毁林开荒;……傣族喜居低海拔之河谷平坝,气候炎热,‘一日十浴’,并非夸张;傣族不分男女,均习水性,常在水中,故有文身之俗;……傣族的主要肉食是鱼、鸭、鸡及水牛,不食山羊,少食黄牛;傣族水稻农作物、牲畜(水牛)家禽(鹅、鸭)离不开水,赕佛也要滴水,过节也要泼水,建高脚竹楼的竹、木材料,也需浸泡河中三月半载,才能防虫咬蛀蚀;婴儿呱呱坠地,就以水浴身,接受水的洗礼,一生终结则行水葬(今天傣族行火葬,是佛教传入以后的事),傣族人认为人从水中来,死回水中去。所以傣族非常崇拜水,并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资源,寨神林、勐神林不仅视为祖先神灵居住的家园,而且视为水源林,世代传承,不准砍伐;惜水如油,农田灌溉之水渠,要按水田面积、距主干渠远近,论斤、两来分水(即放水管道水流量之大小);村边水井塔、桥头、路边的盛水凉亭,盖得非常讲究;傣族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多以水为题材创作,佛寺雕塑除释迦牟尼佛像外,就是司水女神‘南托腊尼’;民间歌手‘赞哈’为乞求风调雨顺而歌唱,祭祀寨神、勐神,进行赕佛、赕塔及节日期间的滴水、放高升、泼水、赛龙舟,均与乞求雨水、乞求农业丰收有关。”
另一位著名傣学专家黄惠煜教授则直截了当地说:“用水来形容傣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在概括傣族文化总的气质的时候,我曾用了‘水的文化’这一概念,现在也还没有新的概念能够替代。”他指出:“许多世纪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始终在水的托举下缓缓演进。水与人们的生存相联系,与民族的文化相联系,与民族的存亡相联系。在人们的观念中,天地因水而成,人类因水而生,鱼米因水而长,万物因水而永葆青春。”
既然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具有“水的文化”,那么,傣族的水文化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和特征呢?通过对傣族水文化的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一个民族的水文化,是这个民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实践中,基于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与调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常包括这个民族利用水资源的技术、管理水资源的制度和对水资源的认识与信仰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技术、制度、信仰三元结构的有机整合。在这个有机整合的三元结构中,对水资源、水环境的认识与信仰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一个民族千百年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或是通过神话传说等想象和幻想形式折光反映出来的历史真实,是这个民族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民族水文化的最终形成及其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依据傣族的神话传说、文献资料和作者的田野调查资料,着重就西双版纳傣族对水的认识与信仰这一水文化中的核心问题,作一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神话传说中的水
在西双版纳傣族的神话传说中,与水有关的内容很多。这里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之。
(一)地球和人类起源于水
西双版纳傣族的创世神话说:远古时期,没有太阳、月亮和星星,天和地也未形成。整个太空充满着翻腾滚动的气体、烟雾和狂风,下面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海,海面上飘满了泡沫。狂风不停地刮了亿万年,把烟雾、气体和泡沫搅拌在一起,最后凝结形成一个大圆球。这个大圆球在太空中翻腾滚动亿万年后又形成了傣族的创世神王――英叭神。他不吃食物,靠饮水食雾补养身体。威力无比的英叭神决定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只见他用巨手搓下身上的污垢,与水搅拌后做成一个圆球,这个圆球随着英叭的吼声不断长大,最后凝结成地球。地球飘在海中上下左右翻腾,为使地球稳定下来,英叭神又搓下身上的污垢与水搅拌后做成一个巨大的支架,支架进入海水中变成一头巨象,四条巨腿托起地球,巨大粗壮的象身撑开天地,将地球稳稳地固定下来。所以,傣族认为地震是因为巨象站久劳累了,于是伸伸脚、抖抖身所致。
英叭神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创世业绩后,决定先创造出与自己一样具有高超本领的神,然后再让这些神去开创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于是,英叭神又搓下他身上的污垢,与自己的汗水搅合后做成男女两个神。男神名“布桑该”,女神名“雅桑该”,并送给他们一个仙葫芦,命令他们到大地上来开创万物和人类。他们降临大地后,先将仙葫芦破开,把葫芦中跳动的生命撒向大地,大地上立即长出各种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昆虫鱼虾,但是没有人。,他俩又用泥巴合水造人,布桑该捏了三千个男人,雅桑该捏了三千个女人,用水、土、风、火四种物质的精灵灌注到泥人身上,使三千对男女泥人获得了生命。这三千对男女便结成夫妻,繁衍下了今天的人类。
从这则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傣族人民的意识中,其民族的创世神王、地球、人类都起源于水,这种神话意识当是傣族水文化形成的深层内核。
(二)雨水拯救人类和万物
