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库存现金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1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硬币和残币堆积。农信社地域覆盖广,地理位置偏远,营业网点多分布在农村地区,经济、交通、市场、文化、观念、素质等因素导致硬币和残币市场流通难,呈现出堆积现象。一是硬币投入难度大,市场使用率低,投放少,回收多。由于硬币携带不便,真假难辨,容易丢失,在农村使用渠道单一,群众对硬币有较大的排斥现象,硬币回笼数量远远大于投放数,致使现金库存量增加,囤积现象凸显。以我社(四川省岳池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全辖共48个营业网点,其中地处农村网点达37个,目前我社硬币的数量已达10万余元之多,存放时间长达1年以上。二是残币数量多,损坏程度大。由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市场体系、居民素质、现金交易频繁等因素,致使残币屡现不止,屡缴不尽。按照人民银行残币管理规定,金融机构所兑换的残币需成捆后才能上缴,但由于币种的多样化,加之人力资源短缺,数量不够的未成捆残币就只能积压在库房内,日积月累,导致农信社现金库款量不断增加,既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减少了收益。
(二)库存量限额难以预测。一是农村信用社面向“三农”,服务面广、对象多,业务品种繁、金额大,现金供给时间不固定,需求不稳定,无形中给管理部门对各社库存限额核定增加了难度。二是资金结算渠道欠完善。随着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等网络汇兑业务的开通,农信社的资金结算效率、功能较以往大大增强,但由于属于农信社自己的、具有现代化支付功能的银行卡迟迟未发,这就增加了习惯用“卡”办理跨行、跨区域业务的客户使用现金的频率。三是现代化支付结算业务未有效推广。广大群众对新的现代化支付业务了解不明白,理解不深刻,使用不信任,没有形成利用新科技结算工具的良好社会氛围,致使农村地区市场交易中现金交易仍占主流。四是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锐减,而资金需求量呈增长趋势,客观上增加了农村信用社库款管理压力,这些都给准确核定库存限额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库存现金申报方式安全隐患较大。现阶段信用社普遍采取电话申报、钞车押送方式解决库存现金余、缺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上升了经营风险。
1.电话申报存在隐患。一是容易泄密。一方面,信用社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进行现金申报时,柜台外难免有客户存在,申报金额、时间等信息易泄露,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在科技时代,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听,进而可能诱发高科技犯罪。二是容易出错。利用电话申报,准确度有依赖电话线路的好坏,容易出现金额、时间、调入或调出等要素错误的情况。一些信用社为了不泄密,采用编译密码的方式进行申报,但密码编译的复杂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进而也就可能增加差错率。三是责任明确较难。电话申报时主要靠姓名询问或话筒声音判断申报人,乱报姓名的情况不能完全排除,失声情况难免出现,一旦出现误报、谎报、乱报等违规情况,责任明确及追究难度较大。
2.钞车押送风险较大。一是钞车的现金配送、调运任务繁、时间紧、责任重,且农村地区交通条件较落后,地形复杂,多山路,雾雪天气、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因素潜在着较大的安全事故隐患。二是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山多树茂,给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制造了条件和环境,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案件风险不容忽视。
二、对策与建议
(一)减少库存现金不合理占比。一是加强硬币使用宣传,发挥社会各界联动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硬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形成“硬币纸币都一样,同样都是人民币”的观念认识,积极为硬币流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实现农村地区纸币单一流通进一步向纸、硬币混合流通转变。二是加强硬币调剂管理,根据库款的票面结构,及时向人民银行反映征求支持,帮助把硬币向经济发达地区、大都市进行输送流通。三是加强残币的整点和回笼工作,对成捆的残币及时上缴,确保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未成捆的进行规范化清理和搁置,提高库款管理水平,优化库款现金结构。
(二)按季核定库存限额。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使信用社的现金收支状况呈现出规律性特征,如春耕时节现金投放多,回笼少;秋收时分现金回笼多,投放少。为减少不生息资金的占比,根据现金收支的规律性特征,分析撑握规律,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改变信用社库存限额的一年一定规则,按季、按客观需要核定库存现金,减少累赘占款,降低库款管理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增设sc6000系统库存现金申报交易。随着全省各地sc6000综合业务系统的陆续成功上线,信用社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建设不日而语,但现金调送申报交易在此系统中却未有涉及。试想,如在sc6000系统具备现金申报功能,利用网络进行调送申报。如此以来,文前所述的易出错、责任追究难、信息易泄露等现金调送风险就游刃而解,人力资源也将大大节省。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现金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和财政监督,有效地堵塞政府支出管理上的漏洞,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03年我市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全市近300个预算单位分批依次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围,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随着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市集中支付工作的配套制度、工作流程亟待完善的问题日益突出。下面将结合工作实践,着重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中的现金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目前现金管理中存在问题
以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为核心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从制度上、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改革后,财政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财政直接支付指财政部门根据部门预算和预算单位的支付申请,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提供者或用款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指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的授权,在批准的额度内,自行开据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由于财政授权支付允许单位提取现金、自行办理资金支付,决定了对其管理和监督的难度增加。
(一)现金管理的主体缺位
由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保持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主体地位,不改变预算单位级次,不改变预算单位对经批准的预算资金使用权,不改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权及会计核算职责,因此,由谁来行使资金的监督权成为现金管理模式构建的首要问题。《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开户银行依照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实践中,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根据财政的协议进行柜台监督。但是,开户行与开户单位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特别是在金融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预算单位在受到开户银行管束时,很容易采取转移资金、撤销账户等手段来“倒逼”银行放松监督甚至放弃监督。由此,出现个别银行对预算单位的大额提现登而不审,甚至“出谋划策”,帮助用款单位虚填支付用途,也就不足为奇了。很明显,财政、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设置在现金管理领域实际上是缺位的。
