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清明感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清明感想范文1
古往今来,清明节就是缅怀先辈,祭拜祖先。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就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这一天是祭祖和扫墓。按照旧时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在那一刻, 我们都在缅怀着我们的先辈,表示着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把我带进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就个人而言,在我狭小的知识范围里,我一直以为清明节的习俗是祭奠先辈,然而通过一系列的了解才明白,清明节的习俗不单单只有祭奠祖先而已,还可以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等。在清明节,除了祭奠先辈,我最爱的就是踏青。那时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的心灵接受一次春风的洗涤。最重要的就是在踏青之余,除了可以缅怀故去的亲人,还可以缅怀那些在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怀念那些因抗灾而消逝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清明之韵,书写了一片片壮丽的英雄赞歌。
我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铺垫而来的,他们是我们最可亲的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不畏前面的艰难险阻,只为他们的后代能够过得更加幸福美好。或许他们的名字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是他们却会被我们深深铭记,因为他们是党的忠诚卫士,是祖国以及人民的英雄。
历史的轮子在不断地向前滚动,他们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历史就像一本需要我们翻阅和领悟的一本书,只有我们自己切身的去体会才能够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我最希望的是当我们在缅怀先辈和那些名族先烈的时候不要忽略了我们的亲人,或许一个电话,一句简单的问候就会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我们今后的道路是多么的崎岖,我们都要学习先辈们那不屈的精神,明确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敢于面对,因为生命是不允许后悔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用我们的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一片天地。
清明感想范文2
古往今来,清明节就是缅怀先辈,祭拜祖先。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就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在这一天是祭祖和扫墓。按照旧时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在那一刻, 我们都在缅怀着我们的先辈,表示着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杜牧的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把我带进了深深的回忆之中。就个人而言,在我狭小的知识范围里,我一直以为清明节的习俗是祭奠先辈,然而通过一系列的了解才明白,清明节的习俗不单单只有祭奠祖先而已,还可以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等。在清明节,除了祭奠先辈,我最爱的就是踏青。那时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们的心灵接受一次春风的洗涤。最重要的就是在踏青之余,除了可以缅怀故去的亲人,还可以缅怀那些在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怀念那些因抗灾而消逝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清明之韵,书写了一片片壮丽的英雄赞歌。
我们之所以拥有现在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他们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铺垫而来的,他们是我们最可亲的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不畏前面的艰难险阻,只为他们的后代能够过得更加幸福美好。或许他们的名字不被我们所熟知,但是他们却会被我们深深铭记,因为他们是党的忠诚卫士,是祖国以及人民的英雄。
清明感想范文3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往思想品德课堂上单纯地传授知识、进行说教,课下读读背背的沉闷、枯燥的教学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情感和活力的引导,进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教学。
一、情感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设置的必然要求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这样的课程设置本身就已经明确体现了一种情感教学方面的要求。例如,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主要围绕与父母的相处,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交往所需的品质等内容展开,这些内容设计淡化了知识性,特别突出了生活体验性。这些内容都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 只有灌注情感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那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充满情感的教学,充满活力的课堂。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加以情感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通病,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思想品德这门课程教师不亲、学生不爱的尴尬地位。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巧妙设置情境,设计各种教学环节,引进丰富多彩的生活,甚至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进行教学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三、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欲先感人,必先感己
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感动,首先教师自己要感动自己。共鸣是双方情感体验的的互相印证,只有教师自己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把自己真挚的情感灌注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感染、打动学生。
(二)重视语言的感染力
语言能够打动人心,声情并茂的语言才具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要科学、规范,还要亲切、优美、生动,特定的时候,还需要幽默、诙谐。课堂上,平板、毫无生气的语言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只有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来讲解知识、表达情感,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清明感想范文4
张楚廷教授曾说:“像每个人的指纹代表自己,像每个人的手迹代表自己一样,每个人的语言也代表他自己,就是他自己。”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语言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代表国家。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有利于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人生发展。培根曾说:“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以时灌输前者而芟除后者。”②因此,我们要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摈弃不文明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进行分析,向教师提供一些以情感为手段的矫正策略,使儿童“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一、不文明语言的含义
“不文明语言”在《辞海》中解释为“下流,猥亵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粗俗不雅的日常用语。在此,笔者定义“不文明语言”为不礼貌的粗话、脏话。
二、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特征
(一)无意识性
意识作为一种觉知,意味着个体觉察到了某种“事物”。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某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不文明语言已成为其日常交际的口头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使用不文明语言。
(二)从众性
从众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影响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同伴使用不文明语言,无形当中就会受到同伴群体的压力,必然地跟随同伴一起使用不文明语言。
(三)盲目性
