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伐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经小雅伐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经小雅伐木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1

关键词: 《诗经》 叠音词 语法结构 语言现象 传承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甲骨文和金文当中没有叠音词,《尚书》中有一些,《诗经》中大量出现。叠音词的出现体现了社会进步和语言发展的必然规律,正如郭锡良先生《先秦汉语构词法》所言:“周代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因此,突破单音的格局,变革构词方式的动力,必然要在汉语内部形成。”《诗经》叠音词增强了乐感,在于它特有的音色与节奏。由于诗歌自身特征更能体现其流动性和韵律性,符合《诗经》特点和押韵需要,在摹景状物、表示动作重复或程度加深方面具有单音词难以匹敌的优势,因此《诗经》中叠音词大量出现。据统计共有359个,使用了655次,为汉语词汇发展传承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叠音词传统语言学称“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或“重文”,今人则称“叠音词”、“重叠词”或“叠词”。组成叠音词的单位既可是语素,又可是词。前者如关关雎鸠中的“关关”;氓之嗤嗤中的“嗤嗤”为叠音单纯词,诗经中大部分拟声词都属于这一类。“惴惴其傈”中“惴惴”,“忧心忡忡”中“忡忡”,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或某种情貌为叠音复合词。《诗经》叠音词大部分是对事物形、神、状、态、貌的刻画,如描写人神态的“君子陶陶,言笑晏晏”;描写动物的“烝然汕汕,有兔爰爰”;描写心理的“悠悠我心,中心养养”。《周南·葛覃》“维叶莫莫”的“莫莫”形容枝叶茂密、难以透光的样子;《小雅·东山》“慆慆不归”、“慆慆”形容长久的样子;《豳风·狼跋》“赤舄几几”、“几几”形容装饰华美的样子;《豳风·鸱鸮》“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谯谯”指羽毛稀疏脱落的样子,“翛翛”指羽毛枯残而无光泽的样子,“翘翘”形容危险的样子;《周南·卷耳》“采采卷耳”采了又采是动作的重复;《小雅·鹿鸣》“呦呦鹿鸣”是声音的延续;《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形容水势大的样子;《小雅·渐渐之石》“渐渐”形容山势陡峭的样子。还有一部分叠音词是拟人和物发出声音的拟声词。如《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中“喓喓”是虫叫声,《周南·关雎》“关关雎鸠”的“关关”是鸟叫声,《小雅·伐木》“伐木丁丁”、“丁丁”形容伐木的声音,等等。从中可以看出,结构上叠音单纯词形式有四种:AACD式;CDAA式;D之AA式;AA者D式。叠音复合词形式有五种:AACD式;CDAA式;D之AA式;AABB式;AA之D式。语法上看《召南·小星》“肃肃宵征”的“肃肃”指行走匆忙的样子,作状语。《周南·兔罝》“肃肃宵征”的“肃肃”指整齐严密的样子,充当定语。两者意义不同,语法功能也不同。《豳风·东山》“蜎蜎者蠋”的“者+名词”是名词性短语属主语后置,叠音词“蜎蜎”作倒置形容词谓语。《鄘风·鹑之奔奔》“鹑之奔奔,鹊之彊彊”、“奔奔、彊彊”分别作“鹑、鹊”的谓语。颠倒语序在《诗经》中也极为常见,是实现押韵的重要手段,比如大量出现的“AA之C”句子——桃之夭夭,泌之洋洋。之是结构助词,翻译过来是“夭夭之桃,洋洋之泌”句中充当定语成分,修饰后面的名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跟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作状语,如《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另一种较特殊的不是直接修饰动词,而是在动名词组或形名词组后面,越过它前面的名词去修辞。如《幽风·七月》“凿冰冲冲”,《周南·兔置》“椓之丁丁”。叠音词充当主语的功能不是很多,《邺风·燕燕》“燕燕,差池其羽”中“燕燕”是名词,在句中作主语,相当于“鸿雁”中的鸿雁。

