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肝胆外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范文1

目的探讨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外科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以后,明显好转的患者有10例、好转的患者有8例、无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护理方法以后,明显好转的患者有18例、好转的患者有4例、无明显好转的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为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在肝胆外科经过护理以后,采用柔性护理方法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柔性护理不仅能够提高肝胆外科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恢复率,还能够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缓解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柔性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方法;肝胆外科护理;临床效果

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柔性护理更加趋于人性化,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1-2]。肝胆外科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这样不仅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同时还会影响医师的手术效果,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因此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48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外科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柔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6.5±1.7)岁,其中在手术原发病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为1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4例、腹部外伤患者5例、肝囊肿患者为5例。对照组患者男8例,女16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35.3±1.2)岁。其中在手术原发病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为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3例、腹部外伤患者5例、肝囊肿患者为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例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柔性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术后全过程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当中都应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让患者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利于其快速康复。

1.2.1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应注重自身的形象。术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疏导法、组织活动演讲法等。首先,护理人员要衣服干净整洁,面带微笑,耐心真诚地对待患者。其次,护理人员要事先了解患者肝脏、心脏、以及肾功能等情况。最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地、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提前告知家属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后期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在开始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练习手术时的配合方式,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安慰和鼓励患者,让患者以较好的心态和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

1.2.2术后护理:

在患者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待患者清醒后,告知其手术结果,并将患者送入病房休息。待患者平稳后,可详细告知其整个手术过程,询问患者是否有什么特殊要求,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鼓励其好好地休养,等待康复。最后还要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切口情况,减少其并发症。

1.3评价标准

1.3.1护理评价标准:

护理评价标准统一采用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术前基础护理、手术消毒工作护理、手术室管理护理、术后基础护理、基本护理规章制度等。

1.3.2护理观察标准:

患者经过护理以后,患者术后无疼痛为明显好转,患者术后有轻微的疼痛为好转,患者术后有强烈疼痛为无明显好转。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计数资料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我院这48例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以后,明显好转的患者有10例,好转的患者有8例,无明显好转的患者有6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采用柔性护理的方法以后,明显好转的患者有18例,好转的患者有4例,无明显好转的患者有2例,总有效率为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柔性化护理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一定成效,它较为人性化,尊重患者的自我意愿,以人为本,以尊重人为目标,依据以人为本的平等方法来宣传、劝服,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目前肝胆外科护理中发现医疗事故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服务人员态度差导致的,只有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才能使医院获得良好的信誉[3-4]。本文研究显示,采用柔性护理方法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柔性护理不仅能够提高肝胆外科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恢复率,还能够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缓解医患关系,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临床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5]。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

参考文献

[1]董继红,付慧,鲍兰香.手术室柔性管理的成效[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377-379.

[2]尚云青,杨玲春,余捷,等.浅析中医药膳与食疗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及其发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9):82-84.

肝胆外科范文2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瘘;外科治疗;预后;临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biliary fistula in patients with biliary fistula. Methods 64 cases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in January 2015 ~2016 year in September from medical records after concurrent biliary fistula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recorded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comparison of nonoperative and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ymptoms improved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efficacy and mortality,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of biliary fistula cases and precautions. Results Surg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ymptoms improved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patients with non operative therap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2.59%. Non operative therapy was 72.97%,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between the groups (P> 0.05).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biliary fistul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nd lower mortality.

Key words:Hepatobiliary Surgery; Biliary fistula; Surgical treatment; Prognosis; Clinical analysis

瘘是肝胆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1]。一旦发生胆瘘,将会有胆汁溢入腹腔并且在肝下的间隙寄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引发胆汁性腹膜炎,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危及其生命安全。胆瘘初期可表现为胆汁化学刺激,随后可导致感染,诱发细菌性腹膜炎,甚至并发败血症,导致休克乃至死亡[2]。由此可知,对肝胆手术病例并发胆瘘的原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为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合理的参考及有用的信息。鉴于此,本研究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64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的病历记录进行调查,以期为临床提供此类患者的治疗要点及技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对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4例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病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展开,均于肝胆术后并发胆瘘,经临床检查确诊,年龄≤80岁,病历记录清晰完整,排除存在胆道异常等情况者,已继发其它类型并发症者,如胆汁性腹膜炎、细菌性腹膜炎、败血症者,罹患恶性肿瘤者,随访期间非正常死亡者。64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4.5±10.6)岁,肝胆手术类型:单纯胆囊切除术30例、胆囊切除术联合探查T管引流术20例、胆肠吻合术10例,其它4例。