(二)管理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我国现金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仍是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条款已经过时,对当前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做出规定,给现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很多方面都需要对财政资金制订更为具体的管理规范,比如严格控制专项资金的投向,专款专用。为了加强对单位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财政部门对现金的管理尚需补充、完善。
《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中规定:“预算单位需要从银行支取现金时,必须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从零余额账户提取”,但对预算单位提取现金的数额未做出具体规定,对现金的用途和流向难以实施有效监管。我省关于现金管理的规定可散见于一些会议、通知,例如,《河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资金首府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财政授权支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冀财库[2004]10号)规定:预算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现金支出的管理,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根据实际用款需要提取现金,不得无故提取现金、大量库存现金;银行要严格按照财政厅批准的用款额度及《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受理预算单位的现金结算业务。但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中,仍不断会出现各种关于现金管理方面的业务因缺乏具体依据而难把尺寸,不利于集中支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预算部门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预算单位的财务活动集中于资金运用上,财务管理的重点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预算编制中项目不能进一步细化,且项目执行过程中确需提取现金或有小额零星开支的,实行财政授权支付。对于这部分资金,如果预算单位缺乏加强财务管理的自觉性,不能严格执行预算,通过零余额账户实施现金管理将存在隐患。
比如,一些预算单位提取现金后,具体支用时存在不同项目之间的挤占,不能做到财政资金专款专用。在工作中还发现,个别部门因财政不允许将资金转出零余额账户,就采取提现的方式绕过财政监督,备用金的管理亟待规范。可见,如果预算单位不加强财务管理,势必影响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
二、对进一步加强现金管理的思考
预算单位年现金使用量原则上不得超过公用经费预算的10%,且单次或当日累计提现不超过5万元。年底未用完的现金,应于12月28日前退回零余额账户。个别现金使用量较大的预算单位,可适当提高现金使用比例,具体比例由财政部门确定。随着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预算单位现金使用量应逐步压缩。
(一)预算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要求,将现金支出严格控制在以下范围
一是按规定支付给临时聘用人员(连续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个人劳务报酬(含讲课费、稿费等);
二是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非本单位职工个人的各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资金;
三是工作人员到乡镇出差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四是按规定退还个人的现金缴费;
五是因抢险救灾、救济、抚恤、慰问等,需要使用现金支付的支出;
六是社会保险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部门按规定支付给个人的保险赔付金、离退休人员报销的医药费;
七是支付给个人的一次性劳务报酬;
八是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九是在个别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商业服务网点发生的、金额在5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十是经省财政厅确认,需要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
上述所列支出,应优先选择公务卡(银行卡)或转账方式支付,尽量减少现金支付。
(二)强化财政部门对现金管理的主体地位
首先,明确财政、国库和银行之间的委托――关系,财政部门作为为委托人,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加强现金管理,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真正达到按部门预算控制预算执行过程,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其次,严格审核预算部门向下属事业单位、相关社会团体的资金划拨。除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外,预算单位严禁从零余额账户向本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确因特殊事项须划拨的款项,财政部门应该完善审批程序,从严把关。最后,为防止现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外部循环,应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省直部门预算执行等专项检查,坚决查处财政违法行为。财政部门有权审查预算单位现金账簿,尝试财政与预算单位签订备用金管理责任书、公务卡结算管理等办法。
(三)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实施的政策环境
高效的现金管理是以国库集中支付为前提的,因此政策环境的创建十分重要。虽然我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走到全省前列,但仍存在向纵深方向拓展问题。应继续向未实行改革模式的预算单位延伸,并进一步推广公务卡制度、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资金拨付效率;推动县级由财政集中支付向国库集中支付模式转换。
(四)优化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结构
逐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范围。现阶段,除财政统发工资和政府采购外,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还包括设备购置费、网络建设费等专项公用经费、大专项资金以及未实行改革的二级和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经费项目。同时,为了发挥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能动性、满足单位财务灵活性的需要,财政授权支付成为重要补充,但需要严格界定资金支付范围,与财政直接支付协调发展。其次全面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稳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及规模;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研究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文件范本和评标标准,规范政府采购招标工作。
(五)规范财政预算编制,完善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机制
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对节约财政资金,规范省级支出预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已建立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专项业务经费支出定额、县乡基本支出保障定额等三大支出标准体系。特别是,明确划分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界限,防止公用经费变相对专项资金的挤占、挪用,比如专项业务检查费等项目被用作人员、公用经费的补充资金。
