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内心独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1
到现在为止,国内有数的动画片值得观赏,但那个《喜羊羊灰太狼》是几乎所有时尚男女都推崇的为数不多的国产动画,而里面的那对欢喜冤家(红太狼,灰太狼)也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时尚男女心目中的典型。
对于动画片,小孩子看的是热闹,成年人看的是门道,而那些在生活中不得不限制自己的言行的淑女们也就在红太狼的野蛮面前汗颜且畅快着,浑然忘记了在多年前的那部韩国经典《我的野蛮女友》才是原装正版的真人秀。
最近看过很多关于现代男女的爱情观评述,女士多崇拜红太狼,男士自然极力反对女士的这种追求,进而在女士面前畏惧和恐慌着
其实,我们都知道,没有人会真正喜欢野蛮,更没有人会真正喜欢暴力!那些使用非常手段对待自己的爱人的人们大多是在特定的时刻才会不得以而为之,谁都知道,能够把暴力和野蛮持之以恒的只有暴徒或者罪犯。
况且,在不开心的时候,失恋的时候,失落的时候,乃至被误解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古怪的,行为也就是在这样的特定条件下被扭曲和误读的,那种不可理喻的言行实际上是一种单纯的感情释放形式,是一种渴望被理解的讯号而已!!!
大多数人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有更多的人甚至根本就不愿意对别人真实的诉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情形让我们不得不去用猜的来揣摩自己重视的人,若不小心猜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在真实的生活中,许多分崩离析都是因为猜的不准确导致的!
所以,也许,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希望有人做自己的旁白,用别人的口精确的解读自己的心事和感受。就像电影里面一样,人们像往常一样衣食住行,旁边有个声音娓娓诉说着人们的心理变化,给反常的行为最精确的注释,让人们能够理解和宽容,最大限度的让人们知道,谁都可能有这样的情景出现,而那些反常也就变得正常化了,没什么希奇的。
《我的野蛮女友》其实是一个可怜人在痛失爱人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在野蛮完全释放过后,一个颓废的灵魂从新给自己定位,再度用清澈的眼光看待并珍惜生活和身边的一切,当然,条件是至少有一个人完全理解她和支持她。
有时候,我们就是会因为自己认为没有被真正理解过而懊恼和沮丧。但,我们忘记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另外一个灵魂很难完全理解和看清楚的,而即使是世界上最睿智的智者,也不会愿意完全了解一个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在别人的眼睛里失去了神秘感,这个人的价值几乎就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几乎在下一秒你会做什么事情都会被通晓的尴尬。。。
我们都需要理解,但,可怕的是,我们从来也没希望谁完全了解过自己,即使是白痴都知道保留一点自己的小秘密,我们也就是在渴望被理解和保留秘密之间徘徊着,然后也就有那么多的现代女性崇拜着红太狼,希望自己能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和压抑,以期用这样的方式强迫别人理解自己乃至屈服自己,让一切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何苦呢,那么极端的手段大多数换来的都是误读,被理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像找寻知音的艰难一样!
其实,在我们苦闷的时候,完全可以找个真正的朋友或者家人以旁白的形式告知我们关注的人:我是这样的,我现在这样想,我要这么做。。。
也许,想把生活变得简单的最佳途径就是找个合适的人做自己的说客,在自己失意乃至失态的时候给个合理的解释罢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旁白的原因了吧!