1.2方法 治疗方法:①非手术治疗:共有37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内容如下:经原腹腔引流,使用超声波引导穿刺后经内镜置管引流,同时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以及生长抑制素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还应给予负压引流,若引流量明显减少可考虑采用常压引流,若引流液性状恢复正常,则应考虑及时将引流管拔除;

1.3疗效判定 将患者综合疗效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痊愈指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指标完全恢复;好转指症状明显好转、体征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是指未达好转标准。将痊愈和好转者记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21.0软件完成。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均采用(x±s)描述,并利用t检验;综合疗效比较采用非参数法检验,死亡率比较借助Fisher精确检验。所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均为P

2结果

2.1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非手术疗法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3±1.2)d和(12.6±2.1)d,手术疗法患者分别为(3.1±0.9)d和(9.8±1.7)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16,P=0.000;t=5.659,P=0.000)。

2.2综合疗效及死亡率比较 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综合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可以将肝胆外科术后胆瘘的原因归结如下:①患者自身体质及原发疾病的影响;②术后所用T管规格型号不合适;③胆管壁供血不良;④胆管副肝管在手术过程中受到损伤[3]。上述诸多因素均可并发胆瘘,不仅影响术后恢复进程,还可产生其它并发症。因此在肝胆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对胆管副肝管造成损伤,还应选择合适规格型号的T管,术后及时给予对症干预避免并发胆瘘[4]。

此外,对于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应当依据发病时间、严重程度等情况及时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案。非手术疗法主要针对病情较轻、发病时间较短的患者,能够经原腹腔引流或者重新置管引流;手术疗法主要针对病情严重、腹膜炎症反应、黄疸严重或胆管严重损伤患者。但二者相比较而言,手术疗法能够及时、彻底解除病灶,对改善预后成效作用更佳[5]。本研究结果中,手术疗法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非手术疗法显著缩短,且前者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后者,说明采用手术疗法效果更为理想。此外,尽管二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手术疗效死亡率低,也间接说明手术疗法的优势。

综上,对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能够促进迅速康复,改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中立.肝胆手术胆瘘的外科治疗措施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12-1513.

肝胆外科范文3

关键词:肝胆外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

所谓的快速康复理念主要是在采用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处理围手术期的优化策略,使患者能够得到快速康复,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的处理理念。患者在经历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容易导致机体产生高分解以及各种炎症,从而提升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1]而利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仅能可以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行降低,并且也促进患者的术后护理治疗。本文选取80例肝胆外科手术,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术后变化情况,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份―2014年2月份接诊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3.5±5.2)岁。胆囊结石患者35例,原发或者继发肝总管结石28例,胆囊息肉患者11例,左肝囊肿患者3例,左肝血管瘤患者3例。8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排除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个40例,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因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手术之前告知家属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其中,护理内容主要包括:(1)手术之前对患者讲解FGT,将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以及解决措施告知患者;(2)患者在手术之前6h禁食,在手术前天晚上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1000ml,次日早上口服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3)在手术开始前放置尿管,次日拔出;(4)在手术过程中要保证室内温度,避免患者受凉;(5)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量;(6)手术后的第1d帮助患者进行活动,第2d指导患者进行活动。第3d陪同患者进行活动。[3]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以及术后治疗费用,对两组患者的优劣性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均匀X2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其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通过观察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下床时间、饮食时间、排气时间中都比对照组要短,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要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发生并发症患者有15例,占37.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有8例,占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观察指标统计表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统计表

3、讨论

近几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经成为了当前医疗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肝胆外科围手术期在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给患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时间,并且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也得到缩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患者在术后要控制输液容量,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各种恶心、呕吐症状,并且要积极鼓励患者及早进食,早期进行下床活动,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根本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5]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患者要短,并且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对较少,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积极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帮助患者在术后快速治疗,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病痛,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02:39-40.

[2]沈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3:264-265.

[3]张兴桂.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2014,10:221-222.