(六)完善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尝试在国库支付系统中设置部门预算数据库,有利于国库支付机构准确、及时拨付资金,为建立涵盖预算指标、预算执行、决算与绩效评价等财政核心业务功能的“大平台”准备条件。提高对预算执行的监控水平,强化实时动态监控,设置专门的现金审查功能模块,动态提供统计分析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大额、违规提取现金等问题。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3
(一)坐支现金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开户单位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因特殊情况需要支付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二)随意的现金交易,现金交易频繁
随意使用现金,现金交易频繁。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支付个人劳动报酬和各种劳保、福利等零星支付可使用现金外,开户单位之间的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但目前情况是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极为随意,甚至承包企业和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携带巨款外出结算。
(三)白条抵库严重
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发生白条抵库可谓家常便饭,这些白条多为领导临时应酬、内部职工和推销员等出差或办其他事而借款。不仅借款时间长,而且有些款额高。笔数也很多,个别出纳利用时间差将库存现金挪作他用,二用白条抵充现金有时甚至不能收回外借现金,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四)无库存现金限额
按规定,开户银行原则上已开户单位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其库存现金限额,一年核一次。开户单位如在几家银行同时开户,应以一家开户行核定的限额为准,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是亡,在多头开户情况下,企业不愿主动和执行规定,而银行也不去过问,开户单位多头开户多头提现,库存现金远远超过限额,对于多出的部分从不主动、及时地交送银行。企业内部也不对存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
(五)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
储蓄存款有“随存随取,款额不限,灵活方便”的优势。因此,部分单位为保证不合理地支付现金,便将公款以个人名义私自存入储蓄所,而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调查,在储蓄存款净增加额中,有的企业公款私存占1000万元左右,高的达到3000万元。保留账外公款俗称“小金库”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不准搞“小金库”,可现实中一天也没有停搞过,且越演越烈,呈扩张态势。现在每个企业,甚至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都有或大或小的“小金库”,小则上千元,多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形成的方式之多,手段之隐秘,影响之深,给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库存现金管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缺陷因素
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1988年颁布实施的,时隔七年,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条例》本身着实存在不少缺陷,有待完善。①《条例》没有将承包单位、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考虑在内,伴随这些开户单位迅速发展,数量众多,现金结算有增无减。②现金使用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与人民币作为无限清偿货币应用于一切债权债务的清算实际情况相矛盾。③结算起点1000元偏低,阻碍了正常的商品交易。④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库存现金限额,在物价大幅度上涨情况下,通货膨胀已严重偏离实际,根本不够周转使用。《条例》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现金管理的各种问题伴随经济发展而越发突出。
(二)经济成分多元化因素导致管理出现异化。
改革以来,城乡集体,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全国私营、乡镇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三分之一,它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对现金的需用量。私营、乡镇企业的基地在,其原材料、半成品等来自农户,而这些商品的购进绝大部分是现金交易。
(三)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企业间的商品交易中的现金收付比重上升,一些紧俏商品,原材料等非现金不供货,而以现金结算的价格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便宜。但是现阶段我国银行结算制度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资金结算在途时间过长,很不利于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令企业深感头痛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影响企业遵守国家现金管理政策。
(2)监管因素。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现金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制度不全和措施不力使其对辖区内所发生的违规事例处理很不及时,即使最后得到了处理一般也只限于“下不为例”而已,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三、解决企业库存现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遵守国家规定的库存现金使用范围
有关制度规定,企业可在下列范围内使用库存现金: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动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技术、体育等各项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家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开支;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的其他支出。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设
要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以修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为例:
1.适当宽限现金使用范围,如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不便利,生产或市场继续,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和必须使用现金的允许使用现金。
2.调整增加结算起点金额。建立采购与通胀率挂钩的现金结算起点的调整机制,实行弹性结算起点金额制,或实行固定结算起点金额制。
3.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对开户银行以放松现金管理为优惠条件吸引开户单位,由当地当地人民银行查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并追究所在单位行政领导责任。
4.建议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增加“单位信用卡套取现金”这一内容,并在《实施细节》中同时增加相应的处罚内容
(三)正规化现金的管理程序
1.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公司经银行核定了库存现金限额后,必须严格将库存现金控制在核定的限额内,超出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送存银行,如库存现金不足限额的,可向银行提现,不得在未经开户行准许的情况下坐支现金。
