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商与影响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1
[关键词] 心理干预;焦虑;抑郁;创伤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175-03
创伤性骨折常为低暴力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为平地摔倒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这种骨折痛苦大,危害严重[1]。对于等待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来说,既害怕失去手术机会,又担心手术的效果,更惧怕手术的危险。再者,施行骨外伤手术的患者在情感及躯体功能上都经历了冲击,这些异常的情绪可引起个体严重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也是术后患者恢复的不利因素,而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也会影响患者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能力及生活质量。因此,采取一定的应付策略来维持平衡,帮助患者采取良好的应付方式,有效缓解因创伤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促进疾病恢复已成为医护人员关心的重点。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健康教育、行为训练、支持和认知行为训练四大类。本院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融合四类心理干预的模式,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惠州市中医院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收集160例,年龄19~68岁,中位年龄39岁。其中,股骨干骨折20 例,股骨颈、粗隆骨折39例,胫腓骨骨折33例,胫骨平台骨折17例,髌骨骨折14例,跟骨骨折23例,肱骨骨折14例。入选标准:①>18岁;②创伤入院;③临床表现为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④X线片、CT或MRI检查可确定骨折、脱位的类型;⑤未有其他重要脏器受损;⑥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障碍、物质滥用、重症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等精神病史;②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史;③其他严重的躯体合并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88例,男性59例,女性29例。对照组72例,男性48例,女性24例。婚姻状况以未婚/单身为主,占54.4%,已婚占38.1%,同居占2.5%,其他(包括离异/丧偶/分居等)占5.0%。受教育程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及以上,分别占19.4%、61.9%和占18.8%。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干预方法
1.2.1 干预组 ①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采用图片的方式,术前讲解人体的基本结构、骨外伤疾病如何治疗、早期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术后指导等;术后讲解睡眠及情绪的变化、早期保养、何时恢复工作或劳动、术后注意事项(预防感染、预防二次受伤)、正视术后症状(如不能正常运动,行为受限,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出现新的症状,术后膳食、运动、生活的参考意见等)。②行为训练:连续采用放松训练、意象松弛法、肌肉松弛法。取舒适练习腹式呼吸,患者以鼻吸气,然后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出,呼气、吸气时尽量做到匀速,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或1∶3,吸气、呼气时尽量地将气体吸入或排出,注意力集中在两脚心上,想象自己很放松,感受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将双手握紧,维持不要放松,10 s后松开拳头,直到感受到完全不要用力为止。③支持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了对手术的信心,如介绍本院骨科的特点和手术水平,介绍这类手术的必要性;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精神支持,倾听患者描述获知自己患骨外伤疾病并且需要手术治疗时自己的感受及事件本身对其产生的影响,关注患者内心感受,帮助其进行放松练习;向患者讲述手术可能带来的情绪上的反应及家庭支持等。医务人员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了解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和患者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如生活、生理、心理、情绪、精神等方面,尽量减轻患者的后顾之忧,缓解焦虑心理。通过以上方式将骨外伤手术的知识传播给患者,使其对手术治疗骨外伤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并建立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改变其紧张、不信任等方面的认知偏差,重建其认知,使患者在被接入手术室时充满信心。
治疗程序:术前治疗2次,术后治疗5次。每次20~30 min,均以放松练习结束,每天坚持督促患者进行3次放松训练。
1.2.2 对照组 仅常规介绍本院骨科的特点和手术水平,介绍这类手术的必要性。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相应的精神支持,不进行行为训练如采用放松训练、意象松弛法、肌肉松弛法,不进行认知重建的训练,无术后多次反复的训练。
1.3 临床观察指标
采用自编的人口社会学调查表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量评分[2]。评价时间:入院时和出院时。SAS>50分为焦虑,SDS>53分为抑郁。
应对方式评估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SCSQ能反映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而进行调节的行为[3]。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填表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统一评定,剔除未回答问题数超过10%和关键问题拒绝回答的问卷,所有合格的问卷资料采取双录入法录入SQL Server数据库并核查,核查后数据导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的形式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SAS和SD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 < 0.05)(表1)。
2.2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时应对方式评分的比较
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应对方式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表2)。
3 讨论
创伤性患者多为遭受各种意外的人群,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创伤性骨折发生率大幅升高。通常情况下患者毫无思想准备,肢体的功能障碍、工作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经济压力、索赔等影响巨大,环境及生活质量骤然下降,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有的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焦虑与抑郁是最常见的应激性情绪,王彩红等[4]研究认为,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91.7%和71.7%,其中,骨折时间短、病情严重、文化程度低者焦虑程度较严重,这可能与应激适应、自身的文化知识缺乏有关。根据患者的病情,有的放矢地加强心理干预,保持患者自身情绪平稳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其对治疗和康复的配合及对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使患者早日恢复功能,重返社会。
本研究提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模式的系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蒋群花等[5]研究认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干预组患者更容易接受甚至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更乐意按计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冯学英[6]也证实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如恐惧、焦虑、抑郁和仇恨等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尤其是抑郁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而焦虑、抑郁情绪对骨折的愈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某些骨折甚至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7]。
识别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虽然本研究未显示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对方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际工作中,创伤性骨折患者普遍存在消极应对方式,而积极应对不足。何立宏等[8]研究认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少失用性萎缩,促进健康。故而应该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和社会新模式。因此,在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康复的同时,应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应用健康教育、认知重建、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等疗法,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指导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活动,自觉调整情绪,提高患者对创伤及手术的认识及承受能力,树立对功能康复的信心,有效地配合治疗及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常俊玲,孙波,徐艳杰,等.截瘫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680-2681.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235-237.