[4]雷祥.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

肝胆外科范文4

关键词:腹腔镜; 肝胆外科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01-01

腹腔镜手术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反应轻、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近20年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从来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像腔镜技术这样深刻的影响着外科医生的观念和手术方式。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多种腹部手术能够安全地在腹腔镜下实施,并具有传统手术方式所没有的优越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代表的腹腔镜胆道手术,是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腹腔镜手术;相对而言,腹腔镜肝脏手术、胰腺手术由于手术本身技术难度高、风险大,发展较缓慢,目前仅能开展一些较简单的手术,总体上还处于发展成熟阶段,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器械的改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腹腔镜肝脏胰腺手术将很可能成为腹腔镜外科的下一个发展热点。本文就腹腔镜肝胆胰脾外科手术进展作一评述。

1腹腔镜肝脏手术

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已从起初的局部切除向较大范围的如肝段、 联合肝段、肝叶,甚至解剖性半肝和扩大半肝切除发展。已报道的腹腔镜肝叶切除适应症包括[1-3]: ①血管瘤;②结节性增生;③肝脓肿;④多发性囊肿;⑤肝细胞腺瘤;⑥肝内胆管结石;⑦活体供肝的切除;⑧肝脏恶性肿瘤等。在我国,肝内胆管结石是近几年和以后腹腔镜解剖性肝叶切除的主要适应症,尤其左肝外叶。虽然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但在我国原发性肝癌8 0%左右伴肝硬化,在选择病例上应十分慎重。进行腹腔镜肝叶脏切除的理想病灶位置是肝脏病变比较小,主要局限于I- V段。术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扩大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适应症。在开展之初,也可选用手助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技术。

2腹腔镜胆道手术

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 术式,适应证已由原来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扩大到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萎缩性胆囊炎、亚急性胆囊炎甚至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疾患。但LC的适应证因设备器械条件、手术者的经验及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国内LC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国外报道相比无显著差异。LC术中避免胆道损伤至关重要,必须要求每个病例显露出胆囊管、 肝总管和胆总管,做到万无一失;同时也可避免过长管残留,一般来说显露胆囊管、胆总管容易,而肝总管不易显露(尤其肥胖者),这时可以采用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肝总管;这种方法显露“三管”容易,且不易造成损伤,可以避免胆道损伤的发生。术中胆道造影也可以明确三管关系,而且术中胆道造影尚可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

3腹腔镜胰腺手术

由于胰腺为腹膜后器官,解剖位置较深,而且紧邻门静脉、肠系膜上血管和脾血管。胰腺手术一直被视为腹部外科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之一。目前 腹腔镜技术被大量应用于腹部外科,但腹腔镜胰腺外科手术发展仍比较滞后, 虽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手术器械的改进,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应用范围、普及程度非常有限, 在整个腹腔镜外科中, 成为仅次于肝脏手术的又一大难点。

4腹腔镜脾脏外科手术进展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①内科治疗无效的部分血液病: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血性贫血和霍奇金病等。部分血液病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其症状可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②脾脏良性肿瘤: 如脾淋巴管瘤、脾血管瘤等。可行腹腔镜肿瘤切除、脾部分或全脾切除。③脾恶性肿瘤: 如脾血管肉瘤、恶性淋巴瘤等。脾恶性肿瘤是否适合应用腹腔镜治疗,至今仍有不同意见。在切除脾脏的同时,应注意脾包膜的完整及脾门周围淋巴结的清扫及放疗、 化疗等综合治疗。④脾损伤: 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估计出血不迅猛, 在腹腔镜下行脾修补、部分切除或全脾切除术。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既往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胃镜检查有重度的胃 底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 A级或B级,在行脾切除时可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是近几年我国腹腔其次在手术方式的拓展上, 随着技术方法及手术器械的更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望摆脱以往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率高的情况。

目前,腹腔镜胰腺手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在手术的推广应用上,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胰体尾部切除等相对较简单的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将逐步提高,有望在条件较好的地市级医院推广;其次在手术方式的拓展上,随着技术方法及手术器械的更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望摆脱以往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率高的情况,在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开展,并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Cheng J, Hong D, Zhu G, et al.Laparoscopicp lace ment of heparery in fusion pumps: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and early results Ann Surg Oncol, 2004,11;589-597

肝胆外科范文5

【关键词】肝胆外科;腹腔感染;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30-0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肝胆外科手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一方面肝胆疾病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带来了腹腔感染成了困扰医护人员的另一难题。感染的发生率高,发展速度快,如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极易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根据我科室对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菌的调查,进一步分析探讨针对肝胆手术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64例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患者中36例为男性患者,2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9~71岁,平均年龄为41,7岁。64例患者中9例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14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15例,胆肠、胃肠吻合术患者6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3例,胆肠重建术患者2例,其余15例为其他手术。

