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方程应用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方程应用题范文1
一、教材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解各种类型的方程或方程组时,都要进行由相应的应用题如何列出这些类型的方程或方程组这一步,这是因为它既是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按课本安排出租车计费的内容应放在第一节课与劳力调配问题一起讲,但学生进入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本身接受就有一定困难,如果放到第一节一下讲两个类型,学生更接受不了,练习册中又出现了计算水费问题,也需要进行分段计算,于是,我把这类分段计算的问题单作为一节课,作为一个类型去讲。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费和出租车计费问题;
2.通过分析出租车计费、水费中的数量关系,经历运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3.能说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生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用数学的意识;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水费和出租车费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分析问题,挖掘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四、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一节“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验到,还停留在愿意用小学的算术方法解应用题上。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不太理解,因为这些题,学生用算术方法很快就能算出来。所以老师要用找相等关系的方法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去解。
3.由于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好动,爱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用《北京日报》的报道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
学生有时不明白学数学有什么用,本节内容正好与实际联系特别紧密。为了使课堂生动、有意义,我以《北京日报》中的一段报道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本节课中水价的计价规定,属于政府行为,目的是提倡节约用水,正好与现在我们大力提倡节约每一滴水联系起来,起到寓教的作用。例2是与水费计价类似的出租车计费问题,也是与学生实际联系特别紧密的应用题。这两个例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选择这两个例题,课堂上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分析题目,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是那么紧密,生活中离不开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应用于生活,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六、教学程序设计:
1.引用报纸上的报道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引用《北京日报》的关于“北京市水资源匮乏”、“北京市一年漏掉的水相当于新建一个自来水厂全年的产量”的
报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水资源和数学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会充斥很多学生的脑海。于是,我首先问学生:“北京这么缺水,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们说出:“应节约用水”、“节水应从我做起”等等。“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节约每一滴水,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有些城市就采取了阶梯式水价,如果北京市也采取这种收水费的方式你会计算自家的水费吗?”引出例1。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解例1时,首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明确水费怎样计价,引导学生说出“分段计价”,再问学生按不同的单价计价的水量应怎样表示,尤其是超出标准水量如何表示是关键。分析后,列出表格,让学生填表,从而全面地对例1作出了分析,找出列方程的依据――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通过这种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分析应用题要分析“问题中都涉及了哪些量?”、“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如何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列表分析使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更明确,学生易于接受,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整个分析过程作完后,让学生自己写出整个解题过程,并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从而规范解题格式。
例2是出租车计费问题,因为出租车计费也同样需要分段计算,类似于例1,于是我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然后老师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两个例题解决后,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解决过程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反馈矫正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P59/1。这个题还是一个分段计价的计算水费的问题。
4.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本节课的课堂小结设计了两个问题:1.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共同点:由于单价的变化,必须要分段计算。)2.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我的愿望是让学生说出知识上的收获和节水意识上的收获。
5.布置作业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P119/2、P134/10
(2)布置一个选做题(分三段计价):乘某市的出租车起价10元(即行驶4千米以内都需付10元车费),达到或超过4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价1.2元(不足1千米的部分按1千米计算)。超过15千米,加收50%的空驶费。现在小红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支付车费34元。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方程应用题范文2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在数学习题中,所谓的实际问题就是应用题,那么,如何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呢?