《楚辞》中叠音词出现192次,除去重复的共130个。《离骚》373句,2490字,用了17个叠音词。《楚辞》中叠音词更多的是强调基本义,凸显事物的特征,让事物显得形象生动。《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岌岌”一词,是“高高”之意,以状“余”戴着“很高”的帽子,突出楚国戴高帽佩长剑的服饰特点。从语法角度看,表程度的递增,高则更高,小则更小,像是特写。“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的“申申”一词,是“一次又一次”,是次数的增多,以“詈”之多,反衬人性之美,表明骚人不随波逐流,志存高洁。量的增多,如“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的“总总”是“多了又多”,与后边“离合”一词形成互文,描述了云朵时聚时散的过程及诗人出走时的景象与心境,可谓风采照人,感天动地。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2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

4、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5、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蝶恋花·答李淑一》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

9、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

1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1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

1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13、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1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1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8、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1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22、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春中田园》

2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2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7、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9、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青溪》

30、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32、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洛阳女儿行》

3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34、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3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3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源行》

38、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相和歌辞·阳春歌》

39、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辛夷坞》

4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4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42、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4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终南山》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45、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洛阳女儿行》

4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47、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送别》

48、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西施咏》

4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5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5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5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5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

5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55、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5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5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5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5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占领南京》

60、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洛阳女儿行》

61、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别》

62、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63、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辛夷坞》

64、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6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66、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67、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

68、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6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7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7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君自故乡来》

7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7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杂诗·君自故乡来》

7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76、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7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7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7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80、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洛阳女儿行》

8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82、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8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

84、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词》

8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8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8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8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9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

9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9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9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

9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95、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三首》

9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97、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清平乐·蒋桂战争》

9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9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10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0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02、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

103、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10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0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3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一之月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豳风。七月》)、“雉离于罗”(《王风。兔爰》)、“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魏风。伐檀》)等诗句就反映了《诗经》时代狩猎行业已经普遍存在了。而“萋兮斐兮,成是具锦。”(《小雅。巷伯》)、“绿兮丝兮,女所治兮。”(《邶风。绿衣》)则又给人们提供了纺织行业历史悠久的资料佐证。除《诗三百》之外,宋代梅尧臣《织妇》“织妇手不停,心与日月速。谁知公侯家,赐帛堆满屋。”、于演《里中女》“吾闻桑中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也反映了中国的纺织行业。

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与我们的祖先很早发明养蚕有关。《诗经》中“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 公侯之事。于以采蘩 于涧之中。于以用之 公侯之宫。”(《召南。采蘩》)就是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它所反映的养蚕行业在后来的诗人笔下也出现过许多次,如:明代诗人高启《养蚕词》“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清人朱奕曾《蚕妇谣》“日间防蚕饥,夜间防鼠咬。保蚕如保婴,刻刻难离抱。”养蚕是为了缫丝,缫出来的丝除了极少一部分留做己用,更多则是被养蚕人卖掉。宋代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缫丝行》“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清朝董恂《卖丝》“初生小满梅正黄,市头丝市咸开张”就很好的说明了丝市行业的普遍性。

众所周知唐代是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茶之盛世,专门从事产业经营的茶商也便应运而生了。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及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等诗句,都反映了茶行的情况。唐代的诗鬼李长吉《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以及早于他的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应物《采玉行》“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则又直接说明了玉石行的存在。从李贺的另一首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硕何足云!”我们则可以直接看出文房用具行的存在及其生产情况。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云:“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而宋代陆放翁《临安春雨初霁》则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二者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说到了卖花这个行业。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4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注释问题;训诂

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亟待提高,这是当今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呼声,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文言文教学。学好文言文,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而要求学生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注解好文言文,讲授好文言文。

对文言文词语和翻译的教学,我们基本上都采用教科书上或教参上的说法或理解,但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存在诸多的问题。同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很少教学生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或是理解文言词义的方法。