多花点心思交哪怕一个真朋友吧,在自己需要旁白的时候叫上他,给自己的不完美精确的注释,让那些琐得更容易解决,然后,我们也诚恳的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让那些我们最关注的人我们最爱的人对我们最重要的人给我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在可能被误读的时候用旁白的形式。
也许,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尊重乃至理解,用旁白的形式,把我们变得更从容。。。。。。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2
一
电影《失恋33天》整体上采用传统线性结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演绎出女主人公黄小仙从失恋到重新找到爱情的过程,线索单一而明晰,这样的结构方式既契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期待,也反映出影片对现实生活高度真实的模仿。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计时牌,成为影片叙事时间变化最为明显的标志。“失恋第1天”、“失恋第5天”……每一次这样的字幕出现,都标志着黄小仙的失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影片中一共出现五次这样的时间间隔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叙事单元,黄小仙失恋后的痛苦、想挽回爱情的努力与自尊心之间的冲突以及最后的释然,都在这一时间序列中得到了较好的揭示。
不同于传统电影对故事情节的高度重视,《失恋33天》将主人公黄小仙的情感变化作为叙事的重要策略,形成了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主、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为辅的叙述线索。外部叙事是黄小仙失恋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如失恋后心情不好影响工作因而被大老王责骂、黄小仙为李可和魏依然策划婚礼以及与魏依然的约会等,这些情节引导观众体验黄小仙在失恋后的生活变化。但与此同时,女主人公黄小仙过去同前男友陆然的幸福生活在影片中却不断通过闪回的方式出现,如黄小仙在追赶陆然乘坐的出租车时影片闪回到他们俩以前恩爱的一些画面;黄小仙与魏依然在东方新天地约会时,影片叙述了她过去同陆然来东方新天地的情节,等等。这些在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闪回片段由黄小仙的回忆引起,将现在和过去交织,不仅使得影片原本单一的线性时间被打破,造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效果,形成多声部合奏,同时这些片段式的回忆又延缓了影片戏剧性故事情节从产生冲突到解决冲突的过程,使主人公在失恋后的“治愈”与往昔美好的爱情之间陷入了反复不断的挣扎,由此在情感、氛围上制造出对比性的张力。随着女主人公黄小仙被自己一次次从心理上拉回到她与前男友陆然的美好过去,观众内心里希望黄小仙尽快摆脱失恋阴影的期待一次次被打破。黄小仙失恋后经历的事件作为影片基本的叙事线索,对往事的回顾则作为一条暗线,穿插于黄小仙的失恋过程,使影片在对人物外部行动加以展示的同时,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为人物在现实中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心理依据,同时也使影片的叙事具有了表现主人公自我反思的意义。
二
《失恋33天》在叙事上的另一重要特色是运用第一人称叙事和人物的内心独白。“当代电影叙事学十分关注叙事角度问题,也就是特别关心‘谁在叙述’‘谁在看’的问题。”[1]《失恋33天》由主人公黄小仙讲述自己的故事,如“拿着香水的这个女孩叫冯佳期,从初中时就每天和我厮混在一起……”是影片开始黄小仙无意中看到男友陆然和自己的闺蜜冯佳期在一起亲热时的自述,这样的自述也拉开了她“失恋”的序幕。在影片中,“我”的叙述声音是以“人声”直接说出来,“带有直观感知的听觉性” [2],比其同名小说中叙事的同类人称在效果上更为突出。值得一提的是,以人物(不一定是主人公)自述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似乎是现代电影所热衷的方式,如《红高粱》、《城南旧事》、希区柯克的《蝴蝶梦》以及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情人》等,这种“自述”使观众相信这是一个发生在自述者身上的真实故事,同时又在观众同故事之间造成一种“间离”效果。与自述式叙事方式相适应,人物的内心独白常常被置于“幕前”,以画外音或者画内音的方式来展开叙事、串联故事情节。《失恋33天》中的人物内心独白多以富于抒情性的语言来阐释某种哲理或传达情感意蕴,如“所以我的分手现场是香的,前味是花香,基调是青草香,余味是檀木香,这香气我终身难忘”、“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等,这样的内心独白不具备故事情节的特征,也不能起到将各故事场景串联在一起的作用,它们的功能更类似于小说中的人物内心独白,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以及揭示主题起到画龙点睛式的作用。内心独白使得观众能够近距离地进入黄小仙的内心世界,体验她的痛苦或幸福,获得情感认同。同时,影片中事件的因果逻辑常被主人公黄小仙的主观心理逻辑取代,“心理叙事线索的介入使得现代电影更加注重非理性的本能和直觉,逻辑性、戏剧性被淡化消解” [3],通过成功地运用这种叙事策略,《失恋33天》的戏剧性故事情节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而情调、氛围却被彰显出来,影片所传达出的信息更富于心理容量。
电影不同于小说,小说在传达人物隐秘而微妙的心理情感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电影并不适宜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视像化的手段来呈现。但《失恋33天》却大胆地“扬短避长”,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在影片中反复呈现,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独白成为影片重要的叙事方式和手段。当然,《失恋33天》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并非小说中那样孤立、抽象地呈现,而主要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来深化人物性格,或者传达出某种内在意蕴、人生哲理,如黄小仙在听李可谈论婚礼布置的要求时,却陷入了自我沉思,影片中响起了黄小仙内心独白的“声音”――“从开业到现在,我参加过许多场婚礼,这些婚礼现场有的奢华,有的温馨,有的古怪,但如果让我想象我和陆然的结婚现场,其实任何形式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他在场”,影片中随即快速出现了各种风格的婚礼现场,依靠人物内心独白和画面结合的方式,主人公对爱情的理解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对于表现人物性格、触动观众内心思考起到了重要作用。
《失恋33天》在遵循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的同时,运用闪回等手法造成时空交错的效果,并且独具匠心地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情调、氛围上推动观众和片中人物一起去体验,具有独特的叙事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2006:568.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3