盲目是指对事物认识不清,目的不明确。儿童由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局限,使用不文明语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虽然使用不文明语言,但对所使用的不文明语言认识不清,并不明白其真正含义,只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模仿。
三、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内部原因
1. 儿童道德认知能力低下。有关儿童的一项测查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的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1、2阶段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③在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的年龄界定在3~10、11岁,其中3~6、7岁为学前儿童,6、7~10、11岁为小学儿童。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认知尚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及习俗道德水平的第一阶段,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道德判断标准,只是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的社会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被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④儿童为了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道德需求,就会“随大流”,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倾向,附和其他小伙伴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以表明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儿童为了和小伙伴儿处好关系,当其他小伙伴儿使用不文明用语时,就会故意迎合,跟着说不文明语言。
(二)外部社会环境原因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形成和改变的,并且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学习。因此,语言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⑤
外部环境中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以及社会舆论对它的评价都会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榜样人物使用不文明语言及其后果,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有着重要影响。儿童通过模仿会习得榜样人物使用的不文明语言。作为榜样的人物首先是与儿童直接接触的父母、教师和同伴。此外,符号化的社会精英人物、社会公众人物、教材中的主人翁、大众传媒宣传的人物等等,他们使用不文明语言也会对儿童潜移默化地产生示范作用。
四、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策略
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由于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主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大众媒体、互联网等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家长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榜样示范作用,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文明语言的使用,做到家校合一。而教师不仅是儿童模仿的对象,也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身份,运用情感手段进行矫正。下面针对教师提出一些策略。
(一)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要发展儿童品德中的“认知”成分,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就是要儿童认识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就需要向儿童阐明学校对儿童的道德要求及评价标准,等等。但是,其有效性取决于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然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而情感具有疏导功能,即情感能够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矫正。
1. 教师在表述学校的道德要求时要富有真挚的情感。一般来说,一个人容易接受、悦纳他人真挚的情感及言行,对冷漠、无情或不真实的情感,则易于产生反感而予以拒绝。所以,教师在向儿童阐述学校道德要求时要富有情感。比如,教师在向儿童提出“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的要求时,要声情并茂地表现出对使用文明语言的喜爱,以及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厌恶,这样,儿童更易接受学校的条条规则。
2. 教师要与儿童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感情。彼此间感情融洽,有利于提高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反之,则会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性。儿童更倾向于听取喜欢的老师的话,“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儿童形成融洽的师生感情后,教师要向儿童表明自己不赞赏不文明语言的立场,使儿童摒弃不文明语言。
3. 教师要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的正情绪状态时,更容易接受外界事物,反之,则易于拒绝接受。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寓教于乐,让儿童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心境中,这样儿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要求。面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不要制造压抑的课堂气氛进行说教,而要让儿童在快乐中明白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不道德性,这样更容易提高儿童的接受性,减少儿童的反感。
(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有助于儿童摈弃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
1. 教师要让儿童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的养成有赖于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指与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相协调的快乐的或不快乐情绪情感。教师富有情感的给儿童提供使用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奖励,和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惩罚,使儿童获得真挚的感受,并由此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此外,当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表扬,使用不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儿童获得真切的情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
2.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且让儿童认识到教师的好恶。一个人对某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之有关的他人或他物上去,这种情感迁移现象在年龄越小的儿童身上表现得越明显越普遍。融洽的师生情感,会使儿童爱教师之所爱,恨教师之所恶。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让儿童认识到教师厌恶不文明语言的使用,儿童自然而然地就会摒弃不文明语言,转而使用文明语言。
(三)塑造儿童的道德行为
儿童内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不必然地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塑造同样重要,使儿童做到知行统一。情感具有巩固和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快乐”或“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可以作为一种强化物,影响人的后继行为。教师一方面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作为一种正强化,增强儿童文明语言的使用。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做为一种负强化,减少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面对儿童的文明语言的使用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儿童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以巩固儿童使用文明语言的行为。教师在面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时,要给予儿童适当的批评和具体的指导,既要使儿童产生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又要使儿童懂得如何去做,从而改变儿童使用不文明的行为。
参考文献:
①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4.