1.2方法

对出现腹腔感染的患者行血液及引流液培养,如有包裹性积液应在超声引导下抽取引流液进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为腹腔感染。

1.3结果

全部患者中单纯腹腔感染47例,混合腹腔感染17例,单一性菌占腹腔感染的主要类型。送检的标本中,病原菌检出的结果显示,腹腔感染病原菌株数最多的是粪肠球菌25例次、大肠杆菌18例次、屎肠球菌11例次。详情见下表:

2 讨论

2.1 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上给与患者治愈的自信心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各项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顾虑,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②饮食护理中,术后患者可以进食后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可给与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以增加营养上的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早期应及时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以提高机体对手术刺激的耐受力,维持机体的免疫功能。③鼓励患者多进行活动,早期不能下床者应锻炼床上活动,患者适度锻炼能够改善全身情况。④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准确记录出入量。⑥对于高热患者的护理,每30min测量一次体温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8.5℃的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方法,体温高于38.5℃的患者可考虑药物降温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不适。⑦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无堵塞、扭曲等现象,每日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状,引流不畅时积极查找原因。如需取引流液做细菌培养,留取标本时应注意无菌操作。⑧患者应腹腔感染造成的切口渗出物增多者,应加强对切口的换药处理,必要时采用负压引流管。若伤口愈合欠佳可适当涂抹外用药,保护周围皮肤,亦或采用理疗手段防止周围皮肤损伤。⑨根据腹腔感染的病原菌特点,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做适当调整。

2.2 发生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可能与年龄、肝脏疾病、其他消耗性疾病、导管所致的感染、手术的创伤、以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抵抗能力越低,越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害;肝胆外科术后的患者肝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损害,个别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的损伤加大了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机率;个别患者除肝脏疾病还伴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至于诱发腹腔疾病的发生;肝脏手术手术影响,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的类型、手术时间以及复杂程度成正相关[]。另有报道[],医生手术的熟练程度与技巧、术中动作轻柔与否、切口局部的情况等也易引起腹腔感染;术后患者留置引流管、导尿管等创伤性损伤,都可能是引起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另一点诱发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还与术后抗生素不规范使用有关。

2.3 预防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

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术后腹腔感染的护理我们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方面严格把关,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时刻具有无菌意识,病房管理应注意定期紫外线消毒、通风换气;加强对患者的支持疗法,增加患者的营养补充,指导患者采取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加强对口腔的护理;术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避免过多无效的传递;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及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术后患者的床头桌、病床等每日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并加强监测;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各项操作需严格无菌;尤其注意加强管道的无菌保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深呼吸,定时给予翻身、拍背协助咳嗽排痰,部分患者遵医嘱给予雾化治疗。 严格监测发生感染的征象 加强体温、全身症状以及各引流情况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鼓励早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肝胆术后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对手术应激的耐受力,维持免疫功能及自身的抗体水平。

3 小结

肝胆外科手术发生腹腔感染的机率大,其相关因素可能包括疾病因素和医院因素,因此能够有的放矢的控制腹腔感染的发生是肝胆外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任,临床将常规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少诚,史宪杰,梁雨荣,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1,5(2):217-220.

肝胆外科范文6

关键词:实习;外科;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医学教学改革对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逐渐显现出对医学生实习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滞后性这一不足[1]。教学内容和方法逐渐不适应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复杂的医学学制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的不确定性。

作为从学生向医生角色重要过渡的实习生阶段,对培养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以所在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外科学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实习教学改革探索,就今后外科实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一初步探讨。

1外科实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受国内社会环境、医疗环境以及各教学医院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实习、特别是外科实习课堂教学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1.1临床实习时间有限,见识疾病数量不一 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多采取在各科轮转的形式实习,在单科的实习时间多为数周。以浙江大学医学院肝胆胰外科实习为例,医学生在肝胆胰外科实习时间为3w左右,在此较短时间内无法完整见到肝胆胰外科的常见疾病;而且各个教学医院资源不一,在各个季节疾病发生频率也不同,导致实习生在实习期内无法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实习病种。

1.2实践操作欠缺 医学生学习刻苦,往往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训练机会偏少[2]。除外上面提及的实习时间受限以外,其它影响因素还包括:受我国国情和整体医疗环境影响,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实习教学[3];教学医院的医疗任务和就诊患者数量多,临床工作强度大,各种文书工作等大强度临床工作挤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

