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由不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由不变

自由不变范文1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件事至今仍然难以忘怀,回想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那还是在我十岁的时候,当时我和我的好朋友刘宗源刚刚学会了滑“活力板”,所以我们每个周末的下午都会在楼下自由自在的滑一会儿。

一天,我和刘宗源到后院去滑“活力板”,(主要是因为后院有一个很陡的坡,可以供我们冲刺,让我们表演自认为高难度的动作),只见我和刘宗源滑上滑下,来往自如,怎一个爽字了得,过了一会儿,我渐渐放松下来,神经也松弛了下来,警惕性也就少了。

没想到,就在我表演“冲刺漂移”的时候,因为刹闸太慢了,结果导致了整个活力板不受控制了,失控的活力板如同一匹受惊的野马,带着我向下摔去,危急时刻,大脑一片空白的我只好双手抱头,看着自己向墙上撞去,突然我的头部感觉到了剧痛,紧接着一阵头痛欲裂的感觉,我的眼前闪过了一片金星,这还不算完,头部遭到了撞击的我因为失去了平衡,从活力板上摔了下来,而且是横着摔下来的,我只感觉到膝盖处和胳膊肘处传来了剧烈的疼痛,马上听见刘宗源跑过来的声音,接着他马上就跑开了,听着他跑开的声音,我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肯定是想逃跑了!然后我就失去了意识……

自由不变范文2

春天还没有过去,为何起风了,吹谢了百花……

“你错了……怎么不去向他……”“没有,你不要乱说,我……我……我没有错”我和他第一次红了脸,“你怎么……怎么这样,你错了……”“没有,没有!我没有啊!!”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下雨了

昨夜,那雨下的好大,硕大的雨滴砸在路上,房屋上,雨“吧嗒吧嗒”的响。想起昨天,我……是不是我错了,我们本是形影不离的好友,昨夜雨下的那么大,他……他那瘦弱的身子能受的了吗?他喜欢逞能,会不会不去医务室?谁陪他去?想到这里,我的心象被那雨击打……

我为什么要和他争,可是我真的没错……我的心象打翻了的五味瓶,不知是什么滋味……

云散了

我去班上想和他道歉,可他不在,会不会是……我向医务室奔去。

自由不变范文3

才会感觉的真正的快乐,

因为快乐是需要分享的。 无论身处何地, 无论天涯海角,

不要忘了,

我们共同走过的,

友情岁月。 每个朋友都是难得的, 每份友谊都是珍贵的。 友谊,是一种付出,

但也唯有真心付出的人,

自由不变范文4

看着空荡荡的座椅,数着你每到学校的日志,7,你已经快一个星期没来学校了,是因为病还没有好吗?还是不想看到这样丑陋的我?回忆回到了一个星期前……

那天的烈日当头,周围的空气都在沸腾,我站在公园里,已经汗流浃背,我用手挡着脸,幻想可以挡住一点太阳的炎热。“啊!对不起,S,我来晚了,我刚刚去我哥哥那里拿游泳报名表了,明天就是报名日期,我们两个一起参加吧!”7跑到我面前喘着气说。我沉默里一会:“嗯,可是,我等了好久。”“对不起嘛!”7撒娇到,我没说话,只是觉得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听着7的话,先到游泳馆里看看,我们一走进游泳馆就有鼓清凉的风迎面吹来。

我们来到游泳池边。“S,干脆我们现在先下去玩吧!”7拉着我的说撒娇的说。“可是我们都不会……”“别可是了,走吧!”我话还没说完7就接着说,我无奈的点点头,我们两个吓到水里,刚刚的炎热感一下就没有了,我们在浅水区扶着墙慢慢的走,7,渐渐的我们熟悉点了就放开手,在水里打闹,时间一分分过去,只听见“啊!”的一声,7掉进来深水区,我看着她在水里挣扎,“S,救我,快……。”这时我心里却有个声音在说:“别救,刚刚她那样对你……”,我爬上去站在池边看着7在水里挣扎,这时有人跳进水里,7被救起来了,她闭着眼睛,脸色苍白,7被送进里医院,我跟着到了医院,我蹲在墙边,竟然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我走进病房看着你躺在床上,脸上只有一点点血色,你看着我,眼里有太多的不解,你张张嘴,最后却什么也没说,你眼睛里有雾气,是泪吗?我不敢看你,离开了病房……

我现在看着你的位置眼泪不知不觉已经流了出来,我哭着说:“7,对不起,对不起……”“S,我们还是朋友吗?”我听到身后的声音转过身看到你77,我又哭又是笑,你只是走过来用手檫干我脸上的泪说:“我们以后别这样了好吗?我们不该那么不懂事,我们该长大了,好吗?”我看着你点点头说:“好。”你拉着我的手:“过去的就过去了……”说着你拉着我的手往教室外面走,我站着说:“77,对不起。”你转过来看看我,笑笑没说话……