1 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

1.1 词义辨析方面:

(1)关键词义含混带过

教材的注解,只介绍其然,不介绍所以然。

如《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教材下的注释,对这一句翻译为:“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这里,对“让”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谦让”。事实上,把“让”理解为“谦让”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让,相责让”,以言辞相责备。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以及《汉书・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顾左右而惊”。这些句子中的“让”,都解释为“用言辞相责备”的意思。

(2)语境义误代基本义

有的文言文篇目词义的注解不是很细腻,把语境义当基本义教给学生。

如《察今》中“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 。“循表而夜涉”文下注为:顺着标记在夜里渡水。这里,对“涉”也没有单独注释。由整句话的翻译可以推出,教材的编委把它理解为“渡水”。《说文》注“涉”,徒行厉水也。在甲骨文中,“涉”指两个脚趾一前一后,徒步涉水。所以,“涉”的基本义应理解为“徒步涉水”,课文的注释不是很细腻,很清楚。

(3)某种意义孤立存在。

如《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文下注:临,面对。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说文》中注:临,监临。俯下身子,面对盛水的器皿照镜子。这种用法,古书中很多。比如《论语・为政》“临之以庄则敬”。皇疏“临谓以高视下也”。《左传・昭公六年》疏:临谓位居其上,俯临其下。

其实,学文言文的词义与学外语有相似之处,某种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他的地方会有相似的解释。新课标也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鉴赏能力。我们认为必须在真正准确读懂字词的基础上才能鉴赏。像“执策而临之”的“临”由“俯下身子看”,引申为“居高临下”,就非常传神地把千里马的悲哀刻画出来了。

1.2 语法判断方面

对词类活用的判断,教材中往往有错误或不准确的表述。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文下注:朱亥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子打死晋鄙。此处把“椎”注为“一椎子”,不准确,此处的“椎”,应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用铁锤。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作作状语的例子很多,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兄”;“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中的“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中的“犬”,这些词语都是名词作状语,可解释为“像……一样”。

2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准确理解文言文应沿循训诂的研究精神,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考证字句在语境中的准确解释。

所谓训诂,按照黄侃先生的说法,就是“解释”,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语解释古语。训诂方法除了常用的形训、音训外,义训。这里主要说一说义训。义训,就是直陈词义,而不借助于音和形。(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四川大学张永言也认为,形训、声训以外的训释字(词)义的方式都属于义训。义训的依据主要有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1援引已有的训诂的结论

如《史记・李斯列传》:“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中的“税”,应该解释为“脱”。依据的是:郭注,西汉杨雄《方言》:“税,舍车也。”“税犹脱也。”

读文言文,有时碰到选择义项的问题,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的解释。

如《左传・文三》“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此处的“封”,《左传》杜预注:封,埋藏之。东汉贾逵说:封,识之。两种义项,都可以说得通。但在这个语境中,只能取其一。刘文淇《疏证》引朱骏声说:崤败在僖三十三年四月,封尸在文三年。阅三载之久,岂尚有可以埋藏之尸?唯表识其地而已。可见此处的“封”,可解释为“立碑作标记”。

2.2利用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2.2.1观境为训

观境为训也叫“据文定义”,即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义的准确含义。所谓语言环境,指一个词所在的上下文(本句、邻句、全篇等),乃至整部著作、整个时代的著作、整个历史时期的语言运用情况。

(1)根据“连文”、“复语”探求词义。

如《史记・乐毅列传》中“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顾:本义“回头”;反,返回。

王念孙《读书杂志》中“顾反者,还反也。

《韩子・外储说左篇》中“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都是同样的用法。

(2)根据“对文”探求词义。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词或反义词。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的解释。

如“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法言》)中“殚”“尽”对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穷”“达”对文。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课本注:“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根据对文,“翔”“集”是两个词,从而推断“游”“泳”也应该是两个词。《说文・水部》曰:“泳,潜行水中”;《玉篇・水部》曰:“游,浮也。”所以,“锦鳞游泳”的正确解释应为“漂亮的鱼儿,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