要细腻地反映人物的心路历程、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要把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法:
一、内心独白法。人物仿佛在自言自语,一无遮掩地吐露心声。这种写法能使读者穿透人物的外表,一直看到他的内心深处,给读者带来特别真实和亲切的感觉,从而缩短读者和人物的距离。内心独白法最有力的地方就是它能把人物心灵的矛盾、人物的冲突或进退两难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忍受下去了。天啊!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他们不看我,也不听我的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啊?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这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的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二、间接描写法。也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表、动作、神态、表情以及景物、环境等的描述,来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写法着墨少,感染力强。《陈奂生上城》中作者就运用了景物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间接的心理描写法,全面、细致、真实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如陈奂生交钱前后在客房内的“表演”和心理的变化就是很典型的一例:付出五元钱之前,陈奂生有一些自卑甚至有一些自惭形秽,害怕把被子弄脏,害怕弄出一点声音,害怕把大皮椅压瘪―――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善良本质;付出五元钱之后陈奂生好像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然后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什么……即使房间弄成了猪圈,也不值!”―――从中,我们看到了陈奂生作为农民的自私和狭隘心理。
三、梦幻法。就是借助于梦境或幻觉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的一种特殊方法。在写作中适当运用梦境、幻觉,可以巧妙、有效地表达主题,推动情节,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例如在《阿Q正传》中写到阿Q在土谷祠的一个梦,表现了长期处于屈辱地位的阿Q对地主阶级怀有的刻骨仇恨。他真心诚意地欢迎和向往革命,但由于“”没有唤起民众,所以像阿Q这样的农民对革命一无所知。阿Q的革命幻想反映了他的自私、狭隘、封建、保守的落后意识,甚至到了敌我不分的地步。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4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进行的描写。如对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我们所说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描写,把人物刻画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让读者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起伏,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显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进行描绘,其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通过人物对话、内心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衣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从另一面揭示人物的心理。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进行烘托,这就是间接描写。
【技法指导】
1.直接刻画,展现人物心理。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在特定状态下的心理活动,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
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这是主人公小弗郎士――一个将失去祖国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最后一课”的意义,对“最后一课”倍加珍惜。此处的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人在特定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就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这种描写也称幻觉描写。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的描绘表达出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侧面烘托,暗示人物心理。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映衬。陶渊明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味闲适之情,杜甫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寄托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个片段: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这是文章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展示了菲利普一家人在见到于勒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轻松愉快和失望沮丧,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典例分析】
1.“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分析:以上对皇帝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通过一波三折,进退维谷的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展示了皇帝爱慕虚荣,外强中干,愚蠢可笑的性格特征。
2.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莫泊桑《项链》)
分析:“她”的神情昭示着她内心的喜悦,周围人的表现更烘托出了爱慕虚荣的“她”陶醉在幸福中的愉悦。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海明威《老人与海》)
分析:这段内心独白,充分体现了老人内心的坚定,性格的刚强,意志的顽强。
4.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胡屠户为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5.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魏巍《我的老师》)
分析:这是一段典型的幻觉描写。一个孩子在暑假里,做梦都想着要去找老师,可见他对老师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多么的深厚!