英叭神完成开天辟地的任务后,将火神安置在一个石山下。火神在石山下熔石炼铁,石水和铁水融合结成夫妻,生下七个火儿子,一出世就跳到天上,变成了七个太阳,将大地烤成一个火炉,人类与万物均面临灭亡。这时,人类中出现了一个勇敢的青年名叫“惟鲁塔”,他用十万斤的巨弩和六根用巨石磨制成的石箭,射下了六个太阳。但六个太阳的尸体落地后变成六条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江,所到之处,万物均被烧死。人类和动物惨死的哭喊声惊动了高居十六层天上的英叭神,他张开神口,把空气中的潮风冷雾吸进肚子,变成口水吐出来,于是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将地上的熊熊大火浇灭,人类和万物才得以幸存下来。
(三)饮水而孕与崇象习俗
西双版纳傣族对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视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认为象能给人类带来风调雨顺和 五谷丰登,因而至今仍有崇象、颂象、祭象的习俗。究其原因,除了历史上曾有过养象以代牛耕的习俗外,还与一则流传广泛的神话传说有关。这则神话名日《像姑娘》,说的是在远古时期,有一个老猎人带着一个女儿在森林中狩猎为生。老猎人死后,其女儿无依无靠只能在森林中采集野菜野果为生。一天,她在森林中走得又渴又累,突然发现一个大象脚印中积满了清水,便扑下身去畅饮一空,感觉十分愉快、舒适。但她回去不久就有了身孕,原来这潭清水是洁白神象的尿液。10个月后,她生下一女,取名为象姑娘。象姑娘长大后经历千辛万苦找到了她的神象父亲,父亲送她一对白牙,里面装满了人类衣食住所需要的全部东西。象姑娘返回人间后与一个年青勇敢的猎人结婚成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并繁衍出了子孙后代。
一些学者在分析这则神话的内涵时,认为它反映了傣族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以象为图腾的图腾崇拜阶段,或傣族内部曾经融合过一支以象为图腾的氏族。笔者无意探讨傣族的图腾崇拜问题,但从这则神话中所反映的饮水而孕的想象和傣族崇象意识中所追求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象征意义来看,水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质,早已被傣族人民赋予了孕育生命的非凡力量。
(四)“圣泉”的传说
2005年1月我到西双版纳州就傣族的水文化做专题调查。州民族宗教局的傣学老专家刀新华先生带我实地考察了位于景洪市的傣族“圣泉”。这里原是傣族历史上景龙金殿国王宫和勐泐故宫遗址。1982年由国家科委投资建立了灵长类动物研究所,后来研究所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遂由研究所向银行贷款投资在此兴建了勐泐傣族园发展旅游业。刀新华先生向我介绍说,这股泉水以前是西双版纳傣族皇家贵族和议事庭官员的专用水,用水洗浴后不仅可以净身止痒,还能富贵吉祥。我捧水洗手洗脸后果然清洌舒服。这里还有两座古老的佛塔,传说一座佛塔里面藏有释迦牟尼佛的头盖骨舍利,另一座佛塔里面藏有释迦牟尼佛的头发。这里的佛塔和圣泉,在整个西双版纳州和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国的傣、泰、掸、京、老等同属古代百越集团的民族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每年都有大批来自东南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信徒来此朝拜,用圣泉水净手、洗脸,祈求吉祥安康,并用黄布袈裟对圣泉周围保护良好的森林植被进行念经加持,祈求其涵养圣泉水长流不息,永不枯竭。
由于圣泉附件的森林植被保存良好,所以,尽管离圣泉稍远处的后山早已被国营农场种上了大片的橡胶林,但圣泉水从未干枯过,且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均能保持在同一水位,这一事实更增加了圣泉的神圣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圣泉的保护。
二、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傣语称水为“喃木”,称雨水为“喃风”,称井水为“喃播”,称山箐水为“喃木慧”,称热水为“喃还”,称冷水为“喃嘎”,称洪水为“喃木老”,称下雨为“风多”……。表明傣族对各种类型的水都有很细致的观察和认知。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叫“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因而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漫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就变成了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这种对水的理性认识与前述的与水相关的神话及其传说紧密结合起来,就使傣族人民对水产生了一种天然的神圣感和崇敬感,并将水与土地、森林、粮食、生命等重要物质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对水的重要性的特殊认识。
傣族称土地为“喃领”,“喃”为水,“领”为土,将水置于土之前,是因为傣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无水之土,植物不能生长;有水之土,才有利用价值。
傣族谚语云:“先有水沟后有田”;“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树美需有叶,地肥需有水。”正确揭示了水在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古代,傣族人民在开发自然资源以获取生存的长期实践中,就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化观。这种观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