[3]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2-124.
[4] 王彩红.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327-328.
[5] 蒋群花,沈丽,张士珍,等.心理干预提高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J].护理杂志,2011,28(1B):27-29.
[6] 冯学英.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104-105.
[7] 陈坤峰.负性情绪对下肢长骨骨折病人关节功能、步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3982.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2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 手部肌腱损伤 疾病预后 负性情绪 自我管理能力
手部肌腱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引发肌腱缝合断裂、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以及水肿等并发症[1]。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患者康复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健康知识缺乏,技能掌握度不够,导致难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2]。基于此,如何通过有效干预措施缓解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中,旨在探讨其对疾病预后、负性情绪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5-12月收治手部肌腱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女29例,男31例;年龄18~52岁,平均(35.17±3.63)岁。观察组女28例,男32例;年龄18~53岁,平均(35.41±3.7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及治疗,了解患者手部肌腱损伤情况,发放《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疾病知识手册》《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日常管理方案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部肌腱损伤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1)建立护理干预团队:由1名科主任,3名主治医生及4名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组建多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团队,所有团队成员均接受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能参与护理干预工作。(2)健康知识评估: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健康知识程度、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再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制定相应宣教方案,建立个人档案。(3)制定健康教育方案: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制定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案。a.建立健康知识专栏:于病房中设立墙壁专栏,对手部肌腱损伤手术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手术治疗、关节解剖、术后康复锻炼等,结合图片讲解相关知识内容。b.液晶屏视频播放:将患者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康复训练等视频文件,通过走廊液晶屏进行循环播放。c.情景模拟讲堂:利用实物、模型、视频等方法,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现场示教,可通过PPT详细讲解近期及远期并发症预防、康复要点等,并根据讲解知识让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再由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干预方式。d.建立微信公众号: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关注微信公众号,并将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知识等,通过公众号不定期推送给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向患者及其家属推送住院期间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e.健康指导处方:将入院介绍、检查指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居家康复等内容制作成健康指导处方,发放给患者并结合相应时间对其进行讲解,便于患者及家属及时掌握。(4)心理调适指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心声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对其负性情绪及心理进行调适指导,可利用音乐疗法、正念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身心调适,鼓励其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坚持康复训练。
观察指标:(1)采用焦虑(HAMA)以及抑郁(HAMD)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测评,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采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肢体功能情况,问卷共包括3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越低表示手上肢功能越好。(3)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测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共38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式,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SH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DASH、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DASH、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SH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讨论手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手外伤不足以对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手部因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且手外伤对象以劳动者居多,若手部肌腱遭受损伤会造成不同程度手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损失[3]。据研究显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减少肌腱粘连、关节僵硬以及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4]。因此,在手部肌腱损伤治疗过程中,如何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为目前研究重点。
本研究将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护理中,对两组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2周后HAMA及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表明将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护理中,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多元化健康教育是近年来的新型健康宣教模式,主要以多种教育方式调动患者积极性,激发其主观意识,帮助患者主动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方案,进而起到提高自我护理责任感的作用[5]。通过由专业医护人员建立护理干预团队,再对患者健康知识进行评估,并邀请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共同制定管理方案,同时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心理调适指导[6]。以促进患者康复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康知识专栏、液晶屏视频播放、情景模拟讲堂、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健康处方指导等方式,协助患者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2周后上肢功能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进一步证实,将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康复,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患者病程时间较长,且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使患者产生恐惧或焦虑等负性情绪,而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提高其对疾病认知水平,消除恐惧心理,并针对负性情绪进行调适指导,激发患者面对疾病的勇气与信心,进而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进一步促进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康复,缓解其负性情绪,还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宝志,姚敏.光化学组织黏合技术联合羊膜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研究[J].现代医学,2017,45(3):406-412.
