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1
1 课题的提出
农村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层主阵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重点,但是,更应当层出不穷地培养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实践证明,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校园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3 现阶段我国小学养成教育存在的弊端分析
纵观我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我国农村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实践及体验的机会。是只注重认知教育而忽视行为的指导和实践,容易造成纸上谈兵。
其次,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着“不真实”的弊病。
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
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
5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6 研究对象界定
研究对象:农村小学五、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7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分析法;调查法;体验感悟法。
8 研究遵循原则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9 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了四个阶段实施。
9.1 准备阶段: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3个月的时间,实验成员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9.2 实施阶段: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月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分析报告。
9.3 自我评价阶段: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9.4 申报结题阶段: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10 研究成果与结论
①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小学中高年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研究内容全面具体。实践证明,对我校是切实可行的,效果良好。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对比、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充分调动了学校党、政、工、团、队、班级的一切有利因素,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了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③在实验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活动育人、研究与实践、正面引导与负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了有计划实施、按目的探究、有方法导引、按规范进行了装档。④把握标准,建立了科学的行为习惯评价机制。实验中,评价内容全面,采取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灵活性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评价和矫正。⑤通过两年的努力,小学生良好道德水平和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纪,探索出了一套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⑥我自从参加课题研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总结得失。在这段时间内,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6月《农村小学养成教育有效性之我见 》在白城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和县级模范班主任。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2
从5月9日至6月9日,利用1个月的时间开展“好习惯早养成”主题教育活动,以“轻声慢步有序进出”为目标,分别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力争在一个月内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教学楼内做到轻声慢步有序进出。
组 长:__
副组长:__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一)宣传动员阶段(第一周)
各班根据学校方案,结合班级实际制订出本班的养成教育实施方案。5月9日利用班会时间召开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加强养成教育的宣传,班会时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到班级参加各班级班会活动(6.1 6.2__、6.3 5.1__、5.2 5.3__、4.1 4.2 __、4.3 3.1__、3.2 3.3__、2.1 2.2__、1.1 1.2__、学前 __)使学生生进一步明确加强养成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具体实施阶段(第二周—第三周)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发动学生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2.指导学生集中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验小学养成教育管理细则》、《实验小学楼道管理十不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3. 班主任要根据本班情况,对学生进行培训,培训要突出“严、实、细、活”,“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细”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实”就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活”就是要针对本班学生特点,把养成教育搞得灵活多样,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熏陶和锻炼。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利用快板时间要求学生把养成教育快板词背会,并做到学以致用。
5. 各班级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学习《实验小学养成教育管理细则》和《实验小学楼道管理十不准》内容,同时要进行楼内行走和上下楼梯的训练,必要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训练。
6.学校在广播站建立“养成教育”固定栏目,及时宣传养成教育并提倡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7. 学校设立值周岗,各班级设立卫生和纪律监督员,重点检查学生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同时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两周一评,并且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成绩优异的班级将被评选为优秀班级体。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第四周)
1.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选取优秀班级的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工作经验。
2.表彰优秀班集体和学生,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
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把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做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掀起校园养成教育的热潮。
2.班主任要进行全方位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避免产生管理的死角。全体学生,要积极投身到此项活动中来,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学生,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1.班主任进行检查。 2.大队部组织检查。
3.值周领导组织检查。 4.政教处组织检查。
为了增加检查考核的透明度,政教处和大队部从各班级抽调班级干部参加政教处对班级各项检查工作,检查结果按(优秀10分、良好8分、较差5分)为标准,并及时通报。检查评分方式适用于所处政教对各班级的管理工作。
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将加大考核力度,对违反规定的班级和学生将进行通报批评,对班级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的班级将提出严厉的批评,并限期整改。
1.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班级学生个人考评,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评选为本学期 “三好学生”或“文明之星”。
2.将班级管理考核成绩纳入教师年终的
综合考评。3.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评,并纳入本周班级考核总分并作为期终文明班级评选的重要依据。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3
关键词 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培养途径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提高公民行为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阵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国自古有“养成”之认识,孟子在他的教学论点里就一再强调“以善养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什么是养成教育?狭义上它是指人的起码道德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在广义上指人的思想素质、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教育与养成。