(二)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其排列顺序是:林、水、田、粮、人。“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
(三)基于以上认识,人类应该保护森林、水源和动物,选择寨址时要考虑三个条件:一是有山林,二是有水源,三是有可以开垦良田的平坝。
这说明傣族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包含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对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在曼远村,通晓本民族历史文化而又充当着沟通人神联系中介角色的祭师“波章”老人对我讲了两个观点:
(一)傣族最尊重的有5样东西,一是佛,即菩萨;二是经书;三是佛爷;四是佛塔;五是大青树。大青树在所有傣族地区都是神树,没有人敢砍,人一旦触犯了大青树,非死即病。
(二)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林、水、田、粮、人的排列顺序,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与鬼、人与神和谐共处关系的反映。在傣族人民的观念中,林、水、田等自然物都有神灵,其中,树神“绿哈丢瓦达”最大,土地神“埔麻丢瓦达”次之,然后是水神“蛇达”。人必须保证与这些神灵和谐共处,才能在神灵的保佑下获得生存。如果对自然物施加破坏,就将触犯神灵,不仅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还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正是基于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故傣族谚语中经常用水来比喻和形容其他事物,或用水来揭示某件事情的本质。例如,“水流自成渠,体劳累、心安逸”,形容每年岁修沟渠后的愉快心情;“下雨与您同打伞,打雷与您躲田房”,“落水不淌走,入火不烧化”,表达对爱情的坚贞;“夫妻吵架如竹筒水倒,父母骂儿如大雨淋身”,教育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矛盾要互相谅解,不要记仇; “水和土都是召的”,“种水田、背负担”,不种田的也要“买水吃、买路走、买地建屋,死了,还要买土盖脸”,仅用短短的三句水谚语,就正确揭示出了民主改革前西双版纳土地所有制的本质。
三、中的水崇拜与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
正是基于对水的崇拜、信仰及其对水的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西双版纳傣族在其与节庆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水崇拜的祭祀礼仪和用水习俗。现主要依据笔者在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的三次田野调查资料,将其中的水崇拜与节庆活动中的用水习俗分述于下。
(一)传统中的水崇拜祭祀礼仪
曼远村傣族万物有灵的传统中包含有多种神灵崇拜。其中,对水的崇拜与信仰的祭祀礼仪主要有如下两个。
1 祭“勐神”、“寨神”活动中的“八月求雨、一月求晴”
“八月求雨、一月求晴”,傣话叫“冷别熬粉、冷景熬烈”,这是西双版纳傣族每年祭祀“勐神”、“寨神”的两次主要活动。傣历8月为公历6月,正值西双版纳抗旱保苗、求雨栽秧的季节;傣历1月为公历11月,正值西双版纳稻谷成熟、忌连绵秋雨、需求晴保证稻谷收割归仓的季节。因此,早在古代, 西双版纳傣族就形成了通过祭祀“勐神”、“寨神”活动来达到“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目的的定期祭祀活动。全西双版纳最大的“垄南”神山由最高统治者“召片领”亲自主祭,其祭文中就有“佑护西双版纳一年到头,无论干湿季节,风调雨顺。如今要犁田载秧,不要天旱,祈求苍天降雨,田里水满”的明确要求。西双版纳各勐的勐神由各勐“召勐”主祭,各勐议事庭官员、各勐属“傣勐”寨的村社头人及百姓代表参加。属于“傣勐”寨的曼远村,每年都要派出村社头人和百姓代表去参加勐罕一年两次的祭祀“勐神”活动,在勐罕召勐的祭文中,亦有“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的明确要求。
曼远村“八月求雨、一月求晴”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一年两次的祭“寨神”活动中。寨神,傣语称“蛇曼”。在西双版纳,由于佛教传播的影响,通用巴利语译音,称“丢拉曼”。曼远村寨神平时由专职巫师“召舍”供养在家中,用一个小篾箩放着红布、白布、蜂蜡、清水和四时鲜花。每月的7、8和14、15四天,要由召舍将小篾箩抬到设在村后“垄山”中的寨神祭坛去用两个陶制葫芦装清水供奉。村内农户买进猪、牛等大牲畜,或有人口迁出、迁入,都要带一对蜂蜡、一枝山花、一瓶酒去请召舍祭祀寨神。家家户户盖好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之前,也要用一个小篾箩装着糯米饭两包、糯米少许、两块肉、五对蜂蜡、半斤酒、几枝山花和一瓶清水,请召舍祭祀寨神后带回家立家神“丢拉很”,家神立起来,才能贺新房。平时寨中谁家人畜生病、田地中稻谷发生病虫害或风水失调,一般都由户主先祭家神,家神控制不了,再带上祭品请召舍祭寨神,祈求寨神来控制。
全寨性的祭寨神活动一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傣历的8月8日(公历6月),此时正是稻田载秧急需雨水的时节,故有“八月求雨”的祭祀。祭祀前一天,便要封锁四方寨门,本寨人不能出村,外寨人不能进村,如果外人不知道闯进村来,就要将其留下并罚款参与本村祭祀。祭祀当天清晨,各家各户要杀一只鸡,用芭蕉叶包好,带一对蜂蜡和几两米,集中到寨神祭坛――村后“垄山”中。