2.严禁私设小金库。私设小金库是一种违法行为,隐瞒收入、偷逃税,对国家和公司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不仅影响公司正常的现金收支,这种不法行为还危害了社会风气。
3.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和完整。除小部分交于出纳手中管理的库存现金,其余的都应放入专用的保险柜内,(但不得超出单位三至五天的库存限额)不得随意存放,出纳员更不得带款回家;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得与私人的现款混在一起,也不得将公款私用、私借;去银行存、取款时,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配备相应的保全人员随往。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4
关键词: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投资组合;Miller-Orr模型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thly treasury cash data of A city for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1,this paper deeply analyses the optimal holding amount and the operation model and proceeds of the treasury cash with the model of Miller-Orr. The result shows that if the treasury cash is plentiful and there will be fundamental condition and probability of treasury cash management by the commerci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which will make the cash management more efficient with the use of idle fund under the guarantee of optimal cash holdings. However,that will impact the central bank’s monetary control. Therefore,measures in terms of better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bank and the finance ministry,improved prediction of treasury cash flow are needed.
Key Words:cash management,optimal cash holding,investment portfolio,Miller-Orr model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1-0038-06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李莉(1968-),女,贵州仁怀市人,中国人民银行遵义市中心支行副行长,经济师。
一、引言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它是国际上政府财务管理的通行做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库存现金逐年增加,为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空间。
目前,虽然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已逐渐进入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以及购买国债为主要形式的成熟操作阶段,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却一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从现实发展来看,实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既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国库闲置资金运用效率的高效途径。虽然传统的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方式使库存现金能按照人民币存款的活期利率计息来获取收益,但该收益较将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方式来说,仍显得太少。因此,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国库资金的运用效率,获取可观的收益。2013年7月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盘活货币资金存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还要求财政部研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就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在分析实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操作方式和收益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调控的影响,旨在为地方财政部门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国库现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01年推广试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库库存的不断上升,国内研究国库现金管理的文献逐渐增多。这些文献从技术操作层面、比较研究角度以及制度分析等多个方面对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雁(2010)在分析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如地方政府理财观念仍较落后,财政风险防范手段不健全,现金投放规模预测难度较大等。高平(2009)认为国库现金管理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现金管理,应将其置于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中进行探讨。他指出,目前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面临两大障碍:一是地方国库保值增值意愿强烈,但目前相关的风险防范和制度规范尚不健全,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应警惕个别地方政府利用国库现金管理干预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防止信贷资金流向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等行业或企业。
王军波(2009)分析了当今世界国库现金管理的三种模式,即中央银行存款模式、商业银行协议存款模式和货币市场运作模式,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将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三种模式收益相对大,而且随着短期债券的滚动发行,将最终形成长期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基准,为实现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他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货币市场调节模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李思敏(2012)总结了中美两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实践情况,并从管理目标、制度规范、账户设置、操作方法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两国进行了比较。他认为,为更好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 应尽快建立真正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选择合理的操作方式,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并优化定价机制。
王俊霞、邓晓兰(2006)认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控和对政府现金资源的妥善管理是现代国库制度的两项重要功能,而高效的现金管理系统对这两项功能的有效发挥起着支持性作用。他们在探讨政府现金管理的基本理论、本质及意义的基础上,运用修正Miller-Orr模型准确地测算出了2006年样本省份国库现金月余额的控制范围,为建立省级政府现金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3)通过比较和选择地方国库最优库存模型,运用Miller-Orr模型分析测算了某市地级国库最优库存,并根据库存现金预测数据测算出最优库存下的投资组合收益率。李晓青(2012)运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了省级最佳库存资金持有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库现金运作方式、期限、规模提出了运作思路。杨青坪、刘莉(2012)运用Barmol模型的扩展模式和Miller-Orr模型,以陕西汉中市为例,对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做出了估算,得出了应积极管理现金的结论。