自由不变范文5

陈禾教授,现年67岁,新加坡亲子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目前旅居北京,从事亲子教育研究及著述。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负面的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这当然是负气话。陈先生针对早期家庭教育提出101条守则,反复强调母亲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有个自主学习和生活体验的空间,但就是响应者少。要是母亲只有一只手,许多事都做不了,不放手不行啊!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许多母亲,由于过度呵护子女,即使只有一只手,即使坐在轮椅上,她也会指使父亲或保姆去给孩子喂饭、替孩子收拾玩具,甚至帮着写作业。

在进行家庭教育调研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妈妈们都知道这是个不良习惯,想改变,就是改变不了。但她们的想改变,只是着眼于喂饭时不胜其烦,以及担心孩子的饮食营养,并非真正发现后面隐藏的成长危机,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和分享意识,而更严重的是情绪教育,以及“只问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

妈妈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育儿过程:从婴儿时期开始,在孩子已经能够抱着奶瓶吸奶时,你是否就是不放手,要替他拿着?在孩子尝试翻身滚爬的时候,你是否担心他磕碰受伤,紧张地将他抱起来?在孩子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了,你是否一定要让他像宠物一样坐在婴儿车里,让你推着走?我们经常看到:妈妈们都是万能的心理专家兼魔术师,随时会猜中孩子的需要,及时拿给他玩具、打开电视、送上牛奶⋯⋯这样顺理成章,该让孩子独立自主的每一件事,妈妈都替他作主了,孩子当然不会去抗拒或争取――他习惯于享受这种“舒服”,习惯成自然,于是吃的动机、走的动机、玩的动机,都因为没有需要,也就不再存在了。他不必关心过程,因为从来没有体验过过程的艰辛或遗憾,所以不会觉得珍惜和可贵;他从来没有盼望、渴望或追求的体验,所以获得时不会产生满足感,也不会享受到应有的情趣;失去了自然也不会当一回事,不会感到失望或着急。想想,这样的成长经历,将造就一个怎样的孩子?

但错误的铸成总该有人来负责,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远,只要妈妈们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一切仍有可为。

三大妙招

对于“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妈妈们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就可以使出下面三大妙招。我说“妙招”,是因为它不是一套技术,在实施时需要依靠智慧,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制宜”的创意,在智慧,智慧的源头,就是你放开双手,不再用“爱”来绑架孩子。

第一招:做孩子的好玩伴

好玩伴的内涵在于平等和良好互动。平等,就是肯定孩子自主和动手的能力,不要事事替他安排。做到这点,你和他才能很好地交谈,他也才会和你说心里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是良好互动的基础。有了这种“好玩伴”的感觉,孩子才会相信你,敢在你面前说出自己的主意,这样,你才能把“孩子吃饭”的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第二招:和孩子共同做饭

“共同”的意义在“参与”。每天,都可以在不经意之间和孩子讨论“想吃什么”,当然不是让你听命于孩子,而是应用你的智慧去影响孩子的选择。即使你已经决定了要孩子“吃什么”,也可以在良好的交谈中把孩子引向你的思路,让他觉得那就是他的最佳选择。你应该和孩子一同上菜市场或超市,让孩子主动选购他要的食材。“这是我自己买的菜呀!”有了这样的感觉,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做饭,孩子当然不懂,但你可以应用智慧,把你的厨艺“建议”式地传给他,让他觉得那就是他自己的主意。做饭的时候让他参与,即使只是洗洗菜、端端碟子;让他在一旁“教你”(其实是你早已技巧性地传授给他,而他还不会使用的厨艺)怎样做。只要让孩子觉得他在做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他做得很得意,让他享受做饭的过程,让他有“这是我和妈妈一同做的饭”的感觉,成功已经在望。

第三招:快乐分享成果

必须和孩子一同开饭,全家人一同吃饭,不能让孩子独自一人先吃。

快乐用餐,边吃边谈话,赞赏饭菜的美味,互相夹菜鼓励对方品尝,让吃饭的过程充满欢乐。

饭后,和孩子一同收拾餐桌,然后坐下来,在回味今天的欢乐用餐中讨论明天的菜单。

“不好好吃饭”的孩子,经过几次“享受美味”的体验后,会不会就此改变?

我认为:可能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因此,需要有个巩固期。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继续这么操作,直到孩子习惯了“享受吃饭”。

说起来,这三大“妙招”其实就是一个“阴谋+阳谋”的“体验式教学”――让孩子买菜和做饭就是一项“阴谋”,目的在建立他的“自主”感觉;而让他参与做饭和开饭,则是一场“阳谋”,让他在尝试中享受吃饭的过程。妈妈们千万别为了孩子“越帮越忙”而拒绝孩子进厨房,为了改变孩子,为了帮助孩子正常成长,就算把厨房弄得脏兮兮,就算打破几个碗碟,那又怎样?和孩子一生的幸福美满比起来,“越帮越忙”或“每天打破碗碟”都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总结起来,这三大妙招有6个要点:

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让他有着“我是主人”的感觉。

重视过程,有好的过程,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只有自己付出努力后得来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