像上面的例子,可以在文言文的骈文或者诗词的对仗中找出许多。

2.2.2比较互证

比较互证,即通过排比、归纳用法类似的语言材料,比较分析它们在用法上的异同,来获得对某些疑难词语的解释。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5

【关键词】兰亭诗;士人;文化精神;生命;自然;名教

永和九年,在会稽国山阴县的兰亭,东晋贵族举行了一次聚会。此次集会的时地、人员、原因,见王羲之的《兰亭序》、《世说新语・企羡》第三条刘孝标注。当时要求与会者作诗两首,一五言一四言,与会41人中,26人诗成,这些诗集中保留在明代冯惟讷所集《古诗纪》中。诗歌表现了东晋士族独特的文化精神,以下详述之。

一、对自然山水的欣赏

北人南渡,一部分聚居在尚未被开发的浙东一带,那里秀美的风光自然足够引起他们的诗情,更何况此次聚会的大都是具有很高的文学与艺术修养的士族。兰亭诗中写山水之美的有:

司冥卷阴旗,句芒舒阳旌。灵液被九区,光风扇鲜荣。碧林辉翠萼,红葩擢新茎。翔禽抚翰游,腾鳞跃清泠。――谢万

“碧林辉翠萼,红葩擢新茎”两句不仅具有鲜明的色彩感,而且“辉”、“ 擢”两字简直将静态的植物写活了,春天的生命力跃然纸上。谢万的名士气很重,《晋书》称其“才器隽秀,善自炫曜,故早有时誉。工言论,善属文。”

流风拂枉渚,停云荫九皋。莺语吟修竹,游鳞戏澜涛。――孙绰

流风、停云、黄莺、游鱼皆有情。“孙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或非谬称。

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秀薄粲颖,疏松笼崖。游羽扇霄,鳞跃清池。归目寄欢,心冥二奇。――王徽之

借这首诗,并联系他雪夜访戴、何可一日无此君、人琴俱亡等言行,一个特立独行、超出尘外的名士赫然在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见这些山水诗颇能表现出诗人的真性情。可见东晋诗歌不全是“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

二、对生命的深情

对于山水自然独有会心的人,必然比一般人有更敏锐的感受,对人生有更热切的爱。此处谈论他们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这时光逝去的沉重的悲伤。如《兰亭序》中: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时节,众多身份相仿、志趣相投的朋友聚集在山水胜地,诗酒唱和,真乃人生一大乐事,二文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溢于言表。然而岁月不居、时光如流,生命转瞬即逝。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

在这个诗人群中,尤其是主人王羲之,作为较年长者(时年51岁),既有较坎坷的人生经历(双亲早夭,族人零落),又有对现世的社会与人生有较深切的关怀,故其感慨较时人更深切广大也。更进一层,这种生命的深情本质上源于对生命的无力把握,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茫茫宇宙中自身渺小的深切体认。这是作为个体的人永远不可能摆脱的终极困惑。如果我们非要追问何以这种情感在这个时代的士人群体中表达得如此强烈,那也可以尝试着找理由。比如玄学的兴起,引起了士人关于自然与名教问题的热烈的讨论,以及九品中正制度下的儒学的衰退,使得士人不再一味关注个人的社会身份、成就的事功和身后的名声,开始看重自我的需求、生命、身体和情感。再是道教的兴起,神仙学说极大地刺激了士人延长生命的欲望,东晋的士族中,尤其以琅琊王氏为代表,是极其虔诚的天师道信徒,正如陈寅恪所说:“多数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遗家训子之传,实为惑世污民之鬼道。”