家把祭品放在大树前面的一张小篾桌上。这一天,村社集体要凑钱买一头20斤左右的黑色公猪和4只鸡。猪由召舍在大树前用棍子敲死,鸡用刀杀死,然后用血祭树,并将血泼洒在大树前面的小竹篓中。召舍敬酒献肉后,率领全村男子磕头祷告。祷词大意是:
“寨神请下来,我们准备了丰厚的祭品,请您下来吃。吃好后请您好好地照管我们曼远,管好人、牛、猪、鸡,不要得病,不要死;管好田中的谷子,让雨水丰沛,不要遭灾,不要得病,不要被虫吃,粮食大丰收,家家有饭吃。所有危害人、畜和稻谷的灾害,都请您撵走。”祷告毕,召舍转身面对众人进行米卜。即由召舍从祭品中选出一碗好米,双手举过头顶,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随意拈起几粒米,若连续三次拈出的米都为4、6、8、10等双数,就表明祭祀已达到顶期目的,已请来了寨神;反之,则表明寨神尚未请到,还得再次祷告,再次米卜,直至请到为止。最后,由召舍重申垄山规矩:
(1)不准砍树动草;
(2)不准在此大小便;
(3)除召舍外其他任何人不准到代表寨神所住的小草房那里去。
如有违犯,就要罚当事人2只鸡、一斤酒、5对蜂蜡、一包糯米饭,请召舍到垄山为其祭祀讨福,还要请召舍和村社头人到家中吃饭,并为其拴线祝福。
至此,祭礼仪式结束。祭品除留下少许继续供奉在小草房中外,其余全部煮熟后由全寨男子共餐。第二次在傣历1月8日举行(公历11月),此时正是收割稻谷的大忙时节,再次举行祭祀的目的在于“一月求晴”,感谢寨神的保佑使今年粮食获得了丰收,祈求寨神继续保佑让天不要再下雨了,让田中黄熟的稻谷顺利归仓。第二次祭祀与第一次祭祀内容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第二次祭祀的祭文中加进了“求晴”的内容,且祭品只需用鸡而不用猪,全村人也不再聚餐,只是男性老人们集中到召舍家吃一顿饭。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寨神勐神做为全村全勐的神灵,所“管辖”的事务较多,但保佑风调雨顺、稻谷丰收,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因此,傣文古籍说:“没有‘蛇曼蛇勐’(寨神勐神),就不会有人类的诚实和善良,就不会有吉利安康、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一句话,没有‘蛇曼蛇勐’,我们傣族就等于没有了父母的孤儿,没有灵魂的活人。什么生命啊、欢笑啊、吃住啊、寨规家规啊等等,就会像没有了主根的一棵‘戈桑麻’ (麻桑果树),风来摇晃,雨来难挡,最后只有在混浊的风雨和洪浪的冲击中被吞没、沉下、腐烂、肢解、溶化与消失。‘蛇曼蛇勐是我们傣族的灵魂,是我们思想的支柱,是我们祖先的形象……是我们傣族永远的、神圣的和高于一切的东西”。
2 祭祀“水神”
在一年一度放水犁田栽秧时,要举行放水仪式祭祀水神,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祭祀时要置备丰盛的祭品,诵读祭文,然后从每条大手沟的水头寨放下一个挂黄布的竹筏,漂到沟尾后,再把黄布拿到放水处祭祀。除了由各条水沟和各村社分别祭祀外,还要由水利总管“召龙帕萨”亲自主持举行对各条水沟与渠道的总祭祀。有一份《杀鸡祭水神祷词》,反映了这一祭祀情况。全文如下:
“今年是吉祥的年份,本官奉议事庭和内外官员之总首领松笛翁帕丙召(召片领)之命令,赐为各大小水渠沟洫之总管。我带来鸡、筷、酒、槟榔、花束和蜡条,供献于境边渠道四周之男女神祗,请尊贵的神灵用膳。用膳之后,敬求神明在上保佑并护卫各条水沟渠道,勿使崩溃或漏水,要让水均匀地流下来并祈望雨水调顺,好使各地庄稼繁茂壮实,不要让害虫咬噬,不要使作物受损。让地气熏得粮食饱满,保各方粮食丰收。请接受我的请求吧!”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及其节庆活动中的水崇拜祭祀礼仪
南传上座部佛教从印度经过东南亚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后,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成为傣族人民全民信仰的宗教。受其影响,西双版纳傣族的节日也几乎全部成了宗教节日。傣族传统的水崇拜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其节庆活动紧密融合,形成了下列几项与水崇拜密切相关的祭祀礼仪。
1 赕新年,亦即“泼水节”
每年傣历的6月中旬(公历4月中旬),傣族人民都要欢度“京比迈”即傣历新年,亦即泼水节。据有关专家考证,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婆罗门教徒每年有一个宗教节日,要到河边沐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罪恶。但是,年老体迈、连走路都困难的人做不到,为此,好心的子女和亲友便到河边挑水回来,为他们泼水洗罪。婆罗门教信徒又认为泼水节是帝释天神降临人间考察凡人善恶的日子,他每年下凡所骑的动物和手中拿着的东西都不一样,人们据此来预测当年农业生产的丰歉,如骑牛拿水壶,就预示雨水充足、五谷丰登;如果是拿着火把,则预示干旱。信徒们看到农业年成的预测后,就互相泼水,以便助天降雨,祈求丰收。