【实战演练】
1.判断下面的选文运用了哪几种心理描写方法。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思维拓展:这是《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脸色惨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我”的心理描写,也是对韩麦尔先生的侧面烘托,后面还有动作和神态描写。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通过韩麦尔先生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他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2.当你在某次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侧重写出心理感受。
思维拓展: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得知自己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时,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是不用说的。但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外在的反应也必然不一样。只有仔细思考了这些,才能合情合理地表达。
3.李攸轩的父亲是位军人,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中秋节了。当李攸轩得知今年中秋节父亲要回家团聚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试写出来。
思维拓展:长久的思念,酝酿出团聚的欣喜。在得知父亲要回来过中秋节的喜讯时,李攸轩的惊喜之情该是如何溢于言表?可以直抒胸臆,还可以结合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来综合表现人物内心的欢畅喜悦。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5
摘 要: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真实地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尤其是美国南方的社会动乱与精神危机。作者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在小说中运用了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他将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之中。在运用时空跳跃和表现混乱意识方面,福克纳自成一家。同时,福克纳还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自、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其巅峰之作。它在现代世界文学史上无疑是最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作品之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喧哗与骚动》不仅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意识流小说,而且还是一部在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对英国意识流小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意识流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填补了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的某些空白。福克纳不但在推动意识流小说的发展过程中独步一时,在美洲大陆独领,而且也为意识流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他追求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致力于小说的实验与革新,成功地将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运用于小说创作:在运用时空跳跃和表现混乱意识方面,福克纳自成风格。在表现技巧上,福克纳大胆地采用了多层次叙事、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等手法来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意识活动。此外,在作品的谋篇布局与时间处理方面,他也别具一格,显示出非凡与独特的艺术才华。福克纳对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学说颇有研究,并自觉将它运用于小说创作。在他的作品中,时间成为一种无形的流动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往往互相穿插,彼此交融;经常在某个人物的意识中同时得到体现。福克纳认为,空间的作用不在其范围的大小,而在于它的象征意义。他多次宣称他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值得一写,可以从中创造出一个富有广泛象征意义的微型世界。
一、异乎寻常的对位式结构