三、儒道双修

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儒学丧失了自汉武帝以来作为仕进工具的地位。然而,这一时期的士人仍然将孔子看作最高的圣人,家族内部仍然延续的极其严苛的礼学教育。另一方面,老庄的自然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士人,使得这一时期的士人在思想、言语、行为都不同于汉末士人,开口则谈本末有无、名教与自然、才性同异,或醉酒、、不避男女之防,俨然是一次生命的宣泄与集体狂欢。在激烈的自然与名教的争论中,随着政治社会环境的变迁,为了迎合国家统治之需要,有人渐渐将者对立的思想调和为一。

何劭《王弼传》引其言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有一则:“阮宣子有令闻,太尉王夷甫见而问曰:老庄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太尉善其言。”他们一面将孔子玄学化,以为圣人体无,又解释说儒家之礼,本于人的自然本性;再者放诞的行径渐次收敛,只是清谈的习气还保留着。所以,东晋的士人一面掌握着国家机构中核心的权力,部分还怀着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而他们的精神世界似乎又与纷纷扰扰的尘世离得很远,始终希望能融入自然,物我两忘而与天地造化齐一。而这种思想,在兰亭诗中也体现得比较明显。

其中一部分诗歌直接表达了对庄子的崇敬与向往之情。如:

庄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王凝之(王羲之二子,笃信天师道。)

愿与达人游,解结遨濠梁。狂吟任所适,浪流无何乡。――曹华平

庄子宁为生龟曳尾于涂,为不食腐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如大鹏展翅而飞之上九万里云霄那样开阔宏大的精神世界;自然对自诩为名士的东晋士人有着十足的吸引力。

再看兰亭诗中的另一面,其中一部分流露对先圣孔子的仰慕之情。如: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王羲之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契兹言执,寄傲林丘。――谢安

以上两首诗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集释》引前人的解释:“春服既成,衣单恰之时。我欲得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之上,风凉于舞雩之下,歌咏先王之道,归乎孔子之门也。”我们似乎可以据此说,引用这个典故,不仅表现的是春游的乐趣,而是对儒家理想的认同。王羲之与谢安,都有很强烈的用世心,王羲之曾劝谢安废清谈,任会稽内史时劝当时的执政殷浩与权臣桓温合作,积极反对殷浩北伐;谢安更是东山再起,在一时期内成为晋孝武帝朝的执政大臣,主导对北方的淝水战役,延长了晋王朝的寿命。

兰亭诗中也有一部分表达了对于彼此才华的欣赏;对人伦之乐,特别是朋友之乐的珍惜,这与儒家重人伦的思想是一致的。如:

春咏登台,亦有临流。怀彼伐木,宿此良俦。――孙绰

携笔落云藻,微言剖纤毫。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孙绰

清响拟丝竹,班荆对绮疏。零觞飞曲津,欢然朱颜舒。――徐丰之(时任行参军)

第一首“伐木”一词,典出于《诗经・小雅・伐木》。该诗用鸟鸣而求其友来强调人世间朋友的重要性。孙绰引用此典,正是因为在这次集会上,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良友。第二首“忘味在闻韶”此句,将会上诸人的诗歌比作韶乐,尽善尽美,既可以看出孙绰对儒家美善一致的美学观念的认同,也表达了孙绰对会上嘉宾的才华的欣赏。第三首用《左传》故事,知心朋友相遇而言谈甚欢,洋溢着浓浓的人伦之乐。孔子云: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上述诗歌中的文化内涵,与夫子此话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3]房玄龄等.晋书[M].中华书局,1974:2099,1547.

[2]徐震.世说新语校笺[M].中华书局,1984:346.

[4]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M].中华书局,2012:547.