从目前研究国库现金管理的文献看,学术界对国库现金管理的运作模式、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技术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部分学者运用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地方国库现金的最优库存量,为国库现金规模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鲜有学者进一步探讨国库现金的投资组合和预期收益状况。本文将在运用模型测算地方国库最佳现金持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式和预期收益,为我国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更加有益的参考。
三、实证设计与分析
(一)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的Miller-Orr模型
进行国库现金管理必须要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目前使用的模型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型、BAT模型、现金周转模型以及Miller-Orr模型等。比较这些模型的优劣可知,Miller-Orr模型不仅能够充分刻画我国国库现金需求量难以预测且收支经常波动的现实特点,而且各参数的确定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因此,本文采用Miller-Orr模型。
Miller-Orr模型由Merton Miller和Daniel Orr于1966年创建,适用于测算现金流入和流出每日随机波动情况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该模型的重点在于测算现金管理所需的金额界限,其核心是设定了两个控制界限和一个均衡点,如图1所示。下限[L]是政府一定时期内必需的最低现金持有量,由模型的外部因素确定;上限[H]是最大现金持有量,超过下限[3Z]个单位。如果库存现金超过了该上限,表明政府在管理国库现金方面的低效率或不作为,则必须承担持有超额现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M]为均衡点,即政府最佳现金持有量。当库存现金余额达到控制界限的上限[H]时,可将[(H-M)]的现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以减少现金的持有量,并获得一定的收益;当库存现金余额接近控制界限的下限[L]时,就要售出数额相当于[(M-L)]的有价证券换取现金,以满足对现金的需求。最终,政府的现金持有量会逐渐地向均衡点[M]回归。
图1:Miller-Orr模型
Miller-Orr模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均衡点(又称回归点):M=L+Z
上限:H=L+3Z
平均现金余额:ACB=L+4/3Z
最优成本:C/KZ2+4KZ/3
对上式求Z的一阶导数可求得Z,则:
[M=Z+L=3Fδ2/4K3+L] (1)
[H=3M-2L] (2)
其中,[F]表示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δ]为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K]为有价证券的利息率。
(二)数据说明与变量构造
本文关于A市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库现金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金库A市中心支库。下面对本文公式(1)、(2)中涉及到的变量进行确定,具体过程如下:
1. 国库现金月度波动的标准差[δ]。根据A市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库现金月度余额数据,可计算得到5年间国库现金月度波动的标准差[δ]为18.95亿元。
2. 国库现金持有量下限[L]。以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月度加权平均支出作为国库现金持有量下限。根据A市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国库现金支出数据可知(见表1),近年来A市支出数据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则距离现在越近数据越具有参考价值。为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每年的月度支出均值分配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5个年度数据的相对重要性,构造2007—2011年国库支出的判断矩阵为:
A5,5=(1 3 5 7 9;1/3 1 3 5 7 ;1/5 1/3 1 3 5;1/7 1/5 1/3 1 3;1/9 1/7 1/5 1/3 1)
其次,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权重向量),并计算一致性检验结果,当一致性检验指标[CR=CIRI]
表2:[RI]值
[[n]\&1\&2\&3\&4\&5\&6\&7\&8\&9\&[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
计算可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5.24],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51 0.26 0.13 0.07 0.03)τ],则[CI=λmax-nn-1=5.24-55-1=0.059],[CR=CIRI=0.0591.12=0.053]
3. 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F]。以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的交易成本作为转换成本。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国库现金管理可操作的金融工具较少,同时考虑到国库现金的特殊性(需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安全性和流动性),本文选择以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的交易成本作为转换成本。我国目前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的品种主要有:隔夜、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1年。根据《2011年全国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期限分类统计表》可知,隔夜和7天的交易金额占总交易金额的91.6%,考虑到本文研究分析的是月度国库现金管理及操作,隔夜期限的品种不合适,因此选择7天期限品种进行分析。另考虑到国库现金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参考周彬(2009)的处理方法,设每月质押式债券回购的交易额为近5年加权平均月度支出额的10%,即2.598亿元。分别按照0.005%、0.00025%来计算交易佣金和经手费,则每月交易成本为[2.598*0.005%+][2.598*0.00025%=1.36×10-4]亿元,即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F]为[1.36×10-4]亿元。
4. 有价证券利息率[K]。以全国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的加权平均年利率的平均值作为有价证券的利息率。根据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国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债券回购交易的加权平均年利率数据,对其取平均值得2.72%,由此可得有价证券利息率[K]=2.72%/12=0.23%。
(三)经验结果分析
根据Miller-Orr模型,将[δ]=18.95亿元,[L]=25.98亿元,[F]=[1.36×10-4]亿元,[K]=0.23%代入公式(1)、(2),可得A市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M]为28.50亿元,库存资金持有量上限[H]为33.54亿元。也就是说,当国库现金余额低于均衡点[M]即28.50亿元时,为满足国库资金流动性的需要,需售出有价证券回流或补给资金,以满足国库支付的需要;当国库资金余额高于上限[H]即33.54亿元时,可以将超过最佳持有量[M]的资金进行市场操作,以提高国库现金的收益水平。