[2]小燕,叶红梅,胡利,等.个性化护理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2):227-228.
[3]杜艳霞,陈杨.急性职业性手部肌腱损伤51例护理[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8,36(5):374-375.
[4]张增高,张新琪,冷双芝,等.康复训练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5):478-479.
[5]季菲,冯凤.高血压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9):1536-1540.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3
在组织中,中层处于“上挤下压”的位置。在现实中,很多中层都抱怨,自己是“成绩看不出,毛病一大堆”。一方面,中层的苦恼需要上下级移情换位来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中层领导者,也可以通过修炼阳光心态、提升情商和影响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来实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组织的和谐。
在我们看来,可以把中层的领导力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领导力、团队领导力、组织领导力:个人领导力是自己领导自己的能力,要想领导别人,首先得领导自己,这需要用阳光心态来实现——你内心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自己牢牢站稳了,才会有魅力吸引其他人。具备情商和影响力,能够引领其他成员,就会形成团队,可以用“从”来表示团队领导力;这个团队有动力、有愿景、有魅力,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形成组织,可以用“众”来描述组织领导力。
个人领导力——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平和、温暖、有力、向上,其心力如同一把适度张力的弓,大喜不过望,大悲不过度,具有足够的自我平衡力。阳光心态是一种充满动力而又淡定从容的心态,认为事情是中性的,没有大小好坏对错之分。事情是两面性的,就如同硬币,得到了一面,同时也得到了另外一面。不喜欢这面,换一面看,也许会有新的见地。视角不同,发现就不同。一个人就是一块砖,加入了一个组织,就是参与了一面墙的构建,上挤下压是正常的,要想到自己也在压别人。你所经历的,别的“砖块”也曾经经历过。
还是要以感恩的姿态存在于组织之中。也许自己也在抱怨,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中上挤下压,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但正是因为有了组织的存在,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并拥有了发展的平台。虽然处于中层,但是毕竟已经从基层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还有多少人处于自己曾经奋斗过的路程当中。
团队领导力——情商和影响力
情商是指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简单定义,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论企业的中层还是高层,首先应该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站在利益相关人的角度考虑:换位、到位、不错位、不越位。
中层领导者应学会移情换位。位置是个硬币,中层虽然上挤下压,向往高层,但是高层也有高层的苦恼。当中层希望薪酬越高越好的时候,高层关心的是组织如何生存和发展,甚至是,员工能否按时发出工资。
组织如同金字塔,压力是自上而下传递,因此,塔顶端的压力是最大的。当你抱怨高层对自己过于急躁时,用情商的原理就可以理解,上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自己也就会心平气和。
组织领导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
组织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要在其中得到实现,而且个人价值观最大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在调动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在调动社会的资源。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4
个人领导力―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是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心态,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平和、温暖、有力、向上,其心力如同一把适度张力的弓,大喜不过望,大悲不过度,具有足够的自我平衡力。要想到一个人就是一块砖,加入了一个组织,就是参与了一面墙的构建,上挤下压是正常的。而要真正具备和实践阳光心态,作为中层领导,首先要学会领导自己,这是能够成功领导他人和团队的先决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己无疑是前提和基础。因为中层需要与上级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也需要本部门的下属对自身的目标、需求、长处、弱点以及风格做出客观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了解下属对自己的依赖关系以及上级对自己的支持。有了良好的自我认识,管理中才能善意地推己及人,因人而宜。
阳光心态是中层领导生活和工作中的信仰。具备阳光心态,有利于“夹心饼”中层以感恩的姿态活跃于组织之中。虽然不顺时也许也会抱怨:生活中的老老少少,工作中上挤下压。但正是因为自己在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和自己领导下的团队的重要性,自己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事业才能得到发展。中层领导可以常这样自勉:经过多年的奋斗与努力,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和承认,自己已从基层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已值得庆幸。这样想,抱怨就会少一些,感恩就会多一些,动力就会大一些。如此,中层便能客观认清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明晰自己的发展潜力并善加拓展,再辅之以诚信赢得员工和上级的信任,由此可以获得超过别人的成就,甚至能为事业提速,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团队领导力―情商和影响力
对组织来说,一个组织如同金字塔,压力是自上而下地传递。当中层抱怨高层对自己过于急躁时,用情商的原理就可以理解,上级正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自己也就会心平气和些。 情商是指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简单定义,情商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不论企业的中层还是高层,首先应该学会认识他人的情绪,站在利益相关人的角度考虑:换位、到位、不错位、不越位。
中层领导者应学会移情换位。位置是个硬币,中层虽然上挤下压,向往高层,但是高层也有高层的苦恼。当中层希望薪酬越高越好的时候,高层关心的是组织如何生存和发展,甚至是,员工能否按时发出工资。因此,中层领导如何发挥团队领导力,即把自己的情商和影响力贯彻、传达到员工中去,堪称一门精巧的艺术。这就意味着中层领导必须做好两件事。首先,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中层要发挥优秀的领导力,不但要主动地适应上级,更要主动地让上级接纳自己,在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中实现自己对本部门的领导和影响力。只有在上级的支持和接纳下,中层才能放手打造一支高绩效的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中层首先要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在带领团队时,把自己的影响力融会其中,比如说尽快在团队成员中建立认同和信赖,多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多为团队成员创造机会,简化工作和程序,简化沟通方式,让每个团队成员都了解他的工作对整体工作的贡献……如此方能赢得团队成员的支持和尊重。其次,中层要统揽全局。中层要实现高效领导,就必须清楚自己工作方式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员工的优点和不足,知悉自己部门的优势和劣势。中层如果情商高,能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的话,就肯定会对这些优劣势持续地进行分析并作出改进,从而赢得时间减轻负担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利用好权力,加上情商的魅力,通过优势导向来利导员工,就能在部门内形成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并取得更好的团队业绩,实现卓越的团队领导力。