脱胎于婆罗门教的印度佛教传人东南亚和我国傣族地区后,其宗教神话习俗便与傣族传统的水崇拜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傣族自己的神话传说及其泼水节习俗。根据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传说,傣历新年最早就起源于农耕,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的习俗为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据说,创世初 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英叭派天神“捧麻点腊”到人间制定季节,但他却随心所欲,胡乱刮风下雨,人类种下的稻谷,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暴热晒死。创世神英叭又派“英达提拉”神来接替捧麻点腊的职务。但是恶神捧麻点腊本领高强,他拒不交出权力。善神英达提拉通过恶神的7个女儿了解到恶神的致命弱点,7姐妹因同时爱上英达提拉便决定杀死父亲。一天晚上,恶神睡熟后,7姐妹便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将其脖子勒断,恶神的头颅滚下床来,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大火,7姐妹只有将其轮流抱在怀里才能扑灭火焰,这就使她们身上沾满了恶神的污血。但是,从此以后善神掌管了风雨冷暖大权,他将一年分为旱、雨、冷三季,年年有序轮回,年年风调雨顺,使人类种下的稻谷年年获得丰收。因此,傣族人民便把消除灾难获得幸福的这一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过新年时,人们为了怀念和感谢杀死恶神的7姐妹,都要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节的习俗。
在曼远村,泼水节的头几天,全村人就要洒扫庭院,打扫村寨卫生。泼水节的头一天,全村人要挑清水到寺庙中为佛像洗浴。泼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一张小篾桌上放上两碗肉、两包用芭蕉叶包着的剁生,半斤糯米饭,当年的少许谷种,以及一些瓜果蔬菜、花生玉米等,送到佛寺中赕佛。同时,家家户户都要背一背河沙,提一瓶清水,在佛寺旁边垒起一个沙堆,沙堆上插一根树枝,用一根长长的棉线一头拴在树枝上,一头拴到佛寺中,并在沙堆前平一个沙台,供上竹笋、肉、饭等祭品。全村人先集中到佛寺拜佛,然后围坐在沙堆周围听佛爷念经,人们一边听经一边将清水滴洒在沙堆和树枝上。赕佛仪式结束后,来参与本村过节的基诺族、哈尼族朋友和外村的傣族朋友纷纷上去抢走祭祀供品,本村人则家家户户争着去抢下一截棉线,接下来便是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人们认为,新年这天浴佛、赕佛、堆沙滴水和相互泼水,能够助天降雨,求得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外村人抢走祭祀供品能把因赕佛而求得的福气带回家去;而本村人抢下的这一截棉线用来拴在果树上,各种果子就不会有病虫害,就会大丰收。
从泼水节的神话传说到曼远村的泼水节习俗都说明,西双版纳傣族的“赕新年”,无疑就是一个助天降雨、祈求丰收的水崇拜和农耕礼仪。
2 赕“毫瓦莎”、“奥瓦莎”,即“关门节”和“开门节”
每年傣历的9月15日-12月15日(公历7-10月),是傣族的关门节时期。傣历9月15日要举行“毫瓦莎”仪式,傣语中的“毫”意为“进入”,“瓦莎”意为“传授佛法期”,毫瓦莎即是“进入传授佛法期”。这一期间年轻人不能恋爱结婚,老年人不能外出走亲访友,寺院中的僧侣也不能外出或返家,故称关门节。傣历12月15日要举行“奥瓦莎”仪式,傣语中的“奥”意为“走出”,奥瓦莎即是“走出传授佛法期”,这天之后,大家便又恢复正常的世俗活动,故称开门节。从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是傣族全体僧俗群众虔心礼佛的时期。在曼远村,除关门和开门两次全寨性的大赕外,还有各家各户进行的“赕撒拉帅”等4种中赕,还有每7天一次的小赕,佛事活动确乎频繁。从农事安排的角度来解释,这一时期也可看做是全村人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恰好是栽插结束直至收割前夕水稻生长和管理的关键时期,用佛事活动作为一种外部规范来禁止人们外出,与傣族群众遵循搞好农业生产的传统道德这种内部规范来约束自己不外出,收到的都是同样的效果,即人们在虔心礼佛的同时也集中精力搞好农事管理。然而,从傣族的水崇拜、水信仰及其水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和开门节礼仪亦可看做是水崇拜礼仪。因为这一时期的几乎所有赕佛仪式都要用水,恰好与水稻生长需要灌溉用水密切相关,当然也与清水所象征的清吉平安密切相关。这里仅以比较典型的毫瓦莎即关门节仪式说明之。
在曼远村,关门节的头一天,全村每一个老人都要准备一挑清水,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香竹浸泡在水中,直至清水变香,然后挑到寺院中为佛像洗浴。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代表到水井里打一瓶清水,与早已准备好的蜂蜡、肉、饭、山花等祭品一起放置在一个小篾桌上,早早地就抬到佛寺门口去等着,谁去得最早,天神就会更垂青于谁。待全村家家户户的篾桌都围着佛像支好,人到齐后,祭师“波章”便宣布关门节仪式开始。首先由波章率全村人拜佛,接着由波章向大佛爷转达群众祈求风调雨顺、清吉平安的世俗要求,再由大佛爷转呈给佛。整个过程都是先由波章讲一段,然后大佛爷又讲一段,如是者四、五次,最后由大佛爷率全村人拜佛,全村人依此到佛像前敬水后仪式结束。所带祭品全部供奉在寺庙中。关门节的第三天下午,老人们再次挑水到寺庙中给大佛爷和小和尚洗澡,洗完澡后,僧侣们全体“关门”,不能再外出或返家。
3 洗塔求雨
曼远村“波章”老人对我讲,根据佛经记载,很久很久以前,连续几年天上都不下雨,于是,地上的人、蚂蚁、蜜蜂等万事万物各自的主便联合起来,上天去跟天神“帕雅天”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天神要在每年的雨季降雨,而且要在夜里下,白天不能下,否则人们无法干活。因此,在曼远村,如果已到稻谷栽插时节天上仍不降雨,人们便认为这一定是天神疏忽所至,于是便要举行洗塔求雨仪式。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预先准备好遮雨的草帽和雨伞,然后每家挑一挑水到村子后山的佛塔上去。在塔前面放一大盆水,把寺庙中的菩萨请来水盆中,用木头做一条鱼,用火碳画上鱼鳞,由大佛爷拿着鱼沿水盆转上几圈并念颂经书,然后用水洗塔,佛塔便会将人们求雨这一信息转达天神,天上很快就会降雨。据说,本村佛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求雨非常灵验,人们挑水洗塔后,天上通常便会降雨下来。