由A市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月度现金余额情况可知,2007年全年以及2008年1—7月的库存现金余额并未达到Miller-Orr模型中现金最佳持有量[M],这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财政收入较其他年份有所减少。随着经济逐渐回暖,2008 年下半年库存现金余额均超过了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均衡点①,但并未达到持有量上限,不满足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的要求。2009年下半年以及2010、2011两个年度的库存现金余额均超过了现金持有量的上限33.54亿元,应及时地进行现金管理操作,将库存现金降至28.50亿元,在满足流动性的情况下获取一定的收益。
(四)对库存现金的操作及收益分析
由于国库现金的特殊性,对其操作的原则应是安全性第一、流动性第二、盈利性第三,因此,我国现阶段现金管理主要是采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以及买回国债的方式。两种方式不仅较为简便易行,还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方式中,一般是选择资产质量好、资金实力强以及商业信誉好的商业银行进行定期存款,并要求其提供担保,以增加国库现金的安全性。针对地方中标商业银行的特性,可选择120%的国债作为担保,也可将地方商业银行持有的优质金融资产划入质押担保范畴,如银行承兑汇票、凭证式国债等,进一步丰富质押担保体系;还可开展优质信贷资产第三方转让担保、国库现金管理商业定期存款保险等业务。买回国债主要是从市场上赎回一些跨年度市场流动性差的国债,这样不仅能有效使用闲置的国库资金,还能减轻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国债市场②。同时,还可将国库现金用于发放支农再贷款,这样不仅能减少库存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能有效体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可采取将国库资金介入弥补银行清算头寸的操作方式。该种方式一方面操作方便、程序相对简单,另一方面资金安全性高,并不会影响国库日常支付。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对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支农再贷款以及提前还贷三种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方式③应用投资组合理论,分析不同投资组合所得到的预期收益率。首先对四种操作方式的收益率进行如下确定:
1. 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以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作为定期存款的收益率,3个月定期存款、6个月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分别为2.6%、2.8%④。
2. 支农再贷款。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作为支农再贷款的收益率,3个月和6个月支农再贷款的收益率分别为3.05%和3.25%。
3. 提前还贷。由于财政融资项目的贷款大部分为中长期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以上,因此以现行的金融机构5年以上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6.55%作为提前还贷的收益率。
本文对以上三种操作方式分配不同的权重,构造出三种不同的投资组合(见表3),按照组合收益率[E=i=1nWiERi]计算相应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组合\&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支农再贷款\&提前还贷\&组合收益率\&3个月\&6个月\&3个月\&6个月\&权重\&权重\&权重\&权重\&权重\&1\&35%\&35%\&10%\&10%\&10%\&3.18%\&2\&25%\&25%\&15%\&15%\&20%\&3.61%\&3\&25%\&25%\&20%\&15%\&15%\&3.43%\&][表3:不同投资组合收益率比较]
根据表3不同投资组合收益率的结果,本文选择A市2011年1月—12月的库存现金余额作为投资收益的研究对象。计算可得,2011年A市全年国库库存现金余额均值为60.88亿元,扣除上述Miller-Orr模型中算出的现金最佳持有量28.50亿元,还剩32.38亿元可以进行投资运作。将32.38亿元按照表3中的三种不同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进行估算,可得当年国库现金管理收益分别为1.03亿元、1.17亿元和1.11亿元。传统的现金管理方法,即将现金存于国库并按照人民币存款的活期利率0.35%计算,只能获得0.11亿元的收益,上述三种投资组合的收益分别高出0.92亿元、1.06亿元和1亿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地方国库资金较为充裕,则具备现金管理的基础条件和操作可能。在模型选择上,Miller-Orr模型为确定地方国库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较优选择。运用Miller-Orr 模型测算2007年至2011年间A市国库月现金最佳持有量为28.50亿元,库存资金持有量上限为33.54亿元。多余资金如能分别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支农再贷款以及提前还贷的投资组合操作,可以获得较高的额外收益。
四、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调控的影响及建议
(一)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调控的影响
国库现金管理将通过现金收支和余额变动两个渠道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对货币调控产生影响。国库收入过程对均衡货币供应量是一个收缩过程,而国库支出对均衡货币供应量是一个扩张过程。国库库存余额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基础货币乃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完成的。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即表中的储备货币)和国库库存余额(即表中的政府存款)同属于负债方。根据总资产等于总负债的恒等式,当其他项目保持不变时,基础货币和国库库存余额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国库库存余额的变动将引起基础货币的反向变动,在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下,进而引起货币供应量乘数倍的反向变动。如果国库现金管理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为主,这种操作方式会引起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推高货币乘数。
国库现金管理对利率水平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国库资金通过招标方式进入商业银行时,会增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金供给量的增大会减少资金的融入成本,使市场利率降低;反之,当国库现金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到期收回时,会减弱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这会推高市场利率,市场利率的变动又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取决于借入准备金的收益和成本,即取决于人民银行再贷款与同业拆借利率的利差。当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再贷款利率时,金融机构会选择向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超额准备金;当同业拆借利率低于再贷款利率时,金融机构选择在同业拆借市场借入准备金以偿还人民银行再贷款,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化又会导致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变化,从而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政策建议
国库现金管理要求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国库现金管理是在保障财政支付需要的前提下,提高国库现金的利用效率。中央银行的职责是将货币供应量和基准利率保持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上。因此,在对国库资金进行运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国库资金在进入货币市场时,不能扰乱基础货币供应量,也不能大幅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避免给银行体系带来不稳定因素。为此建议:
一是建立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机制,确保国库资金操作与货币政策操作协调一致。为此,应建立地方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国库现金管理进行磋商和研究,避免国库收支的巨大波动造成货币的急剧紧缩和扩张,减少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二是继续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作为地方国库高效开展现金管理的重要前提,我国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仍存在部分地区仅将部分项目实行集中收付等情况。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对财政资金的统一收支、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实现真正的国库单一账户。
三是建立科学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系统。加强对国库现金收支和余额变动趋势的分析,建立及时、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库,以便在发生较大收支差额时,合理估计国库现金管理的规模,从而为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建立高效透明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包括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以及海关等相关部门的横向数据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沟通,保证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外部力量对资金管理与操作的监督。
五是建立严格的风险监督控制体系,使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始终处于严格的制约和严厉的监督之下,依法明确不同负责人在现金管理操作中的责任,切实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同时对国库资金投资的品种、规模等做出严格规定,防止地方政府借国库现金管理之名、行政府投资之实,发生挪用财政库款、将预算内资金转移到预算外或专户上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注:
①由于全年中11至12月存在大额支付的情况,其现金余额一般较其他月份较少。
②考虑到目前省级及以下尚无国债交易平台(李晓青,2012),本文将买回国债的操作方式换为提前还贷方式进行讨论。
③由于银行清算头寸不足属于突发事件,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且金额较小,本文在此对该操作方式仅作介绍,在经验分析中不予考虑。
④考虑到财政收支以年为单位循环统计,所以投资品种一般选择期限一年以下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磊.基于收益视角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最优库存模式探讨[J].金融发展研究,2013,(2).
[2]郝哲.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的思考[J].金融会计, 2007,(3).
[3]刘春杨, 俞兰.国库现金管理及省级国库库存资金运作方式探讨[J].西部金融, 2007,(9).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5
摘 要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一直困扰着我们,其管理混乱扰乱了国家的现金流通秩序,不仅给资金安全带来隐患,也容易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或者发生商业贿赂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找出原因的情况下,针对目前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为了既要加强管理,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把现金管理工作做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现金管理 问题 对策
现金管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财经制度,它对集聚社会闲散资金,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和制止违纪行为,稳定市场物价,起了积极作用。党的以来,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城乡经济十分活跃。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经济形势,近几年来适当放宽了现金管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有些单位利用搞活经济,进行违纪、犯法活动,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造成不小损失。
一、事业单位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存在现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大额现金支付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虽然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金支付1000元的结算限额已经过低,可操作性不强。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很多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有的单位一次性支付5000元以上现金的业务比比皆是,甚至有的单位一次性支付上万元、上十万元的现金,严重违反了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2.坐支现金的情况严重。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部分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未按照要求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而是直接用于日常经费开支,坐支现金现象相当严重。
3.帐面现金余额过大。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然而,很多事业单位月末或年末的现金余额却很大,帐面现金余额在万元以上的单位不在少数,甚至个别单位的帐面现金余额达到了几十万或上百万。
4.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严禁白条抵库。然而,在审计中我们发现,很多事业单位帐面现金余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在抵库的白条中,有的已经抵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有的甚至没有单位领导审批。部分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化,有的白条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楚其具体情况。
5.少数现金收入不入账或入账不及时。由于当前各事业单位取消了记账会计,只保留一名报账员,会计核算全部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尽管这种体制与《会计法》表象上不冲突,但实际上弊端很大、漏洞很多,主要原因是会计核算中心的记账员对该单位情况不熟,经济活动情况全部取决于报账员实际报账,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实际上是一人经办,缺乏应有的监督。在审计中我们发现,有些单位报账员出现了现金收入不入账或入账不及时,有的长达7个月。
二、造成的直接后果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其危害程度相当大。它是“小金库”产生的根源,是公款私存的“资金保障”,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应引起金融、审计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采取有力措施,并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完善现行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从源头上、制度上堵塞现金管理漏洞。
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不仅为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埋下了的隐患,更为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极有可能造成以下几种严重后果:
1.为个人贪污公款提供了可能。由于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对现金的去向难以控制,经办人员很可能利用管理中的漏洞,通过虚开发票、收取回扣等方式贪污公款。