在小学时,学生就已学习过用算术法解应用题,到了初中,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要在学生掌握一些数量关系、会用算术方法和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来教学。
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的共同点是都以四则运算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都需要分析题里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然后,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列式解题。它们的区别主要是解题的思路不同。因此,到了初中,应用题的教学,主要是代数解法代替算术解法,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初一学生初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是如何列方程。教学前,可以结合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的教学,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把给定的条件和数量关系写成含有未知数(x)的式子。
2、根据所给的条件,用字母表示未知量。
3、比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设未知数,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这是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由于学生对算术解法的思路已经比较熟悉,开始学习代数解法很不习惯,可能有的学生受算术解法的干扰,列方程感到困难。为此,教学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开始教学时要选择用方程解明显简便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看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同时,结合例题说明用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和步骤,着重说明设未知数x,未知数要参加到列式运算,要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时,要强调说明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与算术法的不同:弄清题意后,不要去想用什么方法求得未知量,而是要弄清谁是未知量,设它为x,并让x参加列式和计算;再按题意的叙述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然后按照找出的数量关系,用未知数和已知数表示出来,组成一个等式,即一元一次方程。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两种思路
根据思维过程的不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可以有综合法和分析法。
1、采用综合法列方程,根据题里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把有关联的量分别组成几个式子,然后再根据题里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量相等关系把几个式子用运算符号和等号连结起来组成一个等式。
2、采用分析法列方程,就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形成一个概括的等式,然后根据题里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分析出能够用已知量和未知量表达这个等式的各个部分的式子,从而列出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密切联系的,在教学生初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把两种方法都教给他们,让他们熟悉这两种思路,在做题过程中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使用。
四、培养学生灵活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1、注意巩固和发展学生已掌握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教学,学习完之后,在学习别的数学知识时,也要加以练习和应用。
2、启发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有时一道应用题,数量间有几个相等关系,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然后加以比较,找出较好的解法。
方程应用题范文3
一、营销类应用性问题
例1 某校办工厂将总价值为2 000元的甲种原料与总价值为4 800元的乙种原料混合后,其单价比原甲种原料每斤少3元,比原乙种原料每斤多1元,问:混合后的原料每斤是多少元?
分析:市场经济中,常遇到营销类应用性问题,这类问题中与价格有关的量是单价、总价、平均价等,要了解它们各自的意义,从而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解:设混合后的原料单价为每斤 [x]元,则原甲种原料的单价为每斤([x]+3)元,原乙种原料的单价为每斤([x]-1)元,混合后的总价值为(2 000+4 800)元, 混合后的重量为[2 000+4 800x]斤,甲种原料的重量为[2 000x+3]斤,乙种原料的重量为[4 800x-1]斤, 依题意,得
[2 000x+3]+[4 800x-1]=[4 800+2 000x]
解得
[x]=17
经检验,[x]=17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x]=17. 即混合后的原料每斤 17元.
总结:营销类应用性问题,涉及进货价、售货价、利润率、单价、混合价、赢利、亏损等概念,要结合实际问题对它们各自表述的意义有所了解.同时,要掌握好基本公式,巧妙建立关系式.这类问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成为中考常考的热点问题.
【练习1】
A、B两名采购员去同一家饲料公司购买同一种饲料两次,两次饲料的价格有变化.两名采购员的购货方式不同,其中采购员A每次购买1 000千克,采购员B每次用去800元而不管购买饲料多少,问:谁的购货方式合算?为什么?
二、工程类应用性问题
例2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8 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共9 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3],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 500元.
(1)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
(2)若工期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由哪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是一道联系实际生活的工程应用题,涉及工期和工钱两种未知量.对于工期,一般情况下把整个工作量看成1,设甲,乙,丙各队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分别为x天,y天,z天,可列出分式方程组.
解:(1)设甲队单独做需x天,乙队单独做需y天,丙队单独做需z天,依题意,得
[ 6([1x+1y])=1
10([1y]+[1z])=1
5([1x]+[1z])=[23] ]
[解得x=10y=15z=30]
经检验,[x]=10,[y]=15,[z]=30是原方程组的解.
(2)设甲队做一天厂家需付a元,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b元,丙队做一天厂家需付c元,根据题意,得
[6(a+b)=8 70010(b+c)=9 5005(c+a)=5 500 ]
[解得a=800b=650c=300]
由(1)可知完成此工程不超过既定工期只有两个队:甲队和乙队.
此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花费10a=8 000元;此工程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花费15b=9 750元.
所以,由甲队单独完成此工程花钱最少.
技巧点拨:在(1)的求解时,把[1x],[1y],[1z]分别看成一个整体,可把分式方程组转化为整式方程组来解.
【练习2】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才能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2天,剩下的工程由乙队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的日期是多少天?
【练习3】
今年某大学在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 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由两位教师分别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教师甲的输入速度是教师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位教师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三、浓度应用性问题
例3 有含盐15%的盐水40千克,要使盐水含盐20%,还需要加入多少千克盐?