四、人生礼仪中的用水习俗
正是基于对水的信仰、崇拜及其对水的重要性的理性认识,西双版纳傣族在人生的一系列重要关口,都形成了与水信仰和水崇拜密切相关的用水礼仪和用水习俗。
1 出生用水
婴儿一旦脱离母体,呱呱坠地,专门的接生婆和家人便要急忙用温水给婴儿洗澡,一方面洗去污垢,另一方面也祈求各方神灵保佑其清吉平安。如果产妇缺乏奶水,人们就会去找一种名叫“帕宾”的长不大的小树,将其树皮、树叶拿来用泡米水煮成药水给产妇喝下,据说这种药水能够催奶,产妇喝下后,就能产生大量奶水。
2 升和尚用水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也是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本文将在对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新课改下对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
1. 灌输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方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容易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
2. 程序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基本都是按照原有既定程序实施教学,缺乏教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学生对地理知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浮于表面。对书本和教师盲目遵从,不敢大胆置疑,缺乏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 封闭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把学生的身心禁锢在教室里,禁锢在地理教材、课堂练习、作业、考题和各种复习资料上,强迫学生机械地学习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1. 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地理这一学科的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且很多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也很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可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片等各种直观教具,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直观的将事物的本质要素和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地球的运动”时,运用Photoshop或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直观地展示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教师予以简洁的解说,美丽的星球和自然界奇妙的现象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2. 通过语言调控激发兴趣。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我们之所以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言传身教”,恰恰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与学生的学习的重要作用。无论那种教学行为,离开教师的语言都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加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研究探讨利用语言的调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地理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诗句、民谣、谚语等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还可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水循环”时,我引用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巧妙的将学生引入了想象的境界。即形象又生动,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语言调控学生的兴趣要求语言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强,学生才会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要尽量简明扼要、形象、具体;语音要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以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讲解地理概念时,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总结规律时,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提醒注意。
3. 通过知识生活化激发兴趣。