组织领导力―以组织的价值观为本
组织中的用人规则是以价值观为本。持有明确而崇高价值观的领导者向组织注入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种子要素孕育组织文化,在此文化中通过沟通信仰、传递愿景和从事所有组织实践,强化领导者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使下属认可并内化组织核心价值观以形成持久的行为动机,激励下属做出岗位要求以外的努力。
组织是价值观彼此认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个人的自我价值都要在其中得到实现,所以组织是共赢的平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自我价值实现是一个人的最高需求,可以推理出:个人价值观最大化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在调动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在调动社会的资源。
持有同组织价值观相容价值观的员工,效率和满意度都高,持有同组织不相容的价值观是一个人慌乱、冲突、低效率的来源。如果一个小团体形成自己独特的与组织不一致的价值观,这个小团体也会处于疏离状态不能进入主流群体。由于一个人做事的最大动力是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在为组织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在利用组织来实现自我价值。组织价值的实现是团队、员工价值实现的前提。作为中层,其组织领导力的核心就是在组织价值观的框架下沟通与协调部门及下属。中层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和自己对企业发展的非凡价值,将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激情,生活更有意义。作为领导者,中层自身应该具备清晰的组织价值观,通过向组织注入个人的活力,对其部门的团队成员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员工自觉意识到他们必须与领导共同分享价值观念及组织愿景。在此前提下才能够有共鸣与和谐,形成强烈的团队认同感,所有部门员工在此愿景下积极工作,气氛由此变得和谐,并且每个成员都充分感受到自己所在团队的巨大力量,他们也感受到组织对个人的支持,因而愿意将个人价值融入组织价值并为之奋斗。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来设定多种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工作内容、责任、认可和成就等,并对他们的能力表现出信心,从价值观的塑造入手去实现下属的自我激励,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挂钩借以保护员工个人的利益,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并改善团队合作。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我们就会走在大路上,才会获得高层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多任务委派,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如果能力和价值观符合组织和高层的要求,自然就会晋升到高层的位置―这是在一个规范高效的组织中升迁的正当路径。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5
关键词:情商;大学生择业;择业挫折
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各种类型的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也随之增多。大学生毕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找工作,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自己心仪用人单位的认可。面对众多智力、知识、专业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如何增加自己的竞争“砝码”是每个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
近几年的研究中,情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认为它决定着个体的就业、职业发展质量。情商1995年由美国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自情商概念产生以来,大量心理学者对其展开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与智商相比,情商是更重要的一个决定个体成功的因素。情商在人类各个生存领域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被充分证实和肯定。现如今情商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研究表明,在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事业成功中,智商的作用在15%左右,而情商的作用则高达85%。情商对个体职业发展的作用已毋容置疑,而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能否就业,就业的第一步就是择业,情商对大学生择业过程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研究主要从情商对大学生择业途径、择业态度、择业观念、面对择业挫折的心理反应四个方面的影响展开讨论。
本研究选用情商自编问卷(问卷经过信效度检验α=0.78)。该问卷包含3个子问卷,情绪控制问卷、人际关系问卷和自信问卷。此次调查选取150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验,收回有效问卷140份,对数据用SPSS进行分析。
一、情商及其各项指标对大学生择业途径的影响
择业途径指个体择业过程中获得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方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网络、报刊、人际交往、无线通信等等,不同情商水平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择业途径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情商对大学生的择业途径是否存在影响是本次研究关注的重点。数据显示(如表一),择业途径与情商以及情商的各个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即情商的高低对大学生的择业途径并未产生影响。
二、情商及其各指标对大学生择业态度的影响
择业态度主要考察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分为积极和被动两个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水平高的人在活动中表现的更积极。情商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态度,情商高的学生是否在择业过程中表现的更积极。调查数据显示(如表二),情商,以及情商的自信指标与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并不存在相关,即情商并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态度。
三、情商及其各项指标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影响