根据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内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前,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认识不足,着力实施养成教育的学校也比较少。但是由此暴露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些思想道德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因此,本研究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现状,以医药学校2009、2010级学生为对象,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为,同时也包括教师对其所做的评价。
2 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和分析
2.1 学生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们首先调查了在校医药学校2009、2010级学生为对象对养成教育内容的了解情况,学生认为礼貌、礼仪,良好的校风、学风,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都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在调查中选择了“其他”项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也属于养成教育的范畴。可见,学生对养成教育所要求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要求具有全面的认识,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其认识模糊不清。
我们认为,学生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前已接受了中小学教育的熏陶,他们对养成教育的内容具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没有这方面认知的学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养成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表现了学生对在中小学所接受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忽视。
2.2 学生的行为、作风及表现
我们接着考察了养成教育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我们调查并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作风以及表现,包括人际交往、仪表和仪态、课余活动等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在碰见熟人时都能主动地打招呼,可见大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具有主动性,调查显示也有一小部分学生从不与人打招呼,除了反映这些学生缺乏交往主动性以外,可能还隐含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与他人关系不善,或者可能是此学生因某些问题而引起了自我封闭的倾向。平时和人发生冲突时只有一半学生会主动道歉,可见面子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看重的,只是他们更多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看问题,缺少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对仪表和仪态方面的调查。我们也对学生遵守学校和社会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注重仪表和仪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不穿着拖鞋上课和任意外出,反应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更愿意以符合学生身份的形象出现在公共场合。
对课余活动内容方面的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把时间大都花在了上网和睡觉方面,而看书、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兼职的人数比例相对要少。可见学生从事休息活动的时间要多于学习的活动时间;从事个人活动的时间多于社会活动的时间。即将面临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没有抓紧时间充电,而更多的是在消磨时间,这种消极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是不正常的。
另外,我们也对遵守学校课堂纪律方面进行了调查,在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显示:有将近55%的学生早上偶尔会在课室里吃早餐,只有大约10%的学生从来没有过这种行为;70%的学生会有偶尔在课堂上小声说话或者发短信的记录;有过半数同学不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将近30%说自己的作业几乎都是抄的。但是,遇到不喜欢的课时会无故请假或者旷课的学生不足5%,说明学生虽然不大注意遵守课堂纪律和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但并不随意放弃学习的机会,具有学习知识的欲求。
2.3 教师对学生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也对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10%的教师对本校的学生表示很满意,30%的教师对本校的学生表示较满意, 32%的教师对本校的学生态度为一般,而20%的教师对本校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的印象以及教师所认为的属于违反课堂纪律现象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看法同教师对学生的满意程度的百分比具有一致性。我们知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仍然是教师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标准,对于迟到、旷课、吃东西、接电话等现象教师是难以忍受的,可见,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比中小学教师更为复杂。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和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评价。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满意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课堂纪律的表现以外,还包括其他的内容,比如其个性或者人格特征、行为处事等。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这种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4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价
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的调查结果表示:90%的学生认为自己诚实有信,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养成了积极进取、有责任心、热心助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希望不仅仅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也包括锻炼出优良的品质和品德。而诚实有信、有责任心等都是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重视和追求的品质修养。
但结合学生课余时间的表现来看,我们对学生将如何锻炼以及表现这些优良品质的问题表示担心,同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养成教育的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具有观念上的差异。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更加自主的学习群体,但实际上这种自主性并没有发挥出来,不少学生在放下中小学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后,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比较消极。从学习行为来看,在中小学所接受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并没有顺利地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之间似乎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总之,可能由于受中小学时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能力的现象。就以上调查表明,具有以下几个问题:
(1)知道的多,思考的少。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养成教育的内容具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很少思考养成教育存在的意义,以及它与自身的关系;(2)应付的多,自我约束的少。比如他们虽然知道旷课或者讲小话是课堂违纪行为,但是并没有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3)具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但缺乏向上的精神的动力和实际行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注意到所应该具备的形象和穿着,他们具有对优良品质的追求,但是他们实际的行为是消极的;(4)缺乏科学的指导。调查显示学生具有自我认知的欲望,但缺乏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虽然教育者对学生具有更全面的评价标准,但并没有把这种标准具体化,作为指导学生行动的指南。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养成教育培养途径的建议
3.1 形成完善的养成教育规范