《喧哗与骚动》代表了福克纳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书中,福克纳运用意识流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南方一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全书充分显示了福克纳对小说时间的巧妙处理和对作品结构的精心安排。这部小说共分4个部分,详尽地叙述了四天中发生的事情。其中第一、二、四部分所涉及的时间分别是1928年4月7日、6日和8日3天;而第二部分则叙述了1910年6月2日昆丁在自杀前的意识活动。这样,小说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福克纳不按钟表时间来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跨越时空界限,使事件不断更迭交替,将各种生活片断串为一体,通过前后穿插的叙述方式,将无数零碎、分散和孤立的回忆、印象与意识活动交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尽管小说所描述的内容只是物理时间上的四天,但它却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大家族几十年的兴衰过程。
《喧哗与骚动》在叙事上的典型意义是他在作品中所采用的异乎寻常的“对位式结构”。全书的四个部分由康普生家的四个人物从四种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分别揭示了这个庄园主家族的衰败过程。在小说的前三部分中,福克纳让康普生家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儿子用各自的内心独白来叙述他们的经历和家庭的变迁。他通过每个人物的意识屏幕向读者提供了一些零碎的材料和模糊的事件,并成功地将三股意识流汇聚一体,在纷乱与混浊的叙述中道出了小说的基本情节。小说的第四部分则由作者采用第三人称来揭示黑人女佣迪尔西在康普生家的经历及其所见所闻。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采用了较为清晰的叙述笔法以弥补内心独白的不足,填补意识流所造成的空白,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与透明度。小说的四个部分展示了四个对位的世界,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映衬,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基本框架与结构。然而,小说的中心人物并不是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或女佣迪尔西,而是他家的女儿凯蒂。全书始终以她为主线,书中每一部分都叙述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凯蒂成了联系这四个对位的世界的重要媒介与纽带。
《喧哗与骚动》中的四个“对位的世界”中的三个是封闭、朦胧和晦涩的主观世界,即康普生家三个儿子所展示的隐而不宣、纷乱复杂的意识活动;另一个则是开放、透明的客观世界,即康普生家庭的日常活动和杰弗逊镇的社会生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犹如浊水清尘,泾渭分明。尽管小说的许多人物与事件在这四个部分中互相穿插,重复出现,但每个部分都展示了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封闭的微观世界。在《喧哗与骚动》中,四个对位的世界相互映衬,共同勾画了美国南方社会生活的图景。尽管每个人物的性格不尽相同,叙事能力也高低不一,但他们对同一家庭的同一段历史作出了真实的反应。毫无疑问,每个人物的意识都是孤立的,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是片面的、主观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但他们所反映的是现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事实上,小说的每一部分都向读者展示了发自人物内心最自然的心声。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四个部分的叙述笔法略有区别,其透明度不尽相同。随着叙述角色的不断变化,小说逐渐从朦胧转向清晰,透明度不断增强,最终使读者从隐秘的内心世界步入公开的外部世界。小说的第一部分由康普生家的白痴班吉来叙述,其混乱程度不言而喻;第二部分由精神紧张但颇有学问的昆丁来叙述,其内容较前一部分明白易懂;虽然第三部分的叙述者杰生是个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恶棍,但他毕竟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因此,他的内心独白不但条理清楚,而且大都合乎逻辑;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由作者本人叙述,其内容已从混乱无序的精神世界转向了外部的客观世界,其主要人物已不再是康普生家的三个儿子,而是他家的黑人女佣迪尔西。作者以迪尔西冷静和敏锐的目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向读者揭示了康普生家族几十年的变迁和杰弗逊镇的社会生活。这一部分的叙述文笔流畅,条理清晰,读者首次了解到班吉的眼睛是蓝色的,康普生太太常爱穿黑色的长裙,而杰生的举止言行使他看上去像一个酒吧招待。这样,小说由混乱无序和支离破碎逐渐变得井然有序和完整协调。而且,书中四个对位的世界犹如四面镜子,互相折射出一幅南方庄园主阶级没落与衰败的图景。
二、多视角与多种形式叙述的结合