择业观念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社会价值如何体现的认识。高等教育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具有不同专业能力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如何看待,是否更看重专业能力与未来工作的关系。情商对大学生自身价值的认识是否会产生影响。数据显示(如表三),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大学生的情商及其各项指标不存在相关,即情商并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
四、情商及其各项指标对对大学生应对择业挫折的心理反应的影响
择业挫折是任何一个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用人单位的严格挑剔,对个人能力的过高估计,对职业类型的不合理期望等等都会成为导致择业挫折的因素。在面对择业挫折时,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出现自我价值否定、择业困惑、就业担忧等等不良问题。数据分析显示(如表四),大学生的情商及其各项指标与大学生择业挫折的心理反应存在显著相关,这表明大学生的情商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择业挫折的应对能力。
综上,大学生的择业途径、择业态度、择业观念并不受情商水平的影响,但大学生对待择业挫折的心理反应与情商的各个指标存在显著相关。而往往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择业挫折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严重时会使人丧失生存的勇气。这提醒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材料制作、就业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创业素质与训练、就业协议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等知识内容,还应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五、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情商教育的策略
1. 将情商教育纳入就业指导并使其成为专题内容
以往我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也有情商教育的内容,但内容笼统,不全面,没有良好的体系。学生所获得只是片面的、单一的情商指标的认识,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起不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 加强情商的操作性训练
我们在卡耐基或其他的人际交往专著,或者励志性讲座中,经常听到一些带有激励色彩的文字语言,这些文字语言在人们阅读或感知的过程中能让人热血沸腾,并产生强烈的赞同。大学生们也极易被这种赞同感鼓动,在心底暗暗地下决心,要按照这样的说法去改变自己,可往往真的去实施时却很难做到,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对这些情商的了解,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未真正了解其实施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情商教育不只是做表面文章,而应切实改变大学生的情商现状,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感受情商的作用,学会情商操控的方法。
3. 模拟真实场景,促进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情商运用
情商与影响力范文6
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教育就是情商的培养、积淀和发展。情商教育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键词:
情商;情商教育;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16202
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和智商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中两大相对独立的领域。情商教育就是情商的培养、积淀和发展的渗透过程。情商教育是一种渗透教育,其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教育应纳入情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情商。
1情商
1.1情商的内涵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情绪智力”的简称,是相对于智商而言的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管理、排解外来压力、调控心理平衡的一种能力,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商”的概念,并定义情感智商为“个人监控自己及他人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撰写了《情感智商》一书,对情商理论作了更全面、系统而又通俗化的阐释。按照丹尼尔・戈尔曼的解释,情商包含五种能力:(1)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2)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3)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4)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5)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情商主要是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管理,是反映人的“内在精神和动力质量”的品质因素。
1.2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情商”与智力的概念不同。智商(IQ)是智力商数的简称,主要是指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的理性能力。智力越高,智商就越高。情商(EQ)是情绪智力的简称,情商是从智商中衍生出来的新型能力,情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
智商和情商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中两大相对独立的领域,二者相辅相成。情商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智商是基础,情商能够促进智商的开发,为智商的发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智商与情商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能获得成功。
智商和情商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智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智商主要得自遗传。而情商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则更多地来自后天培养,情商是可以通过教育逐步提高和完善的。
2情商教育
2.1情商教育的内涵
情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绪,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以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教育。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教授在国内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指出:“对于每位同学来说,大学期间要完成四件事情,才能是成功的。一是学会学习的方法;二是造就动手的能力;三是学会与人相处;四是知道自己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钱教授讲座中,学会与人相处其实就是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早就动手的能力和对个体自我的管力、控制、激励等情商的基本素养,这些都是情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经验告诉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情商教育,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使学生形成一种持续的学习力。通过情绪情感的感染及影响,使学生置于身心愉悦的氛围,在更深、更广和更远的层次上,激发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坚韧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顽强不息的竞争意识、强烈的民族自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及高品位的人格魅力等优秀个性。