2.为单位私设小金库提供了便利。由于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就可以通过虚列支出等手段套取现金,从而私设小金库。
3.难免出现挪用公款的情况。由于出纳手中的库存现金过多,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
4.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由于白条顶库现象的存在以及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经常变更,单位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往往弄不清楚库存现金中白条的性质,也不愿去清理收回以前年度的白条。这样,时间一长,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滞帐,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不难看出,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现金管理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1.建立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建议政府在不违反国务院和上级政府、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并完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现金管理制度,并要求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2.组织各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库存现金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并将清理结果报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备案。对清理中发现的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等问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清理出的长期未入帐的收入支出单据要区别情况采取及时入帐或收回的措施;对作为现金抵库的白条要查明性质并及时收回,确实无法收回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对库存现金余额过大的要及时缴存银行。通过清理,应当做到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帐实相符、库存合理以及杜绝白条抵库和长期不入账的情况。
3.进一步明确现金管理职责,保障现金规范化管理。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出纳在现金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单位负责人事前监督、出纳具体负责以及会计事后监督的体制,以确保现金规范化管理。
4.建立现金管理日常监督制度,确保现金管理制度长期有效发挥作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各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不定期对各单位现金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进行严格处罚,以确保现金管理制度的长期、有效执行。
5.尽快将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上升为现金管理法,为强化现金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将以现金结算为主的结算方式改为以银行转账结算为主的结算方式,适当提高现金结算起点,凡是交易额超过结算起点的,必须实行银行转账结算;单位和个人在银行大额存取现金,必须事先到有关部门办理备案手续,银行方可为其办理存取手续;加强现金管理法的宣传,使公民逐步习惯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6.各地银行要加强现金管理,特别是商业划小核算单位,工业开办自销业务,现金周转量大,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单位送存现金提供方便。使现金管理与信贷管理、结算管理紧密结合。对符合国家计划、政策和正常经营的经济往来,在信贷、结算现金使用上,都要予以支持。办理转帐结算,力求简便、迅速、安全,各基层银行要加强柜面监督和事后检查工作。对执行好的单位、银行或个人,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对违反国家计划、政策和现金管理规定的,按以下情况予以制止和给予必要的制裁。
参考文献:
[1]张敏.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不容忽视.经济师.2009(6).
[2]王晓芳.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不容忽视.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库存现金管理范文6
出纳人员岗位职责
1.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工作,做到日清月结。
2.负责保管现金、有价证券、空白支票及银行印鉴卡等有关资料。
3.负责管理银行账户,办理银行结算业务,月终及时对账,并根据需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负责统一管理管理处的发票和收据,做好各下属部门领用和核销工作。
5.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法规制度,不得挪用公款,不得出借公司账户。
出纳员岗位有以下五项职责:
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根据稽核人员审核签章的收付凭证进行复核。
2.对于重大的开支,必须经过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领导审核签章,方可办理,收付款后,要在收付款凭证上签章,并盖收讫、付讫戳记。
3.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核定限额,超过部门要及时存入银行、不得以白条,有价证券抵充库存现金,更不得任意挪用搞坐支现金。
4.严格控制签发空白支票。如因特殊情况须签发不填写金额的转账支票时,必须在支票上写明收款单位名称款项用途、签发日期、规定限额,并由领用支票人在专设的登记薄上签章。
5.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在按规定序时记帐,按日结出余额,核对现金的账面余额是否与当日实际库存相符,银行存款的账面余额要及时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对未达账项,要及时查询。
出纳职责
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出纳员应严格遵守现金开支范围,非现金结算范围不得用现金收付;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超限额的现金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现金管理要做到日清月结,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每日下班前应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对;银行存款账与银行对账单也要及时核对,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银行调整。
3、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时,要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再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编制的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4、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汇、购汇制度的规定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外汇出纳业务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外汇出纳也越来越重要。出纳人员应熟悉国家外汇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结汇、购汇、付汇;避免国家外汇损失。
5、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为其它单位办理结算。这是出纳员必须遵守的一条纪律,也是防止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的重要方面。出纳员应严格支票和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从出纳这个岗位上堵塞结算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