分析:浓度问题的基本关系是[溶质溶液=浓度].此问题中变化前后三个基本量的关系如下表:
[\&溶液\&溶质\&浓度\&加盐前\&40\&40×15%\&15%\&加盐后\&40+[x]\&40×15%+[x]\&20%\&]
解:设还需要加入[x]千克盐.根据浓度问题的基本关系可列方程
[40×15%+x40+x=20%]
解得
[x]=2.5
经检验,[x]=2.5是方程的解,即再加入2.5千克盐,盐水的含盐量就能达到20%.
【练习4】
甲容器有浓度为20%的盐水40L,乙容器有浓度为25%的盐水30L,如果往两个容器中加入了等量的水后,它们的浓度相等,那么应加入多少升水?
四、货物运输应用性问题
例4 一批货物准备运往某地,有甲,乙,丙三辆卡车可雇用.已知甲,乙,丙三辆车每次运货量不变,且甲,乙两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为1∶3,若甲,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甲车共运了120吨;若乙,丙两车合运相同次数运完这批货物时,乙车共运了18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分析:货物总吨数和三种车每种车可运吨数均为未知数,但可根据所用次数得到等量关系
[120甲车每次运货吨数=剩余货物吨数丙车每次运货吨数;]
[180乙车每次运货吨数=剩余货物吨数丙车每次运货吨数.]
这两个式子可整理成仅含货物总吨数这一未知数的方程,求解即可.
解:设货物的总吨数为[x]吨,甲车每次运a吨,乙车每次运3a吨,丙车每次运b吨.根据题意可得
[120a=x-120b ①1803a=x-180b ②]
解得
[x]=240
经检验,[x]=240是方程的解,即这批货物共有240吨.
方程应用题范文4
【关键词】列方程 应用题 教法
在边远落后的山区,数学老师有着共同的感受,低年级学生大部分喜欢学习数学,高年级学生大部分厌倦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数学学习,能轻松学习数学的学生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是因为年级越高,数学应用问题越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要求越高,要学好数学,必须突破列方程这道难关,要突破这难关,学生不仅需要坚实的的知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不仅需要学生狠下功夫,多花时间主动去学习数学,而且需要老师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设法诱导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三十年来,我在进行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实际问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由于学生往往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力不够强,所以在列方程时往往感觉十分困难。因此,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结合举例,不断总结实际问题中常见的基本等量关系,使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例如:
百分数问题:分量/总量=百分数
行程问题(匀速):路程=速度×时间
工程问题: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常见的平面图形,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
溶液稀释问题:溶质=溶液×浓度等
由基本的等量关系,加以变形,可以得到相应的其它等量关系,例如:由工程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等等量关系。对于常见的基本等量关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数学意义,设法防止死记硬套。
2.将代数解法与算术解法作比较
让学生了解代数解法的基本思路和优点,同时了解一题多解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就是要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平铺直叙,直截了当地用等式表示出来,在代数解法中可以运用方程的同解原理进行变形来实现应用题的解决。
3.抓住数量关系及列方程两个关键进行教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需突破以下两点:一是设所求量为未知数X,并把其它的未知量用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二是识别反映等量关系的语言,以此寻求题中的等量关系,并选择一个适当的数量关系,简便地列出方程。如何突破以上两点呢?从实践的角度看,在应用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分析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这两个关键环节。
例如:从A地到B地有142千米,一人步行从A地到B地每小时走24千米;此人走了半小时后,另一人从B地跑步向A地每小时35千米,跑步的人几小时后与步行的人相遇?