诗经小雅伐木范文6

至今为止,最早而又最系统、最详细记载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农学专著是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此之前,虽也有些农书,但都很简略,且大多失传,传世的为后人的辑佚。如汉代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有一系列发明创造,但却只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两部篇幅不大的农书,且都失传,目前只有后人的辑本,并非全貌,因而对汉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一直不甚了解。对先秦农业生产技术记载较为完整的是《吕氏春秋·士容论》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文章。再往前只有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只言片语以及《诗经》中的若干章句而已。要了解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只靠文献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不要说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了,离开考古完全无能为力。

考古发掘提供给我们大量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出土的粮食作物遗存和动物遗骸,让我们得以了解远古先民种植哪些作物和驯养哪些畜禽。而要知道这些作物和畜禽是如何种植和驯养的,就必须研究出土的农业工具、农田遗迹和一些形象材料(如农田模型、画像砖、画像石、壁画等),此外还要参考一些民族学的资料来复原古代(特别是原始社会)农业的生产过程,以探求当时的生产技术。下面我们结合文献简略地介绍一下解放以来有关大田生产技术情况(重点为新石器时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些考古资料。

1.整地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中国原始农业是不大了解的,往往只是以“刀耕火种”、“砍倒烧光”概括之,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以致1959年出版的《中国农学史》专著,完全避开原始农业,只从《诗经》谈起。经过几十年考古资料的积累,人们对原始农业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从原始农具的种类只有整地、收割、加工三类,推测当时的生产过程只有整地、播种、收获、加工四个环节。除了播种可以直接用手以外,整地、收获、加工都要使用工具。从对土地的使用情况看,原始农业可分为火耕(或称刀耕)农业和耜耕(或称锄耕)农业。火耕农业的特点是生产工具只有石斧、石锛和木棍(耒)或竹竿,用石斧、石锛砍倒树木,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在火烧地上点播或撒播种子。耜耕农业的特点是除石斧、石锛之外,还创造了石耜、石锄等翻土工具,与之相适应,生产技术也由砍倒烧光转到平整土地上来。在一些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还出现了原始石犁,这是新出现的整地农具,可能是用来开沟排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是90年代在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马家浜文化遗址和湖南省澧县城头山汤家岗文化遗址发现的稻田遗迹,使我们对原始水稻种植情况有了较具体的了解。草鞋山遗址的稻田形状为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的浅坑,面积为3~5平方米,个别小的仅有1平方米,最大的达9平方米。稻田东部及北部边缘有“水沟”和“水口”相通,“水沟”尾部有“蓄水井”。城头山遗址的两丘稻田则是长条形,由人工垒筑田埂,田埂问是平整的厚约30厘米的纯净灰色土,表面呈龟裂纹,剖面稻根显露。田边亦有水坑,由水沟连接通向稻田。据原发掘简报报道:“这二丘田均是在比发掘区西部较低的原生土面往下挖出,同时保留田埂部位,待田里耕作土积高到与原生土田埂等齐时,再用人工在原田埂上加高堆垒成新的田埂。”(图四八)[138]

这两处稻田遗址的年代都是距今六千多年,表明原始稻作在6000多年前的长江中下游都已比较成熟,已有固定的田块长期种植水稻,除了垦辟田面、修筑田埂之外,还要开挖水井、水塘和水沟,远不是“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了,由此亦可了解当时的整地技术已有一定的水平。

商周时期已出现了许多整地农具,除了耒耜之外,还有金属农具锸、钁、锄、犁等,说明当时对整地已相当重视。不过《诗经》提到整地时只说:“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小雅·大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周颂·良耜》)即以耒耜翻地,但未说明要翻耕到什么程度,看来当时尚未提出深耕的要求。商代的甲骨文田字写作圆圈,说明田问已整治得相当规整,沟渠纵横,以防暴雨洪水冲毁农田。古文献谈到夏禹治水的主要措施时总是说他“浚畎浍”(《书·益稷》)、“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修浚沟洫成为当时农田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此外《诗经》经常提到“俶载南亩”、“今适南亩”、“南东其亩”、“衡从其亩”,亩就是垄,可见当时除了在农田周围开挖沟渠外,还要在田中翻土起垄,并且根据地形和水流走向,将垄修成南北向(南亩)或东西向(“南东其亩”的东亩),这已是垄作的萌芽了。因而商周时期出现一系列掘土的金属农具绝非偶然。