注意力是在强烈的动机下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

分享是欢乐的根源,没有分享,就没有欢乐。

自由不变范文6

2010下半年是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这么长距离的离开她,我一直怀疑我怎么可以这么习惯,想着想着我就越来越感谢第二次科技革命,让我至少还可以依靠电话。

她被我叫“奶奶”。

内心中她一直与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不会用手机;不会逛街——至少不会为个人需要逛街;不会主动去买超过100元的衣物,会有很多人在节日或新年为她买来昂贵的大衣,她也舍不得穿;会相信很多人,和每一个打过交道的人都有很好的关系,甚至于卖菜的小贩。在用冷漠眼神堆砌的现代社会,也只有她能劝解开邻居家的纠纷,也只有她能让菜市场精明的小贩每天早上无论她去得多晚都会给她留一条精细的瘦肉,也因为她,卖鸡蛋卖大米的老爷爷或老婆婆会准时地经过我们家。

也只有她,家里面八口人三代,她的存在,让这个家像家,让这个家如此温馨,即便是吵闹,也会在她的影响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只有她,身上很多病却舍不得花钱买药;也只有她,会几乎一个月里每天都不重复地做出合乎全家人口味的饭菜,对自己,却永远都只咀嚼那一盘青菜,她到现在,吃过的鸡蛋都屈指可数;也只有她,让我有很像样的生活。

她是老师,退休后,邻居亲戚都想着把小孩送来让她辅导,她把别人家的孩子和我们是一样的看待。我甚至记不清我和多少哥哥姐姐或是弟弟妹妹一起学习过。

很懂得些事以后,我知道她身体不好,便一再劝她不要再接受,叔叔为此还发过脾气。如今她虽然不再在家里辅导别家小孩,但家里仍然不间断地会有跑来问题的学生,甚至因为她的热情好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爱往我家凑,给我家“擦地板”。

她的一双手总是闲不住,当别的老人家都在享清福看电视逛街摸麻将的时候,她却在忙各种各样的家务事。很朴素的家,却被收拾得一尘不染。

在外和同学只要谈起家的话题,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奶奶。她并不能说是家的核心——她一直是把我和弟弟当成核心,也说不上在家里有一个多么大的指挥权组织权什么的。但于我而言,家只要有她才可以称之为家,家之所以对我有吸引力也是因为她。

小时候她也打过我们。但直到如今,我最最感谢的仍然是小时候我所受到的来自她的教育。我一直都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因着她的教导,使我有着一种不断向上的意念,只是一种意念。因此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给我讲过多少题,却是她传递给我的这一种品质——不是争强好胜,却恰恰是一种忍耐与不屈;不是浮夸,却恰恰是一种吃苦耐劳——我坚信这些东西有着很坚硬的棱角,那不是岁月和时光可以打磨和湮灭的。

一直让我奇怪的是每次我和她在一起就会有说不完的话,自打我上学起,几近十年,这一习惯从未改过。每天放学回家,见到的第一个人自然是奶奶,于是第一件事就是和奶奶说话,现在想起来,好多都是废话。真是可笑!可是若真是那时候幼稚,到现在,只要有一天不和奶奶说话就感觉不舒服,但是考虑到长途,我只能一星期一次电话,于是又是叽哩哇啦一通。

从小到大都很迷恋的是奶奶的声音,说不上好听,却好像有种神奇的魔力。这声音每天早上叫我起床(如今我在学校最不习惯的就是每天早上听不到她的叫喊),胜过任何准时的钟表;这个声音每次在我紧张的时候都会散发让人心安的力量;在我受到委屈或是什么的时候,尽管听到它会让我有想哭的冲动呢,但它仍会让我慢慢好起来。

有时候我们也会吵架,吵得凶了,还会赌气呵,可是没有她我该怎么正常的生活,所以那一般持续不了太久,我甚至还记得我们最长时间的一次冷战是持续了将近7小时。

奶奶是教数学的,语文上的造诣应该说不上太高。但每次我心里堵得慌,她都能说出一大段话把我心头的结解开,我乐于对她说话也乐于听她说话。也正是因为她,才会让我有了现在如此乐观的心态吧。

有时候奶奶也会说一些人老了死之类的话,我是反感听到这些东西的。可是我也知道我无法理解老人的感受,那种濒临死亡的恐惧心理,或许我只有到了那个年龄才会懂得。我一直不敢直视这个话题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作文里提及。

可是不仅是奶奶,对于那一天,我也充满恐惧。每次听到奶奶这样说,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但我心里是着急的。我从小就在想,奶奶一定要等到那一天——我挣到钱的那一天,我可以用自己的钱让她享受人生中最美的一天。但是现在,我只想着有一天,我可以叫她起床,给她喂一次饭,给她洗一回澡,洗一次头发,听她说话,晚上等着她睡着,就像以前她对我那样。

写到她,我真用不出很漂亮的句子很美的词,甚至在写的过程中我都很少把笔停下,或许我这支稚拙的笔和流水帐似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得真切,但这些点点滴滴,却是我的生命里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