前面已经提到中专生经过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之后,已经基本了解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自身体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选择恰当的教育措施和制度,比如对一二年级的养成教育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重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素质和道德;毕业生建立导师制,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进行指导。各年级抓住重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形成可操作性的养成教育制度和规范,并将其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3.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也认识到教育不但需要认识,更需要认同。如何使得养成教育得到认同,从学生的角度上看,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是养成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认识到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使养成教育的内容自觉内化,使制度和规范的实施起到实际的效果;从学校的角度看,根据养成教育的渗透性、现实性特征,学校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态度,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学校要将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才能使各种养成教育之措施才不至于空谈。
3.3 提供正确的引导,培养自我引导之能力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4
而我国目前的少年儿童以独生子女居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掌上明珠”们不懂得或不屑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高消耗、高污染、高碳排放还浑然不知。结合当前严峻形势、针对少年儿童低碳生活现状特别是低碳意识的淡薄,以及为让更多的人一起践行“低碳”生活,保护地球,我校以《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为题开展了实践研究。
在国内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日趋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如国外的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国内有早期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有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的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林格《养成教育怎样培养习惯》以及山西省晋城市教育局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和方法的研究》、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提供了可之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一些行为习惯的“知、情、意”几方面的研究,而对学生行为习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另外,“低碳生活”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的生活方式,虽说全球都在倡导它,但把这种生活方式作为课题研究,把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并不多见。作为针对小学生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其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是指以小学生为主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环保意识为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形成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研究。通过研究使学生增强低碳意识、绿色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保护意识、生活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自觉形成低碳意识的良好习惯。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低碳,知道人类生存对地球的依赖性。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构小学生低碳生活基本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准则。从而树立牢固的低碳意识,萌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地球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交流、调查分析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辐射作用,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造福全人类”的目标,从而让更多的人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为保护地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小学生低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教育科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和图书室、订阅相关刊物、广泛搜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资料,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动态,借鉴他人的教育成果和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帮助。
2.调查研究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3.行动研究法:通过学校和班级主题系列活动的设计、实践,探索培养小学生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方法,在实践中尝试、研究、反思、总结、提高、创新。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培养学生可持续低碳生活行为的意识和方法。
5.案例分析法:加强对个案的剖析,强化行为矫正与引导。
目前,我们对我校学生低碳生活现状以及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开展了调查研究、同时向全校学生宣传“低碳”,努力营造良好的“低碳校园”氛围,学生中成立了“低碳贝贝小分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编好了我校学生低碳教育教材――《低碳贝贝总动员》。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5
[关键词]养成教育;正确;引导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的观点从一个侧面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对此,乌申斯基也认为,“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该观点深刻且形象地表达出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却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班主任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要引导学生把正确的行为准则内化在心里、铭刻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行为养成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良好的养成教育应该从学生日常小事着手,鼓励学生自觉养成向善、尚美、求真的品格,达到养成教育落地生花的教育目的。
一、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养成教育不是教师讲一堆大道理,而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如果让学生在养成教育中扮演教师的角色,对于自我教育和唤醒他人都更加有效。比如,笔者接手一个新班级时了解到,虽然很多学生熟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规范》,仍然存在自习课大声喧哗、家庭作业敷衍拖拉、随手乱扔纸屑、楼道里追逐打闹、过马路推推搡搡等问题。这些不和谐的画面时刻提醒我应该加强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此,笔者着眼于细节的落实,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包括学习用品摆放、作业书写规范、见到垃圾随手捡、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放学路队“快静齐”,鼓励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律意识,进而影响到身边的伙伴,最终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笔者组织的一次养成教育主题班会中有学生问到“怎样才是爱国、友善、讲诚信?”组织班会的班长还未开口,马上有学生主动回答,“升旗仪式上肃穆敬礼,唱国歌时激昂澎湃,旅游时不在古迹上刻字,不乱丢果皮纸屑,这就是爱国”;“有错误能主动承认,不说大话和谎话,答应他人的事情努力做到,这就是诚信”;“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孕妇、孩子让座,同学没带文具能伸出援手,看见老人过马路能上前搀扶,见到客人要微笑问好,这就是友善”。学生结合实例的回答形象具体,其他同学不约而同地鼓掌喝彩,其中不难看出学生自主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从教师做起,在率先垂范中正面引领