春秋战国时期对整地已明确要求做到“深耕熟耰”。《庄子·则阳篇》:“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即要求深耕之后将土块打得很细,可以减少蒸发,保持土中水分,以达到抗旱保墒、促使增产的目的。深耕的程度要求做到“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吕氏春秋·任地》)。即要耕到有底墒的地方,以保证作物根部能接受到地下水分。因此战国时期整地的劳动强度就十分大,需要有更适用的农具,于是铁农具就应运而生,得到推广。原来的木耒这时也装上铁套刃,提高了翻土的功效。原来的木耜这时也装上金属套刃,变成了铜锸和铁锸。铁钁(特别是多齿钁)的出现更是适应深耕的需要。西周时期的垄作萌芽这时已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甽亩法”。甽就是沟,亩就是垄(司马彪《庄子注》:“垄上曰亩,垄中曰甽。”)。即将田地耕翻成一条条沟垄。据《吕氏春秋·辩土》要求:“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即垄面较宽而且平坦,沟要开的小而深,既节约土地又易于排涝。其规格按《吕氏春秋·任地》要求,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即垄宽六尺,甽宽八寸。看来,战国时期盛行的铁锄就适于平整垄面,而铁钁则更适于开挖甽沟。实行垄作,可以加深耕土层,提高地温,便于条播,增加通风透光,利于中耕锄草,增强抗旱防涝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开沟起垄,劳动量很大,原有的手工农具就较难适应这一客观要求,人们便开始用牛耕来开沟起垄,所谓“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国语·晋语》),讲的就是当年在宗庙作为祭祀牺牲的牛,现在用来拉犁开畎(即甽)作亩(即起垄)。可见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和垄作的整地技术是有密切关系的。

到了汉代,对整地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深耕,还要细锄。西汉农书《氾胜之书》对耕作已明确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就是要及时耕作,改良土壤,重视肥料和保墒灌溉,及早中耕,及时收获。东汉王充在《论衡·率性》中也提出“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的基本要求。都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而以整地为田问作业的最重要环节。“深耕细锄”是汉代农业生产对整地的技术要求。山东省滕县黄家岭曾出土过一块东汉耕耱画像石,画面左边有三农夫用锄锄地,中间有一农夫驱一牛一马扶犁耕地,右边又有一农夫驱一牛耱地,正是“深耕细锄”的生动写照(图四九)。值得注意的是画像石右边的耱地画面。耕牛后面拖带的是一种新式农具,叫做耱。这是一根圆形粗木棍,中间安一长木辕,用牛拖动,可将已翻耕的土块耱碎。这道工序在战国叫作耰,当时是用一种长柄的木榔头将土块敲碎。汉代也叫作“摩”。《氾胜之书》在谈到耕地时总是强调“辄平摩其块”,“凡麦田常以五月耕……谨摩平以待种时”。如此强调摩碎土块,是因为黄河流域的雨水较少,黄土疏松,地里的水分易于蒸发,将土块摩细,可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作用,防止水分蒸发过快,又可使土壤有良好的结构,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庄稼的生长。这是华北旱地农业中抗旱保墒的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在《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记载,所用的农具就叫做“耱”。因耱是木制的,易于腐朽,因而从未有实物出土,后世无从知道它的具体形象。过去多以为汉代摩地也和战国耰地一样,是用人力敲碎土块。70年代,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上有耱地图壁画(图五),耱的形状才首次出现,它的历史也比《齐民要术》的记载提早了100多年。而滕县黄家岭画像石的发现,又将耱的历史再向前推进了100多年。

北方旱地农业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整地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趋于成熟,在汉代的耕耱技术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耕—耙—耱的技术体系。即在耕地之后,要用耙将土块耙碎,再用耱将土耱细。耙地工具的具体形状过去不甚清楚,只能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推测为人字耙。但从嘉峪关市魏晋墓壁画上看到的耙却都是丁字耙,即一根长木辕拖一横木,在横木下装一排铁齿或者木齿。使用时人要站在耙上以增加重量好将土耙细。转贴于