1.3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医学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落后于前沿的最新医学知识3~5年。处于本科阶段的临床医学生在传统的"教与学"模式下,其往往处于长期被动学习的状态。如果一味依靠教材,就会导致其学到的内容滞后于医学发展速度,而且在临床思维上缺乏创新性[4]。此外,学生初入临床,如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以引导,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减退。

1.4教学模式单一,带教队伍不稳定 在传统的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多为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课,学生听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的东西相对有限,而且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学医院的带教考核信息化、量化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带教队伍素质不稳定进而导致实习带教质量不尽人意。

2我院肝胆胰外科实习课堂教学的改革措施与今后方向

面对上述问题,本学科在郑树森院士的带领下,结合"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以提高实习生主动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为突破点,在肝胆胰外科实习教改方面逐步探索以下课堂教学改革措施并初获成效。结合院士查房病例库的典型病例,建立肝胆胰外科实习教学病例库;探索医学前沿知识的English topic课堂演讲,能有效优化实习内容;最终探索建立"病例讨论理论授课多媒体教学及操作演练英文文献查新补充汇报"的肝胆胰外科实习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

2.1授课形式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2013年,本学科探索性地根据各批实习学生的人数,以小组授课模式为主(每次上课约5~10人),通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选择典型病例,将纯理论授课改革为以病例探讨为起点,实习生英语汇报肝胆胰外科典型的临床病例,内容包括病史、过去史、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相关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开放式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种授课形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于课堂教学,从既往在课本中学习疾病转为直接从临床病例中学习,主动式的学习让其记忆更牢固,思维更加容易积极调动起来,英语病例简报更是强调了实习生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学习。

2.2授课内容改革,精品典型病例 由于实习学生已在学校接受相关理论大课学习,实习期间的理论讲解避免"大而全",改为针对典型病例的"精耕细作"。科室以建设肝胆胰外科疾病的电子书包为抓手,在授课前充分依托网络将PPT课件提前上传科室网站,便于学生预习并准备问题。以学生为主导,每次安排一位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同组其他学生补充。授课结束后,教师针对目前临床实际补充理论内容,特别注重学生答疑为主。学生主导授课以及生生互动的课堂交流模式提供了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

2.3多媒体教学及临床操作演练 在国家数字卫生教材改革项目的资助下,本学科已开始建立外科学"电子书包",并探索建设临床操作标准化视频库。建成以后将包括两个视频库:①肝胆胰外科的疾病病例库,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胰腺癌,胰腺导管内状粘液性肿瘤等常见的和非常见的病例,病例库内容包括:典型病例,疾病理论教案,治疗过程,手术录像,治疗结果等。②肝胆外科临床技能标准化视频库。摄制肝胆外科的规范化临床操作技能录像演示,让学生进行1对1的互动演练,并对该疾病进行外科手术录像的观摩,在过程中可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兴趣。

2.4自主学习能力改革,英文文献查新训练 针对授课内容中的典型疾病,授课教师引导性地提出一些疑问,如该病的最新临床诊断新方法,最新的预后诊断技术,近期出现的新治疗方法等等。带着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主动查阅最新SCI文献和成果,对综述和荟萃分析和最新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学习,以PPT的形式进行英文汇报演讲。

2.5规范带教制度,加强带教团队的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教学改革进程中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5]。合格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力量的核心。本学科在医院教学部的统一管理下,组建了一支合格标准化教学团队,规范化肝胆胰外科带教制度和规定,完善考核制度,团队人员必须获取带教资格并定期培训和考核;每年派出团队中的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医院和学校的临床操作技能竞赛,团队的教师均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此外,每年选派教学团队青年骨干参加英国爱丁堡皇家学院-香港外科医学院联合会员资格考试,加强教学国际化建设。

3结论

医学生的实习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与未来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医疗队伍的稳定性和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休戚相关。提高医学实习课堂教学质量的努力没有终点,应本着大胆探索,反复论证,谨慎实施,注重实践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本文是在肝胆胰外科实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一些初步尝试,期望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外科学实习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俊虎.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医学生临床实习状况与应对思考[J].海南医学,2013,5(10):1545-1547.

[2]王怡栋.对中国实习医生制度优化的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9-20.

[3]王慧萍.强化医学实习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现代医学2006,4(3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