养成教育需要教师的耐心,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从自我剖析开始,包括“我是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我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经得起众多学生的审视”等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出了教师品行示范的重要性,也说明教师的思想信念、道德水平、处世态度以及行为仪表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养成教育中教师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素质如春雨滋润学生,以身示范的教育方式也比批评、责骂与训斥的效果好得多,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2]。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参与意识较强,唯独令人头疼的是教室卫生保持不好、桌椅不整齐,即使采取值日生检查、班干部评分依然如故。为此,为了激励孩子改变,笔者以身示范捡拾地面的废纸、摆好歪斜的桌椅等,慢慢的,学生会先于笔者捡起教室里的纸屑,教室里的垃圾少了、桌椅整齐了,孩子们在捡起垃圾的同时,也捡起了遗失的文明习惯。由此可见,养成教育需要教师以身示范,教师先做到要求学生做的事情,学生才会心甘情愿地效仿,既达到情理交融的教学效果,又能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从树立榜样做起,在“我能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评判能力和自控力较弱,因此,养成教育中学生屡教不改的问题令许多教师苦恼。对此,教师应该先反思,“我们是否给他们树立起身边的榜样”“我们是否留意谁在默默地维护着教室的卫生”“谁粘好了图书角破损的图书”等等,然后在班级中树立起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榜样为学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明确了今后学习的目标,随着好胜心的激发,学生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也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的榜样,这有助于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同时,班主任还应该留意“特别”的孩子。如,笔者所在班级中的浩浩同学常常因为拖欠作业给小组扣分、洋洋同学常常因为迟到给班级扣分、舜舜同学因为成绩太低影响小组评分、慧慧同学常常因为自我约束力不强而影响他人学习、龙龙同学常常因为自制力差与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动手打架,这些孩子因为各种毛病被同学们认定为拖班级后腿的人,笔者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各有优点:浩浩是个热心肠,他一直主动负责中队活动需要的桌签;洋洋是个乐天派,教室前后墙的黑板一直是他主动擦净;舜舜是个慢性子,他仔细清理教室死角的卫生;慧慧是一个阳光女孩,排练节目时她总能想出一个个金点子;龙龙是个好管家,一直是主动关窗锁门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这些同学们眼里的“后进生”也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该引起其他孩子的关注,只要他们敢于大声说出“我能行”,他们也可以成为养成教育中教师树立的小标兵。
四、从组织活动做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极强的学生群体。面对这样一群生龙活虎的孩子,养成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成为集体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大胆地展示自己、在活动中学习规范、在活动中增强集体凝聚力。笔者所在班级开展过“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主题队会活动,活动中,学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通过朗诵、演唱、辩论等生动有趣的表演形式,向其他同学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其中,“身边的好人蔺世琦”、“最美人物”传递了道德建设正能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客观点评和评后总结使同学们在观、听、言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使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行为取向,真正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类中队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振奋了他们的精神,而且使他们看到了不断进步的自己,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成为小组内、班级里最棒的一个,进而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非一日之功,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更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细致的工作,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同时,教师需要采取巧妙的方法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3]。此外,小学生养成教育不仅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从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做起、从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丰富活动做起,而且需要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多沟通交流,努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真正使良好的行为准则融于学生的内心、显于学生的行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今天我们努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天让好习惯成就我们的孩子。
[参考文献]
[1]石晓伟.好习惯好性格成就好孩子[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2]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6
一、细微着手要求细化
“好习惯益终生”,孩子们都记得这句话,可是实践起来他们却总把这句话抛之脑后,那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有时候我们教育者把习惯养成教育做得太理想,目标太抽象,孩子只知道要养成好习惯,具体怎么做他却不清楚。因此,我们把习惯养成细微化,向他们提出具体细小的要求,从每一个细微之处入手
二、制度规范管理精细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系列性和系统性,因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不同,我们可根据其特点有针对地设定年段目标,绝不是今天说一点,明天说一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这一点,新加坡政府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规划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由著名教育学家巴尔赫切博士主持编著的《好公民》课程内容,其重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训练目标,各年级的要求也不相同。每一年段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及品德的要求,按严密的循序渐进的结构逻辑从个人到世界放射性地向外扩展。
有了系统性的目标,学校设定规范的制度,全员参与,才能使养成教育有效进行。管理上,我们要注意精细到位,做到师生、生生、家庭多方联动,很多学校常做的流动红旗、星级班级评比等管理细则主要是生生师生联动,由值日师生、学生干部进行日常检查,如加入科任教师、家委会的力量,从每日查、周小结、月总结,全员管理,形成系列与氛围,更具有效性。
三、坚持训练细水长流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之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怼U饩涂梢允顾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可见,任何好的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着长期的艰苦训练养成的,这种训练往往还带着某种强制性。
例如某校为养成学生排好队的习惯,每天下午抽出一整节课的时间,全校学生在体育老师、班主任的指导下,从踏步到出列,一步步训练,两个月后,孩子有安静有序排队的意识,再加上体育课、放学、每次出现排队情况时,都严格按照要求强化训练,一个学期坚持下来,孩子不仅仅会排队,还懂得守秩序,正所谓没有细水长流的训练,就没有习惯。
反观有的学校今天抓扔垃圾,明天抓文明用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个阶段下来,什么都抓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抓好,除了没有系统规划外,还因某一习惯的训练没有长期坚持,囫囵吞枣,或半途而废,造成效果甚微。
在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有必要正确的指导,因为孩子缺乏起码的经验,如果不指导,不仅不能养成好习惯,可能还会形成坏习惯,就拿“写好字”来说,如果老师不指导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只是每天训练写字,孩子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可能因错误的握笔姿势,最终书写潦草马虎,这就南辕北辙了。
四、树立榜样评价细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行为,那么,儿童身上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消失。”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因为,作为教师就格外要注意“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也要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通过榜样无声影响学生,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缺乏自律,自然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少不了监督,同学监督、老师监督、家长监督,多方位的监督,就有多方位的评价。评价上,除了老师评价、学校评价,还可加入自我评价、同学评价与家长评价,评价的内容上可以细致到某一个动作某一句话,例如下图某校在星级学生评比中,就设立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最后得出综合评价,每个月通过多方评价,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在自己和在别人的眼中是什么表现,进而对自己有更充分的认识,完善自我意识。