当时南方水田生产中的整地技术缺乏文字记载,一直不太清楚,旱地作业的耙耱工具也不适于水田。但从考占资料观察,南方水田也已采用耕耙技术,只是耙的结构和北方不同。广东省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墓中出土一件陶水田犁耙模型,上面有农夫扶耙耙田形象。耙的形状与元明时期的耖类似,上有横把,下装六齿,是用绳索套在水牛肩上牵引,人以两手按之(图五一)。广西苍梧县倒水乡南朝墓中出土一件耙田模型。此耙为六齿,看来也是用绳索牵引的(图五二)。这种耙适于水田耕作,可将田泥耙得更加软熟平整,以利于水稻的播种和插秧。由此可见南方的水田作业早已脱离“火耕水耨”的原始状态而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

唐宋以后,我国北方的旱作农业整地技术一直是继承耕—耙—耱的传统,南方则形成耕—耙—耖技术体系,在生产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2.播种技术

原始农业的播种技术比较简单,只有穴播和撒播两种。穴播一般是先用于种植块根、块茎植物,后来才用于播种谷物。撒播则用于播种粮食作物。云南怒江地区的独龙族直到清朝末年还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播种谷物:“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若种荞麦、稗、黍之类,则只撒种于地,用竹帚扫匀,听其自生自实,名为刀耕火种,无不成熟。”(夏瑚:《怒俅边隘详情》)海南岛黎族将这种方法称为“砍山栏”。即火耕之后,男子手持尖木棍(木耒)在前面“锥地成眼”,妇女紧跟在后面点种谷物。广西东南部十万大山中的瑶族在山坡上点播时,也是男子在前边打洞,女子跟在后边点种。考古学家在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还发现一种穿孔石器,据宋兆麟、周国兴先生研究就是套在点种棒(木耒)上以增加重量的“重石”,用以“锥地成眼”,进行穴播[139]。

撒播是用手直接抛撒,不可能有考古实物遗留下来。难得的是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古稻田中有迹象可寻:“在第一期城墙和最早的文化层之下、生土之上,露出青灰色纯净的静水沉积,有很强的黏性。参与发掘的村民认为这是稻田土。将这层土表面整平,现出清楚的因一干一湿而形成的龟裂纹。挖取部分土样,从中拣选出稻梗和根须,和现在农田中所拔取的比较,简直没有区别。从局部剖面观察,可以看出一根根往下伸展的根须或留下的痕迹,可辨识出当时采用的是撒播。”[140]这是到目前为止研究原始农业播种技术惟一的考古材料,实在要感谢发掘者的细心观察和详尽记录。

商周时期的播种方法还是以撒播为主。但《诗经·大雅·生民》已有“禾役穟穟”诗句,役即列,就是行列之意,穟穟是形容行列整齐通达之词。联系西周时期田中已有“亩”(垄),推测当时可能已出现条播的萌芽。不过真正推行条播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认识到撒播的缺点:“既种而无行,茎生而不长,则苗相窃也。”而条播则“茎生有行,故遬(速)长;弱不相害,故遬(速)大”(《吕氏春秋·辩土》)。因而垄作法在战国得到推广,在汉代得到普及。汉代在条播方面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播种机械耧犁。东汉崔寔《政沦》:“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这是一种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机械。这一发明早于西方1400年,18世纪传到欧洲,对西方农业机械的改革起了推动作用。赵过是汉代推广“代田法”的主将,史书将耧犁也归在他的名下不是偶然的。代田法的要求之一就是将土地开沟起垄,种子播在沟里,也就是实行条播。赵过为了实行代田法,大力推广开沟起垄的整地机械耦犁,提高工效十几倍,自然就要求改变原来徒手播种的落后技术,采用机械播种。能“日种一顷”的耧犁就是适应当时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发明的。历史将这一功绩和赵过连在一起,也是事出有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