2.2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情商,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情商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在智商发展的同时,提升并充实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地情感和心理世界,从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
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情商教育指引方向,使情商教育向符合社会主流的方向发展。情商教育贯穿于学校思想教育始终,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因此,学校教育应把情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起来,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情商教育的正确引导作用,又发挥情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保障作用。
3情商教育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能够指导行动的方向,同时行动的结果又影响到理论的总结。我们首先应明确情商教育的理论基础,才能在逐步完善中使情商教育不断科学化。情商教育有三大理论基础,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情绪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是进行情商奇偶碍于的理论来源。
3.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指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一种完全彻底的方式,实现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中知识、技能、才能属于智商的范畴,个性、素养、心理、情感等属于情商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体现,它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恰当满足。
情商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在智商发展的同时,提升并充实学生内心的情绪情感世界,使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地情感和心理世界,从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奠定基础。它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加强情商培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情商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它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延伸。
3.2情绪心理学理论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是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动力性和系统性的,能够帮助个体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基本心理过程。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绪在人类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身心健康的调节者,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学会驾驭情绪,使其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情绪在人类的各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生的道路是复杂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的生活随时都伴随着情绪,人们会体验到生活美满、事业成功的欢乐,也会体验到疾病和挫折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这些都会影响着人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驾驭情绪,使其对我们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对传统的学习理论的批判与发展,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影响学习者的因素不仅有来自外部的,而更为重要的影响则是来自学习者自身的情绪情感、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简单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教育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情绪、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因而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珐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活动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需要学习者共同合作学习。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情商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切实地提高教师的情商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高情商的学生。
当代大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情商水平。高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大学期间如没有形成良好的情商,将不利于今后的就业。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何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加强情商教育。
参考文献
[1]尼尔.戈尔曼,耿文秀译.情感智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克里斯汀,韦尔丁,尧俊芳译.情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方成智,唐烈琼,聂志成.心理与情商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许晟,黄双根.论高校情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5]南晓磊.旅游专业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6]李章琼.浅淡大学生的情商教育[J].教育探索,2011,(12).
[7]何绍纯,高岩,王旭飞.德商・智商・情商教育-成长的源泉[M].哈尔滨: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8]董雪.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