②[英]弗・培根著,水同天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3.
③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3-234.
清明感想范文5
【关键词】王时敏小像;民间肖像画;家族传承;明清时期
画像的好坏民间有三种评价,第一等称“对面相公”,意即面对画像,犹如真人对面而坐一般,栩栩如生。次等称“帘外美人”,意即画得可能很好看,但是总感觉没有像真人一般生动,好像隔着帘子一般,看不真切。第三等称“过路客人”,意即为根本不认识画面的人物,仿佛一个路人般。因此,对肖像画家而言,“传神写照”很重要,要将像主人的精神、性格、形貌完全地表达出来,这是一幅画面最重要的因素。
这幅《王时敏小像》是曾鲸在创作生涯中的一幅重要作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绘画水平,而且可以从中窥视出作品内在的含义――家族的认同感。
王时敏(1592-1680年),江苏太仓人。字逊之,号烟客、西田主人。明末首辅王锡爵(文肃公)之孙,翰林王衡独子,为明末清初山水画大家,清初“四王”之一。画像中王时敏身穿一身白色袍服,头戴乌金,右手执拂尘,左手轻捻着拂尘的毛尖,盘膝端坐于蒲团之上。表现出王时敏沉稳的气质。面部五官清秀端庄,双目明亮而若有所思,气定神闲,文人雅士神采油然而出。人物的整个形象呈稳定的三角形,严肃拘谨的坐姿,手指优雅与衣袖交相辉映,呈现了柔美的舒缓感,使端庄的气氛中带有一丝儒雅之气。此画像画法精工细致,先用淡墨精细勾勒轮廓五官结构,以淡墨按面部高低起伏变化的深浅以低染和高染兼用,后用赭、绯、粉及混合色按结构起伏变化平涂晕染,使阴阳、凹凸以及面部的冷暖变化微妙含蓄地统一于整体中。
中国传统对于人物形体的样式赋予着一些特殊意义,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合一。因此,儒家经典要求君子的形象、面部表情、动作举止等都必须端庄得体,将道德礼教的思想内涵深入精神世界,进而展现出人格美。因此,常常看到一些作品中人物端庄的姿态,《王时敏小像》中王时敏抬头挺背,端庄的身姿,文雅的手势,展示其出自名门望族的青年才俊之态。背景的空灵感,则体现了文人气质般的超然脱俗。
仔细研读《王时敏小像》不难发现,与其祖父《王锡爵像》略有相似。图中王锡爵,坐在一个花纹锦簇的蒲垫之上,画面中配有古琴与置于茶几上的书卷等物件烘托了像主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颇能反映出老年王锡爵的精神世界,这种优游山林间的心态,体现其怡然自得的内心世界。这种竹林高士形象与唐代王维的“辋川图式”颇为一致。这种生活态度、精神追求影响着王家后人。
王时敏的孙子《白描王原祁像》虽出自禹之鼎之手,但构图完全取自《王时敏小像》,颇有承继祖父志业的意味。这幅肖像似乎足以体现对其祖父深切的缅怀之情。七十年之后,王原祁的曾孙王宸,邀请画家为自己画像,《王宸像》样式与他的五世祖王时敏、曾祖父王原祁的肖像十分相似,像主王宸手中拿书,休闲地坐在蒲团上,具有明显的表现超然的情怀。
一般而言,画家在受邀进行肖像画创作时,都会事先和雇主交换意见、沟通,然后依照雇主的个人意愿、要求,以及经历、志趣等在画面配景布置方面进行表现,如民间画师高桐轩《墨余琐录》,“传真画像”章节中,针对写像的五种不同情形总结经验。当谈及生时写照,他认为“以富贵人家或名贤雅士居多,其身世、阅历、籍贯、年龄不可不详,要先以耳闻,盘默于心,画出则神形俱现”①。可见,在画家作画时,不仅要面对真人写像除外貌形态之异,每个人的身份经历会赋予其人气质神采的不同,因而“抒笔要先知其人身世,方能笔姿圆活,出‘相’清逸”②。写生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对面写像方能下笔有准。还要与雇主沟通,待雇主首肯后方能做正稿。因此,以上几幅画像均是画家在像主的授意下,进行绘画创作的。为了突显人物的性格、精神状态的不同,通过小配饰的不同来烘托画面人物个性的。在画面整体相类似的前提,都是坐在蒲团之上。
通过以上这四幅作品,可以看到家族血脉的延续,标志着一个世袭家族肖像画的样式,是歌咏家族的无声史诗。暗喻着像主与被联系者有密切或传承的关系。明清之际,这种家族肖像画,与当时繁荣的修谱、建祠之风有一定关联。这几幅肖像画清楚地表达了王氏家族保持了几代人的传统,虽然像主的心态不尽相同,但都忠实地践行着先辈留下的理念,足以体现了整个家族的文化认同精神。
由此可见“中国人一直以家族来确定或标定自己的身份,即在祖先崇拜里找到位置。所以,画自己的像或祖先的像以供后代万事瞻仰,就成为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③。中国历史中,祭拜祖先的传统由来已久,虽然有一部分宗教意义的成分,但是多是为了将有历史功名、成就巨大的祖先通过绘制肖像的方式,供后人瞻仰、崇拜,力图通过这种肖像和事迹配合的方式,教Ш蟊踩朔芊⑼记俊R虼耍这种祖先崇拜的形式或力量是中国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这种精神层面的传统,王锡爵、王时敏、王原祁、王宸的肖像画的家族传承性充分体现了这种力量。不仅是先祖对后辈的影响,更是后辈对先人的敬仰体现。由此看来,可以窥见王氏家族中这种子孙内心强烈的家族认同感、家族传承感。王氏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他们的思想观念、学术文化、风格秉性,甚至肖像画图式,都沿袭了这种家族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或者观念明确地表现出来。