作为美国意识流小说的创始人,福克纳同英国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和伍尔夫一样,十分强调视角的转换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他的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就已对此作了大胆的实验。他将小说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由四个人物从各自的角度来叙述康普生家族的衰败过程。每个角色都向读者讲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和模糊不清的事件。福克纳不仅成功地让四个角色根据各自的特点叙述本人感受最深的经历,而且还使这些角色相互映衬,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层次感。此外,通过视角的转换,他逐渐使小说从朦胧的精神世界转向清晰的外部世界。
《喧哗与骚动》还是福克纳运用“自由联想”意识流手法的代表作。在《喧哗与骚动》的第一至第三部分,作者充分运用与发展了内心独白的技巧。在小说的开篇,福克纳就打破了传统的叙述程序,这种叙述方式一直至故事的结尾。这样,就为作者运用回忆、反省、内心独白等常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创造了条件。福克纳在班吉部分,用外部存在的线索或黑人帮佣是否在场来区分过去与现在。有时一个词可以引起对过去的联想。照料班吉的黑男孩勒斯特告诫班吉在“爬过”篱笆时不要勾坏衣服,班吉立即联想起姐姐凯蒂小时候如何教自己“爬过”篱笆。整段回忆都用斜体印出,使读者有线索可循。
此外,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形式具有明显的诗歌化倾向。《喧哗与骚动》在结构上以对位和分头叙述的形式排列,这与传统诗歌的结构与格局极为相似。全书的四个部分就像长诗的四个章节,每一部分都具有特定的主题和完整的结构。在小说中,福克纳还巧妙地运用诗歌中最常见的节奏和韵律来支配四个对位的世界,使小说产生了同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一样的艺术效果。福克纳常常将人物的意识活动同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有机地联系起来,人物意识的骤然变化往往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中展示出来。这种艺术手法在昆丁部分中尤为明显。当昆丁犹豫不决、心情沉重时,语言的节奏往往显得平稳徐缓;而当他的心情变得紧张,内心冲突趋于激烈时,语言的节奏便突然加快,韵律显得混乱无序。
不仅如此,福克纳在展示人物的内心独白时所采用的语言手段也别具一格。他成功地运用了各种有趣的方言、精彩的对白、生动的形象、美妙的韵律来表现不同人物和不同形式的意识活动,并且以极其洗练的文笔向读者揭示了一幅幅既生动逼真、又耐人寻味的精神画面,其词汇之精当,语言之得体,令人赞叹不已。福克纳似乎并不赞同意识流小说不断朦胧化的倾向,也不愿在推动小说改革的进程中随波逐流,他不但注重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而且讲究意识流技巧在文学作品中的准确性和适宜程度。他似乎充分考虑到了意识流小说的创造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喧哗与骚动》不仅在语言上简洁,而且在风格上也更加清雅。
三、混合型笔法的运用
福克纳在小说中经常采用混合型笔法,将多种叙述形式融为一体,以反映人物不同层次的意识活动。我们可以从《喧哗与骚动》的开篇中得到印证:
我们沿着栅栏来到了花园的篱笆,那边刚好是我们的身影。我的身影在篱笆上显得比勒斯特的高。
我们走到了篱笆的一个缺口处,然后钻了进去。(内心独白)
“等等,”勒斯特说。“你又碰到那枚钉子了。难道你钻进去时非得要碰钉子。”(含有直接引语的内心独白)
凯蒂放开了我,我们一起钻进去……莫利舅舅说别让任何人看见,所以凯蒂说我们最好弯着腰走路。班吉,瞧,这样,把你的手放在口袋里,凯蒂说。不然它们会冻僵的,你不想让自己的手在圣诞节冻坏,是吧。(含有间接引语的内心独白)
显然,上述三种叙述形式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功能,表现了班吉不同层次的感性活动。作者自由流畅地将它们转换使用,使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混合的心理画面。他在转换笔法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解释性词语,只是在时空错乱时采用了不同的字体,以示区别。毫无疑问,福克纳这种混合型叙述形式不但形象地反映了一个白痴的混乱意识,而且还使作品产生了一种真实感与直接感。既展示了人物的意识活动和性格变化,又饱含了作者本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四、结 语
福克纳在文学创作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他敢于吼叫,敢于呐喊,力求表现人类为了生存而付出的高昂代价和历史给予人们的重负。这样,小说就不再是作家雕塑的、供人鉴赏的陈设,而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史诗。他的意识流小说的叙事技巧别具一格,与其力求表现的主题相辅相成。此外,福克纳的意识流小说以其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他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最重要、最精彩和最成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意识流作品。他以锲而不舍的革新精神、独出心裁的创作风格和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确立了自己在美国意识流小说发展过程中的领导地位,而且也成为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