此题应引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教师和生一起分析题上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用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有关代数式:
A、B两地的路程142千米。
步行人速度为24千米/小时。
步行人先走1/2小时
跑步的人速度为35千米/小时。
所求跑步人的时间为X小时。
第二步,结合图例,把能够导出的数量用已知量未知量表示出来,其中提示学生注意运用行程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图例:
结合图例,很容易列出有关代数式:
步行人所用时间(X+12)小时;
步行人行程24 (X+12)千米;
跑步人行程35X千米;
第三步:分析等量关系,结合图例列出方程:
由图例明显有:
全程=跑步人行程+步行人行程,相应的方程为:
142=35X+24(X+12)(1)
跑步人时间=跑步人行程/跑步速度相应方程为:
X=35X-24(X+12)35(2)
步行人时间=步行人行程/步行速度,相应方程为:
X=142-35X-24×12)24(3)
这样从所列的方程:(1)、(2)、(3)都可以求出跑步人的时间,但通过比较可指出方程(1)简单。
但是有的学生在列方程(2)或(3)时,列出了下面的议程:X=35X/35或X=24X/24这是一个恒等式,求不出确定的解,对此,应向学生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上,如果有两个未知数,就无法通过“路程=速度×时间“求得确定的解。只有当把其中的一个未知量,借助其它的等量关系与另外的已知量有了联系时,才能列出方程求得方程的解。例如,在上述列出的方程(2)中,是借助(1)的等量关系列出跑步人的
行程142-24(X+12)的。这样就使跑步人的行程与已知数142有了密切的联系,所以可求出方程(2)的解。
另外,从这一实例还可以看出,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因为题目中常含有多个未知量,并且同一种等量关系往往可变化为其它的具体形态。因此,解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落后山区初中学生来说,除了在解法上费精力下功夫外,还要把教学重点放在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的思想方法和步骤上。
4.要通过举例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加深理解,深化应用
4.1 审题,弄清题意,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各量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4.2 设定未知量,导出其它未知量的代数表达式。设未知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即把所求量设为未知数;另一种是间接法,即把和所求量相关的量设为未知数。
4.3 找出适当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4 解方程,并且判断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方程应用题范文5
关键词:列分式方程;应用题;列表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168-01
所谓列表,是指列n行n列的表格,一般列三行四列的表格(如表1)。找出题目中的各关键量,把其填入第一行的空格中,再找出题目中的各种情况或过程,将其列入第一列的各空格中。然后找出各种相应的数量(包括已知量和未知量),填入相应的空格中。通过列表,将所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集于一体,能帮助我们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很多典型的应用题,通常有三个基本量,且呈“ab=c”型数量关系(如: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溶液×浓度=溶质;单价×数量=总价)。这类应用题用列表法分析很适用。掌握了这种方法,你会发现解决这类应用题将会是轻而易举。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一、行程问题
例1: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起跑,绕过P点跑回到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事后,甲同学说:“我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根据图文信息,请问哪位同学获胜?
分析: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二、工程问题
例2:某市为了进一步改善交通一拥堵的现状,决定修建一条从市中心到机场的轻轨铁路,为了使工程能恰好提前3个月完成,需要将原定的工作效率提高12%,请探究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个月?
分析:这是一道工程应用题要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基本数量关系为: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
表4
经检验,x=28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原计划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8个月。
三、营销问题
例3:某超级市场销售一种计算器,每个售价48元.后来,计算器的进价降低了,但售价未变,从而使超市销售这种计算器的利润提高了.这种计算器原来每个进价是多少元?
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利润=进价×利润率
经检验,x=8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方程应用题范文6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求未知数.
×=
-=
÷=1
-=
÷=1
-=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格式是什么?
2.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3.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学生试做.
2.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1)(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2)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求的是什么问题?
(3)÷4=90+75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4)÷4-75=90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5)÷4-90=75
提问:等号左边表示什么?等号右边表示什么?对不对?为什么?
3.讨论思考.
(1)用方程解这道应用题,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三种方法都正确?
(等号的左右表示含义相同)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
两点:
变未知条件为已知条件,同时参加运算;
列出的式子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且左右表示的数量关系一致
(3)怎样判定用方程解一道应用题是否正确?(方程的左右是否为等量关系)
4.小结.
(1)小组讨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点?
(2)小组汇报:
①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为特殊地位,不参加运算;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与已知数处于平等地位,可以参加列式.
②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需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用已知条件表示求未知数的量;用方程解应用题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二)变式反馈: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两车相遇?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辆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元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师傅加工零件80个,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2倍少10个.徒弟加工零件多少个?
2.徒弟加工零件45,比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多5个.师傅加工零件多少个?
六、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