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肖像画中比较典型,并且留存比较完好的家族传承图式,可见其家族代代相传的顽强生命力,也是依靠这种家族团聚力,才能将这些肖像画作品传承下来,这是对祖先的敬仰,更是对家族的认同。只要有家族存在,文化根源就不会间断,代代相传的魅力就能体现。因此,这四幅肖像画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家族中一个生动而完美的传承故事,这组肖像画不仅将宗族关系通过血缘联系到一起,更是一个家族的理念、精神凝聚力的一致性充分传达的体现,是对祖先深厚的尊崇,更是表现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具体表现,更是整个家族的精神力量的传承。
注释:
①②王树村.高桐轩[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③彭亚.关于中国传统肖像画图式和精神内涵的思考[J].新美术,2007(3).
参考文献:
[1]万新华.肖像・家族・认同――从禹之鼎《白描王原祁肖像》轴谈起[A].澳门艺术博物馆.明清人物肖像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2][日]近藤秀实.波臣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3]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精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王赞.中国传统人物造像写形法则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清明感想范文6
活动目的:
自古以来,在这片繁荣而肥沃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众多极有名望的先人,他们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和富强谱写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理应得到后人的敬仰和学习。而清明节就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缅怀祖先、纪念先人的重要节日,是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开展此次活动,正是旨在缅怀先人、纪念先人,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少先队员进一步感受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并从中受到熏陶。
活动安排:
一、缅怀先烈传承民族精神
(一)、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
1、清明节的由来
2、各地的清明节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3、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二)、手抄报设计。
我们要穿越时空的隧道收集和整理我们家乡先人的动人事迹,还要把他们的名字和事迹牢记心中,学习和继承他们从中折射出的优秀品质,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活动参与对象:三——五年级队员
活动形式要求:各班在放假期间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所搜集的资料介绍以及队员的心得体会等方面构思栏目,设计制作手抄报。所设计制作的手抄报规格为8K大小,文字一律用钢笔认真誊写。
学校教育
1、利用午休时间,班级播放英雄人物教育影片或组织学生阅读有关书籍,通过观看影视片的部分内容了解先烈、先贤等的事迹。
2、校园小广播开展一期“话说清明”的专题节目,了解清明文化的内涵、来源等节日文化。并利用不同的时段,对各中队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展播。
3、组织队员开展清明文明祭扫活动。一方面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对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烈士们进行网络祭奠另一方面,开展节前教育,要求学生在清明小长假的休息日中,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节日活动,如:荡秋千、踏青、放风筝等活动。并要求学生在与长辈一起去扫墓的途中要文明祭扫,做文明的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