参考文献
[l]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 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6] 福克纳·威廉.喧哗与骚动[M]. 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我的内心独白范文6
自从严家炎先生提出鲁迅小说的“复调”特征后,许多论者都注意从巴赫金的小说理论出发来解读《孤独者》。靖辉的《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认识到“我”与魏连殳分属于鲁迅灵魂世界的两个侧面,他们共同构成了鲁迅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1],但该文尚未明确《孤独者》的“复调”性。李铮的《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则明确从“复调”理论出发,认为《孤独者》的叙述者实际上有三个:“我”、魏连殳和房东老太太。在“不断变换交错的叙述中”有三个孤独者的故事:魏的祖母、魏连殳、“我”;它们呈“递归结构”。魏的祖母的故事是“为了突出连殳的命运而作的铺垫叙述”,因此只是魏连殳故事的“附属物”,不与之构成复调。而“我”与魏“成为鲁迅思想的两个侧面,也都带着鲁迅自己的影子”。他们的故事代表两种声音,构成复调。这种复调体现在二者的对话关系中,即“关于孩子问题的争论”、“关于故乡、人情的讨论”和“两人生活态度的相互映衬”。总之,从《孤独者》中可以看出“鲁迅小说叙述结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借鉴”和他“对传统的革新与创造”[2]。李盛涛、徐光淼的《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认为《孤独者》既有“微型对话”,也有“大型对话”。前者指“叙述人和主人公魏连殳各自话语内部的对话性”;后者指人物之间、作品的结构都体现出的“对话性”,这种对话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未完成性”和“一个开放的空间”,从而使鲁迅的小说“获得了一种超时代性”[3]。
金振胜的《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从叙述视角出发,认为由于《孤独者》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属于限制性视角,作者用了书信来填补叙述真空。书信“充当了临时性的叙述话语”,从而“带来了叙述的变声效果,展示了一种新的语态、新的性格和新的意蕴”。魏的书信话语形式富于变化,而且“是一种具有个性化并且蕴含着复杂心理内涵的内心独白”[4]。
李明的《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着重分析了鲁迅的自我小说中作者的“自我介入”的四种形式:直接自我、间接自我、分裂的自我和相对零自我。《孤独者》属于第三类,小说中的“我”是“作者自我的正面形象”,是“社会化”的一面;而与我相对立的人物,则是作者自我的一个侧面,即“未向社会公开的、比较隐蔽的私人化的一面”。这种表现形式“便于展示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便于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5]。
赵彦杰的《论〈孤独者〉的叙事特点》认为小说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人称散点透视叙事法的运用”、“距离感叙事法烘托故事客观性”以及“现代性叙述话语的体现”[6]。
陈方竞的《鲁迅小说的“魏晋情结”: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则独辟蹊径,从鲁迅与魏晋文人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呐喊》、《彷徨》中的小说具有“魏晋情结”,而且表现为从“魏晋参照”到“魏晋感受”的变化。“鲁迅孕育并写作《彷徨》时期,已经深深坠入'魏晋感受'之中”,“在魏连殳身上注入了鲁迅个性中更为强悍的一面,集中体现了他的'魏晋感受',而且,他把这种感受极大地强化了”,从而“构成魏连殳与嵇、阮在更深层次上的内在一致性”[7]。
曹新发的《浅谈鲁迅作品中的黑色意象》认为黑色是在鲁迅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颜色,这是他独特的艺术特色。黑色意象的作用有两个:“描写他自己深刻感悟的社会人生”和“塑造一个'黑色人'家族”,即“精神上孤独、寂寞、绝望以至复仇和死亡的人的家族”。魏连殳是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他所采用的自我放逐的复仇方式正是鲁迅所特有的复仇方式[8]。
注释:
[1]靖辉《于无望中挣扎的灵魂――读鲁迅小说〈孤独者〉》,《名作欣赏》2001年第4期
[2]李铮《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李盛涛、徐光淼《从〈孤独者〉看鲁迅小说的对话性》,《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4]金振胜《鲁迅小说的内心独白与主题意蕴》,《天中学刊》2006年第4期
[5]李明《论鲁迅自我小说中的自我表现形式》,《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6]《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