地理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实行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在教学中擅于创设生活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例如在讲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地理知识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又如:在《亚热带季风》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情景导入:提问学生生活中所了解的我国哪些天气现象与季风有关,我们是怎样加以利用的?还可以结合实事内容例如引导学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家乡所在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这些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学地理以致用之感受。
4. 通过营造民主和谐课堂气氛激发兴趣。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范文6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见人们对饭后散步的健身方法是非常重视的。
饭后散步。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胃里充满了食物,既不适合剧烈运动,又不适合躺倒睡觉,而适宜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对消化是大有帮助的。
散步的轻微震动,对内脏器官有良好影响。再加上走路时腹肌前后收缩,膈肌上下运动,对胃肠和肝脾能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不仅使胃肠蠕动加快,黏膜充血,而且能使消化液分泌旺盛,更好地对食物进行消化,防止发生“积食”。若饭后即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惟有食后散步,才有利于胃肠蠕动。
食后散步,每次以百步为佳。散步之后,宜做适当休息。
食物中的果糖有益健康
糖类又名碳水化合物,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被称作生命的燃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糖类的需求就有了相应的变化。老年人对糖类(淀粉类食物)的需要量是很严格的,对糖分的适应能力减弱。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轻度糖尿病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食物“膳食纤维”不可缺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
由于膳食纤维不是单一实体而是许多复杂有机物质的混合物,因而给予膳食纤维惟一明确的定义就有一定的困难。最为接近的定义是:膳食纤维是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的总体。
这一定义和膳食纤维这一名称,现在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具体来说,它属于糖类物质的范畴。由于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在从前被认为是无营养价值的物质,人们对膳食纤维不够重视。
近年来,人们发现不少疾病如结肠癌、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与膳食中缺乏纤维素有关,于是,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
二:250克至350克糖类,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
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
四:一个星期吃四次粗粮。
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
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
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
秋季如何选择饮食
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
容易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梨、香蕉、苹果、银耳、百合、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饴糖、鸭蛋、蜂蜜、柿子、橄榄以及鸭肉、猪肺、龟、鳖、蔬菜等,以润燥养肺。
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饮食中应减辛增酸,抑肺扬肝,有助于肝气疏泄。此时五谷初成昧美,但脾胃气弱之人,应慎食,以防暴泻。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冬季饮食要求
冬季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平抑肾养心。
冬季干燥,应少吃煎炸爆炒之物,免致心烦少寐。为增强抵抗力,晨起可饮用少量醇酒后再进食。米粥有很好的养胃温体作用,故山药粥、枸杞粥、黄芪粥等,应是常见的桌上餐。
冬季饮食宜温热。忌黏硬生冷。养生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冬季阳气收藏,阴寒较甚,进补可以增强体质,抵御寒邪。蓄积能量,为春季旺盛的精力打下基础,尤其对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冬季则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和“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谚语,但任何进补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适应自身的具体情况。
饮食要注重荤素搭配
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与嗜食荤腻有关。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较少,过多摄取荤食或饮食过量,既加重胃肠负担,又易肥胖。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在膳食上应忌大荤,宜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以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中老年人要少食多餐
吃得过饱是中老年人之大忌。所以中老年人应提倡少食多餐。因为中老年时期,胃肠道消化功能降低,若饮食过量,极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古人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因此,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等具体情况,坚持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则。
中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
人到老年,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不宜吃油炸火烤类和坚硬的食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煮、炖、烩为主,以利消化吸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但还要注意食物的干稀搭配。干稀搭配,不仅有利于扩大粗粮调配范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例如馒头、花卷等,可和玉米面粥、玉米小糁子粥、绿豆大米粥、红豆小米粥搭配;标准粉馒头、玉米面发糕,可和肉丝汤面、大米粥搭配等。注意干稀搭配,既可保证营养全面,又可维护胃肠道消化功能。
中老年人饮食宜温忌寒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以后,人体阳气逐渐衰退,而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中老年人每到冬季,普遍感觉怕冷和四肢不温就是例证,而温食可暖胃养身。
中老年人平日应少吃冷食,更忌生食,即使在盛夏伏暑,过食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当然,中老年人也不能太过喜食过热、过烫的食物,这会对食道、胃形成一种机械性刺激,有诱发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对寒温适度提出测量的方法是“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日常饮食宜杂忌单
饮食宜杂忌单是中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方法之一。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老年人体内需要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所以,要吃些鸡肉、鱼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等。
不吃早餐有害健康
不吃早饭,实际上是实行了少餐制,即两餐制。因为,上午饿得透,中午就吃得多,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沉积起来。由于晚上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至高峰,如果晚餐又很丰盛,就将多余的能量贮存起来,使人日益发胖。
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血中胆固醇比吃早餐的人要高33%左右;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要小。临床也证实,早上起床后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其他时间高1倍左右,这种情况可能与较长时间没有进餐有关。
胆结石的发生也与不吃早餐关系密切,因为,空腹过久,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的含量相对增高,这就形成了高胆固醇胆汁,如果不进早餐,久而久之,胆汁中的胆固醇达到饱和,在胆囊里成为结晶沉积下来,就可发生胆结石。
早晨起床后不宜立即进食
人早晨起床,胃还处于半休眠状态,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苏醒”。同时,早晨唾液的分泌很少,胃液分泌也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立即进食,或再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就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晨起后最好先喝一杯水,休息半小时后再进食。
食熏烤食物无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